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绿色建筑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
本文将深入探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展示绿色建筑的魅力和价值。
一、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1、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之一。
这包括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优化建筑的朝向和体型、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等手段,减少建筑在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例如,通过合理设计窗户的位置和大小,能够在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安装高效的空调和供暖系统,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为建筑提供能源支持。
2、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绿色建筑关注的重点。
采用节水器具、雨水收集和回用系统、中水回用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的用水量。
同时,通过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
3、材料选择在绿色建筑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优先选择环保、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使用木材时选择经过可持续管理的森林资源,使用钢材时选择可回收的钢材,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
4、室内环境质量为了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绿色建筑注重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和噪音等方面的控制。
采用有效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采用隔音材料,减少外界噪音对室内的影响。
5、土地利用绿色建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土地的合理利用,尽量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和占用。
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增加绿化面积,促进生态平衡。
二、绿色建筑案例分析1、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绿色超高层建筑。
其采用了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如双层幕墙系统,能够有效地隔热和保温,减少空调系统的负荷;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和卫生间冲洗;风力发电装置,利用高空的风力资源为大厦提供部分电力。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绿色建筑实践案例,探讨绿色建筑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沃尔玛绿色超市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绿色超市项目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高效节能照明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沃尔玛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减少了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此外,绿色超市还提供了更健康、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案例二: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是一座绿色建筑的科研机构。
该建筑采用了多项创新的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
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研究中心还通过展示绿色建筑的实际效果,向公众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价值。
案例三:德国柏林国际机场德国柏林国际机场是一座绿色建筑的交通枢纽。
该机场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如太阳能光伏板、地热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机场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绿色建筑还提供了更舒适、健康的旅行环境,提升了旅客的满意度。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然而,要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和策略,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
个人应该增强环保意识,选择绿色建筑产品和服务。
总之,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在当今社会,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建筑节能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建筑节能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评述,探讨建筑节能设计的理念、方法和实践成果。
一、案例一:绿色办公楼这是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现代化办公楼,其建筑节能设计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的围护结构办公楼的外墙采用了高性能的保温材料,有效减少了热量的传递。
窗户采用了双层中空LowE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遮阳性能,能够在保证充足自然采光的同时,降低室内的空调负荷。
2、自然通风系统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自然通风的因素,通过合理的开窗位置和通风通道设计,使得室内在过渡季节能够依靠自然通风来调节温度和湿度,减少了机械通风设备的使用时间。
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室内照明采用了智能感应控制,根据室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和自然光照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4、屋顶绿化和雨水收集系统屋顶设置了绿化区域,不仅能够降低屋顶表面的温度,减少空调负荷,还能够美化环境。
同时,建筑还配备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绿化和冲厕,节约了水资源。
通过以上节能措施的综合应用,这座办公楼的能源消耗相比同类建筑降低了约 30%,不仅为企业节省了运营成本,还为城市的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部分办公区域的人员密度较大,自然通风效果有时不够理想,仍需要依靠机械通风设备。
此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灵敏度还有待提高。
二、案例二:生态住宅小区这个住宅小区以其独特的生态节能设计理念吸引了众多关注。
1、合理的建筑布局小区内的建筑布局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风向,保证了每栋建筑都能够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建筑之间的间距合理,避免了相互遮挡。
2、可再生能源利用小区内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为公共区域的照明和部分居民的用电提供了能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通过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拆除过程中考虑环境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环境友好的建筑。
绿色建筑注重节能、节水、节地、减少污染、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建筑设计和实践。
下面将以国内外的两个绿色建筑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来看国外的绿色建筑案例。
位于美国纽约的一栋建筑物,名为“纽约北极圈绿色住宅大楼”。
这座住宅大楼是由沙恩伯格・莫斯科维茨・卡尼克・拉登联合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它采用了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和设施,使其能够在环保和节能方面更加出色。
首先,该住宅大楼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洗衣、冲厕等非饮用水用途,从而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其次,该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整栋大楼提供能源,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再来看国内的绿色建筑案例。
