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壁海绵状血管瘤超声表现一例
胸壁恶性肿瘤超声误诊1例

21 0 0年 1 1月 ・下 半 月 刊
脉,回流过程无 阻力;而左侧精索静脉变 化较大 ,平 卧 位时 ,有 5 %患儿 出现左侧精索静脉 内径大 于 3 mm,临 床触诊可及条索样改变 , 为典型的临床型精索静脉 曲张 ; 1%患儿 内径在 2 m 临床触诊无异 常发现 , 0  ̄3 m, 考虑 为 亚临床型精索静脉 曲张;站立位 时表现 更明显 ,亚 临床
2 0 2 ()31. 0 6,3 2: 6
( 文校 对 :张 文娟 本
收 稿 日期 :2 1-91 ) 0 00 —9
关键 词 :胸壁 恶 性肿瘤 :超声 诊 断;误 诊 r | 036/i n17 -792 1.2 6 i :1. 9 .s. 22 7.002 . 4 o 9 js 6 0 文章 编 号: 17 -79 (0 0 2-0 6O 6 22 7 2 1 )-207 一1
型 2 %,临床型 75 0 .%,精索静 脉迂 曲程度进一步加重 , 肉眼可见阴囊根部呈蚯蚓样 改变 , 彩色血流信 号极 丰富。 本组 资料发现站立 位 比平卧位更容 易检 出精索静脉 曲张 和判断其 曲张程度 。总发生率从 1%增加 到 2 . 5 75 %,临 床型 从 5 %增加 到 75 .%,亚 临床 型从 1%增加到 2 %, 0 0 提示 在今 后超声检查 中,要特 别注意改变体位 ,强调在 立位 时进行 超声检 查更可靠 。从左 肾静脉 A B 比值 , / V / b 比值与左精 索静 脉 内径 的比较 中,发现 绝大多数 aV
肋骨转移瘤 的主要声像显 示:肋骨局 限性梭形肿 大 ,骨 质破坏 ,骨 皮质变薄或 回声中断 ,肿瘤边 界多清 楚,但 不光整 。肿 块 内多呈较均 匀的弱回声 。肿瘤后 部回声不 衰减 。
血管瘤有哪些症状

血管瘤有哪些症状一、血管瘤常见症状血管痣、血管畸形、红斑样皮疹、红斑结节、腹部肿块、脉氧合不足、消化不良二、血管瘤症状(一)血管瘤早期症状有以下几个:1、瘤体外观看起来像葡萄酒斑状或杨梅状等。
2、用手触压血管瘤,则瘤体会褪色或缩小。
3、体位元试验阳性,扪诊及静脉石,穿刺抽出凝全血(海绵型),扪有搏动感,听诊吹风样杂音,压闭供血动脉及杂音消失(蔓状型)。
(二)血管瘤种类:1、颈部血管瘤的症状及体征视瘤体类型、大小、侵犯部位、深浅及范围而定。
多数血管瘤侵犯表浅组织较多,如皮肤皮下组织等;侵犯肌肉、深层血管、喉、咽、颈椎等组织则较少。
如已侵及深层组织,即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如吞咽障碍、呼吸道阻塞、吐血、大出血等。
2、先天性血管瘤又称红斑痣、葡萄酒色斑。
出生后即有,为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压之不退色,不高出皮肤表面,位于真皮层内,由毛细血管网组成。
出生后,红斑痣随身体的增长按比例增长,但范围不再扩大。
红斑痣不能自行消退。
红斑痣除影响美观外,一般无其他危害,必要时可采用冷冻治疗。
3、毛细血管瘤多见于皮肤,以枕部、头面、四肢和背部最多,不少长于口唇和舌部。
眼部毛细血管瘤最多发生于出生后的3个月以内,随后的3个月增长较快。
毛细血管瘤大小不一,大的可占据面部或肢体的大部,小的只有几毫米,略高于皮肤。
毛细血管瘤一般出生后就已存在,6个月内生长迅速,一二岁后逐渐停止生长。
它影响美观,破损后有大出血的危险,家长应密切留意。
如果血管瘤较小,生长速度较慢,不在暴露部位,可待其停止生长后自行消退。
若血管瘤生长速度较快,又严重影响美观,就应立即进行治疗,可采用药光疗法、新一代光动力等方法治疗。
4、海绵状血管瘤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肝、肾等处都可发生。
如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脊髓海绵状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等。
外观呈紫红色,周围有迂曲、怒张的小静脉,扪之柔软,有弹性,挤压时缩小,撤压后即复原。
这种血管瘤随婴儿年龄增长而增大,有时长得很大、很深,严重损害容貌和破坏正常组织。
高频彩超在阴囊肿大性病变中的诊断

・
3 56 ・ 3
h y) 实用医技杂志 20 0 6年 1 第 1 第 1 0月 3卷 ( 月 刊 ) J MT, tb r 0 6 V0. 3 No 1 ( e i ont l 9期 半 P Oco e.2 0 , 1 . 9 S m m
— — — —
