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新版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明细

全国最新版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明细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北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天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

辖区古称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1955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新”字作为简称。

3、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元时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乌思”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明代设立两个都指挥使司。清代称西藏东部为“康”(喀木),中部为“卫”,西部日喀则一带为“藏”(包括阿里),因其在中国西部,故称西藏。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藏”字作为简称。另一说认为简称源于故称“乌思藏”。

4、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

公元5世纪处,匈奴贵族赫连勃勃自以为是夏后氏后裔,故将建立的割据政权定国号为“夏”。宋代,党项族拓拔氏首领李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今银川),立国号“夏”,创立文字,建西夏王朝。13世纪,元灭西夏,取“平定西夏永远安宁”之意,在这里设宁夏行省,始有宁夏之名。1958年设宁夏回族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宁”字作为简称。

5、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宋设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一名产生。元设广西两江道。明设广西省。1958年设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为广西壮族

自治区。

因自宋至清,广西的行政中心在桂州(或桂林府),故广西简称“桂”。另一说认为广西秦时曾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而历史上广西2/3地域属桂林郡,故广西简称“桂”。

三、两个特别行政区

1、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

宋代以前,这里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取全称中的“港”字作为简称。

2、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

名字最早记录于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意为海湾如明镜,盛产“蚝”。后又称做“澳”,即船只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称“蚝镜澳”,因隶属广东香山,亦称“香山澳”。“门”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本地内港的妈祖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的海峡象门;另一说是本地南面的氹仔、小横琴、路环、大横琴四岛离立对峙,海水贯流其中呈十字门状;再一说是本地南台山(妈阁庙山)和北台山(莲峰山)相封成门。总之,既是澳,又是门,故曰澳门。1999年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取全称中的“澳”字作为简称。

四、23个省

1、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1671年为抵御沙俄东侵,清政府在黑龙江沿岸修筑黑龙江城(黑河旧城),设置黑龙江将军,管辖黑龙江流域。1907年改为黑龙江省。

取全称中的“黑”字作为简称。一说简称源于河流黑龙江。

2、吉林省(吉)长春

吉林一名源于“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松花江的城市”。1673年建城。1676年置吉林将军。1907年将其辖区改称吉林省。

取全称中的“吉”字作为简称。

3、辽宁省(辽)沈阳

秦汉魏晋时代,在辽河以东设辽东郡,以西设辽西郡。北宋时,在今河北、辽宁一带,契丹族建立辽国。辽金时代设置辽阳府。元设辽阳行省。明设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因辽河流域为清朝发源地,取“奉天承运”之意,改为奉天省。1929年,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改称辽宁省。

取全称中的“辽”字作为简称。一说因境内有辽河,故简称“辽”。

4、河北省(冀)石家庄

战国时,黄河以北的齐国土地称为河北。汉设河北县。唐设河北道。辖区与今有出入。1928年设河北省。

辖区相当于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中的冀州,故简称“冀”。

5、山西省(晋)太原

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为山西。元时,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这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明处设山西省。

辖区为春秋时晋国地,故简称“晋”。

6、青海省(青)西宁

因境内有青海湖,故得名青海省。据《水经注》记载,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这里就称青海了,也有写作西海的。唐以后多以青海为正名。1928年设青海省。

取全称中的“青”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境内有青海湖故简称“青”。

7、山东省(鲁)济南

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称为山东。金时,在开封以东地区设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这是山东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清初设山东省。

辖区为春秋时鲁国地,故简称“鲁”。

8、河南省(豫)郑州

古称黄河以南地区为河南。汉设豫州部。唐置河南道。宋置河南

路。元置河南江北行省。明初设河南省。

辖区相当于《禹贡》中的豫州,故简称“豫”。

9、江苏省(苏)南京

清康熙6年(1667年)设江苏省,取两江总督驻所江宁(今南京市)和巡抚驻所苏州(今苏州市)两府首字组成江苏省。

取全称中的“苏”字作为简称。

10、安徽省(皖)合肥

1667年,取当时的政治中心安庆(今安庆市)和经济都会徽州(今歙县)二府首字组成安徽省。

安庆府是春秋时皖国故地,别称为皖,故安徽简称“皖”。一说认为因境内最早的名山天桂山古称皖公山,故简称“皖”。

11、浙江省(浙)杭州

浙江即江流盘回曲折之意。战国时浙江指今天的富春江、钱塘江和新安江。东汉将浙江分为浙东、浙西两个地区。唐以后这两个地区转化为政区名称。明初设浙江省。

取全称中的“浙”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富春江、钱塘江和新安江古称浙江,故简称“浙”。

