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治疗
前交叉韧带损伤讲课PPT课件

控制体重,减轻 膝关节负担
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稳 定性
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进 行高强度运动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期 改变姿势,减轻膝关节负担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游泳、 骑自行车等低冲击性运动
定期检查与预防性治疗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风险。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包 括冰敷、压迫 包扎、抬高受 伤部位等,以 减轻肿胀和疼
痛。
康复训练:包 括关节活动度 训练、肌肉力 量训练、平衡 训练等,以恢 复关节功能。
药物治疗:口 服或外用药物, 如非甾体消炎 药、透明质酸 等,以缓解疼
痛和消炎。
支具或石膏固 定:对于部分 损伤较轻的患 者,可以使用 支具或石膏固 定来限制关节 活动,促进愈
YOUR LOGO
前交叉韧带损伤 讲课PPT课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 康复训练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 治疗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 常见问题与解答
单击汇报人员:XX医院-XX
前交叉韧带损伤概述
定义与位置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重要结构,连接股骨和胫骨,维持膝关节的稳定。 前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内的前部,与后交叉韧带共同作用,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正常活动。 前交叉韧带损伤通常是由于剧烈运动或意外伤害导致,需要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部位通常在膝关节内的前交叉韧带处,治疗时需要针对该部位进行修复和重建。
术后第二阶段: 增加关节稳定 性,逐渐恢复
运动功能
术后第三阶段: 进一步提高运 动能力,逐渐 恢复至正常活
动水平
注意事项:遵 循医生指导, 按时进行复查
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治疗后的康复训练

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治疗后的康复训练目的比较急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治疗后激进康复训练与保守康复训练的康复效果。
方法北京军区总医院2006年11月~2010年10月急性ACL损伤合并MCL损伤患者32例,采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和内侧副韧带保守治疗,术后行康复治疗,随机分为激进训练组(16例)和保守训练组(16例),分别用保守和激进康复训练法进行术后康复,术后1年检测膝关节肌力、稳定性、活动度及Lysholm功能评分,评价其疗效。
结果与保守训练组比较,激进训练组术后早期肿胀明显、渗液较多。
激进训练组15例和保守训练组8例需要关节穿刺抽液,激进训练组关节穿刺抽液量平均为(49.87±18.96)mL;保守训练组关节穿刺抽液量平均为(18.13±5.72)mL,两组关节穿刺抽液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恢复正常运动训练所需时间激进训练组8个月,保守训练组1年。
结论与保守训练组相比,激进训练组能更早恢复膝关节功能,明显缩短康复时间,获得更好的肌力,增加了患者的治疗依存性,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标签: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膝关节;康复急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是在膝关节韧带损伤发生率中占20%~38%。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目前改善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关节不稳定的标准治疗方法[1],合并内侧副韧带Ⅰ、Ⅱ度损伤采取保守治疗[2-3],而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是确保手术效果、获得良好临床功能的保证。
近几年,术后康复训练变得越来越激进,但对于激进训练的应用仍存在较多的争议。
本研究通过对ACL损伤合并MCL损伤治疗后1年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评价,比较了保守康复训练与激进康复训练的康复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1月~2010年10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接诊急性ACL损伤合并MCL损伤患者32例,采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和内侧副韧带保守治疗,术后行康复训练。
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修复治疗

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修复治疗膝关节的关节囊松弛薄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和肌肉。
