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可燃冰的国内开发现状与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可燃冰 研究报告

可燃冰 研究报告

可燃冰研究报告可燃冰研究报告一、可燃冰简介可燃冰,又称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极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

它是由水分子和天然气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的冰状结构体,外观类似冰。

可燃冰广泛存在于寒冷的海底沉积物中,也可在高寒地区的陆地上存在。

可燃冰储量丰富,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清洁能源。

二、可燃冰研究现状1. 可燃冰勘探与开采技术可燃冰勘探与开采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勘探方法包括声波测井和岩心取样分析等。

开采技术主要包括减压解离技术和热交换融化技术等。

研究人员在可燃冰勘探与开采技术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面临着挑战。

2. 可燃冰环境效应研究可燃冰开采将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而甲烷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对可燃冰开采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捕集并利用甲烷气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

3. 可燃冰利用技术研究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煤炭和石油等高污染能源。

研究人员在可燃冰利用技术上进行了广泛研究,包括燃烧技术、甲烷化技术和液化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研究将推动可燃冰的大规模利用。

三、可燃冰研究的前景与挑战可燃冰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为全球的能源供应提供新的选择。

它不仅具备丰富的储量,还是一种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然而,可燃冰研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勘探与开采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的控制等。

四、可燃冰在中国的应用前景中国是可燃冰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可燃冰的开采利用对中国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已经在可燃冰研究和开采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开始了商业化开采试验。

可燃冰的应用前景在中国非常广阔,将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

综上所述,可燃冰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清洁能源。

研究人员在可燃冰勘探与开采、环境效应和利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完善技术,解决相关挑战,并推动可燃冰的商业化应用。

2024年可燃冰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可燃冰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可燃冰市场需求分析引言可燃冰是一种新兴的天然气资源,具有丰富的储量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可燃冰市场需求正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对可燃冰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包括市场潜力、需求趋势和影响因素等。

市场潜力可燃冰具有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开采成本低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的重要替代品。

根据研究机构的预测,全球可燃冰资源储量巨大,足以支撑长期的能源供应。

由于可燃冰的开采技术正在不断成熟,其商业化开采已经成为可能。

这些因素都表明可燃冰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需求趋势目前,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而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供应逐渐减少。

可燃冰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资源,其需求趋势在逐渐上升。

可燃冰广泛应用于发电、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其应用前景广阔。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可燃冰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影响因素可燃冰市场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环境政策和能源需求结构等。

首先,经济发展是推动可燃冰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能源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这促使对可燃冰的需求增加。

其次,环境政策也对可燃冰市场需求产生影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这将进一步促进其需求增长。

最后,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可燃冰市场需求。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可燃冰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结论可燃冰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市场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然而,可燃冰市场的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环境政策和能源需求结构等。

因此,在开发可燃冰市场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可燃冰市场的健康发展。

以上为2024年可燃冰市场需求分析的内容,总字数约为1500字。

在分析中,我们对可燃冰市场的潜力、需求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可燃冰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

可燃冰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

可燃冰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摘要:人们在寻找新型能源的道路上发现了可燃冰,因为它热值极高,又属清洁型能源,便投入了大量精力去研究它。

在未来,若是可燃冰能够被开采,这无疑将会是一种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又一种大型矿产资源,将会改变现如今的能源结构。

纵观可燃冰的发展史,从被发现到成功开采,走过了十分艰辛的路。

到现如今国内外各企业单位都在致力于对可燃冰开采的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可燃冰的性质等基础信息,对可燃冰目前研究进程的讨论和对其开发前景的探索。

关键词:可燃冰;现状;前景。

1引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多。

拿石油举例,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石油领域发展的越来越快,年产量一直在上升。

但是,我国却从石油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甚至到现在对外依存度达到了65.5%。

由此可见,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攀升。

现在,中国的能源消费占比最高的是煤炭,占63%;其次是石油,占18%;天然气占8%。

因为近来国内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而且煤炭储量总是有限的,一直以煤炭承担这么大占比的能源输出并不是长远之计,所以,用其他类型资源分担或是代替煤炭进行能源输出,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就在人们急需寻找新的能源时,可燃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可燃冰内含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热值极高,由此成为现如今人们准备开发的新型能源中的首选。

