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放疗反应
[实用参考]放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ppt
![[实用参考]放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b6ea5c804028915f814dc216.png)
二、局部反应及护理
• 四、肺部反应及护理 • 1.肺部反应:放疗可引起急性放射性支气管炎和放射性肺损伤。 • (1)急性放射性支气管炎:一般发生在放疗后3-4周,可出现刺激性
干咳、低热、咳嗽、胸闷等,伴感染时可出现高热。 • (2)晚期放射性肺损伤:一般在放疗后2~3个月出现,主要是肺纤维化
引起的。可表现为咳嗽和肺功能减退,逐渐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肺 部听诊可出现干、湿哕音,感冒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 2,护理要点 • (1)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止咳或止咳药,氧气吸入和雾化吸入等。 • (2)对症处理:避免受凉和感冒,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对症处理,严重者 必须停止放疗,并使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药。 • (3)生活指导:嘱其注意保暖,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多卧床休息。
二、局部反应及护理
• 二、口腔粘膜反应及护理: • 1.口腔黏膜反应:一般于放疗3~4周开始出现,尤其以头面部放疗者更为明显,
开始患者自觉轻微口干,痰液黏稠,随着治疗的进展,症状逐渐加重,可表 现为完全口干、明显的味觉改变、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片状白膜、糜烂出血, 严重者甚至伴有脓性分泌物等感染症状。 • 2·护理要点 • (1)口腔护理:用软毛牙刷刷牙,定期使用漱口液漱口,鼻咽癌患者坚持使用 鼻咽冲洗。 • (2)局部用药:依据患者口腔局部的情况,可按医嘱局部采用康复新、西瓜箱、 口腔溃疡合剂等促进溃疡愈合。如果进食感觉明显疼痛,根据医嘱在进食前 给予复方甘露醇口服液(甘露醇+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口服或利多卡 因稀释液局部喷药或含漱,起到止痛抗感染的效果。 • (3)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注意少 量多餐,尽量以半流食或流食为主,避免油炸、过硬、过热、过咸等粗糙刺 激性的食物。同时,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禁烟忌酒。
放疗和化疗的区别-放疗和化疗怎么区分

放疗和化疗的区别放疗和化疗怎么区分放疗和化疗都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一般用于恶性肿瘤或者是血液疾病,但放疗和化疗两者的作用有所不同,但是想达到的目的是有些相似的,都是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生长。
那么放疗和化疗的区别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放疗和化疗的区别1.治疗方式不同放疗,就是放射治疗的简称,具体方式是通过放射线(如X射线、γ射线等)对肿瘤或内照射或外照射,达到使肿瘤体积缩小从而能为手术提供机会的目的,或者是达到杀伤肿瘤组织的目的。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具体方式是癌症患者通过口服化学治疗药物或者静脉、体腔给药等,使药物进入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达到杀灭癌细胞、抑制癌细胞转移的治疗目的。
2.治疗周期不同放疗时间的长短,是根据总放射剂量和不同部位、不同肿瘤放射生物效应的不同,由医生决定的。
一般需要6-8周的时间,每天照射一次,每周照射5次,休息2天。
化疗周期从给化疗药的第1天算起,至第21天或28天,即3-4周称之为一周期。
在一个周期中不是每天都用化疗药,通常是前1-2周用药,后期休息。
个别方案需6周为一周期。
而一个疗程是指连续化2-3个周期,有的肿瘤需化疗4-6个周期才算一个疗程。
3.治疗范围不同放疗多用于局部治疗,对局部的攻击力度较大、较强。
在做放疗时,技师或者医生会根据影像学及其他临床检查结果,确定了肿瘤大小及其侵犯部位后,就会在患者身体局部设定“靶区”,然后放射线会在集中于该“靶区”,而“靶区”以外的地方则通常不会有放射线。
化疗则多为全身性的治疗,化疗药物进入体内后,就会随着血液被分布到全身各处,可用于全身范围控制癌细胞的转移。
4.治疗后反应不同由于放疗是区域性治疗,所以根据治疗范围反应是不尽相同的。
比如说头颈部放疗会出现口干、咽喉肿痛、颈部纤维化、味觉功能减退等等。
胸部放疗可能会出现放射性肺改变、放射性食管炎等等。
