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浮选药剂的进展_朱建光
2008年浮选药剂的进展

综述2008年浮选药剂的进展朱建光(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3)摘 要 本文收集了2008年国内外部分浮选药剂文献资源,分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起泡剂和调整剂四个方面介绍,并略加评论。
关键词 硫化矿捕收剂 氧化矿捕收剂 起泡剂 调整剂概 述《国外金属矿选矿》2008年第四期,发表了本文作者写的“2007年浮选药剂的进展”一文,该文收集的资料从2006年1月至12月有关浮选药剂信息。
本文综合2008年1月至12月国内外部分浮选药剂文献写成,使读者参考时有连贯性。
1 硫化矿捕收剂111 已知结构的硫化矿捕收剂11111 用煤油浮碳,丁基黄药和丁基铵黑药浮铜某硫化铜矿的碳质含量高,对直接浮铜影响很大,后改用煤油120g/t作捕收剂先将碳浮出以免影响浮铜,再从浮出碳质后的浮碳尾矿中浮铜,用石灰作p H调整剂和黄铁矿、磁黄铁矿的抑制剂,丁基黄药和丁基铵黑药混用作捕收剂浮铜,获得铜品位21135%,回收率80194%的铜精矿。
本文作者建议,对含碳质的硫化铜矿,可试用此法进行浮选可能会有帮助〔1〕。
11112 聚乙烯氧烷基胺浮选铜锌硫化矿用一乙醇胺乙烯醚和乙酰丙酮聚合生成的聚乙烯氧烷基胺,它的分子中有效单元占25%~75%,用它作铜锌硫化矿捕收剂可取得较好效果〔2〕。
11113 十二烷基三硫代碳酸钠和异丁基黄药混合捕收剂浮选含金黄铁矿 十二烷基三硫代碳酸钠的结构式如下:C12H25—S—CS—SNa,用它与丁基黄药混合使用浮选含金黄铁矿比单用丁基黄药好,后经矿物鉴定发现,金和铀是嵌布在油页岩上,改用煤油浮选油页岩,金和铀的回收率比用十二烷基三硫代碳酸钠与丁基黄药混合捕收剂效果更好,金的回收率更高〔3〕。
11114 乙基钾黄药浮选金属砷砷以单质砷、斜方砷铁矿或毒砂形式存在于锡和钽矿石中。
浮选分离毒砂的研究报导较多,但对斜方砷铁矿和单质砷浮选的报导甚少,以乙基钾黄铁为捕收剂,对金属砷浮选矿浆的p H值和矿浆电位(Eh)对砷可浮性的影响得出下面结果:试验使用人工合成的金属砷和石英的混合物作研究对象,在p H5~10范围内,使用用乙基黄药作捕收剂,Aero2 f rot h65作起泡剂,浮选8min,砷回收率为95%,进一步升高p H值,砷的回收率慢慢降低,在p H6时,砷金属在矿浆电位+125~275mV范围内,可浮性较好,但是超出临界电位+375mV在较强的还原性条件下(低于+125mV)其浮选回收率慢慢降低,此时浮选速度变慢,在p H10时,砷金属的电位为-300+225mV范围内,可浮性较好,浮选速度数据表明,矿浆电位低于+225mV时,浮选速度较慢,在p H6没有捕收剂时,金属砷不浮,这说明砷没有天然可浮性,重要的是在较宽的p H范围内通过控制浮选电位和使用简单的药剂可脱除精矿中的金属砷〔4〕。
浮选金红石用的捕收剂和调整剂

综 述浮选金红石用的捕收剂和调整剂朱建光(中南大学资源与生物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3)摘 要 本文介绍了浮选金红石用的捕收剂和调整剂。
在捕收剂部分介绍了脂肪酸、美狄兰、苄基胂酸、苯乙烯膦酸、烷胺二甲膦酸、烷基磷酸氢酯、烷基羟肟酸和水杨羟肟酸等对金红石的捕收性能;在调整剂部分,介绍了硝酸铅、六偏磷钠、羧甲基纤维素(CM C)、氟硅酸钠、硫酸铝和糊精等的活化或抑制性能。
简略说明捕收剂和调整剂的作用机理,并略加述评。
关键词 金红石 浮选 捕收剂 活化剂 抑制剂前 言我国拥有丰富的钛资源,主要是钛铁矿和金红石,目前我国共发现金红石矿床59处 1,其中大型矿床13个,中型矿床11个,小型矿床35个,探明总储量1亿t以上。
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可能还要增加,尽管各地矿石性质有些差异,但它们之间却有很多相似之处。
有人 2通过7个金红石矿石工艺特性的分析,认为这7个矿床的金红石矿石有下述共同特点。