2可燃冰的性质可燃冰,学名为甲烷水合物,化学式为CH4?8H2O。

可燃冰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可燃冰在 18 °C 的温度下仍能保持持稳定而不会发生变化。

一般的可燃冰组成为 1摩尔的甲烷及每 5.75 摩尔的水,然而这个比例并不是绝对的,这主要取决于有多少CH4分子在这个“笼子”结构中。

据观测,密度大约在 0.9 克每立方厘米一升的可燃冰固体,在标准状况下,平均包含 168 升甲烷气体。

虽说海底有丰富的可燃冰资源,但是陆地上也有可燃冰资源。

由于存在条件苛刻,所以一般都存在于冻土区,例如青藏高原冻土区。

中国可燃冰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

中国可燃冰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

中国可燃冰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可燃冰,一种新型的能源资源,因具有高能量密度、清洁环保等特点而备受。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燃冰储量国之一,拥有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其开发利用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可燃冰的开发现状及其在能源、工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中国可燃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东海、青藏高原等地。

作为全球最大的可燃冰储量国之一,中国探明的可燃冰储量占全球的1/3以上。

目前,中国已具备成熟的可燃冰开采技术,主要采用水力压裂和解码技术。

通过在目标区域建立钻井,将高压、低温的水注入井中,使可燃冰分解为天然气和水,再通过管道将天然气输送到地面。

(1)现状:中国可燃冰开采处于试验阶段向商业化过渡的阶段,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团队在进行可燃冰开采及利用的研究。

同时,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可燃冰产业化发展,已有多家能源企业开始进行可燃冰的试采工作。

(2)挑战:可燃冰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同时,可燃冰的开采、储存和运输等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以加强对可燃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能源领域,可燃冰可用于替代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可燃冰还可作为船舶、航空器的燃料,满足远距离运输的需求。

在工业领域,可燃冰可用于生产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等。

例如,通过可燃冰制备的氢气可以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醛等化工品;可燃冰还可以作为原料合成聚合物材料,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环保性。

可燃冰具有较高的燃烧值,可以替代煤炭等传统能源用于城市供暖、区域供冷等领域,减少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可燃冰的燃烧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理想的能源替代品。

未来,中国应加强可燃冰开采、储存、运输等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提高开采效率和经济性。

2024年可燃冰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可燃冰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可燃冰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可燃冰作为一种新兴的天然气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旨在对可燃冰市场规模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信息。

可燃冰概述可燃冰是一种存在于海底和极地地区的燃料资源,主要由冰和甲烷组成。

其含量丰富,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被广泛看作清洁能源替代品。

2024年可燃冰市场规模分析市场规模概述可燃冰市场规模是指可燃冰资源所能提供的总燃料量。

根据各国的勘探结果和预测,全球可燃冰储量庞大,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能源市场。

区域市场规模分析从地域上来看,可燃冰市场规模主要集中在北极地区和东亚地区。

北极地区的可燃冰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而东亚地区则是目前可燃冰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的积极投入和相关政策的支持。

市场规模的增长趋势随着可燃冰技术和开发设备的不断发展,可燃冰市场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预计随着新技术的引入和成本的降低,可燃冰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影响因素分析可燃冰市场规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法规、能源需求、技术进步、价格波动等。

政府的支持政策和投资是推动可燃冰市场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能源供需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替代品,市场需求也将对市场规模产生积极影响。

结论可燃冰市场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不仅北极地区、东亚地区,其他地区的可燃冰资源开发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能源需求的增长将推动可燃冰市场规模的扩大。

然而,由于可燃冰开采和开发存在技术和环境风险,市场规模的实现还面临一定的挑战。

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政策的完善,可燃冰市场有望成为未来能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可燃冰应用前景