化疗是全身性的治疗,化疗药物游走全身,因此化疗患者的反应大致是相同的,比如说胃肠道反应恶心干呕,食欲不振,腹泻等,还有就是腹泻,血象异常,心肝肾的损伤等等的二次伤害。
什么是放疗

什么是放疗:放疗又称照光,是应用射线的能量来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根治或姑息治疗肿瘤,放疗治疗了大量的肿瘤病人,为人类肿瘤防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放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一、全身反应:乏力,低热、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二、局部反应:因照射部位而异,如皮肤反应,口腔、食管粘膜反应,血液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
即将要放疗了,您要做好哪些准备?一、首先是放松心情,不要太紧张,如有疑问可向我们的床位医生或护士咨询。
二、做好个人的卫生清洁工作:如洗澡、理发、剃须(用电动剃须刀)、剪短指甲、拔除不健康的牙齿,为放射治疗做好准备。
三、准备好宽大柔软的棉质内衣,上衣最好是低领开襟的。
四、摘除金属饰品:如假牙,气管切开的金属套管,金属避孕环(必要时)等。
五、戒烟戒酒。
开始放疗了,您要注意些什么呢?一、很好的休息1、在放射治疗期间感觉到疲劳时常见和正常的,疲劳感会持续到放疗结束后的4-6周。
2、在每次的放疗前后卧床休息或静坐半个小时以上。
二、丰富的营养1、好营养是很重要的,试着吃一切好吃的食物,没有任何食物上的禁忌,当然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为好,食物要稀软,容易吸收,避免粗糙,辛辣。
2、别吸烟、喝酒。
3、为了防止恶心,呕吐,在放疗前后半个小时内不能吃东西。
4、照射胃部要特别注意,为了保持胃的形状,所以吃的量和时间要和定位那天一样。
三、保护好放疗部位的皮肤1、放疗部位的皮肤是很脆弱的,因此不要摩擦,抓搔该处的皮肤,每天修剪指甲,保持清洁。
2、不要把热的或冷的东西,如热毛巾或冰袋放在放疗的皮肤上,在治疗区域的皮肤不使用肥皂、药粉、药剂、香水、化妆品、护肤霜、除臭剂,洗液和家用药物,别在治疗区域的皮肤上使用胶布。
3、避免穿紧身的衣服,要穿松软的衣服。
如果想在太阳下多呆几分钟,可以穿上轻薄的衣服或遮伞来抵挡紫外线。
放疗时和放疗后一年之内,不要让接受放疗的部位暴晒在阳光下。
四、正确对待放疗期间的不适胃口差:1、即使不感到饿也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即使没到吃饭的时间,饿了一定要吃些食物。
放疗和化疗的区别 优缺点是什么

放疗和化疗的区别优缺点是什么关于《放疗和化疗的区别优缺点是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放疗和化疗是治疗癌症的常见手段之一,除了知道这一点,大家对放疗和化疗的区别还是知道的太少。
那么今天针对这个问题,给大家详细的讲讲放疗和化疗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化疗化疗,即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
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治疗中,患者普遍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化疗是指应用药物治疗癌症。
这些特殊的药物可杀灭肿瘤细胞,有时称为细胞毒药物。
许多化疗药物来源于自然,如:植物,其他是人工合成。
目前已超过50种化疗药物,如常用的有:表阿霉素、阿霉素、柔红霉素、丝裂霉素、氟脲嘧啶脱氧核苷酸等。
这些药物经常以不同的强度联合应用。
其次,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放疗医学术语,是癌症三大治疗手段之一。
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放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手术、化疗等配合,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以提高癌症的治愈率。
在手术前先作一段放疗使肿瘤体积缩小些,便可使原来不能手术的患者争取到手术的机会。
对晚期癌症则可通过姑息性放疗达到缓解压迫、止痛等效果。
副作用身体衰弱患者可出现周身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出虚汗、嗜睡等。
免疫功能下降化疗药物可损害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下降。
免疫功能指标如E-玫瑰结试验、CH50、C3补体、T细胞亚群,NK 细胞活性、白介素II…等,在化疗后均可不同程度地较化疗前下降。
大部分抗肿瘤化疗药物有免疫抑制作用。
骨髓抑制大多数化疗药物均可引起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甚者红细胞、血色素下降等。
