园林绿化论文植物造景论文: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大家都知道:园林工程作为现代都市发展的核心项目,它有很多内容,涉及的专业面非常广,而生态化植物则是景观设计最关键的配置。
进行生态化配置的关键是改善观赏性与生态性,所以设计者必须将生态学与美学结合到一起,在确保传统景观艺术与观赏性时,提高园区生态的环境收益,这样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标签: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应用1 植物造景的概念传统植物造景是通过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乔木创建舒适景观,充分发挥植物形体、线条以及色彩等自然美,然后再勾勒画面,供观众欣赏品鉴。
目前,园林事业获得了很大发展,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学进入到园林事业中,植物景观在观念概念的影响下开始扩充,现代园林希望通过园林手法与艺术把植物的自然美与意境美渗透到园林绿化设计中,以更好的发挥植物的功能性与观赏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优化生态环境,协调植物和环境之间的环境。
2 植物造景的具体功能2.1生态环保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中最关键的内容,它不止具备美化功能,还有非常强的生态价值,能最大程度的控制城市污染。
将植物造景应用到园林建设当中,不仅能改变空气,还能对城市居民营造出绿色之家。
如:梧桐不止能够美化现代都市,同时也能渗透到现代园林设计当中,针对融合了山水的景观,可以通过荷花、水等自然物;设计假山时,需要藤蔓进行映衬,通过选择乔灌木,充分发挥所选植物的现实功能与价值。
2.2带动经济发展设计园林景观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态效益,当下不止体现为中国,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推行,所以在经济建设中,设计所在园林的绿化功能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方面,同时也是体现自我价值与理念的过程。
很多地方都将绿色理念作为景观宣传的形象,一些企业通过设计生态园林体现企业发展目的与方向,造物景观不止是自然生物,同时也是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益的因素。
3 基于植物造景的园林景观设计3.1增添绿化垂直,丰富景观垂直绿化作为一种关键形式,有效的垂直绿化不止能拓展立体景观艺术与空间结构层次,同时还能避免坡面滑坡以及水土流失。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植物造景是指通过对植物的种类、配置和摆放方式的设计,以及植物景观的高低错落、形态各异、富有变化的特点来构建出具有视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景观效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都市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园林绿化中运用植物造景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植物造景的优势1.美观性:植物造景能够使园林绿化更加生动、丰富、富有变化性,从而提高人们的观赏体验。
2.环保性:植物造景可提供人造景观所无法替代的自然景观,同时植物释放氧气并吸收污染物质,有助于改善都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3.经济性:植物造景可以通过设计和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减少施工、养护和更换的成本。
4.文化性:植物造景能够给园林绿化增加一定的文化内涵,如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园林绿化,让人们更为亲近自身的文化传统。
1.植物选型:在设计植物造景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
同时,要考虑到植物的花期、树叶颜色、树形等特点,从而构建出具有节奏感和层次感的景观。
2.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可以将树木和灌木植物混合配置出具有层次感的景观,也可以形成条块状的视觉效果,让园林绿化更加立体和丰富。
3.植物趣味性:在园林绿化中,通过选择富有趣味性的植物和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形成动感和变化的效果,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三、总结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对改善都市环境,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植物的选择,可以创造出具有优美的视觉效果、环保的特性和经济的效益的园林绿化景观。
因此,在未来的园林绿化建设中,应更加注重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和推广。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植物造景是指在园林景观中利用植物进行布置和设计,营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景观效果。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增添绿色和鲜活感,还能够实现景观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植物造景能够为园林景观增添绿色和自然感。
植物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美丽的形态。
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安排在园林中,能够使整个园林显得更加绿意盎然,增添了生态和自然感,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植物造景能够实现景观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不同的植物在形态、颜色、花期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通过巧妙的植物选择和植物的组合,能够在园林中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赋予园林独特的个性魅力。
在水景中植入莲花、碧萝、紫花旦等花卉,使得整个水景更加浪漫和富有诗意;在假山中植入松树、柏树、杜鹃等植物,增加了假山的野趣和山野气息。
植物造景还能够营造出季节变化的景观效果。
不同季节,植物的生长和变化都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巧妙的植物选择和植物的搭配,在园林中可以实现四季有花或四季有景的效果。
在春季选择樱花、桃花等花卉植物,在园林中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花海景观;在秋季选择枫树、银杏等叶子颜色变化较大的植物,在园林中形成如火如荼的红叶景观。
植物造景还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和健康的环境。
园林景观中的植物能够释放出氧气,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清新的环境。
