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WIFI网络解决方案

大学校园WIFI网络解决方案
大学校园WIFI网络解决方案

大学校园网络解决方案

园区网络高可用性解决方案考虑的就是让网络能从故障中快速恢复的技术

应用。通过高可用性组网模型的推荐,从网络规划、设计、部署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在园区主打产品 S5100/S3600/S5500/S7500E/S9500的应用,提高园区网络的整体可用性。

从整网结构上,推荐典型的三层结构组网模型和简化了的二层扁平结构组网,严格定义各层功能模型;使用各种故障检测技术,实现网络故障的快速检测、上报;采用冗余设计,提供关键节点的冗余和链路冗余,通过预留资源实现快速收敛;综合考虑各种高可用性技术的应用部署,达到网络故障的最佳收敛效果。

例如如下的三层接入组网模型的推荐示例:

网络按照分层、模块化的思路进行设计和规划,根据业务、区域等规划因素进行模块化区域划分,每个区域有自己的汇聚核心与网络核心相连。

网络各层设备都为三层设备,支持OSPF,实际组网中可根据需要选用其它

不同型号设备。在接入层设备上配置用户的三层网关,提供百兆端口接入,支持语音和POE。接入层千兆双归属到汇聚层设备,提供链路冗余备份,利用存在

的ECMP实现流量负载分担。区域汇聚核心间提供千兆链路连接,双机备份和加速路由收敛。汇聚层千兆双归属到网络核心,根据实际带宽需要也可千兆链路捆绑双上行到核心。两台核心设备间通过千兆捆绑链路连接,完成高速数据交换和双机热备份。对于较大或接入/汇聚设备较多的园区网络,核心层可考虑用多台设备搭建RPR环或RRPP环替代双机热备份。核心设备支持双主控、电源/风扇冗余、跨板聚合提高可靠性。

1)整体拓扑结构图

1)基础组网方案特点

基于现有网络应用

本方案推荐的高可用性典型组网模型考虑了当前常用的网络应用结构,不会为了适应高可用性网络部署而影响当前的网络应用。

◆关注技术应用细节

本方案关注各种高可用性技术应用细节和实际部署建议,包括存在多种选择时的最佳实践推荐

◆拉通产品、考虑整网的可用性

本方案不仅仅是单个产品、单个应用的可靠性,也不是各种可靠性技术的堆砌,更多的是考虑各种可靠性技术综合应用在整网的可用性性能

◆组网模型丰富

推荐的高可用性网络组网模型丰富,包含二层接入/三层接入、两层网络结构/三层网络机构,涵盖了目前大多数组网应用

◆可缩放性

因为实现了功能的本地化,容易识别潜在的问题,因此遵循分级设计的网络可以在不牺牲对网络的控制和管理的条件下大规模增长。

◆易于实现

分级设计清晰地将每项功能分配级相应的层,因此使网络实现更容易。

◆易于排除故障

因为每一层的功能都是经过良好定义的,因此隔离网络问题通常并不困难。

◆可预测性

使用分级模型的网络具有较高可预测性,从而可以比较容易地规划网络的增长。

◆协议支持

因为网络基础设施以逻辑方式组织在一起的,因此,在遵循分级设计的网络里将现在和将来应用或协议结合是非常简单的。

2)无线AP组网方案特点

无线热点方案根据实际应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提供FAT AP和FIT AP两种部署,支持ADSL、LAN、EPON等多种接入有线的方式。本方案充分考虑到热点部署的各种场景,基于网络规模设计多种组网模式,具体如下:

对一些需要进行集中参数设置/管理的大型区域(如高校、机场,会展/会议中心、室外休闲广场等)首选FIT AP+AC系统,园区内部部署无线控制器。

◆应用场景

上行多采用ADSL接入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LAN方式。AP接入采用一级PoE接入交换机汇聚,AP可采用WA2200,WA1208E。

◆ FIT AP方案优点

?可以提供100M/1000Mbit/s速率,主要适用于用户规模较大的型场点,如大学校园、中型企业、酒店、商场、会展中心、商务楼、医院等。

?采用FIT AP组网,上行通过LAN接入方式,也可根据需要采用EPON或ADSL 接入。

?AP接入采用二级交换机汇聚结构或EPON方式。

?AP可采用WA2200,WA1208E,WA2110。

?所有AP统一由运营商大网的无线控制器集中管理。

?内部部署AAA服务器,无线控制器和无线接入点,运营商在代维代建WLAN 网络的同时,还可利用无线网络开展热点运营。

?AP的管理IP地址由无线控制器分配,采用私网IP地址。

?无线控制器可选用75E/95集成插卡方式,提供有线无线一体化方案。

◆无线网管组件

iMC网管中心通过SNMP直接管理到AC设备和FAT AP,FIT AP设备信息由AC设备提供给iMC网管中心,管理员可通过Browser方式操作iMC网管。

无线业务管理组件(以下简称为WSM组件)依托iMC智能管理平台,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的管理。用户可以获得全面的无线业务管理能力,实现AC、Fat AP、Fit AP、移动终端等无线设备的集中管理,轻松实现设备配置管理功能,并提供无线拓扑、AP设备物理位置拓扑等多种拓扑功能,对全网无线设备进行直观有效的组织,了解网络部署和设备状态;支持无线设备的批量配置,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丰富的无线业务报表可直观体现出无线网络质量、无线流量、无线用户时间和空间分布。

iMC无线网管基本模式

◆功能特点

?提供FAT/FIT AP混合组网方案,以及EPON,LAN等多种接入方式整体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明确FIT AP和AC在城域网中的布放方案。

?支持FAT/FIT AP平滑升级,保护运营商的前期投资。

?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管,可在同一个平台中实现对有线无线的无缝管理,节省用户投入,减少维护工作量。

?无线网管支持AP和用户流量统计,告警和性能监控,掉线率统计,TopN用户统计等自定义报表功能,以及用户信息查看及定位,射频覆盖情况显示,无线入侵检测等功能,便于运营商运维、管理。

?无线网管支持FIT AP/AC物理拓扑显示,便于设备故障时的问题排查。

?FAT AP支持TR069,简化大规模FAT AP部署和管理。

?AC支持基于SSID的双向限速,防止部分AP和业务抢占网络带宽。

?交换机支持无线插卡,保护用户投资,并可以平滑扩容;交换机集成EPON,IPS,VPN等多业务板卡,实现一体化的WLAN接入和安全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