韧带包括内、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
内侧副韧带位于股骨内上髁与股骨内髁之间,有深、浅两层纤维。
浅层呈三角形,甚为坚韧;深层纤维与关节囊融合,部分并与内侧半月板相连。
外侧副韧带起于股骨外上髁,它的远端呈腱性结构,与股二头肌腱汇合成联合肌腱结构,一起附着于腓骨小头上。
外侧副韧带与外侧半月板之间有滑囊相隔。
膝关节伸直时两侧副韧带拉紧,无内收、外展与旋转动作;膝关节屈曲时,韧带逐渐松弛,膝关节的内收、外展与旋转动作亦增加。
前交叉韧带起自股骨髁间凹外侧面,向前内下方止于胫骨髁问棘的前方。
当膝关节屈曲和内旋股骨时,此韧带牵拉变紧,防止胫骨向前移动。
后交叉韧带起止股骨髁间凹内侧面,向后下方止于胫骨髁间棘的后方。
膝关节屈曲时可防止胫骨向后移动。
1病因生物力学研究已经证实渐进、连续和按顺序的微纤维断裂最终会导致韧带发生断裂。
单个胶原纤维是不可拉伸的,拉长7%~8%就开始断裂。
韧带中胶原纤维断裂的数量决定韧带是功能的破坏还是形态的破坏。
韧带完全断裂伴形态连续性的丧失,只在关节有极度的移位时才会发生。
手术时肉眼观察韧带的完整性不足以对如下情况作出判断:①韧带断裂的范围;②韧带血供的损害;③残留的韧带拉长;④远期发挥功能的能力。
不伴其他结构损伤的、单纯的韧带完全断裂是极罕见的,这是因为造成韧带完全断裂的关节极度移位一定会导致其他支持结构至少部分撕裂。
膝关节韧带经常在体育运动中受到损伤,尤其是在以身体冲撞为特点的运功中,如踢足球、滑冰、体操和其他能产生足够大的瞬间应力造成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运动。
机动车事故,尤其是摩托车事故是膝关节韧带断裂的常见原因。
例如,当乘客屈曲的膝关节坐于座位上,当司机紧急刹车时,膝关节撞击汽车的挡板造成后交叉韧带的撕裂。
韧带突然承受猛烈的负载或牵拉,如跑步的运动员突然减速或改变方向时,虽然没有摔倒或直接碰撞也可能发生韧带破裂。
膝关节韧带撕裂康复训练

膝关节韧带撕裂康复训练膝关节韧带撕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尤其是在运动员中十分普遍。
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来加速康复和防止再次受伤。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膝关节韧带撕裂的康复训练,并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技巧。
1. 理解膝关节韧带撕裂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了解膝关节韧带撕裂的基本知识是很重要的。
膝关节主要由四个韧带组成:内、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
这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并防止关节在运动中过度扭曲或弯曲。
膝关节韧带撕裂通常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撕裂是轻微的拉伤,二级撕裂是部分撕裂,三级撕裂是完全撕裂。
一般来说,一级和二级撕裂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和康复训练来治疗,而三级撕裂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2. 康复阶段康复阶段是恢复膝关节韧带的关键阶段。
康复阶段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康复、中期康复和晚期康复。
早期康复阶段通常持续2-6周,其目标是减轻疼痛和肿胀,并恢复膝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
在这个阶段,冰敷、抬高膝盖、轻柔的按摩和伸展运动是很重要的。
中期康复阶段通常持续6-12周,其目标是增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在这个阶段,康复师通常会建议进行一些强化练习,如踏步、单腿平衡和蹲起等。
晚期康复阶段通常持续3-6个月,其目标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并防止再次受伤。
在这个阶段,康复师通常会建议进行一些高强度的运动,如跳跃、奔跑和侧向移动等。
3. 康复训练建议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有一些有用的建议和技巧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恢复膝关节韧带。
首先,一定要听从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并遵循他们的治疗计划。
这包括按时进行康复训练、遵守饮食和休息建议、避免过度活动等。
其次,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技术。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技术非常重要。
错误的姿势和技术可能会加重伤势或导致再次受伤。
第三,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逐渐增加训练强度非常重要。
过度训练可能会导致疲劳、疼痛和再次受伤。
最后,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前交叉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一概述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ligament, A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在膝部各韧带中最易受损。
ACL断裂后,膝关节的不稳不但会影响日常活动和运动,而且会造成关节内结构的进一步损伤。