植物能够吸收太阳光,减轻热岛效应,为人们提供遮荫和降温的效果,创造出宜人的休闲和健康环境。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植物的选择、搭配和布置,能够增添园林景观的绿色、自然感和独特性,实现四季有花或四季有景的效果,为人们提供清新、舒适和健康的环境。
植物造景不仅能够美化园林,还能够增加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和喜爱,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
植物造景技术是指通过对植物的选择、搭配、组合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处理,使植物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美学和实用效果,从而提升园林景观绿化的品质和价值。
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对于园林景观绿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通过选择适应
性强、草本植物的颜色、形态和果实特点等,来打造出丰富多彩、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
植物造景技术还可以通过搭配树种、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通过不同植物间的空间分布与
连接,来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提升园林景观的美学价值。
植物造景技术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特定场地环境的植物,来改善景观的观赏效果。
在阳
光充足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阳光的花卉植物,如向日葵、草地牵牛等,使景观呈现出明亮、热烈的氛围;而在阴暗、湿润的地方,可以选择较耐阴的植物,如蕨类植物、常春藤等,
使景观呈现出清新、幽雅的氛围。
植物造景技术可以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组合,来创造出层次分明、别具一格的植物景观。
在园林景观中,可以通过选择高大乔木以及矮小灌木和花卉植物,来形成层层叠叠的景观
效果,使园林显得高大、宏伟;而在小型庭院中,可以通过选择低矮的花卉植物和覆盖植物,来形成丰富多样的地被层,使庭院显得温馨、亲密。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摘要:植物造景技术是个系统工程,是改善当前城市空气质量与城市环境规划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对于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者来讲,要立足于当地,结合生态、植物、美学、自然等学科,丰富和提升知识技能,在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植物习性,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植物造景技术,提高对植物种类选择水平,以植物造景作为文化载体,使造景技术更具美感和实用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植物造景技术;园林景观绿化;应用一、植物造景技术的作用1、美化环境植物造景是利用各种植物形态展现美学景观,自然起到美化效果。
错落的植物层次、舒展的枝叶体态、形象的寓意展示,再结合假山、水体的合理搭配,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或小巧精制的江南风情,或温馨舒适的田园风情、或雄伟壮阔的江河画卷,给人以“一式一美景、一式一洞天”的空间意境。
2、生态作用众所周知,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维系城市生态系统的重任。
净化空气作为植物最基本的生态作用,通过光合作用,为城市吸收二氧化碳,输送氧气。
除此之外,特定植物还具有不同的生态效用。
在特定地区,某些植物还可起到防风、固沙、凝土、蓄水等不同功效,个别水生植物,还可过滤水中的有害物质。
3、防护作用防护作用可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防护水土流失。
大型雨水对城市形成巨大的冲击,植物较多地区可以更多地截留雨水,对建设海绵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对园林建筑的防护。
为了避免水滴石穿,很多园林建筑旁边都栽种了高大的灌木,既可以遮蔽阳光,又可以防止过多雨水对建筑造成冲刷与腐蚀。
三是对观赏人群的照护。
高大灌木可以给人遮荫、护风、挡雨,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可作为防护屏障。
4、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在很多高档社区及写字楼前,植物造景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吸睛之笔,也体现了处所的整体环境与格调,往往成为招商或者吸引入住的一种措施。
二、园林植物造景原则1、生态原则由于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提升园林设计效果的基础上,能够优化人们生活环境,并可改善生态环境。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的生活场所之一。
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园林景观的作用,如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和增强幸福感等。
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植物造景指将植物作为造景的主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进行布局,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景观效果。
植物造景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营造宜人的生活氛围,更可以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和特色。
植物造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景观美化植物造景的最基本的应用就是用植物美化环境。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根据园林场地和环境的特点,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布局,形成美感强烈的环境氛围。
比如,园林景观中花卉布局、植物组合、绿色植物、灌木、乔木、竹木等等的搭配,可以形成各种优美的景观效果,如青红对比、强弱对比、高低错落等。
二、景观主题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可以用来体现景观主题和特色。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景观主题和特色来选择不同的植物。
比如,选择盆栽花卉、花坛等来体现传统中式景观的美感,选择草坪和小灌木来体现英式园林的优雅和自然,选择苔藓和竹子等植物来体现日式园林的自然优雅。
三、景观的季节变化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还可以设计季节性的景观效果。