品位低,一般含T iO22%~4%左右,伴生有钛铁矿,钛赤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等磁性矿物,这些磁性矿物的密度均大于4 2g/cm3与金红石密度4 2 ~4 3g/cm3相近,脉石矿物含有角闪石、绿泥石、石榴石、磷灰石、榍石、云母和长石等。
嵌布粒度细,且与其它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含有硫(主要是黄铁矿)和磷(磷灰石)等矿物。
由于一些脉石矿物比金红石易泥化,选矿时产生大量矿泥,金红石中一般以类质同象存在的Fe、Si和Ca等杂质难以除去,因此对金红石矿石进行选矿富集时,宜视矿石性质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流程,本文只讨论用浮选法处理金红石矿石时所用的捕收剂和调整剂。
1 捕收剂金红石的捕收剂有:羧酸类及其皂。
不饱和脂肪酸 3有油酸和亚油酸。
饱和脂肪酸有月桂酸(皂)和氧化石蜡皂等。
膦酸类捕收剂有苯乙烯膦酸和烷胺二甲双膦酸等。
胂酸类捕收剂有苄基胂酸。
羟肟酸类捕收剂有C7-9羟肟酸(NM-50),水杨羟肟酸等。
下面择重要者介绍。
1.1 脂肪酸作捕收剂户鼎金红石矿石中的金红石粒度细,矿石易碎,难选,含金红石2.07%。
2000年浮选药剂的进展_朱建光

2000年浮选药剂的进展朱建光X摘要本文收集了2000年国内外一部份浮选药剂文献,分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起泡剂和调整剂四方面进行介绍,并略加评论。
关键词浮选药剂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5国外金属矿选矿62000年第三期,发表了本文作者写的/1999年浮选药剂的进展0一文,该文收集材料从1998年12月-1999年11月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的一部分浮选药剂信息,本文收集1999年12月-2000年12月文献综合写成,使读者参考时有连贯性。
1硫化矿捕收剂111用代号发表的硫化矿捕收剂有人用DY-1112为代号的捕收剂,在胡家峪选厂做浮铜试验,效果很好,铜精矿品位提高了2109%,铜回收率提高了1113%。
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我国某含Cu和Co的铁矿具有矿点多,矿石性质差异大,品位波动激烈等特点。
生产上采用黄药作捕收剂浮铜和钴,难以适应矿石性质的变化,浮选药剂用量大,选别指标难以提高。
针对现场生产上的上述问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开发了新型浮选剂T F-3122为核心的新药剂,对该矿铜矿石的小型试验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现场工艺条件下,铜浮选指标相当,浮铜药剂降低了48%左右,对钴而言,新工艺不但降低了钴浮选的药剂用量,而且钴精矿含钴超过017%的情况下,钴回收率提高了3123%,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人用BS-1201作捕收剂132,针对易门大红山铜矿石伴生金、银回收率低的问题进行研究,在确保不降低铜精矿指标的条件下,用组合药剂BS-1201作捕收剂能大幅度提高大红山铜矿伴生金银的回收率,经济效益显著。
N-132选钼捕收剂是本文作者研究的新药剂142,其特点是对辉钼矿吸附牢固,用量少,具有一定的起泡性能。
用它浮选金堆城钼矿石,小型试验结果表明,提高了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用N-132代替煤油是可行的,N-132用量在60-80g/t时,效果最佳,单耗为煤油的1/3,由于它有起泡性能,起泡剂松醇油的用量也比用煤油作捕收剂时减少1/3左右。
朱建光:从有机化学老师到选矿药剂专家

