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指导意见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营养评估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营养评 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饮食 需求。
营养支持
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 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肠内营养 和肠外营养等,确保患者获得足 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 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 物摄入,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 同时,注意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 、高脂肪的食物,以预防心血管 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02
加强培训与教育
03
实施质量监控
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对围术期护理的认识和 技能水平。
对围术期护理质量进行定期监控 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 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关注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护理团队组建与培训
组建专业护理团队
包括骨科专科护士、手术室护士 、康复护士等,确保围术期护理 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培训护理团队
针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的 特点和难点进行培训,提高护理 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
围术期护理计划制定
01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致残致死率高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 治疗,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并发症多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伴有多种内科疾 病,骨折后长期卧床易导致各种并发 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 等。
围术期护理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手术耐受性
通过围术期护理,可以改 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手 术耐受性。
高效。
提升患者满意度
03
通过规范的护理行为和优化的护理流程,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
6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

退, 多同时合并各种 内科疾病 , 手术治疗存在危 险性 ; 只要 术前 准备 充分 , 但 采取有 效措施 治疗 内科合 并症 , 量 尽 采用创 伤小、 快速的麻醉及手术 方法, 老年人髋部 骨折 的手术治疗就能 够取得 满意疗效 。顺利 度过 围手 术期 , 取
得 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 键 词 高龄 ; 部 骨 折 ; 髋 围手 术 期 中 图分 类 号 :R 8. 2 6 34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0 0 5—93 (0 0 0 0 3 3 4 2 1 )4— 55一O 2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 3 5例 , 2 男 4例 , 1 女 1例 ; 龄 :O~ 年 6
甚 至产 程 停 滞 , 痛 过 晚 则 有 失 镇 痛 效 果 。在 宫 口近 开 镇
全 时关 泵 , 第二产 程 问药效 基 本消 失 , 使子 宫 保持一 定 的 肌 张力 , 产妇主动分娩的意 识增强 , 自觉腹压 增加 , 不影 响 第 二产 程 时 限。观 察 组 19例 产 妇 均 在3 0e 药 , 5 . m给 在
3 宋丽华 , 尚丽新 , 曲冬颖 , 硬 膜 外镇痛 分娩 12例 临 等. 7 床观 察[ ] 中国 实用妇科 与 产科 杂 志,0 5 2 (0) J. 20 ,1 1 :
13 1 术前处理 . .
确定手术 治疗 后 , 进行全面 的辅助检查
发症是影 响手术疗效 的重 要 因素 。我们 自 19 9 8~20 0 7年 手术治疗 6 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 3 5例 , 随访疗效满意 。
现 将 围手 术 期 的 治疗 回顾 性 分 析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8 0e 停 药 , 阴 道 助 产 , 跃 期 时 间 较 对 照 组 明 显 缩 . m时 无 活 短 , 二 产 程 、 三 产 程 无 差 异 。 腰 一硬 联 合 麻 醉 镇 痛 分 第 第 娩 降低 胎 儿 宫 内 窘 迫 发 生 率 , 宫 产 率 下 降 , 增 加 新 生 剖 不 儿 窒 息 及产 后 出 血 。 腰 一硬 联合 镇 痛 分 娩 效 果 确 切 , 效 迅 速 , 前 应 对 起 产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

/03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风险高,术中管理主 要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团队成员应了解相关内容, 包括麻醉方式,术前器官功能评估与优化、术后 镇痛及恶心等不适的对症治疗是否具有潜在风险 (表5),共同制定最佳决策,监测不良反应,老年 患者术中面临的风险和术中管理的难易在相当大 程度上取决于术前准备是否充分。
的一个阶段,衰弱患者在围手术期更容易发生各种不良事件(如心脑血管意外、感染、血栓、谵妄等),是手术 不良并发症的首位独立风险因素。对于衰弱老年患者,非急症择期手术是否有必要进行需充分考虑利弊和相关 风险,建议通过老年综合评估(CGA)及团队干预,预防潜在不良事件,以保证安全转诊。
2.7 药物 老年患者往往有多重用药(用药≥5种),术前应对全部用药进行核查,纠正或择期纠正不合理用药,规律
4.2 预防肺部并发症 注意肺部体征和吞咽情况,术后抬高床头,早期坐起及下地活动。
4.3 跌倒和坠床 老年患者术后功能状态常较术前变差,加之医院环境陌生,容易发生跌倒,因此老年患者在术后早期下地
活动时,应注意看护、预防跌倒和坠床。注意观察患者神志和意识状态,是否有血容量不足、低血压,是否需 要频繁如厕,是否行动不便或有步态异常,是否使用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是否有视力障碍等。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时应注意进食情况,根据进食量变化随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低血糖发生。 2.11.5 血红蛋白
严重贫血患者可考虑术前纠正贫血。骨科髋部骨折患者,因股骨近端髓腔内隐形出血,外伤后每日血红蛋 白可变化很大,且术中出血量与术后血红蛋白降低不成比例,应引起足够重视。
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3年版