12、福建省(闽)福州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此设闽中郡。汉时称福建为闽越国。唐开元年间设福建节度使,管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是前两州的名字组成的。元设福建行省。明设福建省至今。辖区古为闽越族聚居地,故简称“闽”。一说因境内有闽江,故简称“闽”。

13、江西省(赣)南昌

唐代设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江西由此得名。宋设江南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后皆设江西省。

因赣江纵贯全省,故简称“赣”。

14、湖南省(湘)长沙

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设湖南节度使,始出现湖南一名。宋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元明两代设湖南道。清代设置湖南省。

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

15、湖北省(鄂)武汉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一名产生。元明两代设湖北道。清代设置湖北省。

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简称“鄂”。

16、广东省(粤)广州

宋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由此出现广东一名。元设广东道。明设广东省。

辖区汉初为南粤之地,故简称“粤”。

17、台湾省(台)台湾

台湾一名源于西拉雅族的台窝湾支族。台湾在秦汉时称“东鳀”。三国时称“东夷”。元时称“瑠

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一名。清光绪11年(1885年)设台湾省。

取全称中的“台”字作为简称。

18、海南省(琼)海口

因其位于南中国海域,境内最大岛屿又称海南岛,故名海南省。1988年建省。

因秦以后称这一带为琼台、琼州或琼崖,故简称“琼”。

19、甘肃省(甘或陇)兰州

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西夏王朝设置的十二监军之一,治所在甘州(今张掖县),辖甘州、肃州(今酒泉)二州,取二州首字组成甘肃。元设甘肃行省,明代并入陕西省,清代恢复省治。

取全称中的“甘”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西夏时行政中心在甘州,故简称“甘”。

由于甘、陕两省间有陇山,甘肃古时别称陇西,故又简称“陇”。

20、陕西省(陕或秦)西安

陕西一名,源于周代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张汴塬一带古称陕塬,当时的陕西就是陕塬以西的泾渭平原。唐安史之乱后设

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宋设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清设陕西省。

取全称中的“陕”字作为简称。

又因辖区春秋时为秦国地,故又简称“秦”。

21、四川省(川或蜀)成都

辖区秦时设蜀郡。汉设益州部。唐设剑南道,又分剑南东川、剑南西川两节度使。宋设西川路和峡路,后将西川、峡二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产生。元时合并四路,设为四川行省。自此,四川省治沿用至今。

取全称中的“川”字作为简称。

又因辖区西部古为蜀国地,故又简称“蜀”。

22、贵州省(贵或黔)贵阳

宋代以前设矩州,因当地语音“贵”“矩”难分,故也写做贵州,元初正式命名为贵州。明设贵州布政使司。清设贵州省。

取全称中的“贵”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境内有贵山,故简称“贵”。

辖区东北部秦时属黔中郡,唐属黔中道,故又简称“黔”。一说认为境内有黔灵山、黔灵河,故简称“黔”。

23、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因在云岭以南,故名云南。西汉时设云南县。三国蜀汉时设云南郡。元设云南行省。明设云南布政使司。清设云南省。

取全称中的“云”字作为简称。

又因行政中心昆明一带,属战国时滇国地,故又简称“滇”。一说因境内有滇池,故简称“滇”。中国各省的省会城市一览: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

北京市京北京

浙江省浙杭州

天津市津天津

安徽省皖合肥

上海市沪上海

福建省闽福州

重庆市渝重庆

江西省赣南昌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

山东省鲁济南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

河南省豫郑州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

湖北省鄂武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湖南省湘长沙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

广东省粤广州

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海南省海口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四川省川或蜀成都

河北省冀石家庄

贵州省贵或黔贵阳

山西省晋太原

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辽宁省辽沈阳

陕西省陕或秦西安

吉林省吉长春

甘肃省甘或陇兰州

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青海省青西宁

江苏省苏南京

台湾省台台北

4个直辖市:北京北京

天津天津

上海上海

重庆重庆

5个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乌鲁木齐西藏拉萨

宁夏银川

广西南宁

22个省:

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

辽宁沈阳

河北石家庄

河南郑州

湖北武汉

湖南长沙

山西太原

山东济南

陕西西安

江苏南京

浙江杭州

福建福州

广东广州

安徽合肥

江西南昌

云南昆明

贵州贵阳

甘肃兰州

青海西宁

海南海口

四川成都

2个行政区:

