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试题(附答案)(1)

一、选择题

1.“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史学家布克哈特)文中评价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2.14世纪以后,由于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农奴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直至获得自由。庄园制日趋解体。根据这段材料,可以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庄园衰败的原因

()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C.农民起义和反抗不断D.农奴的依附关系松弛

3.14世纪中叶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它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这种租地农场采用的新生产方式是

A.领主直接经营B.强迫农奴耕种

C.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D.租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4.2019年是麦哲伦开启环球航行500周年。麦哲伦被历史铭记,不是因为他曾经推行殖民统治,而是因为他开启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成功地把全世界有人居住的大洲(大洋洲除外)都联系起来。下图属于麦哲伦环球航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习近平主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只有着力打造“向海经济”,才能写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以下史实,能论证“向海则兴”的是()

A.鉴真东渡B.戚继光抗倭

C.新航路开辟D.两河流域文明兴起

6.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通过对艺术和对人类、事物的仔细观察而孜

孜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他的代表作品是

A.《荷马史诗》B.《哈姆雷特》C.《蒙娜丽莎》D.《神曲》

7.思维导图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手段。以下思维导图,在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A.原因B.核心C.影响D.评价

8.有人说在西方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拿破仑这样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这种说法的理由是()

A.他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B.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人权宣言》D.领导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9.“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

A.现实主义

B.人文主义

C.浪漫主义

D.蒙昧主义

10.《人类简史》中描述:“欧洲人发动战争俘虏非洲人,再从非洲内陆千里迢迢运至美洲,数百万非洲人因此丧命,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欧洲人能在茶里加糖吃到甜点!”材料体现了

A.欧洲庄园的逐步瓦解B.三角贸易的罪恶C.城市的兴起

D.新航路的开辟

11.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挤压和灾难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然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家史却极不光彩,以下能够证明这一点的史实有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③“三角贸易”

④法国大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直到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奥斯曼帝国的崛起B.欧洲地理学的发展

C.造船技术的突破D.新航路的开辟

13.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作品流芳百世。下列作品与产生地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4.12、13世纪,欧洲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于是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这表明手工工场的特征是

A.生产直接面向市场B.社会生产日益分散化

C.手工业者劳动程序化D.未实现雇工分工合作

15.观察下面“新航路开辟路线”图,其中属于麦哲伦船队航线的是( )

A.①航行路线B.②航行路线C.③航行路线D.④航行路线16.《西方文化之路》中写道:“1292年左右,(他创作的)这部诗集充满了对爱情和人生的赞美,(在中世纪的欧洲)第一次射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不过他却始终没有把自己称为人文主义者。”这里的“他”应是

A.但丁B.达·芬奇C.拉斐尔D.莎士比亚

17.下图是18世纪的一幅描绘黑奴加工烟草的版画。图中情境广泛发生在

A.非洲B.欧洲C.美洲D.亚洲

18.在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书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这里的“光荣”是指哥伦布()

A.提出了“太阳中心说”B.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

C.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D.成功实现环球航行

19.达·芬奇是意大利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的画技法精湛,在不脱离自然的前提下努力塑造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核心是

A.自由平等B.人文主义C.反对封建专制D.浪漫主义20.“一个优秀的画家,绘画要有两个目的,即人和人的灵魂意向。”艺术大师达·芬奇的这句话体现了

A.专制思想

B.神权思想

C.复古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21.13、14世纪,西欧商人将原料,有时还有一些轻便生产工具,发给手工业者,手工业者在各自家中进行生产,产品交给商人,由商人在市场上销售。材料所描述的现象说明()

A.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逐渐资本主义化B.资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C.出现了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经营方式D.手工工场逐渐由分散转向集中

22.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B.发现了美洲大陆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23.欧洲殖民者将美洲、非洲和亚洲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纺织品销往殖民地。这一过程客观上

A.有助于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B.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C.增加非洲的人口D.提高亚洲人的社会地位

24.仔细观察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A.文艺复兴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内容B.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形成与影响C.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和意义D.欧洲中世纪晚期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25.1492年10月1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