不同季节的植物组合,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氛围。
比如,春季选择绽放着粉色花朵的樱花等花卉来营造花海效果,夏季选用葱翠欲滴的草坪和小树来营造绿色创新成果效果,秋季选择灿烂多彩的枫树等植物来营造红黄明亮的秋天效果,冬季选择白雪皑皑的高山松来营造银装素裹的冬季效果。
让人们在不同的季节中感受到不同的景观特色和美感。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植物,结合地形、建筑等要素,营造出独特的自然景观,为人们提供美丽宜人的环境。
下面将深入探讨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植物造景可以为园林景观增加自然感。
自然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植物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能够为人们提供绿意和舒适感。
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栽种于不同的位置,可以让园林景观更加贴近自然,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
植物造景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不同类型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生长习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高矮不同的植物来营造不同的层次感。
在一个平面的园林空间中,通过有意识地布置植物的高度、颜色和形态上的变化,可以让景观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以立体感。
植物造景可以修饰和隐藏一些不规则的地形或建筑。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地形坡度较大或存在一些不太美观的建筑物等问题。
利用植物造景技法,可以将这些问题进行修饰和隐藏。
在较陡峭的斜坡上可以种植一些有覆盖能力的草坪植物,或者利用悬垂植物垂挂在建筑物表面,使得原本不太美观的地方变得更加宜人。
植物造景还可以营造出四季景色。
不同季节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可以为园林景观带来不同的色彩和气息。
在春季可以选择一些开花的植物,如樱花、杜鹃花等,营造出一片粉红的花海;在秋季可以选择一些变色叶的树木,如枫树、银杏等,营造出一片金黄的景色。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搭配不同季节的植物,可以使得园林景观在不同季节都能给人以美感和惊喜。
植物造景还可以为园林景观增加生态价值。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植物,可以为景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选择一些具有吸附污染物能力的植物,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选择一些能够吸收大量雨水的植物,可以减缓雨水径流速度,减少城市排水压力。
通过这些生态功能,植物造景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的应用

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的应用摘要: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最基本手法,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起重要作用。
本文阐述了植物造景的概念和科学内涵,分析了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讲述了植物造景的方式及植物造景中植物种类的选择,从生态学和美学的角度论述了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绿化;设计1 植物造景的概念与内涵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是指“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 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的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1]随着社会和园林事业的发展,以及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引入, 植物造景的内涵也随着景观概念的扩大而不断扩大,现代园林就是要将植物的自然美和意境美,运用一定的园林艺术手法融入到园林绿化设计中去,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作用和观赏特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求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2]。
2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2 1 1 美化作用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 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自然线条, 或柔或劲拙。
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 变化万千, 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美。
根据植物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 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的时期产生了四时演变的时空变化, 利用植物的装饰特性表现景观美。
园林植物的枝叶呈现柔和的线条, 不同植物的质地、色彩在视觉感受上有不同差别, 植物通过建筑等园林小品和山水的装饰, 可以拓展园林空间, 增加植物景观层次的变化,从而创造了令人陶醉的园林观赏, 起到了美化作用。
更为突出的是利用植物的寓意和象征表现景观美, 园林植物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 赏心悦目的感觉, 还可使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和遐想[3]。
2 1 2 生态作用园林植物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很大作用。
主要是净化空气, 植物的叶片在光合作用下, 能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同时吸收放出, 提高环境空气质量。
有些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 如大叶黄杨、夹竹桃等具有抗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论文植物造景论文: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提岀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园林绿化中的影响不可轻视。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特色,提岀了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造景应用近年来城市环境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也逐步加快步伐,许多好的园林景观已经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植物之间的选择和配置,深刻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们提供一个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予以调整、舒缓。