朱建光:从有机化学老师到选矿药剂专家朱建光先生朱建光,中南大学教授,选矿药剂专家,我国选矿药剂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奠基人之一。
长期从事选矿药剂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发了一系列新药剂并推向工业应用,并且提出了选矿药剂设计新理论——选矿药剂的同分异构原理和混合药剂的协同效应,对我国细粒选矿和选矿药剂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78年,湖南株洲选矿药剂厂准备研究新产品,朱建光受聘为该厂技术顾问。
他不受招待、不要酬金、不坐专车、不住宾馆,奋战300多天,工业合成了他实验室研制的苄基砷酸和甘苄油。
之后,他7次带队爬山涉水到多地的矿山进行工业应用试验。
当时,在‘工人日报’以一篇文章‘高尚的情操,可贵的精神’报道了他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研制选矿新药剂并推广工业应用50年代初,我国研究选矿药剂的人不多,需要具有一定特性的选矿药剂的选矿厂也很少。
但我国地大、矿产丰富,具有不同种类和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矿种不断出现,选矿厂也不断建设和扩大,到50年代后期,选矿厂要求供应不同种类的选矿药剂或扩大对原有药剂供应量的情况不断出现,但我国可供用作制造选矿药剂的原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几十年来,他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完成的新药研究较多。
提出并实践选矿药剂找药新理论王淀佐,朱建光两位教授在进行实验选矿药剂的同分异构原理朱建光早期是教有机化学的,后来主要研究选矿药剂,因此,他很注意将两者结合起来,于是,他将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原理应用于新药剂的开发。
混合捕收剂的作用1991年,国家重点科技项目‘高效低毒价廉锡石浮选药剂的研究’,朱建光为专题主要负责人,要解决的主要技术是寻找一种有效、低毒的捕收剂或调整剂,最终通过混合捕收剂试验达到了要求。
著书立说,诲人不倦,培养一代又一代的选矿药剂新人从1954年开始,朱建光自己编写选矿专业用《有机化学》教材。
1961年,冶金工业出版社将他编写的《有机化学》教材正式出版成为全国选矿专业本科生用《有机化学》教科书。
2005年浮选药剂的进展

2005年浮选药剂的进展2005年浮选药剂的进展朱建光(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410083)摘要本文收集了国内外部分浮选药剂文献资料,分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起泡剂和调整剂四方面介绍,并略加评论。
关键词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国外金属矿选矿》2005年第二期,发表了本文作者写的“2004年浮选药剂的进展”一文,该文收集的资料从2003年12月到2004年12月,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浮选药剂部分信息;本文收集了2005年1月到12月国内外部分有关浮选药剂文献综合写成,使读者参考时有连贯性。
1硫化矿捕收剂1.1已知结构的硫化矿捕收剂1.1.1黄原酸甲酸酯类捕收剂这类药剂是用黄药与氯甲酸酯反应而成,反应式如下:将浓度50%的钠黄药水溶液与溶于戊烷的氯甲酸酯混合,搅拌24h即得目的产品,报导了乙基黄原酸甲酸酯共9种产品[1]。
它们与矿物的作用机理是,与被捕收矿物表面上的金属离子生成螯合物而固着于矿物表面上,烃基疏水而引起矿物上浮,这类药剂对矿物的捕收性能顺序为:黄铜矿=辉铜矿>铜兰>斑铜矿》黄铁矿。
因此用来浮选硫化铜矿时,很易与黄铁矿浮选分离。
这类药剂国外已推广应用多年。
