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老师揭秘:作文教学的五大技巧

小学语文老师揭秘:作文教学的五大技巧

小学语文老师揭秘:作文教学的五大技巧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每位小学语文老师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五个有效的作文教学技巧,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生对作文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尤为关键。

在课堂中,我常常通过引发学生共鸣的话题或故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表达观点的热情。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优秀作文,培养他们的写作背景知识,提高写作素材的积累。

二、注重提升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需要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通过教授各种写作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写作更加流利、得体。

例如,我会分析课文中的优秀句子和段落,让学生模仿和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此外,我还会教授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框架,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强调写作思维的培养良好的写作思维是进行高质量写作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让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理清思路,引导他们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条。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只有通过思维的培养,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四、辅助工具的应用在作文教学中,合理利用辅助工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效果。

我常常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时序表和提纲等辅助工具,帮助他们整理思路和构建文章结构。

此外,我也鼓励学生使用数字产品进行写作练习,例如使用电脑键盘进行打字练习,通过多媒体展示优秀作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注重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全面的反馈。

除了传统的打分评价外,我还会通过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形式,让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在评价过程中,我注重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五步法”作文教学

“五步法”作文教学

“五步法”作文教学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可以采用“五步法”进行作文教学。

下面将通过介绍五个步骤来具体阐述。

第一步:确定写作主题和目的。

在开始写作之前,学生需要先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以及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步可以通过讨论或者让学生构思来完成。

在这个步骤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深化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和明确写作的目的。

第二步:进行素材收集和整理。

在确定了主题和目的之后,学生需要积累相关的素材。

可以通过阅读、观察等方式进行素材收集。

然后,学生需要将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将其分类、归纳,并筛选出适合写作的素材。

这一步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提高素材的质量和有效性。

第三步:展开思路和构思大纲。

在进行素材整理之后,学生需要对素材进行思考和展开,构思出一个清晰的大纲。

大纲可以包括写作的大致结构、主要观点和论据等。

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第四步:进行写作和修改。

在完成构思大纲后,学生可以开始进行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和句法结构,并且要保持逻辑性和连贯性。

写作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修改和润色,注意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句子流畅度等问题。

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作文的质量。

第五步:进行评价和反思。

在完成了作文之后,学生需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他们可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审查,分析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提高意见。

“五步法”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明确主题和目的、进行素材收集和整理、展开思路和构思大纲、进行写作和修改、进行评价和反思,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实现写作技巧的应用和写作思维的拓展。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五步法”作文教学

“五步法”作文教学

“五步法”作文教学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而如何进行高效有效的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且有效的“五步法”作文教学方法。

“五步法”作文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写作技巧的要求,总结出的一种层次分明、逐步推进的作文教学流程。

具体来说,这种方法包含以下五个步骤:话题导入、素材搜集、构思提纲、文章组织和修改润色。

第一步是话题导入。

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者材料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让学生对要写作的话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用一段小故事、一段视频或者一幅插图引导学生思考、感受和表达对某个话题的看法。

通过此步骤,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文的主题和要求。

第二步是素材搜集。

在这一步中,学生需要主动积累和搜集与话题相关的素材,包括事例、事实、观点、论据等。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相关的引导问题,帮助学生搜集和整理素材,可以问学生某个问题的原因、影响、解决方法等。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准确了解和掌握话题,为后续的构思提纲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步是构思提纲。

在这一步中,学生需要将搜集到的素材进行分类和排序,形成文章的框架和提纲,以确保文章结构合理、内容连贯、论述有条理。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各种构思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的整理和组织。

可以教学生利用“五段论”结构或者“因果分析”法来构思提纲,或者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和归类素材。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好构思的培养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

第四步是文章组织。

在这一步中,学生需要按照提纲的框架,将素材和观点逐步扩展和展开,形成完整的文章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写作、组织讨论、互相批改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写作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写作,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篇作文,以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五步是修改润色。

在这一步中,学生需要对已经写好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以提升文采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下面就是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启发学生兴趣,激发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一方面,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有趣的故事、分享一些有趣的阅读材料等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通过组织写作比赛、开展主题写作活动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去参与和投入到写作中去。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写作技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教会学生如何构思、如何组织和安排文章结构、如何掌握写作的一些技巧等。