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3年版老年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特别是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髋部骨折的诊疗与管理对于老年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为了提供最新的指导和建议,我们制定了《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3年版)》。
1. 诊断髋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测量。
临床症状包括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和肢体畸形等。
影像学检查主要使用X射线和CT扫描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骨密度测量可以帮助评估骨质疏松的程度。
2. 分类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髋部骨折可以分为股骨颈骨折、转子袖骨折和髋臼骨折等。
股骨颈骨折是最常见的类型,特别是在老年女性中更为常见。
3.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的髋部骨折,保守治疗可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这包括休息、疼痛管理、功能锻炼和骨质疏松治疗。
然而,保守治疗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或不稳定,因此需要密切监测。
4. 手术治疗对于大多数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
手术的目标是恢复髋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手术选项包括内固定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骨折类型来决定。
5. 术后管理术后管理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这包括疼痛管理、功能锻炼、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等。
早期康复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活动能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6. 并发症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常伴随着许多并发症的风险,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肺炎、尿路感染和压疮等。
积极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
7. 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康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康复护理包括早期功能锻炼、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和社会支持等。
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
老年髋部骨折的诊疗与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骨折类型等因素。
通过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和综合的康复护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3年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指导和建议,希望能对髋部骨折患者的诊治工作有所帮助。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阻力 练 习。如 果患 者 置换 关节 的话 , 3个月 内避 免翘 “ 在 二郎 腿 ” 以及跑楼 梯等有 损人工关节 的活动 。手 术后的 2到 3 内 9 %的患 月 2
者 伤 口愈 合 良好 。
4 3 手术以后鼓励患 者做深呼 吸防治肺炎 的发 生 , . 定时的按摩预 防褥疮的 发生 。在 手术后 9 的患 者 出现 并发症 的现象 , % 主要 表现为
制 动和 固定 以及 并 发 症 的 预 防和 康 复指 导 等 。
【 关键词】 髋 骨骨折 手术 【 中图分 类号 】R 5 6 7 4
围术期 护理 康复 【 献标 识码 】B 文
【 文章编号 】 1 0 - 1 ( 0 0 0 - 1 4 0 2 4 2 1 )9 0 2 — 1 0 3 X 肺 部 或 者 尿路 感 染 。
3 4 监测患者 术前的健康状 况 , . 主要 体现在监 测血 压以及心肺 肾 的功 能 , 选择 出最佳 的手 术时机 进行 手术 。
4术后 护理
4 1 在手术后 的 2 小 时内密切 的监测患者 的情况 , . 4 要固定好伤
口, 保持引流管 的通畅 , 意患者皮温 、色泽 以及肿胀的情 况 , 注 如果短 时 间内 出现 引流 量较多以及血 压下降的情况要 即使报告医生 。 10 0 例
手术成 功的信心 , 使得 患者积极 配合治疗 。让患者 对手术以及 手术后 的 前景充 满希 望 , 加手术 以及 术后恢 复的成 功率 。 增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致残率高达50%,术后1年致死率可达28%~3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绝对数量将激增。
预计到205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130万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手术治疗及多学科协作管理可减少骨折断端出血、缓解疼痛,尽早恢复运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已成为老年髋部骨折公认的最主要治疗方法及管理模式,但由于高龄、衰弱、合并症等因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因此,加强围术期综合管理、降低围术期风险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
护理作为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期康复、改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但年龄所致的身体机能下降、疾病所致的功能损伤、麻醉及手术对机体储备的二次打击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难度增加,且现有指南或共识多关注手术、麻醉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等问题],对护理问题的关注较少,同时国内缺乏标准化的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规范。
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共识证据参考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分级,推荐意见强度参考推荐分级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系统。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1、健康教育推荐意见1:通过多种形式对患者和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A)。
健康教育对缓解患者和照护者紧张、焦虑和恐惧等负性情绪,获得信任、理解及配合具有重要作用。
可通过口头、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患者和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
术前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住院流程、病情解释、饮食指导、戒烟戒酒及术前康复训练指导等。
术后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抗骨质疏松治疗、跌倒预防、康复训练等。
因衰弱、骨质疏松、步态异常等原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跌倒及再骨折风险增加,95%的髋部骨折由跌倒导致,可使用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如Morse量表)评估患者跌倒发生风险,使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评估患者髋部或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做好患者的跌倒及再骨折预防教育。
权威发布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2年版解读课程PPT