因此,为了恢复膝关节结构及功能,对损伤的ACL需要进行重建已经成为共识。
目前在ACL重建手术中,依据重建材料划分,重建ACL的方法可分为自体组织重建ACL、异体组织重建ACL,以及人工韧带重建ACL。
ACL起点位于股骨外髁髁间凹面的后内侧部分,止点位于胫骨髁间隆突之间以及其前侧的坡面,内、外侧半月板前角之间。
因为ACL由起止点和走行都明显不同的纤维组成,一般学者主张将其分为不同的束。
除了少数作者主张将ACL分为3束外,大部分作者主张将ACL分为2束,即根据其在胫骨附着的相对位置,分为前内侧束(anterior-medial, A M)和后外侧束(posterior-lateral, PL),并且,AM和PL在膝关节不同屈曲度时位置和紧张度不同。
实际上,ACL在中段分束相对比较明显,其次为股骨附着部,在胫骨附着部分束最不明显。
即使在ACL中段,其横截面也不规则,并非由一个圆形条索组成,也并非由两个圆形条索组成。
女性ACL中段横截面面积约35mm2,男性约44mm2。
二病因前交叉韧带损伤多由运动或车祸造成。
三临床表现创伤发生时,患者可听到响亮的破裂声,随后出现膝关节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以及明显的肿胀。
急性期过后,患者症状可明显减轻,部分患者偶尔会出现“打软腿”现象。
四检查1.体格检查(1)前抽屉试验(anterior drawer test)患者平卧位,将患膝屈曲至90°,助手固定患者足部,如单人检查则检查者可坐于患者足背,双手拇指置于小腿近端前方,另外四指置于小腿近段的后方,膝关节前向用力。
ACL损伤患者可有明显前向松弛感。
其中内旋位前抽屉试验可检查ACL、外侧韧带结构,中立位前抽屉试验检查ACL,外旋位前抽屉试验可检查ACL和内侧韧带结构。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第1篇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一、背景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运动医学中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
当前交叉韧带损伤导致膝关节不稳时,往往需要进行重建手术。
手术后的康复阶段至关重要,合理的康复方案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降低复发风险。
本方案针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患者,旨在提供一份合法合规的康复指导。
二、康复目标1. 减轻术后疼痛和肿胀;2. 恢复膝关节活动度;3. 增强膝关节稳定性;4. 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三、康复阶段及措施1. 术后第一阶段(0-2周)目标:减轻疼痛和肿胀,预防并发症。
措施:(1)术后24小时内,采用冰敷和抬高患肢等方法减轻肿胀;(2)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3)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增强肌肉力量;(4)保持膝关节伸直位,避免屈曲,以免影响重建韧带的愈合。
2. 术后第二阶段(2-4周)目标:逐步恢复膝关节活动度。
措施:(1)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逐渐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每日进行关节松动训练;(2)加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逐步过渡到等张收缩训练;(3)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增强股四头肌力量;(4)继续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3. 术后第三阶段(4-8周)目标:增强膝关节稳定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措施:(1)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争取达到正常活动范围;(2)进行闭链训练,如脚踏车、蹲起等,提高膝关节稳定性;(3)逐步增加抗阻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股四头肌抗阻训练;(4)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闭眼单脚站立等,提高本体感觉;(5)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部分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上下楼梯、行走等。
4. 术后第四阶段(8周以后)目标:全面提高运动能力,预防复发。
措施:(1)继续进行抗阻训练和平衡训练,逐步增加训练强度;(2)进行功能性训练,如跳跃、跑步、变向等,提高运动能力;(3)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逐步恢复运动水平;(4)定期复查,评估膝关节功能,调整康复方案;(5)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膝关节,预防复发。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

发性半月板损伤 。1 例患者放射学检查有关节退变 的表现 , 1 因
此 反 对 未 成 年 人 进 行 非 手 术 治 疗 。 C s ly n adleg at en adH nebr e
重 建 A L的材料主要有 自体 材料 、 C 异体材 料和人 造材料 ,
现 分述 如下 :
3 1 自体材料 : . 目前 , 取髌韧带 中 13的骨一 / 髌韧带一 骨仍然是最 主要的移植材料 , 这方面文献报道 较多 。N ys oe 等 研究表 明 , 髌 韧带一 骨一 骨可以承受交叉韧带 17 .5倍 的断裂应力 。因此 ,