消化障碍食欲下降、饮食量减少、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
很多化疗药物通过刺激胃肠道粘膜引发上述症状。
放疗和化疗最大的区别1、治疗的本质不同。
放疗相当于物理治疗,俗称“烤电”。
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230例临床分析

放 疗采 用 6 1 MV X线针 对原 发灶 及 区域 淋 巴 /5
结先前 后对 穿照 射 , 量 D 0 y 2 F 后改 斜 野或 推 T4 G / 0 , 侧野 照射 , 推量 D 0~ 4 y 3 T6 7 G / 0~3 F 共 6~8周 。 7, 放疗过 程 中及结 束 后 每 月复 查 胸 片 , 要 时 行胸 部 必
变 。患者 病情差 异 较 大 , 者 数 天 内发 生 呼 吸 衰竭 重
和 急性肺 心病 , 及 生命 。放 射 性肺 纤 维 化 患 者 主 危
要 表现 为程度 不 同 的呼 吸 困难 , 分患 者 没 有 放 射 部
呈 急性 渗 出性 炎症 改 变 。 临床 上 常 出 现 刺 激 性 咳
第2 0卷 第 4期
21 0 0年 7月
江 苏 大 学 学 报( 学 版 ) 医
Junlo i gu U i ri ( dcn dt n ora fJ ns n esy Mei eE io ) a v t i i
Vo . No 4 120 .
J l 01 u y2 0
在 开始放 疗后 4周 , 生 在 放 疗 后 3个 月 内的 12 发 9
例 , 表现 为与 照射 区 范 围较 一 致 的 肺 部 毛玻 璃 x线
样改 变 、 片状 高 密 度影 , T表 现 为 照 射 野 内斑 片 斑 C
状 密度增 高 影 , 缘 清 晰 , 邻 近肺 内毛 玻 璃 样 改 边 伴
放射性 肺 损伤分 为 急性和慢 性两 种 。急性放 射性肺 炎是 胸部 放射 治疗 较 多 见且 危 害 较 大 的并 发症 , 一 般 多发生 在放射 治疗 中或 放 射 治疗 结 束 1~ 3个 月 内。其病 理组织 检 查 均 可见 血 管 壁增 厚 , 内皮 细 胞 肿胀 , 维栓子 形成 , 纤 肺泡 间 隔水 肿 , 原纤 维肿胀 , 胶
《放疗不良反应用药》课件

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的药物治疗
咳嗽
使用止咳药,如复方甘草 片等。
呼吸困难
使用平喘药,如沙丁胺醇 等。
肺部感染
根据感染病原体选择合适 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其他不良反应的药物治疗
疲劳
使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胸腺 肽等。
心理问题
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如氟 西汀、帕罗西汀等。
骨髓抑制
使用升白细胞、升血小板的药物 ,如利可君、重组人血小板生成
禁忌症
放疗的禁忌症包括对放射线高度敏感的疾病、严重的心肺疾 病、恶病质等。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不适合接受放疗 。
放疗的发展历程
历史背景
放疗始于20世纪初,最初使用的是高能放射性元素,如镭。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开始使用X射线和电子束等放射源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 影像技术的进步,放疗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皮肤干燥
皮肤溃疡
使用保湿霜、润肤露等保持皮肤湿润 。
局部使用抗菌药膏,如红霉素软膏, 预防感染。
皮肤瘙痒
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 定等。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药物治疗
01
02
03
恶心、呕吐
使用止吐药,如格拉司琼 、托烷司琼等。
腹泻
使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 、思密达等。
口腔溃疡
使用口腔喷雾剂、口腔药 膜等缓解口腔疼痛。
素等。
04
放疗不良反应的预防 与护理
皮肤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皮肤干燥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 刺激性化妆品。
皮肤瘙痒
避免用力搔抓,可使用温和的止痒药膏。
皮肤炎症
避免阳光直射,使用防晒霜,避免接触刺激性物 质。
肿瘤放射治疗反应及处理

• 放射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 (1)保持皮肤干燥、清洁。一旦出现湿性反应,可外用利福平。 • (2)避免理化刺激,放疗中禁用湿敷、热敷、化妆品及有刺激的药
膏,避免烈日曝晒和严寒冷冻,不要剃须.衣领要软。 • (3)禁忌搔抓、按摩,避免外伤
• 口咽粘膜损伤:
• 一般在放疗后2—3周最严重,以后可自行缓解,表现为充血-白 点-融合成片一浅表溃疡,有伪膜。有口腔痛,咽部不适或疼痛, 吞咽疼痛和声音嘶哑等。患处充血水肿伴糜烂或溃疡等。