林强等[2]介绍了这种药剂的合成方法,而且合成了这类药剂,并与多种药剂的捕收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类药剂是从黄铁矿中浮选出硫化铜矿物的优良捕收剂。
我国青岛加华有限公司生产异丙基黄原酸甲酸乙酯、乙基黄原酸甲酸乙酯等产品,可供浮铜选厂采用。
本文作者认为,用黄药浮选硫化铜矿时,为了抑制黄铁矿,常常加入大量石灰作抑制剂,石灰会抑制黄金,使金的回收率降低,因此浮选含金的硫化铜矿时,采用黄原酸甲酸酯作捕收剂,既便于铜硫分离,估计对金的回收率也会提高。
1.1.2 Y-89的合成方法和成份已公开Y-89捕收剂浮选性能好,在浮选含金硫化铜矿物时能提高金回收率,近年来在全国得到比较广泛的推广使用,是一种良好的捕收剂,过去不知道它的成份,现已有报道[3],Y-89主要成份是用MIBC(甲基异丁基甲醇)、CS2和NaOH为原料生产的六碳醇黄药,Y-89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与生产常规黄药相似,后来出现了Y-89系列产品,其成份为六碳醇黄药的复合黄药。
2009年浮选药剂进展_朱建光

收稿日期:2010-02-01作者简介:朱建光(1925-),男,广西平南人,教授。
《国外金属矿选矿》2009年1-2期发表了本文作者之一写的《2008年浮选药剂进展》一文,该文收集2008年国内外部分浮选药剂的信息,因《国外金属矿选矿》已停刊,为使读者参考时有连贯性,故本文改在《有色金属(选矿部分)》发表。
1硫化矿捕收剂1.1乙氧基羰基硫逐氨基甲酸异辛酯(代号IOETCT )浮铜[1]IOETCT 是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制的新产品,结构式为i-C 8H 17OCSNHCOOC 2H 5。
用IOETCT 和丁基黄药分别浮选永平铜矿试样小型浮选对比试验成功后,在永平铜矿做了工业试验,日处理量5000t 。
用丁基黄药作捕收剂,松醇油作起泡剂,进行铜硫分离时,要求pH13;而用IOECTC 作捕收剂浮铜抑硫时pH8.5。
这样就大幅度降低了石灰用量,并提高铜精矿品位0.71%,提高回收率3.01%,提高金回收率8.33%,提高银回收率9.08%,效果比用丁基黄药好。
本文作者认为得到好指标的原因主要是该药剂捕收性能和选择性比丁基黄药好,另一优点是能在pH8.5时进行铜硫浮选分离,减少石灰用量,故增加了金、银、铜的回收率。
1.2硫氮腈酯与乙醇混用浮铜矿石[2]药剂的组成用0~50%(wt )乙醇1份,50%~100%(wt )硫氮腈酯1份,两者均为工业品,将乙醇加入硫氮腈酯中搅拌10~30min 即配制完毕,用来浮选硫化铜矿,有明显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本文作者认为,硫氮腈酯熔点高,为20℃左右,冬天多呈固体在水中不易溶解,加入酒精配成酒精溶液使用,在矿浆中易于分散故提高了浮选效果;相似的方法是将硫氮腈酯与松醇油混合使用,将它溶解于松醇油中,可直接加入搅拌桶或浮选槽中,能增加浮铜效果提高浮选指标,同时利用了起泡剂作溶剂。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已有此报道[3]。
1.3DLZ 对黄铜矿和黄铁矿的捕收性能[4]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DLZ 在pH2.7~12范围内捕收能力最强,回收率达95.7%;而对黄铁矿捕收能力弱,在pH6.9~12时,其回收率小于10%,用石灰作pH 调整剂时,在pH7~11时黄铜矿回收率与用氢氧化钠调pH 相差不大,但黄铁矿被抑制,回收率低于5%。
浮选药剂结构(1)

§3.2 浮选药剂结构与性能理论指导合成选矿 药剂
实验室成功的例子很多,据报道已不下50例。工 业化成功的例子很少。 § 3.2.1苯乙烯膦酸的合成与应用符合同稀系原理
见百熙教授用高等药物化学同稀系原理合成了苯 乙烯膦酸,并成功地应用于黑钨、锡石、稀土矿、 钛铁矿的工业浮选中。下面简要介绍苯乙烯膦酸的 合成与浮选钛铁矿情况