中国可燃冰应用前景

中国可燃冰应用前景中国的可燃冰资源储量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燃冰资源国家。

可燃冰是一种以甲烷为主要组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其储量巨大,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开发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中国的可燃冰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可燃冰的应用可以大幅度减少中国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天然气进口国,但是进口依赖度高,价格不稳定,存在安全和能源供应的风险。

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可以降低中国的能源进口压力,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可燃冰的应用可以推动中国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可燃冰是一种清洁燃料,燃烧之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排放量较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与传统的燃煤、石油燃料相比,可燃冰的应用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应对气候变化。

再次,可燃冰的应用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可燃冰的开发利用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设备投资,涉及到勘探、开采、储存、运输等多个环节,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此外,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可以提供便宜、稳定的能源供应,降低能源成本,使人民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最后,可燃冰的应用还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可燃冰的开发利用涉及到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包括海洋工程技术、地质勘探技术、开采和提取技术等。

这些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将带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升中国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的可燃冰资源储量丰富,可燃冰的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开发利用可燃冰,中国可以减少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还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因此,中国应该加大可燃冰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为未来能源开发提供更加可持续、清洁的选择。

2024年可燃冰行业分析报告

2024年可燃冰行业分析报告

1.可燃冰的定义:可燃冰是一种天然的气体水合物,由甲烷和水构成,冰样物质中富含天然气。

可燃冰是一种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的重要替代品。

2.行业发展状况:2024年,全球可燃冰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各国纷纷加大了对可燃冰资源的开发力度,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采工作。

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成为全球可燃冰研究与试采的领先者。

在中国,2024年是可燃冰行业发展的重要一年。

中国成功实现了可燃冰试采,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中国的可燃冰试采工作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的神狐海域和东海的沉远海域。

通过试采,中国成功提取了可燃冰资源,并进行了初步的利用和应用实验。

这对中国的能源开发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3.行业投资情况:2024年,全球可燃冰领域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各国政府、能源公司和研究机构纷纷加大了对可燃冰领域的投入力度。

在中国,政府对可燃冰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投资额度大幅度提升。

同时,许多企业与研究机构也积极参与了可燃冰的科研开发和试采工作。

这些投资为可燃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资源保障。

4.行业挑战与机遇:在可燃冰行业的快速发展背后,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可燃冰的开发技术和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考验。

目前,可燃冰的开采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和风险。

同时,可燃冰的开采过程可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可燃冰行业也面临巨大的机遇。

首先,可燃冰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其丰富的资源量和低碳化的特性使其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替代品。

其次,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这些机遇将激励行业参与者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可燃冰行业的发展。

5.行业前景展望:2024年可燃冰行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各国纷纷加大了对可燃冰资源的发现和开采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2024年可燃冰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可燃冰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可燃冰市场前景分析可燃冰作为一种新兴资源,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开发价值,对于能源市场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能源资源逐渐减少,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国内外能源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将对可燃冰市场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1. 可燃冰资源概述可燃冰是一种以冰为主要成分,同时含有天然气的沉积物,在寒冷的海洋地区和高海拔冰河地区广泛存在。

它是一种未经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资源,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甲烷等天然气,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环境利益。

2. 可燃冰市场潜力2.1 资源储量丰富可燃冰资源的储量丰富,全球可燃冰资源储量被认为是传统天然气储量的两倍以上。

据国内外权威机构估计,我国可燃冰资源的潜在储量达到上万亿立方米,居世界前列。

这种丰富的资源储量为可燃冰的商业化开发提供了强大支持。

2.2 清洁能源的重要替代品可燃冰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较少,是传统化石燃料的重要替代品之一。

由于全球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可燃冰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3. 可燃冰市场挑战3.1 技术难题可燃冰开采存在较大的技术难题,主要表现为开采、输送、储存等环节技术尚不成熟。

目前,我国在可燃冰开采技术方面已取得一定突破,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技术难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可燃冰市场开发的进程。

3.2 高成本挑战可燃冰开采和利用的成本较高,包括开发、开采、运输等方面的投入都较大。

同时,由于技术尚不成熟,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增加了可燃冰商业化的风险和成本。