• 急性粘膜损伤的RTOG分级: • 0级:无变化; • 1级:充血,可有轻度疼痛,无需止痛药; • 2级:片状粘膜炎,或有炎性血清血液分泌物或有中度疼痛,需
止痛药; • 3级:融合的纤维性粘膜炎,可伴重度疼痛,需麻醉药; • 4级:溃疡,出血,坏死。
• 处理: • 放疗中嘱病人戒烟酒,避免吃过热、过夜及刺激性食物,鼓励进
• 肠道、盆腔
• 急性放射性肠炎:易发生在腹部照射时,以恶心、呕吐、痉挛 性腹疼及腹泻为主,偶有出血、小肠梗阻、穿孔或瘘管形成便血等。肛门粘膜及肛门周围皮肤对放射线敏感,易局部渗出、 糜烂及继发感染。
• 治疗:
• ①肠粘膜保护剂 思密达
• 放射性膀胱炎:
• 较直肠反应出现为迟,多在放疗后1—6月发生,持续时间较长,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痛及血尿。治疗以抗炎及止血为原则,严重 血尿者可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作膀胱灌注。严重者可发生膀胱 挛缩,膀胱壁高度增厚,必要时应进行手术治疗
• 全身性放射反应
• 1.消化道反应
• 主要反应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腹腔肿瘤照射时 难免,此时应对症处理,今病人多饮水及补充大量维生素,适当 用些镇静剂,同时应解除病人顾虑,增强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 心。
放疗和化疗,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医生不会跟你说这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接受到最好的治疗,放疗和化疗就是目前治疗肿瘤细胞最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并且和手术治疗并称为肿瘤细胞的“三大杀手”。
手术治疗,小编不用多做介绍,大家都比较熟悉。
这种治疗方式不仅适用于肿瘤科,在很多科室都是被常用的,比如妇产科。
今天,小编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放疗和化疗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比较。
一、原理不同放疗是通过放射线的电离辐射来杀死肿瘤细胞,帮助患者消除病灶。
放疗运用的是物理学知识,它的武器就是能够产生各类射线的机器,来对各种类型的病症进行照射。
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帮助患者治愈恢复。
化疗运用的是化学知识,它的武器是各种化学药物来和癌细胞抗衡,常用的方式有口服、静脉注射、脊髓注射等。
目前,最常见的还是静脉注射。
二、针对部位不同放疗前会先岁肿瘤细胞的位置进行确定标记,方便治疗期间准确率更高。
放疗擅长的是搏击手,只针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是局部性的治疗。
即射线集中辐射病变区域,虽然也会波及到一些正常的组织细胞,但危害不是很大,一般身体素质较好的都可以承受。
化疗是全身性的,通过静脉注射会分布到身体各处,这时,化学药物不止是对癌细胞有杀伤力,对一些正常的组织细胞也有同等程度的杀伤力,所以导致身体受损,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三、适用病况不同放疗主要针对比较有局限性的肿瘤的根治治疗,比如头颈部肿瘤、肺癌、食道癌、皮肤瘤、淋巴瘤等;一些肿瘤的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如乳腺癌、宫颈癌、胃癌等;另外对于脑癌、血癌等病症的治疗,比较有限。
目前,有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都会接受放疗,由此可见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
化疗则是针对对化疗药物比较敏感的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病,乳腺癌、胃癌、肺癌等生殖系统肿瘤等,化疗的效果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病况,有的可治愈,更多的是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扩散。
四、毒副作用不同放疗的治疗过程中,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波及到周围正常的组织细胞,所以,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和放疗的射野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 用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可迅速计量,供进行 分级记分用。
正常人体组织放射 耐受量(Gy)
正常组织耐受剂量分为最小的损伤剂量 (TD5/5)和最大的损伤剂量(TD50/5).