位于上海世博会园区的“中国馆”是一座以绿色建筑为设计理念的建筑。
该建筑的外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同时内部结构和设计也充分考虑了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首先,该建筑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灰水回收系统,充分利用雨水和洗澡水等资源,减少了对自来水的使用,实现了节水的目的。
其次,该建筑还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太阳能的利用,在不增加额外能源消耗的情况下,为建筑提供能源。
此外,该建筑还使用了双层玻璃和隔热材料,提高了建筑的保温性能,降低了对空调和供暖设备的需求,实现了能源的节约。
综上所述,这两个绿色建筑案例充分展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实践。
它们通过采用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和设施,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这些绿色建筑案例还通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升了住户的生活质量。
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案例研究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案例研究1. 介绍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项目中。
绿色建筑技术旨在降低建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提高人们的居住体验。
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探讨几个成功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案例,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绿色建筑技术的启发和借鉴。
2. 案例一:水循环利用系统北京某大型综合体建筑项目成功应用了水循环利用系统。
该系统通过收集和处理雨水、污水,将其用于植物灌溉和卫生用水。
该项目采用了雨水收集器、分离罐、处理系统等设备,成功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对自来水的依赖。
3. 案例二:太阳能发电系统上海某办公楼引入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充分利用了阳光资源。
通过在建筑屋顶安装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供楼内使用。
该系统通过自动化控制装置,将太阳能发电与电网供电进行有效配合,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与节约。
4. 案例三:绿色材料应用广州某住宅小区采用了绿色材料进行装修和建设。
绿色材料是对环境友好的材料,如可再生材料、低VOC材料等。
该项目在选择装修材料时,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减少了有害物质的释放,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5. 案例四: passivhaus 被动式建筑设计德国一座办公楼的设计采用了 passivhaus 被动式建筑设计理念。
该设计注重保温隔热,在建筑外壳、窗户等方面选用了高效隔热材料,有效降低了建筑的能耗。
此外,该办公楼还利用太阳能板和地热能系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6. 案例五:绿色屋顶纽约一栋摩天大楼引入了绿色屋顶设计。
绿色屋顶是指在建筑屋顶种植植物,借助植物的吸附和光合作用,吸收有害物质和固定二氧化碳,减少热岛效应。
该绿色屋顶设计有效降低了建筑的能耗,改善了空气质量,提供了一个绿色的城市休闲空间。
7. 案例六:智能节能系统新加坡一座大楼引入了智能节能系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室内温度、照明状况等,进行精确控制和调节。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考虑环境因素,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个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
1. The Edge(荷兰)The Edge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栋办公楼,被认为是全球最可持续的办公楼之一、该建筑使用大量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热系统,减少了能源消耗。
建筑采用智能化的系统管理照明、供暖和通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
此外,该建筑还实施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自来水的需求。
2.花博园(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在上海打造了一个大规模的花博园,以展示具有环保理念的建筑。
花博园的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提高能源效率。
在建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可再生材料,如竹材和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此外,花博园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3. One Central Park(澳大利亚)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One Central Park是一个混合用途的建筑项目,包括公寓、商业空间和公共绿地。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例如使用自然通风和天窗以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照明的需求。
建筑外墙安装了垂直花园,提供了额外的隔热和美化环境的功能。
此外,建筑还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4. Bullitt Center(美国)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Bullitt Center是一座办公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商业建筑之一、该建筑的设计考虑到了能源和水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建筑使用了多项环保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地热系统和再生水处理系统。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被动式设计策略,如优化采光和通风,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
这些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证明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应用,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些案例也为其他建筑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启示。
农业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与实施案例分析

农业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与实施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设计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农业建筑作为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设施,也在积极探索绿色建筑设计的路径和方法。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具体案例的分析,深入探讨农业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与实施的特点和成效。
一、案例一:生态温室农场(一)项目背景这个生态温室农场位于一个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的地区,旨在提供新鲜、有机的农产品,同时实现能源自给和环境友好。
(二)绿色设计理念1、能源利用农场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板,不仅为温室的照明、通风和灌溉系统提供电力,还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供夜间使用。
此外,还利用沼气池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沼气,用于取暖和烹饪。
2、水资源管理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灌溉。
同时,采用滴灌和喷灌等高效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材料选择建筑结构采用了可再生的木材和环保的钢材,减少了对传统建材的依赖。
温室的覆盖材料选用了高透光率的聚碳酸酯板,既能保证充足的光照,又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三)实施效果1、能源成本显著降低太阳能和沼气的利用使得农场的能源开支大幅减少,提高了经济效益。
2、农产品质量提升稳定的环境条件和精准的灌溉控制,使得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都得到了提高。