4. 可燃冰市场发展趋势4.1 政策支持推动各国政府普遍支持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可燃冰市场提供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

政策的积极推动将进一步推动可燃冰市场的发展。

4.2 国际合作加强可燃冰资源分布广泛,国际合作是加速可燃冰商业化开发的关键。

各国在可燃冰开采、利用技术和经验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技术难题,推动可燃冰市场的繁荣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生态环境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分布在深海沉积物和陆地上的永久性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因为它的外形看上去很像冰,且遇到火焰可以燃烧,因此被称为可燃冰。

可燃冰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现已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注意。

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中国等国家都投入了大量人才与资金对其进行研究。

我们期待着有一天真的能将可燃冰大量开采并投入商业化使用,由此来缓解能源短缺带给我们的压力。

1.我国可燃冰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了对可燃冰的研究。

自2002年开始,地质调查局对我国冻土区进行了地质勘查,发现我国冻土区存在着大量的可燃冰;2007年5月1日凌晨,我国在南海北部首次采样成功,证明了我国南海北部有着大量的可燃冰资源,说明了我国对于可燃冰的研究突破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与世界顶尖水平已经相差无几;2009年9月,我国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可燃冰,大约十年之后便能投入到生产生活中,粗略估计它的价值相当于350亿吨石油;2013年12月17日,我国在广东珠江口盆地东海海域得到了相当于1000~15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高纯度可燃冰样品;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地区试采可燃冰成功并实现了长达八天以上的连续稳定产气,这一重要成果震惊了全世界,标志着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在海域中连续稳定地开采可燃冰的国家。

可燃冰的开采成功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宝库打开了一扇重要的门扉,缓解了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

2.可燃冰开采方法
2.1热解法。

热解法就是直接对可燃冰进行加热,使可燃冰受热分解为水和天然气。

这种方法经历了电磁加热与微波加热,实现了循环注热,并且原理简单,作用快,但是热解法效率低,只能用来局部加热,而且产生的天然气不易收集,铺设管道花费代价也很高。

2.2置换法。

这种方法是把化学试剂诸如盐水甲醇、乙二醇、乙醇等注入到可燃冰的水合物储层中去。

破坏可燃冰的稳定状态,使其温度下降,开始分解。

但是这种方法成本比较高,作用缓慢,目前应用较少。

2.3降压法。

降压法通过降低压力使可燃冰的平衡曲线稳定移动,最终达到分解可燃冰的目的。

降压法开采成本不高,适合于大面积开采,是目前所有方法中最具有可实施性的。

3.可燃冰的发展前景
3.1可燃冰的积极作用。

在现今能源匮乏的条件下,许多国家都出现了能源危机,虽说现在都在提倡使用新能源,但是其开发和利用技术都不是很完善,煤、石油等常规能源依旧处于主导地位。

可燃冰作为本世纪最重要的清洁能源,它的出现让我们人类重新看到了希望,可燃冰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它主要拥有以下两个优点:
第一,可燃冰总量多,且分布广泛、埋藏较浅。

目前已在100多个国家发现了可燃冰的存在,覆盖了30%的陆地和90%的海洋,且分布均匀,不像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那样分布集中,避免了能源垄断。

可燃冰储量十分庞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洋中所储存的可燃冰中甲烷的含量约为2万亿立方米,如果全部开采并储存下来,大概可供全球所有人再用1000年,这样就为之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裕的过渡时间,保证了能源的可持续性。

第二,清洁高效,能量密度大。

可燃冰体积虽小,却蕴含着很大的能量。

1立方米可燃冰就相当于160立方米的天然气。

由此可以看出,可燃冰具有极高的热值。

另外,可燃冰燃烧后生成的产物只有水和少量的二氧化碳,与传统能源相比,它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无论是从能源的分布范围和储量考
浅析可燃冰的国内开发现状与发展前景
刘少鹏 陶 磊 苗建杰 孙 旭 赵聪聪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当今社会人们使用的能源主要还是煤和石油,但是这种常规能源不但数量有限,而且使用起来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可燃冰作为当下新型的清洁能源,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对我国可燃冰的开采现状和发展前景做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清洁能源;可燃冰;能源开采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07-0102
·102·
·103·
103
生态环境
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内容。