少 许 P E瘘 人 静 脉 系统 , 者 术 后 疼 痛 症 状 明 显 。 本组 病 例 L 患 最 多 用 碘 油 3 联 合 平 阳霉 素 2 。部 分 病 例 栓 塞 中 出 O mI 4mg 现 疼 痛 , 于 栓 塞 剂 中 混 合 利 多 卡 因 5 ml 化 , 明 显 改 善 可 乳 可 患 者症 状 , 对 于 反 复 插 管 不 能 超 选 择 供 血 动 脉 或 伴 有 严 重 而 动 脉一 静 脉 瘘 的 病 例 不 宜 介 入 治 疗 l 。黄 晓 强 口 在 实 验 中 门 7 ] 也证明了这一点 , 他认 为 为 了 避 免 并 发 症 , 行 肝 动 脉 栓 塞 治 进 疗时要尽量超选择性插管 , 药物注入到肝血管瘤 区域内 , 把 同 时 强 调 用 血 管 硬 化 剂 如 无 水 乙 醇 、 肝 油 酸 钠 等 作 为 肝 动 脉 鱼
栓塞的栓塞剂是非常危 险的。
后 症 状 消 失 ; 患 者 肝 功 能轻 度 增 高 , 经 处 理 , 复 正 常 , 4例 未 恢 考 虑 与 患 者 全 身 状 况 有 关 。针 对 较 大 血 管 瘤 , 们 主 张 可 行 我
多 次 栓 塞 , 减 少并 发症 的 出 现 。 可
o a : ec tn o sr n c h e e m s p r u a e u t a s a t e t r mb l a i n wih d t c a l o i to t e a h b e z
多发性丘疹型血管角皮瘤伴海绵状血管瘤

[ 吴志波, 1 ] 薛筑云, 曾学思, 等. 局限性血管角皮瘤并发血管脂肪瘤 1 J 临床皮肤科 杂志, 0 6 3 ( : 8 — 8 . 例[ _ 】 20, 5 )3334 6
[] Ezgie X ad 2 i ur ,L na N,R tn J a r a6 A,e a.Mut l agoeao a i otrom ds iuin i w it s ] n em tl 9 4 t 1 lpe nik rtm swt zs i r ir t n to s e [ .ItJ D r ao,19 , i h ef tb o srJ
3 ( :6 1 6 2 39 4 - 4 . )
收稿 日期 :0 7 1- 6 修 回 日期 :0 8 0 — 4 2 0 — 12 ; 2 0 — 12 通讯 作者 : 何威 , - r w i g ao . m E ma : e ej hoC l h @y O
维普资讯
患儿 男 , 。 5岁
主诉 : 左肩 部起 多个 红色 丘疹 4 天 。 0余
现病史 : 余天前家人发现患儿左肩部有 2 4 0 个粟粒大红色丘疹 .随后邻近部位渐出现 2 余个类似的 0 红色丘疹 , 渐增至绿豆或黄豆大 , 自 无 觉症状 , 部分皮损擦破后易出血 。发疹前局部无外伤史。 家族 史 : 家族 中无类似 疾病 患 者 。 体 格检 查 : 一般情 况好 . 、 、 部及 神 经 系统检 查均 未发 现异 常 。 心 肺 腹 皮 肤科 检 查 : 肩部 散 在 2 左 0余 个粟 粒 至 黄 豆 大红 色 或 暗 红 色丘 疹 , 之 不褪 色 . 分 丘 疹 表 面有 角 压 部 化 ; 部另 可见 一 蚕豆 大淡 青 色皮 下结 节 ( 1, 软且 有 弹性 , 压痛 . 射 器刺 入结 节后 可 回抽 出血 液 。 局 图 )质 无 注 身 体其他 部位 皮肤 未发 现红 色斑 点或 丘疹 。 实验 室及辅助 检 查 : 、 、 血 尿 粪常 规正 常 , 、 肝 肾功能 正常 , 腹部 B超检查 : 、 、 、 、 肝 胆 脾 胰 肾未 发现 异常 。 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 : ( 左肩部红色丘疹) 瘤体两侧 的表皮突向下延伸 , 包绕了大部分瘤体 。 真皮乳头内 有 多数 扩张 的含有 大量 红细 胞 的毛细 血管 . 上方表 皮部 分 区域 呈角 化过 度及棘 层肥 厚 ( 2 。组 织病 理 其 图 ) 诊 断 : 管角 皮瘤 。 血 诊 断 : 于皮损 区青 色皮 下结 节 , 对 因患 者家 长拒 绝行 活检术 , 而未 能行 组织 病理 检 查 , 根据 其 临床 特 仅 点诊 断 为海绵 状血 管瘤 。结 合患儿 临 床表 现 和组 织病 理学 检查 , 后 诊断 : 发性 丘疹 型 血管 角皮 瘤伴 海 最 多 绵 状血管 瘤 。 治疗 : 2 分 次在局麻下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 术后创面愈合 良好 。目前仍在随访中。 简介 : 管角皮 瘤可 分 为肢端 型 ( bl 型 )阴囊 型 ( odc )局 限型 、 血 Miel i 、 Frye型 、 泛发 系 统型 (ar 型 ) Fby 和丘 疹 型共 5种类 型 。根据 本例 患儿 的发病 部位 、 损 特点 、 验室 及 辅助 检查 结果 . 