香港香港

澳门澳门

台湾台北

中国省份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四个直辖市北京北京天津天津

上海上海

重庆重庆

内蒙古呼和浩特

新疆乌鲁木齐

西藏拉萨

宁夏银川

广西南宁

黑龙江哈尔滨

吉林长春

辽宁沈阳

河北石家庄

河南郑州

湖北武汉

湖南长沙

山西太原

山东济南

陕西西安

江苏南京

浙江杭州

福建福州

广东广州

安徽合肥

江西南昌

云南昆明

贵州贵阳

甘肃兰州

青海西宁

海南海口

四川成都

香港香港

澳门澳门

台湾台北

中国最新省会城市排名〔09年版〕

一、广州——横超台北直跃第一

二、台北——稍逊广州暂列第二

三、杭州——魅力依旧再入三甲

四、南京——猛势觉醒全面出击

五、武汉——中部龙头再创新功

六、沈阳——振兴大计全面领跑

七、成都——逆境辟路契机无限

八、哈尔滨——大冬盛会声名大振

九、西安——高新产业大力发展

十、济南——不比青岛暂避风芒

十一、郑州——商贸重镇续写辉煌十二、长沙——经济强势端倪已现十三、石家庄——穷追猛赶不可懈怠十四、昆明——旅游名城魅力无限十五、南宁——创造条件开发潜能十六、长春——城市绿化连续折桂十七、合肥——中部新贵潜力巨大

十八、福州——僵局之际寻找突破

十九、南昌——交通优势奠定实力

二十、呼和浩特——脚踏实地稳步发展二十一、海口——旅游事业做大做强

二十二、太原——拓展优势争取创新

二十三、贵阳——实力待发只争朝夕

二十四、兰州——科研实力志超西安

二十五、乌鲁木齐——西北新星发力正猛二十六、西宁——稳步发展逆境辟路

二十七、银川——突出功能改善人居

二十八、拉萨——旅游支柱全面开发

最新中国各个省份城市

一、中国共有省级行政区34个,具体为: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23个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 东、海南、甘肃、青海、台湾。 5个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 二、各市省会目录 1.北京市北京 2.天津市天津 3.上海市上海 4.重庆市重庆 5.河北省石家庄 6.山西省太原 7.陕西省西安 8.山东省济南 9.河南省郑州 10.辽宁省沈阳 11.吉林省长春 12.黑龙江省哈尔滨 13.江苏省南京 14.浙江省杭州 15.安徽省合肥 16.江西省南昌 17.福建省福州 18.湖北省武汉 19.湖南省长沙 20.四川省成都 21.贵州省贵阳 22.云南省昆明 23.广东省广州 24.海南省海口 25.甘肃省兰州 26.青海省西宁 27.台湾省台北 28.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30.西藏自治区拉萨 3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3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33.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 34.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

三、5 - 32省会的地级市与县级市 5.河北省(11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 11个地级市: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衡水市。 22个县级市: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遵化市、迁安市、武安市、南宫市、沙河市、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霸州市、三河市、冀州市、深州市。 6、山西省城市(11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 11个地级市: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忻州、晋中、临汾、运城、吕梁 11个县级市:古交、潞城、高平、原平、介休、侯马、霍州、永济、河津、孝义、汾阳 7.陕西省(10个地级市、3个县级市): 10个地级市: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 3个县级市:兴平市、韩城市、华阴市。 8.山东省(17个地级市、31个县级市): 17个地级市: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莱芜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 31个县级市:章丘市、胶南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即墨市、滕州市、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招远市、蓬莱市、栖霞市、海阳市、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新泰市、肥城市、乳山市、文登市、荣成市、乐陵市、禹城市、临清市。 9.河南省(17个地级市、21个县级市): 17个地级市: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 21个县级市:巩义市、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中牟县、偃师市、汝州市、舞钢市、林州市、卫辉市、辉县市、沁阳市、孟州市、禹州市、长葛市、义马市、灵宝市、邓州市、永城市、项城市、济源市。 10.辽宁省(14个地级市、17个县级市): 14个地级市: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 17个县级市:新民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海城市、东港市、凤城市、凌海市、北镇市、大石桥市、盖州市、灯塔市、调兵山市、开原市、凌源市、北票市、兴城市 11.吉林省(8个地级市、1个州、20个县级市): 8个地级市: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 1个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0个县级市:九台市、榆树市、德惠市、舒兰市、桦甸市、蛟河市、磐石市、公主岭市、双辽市、梅河口市、集安市、临江市、大安市、洮南市、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龙井市、