§ 朱建光教授:广西平南县人。1949年7月毕业于广西 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1953年调中南矿冶学院工 作,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选矿学会药剂组组长,中南矿冶学 院理学系副主任。著有《有机浮选药剂》、《浮选药剂的 化学原理》、《钛铁矿、金红石和稀土选矿技术》等书。
1988年,朱一民教授在《稀有金属》用软硬酸碱化学原理解 释了捕收剂结构与矿物的浮选机理。
§ 矿物浮选与化学元属周期表
1989年,周菁教授和朱一民教授分两次在《湖南有色金属》 以“矿物浮选与化学元属周期表”为题讨论了浮选药剂的结构 与性能。
浮选药剂结构(1)
§ 共扼化学原理 1991年,朱一民教授在《有色矿冶》发表了用共扼化
用苄基胂酸作捕收剂,用硫酸作pH调整剂,1:1 酸化水玻璃作抑制剂,松醇油作起泡剂通过条件试 验后获得可从含9.19% TiO2的给矿得到品位 47.43% TiO2,回收率56.86%的钛精矿,尾矿品位 降到2.39%的好指标。
浮选药剂结构(1)
§ 3.2.3苯甲羟肟酸的合成与应用符合同分异构系原理
学原理解释硬脂肪酸与软脂肪酸、苄基胂酸与甲苯胂酸 的浮选差异。 § 软硬酸碱化学原理
1992年,林强教授在《中国青年选矿会议论文集》发 表了用软硬酸碱化学原理作为浮选药剂的选择判据的论 文并提出浮选药剂活性——选择性原理与活性屏蔽— —恢复假说。 § 浮选药剂性能的碎片计算法
锡石浮选工艺和药剂研究现状

锡石浮选工艺和药剂研究现状韩广;丰奇成;文书明;王涵;牟健宇【摘要】随着锡矿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矿石中“贫、细、杂”问题愈加突出,微细粒级锡矿和锡尾矿的回收利用成为研究重点.概述了锡石浮选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主要介绍了浮选工艺和药剂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锡矿浮选的研究方向,内容可为锡矿浮选的新工艺和新药剂研发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矿冶》【年(卷),期】2019(028)002【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锡石;浮选;进展;药剂【作者】韩广;丰奇成;文书明;王涵;牟健宇【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93;云南迪庆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德钦674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52金属锡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如可塑性、延展性、耐蚀性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金属镀层、合金、焊接、电子器件、电气、工业有机锡化合物等领域[1]。
我国锡资源储量丰富,位居世界第一,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湖南、内蒙古、江西等省份。
目前已发现锡矿物和含锡矿物五十余种,具有工业价值的主要矿物为锡石、黄锡矿、圆柱锡矿、硫锡铅矿和辉锑锡铅矿,其中锡石是提取金属锡的最主要原料。
然而,随着锡消费的日益增长,难处理锡石资源成为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
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锡金属的需求,难处理锡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随着技术上的革新,锡尾矿等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也将成为补充锡矿物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之一[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1999年浮选药剂的进展朱建光X摘要本文收集了1999年国内外一部份浮选药剂的文献。