度 。采用界 面挤压螺钉提 高 了固定 的可靠 性 。关 节镜 下 多股
半腱肌腱 与股薄 肌腱 重建 或 自体胭绳 肌腱 重建 A L的临床资 C 料 目前逐步增 多 , 结果显 示 , 疗效 良好 。同骨一 韧带一 髌 骨
对普通人群 的 A L损 伤保 守 治疗研 究后 认为 年龄 、 前活 动 C 伤
4 ( 7 %)自觉 无 明 显 症 状 。Z s 7例 占 7 yk等 2 0 00年 报 道 对 13例年龄 > 0岁的 A L损伤 患者进行 研究 , 中 3 3 4 C 其 1例 患者
进行 保守治疗 , 其余接受不 同手术治疗 。根 据 O K和 L som A yhl 评分、 轴移试验 、ah n Lcma 试验 以及 K 一 0 T 1 0关节活动度计测量 0 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显 示 , 守治 疗组 与手术 组相 比 , 节活 保 关 动度无明显差异 , 但手术组活动能力 明显优 于保 守组 。同时认 为年龄并不影响疗效 。V nua et 等 2 0 r 0 2年也对保 守治疗与手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

患者做股四头肌绷紧动作,肌肉必须最大主动收缩维持6秒,并注意 检查股四头肌内测头是否收缩有力,这是一个关键点。30-50次/小时 ,每天锻炼2-3次。 • 5.支具锁定在0°,练习直腿抬高,如恢复可,不带支具进行直腿抬高 练习。直腿抬高至30°,并停留6秒以上,有些患者可能一下子抬不起 来,可以先主动辅助练习
佩戴弹力 绷带或护 膝,帮助 消肿
能耐受的情况 • 踝泵 下尽可能负重, • 被动压腿(伸 扶拐或不扶拐 膝0°)
• 被动屈膝至最 大角度
• 直腿抬高 • 股四头肌锻炼
• 约20min/hr • 告知患肢术 • 抬高患肢, 后康复计划
高于心脏 • 选择手术时 • 平素维持膝 间
关节伸直垫 高
10
ACL术后康复(第1周)
•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
前交叉韧带康复计划
• 特点——“早” • ACL重建术后或伤后第一天即开始康复锻炼
8
ACL伤后康复
• 目的: • 消除炎症反应、消肿、缓解疼痛 • 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强调膝关节伸直 • 恢复肌肉容积 • 准备手术
9
ACL伤后康复
支具
负重
锻炼
冰敷
患者教育
尖触地
• 被动屈膝至90°
• 抬高患肢,高
• 直腿抬高(侧方、后伸) 于心脏
•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 主动伸膝(90°- 40°)
• 活动髌骨
11
• 这个时期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手术之后怎么来摆放患侧腿。 • 正确的方式是:手术的腿要放于枕头上垫高,好能在卧床的时候高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治疗
发表时间:
2016-07-25T16:20:10.6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 作者: 石胜柳 丁桃 孙瑜(通讯作者)
[导读] ACL损伤属于一种临床多见病,患病后可能造成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与机能的变化,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
石胜柳
丁桃 孙瑜(通讯作者)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2)
【摘要】 目的:总结临床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抽选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
的
50例ACL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具体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其必要的手术治疗与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观察患者经康复治疗后膝关节功能
恢复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康复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均得到了一定好转,康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针对临床上的ACL损伤患者,常规重建手术后,还需具体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其康复治疗与护理,引导其进行针对性
的康复锻炼,以有效改善手术治疗与预后效果。
【关键词】ACL损伤;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133-02
术后康复治疗[1],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与预后效果。基于此,文章抽选我院收治的50例ACL损伤患者作为观
察对象,以具体探讨患者行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办法,并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ACL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30例,女20例,年龄均在20~65岁间,平均年龄为
(
30±4)岁,临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肿胀与疼痛,并经体格检查、X线与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诊断确诊为ACL损伤。
