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落花生》这篇课文,要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学习时教师应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要善于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赞扬的是落花生奉献精神。落花生没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长,虽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类,有着内在的美,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文章否定的是那种“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3、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

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1、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教师PPT向学生展示花生的图片,导入今天的课文。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上的图片,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

同学们争相举手(因为都是农村的孩子,家里大都种花生,所以并不陌生)

师:其实花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落花生?

(教师展示PPT第二张图片:落花生名字的由来)

2、展示第二张PPT:题目《落花生》

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许地山的这篇课文《落花生》,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吧!

(展示PPT,作者简介)

生:自由读作者简介。

师:统一描述作者简介。

二、整体感知,分清主次

师:了解作者之后,让我们先来认真的听读课文吧,注意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都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PPT展示,听读课文以及要求)

3、教师趁学生读课文时板书课题《落花生》。

4、师:好了,谁能说出课文都写了那些内容呢?请举手。生:踊跃举手。

教师点名,可找一两名学生来回答。注意教师话语,用鼓励性、赞美性的语言,即便学生回答不太理想。

5、学生回答完毕,教师PPT展示答案,并出示下一个问题,讨论哪一部分是是重点。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的阅读课文,找出哪一部分是详写那一部分是略写。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好了,谁能说一下哪一部分是详细写的呢?

(学生踊跃举手)教师可点名让学生说。注意用鼓励性语言。

三、重点研读、深入探究

1、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第一自然段吧?看看都说了些什么?(PPT展示问题)

学生读完举手回答。

师:好,谁能说一下啊?第一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生:种花生和收花生。

师:谁能找出种花生的词语呢?请用你的笔把它画出来?

学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教师出示问题:这些词语能颠倒顺序吗?为什么?

学生:不能,因为这是种花生的程序。

教师出示问题:那么这一段还有没有讲到其他内容呢?

生:收花生,(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师:“居然”什么意思?“居然”的结果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生:居然就是想不到花生收获了,说明他们感到很高兴。

师:你回答的真棒。

过渡:这一收获居然要用节来收获,这是多么热爱生活的一家人呀。默读3—15自然段,让我们看这热爱生活的一家人是怎么过花生节的,怎么议论花生的?

师:(PPT展示三个问题)

1、兄妹三个都是怎样评论花生的?父亲又是如何评论花生的?

2、父亲用花生和什么做比较?

3、父亲通过花生想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小组朗读并且讨论相关问题。

教师在教室从旁指导。

等学生讨论完毕。

师:好,哪一组能分角色,演一演他们几个的对话吗?

(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可挑选小组进行。

师:好让我们在来齐读父亲对花生的评价吧?

生:(齐读)

那么谁能说一下,这里父亲把花生都和什么做了比较呢?

学生举手回答。同时,教师展示答案,并出示桃子、石榴、苹果与花生的图片,进行真实对比。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表格来对比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请同学们帮老师填一填好吗?(教师PPT出示表格)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用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来填一填!

学生拿笔去书中找答案,之后可点名让学生回答自己所填写的答案。

根据表格内容的对比,我们得出花生虽然不好看但花生可以做什么?

学生争抢回答,花生油,做菜,做月饼,做花生酱等等。

教师PPT总结展示花生的用途。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花生不好看但是很有用。”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呢?虽然不好看,但是他们很有用呢?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去收回答!(PPT展示问题)学生争抢回答:清洁工,邮递员,工人,农民,人民警察等等。

教师PPT总结,并分析他们的特点,没有体面的工作。没有美丽的外表,但是他们都不计名利、默默奉献,他们都很有用。

师: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PPT展示。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吧。

教师出示PPT内容,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思考,“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这句话里的“印”能不能改成记?

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

印有牢牢记住的意思而记却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学生回答合理即可。

四、总结写法,课外拓展

感悟写法——借物喻人。

1、师:题目是落花生,其实在写人,我们把他叫借物喻

人(板书),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种写法,做人要做有用的人,2、师: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注意能用到所学写法。(如: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像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然后结合课后的“小练笔”写一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愿意毛遂自荐?

生1:我想说:“我要向花生学习”。

生2:做人不能光看外表,要看他是否有用;

生3:不是有一句名言:“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装扮自己”,我觉得说得真好。

生4:我又学会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理两种写作方法,我想我的作文能力会更好。

生5:我认为父亲的话有些不对,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们的生长特点。

生6:老师,你不是说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时代,它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吗?难道像桃子、石榴、苹果敢于展示自己才华,错了吗?

师:你们提得真好,的确现在的社会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们的生长特点。现在的社会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样的默默奉献的人,更需要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

六、布置作业

讨论,当今社会是需要像花生这样的人,还是需要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呢?为什么?

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略)(详)

借物-----------喻-------------------------------有用的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