地泵空调系统是目前暖通空调中可再生资源合理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是通过地下恒温层土壤热的有效转化来实现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转,在保证制冷、制热效果的同时,降低能源损耗。

此外,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方向,通过对其合理转化,能够更好的满足暖通空调运行效果,提升能源利用率。

2.4采暖空调冷冻水系统设计。

首先,要确保管道布设的合理性,降低管道系统的难度,提升操作效率,同时还需对维修和养护成本予以综合考虑,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

其次,在温度调节系统设计中,在保证其运行独立性的基础上,加强与用户设备的连接,实现热量消耗的有效分摊。

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和负荷情况对冷水系统设计方案进行调整,降低系统运行中存在的能耗问题。

2.5风系统节能设计。

风系统节能设计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自身系统的节能设计和通风系统节能设计。

在自身系统节能设计时,一方面要遵照国家制定的标准要求,另一方面还需对室内二氧化碳量实行严格控制。

对于人员较为集中的建筑室内环境,可以采用集
中供暖形式;对于人员较多,建筑规模较大的空间来说,可以采用全空气式的设计形式;而针对高层建筑则可以采用分层设计形式,以提升暖通空调运行水平。

通风系统的节能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电气系统运行质量,实现热能的有效传输和转换,进而加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最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形式为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不过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节能要求开展相应作业,这样才能保证通风系统设置的合理性,降低能源的过度消耗。

3.结语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暖通空调设计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不过由于目前相关技术及其理念的缺失,使得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应加大对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研究力度,强化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从而为缓解我国能源危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啸琳.节能理念下的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
[2]汪海霞.基于节能理念下的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探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04)
作者简介:占甜甜(1992—),女,汉族,江西省景德
镇市,研究生学历,二级建造师,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
虑,还是从燃烧效率以及燃烧产物来看,可燃冰完全能够成为日后代替常规能源的新型能源,改变当今社会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匮乏的紧张局面,成为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3.2可燃冰开采中的问题。

可燃冰在正常情况下是以固态的形式存在的,它无法像石油那样自喷流出。

但如果把它从海底一块块开采上来,那么可燃冰的平衡状态就会发生改变,其中所蕴含的甲烷就会被消耗殆尽,同时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在可燃冰的开采中,主要存在着下列三个问题:
第一,甲烷对温室效应造成的影响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大概是同体积二氧化碳的20倍之多。

因此在可燃冰的开采过程中,哪怕它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裂缝,从中泄露而出的甲烷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我们承受不起的。

第二,随意开采可燃冰有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

可燃冰作为沉积物的主体部分,往往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如果随意开采,那么在海底就有可能会引发海底滑坡等自然灾害,对海底设施是一种极大威胁。

第三,开采成本十分昂贵。

目前可燃冰的开采指导理论尚不成熟,可燃冰的开采方法也不完善。

开采过程会遇到许多问题,还会受到未知因素的干扰,这些都会影响到最后的开采效率。

总结
目前国内外对于可燃冰的研究仍停留在摸索阶段。

实际开采过程中,因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而出现了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精于研而慎于行。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集中优势力量来对可燃冰进行研究,争取早日突破技术上的难关,为人类取得宝贵的能源财富。

同时我们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谨慎小心 ,不能急功进取,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可燃冰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继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之后最有可能成为人类重要战略能源的宝库;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对其开采不当,它也可能成为造成人类灭亡的导火索。

因此,我们要合理的利用它,在技术成熟之前,切不可对其进行大规模开采。

参考文献:
[1]安珑雨.中国永久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资源环境与工程,2014.2.25
[2]吴 震.新型洁净能源可燃冰的研发现状[J].节能,2009[3]张寒松.清净能源可燃冰研究现状与前景.应用能源技术,2014
(上接第10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