每年我平均要在会议上做80次演讲, 出于某 些原因 考虑, 每一个 会议都 喜欢用 自己独 特的幻 灯片模 板。根 据你需 要做的 演讲类 型以及 你在幻 灯片里 的做处 理不同 ,修改 模板需 要花15分钟到 2个小 时。而 这2个 小时本 来可以 用在其 他更有 意义的 工作上 ,比如 可以添 加些该 会议听 众关心 的内容 ,而不 是把时 间花在 修改模 板之类 听众根 本不关 心的问 题上FH X+LH J。
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制定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旨在推动老年髋部骨 折的规范化诊疗,提高老年人群健康水平。
本 指 南 的 制 定 过 程 使 用 了 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AGREE II)作为指南评估工具[10],确定英国、美国、苏格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4部指南为参考 依据[11-14]。对4部指南的推荐进行调整总结为4种借鉴类别:A完全借鉴现有指南,B部分借鉴现有 指南但需要进行本土化调整,C新增本土化内容,D拒绝借鉴现有指南。
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8亿,占总人口近30%[2]。随着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病
每年我平均要在会议上做80次演讲, 出于某 些原因 考虑, 每一个 会议都 喜欢用 自己独 特的幻 灯片模 板。根 据你需 要做的 演讲类 型以及 你在幻 灯片里 的做处 理不同 ,修改 模板需 要花15分钟到 2个小 时。而 这2个 小时本 来可以 用在其 他更有 意义的 工作上 ,比如 可以添 加些该 会议听 众关心 的内容 ,而不 是把时 间花在 修改模 板之类 听众根 本不关 心的问 题上FH X+LH J。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评估与处理

治疗的难点
高龄,全身状况差,免疫功能低,并存症多。
骨质量差,骨质疏松性粉碎骨折多见。
复位内固定困难,植入物易松脱而失败。
机体代偿功能差,体能及肢体功能康复缓慢。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 评估与处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裴福兴
老年髋部骨折定义
WHO:大于65岁(中国:大于60岁) 股骨颈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子下骨折)
概 况
在美国每年发生率超过25万例,总花费超过80亿美元。
中国预计每年超过100万例。
70%以上为老年人,由轻微暴力造成常合并多种并发症。
3
3
CRIS的分级与危险因素
Ⅰ级:0-5分,危险系数小于1% Ⅱ级:6-12分,危险系数为7% Ⅲ级:13-25分,危险系数为13% Ⅳ级:≥26分,危险系数为78%
1、心血管系统评估
心血管系统基本要求
心血管系统评估 手术耐受性评估
心功能临床表现正常 心电图正常 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有异常,应给予积极 处理和预防。 例如:下例情况需要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 ①左束支完全传导阻滞 ②右束支完全传导阻滞 +
1、心血管系统评估
次要影响心血管系统因素
心血管系统评估 手术耐受性评估
轻度心绞痛(Ⅰ或Ⅱ级) 充血性心力衰竭史或代偿期
糖尿病(尤其是胰岛素依赖性)
肾功能不全 异常心电图(左心室肥大,左束支传导阻滞) 中风史 高血压病
1、心血管系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