全国最新版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明细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北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天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中国各省省会城市、简称、简介及速记口诀

中国各省省会城市、简称、简介及速记口诀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1955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取全称中的“新”字作为简称。 3、西藏自治区(藏)元时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乌思”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明代设立两个都指挥使司。清代称西藏东部为“康”(喀木),中部为“卫”,

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划分明细

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划分明细 我国现在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具体如下: 23个省: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山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台湾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江苏省、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 4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一、直辖市 1.北京(16个市辖区2个县) 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崇文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房山区石景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门头沟区 县:延庆县(延庆镇)密云县(密云镇) 2.天津(16个区) 分别是: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河东区、南开区、红桥区、滨海新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蓟州区、静海区、宁河区。 3.上海(16个区) 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 4.重庆 重庆有21个市辖区。

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铜梁区、璧山区。 13个县:潼南县、荣昌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 4个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二、自治区 1.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4个地级市、5个地区(注:3个自治区辖地区、2个自治州辖地区)、5个自治州,13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注:9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62个县、6个自治县。 下辖行政区 1)乌鲁木齐市 水磨沟区(市政府驻地)、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头屯河区、达坂城区、米东区、乌鲁木齐县 2)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市政府驻地)、独山子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 3)吐鲁番市高昌区(市政府驻地)、鄯善县、托克逊县, 4)哈密市伊州区(市政府驻地)、伊吾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5)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地区行署驻地)、温宿县、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拜城县、乌什县、阿瓦提县、柯坪县, 6)喀什地区喀什市(地区行署驻地)、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泽普县、莎车县、叶城县、麦盖提县、岳普湖县、伽师县、巴楚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

中国城市名称大全_全国省市县区名称_全国各大城市名称_

中国城市名称大全_全国省市县区名称_全国各大城市名称

中国城市名称大全,全国省市县区名称,全国各大城市名称,全国省会城市名称,全国省份城市名称,全国各城市名称 共661个城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并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 直辖市 北京市:【京】 海淀区、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丰台区、朝阳区、崇文区、大兴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怀柔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

天津市:【津】 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河东区、南开区、红桥区、北辰区、津南区、武清区、塘沽区、西青区、汉沽区、大港区、宝坻区、东丽区、蓟县、静海县、宁河县 上海:【泸】 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杨浦区、虹口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南汇区、奉贤区、崇明县 重庆:【渝】 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渝北区、巴南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垫江县、武隆县、丰都县、城口县、梁平县、开县、巫溪县、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忠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7+5地级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 19县级市-吐鲁番市、哈密市、昌吉市、阜康市、博乐市、库尔勒市、阿克苏市、阿图什市、喀什市、和田市、伊宁市、奎屯市、塔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分级.doc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分级 1级:准国级,香港,澳门2特区(对外享受国家和地区中的地区级,可以单独参加国际的经济,社交,体育活动和申办国际级的活动,如奥运会等,高度自制,有自己的区旗,区徽) 2级:正部级:4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3级:副部级:15个副省级城市(包括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武汉、广州、济南,杭州,西安,成都,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 4级:准副省级: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和国务院批准的唐山市、大同市、包头市、鞍山市、抚顺市、吉林市、齐齐哈尔市、无锡市、淮南市、洛阳市等十个“较大的市”。 5级:正厅级:一般地级市 6级:副厅级:省直管县级市 7级:正处级:一般县级市 按照综合指标“城市IT级别指数”的数值,进行排名: 1、城市IT级别指数在50以上的,列为1级城市。 2、城市IT级别指数在10以上的,列为2级城市。 3、城市IT级别指数在5以上的,列为3A 级城市。 4、城市IT级别指数在3以上的,列为3B级城市。

5、城市IT级别指数在2以上的,列为4A 级城市。 6、城市IT级别指数在2以下的,列为4B级城市。 所谓的(城市IT级别指数)是指综合了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全市总人口、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主要电子信息产品销量、软件业规模、上网计算机数量等各项指标,考察了城市IT市场发达程度,并通过精细的调查研究、计量研究和案例研究,形成了对中国城市IT环境的现状倾向性、变化趋势和规律性的重要发现——城市分级标准。 中国大陆现行城市行政级别一览 一、直辖市: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行政地位与省相同;直辖市与省辖市、地级市管辖区域相同,下辖:区,县,市(县级)。现时中国大陆有四个直辖市,分别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 二、副省级市: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同级。副省级市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发文、中国国务院同意才能成为副省级市。 三、计划单列市: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的城市。中国大陆目前一共有五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宁波、青岛、大连、厦门。 四、较大的市:较大的市有多种版本,其中按照地方组织法的定义较为准确。地方组织法的定义是,“较大的市”专指经国务院批准、拥有