语文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技巧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三、提倡多样化的写作方式,注重写作体裁的多样性作文教学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写作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来进行写作,比如叙事、说明、议论等不同的写作体裁;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创意写作,让学生的写作更加活泼和有趣。

四、注重写作实践,提倡实际操作和反馈要想让学生真正提高写作水平,就需要注重写作实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实际操作。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每周一篇作文、每月一次作文比赛等方式来促使学生写作,同时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践,才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五、创建良好的写作氛围和环境,注重写作情境的营造除了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和写作实践的重视,还需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和环境。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营造一种积极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写作;还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一些灵感和想法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写作动力。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下面就是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1.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因为只有当学生对写作充满兴趣和热情时,才能主动去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故事、名人事迹、名言警句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写作话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写作活动,比如写作比赛、写作分享会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从而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和积极性。

2. 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除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还需要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

学生需要系统地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比如行文结构、修辞手法、叙事手法等,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优秀范文,总结写作技巧,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进行实战演练,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

3.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思维能力是写作的重要基础。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以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开放性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自由发挥,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 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给予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和困惑;还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倾听学生的写作需求,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有效的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学生对写作感兴趣,才能更主动地参与写作活动。

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的作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或事件引导学生参与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老师还可以利用课外阅读、作文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二、引导学生多读优秀范文多读优秀范文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学生通过阅读优秀范文,能够学习到好的写作技巧、语言表达方式,同时也能获得写作的灵感和启发。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名家名作,例如鲁迅、巴金、鲁迅、郁达夫等名作,还有一些现代名家的作品等。

通过阅读这些名家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类型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教授写作技法和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法和方法是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之一。

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教授学生一些写作技法和方法,例如写作结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技巧等。

通过教授这些写作技法和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四、注重写作实践写作实践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通过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写作技法和方法运用到实际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写作任务,例如写作报告、作文、作文比赛等,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及时反馈和指导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对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师应该对学生的作文及时进行评阅和指导,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及时改进和完善作文。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培养写作习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至关重要。

如何上作文课

如何上作文课

如何上作文课作文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阶段。

如何上好作文课,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一些关于如何上作文课的经验和方法。

首先,作文课的开篇很重要。

在开始上作文课之前,老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话题或者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比如,可以通过展示一幅图片、播放一段视频、讲述一个小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写作状态。

其次,作文课的中间环节要注重指导和激发。

在学生动笔写作之前,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写作技巧、分析范文、提出写作要求等方式,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明确写作目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最后,作文课的结尾要注重总结和展望。

在学生完成作文之后,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写作。

同时,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写作成绩进行总结,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可以对下一堂作文课的内容进行展望,让学生对写作课程充满期待。

总之,如何上好作文课,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表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只有通过不断地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写作水平,才能真正做到上好作文课。

希望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在作文课上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爱上写作,享受写作的乐趣。

“五步法”作文教学

“五步法”作文教学

“五步法”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重点之一,而“五步法”作文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系统和科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它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种方法。

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因为只有对写作有兴趣的学生,才能更主动地去写作。

在这一步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有趣的作文故事,或者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从而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写作比赛或者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

第二步:引导学生明确写作要求
在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之后,老师需要及时地引导学生明确写作要求。

具体来说,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写作技巧,或者分析一些优秀的范文,来帮助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要求。

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指导讲座或者小组讨论,让学生在明确要求的也能够深入了解写作的技巧和要领。

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写作经验
在学生进行了写作批改之后,老师需要及时地总结和反思写作经验。

具体来说,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写作经验交流的活动,让学生在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的也能够借鉴他人的写作方法。

老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详细的个别辅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写作经验。

通过以上五步法的作文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

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在写作中找到乐趣,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
周兆梅
海林林业局第二中学
我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作文教学也同样如此。

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利用山区特有的环境条件和班级开展的课内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辟观察、习作的渠道,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锻炼写作本领,培养写作的创造力。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往往怕写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

所以我认为:学生作文先要解决一个“作文难”的问题,让学生乐于写作文,再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上海师大吴立刚教授认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从动机走向目的。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发生于学生的“意愿”而不是“强迫”,而“意愿”则是来自于人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自然产生,它需要教师刻意去激发去培养。