1.2 方法
1.2.1疼痛与心理护理 这时,护士则需主动同患者交流[2],注意分散患者注意力,以免患者因疼痛而出现各种负面心理情绪,等到夜
间的时候,可结合患者情况适当给予其止痛剂,并注意观察止痛的效果,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反馈医生,尽量让患者在一个相对无痛
状态下接受康复治疗。
1.2.2康复训练 术后1d~1w:术后1w,康复治疗目标为消除患者膝关节肿胀,并避免出现关节积液,如给予患者局部冰敷处理与超短
波治疗,后者每次治疗
10min,每日1次,进行股四头肌等长向心收缩练习。注意:肌力训练:术后第1天患者即开始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随
着支具角度的调整,开始等张收缩训练。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以胭绳肌训练为主,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以训练股四头肌为主,并按不同角
度分别进行股四头肌及胭绳肌等长收缩训练
[3]。
术后2~5w:对症处理过多渗出情况,于术后2w拆线,继续展开康复锻炼。首先,在肌力锻炼方面,继续展开股四头肌收缩练习、直
抬腿练习、坐位伸膝练习等相关动作
[4-5]。
1.2.3腘绳肌伸展训练
(1)开展站立位腘绳肌伸展训练:把患腿放在凳子上(凳子高约40cm),且使其维持伸直状态,身体向前倾,若大腿后感觉有牵拉
感,可适度弯曲髋关节;训练期间,维持颈肩部不动,腰部朝前倾,牵拉感应当源自后方,并未小腿,继而对大腿后的腘绳肌肉进行牵
拉,一天三次,一次保持
30s;
(2)靠墙腘绳肌伸展训练:平卧,臀部贴近墙缘,将患腿伸直,并抬起靠在墙面上,另一只腿同样伸直,向前伸,双腿之间呈九十度
角,用患腿压向墙面,在这种情况下,大腿后可出现牵拉感,此时保持该动作
30s/次,一天三次。
1.3 观察项目
疼痛评定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办法来评定,分数在0~10分间,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疼痛越剧烈,而膝关节肿胀则取患者膝关节
伸直位时的髌骨水平中线围径值,活动度则用骨关节量角器进行测量,另外,采用
Lysholm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
进行有效评定,该评分总分为
100分[7]。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 (x-±s)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若P<0.05,则
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康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所示。
3.讨论
ACL损伤属于一种临床多见病,患病后可能造成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与机能的变化,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而关节镜引导下的ACL
重建术,则是治疗
ACL损伤最为常见的一种办法,不仅切口小,对患者创伤小,且治疗有效,术后较少并发症。但是,在王琪治疗中,由
于未给予重建术后康复治疗必要的重视,使得患者术后出现肢体功能恢复缓慢且并发症多的问题,为此,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在
ACL
重建术后被给予针对性的康复治疗,结果显示,康复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疼痛与肿胀轻得到明显的缓解,关节活动度也有了很大的扩展。
由此可见,针对临床上的
ACL损伤患者,在给予其常规ACL重建术之后,还必须做好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工作,因为术后针对性的
康复治疗与护理,不仅可避免患者术后膝关节内的粘连与纤维组织的过度增生,扩大膝关节活动度,还能促进膝关节滑液循环,并使患者
局部血液与淋巴循环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从而缓解疼痛与肿胀情况,促进膝关节的代谢活动与细胞分化,加快膝关节软骨的术后修复。
【参考文献】
[1]康宁,杨自权.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疗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10):918-921.
[2]宋卫军,拓庆银,贺娟等.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早期综合康复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3,
26(22):121-121.
[3]柳东旭,姚建华,孙天胜等.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治疗后的康复训练[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66-68,
71.
[4]毕贵秋,番子加.急性膝关节多发性韧带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4,(4):150-151.
[5]刘国龙.平衡促进训练影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膝本体感觉的研究[J]. 河北医学,2014,20(11):1885-1888.
表1 50例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分析(x-±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