全国多少省市自治区直辖市

全国多少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中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我国只有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这34个省的简称和省会如下: 1、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 2、吉林省,简称吉,省会长春。 3、辽宁省,简称辽,省会沈阳。 4、河北省,简称冀,省会石家庄。 5、甘肃省,简称甘,省会兰州。 6、青海省,简称青,省会西宁。 7、陕西省,简称陕,省会西安。 8、河南省,简称豫,省会郑州。 9、山东省,简称鲁,省会济南。 10、山西省,简称晋,省会太原。 11、安徽省,简称皖,省会合肥。 12、湖北省,简称鄂,省会武汉。 13、湖南省,简称湘,省会长沙。

15、四川省,简称川,省会成都。 16、贵州省,简称黔,省会贵阳。 17、云南省,简称滇,省会昆明。 18、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 19、江西省,简称赣,省会南昌。 20、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 21、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 22、台湾省,简称台,省会台北。 23、海南省,简称琼,省会海口。 24、新疆,简称新,省会乌鲁木齐。 25、内蒙古,简称蒙,省会呼和浩特。 26、宁夏,简称宁,省会银川。 27、广西省,简称桂,省会南宁。 28、西藏,简称藏,省会拉萨。 29、北京市,简称京,省会北京。

31、天津市,简称津,省会天津。 32、重庆市,简称渝,省会重庆。 33、香港,简称港,省会香港。 34、澳门,简称澳,省会澳门。 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2844个县级行政区、38741个乡级行政区。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 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中国各省省会城市及简称

中国各省省会城市及简称 省份简称省会 北京市京北京 上海市沪上海 天津市津天津 重庆市渝重庆 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吉林省吉长春 辽宁省辽沈阳 内蒙古蒙呼和浩特 河北省冀石家庄 新疆新乌鲁木齐 甘肃省甘兰州 青海省青西宁 陕西省陕西安 宁夏宁银川 河南省豫郑州 山东省鲁济南 山西省晋太原 安徽省皖合肥 湖北省鄂武汉 湖南省湘长沙 江苏省苏南京 四川省川成都 贵州省黔贵阳 云南省滇昆明 广西省桂南宁 西藏藏拉萨 浙江省浙杭州 江西省赣南昌 广东省粤广州 福建省闽福州 台湾省台台北 海南省琼海口 香港港香港 澳门澳澳门 浮沉 4级 2009-01-07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内台海重北上天"

├自┼戀┈ 2级 2009-01-08 四江两湖两河山,云贵川,青陕甘,广台海,福吉安,辽宁东北两海边。(仅省) 月沉碧海 2级 2013-01-20 我国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 京津沪渝直辖市 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 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晋鲁归华北 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归华中 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归西南 西北还有陕甘青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云贵福吉安, 内台港澳北上天, 四西二宁青陕甘。 三十四个省市区, 别忘重庆和海南。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下面按照“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 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庆回归,爱我祖国好河山。” 我国现有4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23个省,共计34个省份。省份、简称和省会城市是地理常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难于全部记忆,往往只能记住其中的大部份。省份、简称和省会城市的记忆也是初中地理的重点内容之一。 第一步先观察省份、简称和省会城市表,找出其中的规律。 省份、简称和省会城市表 省份名简称省会 北京市京北京 天津市津天津 上海市沪上海 重庆市渝重庆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 内蒙古自治区蒙呼和浩特

中国省会和简称汇总

记忆各省简称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鲁晋归华北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记忆我国的行政区域省份名称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 四西二宁青甘陕海台北上重天 澳门和爱我祖国好河山 第1句:,,,XX,,,, 第2句:XX,,,,,,,,, 第3句:,,,,,, 第4句:,,,,,,XX

23个省份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 一、四个直辖市 1、〔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迁都于此,改称“〞。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XX〔津〕唐宋以前,XX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XX建城的开场。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XX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沪〕之称始于宋代,当时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浦,它的西岸设有镇。1292年,改镇为县。这是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设为直辖市。古时,地区的渔民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简称“沪〞。春秋战国时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局部,故别称“申〞。 4、〔渝〕古称“巴〞。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设为直辖市。隋时,嘉陵江称渝水,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自治区〔〕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