TD5/5(TD50/5)是指在所有用标准治疗 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治疗 造 成 严 重 损 伤 的 患 者 不 超 过 5% ( 50% ) 时 的照射剂量。
早反应组织、晚反应组织与总治 疗时间的关系
晚反应组织的更新很慢,放疗期间(数周内)一 般不发生代偿性增殖。即晚反应组织对总治疗时 间的变化不敏感,缩短总治疗时间会增加肿瘤的 杀灭,一般不会加重晚反应组织的损伤。而早反 应组织对总治疗时间的变化很敏感,一般来说, 缩短总治疗时间,早反应损伤加重。在用LQ公式 进行生物等效剂量换算时将肿瘤组织当作早反应 组织对待,在不致引起严重急性反应的情况下, 为保证肿瘤的控制,应尽量缩短总治疗时间。
影响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因素
①照射总剂量;②受照射肺体积;③剂量率;④ 分割方式;⑤照射部位;⑥在放疗前是否有肺原 发疾病以及是否在放疗时合并使用化疗药物,如 博来霉素、阿霉素等合并放疗,可提高放射性肺 损伤的可能;⑦个体因素。
照射总剂量及照射体积对放射性肺损伤所起的影响 较大。
临床表现和诊断
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肺血流 灌注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
肺的耐受剂量
全 肺 单 次 照 射 耐 受 剂 量 为 7Gy , TD5/5 为 8.2Gy , TD50/5为9.3Gy。
全肺分次照射时,4周20次照射的TD5/5为26.5Gy, TD50/5为30.5Gy。年龄越小,晚期损伤越大,可能 是由于年龄小,受照射后除肺纤维化外,还有对肺 及胸廓发育的影响的综合作用。
与放射并发症有关的参数
总剂量 总疗程时间 分次剂量大小(照射次数) 射线能量 照射容积 受照器官或组织的重要性和耐受性 并用手术/药物的协同作用 个体反应性的差异
在提高控制率/生存率与降低并发症之间 应权衡得失而取舍
LENT的毒性记分系统
1992年7月RTOG和EORTC在旧金山举行会议,对 正常组织的晚期反应(late effects normal tissues, LENT ) 制 定 了 统 一 标 准 的 记 分 系 统 。 LENT 的 毒性记分分为4级,包括无毒性反应的0级,共5级。 毒性反应按轻、中、重、威胁生命及致死分为4级。 某些较低级的反应,如“口腔干燥”,只分到3级, 因为这一反应本身不会威胁生命,设计最高值就 是3级。症状或体征的发生频度,包括偶然=每月, 间断=每周,持续=每天,顽固=持久。疼痛的 强度依使用止痛剂的强度而定。
13.0
大肠粘膜
7.0
皮肤上皮
10.0
精细胞
13.0
骨髓
9.0
晚期反应组织 脊髓 肾 肺 肝 皮肤
1.6-5.0 0.5-5.0 2.5-4.5 1.4-3.5 2.5-4.5
早反应、晚反应组织与分次剂量 的关系
晚反应组织比早反应组织对分次剂量的变
化更敏感。加大分次剂量,晚反应组织损 伤加重(与晚反应组织相比,早反应组织 对分次剂量的改变不太敏感),当每分次 剂量大于2Gy时,晚期并发症显著增加。因 此在临床放疗中改变分次照射剂量时,应 充分注意晚反应组织的耐受性。
一般说来,肿瘤放射治疗中,放射反应是 允许的,也是难免的,如鼻咽癌放疗中的 咽痛,放疗后的口干;但放射损伤是不允 许的。尤其是一些重要脏器如脑、眼、肾、 脊髓等,严重者可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放射反应与放射损伤原则上的区别是前者 “基本上”可修复或不严重影响功能,后 者则多不能修复。因此放疗中应尽量减轻 放射反应,避免放射损伤。