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下列关于“新航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②它使大西洋沿岸成为了欧洲的贸易中心③世界市场从此完全形成,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④它推动了欧洲的殖民扩张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史学家布克哈特评价的是文艺复兴。中世纪的欧洲被宗教神学所笼罩,气氛沉闷、压抑。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焕发出人性的光辉。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的价值是追求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神学。意大利人但丁被称为文艺复兴的先驱,文艺复兴的实质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意大利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在诗歌、绘画、建筑、雕刻、音乐各方面成就突出。著名的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全部诞生在意大利。所以说文艺复兴运动使“由信仰、幻想和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由于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可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导致庄园制逐渐解体的原因,排除A项;根据题干“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可知,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是庄园制日趋解体的原因,排除B项;农民起义和反抗不断与题干无关,因此C项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农奴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可知,农奴的依附关系松弛是庄园制解体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C。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并穿越印度洋、大西洋,最后回到欧州,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5.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新航路开辟符合题意。鉴真东渡是传播唐朝文化,戚继光抗倭是抗击外来侵略,两河流域文明属于大河文明,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意大利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通过对艺术和对人类、事物的仔细观察而孜孜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可知,材料反映的人物是达芬奇,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在艺术和科学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代表作有《蒙娜丽莎》,C符合题意;《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作品,A排除;《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在文学方面有杰出贡献,B排除;《神曲》的作者是但丁,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D排除。故选择C。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4世纪,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古希腊罗

马文化在意大利保存完好等因素,文艺复兴开始了;①是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②是核心,故B不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是影响,故C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这是评价,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拿破仑颁布《法典》,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很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所以说“在西方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拿破仑这样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A符合题意。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不是拿破仑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的原因,B不符合题意。CD项内容与拿破仑无关,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在这幅画作中,人处于整个画面的最中央,成为了整个画面的焦点,而不是神,由此可知这幅画作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以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因此B正确。现实主义诞生在19世纪的法国,而文艺复兴产生于14~17世纪,时间不符,因此A错误。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理念,因此C错误。蒙昧主义贬低和抹杀人类理性思维能力,否定科学知识,企图使人民永远停留在愚昧无知的状态,以便反动统治者为所欲为。与题意不符,因此D 错误。综上共选B.

【点睛】

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理念是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对封建神学的反抗,强调人性解放,思想自由。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欧洲”“非洲”“美洲”并结合所学知识,17--18 世纪欧洲商人以廉价工业品(枪支等)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金银,工业原料),制成商品再运至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称为“三角贸易”,由此可知,题干材料体现三角贸易的罪恶。所以B符合题意,ACD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选B。

1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蔗糖烟草等工业原料返回欧洲。因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三角贸易”。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持续了三百多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③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①或④的ABD,故选C。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直到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美洲新大陆,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符合题意;ABC项是新航路的开辟原因和条件,排除。故选择D。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达?芬奇出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他多才多艺,最大的成就是绘画,达?芬奇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C正确;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意大利人,但代表作是《神曲》,对应的国家是意大利,排除A;《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对应的是意大利,排除B;莎士比亚是英国人,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对应的国家是英国,排除D。故选C。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12、13世纪,欧洲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可知,这表明手工工场的特征是生产直接面向市场。A正确;材料中的集

中手工工场说明社会生产日益集中化。B错误;CD材料没体现。CD错误。综上故选A。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④航线完成了环球航线,D符合题意;①②③航线没有完成环球航线,ABC排除。故选D。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他创作的)这部诗集充满了对爱情和人生的赞美,(在中世纪的欧洲)第一次射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第一次射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故A符合题意;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极负盛名,排除B;拉斐尔是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合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排除C;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排除D。故选A。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18世纪的一幅描绘黑奴加工烟草的版画”和所学知识,可知与三角贸易有关,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而黑奴被贩卖到美洲后主要从事种植园经济,主要生产烟草、棉花等经济作物.,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抓住“黑奴”这一关键信息可知与三角贸易即黑奴贸易有关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新航路的开辟中,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因此,在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书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故C符合题意;

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故A不符合题意;但丁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故B 不符合题意;麦哲伦舰队成功实现环球航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努力塑造理想化的人物形象”,结合所学知识,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否定以神为中心,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B正确;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专制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内容,AC排除;浪漫主义是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文学艺术流派,D排除。故选B。

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一个优秀的画家,绘画要有两个目的,即人和人的灵魂意向。”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对人和人性做了生动的刻画,不断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故D符合题意;专制思想、神权思想、复古思想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产品交给商人,由商人在市场上销售,这一劳动分工、简单协作,出现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经营方式,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在材料内容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C。2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BC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应该排除,A是思想方面的。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选D。

2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反映的是殖民者的殖民活动促进了物品的交往,这一进程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A符合题意;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排除;增加非洲的人口表述与史实不符,C排除;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活动没有提高亚洲人的社会地位,D排除。故选择A。

2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渐渐集中”等可知,表格反映的是欧洲中世纪晚期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艺复兴、市民阶级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ABC项不符,排除。故选择D。2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大西洋沿岸成为了欧洲的贸易中心。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故②说法正确,③说法错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随之而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的殖民扩张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故④说法正确;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故①说法错误。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