不 考虑肢 端 型 、 皮 实 可 阴囊型 和泛发 系 统型血 管 角皮瘤 。局 限型血 管角皮 瘤 常在 出生 时即有 , 可发 生 于儿 童期 或青 年期 . 发 于下肢 也 好 和 足部 , 损 为多数 大小 不等 暗红 至蓝 黑色 丘疹 或结 节Ⅲ 局 部可 并发海 绵状 血管 瘤 和淋 巴管瘤 等 。 皮 , 本例 患 儿 的皮 损 特点也 不符 合局 限 型血管 角皮 瘤 。丘 疹型 血管 角皮 瘤 可在 任何 年 龄 和部位 发 生 . 肢较 常 见 . 下 皮 损 常为 单 个鲜 红 色 或 紫蓝 色 、 面 有 角化 的丘 疹 , 丘 疹 型血 管 角 皮瘤 也 有 皮损 多发 并呈 带 状 分 布 的报 表 但 道圆 。根据 本例 患儿 的皮 损表 现 , 断为 多发 性丘 疹型 血管 角皮 瘤 。对 于本 例患儿 的多发皮 损 . 者采 用二 诊 笔 氧化碳 激光治 疗 取得 了 良效 , 目前 正 在进 一步 随访 中。
原发性腹膜后精原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原发性腹膜后精原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患者男,58岁,未婚,右上腹疼痛12小时入院,不放射,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不发热。
查体:腹部柔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Murfhy征阴性,肝区肾区叩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急诊超声检查(见图1):肝胆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于脐水平下腔静脉右前方可见大小约7.1×5.3cm的不均质略低回声团块,边界清,形态规则,CDFI:周边见血流信号,局部下腔静脉受压,流速约86cm/s。
超声诊断右侧腹膜后实性占位(局部下腔静脉受压),性质待定。
64螺旋CT增强扫描:腹膜后下腔静脉右前方占位性病变,下腔静脉受压,增强扫描轻度强化,病灶与周围界限清,考虑为良性占位可能,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不完全除外恶性。
临床急诊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中肿瘤位于脊柱右侧腹膜后,约10cm,质硬,与结肠无粘连,有完整包膜,肿瘤与下腔静脉有粘连,仔细剥离,切开肿瘤为烂鱼肉样组织。
病理结果为:腹膜后精原细胞瘤。
再次查体: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睾丸,质软,较正常小,左侧阴囊内可触及睾丸。
彩超检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右侧腹股沟隐睾,大小约2.8*1.4cm,未见明显肿瘤,右侧阴囊内未见睾丸及附睾影像,左侧睾丸附睾发育不良,睾丸大小2.9*1.2cm,实质回声均匀,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extragonadal gem cell tumor,EGCT)极少见,仅占所有生殖细胞肿瘤的1.5%-2%[1],常见于身体中线从松果体到尾骨的任何部位,如垂体、纵隔、腹膜后等。
腹膜后精原细胞瘤是一种更少见的胚胎残余肿瘤,发病机制尚不确定,有两种解释:①原始生殖细胞在胚胎早期,由卵黄囊内皮层移位所致;②在胚胎发育时因多能细胞残余存留而发病[2]。
有研究证实腹膜后精原细胞瘤与睾丸有关[3],睾丸在受孕12周到7个月间由腹膜后腰部经腹股沟下降至阴囊,当生殖细胞残余存留在腹膜后可发病,腹膜后可发现不到1-2%的生殖细胞。
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临床 诊 治过 程 中分别利 用 二 维超声 技 术 与彩 色多普勒 超声 技 术对 3 5例 患者 的 睾丸肿 瘤进 行检 查诊 断 ,并对超 声捡 查在 睾 丸肿 瘤 诊 断 中的 价 值 进 行有 效性 ,统 计 学处理 以 <O . 0 5 )为 具备 统 计 学意 义。结 果 临床 检 查 与诊 断过 程 中 发现 :3 5 例 睾 丸肿 瘤惠 者 中 , 良性肿 瘤 的 有2 O例 ,其 中畸 胎 瘤有 5 例 ,毛 细血 管瘤 有 6例 , 皮样 囊肿 有 7例 , 良性增 生 有 2例 ;恶性肿 瘤 的有 1 5 例 ,其 中恶性淋 巴瘤 有 5例 ,精
3讨 论