毛细血管扩张发生于皮肤真皮层,表现为略高出 皮面、浅红色、扩张的薄壁小血管。其形成更为 缓慢,一般需要数年的时间。皮肤变薄、变脆, 轻微损伤即可造成难以愈合的溃疡。有皮下组织 纤维化的病人常可合并感染,发生放射性蜂窝组 织炎,有高热、局部红肿热痛,用抗生素后多可 抑制,但易复发。晚期放射性溃疡,由慢性放射 性皮炎进一步发展或由早期放射性损伤糜烂未愈 转归而成,溃疡可向深部组织发展,甚至累及骨 组织,并发坏死性骨髓炎。
Ⅲ度 放射性溃疡,表现为灰白色坏死组织覆 盖,边界清楚,底部较光,呈火山口型凹 陷或痂下溃疡,有剧痛。放射性溃疡属于 损伤范畴。
慢性反应(晚期反应)
放疗2个月后的皮肤异常改变称之为晚期反 应。引起皮肤晚期反应的剂量范围与早期 皮肤反应的剂量相似,但在总剂量相同的 情况下,单次剂量高如采用分割剂量2.5- 3.0Gy 的 放 疗 较 分 割 剂 量 为 1.8 - 2.0Gy 的 常 规放疗更容易导致晚期皮肤反应。
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在放射治疗结束后的2-4月以后,一 般来自早期的放射性肺炎,但有些患者可以不表现明显的 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特征而在照射后数月直接出现放射性纤 维化的临床症状,如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闷、刺激性干咳, 可以导致慢性呼吸衰竭。
肺部放疗后的X线表现
与放射野一致(呈几何形边缘) 放射性肺炎初见放射区内透亮度增高、血管边
肺
肺是放射中度敏感器官,肺组织受到一定 剂量的照射后,早期表现为肺间质充血水 肿、肺泡内渗出增加。结果造成气体交换 障碍。随后是炎性细胞浸润,肺泡上皮细 胞脱落。晚期的肺放射性损伤则表现为肺 毛细血管的阻塞以及纤维化,胶原沉积。
发病机制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受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 和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维持肺泡张力,照射后最 早表现为Ⅱ型细胞的反应,细胞浆内Lamelar小 体减少、畸形或Ⅱ型细胞脱落至肺泡内。导致肺 泡张力变化,肺的顺应型降低,肺泡塌陷和不张。
胸部的放射反应
皮肤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反应 一般定义为放疗后2个月内出现的皮肤反应。 可分为三度
Ⅰ度 发生红斑,表现为充血,潮红,有烧灼 和刺痒的感觉。逐渐变成暗红,表皮脱屑, 称干性皮炎。
Ⅱ度 充血、水肿、水疱形成,发生糜烂,有 渗出,称湿性皮炎。湿性皮肤反应与大剂 量和低能量射线照射有关,发生后绝大多 数经过处理可在2个月内愈合,超过2个月 仍不愈合的湿性皮肤反应有可能发展为皮 肤坏死。
部分肺分割照射,常规分割2Gy/次成人,肺受照体 积 为 1/3 、 2/3 、 3/3 时 的 TD5/5 为 45Gy 、 30Gy 、 17.5Gy,TD50/5为65Gy、40Gy、24.5Gy。
在比例3D)照与射肺中炎,发V2生0(率大和于肺2炎0G的y的严肺重体程积度与有总关体。积在的设 计肺的3D治疗计划时,应尽可能使V20<25%。
缘模糊、云雾状影,后见明显团块状影并支气 管相 放射性纤维化:纤维致密影,解剖结构移位 胸膜增厚 支扩和肺囊性变(肺纤维变引起) 胸腔积液 放疗后6个月内发生,并有放射性 肺炎,渗液可自发性消退,癌细胞(-) 气胸 Hodgkin's病淋巴结放疗后可有钙化