分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起泡剂和调整剂四方面进行介绍,并略加评论。
关键词浮选药剂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5国外金属矿选矿61999年第4期,发表了本文作者写的/浮选药剂的进展0一文,该文收集材料从1998年1月~11月;本文根据1998年12月~1999年11月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的一部分浮选药剂材料写成,使读者参考有连贯性。
1硫化矿捕收剂111用代号发表的硫化矿捕收剂不少作者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将自己研究的硫化矿捕收剂用代号表示,只发表浮选数据,现介绍如下。
SK-9011新型捕收剂112是沈阳矿冶研究所于雪研制,该药剂对金、铜的捕收能力强,选择性好,起泡性能好,浮选速度快,适应性广,用量少等特点,在朝阳金矿,1998年4-6月各月平均生产指标与该药剂工业试验指标对比,精矿金品位提高了33118g/t,金回收率提高了9169%,精矿中铜品位提高了2105%,铜回收率下降了0106%。
锦西某金矿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精矿中铜品位提高了31162%,铜回收率提高0155%,精矿中金品位提高231718g/t,金回收率降低3142%,精矿质量大幅度提高。
FZ-9538金银浮选增效剂122是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董贞允研制,该药剂是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对金银及其矿物具有较强的捕收增效能力,极佳的选择性,较快的浮选速度,精矿产品沉降速度快,过滤性能良好,应用范围广,适用于浮选多种类型矿石,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金银指标均得到提高,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B2新型硫化矿捕收剂132是广西冶金研究所林榜立等研制,合成反应原理如下:RF2+NaOH+CS2y B2原料RF2是自制为一种含有两种极性基的有机化合物,B2的毒性:雌雄小白鼠LD50为1260mg/kg,属低毒级药剂,毒性小于丁基黄药(丁基黄药的小白鼠口服LD501150?150mg/kg)或毒性与丁基黄药相当142。
含活性物质93189%,价格11500元/t,用来浮选广西佛子冲铅锌矿、广西武宣铜矿、广西某地铁闪锌矿。
浮选指标与丁基黄药、丁铵黑药和硫氮相近,但用量少,可代替上述常用捕收剂,有经济效益。
本文作者估计RF2分子中的两种极性基中最少有一种是胺基或醇基,才能与NaOH和CS2反应,B2捕收剂估计与胺醇黄药相似。
PAC高效捕收剂15,621999年继续得到推广使用,因它对硫化铜矿捕收力强,对闪锌矿和黄铁矿捕收力弱,故适用于铜锌分离和铜硫分离。
在低pH 介质中(pH7172),使用丁铵黑药40g/t,再加入10g/t PAC,浮选硫铁矿中的Cu和Zn多金属矿,亦得到良好结果,金银贵金属也得到回收。
可见PAC 是很值得推广的捕收剂。
Y-89新型黄药浮铜能提高铜精矿中金回收率X中南工业大学,长沙410083是江西德兴铜矿于1998年首先报导172。
1999年用来浮选湖北铜录山原生矿182,与用异丁基黄药对比铜精矿指标大体相当,而铜精矿中金品位提高1139g/t,金回收率提高5139%;用来浮选望凡山金矿矿石,金回收率提高3107%,同时降低了捕收剂消耗192。