最新中国各个省份城市

->中国共有省级行政区34个,具体为: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23个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 东、海南、甘肃、青海、台湾。 5个自治区:内蒙古、新迴、西藏、广西、宇夏。 二.各市省会目录 1 •北京市北京 2.天津市天津 3.上海市上海 4.重庆市重庆 5.河北省石家庄 6.山西省太原 7•陕西省西安 8•山东省济南9•河南省郑州 10.辽宇省沈阳 11.吉林省长春 12.黑龙江省哈尔滨 13•江苏省南京 14.浙江省杭州 15.安徽省合肥 16•江西省南吕 17.福建省福州 18.湖北省武汉 19•湖南省长沙 20•四川省成都 21.贵州省贵阳 22•云南省昆明 23.广东省广州 24•海南省海口 25.甘肃省兰州 26.青海省西宇 27.台湾省台北 2&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30•西藏自治区拉萨 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宇 32•宇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33.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 34•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

三、5 - 32省会的地级市与县级市 5.河北省(H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 11个地级市:石家庄市、厲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左市、张家口市、承徳市、沧州市、廊坊市、衡水市。 22个县级市: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遵化市、迁安市、武安市、南宫市、沙河市、涿州市、泄州市、安国市、髙碑店市、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霸州市、三河市、冀州市、深州市。 6、山西省城市(11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 11个地级市: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忻州、晋中、临汾、运城、吕梁 11个县级帀:古交、潞城、高平、原平、介休、侯马、霍州、永济、河津、孝义、汾阳 7.陕西省(10个地级市、3个县级市): 10个地级市: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 3个县级市:兴平市、韩城市、华阴市。 8.山东省(17个地级市、31个县级市): 17个地级市: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莱芜市、临沂市、徳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荷泽市。 31个县级市:章丘市、胶南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即墨市、滕州市、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招远市、蓬莱市、栖霞市、海阳市、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髙密市、昌邑市、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新泰市、肥城市、乳山市、文登市、荣成市、乐陵市、禹城市、临淸市。 9.河南省(17个地级市、21个县级市): 17个地级市: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潔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 21个县级市:巩义市、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中牟县、偃师市、汝州市、舞钢市、林州市、卫辉市、辉县市、沁阳市、孟州市、禹州市、长葛市、义马市、灵宝市、邓州市、永城市、项城市、济源市。 10.辽宁省(14个地级市、17个县级市): 14个地级市: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 17个县级市:新民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海城市、东港市、凤城市、凌海市、北镇市、大石桥市、盖州市、灯塔市、调兵山市、开原市、凌源市、北票市、兴城市 11.吉林省(8个地级市、1个州、20个县级市): 8个地级市: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 1个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0个县级市:九台市、榆树市、徳惠市、舒兰市、桦甸市、蛟河市、磐石市、公主岭市、双辽市、梅河口市、集安市、临江市、大安市、洸南市、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龙井市、 琢春市、和龙市。

全国行政区划表

全国行政区划表xzqhdmxzqh 110000北京市 110100北京市市辖区 110101北京市东城区 110102北京市西城区 110103北京市崇文区 110104北京市宣武区 110105北京市朝阳区 110106北京市丰台区 110107北京市石景山区 110108北京市海淀区 110109北京市门头沟区 110111北京市房山区 110112北京市通州区 110113北京市顺义区 110114北京市昌平区 110115北京市大兴区 110116北京市怀柔区 110117北京市平谷区 110200北京市县 110228北京市密云县

110229北京市延庆县120000天津市120210天津市市辖区120211天津市和平区120212天津市河东区120213天津市河西区120214天津市南开区120215天津市河北区120216天津市红桥区120217天津市塘沽区120218天津市汉沽区120219天津市大港区120210天津市东丽区120211天津市西青区120212天津市津南区120213天津市北辰区120214天津市武清区120215天津市宝坻区120210天津市县120221天津市宁河县120223天津市静海县120225天津市蓟县

130000河北省 130100河北省石家庄市 130101河北省石家庄市市辖区 130102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 130103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 130104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 130105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 130107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130108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130121河北省井陉县 130123河北省正定县 130124河北省栾城县fldmflmc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6县6县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1直辖市6县6县6县2省会城市2省会城市2省会城市2省会城市2省会城市2省会城市6县6县6县 130126河北省灵寿县 130127河北省高邑县 130128河北省深泽县 130129河北省赞皇县 130130河北省无极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