放射野以外的影像学改变也发生(少见)。 发生机理:肺放射性损伤诱发一些细胞因 子的过度表达,通过信息传递和放大效应, 引发炎性细胞浸润产生照射野以外肺的炎 性反应,称为“远地伴随效应”(abscopal effect),这是一种超敏反应。
早期反应和晚期损伤之间是不平行的
影响皮肤反应的其他因素
合并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的 患者对射线的耐受性差,更易发生皮肤的 放射损伤。 化疗药物如MTX、5-Fu可增加皮肤的红斑 反应。
放射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避免理化刺激,照射野内的皮肤忌用胶布、
酒精、碘酒等刺激性药物,禁用湿敷、热 敷、化妆品及有刺激的药膏,避免烈日曝 晒和严寒冷冻。 避免搔抓或粗糙衣物的摩擦,避免外伤 (数年后仍需注意)。
胸部放疗反应及处理
李超
正常组织对分割照射的不同辐 射反应
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在分割照射中有 不同的辐射反应,主要表现在细胞损 伤的修复、循环周期细胞的再增殖、 再分布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诸方面,
可分为三种不同组织类型。
早反应组织
早发反应多发生于更新快的组织(即早反应组织, 如粘膜、骨髓、精原细胞等),早期放射反应的 发生时间取决于分化了的功能细胞的寿命,反应 的严重程度反应了死亡的干细胞与存活的克隆源 细胞再生率之间的平衡。 早反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更新很快,照射以后损 伤很快表现出来。这类组织损伤之后是以活跃增 殖来维持组织中细胞数量的稳定并进而使组织损 伤得到恢复。
对 LENT 还 可 以 用 主 观 ( subjective ) 、 客 观 (objective) 、 处 理 (management) 、 分 析 (analytic) 进行记录,简称SOMA. 主观 描述症状的程度、频率,一般由患者主诉, 例如疼痛。
客观 即体征,通过体检、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 查得到结果,对其程度进行评估,如水肿、体重 减轻等。
α/β比值约为2-3Gy
有些组织同时存在早期和晚期效应的机制,
例如,皮肤,除了早期的上皮反应还会发 生严重的晚期损伤(如纤维化、萎缩、毛 细血管扩张)。在同一器官可以顺序地发 生不同类型的损伤,其发生的机制和靶细 胞均不同。
几种早期和晚期反应组织的α/β值
反应组织
α/β值(Gy)
早期反应组织
小肠粘膜
临床表现
低热,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胸闷等。重者出现 呼吸困难,胸痛,持续性干咳,可以有少量白痰或痰带血 丝。胸部体征常不明显,可以发现相应部位扣诊浊音,听 诊发现胸膜摩擦音。如临床症状严重,出现急性呼吸窘迫, 高热,可导致患者死亡。病人急性期过后,临床症状减轻, 但组织学改变继续发展,进入纤维化期。
辐射启动体内水分子释放.OH自由基,过量的自 由基导致肺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成纤维细胞增 殖,肺泡--毛细血管膜的通透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