用540黄药代替丁基黄药的新工艺浮锌提高了生产指标1102,第一周锌精矿品位54%,回收率91187%,第二周锌精矿品位53126%,回收率91166%,比原流程使用丁基黄药时,锌回收率提高1%以上,1998年10月已正式投入生产。
冯其明1112等用BS-4新型捕收剂对镍黄铁矿进行浮选,并研究其作用机理,采用BS-4和丁基黄药混合捕收剂,在加大对蛇纹石抑制的条件下,混合精矿镍回收率91147%,铜回收率88104%,镍精矿Ni品位6154%,含2123%Cu,含5195%M gO,试验指标优于现场要求。
文中谈到BS-4捕收剂在酸性条件下分解。
它的红外光谱证实,BS-4含有=N-C-S基团,在2980cm-1的烷基吸收峰很弱,文中还说,硫氮类捕收剂与Cu++、Ni++等离子生成螯合物早已被证实,可以推想BS-4在镍黄铁矿表面生成螯合物。
本文作者根据BS-4的上述性质推测,BS-4似乎是烃基较短的硫氮类捕收剂,如乙硫氮,这种推断,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CO3、CO4和CM o1122等是辉钼矿的新捕收剂: CO3和CO4是金黄色油状液体,无毒无味,CO4与CO3相比色泽更清淡,CO3药剂是一种强力捕收剂,对辉钼矿连生体回收有利;CO4相对于CO3来说,捕收力稍弱,选择性较好,对回收细粒辉钼矿有利。
CMo为棕色油状液体,易溶于水,无毒无异味,金堆城张学武用上述三种捕收剂浮选辉钼矿的试验结果认为,CO3、CO3+CO4和CM o三种药剂,对辉钼矿捕收力强,对粗选提高钼回收率有明显效果,与用煤油试验结果相比可提高回收率3~5%,但选择性比煤油差,钼精矿品位低。
112结构式清楚的硫化矿捕收剂Klimple1132通过工业试验,认为浮选黄金有较好捕收作用的捕收剂有硫胺酯(thiono carbamats)(R Cc HN SOR d)、黄原酸根硫逐甲酸酯(xanthogenformata SCO和二烷基硫醚(R c-S-R d)。
这些捕收剂在水中不电离,能在自然pH使用,不必加石灰调浆,如加石灰调浆带进了钙离子会抑制金的浮选,降低金的回收率;如必须调整矿浆pH值为碱性时,亦应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如必须调到酸性时宜用硫酸或盐酸为宜。
Ackerm an1142用下列各种螯合捕收剂浮选硫化铜矿和黄铁矿,比较它们的捕收性能:巯基苯并噻唑、巯基苯基恶唑、巯基苯基咪唑、正丁基异硫脲盐酸盐、丁烯二异丙基硫逐氨基甲酸酯、N,N-二正丁基硫脲、Z-200、咪唑、1-羟乙基2-庚基咪唑啉、1-羟乙基2-十七烷基咪唑啉、辛基肟、辛基羟肟酸钾、8-羟基喹啉和异丙基黄原酸根甲酸乙酯。
在上面所列螯合剂中对硫化铜矿的浮选性能以1-羟乙基-2-十七烷基二咪唑啉效果最好,它亦是黄铁矿极好的捕收剂。
这些螯合剂对硫化铜矿和黄铁矿的捕收性能顺序大致如下:黄铜矿=辉铜矿>铜兰\斑铜矿6黄铁矿,对孔雀石的捕收性能与硫化铜矿相似。
M#Bradip1152等用2-氨基硫酚浮选硅孔雀石得到好的效果,并用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其作用机理,认为是2-氨基硫酚分子中巯基的硫原子和氨基中的氮原子与硅孔雀石表面的铜原子生成稳定的螯合物而吸附于硅孔雀石表面,烃基疏水而引起硅孔雀石上浮。
M#Baralaro等用统计的方法比较巯基苯并噻唑(M BT)和氨基苯硫酚(ATP)两类捕收剂对铅锌硫化矿的选择性,他们采用多种MBT和多种ATP作捕收剂,每种捕收剂用同一种矿石做6次浮选试验,从浮选试验结果统计,比较两类捕收剂的选择性。
统计试验结果表明M BT对铅的选择性好,在五种M BT分子中,随着支链的增长精矿中Pb/Zn比顺序为312、414、416、517和518;ATP对锌的选择性好,在六种ATP分子中,随着支链的增长,在精矿中Zn/Pb比顺序为110、111、410、318、515和416。
2氧化矿捕收剂211有机酸类捕收剂羧酸类捕收剂是来源广、价格便宜、毒性低、捕收力强、选择性差的氧化矿捕收剂,选矿工业还广泛使用,使用时不易得到高品位的精矿,但与适当调整剂配合,便能得到较好效果。