还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局部小气候、环保抗灾的生态作用。
一、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一)概念植物造景是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材料,再配合建筑、山石、水体等其他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仔细选材和合理配置,建造岀符合规划要求的自然景观,以达到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化景观的作用。
园林植物造景体现了技术人员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巧妙的技艺,他们采用栽培管理、整形修剪、搭架造型等艺术技巧创造岀了一幅幅美妙的艺术图景。
这其中包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精华,将园艺学、美学、建筑学等艺术融于一体,使不同审美要求的人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及崇尚自然的追求。
(二)意义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园林建设的根本,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和综合效益的发挥,而且与城市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密不可分。
吸收中外造园艺术的精华和生态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造景,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重要性随着现代化工业、商业贸易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景观的创造已成为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因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在城市环境中,要创造生命之绿,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是唯一的途径。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应用最广泛,最不可缺的材料,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造景已成为园林建设的主流。
植物造景在其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沉淀着人类社会中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无数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先辈们创造岀优美的造型艺术,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极高的审美价值。
造型艺术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征。
不同的造型和色彩给我们创造了无限的视觉感受和精神上的享受,研究它们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它们为人类社会服务。
二、园林植物造景原则(一)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在尊重植物生态习性的基础上,为缓解环境恶化的现状,结合生态学原理而产生的。
由于温度、水分、光照、土壤以及空气等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同的自然环境生长着不同的植物。
正所谓“草木之宜寒宜暖,宜高宜下者,天地虽能生之,不能使之各得其所,赖种植位置有方耳!”即只有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才能营造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
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利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化选择植物种类、精心配置,从而大大提高绿化成活率,形成高质量的绿化景观,并且节约成本,是对生态学原则的进一步阐述和应用。
(二)美学原则1、多样统一的原则统一是指园林中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体形、色彩、线条、风格等,要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
根据园林主题来确定一致性的程度。
十分相似的园林组成部分会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
相似程度小的园林组成部分让人感到轻松活泼。
2、协调与对比的原则协调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之间的联系与配合达到完美的境界和多样化的统一。
在园林中协调的对象有体形、色彩、线条、比例、虚实、光暗等。
景物的相互协调必须相互有关联,并且具有共同的因素,甚至相同的属性。
3、对称与平衡的原则这是指在园林的整体或局部空间里,通过和谐的布置达到感觉上的对称,使人舒适愉快。
植物自然存在着两种对称,一是两侧对称,如植物的对生叶,二是辐射对称,如菊花头状花序上的轮生舌状花,可以按照这两种对称进行植物配置。
4、均衡的原则这是植物配置时的一种布局方法。
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及建筑等组成的,它们表现岀了不同的重量感,在平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当的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宜则为稳定。
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顺眼。
5、韵律和节奏的原则植物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
如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一种乔木和一种花灌木相间排列称为“交替韵律”。
随着植物种类增多或更多交替排列,韵律感会逐渐丰富。
人工修剪的绿篱可以剪成水平状、方形起伏的成垛状或弧形起伏的波浪状,从而形成一种“形状韵律”。
三、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一)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度园林植物造景时要主次分明,讲求疏密有度,师法自然,避免人工之态。
“先面后点,先主后宾,远近结合”。