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1、重赏识激励,让人人成功。

鼓励实际上是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就等于拨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其思维的火花。

而赏识则会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带来干劲、增强信心。

所以我在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
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

例如,我班原有一个学生叫马春雪的学生,起初作文写得很一般,偶尔有一次她的作文写得挺有趣,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还说她有写作天赋,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没想到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神奇的力量,这孩子天天在悄悄地写,用她那儿童特有的眼光,写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写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想法,写儿童世界里的烂漫天真,表达她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情感。

慢慢地她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直到现在,马春雪同学的作文在海林特色班也是出色的,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印发给学生学习。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初次写作成功,是后续成功之母。

要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就相信自己的能力,会接着追求下一个成功。

这种成功感对每一个人终身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2、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写作热情
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定期举行作文朗读比赛,请同学互评后打分,然后我在总结时找出每个同学作文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我还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作文等等。

这样学生可学到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励学生改进不足,赶超先进。

为了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我们还安排了“我的作文表演会”让孩子们将自己满意的习作用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师生共同分享习作的快乐,体味成功的喜悦,在展示的过程中作文与做人的教育融为一体,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的创造
才能也得到了发展。

3、启发想象,激发写作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除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外我给学生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幻想作文的练习。

如编童话小故事、科幻作文、寓言续写等。

还有一些学生最感兴趣的文题,如,《我的梦想》、《假如我是x x x》、《二十年后的学校》等。

这些文题可以使学生放开思路,大胆地去想、去写。

也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因此学生只要一见题目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发挥,很短的时间学生就会把一篇篇有趣的作文写出来,特别是中下等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坚定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利用山区特有环境和学校、班级开展的活动,开辟写作的渠道,丰富写作题材。

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是写好作文的另一有效手段。

在学校活动中,学生最感兴趣地莫过于各种各样的活动。

活动中,学生参与率高,且人人亲自经历,也自然有话可写。

经常举行一些班级活动,如掰手腕比赛,放风筝比赛、堆雪人、打雪仗、到水电站参观等。

另外,利用身居山区特有的环境,我们经常举办春游、登山、踏青、野炊等大型活动。

每搞完一个活动或玩完眼光游戏,我都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题材不限。

这样的写作来自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学生有话可说,有的学生写起来竟收不住笔,最差的学生也能写500多字,写出来的作文即
具体生动又情趣盎然。

通过搞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做到了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和实实在在的感受。

通过活动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种,激发了创造灵感。

学生的品德得到了锻炼,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大大增强了写作的乐趣。

三、教会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写作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相辅相成的重要工作。

1、教会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
作文教学要走进生活,欣赏生活。

欣赏生活的基础是观察生活,在观察中去爱,在爱中去观察
针对小学生观察中存在的随意性、情绪性、片面性等局限,我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要做到:用眼细看,用耳细听,用手细摸,用鼻细闻,用口细尝,用心细思。

让每个学生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如教三年级的《写一种玩具》,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玩具,举办一个“玩具交易市场”,然后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自己喜欢的玩具,可自由地推销自己的玩具,也可购买他人的玩具。

这节作文课由于有实在的事物供学生观察,而所写的玩具又是同学们所喜欢和熟悉的,因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特别高,一会儿,一篇篇充满想象和童趣的作文就交上来了。

2、教积累写作材料的方法,培养积累兴趣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
就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因此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积累写作的材料。

我告诉学生从小要学会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使他们懂得在这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写作的题材。

例如,春天,孩子们爱到大河、泡子捉蝌蚪、养蝌蚪;夏天孩子们爱到大河中沤鱼、游泳,就让他们写写捉鱼、烤鱼等,指导学生把自己所经历的事都如实的记在本子上,让学生随时记观察日记,以积累写作素材。

另外,每天抽出早读5分钟时间增设信息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我还指导学生课外多读书,读好书,并摘录书中的好词,佳句,长期坚持下去也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这样的教学就可以说是成功的教学。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林区特有的环境和学校、班级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给学生创造一方快乐作文的天空,让学生想写、爱写、善写,作文教学就一定取得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