例如用脂肪酸作捕收剂1172,用石灰法浮选白钨便得到满意结果;或与其它捕收剂混用或将它改性都能增加其选择性。
彭勇军等1182用脂肪醇与苯乙烯膦酸混用组成复合捕收剂,用这种复合捕收剂浮选金红石取得较好结果,并用多种现代测试手段证明,苯乙烯膦酸在金红石表面发生化学吸附,脂肪醇与苯乙烯膦酸互相联结,其疏水基指向水相,从而增加金红石表面的疏水性,提高了回收率。
王晖等119-212几年来研究酯类两性捕收剂,代号和结构式如下:代号结构式等电点(pH)SF8CH3(CH2)7NHCH2CH2COOCH3812 SF10CH3(CH2)9NHCH2CH2COOCH3716MF10CH3(CH2)9NHCH2CH2COOCH3+CH3(CH2)9N(CH2CH2COOCH3)2610(1B1)混合物他们认为羧酸类两性捕收剂的选择性需要强化。
强化的方法是将羧酸类两性捕收剂分子中的羧基酯化,使它的捕收基团变为氨基和酯基中的羧基,对硅酸盐表面能发生氢键键合和静电吸附,以及这两种型式的螯合作用,并提供了吸附模型。
实践表明,酯化后的羧酸类两性捕收剂从含硅萤石矿石和含硅赤铁矿矿石中浮选分离石英,结果很好。
将羧酸类两性捕收剂酯化是提高其选择性的有效途径。
本文作者认为这种论点很有意义。
212H907新型捕收剂1222H907新型捕收剂是山东莱州磷矿生产的。
用它代替氧化石蜡皂使用,用水玻璃作抑制剂,浮选矾山磷矿,据称通过1t/d的连选试验,实现常温无碱工艺,连续72h结果,可从给矿含1217%P2O5,得到含36~37%P2O5,回收率94-95%的好指标,药剂费用比用氧化石腊皂减少2192元/t原矿。
H907能在常温无碱浮选磷矿石,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213胺类捕收剂123,242烷基胺与羧酸混合可增加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成为良好的捕收剂。
所用的胺有各种烷基胺、烷基二胺、烷基多胺、醚胺和醚多胺;所用羧酸是含C3-24的脂肪羧酸,或C7-12的芳香族羧酸,在它们混合时,部分胺被羧酸中和,在浮选过程中很稳定。
将醚胺用40%C9-13脂肪族羧酸中和,用反浮选磁铁矿中的石英,矿浆浓度为35%,pH11,浮选除去石英和杂质,得到品位66174~6717%Fe,回收率8110 ~9219%的铁精矿,而单用醚胺,只得到品位67101 ~6717%Fe,回收率8015~9110%的浮选指标。
上述混合捕收剂亦可用来浮选碳酸钾矿、磷灰石和方解石。
用Arosurf M G-98胺中和30%C5-10脂肪族羧酸,配成0102%水溶液,用来浮选赤铁矿,矿浆浓度为35%,pH1015时,得到品位6010~ 6111%Fe,回收率5818~7717%的铁精矿,如单用Arosurf MG-98胺,精矿品位5313~5515%Fe,回收率只有5913~6113%。
213羟肟酸类捕收剂羟肟酸是某些氧化矿的有效捕收剂,已为生产实践所证实。
我国生产的羟肟酸主要有H205、环烷羟肟酸、水杨羟肟酸、苯甲羟肟酸和C7-9羟肟酸等。
但羟肟酸类捕收剂价格偏高是最大的缺点。
改进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目前生产羟肟酸急待解决的问题。
铁岭选矿药剂厂费九光1252总结该厂长期生产羟肟酸的经验。
从配方和反应条件等进行了总结。
指出通过定量添加Na2S于反应物中来消除Fe2+离子和多种金属离子对羟肟酸合成质量影响。
朱一民1262等用萘羟肟酸浮选黑钨矿,发现它对黑钨矿有良好的捕收性能,且对石英和萤石捕收力极弱,对黑钨矿浮选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并研究了萘羟肟酸浮选黑钨矿时的作用机理,吸附量、F-电位、红外光谱和X-光电子能谱测定的结果证明,萘羟肟酸在黑钨矿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Pb++离子能改变黑钨矿浮选过程中的F-电位,具有为萘羟肟酸在黑钨矿表面提供吸附中心的作用和活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