寰枢关节在头颈旋转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约9 0 %的头颈旋转
依 靠于寰枢 关节 。寰 枢关节 的这 种灵活性也 成为寰枢 关节在各种 因素 下易 发生失稳 的基础口 】 。幼儿寰 枢关节半脱 位也是 一种常 疾病 ,主要 见 于外伤 、运动 中头部运动过猛 、车祸等情 况 ,寰枢 关节半脱位 的治 疗 目的在于增 加寰 枢关节 的稳定性 ,通 过对3 例 患儿 使用 头颈胸支 具 的治疗观察 ,笔者认 为与传统 卧位枕颌 吊带 牵引治疗相 比 ,具有 以下
2 0 1 3年 3月第 1 1 卷 第 8期
定于息儿头、颈 、胸等部位 ,根据其病情 , 调整前 片支具上的胸柱 ,固
・
临床研究 ・ 2 2 9
几方面的优势:①头颈胸支具尤其适用于多动、不合作、寰齿关节韧
带损伤、撕裂致寰枢关节半脱位、脱位或齿状突骨折需保守治疗等的
阴囊毛细血管瘤危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阴囊毛细血管瘤危害导语:其实各位朋友们,或许还不知道,不光是皮肤会出现毛细血管发生。
阴囊也是会出现毛细血管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来针对,阴囊毛细血管的治疗方法其实各位朋友们,或许还不知道,不光是皮肤会出现毛细血管发生。
阴囊也是会出现毛细血管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来针对,阴囊毛细血管的治疗方法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就是为大家介绍,关于阴囊毛细血管的治疗方法,以及各种样的症状。
具体危害如下:阴囊毛细血管瘤危害1:阴囊毛细血管瘤多由胚胎时期的异位血管增生发展而来,因此大多数出生后不久即被发现,少数在婴幼儿时期被看到,血管瘤多位于真皮内呈红色或紫红色斑块或小红点,呈红色血管痣或草莓状血管瘤,迅速增大,向周围皮肤组织扩展,形成片状紫红色皮肤,质软界限清楚,一般多无症状。
1 岁生长速度缓慢,个别病人生长迅速,发展到整个会阴部。
局部摩擦可发生血管瘤破裂而出血,阴囊毛细血管瘤可引起阴囊皮肤增厚。
阴囊毛细血管瘤危害2:因为小孩的大小便经常刺激或者受到尿布的来回摩擦,容易破溃、出血引起感染,有的孩子并发腱鞘积液,阴囊鼓胀,阴囊比正常的孩子大几倍,一般到青春发育期阴囊猛长,部分患者因阴囊太大而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很多患者睾丸肿大,提前早熟,等到应该成熟的时期反而无正常的性功能或排血精。
阴囊毛细血管瘤危害3:婴儿大面积阴囊毛细血管瘤表面呈深红色,从股骨到表皮大量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而破裂,反复循环破坏,使患处很多积血形成海绵状血管瘤,严重影响两边发育不平衡,成人后两腿不一样长而颠跛,阴囊毛细血管瘤部分患者波及肛门进入直肠,肛门收缩充血被破坏后,放气或发生肠炎腹泻期间会无意识的将大便少量排出,血管瘤进入直肠的患者,直肠壁长出很多类似痔核的血窦,便结时容易出血或大出血,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64·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JMedUltrasound(ElectronicEdition),September2011,Vol8,No.9
·病例报告·
阴囊壁海绵状血管瘤超声表现一例
焦丹宋军杨冬艳孔丽丽戴路
患者,男,19岁,因左侧阴囊皮肤肿物就诊,既往无发热,平日素食,睡眠良
好,缘于6~7年前发现左侧阴囊皮肤肿物,未予治疗,此后该肿物逐渐增大、增
高,近6~7d疼痛明显、活动受限。查体:左侧阴囊皮肤大面积隆起,呈片状,表
面不光滑,无渗出,无触痛,无红肿(图1),偶有隐痛。超声所见:左侧阴囊皮下脂
肪层及肉膜增厚,较厚处达2.9cm,内可见丰富血窦回声,呈网格状,较宽处血窦
内径0.68cm,边界不清(图2),CDFI:可探及动、静脉血流频谱(图3),部分血窦
内可见实质性低回声(图4)。超声提示:左侧阴囊壁血管瘤。手术记录:沿肿瘤
边缘取左侧阴囊弧形切口,探查发现肿瘤呈团块样生长,侵及肉膜层,部分血管内
可见血栓形成,范围约9.0cm×5.0cm×2.0cm,钝锐性相结合分离至左侧阴囊
根部,结扎将肿物切除。术后病理:左侧阴囊壁海绵状血管瘤(图
5)。
图1左侧阴囊皮肤大面积隆起,呈片状,表面
不光滑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1.09.021
