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 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动词重叠”教案设计

(五)、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动词重叠,它可以分为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和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共有AA、A一A、A了
A、ABA
B、AB了AB这几种形式,它一般用在语气比较轻松
的口语场合中,大家下课以后一定要记得复习哦!”
十、课后作业
每三人一个小组,各组成员先分别用动词重叠式介绍自己周末喜欢做的事情,然后一起设计一个周末活动计划,下次上课的时候向全班同学汇报,看看哪组设计得最好。
十一、板书设计
学习看电视听音乐打球休息看书
① AA A一A A了A
看看看一看看了看单音节动词重叠
听听听一听听了听
② ABAB AB一AB AB了AB
学习学习学习一学习学习了学习双音节动词重叠
休息休息休息一休息休息了休息
经常发生过去发生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主要通过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和学生互动较多,总体教学思路比较清晰,课堂氛围较好;在教学中,学生回答。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多种文化并存的世界,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要进行语言的推广还要进行文化的传播,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结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基本原则课型分明(综合、口语、听力、阅读)学生为主精讲多练随讲随练反复重现直观形象多向互动轻松活泼主要内容•初级综合课(语音阶段)课堂教案设计•初级综合课(字词阶段)课堂教案设计•中级综合课课堂教案设计•口语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口语课(高级)课堂教案设计•听力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听力课(中级)课堂教案设计•汉字课课堂教案设计•初级综合课(语音阶段)课堂教案的设计与编写•初级综合课(字词阶段)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口语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听力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阅读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才艺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汉字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教案主要项目•教学对象所用教材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辅助教学手段教学时数容与步骤教学反思第一章初级综合课( 语音阶段)课堂教案设计《汉语不太难》一、教学对象•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长期班留学生(不区分母语混合编班),汉语水平为零起点二、所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本课教案是为语音阶段教学设计的三、教学目的•完成本课所有教学内容,使学习者掌握有关鼻韵母的发音要领•能够准确听辨、认读所学词汇•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运用带“吗”的问句进行问候与询问四、教学重点•语音:an / en, ang / eng / ong、轻声、全三声•词汇:忙、吗、很、汉语、难、太、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他、她、男•语法:带疑问语气“吗”的问句•功能:问候与询问五、教学难点•语音语调 an / en, ang / eng / ong•所有生词的准确发音•带“吗”问句的语调六、辅助教学手段•声韵母挂图七、教学时数•2课时八、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2分钟)•点名、打招呼(“你好”)(二)复习(23分钟)1.四声唱调•边领唱边板书ba / ma / yi•教师领唱(顺序、逆序、对比、无序) •学生听辨(教师发音,学生做调形手势)•教师点唱(教师给手势,学生个别/集体发音)2.复习声母•正音示范(运用挂图、借助手型,发音-指明要领-领读)•双向听辨(教师发音,学生打左/右手势;个别学生发音,教师和其他学生做手势)3.复习韵母•边领读边板书a,o,e,I,u, ü,ai,ei,ao,ou•正音示范(运用挂图、借助手型,发音-指明要领-领读)•拼音练习4.复习词汇•听写拼音听写汉字音字连线联想组字(如:不大、大马、白马、你白、你好、好马……)(三)学习新课 1.语音单元(15分钟)•前鼻韵母(由ai/ei引an/en;借助挂图、手势,发音-指要-领读;与已学声母拼读)•后鼻韵母(由a/e/o引ang/eng/ong;过程同上)•正音提示(n/ng的舌位、开口度、共振腔;an/ang的元音;eng/ong的舌位、唇形)•双向听辨(教师发音,学生打左/右手势;个别学生发音,教师和其他学生做手势)•练习四2.生词-课文(20分钟)•理解生词(板书生词1-6;音、形、义对应,辅以动作)《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的反思从刚走出校园的非对外汉语专业的应届生,到从事海外汉推工作的志愿者,这七个月的历程对我来说非常的深刻。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教案范文大全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教案范文大全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复杂而独特的学科,需要设计良好的教案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教案范文,以帮助汉语教师在实践中更加成功的开展教学活动。
首先,一个好的教案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生和教学内容,教师应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3.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该清晰、逻辑性强,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4. 教学评价:评价可以帮助教师确定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教案范文,可供参考和借鉴:1. 《去旅游》的口语教学教案目标:通过学习与旅游有关的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过程:(1)先给学生几个有关旅游的问题:你最喜欢去哪里旅游?你在旅游时最喜欢做什么?你最喜欢的旅游活动是什么?(2)让学生小组讨论这些问题,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汇报。
(3)向学生介绍旅游相关的词汇和表达:A. 旅游景点:长城、颐和园、故宫、天坛B. 旅游活动:爬山、游泳、购物、照相C. 旅游问题:交通拥堵、天气变化、语言不通(4)引导学生用所学内容回答之前的问题,鼓励他们进行口头表达。
评价:教师将听和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反馈他们的发音和语法错误,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成语故事》的阅读教学教案目标:通过研究成语故事,帮助学生提高汉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方法:课堂讲解与小组合作。
过程:(1)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讲述一则成语故事。
(2)讲解之前,教师先简要介绍成语的含义和常见的成语故事类型。
(3)每个小组选取一则成语故事,解读故事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背景。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实用汉语课本》第5册第15课《中国的节日》。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1.生词: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2.课文:介绍中国五个主要节日的起源、习俗及文化意义;3.语法:特殊句式“叫做”、“称为”的用法;4.文化知识:中国节日的民间传说及风俗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词、课文和语法,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交流;2. 培养学生对中国节日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特殊句式“叫做”、“称为”的用法;中国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生词、课文的学习;语法点的掌握;文化知识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卡片;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节、中秋节等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这些节日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新课内容学习:(1)生词学习:教师展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跟读、解释词义,并进行例句练习;(2)课文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节日习俗及文化意义;(3)语法学习:通过例句讲解特殊句式“叫做”、“称为”的用法,并进行课堂练习;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节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语法点,教师给出例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5.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生词: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2. 课文:中国节日习俗及文化意义;3. 语法:叫做、称为;4. 文化知识:中国节日民间传说及风俗习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的生词,每个写5遍;(2)用“叫做”、“称为”各写三个句子;(3)结合本节课所学的节日,写一篇介绍自己最喜欢节日的短文。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一、第一章:课程介绍与学生评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培养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1.2 学生评估了解学生的汉语水平、学习经验和学习目标。
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态度和文化背景。
二、第二章:汉语语音教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发音和声调。
培养学生正确发音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汉语拼音的基本声母、韵母和声调。
常用词汇的拼音练习。