从整体考虑,大局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穿插细节,做到“大处添景,小处添趣”;同时植物配置时,还要考虑一个景区内树木搭配协调,要与原有树木有机组合好,与相邻窄间或远处的树木、背景及其它景物彼此相互呼应,取得艺术构图上的完整性。
(二)注意四季景色季相变化依据植物季相演替的时序景观,是园林植物配置的一种手法。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突岀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季,即在主要树种开花时,不要有其他树种开花,而在其他季节要有其他树种的开花托景。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意盎然,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景观,使人们感悟大自然的生命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园林树种的季相变化,在增强景观效应的审美情趣中具有突岀视觉功能的作用。
(三)围合空间的合理应用植物围合空问可分为开放性,半开放性空间,冠下空间,封闭性空间,竖向空间等几种形式。
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
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及城市广场四周,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环境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活动游憩场所。
(四)应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人们对于景观的最直接感受是通过视觉来获得的,设计者引导人们视线成功与否决定了景观的优劣。
视线通透、远近等视线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对植物材料的选择来形成,如乔木、灌木、花草等不同的植物起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植物造景时,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表现形式如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等,创造岀适时、适地、有韵律的植物景观,是满足观赏者的视觉审美要求所需求的。
参考文献[1] 彭卫强.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J].中国西部科技.2009,1.[2] 刘洪铭.浅谈植物造景的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杂志.2008,29.[3] 陈名雄.探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J].城市建设.2009,38.[4] 侯庆云.浅谈植物造景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J]北方园艺.2002,29.[5] 傅立群.园林植物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6] 王锋,曲璐.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09,2.浅谈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与发展的意义园林植树造景,即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灵感,来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间。
中国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中有独特的风格,有高度的艺术造诣,博大精深,特别是江南私家素。
江南园林志》写道:园之布局虽变幻无穷,而其最简单需要,实全含“園”字之内。
今将“園”字解之:“口”者围墙也。
“土”者形似平面,可代表亭榭。
“口”字居中为池。
“衣”在前似石似树。
“由此可见,植物为园林造景一重要元素。
“古人云:”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光辉。
”植物对于造园是不可缺少。
英国风景园林学家B. claustor认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的内容都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岀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是植物景的一条基本原则。
”现代植物造讲求群落景观。
“师法自然”植物造景利用乔、灌、草形成树丛,树群时更注意深浅坚有,若隐若现,虚实相生,疏落有至,开朗中有封闭,封闭中辟开朗,从无形之虚造有形之实,体现自然环境美。
配置艺术手法可试论如下:一、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
由于每种植物都具有它的个性,有不同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如落叶、常绿之分,慢生、速生之分。
喜阳、耐阴之分,喜酸性与耐碱之分,耐水湿喜干旱等等一系列。
水池易种湿生植物落羽衫、垂柳、池衫、枫杨等,二、充分运用植物的观赏寓意来表现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运用植物材料来创造园林意境。
如松竹梅的“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的“四君子”,红豆的相思,垂柳的惜别,松柏的苍劲,竹之虚以有节,梅之独敖霜雪,兰之幽忧清香,莲荷的吉祥如意等等采寓。
选择不同的树种,创造不同的景观效果,感受不同的寓意,从观赏植物的形态美到植物的意境美。
三、充分表现植物景观的色相。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颜色,如针叶林呈蓝绿色,常绿阔叶林呈深绿掌握不同的种群的色相,合理配置交换的林相。
四、充分表现植物景观的季相。
在我国在较长的植物生长期内,用较多的品种,满足对色彩的需求显示岀相变化,按照植物的季相演替和不同花期的特点创造园林时序景观,使在不同的季节,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群落形象。
春夏时节鲜花锦簇,二月兰、山桃、迎春、连翘等。
早春竞争花开,月季、桃花、梨花、樱花等相继绽放。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干虬劲四时演园观。
五、配置方式的多样化。
植物配置方式总体来说可分为自然式种植,规则式种植与混合式种植。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是营造园林自然空间的重要手段,它把植物景观创造和中国人的自然观、社会文化观有机联合起来,形成奇特的理念和理法;并以其自然清幽、情景融合的景观作风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光辉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从中国古代文人雅客崇尚园林隐居的侧面,对不同时代的传统园林的营造技艺伎俩,做了必定程度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遣景;技艺特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高深的园林系统,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配置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