作者单位:130033长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超声科
通讯作者:宋军
,Email:songjun19682003@yahoo.com.cn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JMedUltrasound(ElectronicEdition),September2011,Vol8,No.9
·2065·
图2二维超声显示丰富血窦回声,呈网格状
图3CDFI探及动、静脉血流频谱
·2066·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JMedUltrasound(ElectronicEdition),September2011,Vol8,No.9
图4二维超声显示血窦内可见实质低回声
图5海绵状血管瘤病理图片
(HE×40)
讨论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是胚胎发育异
常形成的静脉扩张畸形,又称软组织海绵状静脉畸形,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头
颈、躯干及四肢等部位
[1]
,阴囊壁者极少见。其在出生时或儿童时即可出现,
但
有60%~80%的血管瘤可能在8岁前消退,其余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正确
判断血管瘤的性质,根据其类型及分期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尽早治疗,大部分可得
到满意的治疗效果[2]。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积极主动的治疗不仅疗效确
切,更使得患者不再因血管瘤在面部和肢体上明显的畸形而产生精神上的痛苦
。
本病患者6~7年前即发现肿物,但并未及时就诊,至今肿物增大、致活动受限,并
侵及肉膜,使手术难度增加,创伤增大,增加患者的痛苦。海绵状血管瘤病变区超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JMedUltrasound(ElectronicEdition),September2011,Vol8,No.9
·2067·
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网格状或蜂窝状低回声区
[3]
,无明显包膜,边界欠清晰,
CDFI:显示少血流性,或显示丰富的红蓝相间血流信号,呈持续性,
亦可见搏动性
动脉血流频谱[1]。声像图可分为3型
[4]
:(1)呈实质性为主的不均质低回声区,
多见;(2)呈蜂窝状无回声区,较多见;(3)呈囊实混合性回声区,少见。本例患者
属于第2型。其中半数以上病变内可见强回声或伴声影。超声诊断准确性
91.7%,敏感度94.1%,特异度88.5%
[1]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首选的检查
方法
。
本病首先需与海绵状淋巴管瘤相鉴别,后者二维声像图表现为多个小无回
声,无回声内无血流信号,仅分隔上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而海绵状血管瘤内可见
丰富的点状及短棒状血流信号,探头加压后血流信号可增多。其次需与蔓状血管
瘤相鉴别,后者二维声像图表现为液性病变,内部血流丰富,部分病变内甚至可探
及动静脉瘘的血流频谱
。
参考文献
1牛卫东,赵刚.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现状.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3-15.
2张斌.体表血管瘤的药物治疗.中国综合临床,2003,19(5):389-391.
3安晓杰,李黎,常香芬.超声诊断胎儿右膝关节部海绵状血管瘤1例.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127.
4罗孝勇,杨国庆,李德惠,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12):
759-760.
(收稿日期:2011-07-17)
(本文编辑:曹静)
焦丹,宋军,杨冬艳,等.阴囊壁海绵状血管瘤超声表现一例[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8
(9):2064-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