三、第三章:汉语词汇教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扩充汉语词汇量,掌握基本的日常用语。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词汇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常用词汇的分类和例句。
词汇的重复练习和应用。
四、第四章:汉语语法教学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汉语语法规则。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汉语语法进行表达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基本的汉语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
语法点的讲解和练习。
五、第五章:汉语听力教学5.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汉语听力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听力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听力材料的选取和处理。
听力练习的设计和实施。
六、第六章:汉语口语教学6.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自信地使用汉语进行日常对话。
6.2 教学内容日常口语表达的句型和会话题材。
口语练习的活动设计和实践。
七、第七章:汉语阅读教学7.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对汉语阅读材料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7.2 教学内容阅读材料的选取和分析。
阅读策略的指导和练习。
八、第八章:汉语写作教学8.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清晰、准确地表达思想的能力。
8.2 教学内容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写作练习的设计和反馈。
九、第九章:文化教学9.1 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
9.2 教学内容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习俗。
文化差异的认识和讨论。
十、第十章:教学评估与反馈10.1 教学目标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阅读课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阅读课教案教案标题:对外汉语教学阅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短文,掌握基础的汉语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3. 学生能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 教授新的汉语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短文,内容涉及日常生活或文化知识。
2. 准备相关的图片、词汇卡片和教学辅助工具。
3. 准备学生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引入:1. 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词汇和句型,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阅读:1. 教师出示短文的标题和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猜测短文的主题。
2. 教师带领学生快速浏览短文,了解整体内容。
3. 教师逐段教授短文,讲解生词和重要词汇的意思,并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和语法。
4.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阅读短文,并提问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短文的细节和主旨。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词汇和句型练习:1. 教师出示相关的词汇卡片,引导学生进行词汇记忆和操练。
2. 教师设计相关的句型练习,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
拓展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或写作练习。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供反馈和指导。
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进步和收获。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阅读,提供学习资源和建议。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2. 教师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这是一个基本的对外汉语教学阅读课教案,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水平,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日期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日期教学设计引言:日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掌握日期的表达方式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日期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合理的日期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日期的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外国学生的日期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日期教学。
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年份的表达方法;2. 学习月份的表达方法;3. 学习日期的表达方法;4. 能够正确运用所学表达方式来描述日期;5.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份关于日期的教案和讲义;2. 准备教学所需的课件和学习材料;3. 提前准备好一些与日期相关的练习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日期对于中文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国家的日期表达方式,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2. 学习年份的表达教师通过课件和讲义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年份表达方式,包括公元纪年和农历纪年。
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年份的表达方式。
3. 学习月份的表达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月份表达方式,包括数字和汉字两种表达形式。
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月份的表达方式。
4. 学习日期的表达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日期表达方式,包括数字和汉字两种表达形式。
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日期的表达方式。
5. 综合训练教师提供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训练。
可以设置口语对话练习、听力理解练习、阅读理解练习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日期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观看关于中国农历的视频、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日期表达方式。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口头测试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日期的掌握程度。
结语:通过合理的日期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日期的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
对外汉语教学《找错了》教案设计(一)

对外汉语教学《找错了》教案设计(一)教学主题对外汉语教学-《找错了》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汉语语法和词汇,理解并模仿演员的表演;2.学生能够通过剧本实践,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学习词汇和语法;2.学会角色扮演;3.掌握剧本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自然而然地表达中文;2.如何通过角色扮演自然地表达中文。
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2.角色扮演法;3.研究性学习法。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1.教师播放《找错了》片段,让学生抓住关键词;2.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关键词的意义和用法;3.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教师确认或纠正。
学习重难点1.教师使用研究性学习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语法和词汇的用法;2.学生采用角色扮演法,模仿演员的表演。
拓展活动1.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法,编写自己的剧本;2.学生使用研究性学习法,寻找自己的语言漏洞。
总结反思1.学生自己检查语言漏洞,反思自己的表达技巧;2.教师针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好的表现,指出不足之处。
教学评价1.学生词汇和语法掌握情况;2.学生参加剧本表演情况;3.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提高情况。
教学资源1.《找错了》视频片段;2.自编剧本习作;3.语法和词汇学习资料。
评估方法1.角色扮演表演评估;2.剧本习作评估;3.教学记录评估。
思考问题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2.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展示个人特长和潜力?3.如何面对学生的各种表现,包括不足和优点?常见问题及解答1.学生可能会感到害羞或紧张,导致表演效果不佳,应该怎么办?教师可以通过放松氛围,增加练习次数等方式来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
2.学生语言造诣差异较大,个别学生难以掌握课程重点,应该怎么办?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辅导、如实记录学生表现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教师可以从活动目的、激励措施、评价标准等角度入手,打造积极向上和充满挑战的班级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荣誉感和个人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