3、环境影响减小减少了对外部能源的依赖,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案例二:现代化养鸡场(一)项目背景该养鸡场位于农村地区,规模较大,需要在保障鸡群健康生长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和环境压力。
(二)绿色设计要点1、通风与温度控制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季节和鸡群的生长阶段调整通风量,保持室内空气质量和适宜的温度。
在夏季,通过水帘降温系统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则采用保温材料和地暖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粪便处理安装了先进的粪便处理设备,将鸡粪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处理后的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周边农田的施肥。
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经济、适应性等方面,旨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
以下是一些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1. 南京绿地缘江国际生态城:该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是一个集住宅、商业、文化、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城。
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绿色建材等,以实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马斯达尔市的零碳城市:该项目是一个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的城市,目标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零排放的城市。
项目包括办公楼、住宅、商业中心、公园等设施,都采用了最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3. 德国柏林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该教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在二战中被摧毁。
重建的教堂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板、风力发电装置、绿色屋顶等,以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
4. 印度班加罗尔的IIMB-IBS中心:该中心是一座集教育、培训和会议于一
体的建筑,采用了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绿色建材等。
该中心的建成也对印度的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些案例只是世界各地绿色建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创新的绿色建筑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设计篇
世博中心—设计篇——雨水回用系统
目前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地热能等,其中太阳能光热和光电的利用最为广泛。
太阳能条件 资源丰富区 主要地区 宁夏北、甘肃西、 新疆东南、青海、 西藏西 冀西北、京、津、 晋北、内蒙及宁夏 南、甘肃中东、青 海东、西藏南、新 疆南 鲁、豫、冀东南、 晋南、新疆北、吉 林、辽宁、云南、 陕北、甘肃东南、 粤南 全年辐照量 (MJ/㎡.a) >6700 全年日照时数 (h ) 3200~3300
绿色建筑——充分整合周边的自然因子,不给自然带来负担。
NOT GREEN BUILDING BUT HOME TREE
2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绿色建筑政策扶持措施:
中央政府奖励(上海地方政府奖励): 两星——45元/平(上海60元/平); 三星——80元/平(上海60元/平) ; 绿色城区——5000万元;
资源较富区
5400~6700
3000~3200
5000~5400
2200~3000
资源一般区
湘、桂、赣、江、 浙、沪、皖、鄂、 4200~5000 闽北、粤北、陕南、 黑龙江 资源贫乏区 川、黔、渝 <4200
1400~2200 1000~1400
16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设计篇
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强制循环、二次换热。
三星级(目标) 三星级(目标)
4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
世博中心 建于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 是世博会最重要的永久场馆。 世博期间 接待各国来宾,举行大型活动,承 担会议庆典、论坛交流和招待宴请 等主要功能,
世博会后
成为综合性国际会议中心,并承担 上海两会的政治职能。
5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
3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绿色建筑工程实例:
绿色建筑 设计评价标识 三星级(已获) 绿色建筑 评价标识 三星级(已获) 全国绿色建筑 创新奖
项目
美国LEED
世博中心 沪上·生态家 申都大厦 武汉光谷生态中心
2011年度 二等奖
2011年度 一等奖
金奖
三星级(目标)
三星级(已获)
三星级(目标) 三星级(已获)
5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设计篇
雨水回用系统的三大功能:增加自然入渗、暴雨峰值调蓄、优质雨水回用。 下图为世博中心的总平面鸟瞰图:红色区域内为屋面雨水收集区,
黑色与红色之间为地面雨水收集区!
6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设计篇
雨水回用系统两大特点:
透水混凝土
透水砖 收集区域
7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设计篇
17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设计篇
停车设施与太阳能热水器相结合,起到遮阳效果,减少能耗。
集热器水平安装, 完全嵌入到大巴车棚顶面。 大巴车棚可以采光, 解决了车棚采光问题, 同时车棚底下的车辆不至于受到烈日暴晒。 集热器的无缝联接设计, 所有管道均被隐藏, 集热器与车棚结合良好, 外观漂亮。
12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设计篇
总体设置5处雨水调蓄水池,总调蓄容积约1270.8吨左右。
雨水调蓄水池模块
13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设计篇
雨水调蓄水池: 每个调蓄池由进水井、调蓄池 主池、出水井三个单元组成, 进水井与调蓄池的上部设有溢 流口,溢流口与DP管路连接,
超溢流水位的雨水将溢流至DP
8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设计篇
透水混凝土孔隙率(Pervious concrete void content ):
%
9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雨水回用系统
增加雨水入渗措施——草坪+透水地面 所有的绿地都将采用低于铺装地面50mm的 透水草坪。 草坡、绿地、草坪结合特色水景,产生径流的 地面雨水经过植物初级过滤后渗入地下。
Green Building Rainwater and Solar Cases Study \
绿色建筑雨水回用和太阳能利用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绿色建筑的发展历史
2008年(第一批10个绿色建筑)~2012年(绿色建筑471个) 1、发展速度增快: 试点示范—快速发展
2、评价体系的细化&覆盖面的增加:
10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雨水回用系统
透水草坪: 所有的绿地都将采用低于铺装地面50mm的透水草坪。 草坡、绿地、透水盲管结合:
产生的地面径流在下凹的绿地初级过滤后,通过透水盲管渗入排放管网。
自然排水
接排水系统
11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设计篇
室外采用双管路系统:收集管路与排放管路
管道排放。出水井中设有水泵, 水泵负责为回用雨水管供水, 排空调蓄池和调蓄池冲洗用。 出水井水泵出水管分三路,分 别是:回用雨水管路、雨水放 空管和冲洗管路,每个管路上 设有阀门控制,可根据具体情 况进行切换。
14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设计篇
世博中心—设计篇——太阳能光热系统
15
世博中心 Expo Center—设计篇
部分建筑(住宅、共建)—各类建筑(办公、医院、超高层、工业建筑) 新建建筑—新建+改造项目 3、规模化增加:
绿色建筑—绿色城区—绿色城市
自2011年起,绿色建筑进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计划。
…………
1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绿色建筑认知的深化
1、区域差别性: 区域特性的不同,所应该采取的技术不同。 2、系统设置的合理性: 经过优化整合系统形式比简单的技术的叠加更加有效。 3、四节一环保: 更加注重建筑物的生态化,四节(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一环保。 4、全过程控制、生命周期评估 从建筑材料及机电设备材料的采集、加工、生产过程,到产品贮存、运输的流通过程,再到建筑物建造、 使用过程,以及最终建筑物的报废及报废物处置回到自然过程。 5、建筑一体化 更加注重建筑物与机电技术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