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破乳剂的合成方法_任朝华

合集下载

重质原油电脱盐用破乳剂的合成及评价

重质原油电脱盐用破乳剂的合成及评价

L I U Yu c h e n g , XU J u n z h o n g , CHEN Mi n g y a n ,LI U Z h e n g 。
( 1 .C o l l e g e o f C h e mi s t r y a n d C h e m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S o u t h we s t P e t r o l e u m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e n g d u 6 1 0 5 0 0 , C h i n a
2 0 1 3年 1 2月
石油学报 ( 石油加工) A C T A P E T R O I E I S I N I C A( P E T R O I E U M P R 0 C E S S I N G S E C T 1 0 N )
第2 9卷第 6 期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 8 7 1 9 ( 2 0 1 3 ) 0 6 1 0 8 3 0 7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的测 定 以及 电脱 盐 实验 评 价 。结 果 表 明 ,合 成 的 WS系 列破 乳 剂 产 率 在 9 8 以 上 ,其 中 WS - 5破 乳 剂 对 塔 河 油 田重 质 原 油 的破 乳 效 果 最 好 ;在 破乳 剂 加 量 6 0 mg / I 、温 度 1 5 5  ̄ C、注 清 水 质 量 8 、搅 拌 时 间 4 mi n 、电
场强度 l i 0 0 V / c m、停 留时 间 9 0 mi n 、三 级 电脱 盐 的 条 件 下 ,原 油 盐 质 量 浓 度 由 1 5 3 . 2 mg / L降 至 2 . 7 6 mg / L,脱
后原 油含水量为 0 . 2 8 。W S 一 5破 乳 剂 对 塔 河 油 田 重 质 原 油 电 脱 盐 效 果 比较 理 想 ,具 有 潜 在 的 应 用 价 值 。 关 键 词 :重 质 原 油 ;破 乳 剂 ; 电脱 盐 ;合 成 ;评 价 文 献标 识 码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8 7 1 9 . 2 0 1 3 . 0 6 . 0 2 4

油田化学药剂-破乳剂

油田化学药剂-破乳剂
单位名称-序号
24
破乳剂的筛选方法
A 原油组成与水清、油净的 关系
B 化学破乳剂合成段数与水 清、油净的关系
C 引发剂结构与脱水能力的 关系
D 合成物分子量与脱水效果 的关系
E HLB值(亲油亲水平衡值) 与破乳性能的关系
单位名称-序号
25
破乳剂的筛选方法
单位名称-序号
26
典型破乳剂案例
酸化原油乳化稳定机理和脱水困难原因分析
单Re位su名lts称a-fte序r 5号minutes of settling with inhibitor
34
典型破乳剂案例
多元热流体返出液处理
—— 渤海稠油油藏(QHD32-6、SZ36-1)氮气泡沫压锥控水增油技术
单位名称-序号
35
典型破乳剂案例
氮气泡沫压锥作业后,经过一定周期后,其 返出液进入流程,对油气水的处理产生很大的 影响。
破除乳化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絮凝阶段
将细小的乳化颗粒聚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比较大的颗粒 较大的颗粒快速上升或下沉
聚集阶段
达到破除乳化的目的
单位名称-序号
7
原油乳状液
单位名称-序号
8
原油乳状液
单颗聚集颗粒破乳过程示意图
单位名称-序号
9
原油乳状液
水包油乳化破乳过程示意图
Formation of creamed layer
原油乳状液
影响因素
说明
如脂肪酸、环烷酸和部分低分子胶质,它们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分散度很高,易在内
低分子有机物
相颗粒界面形成界面膜。但由于分子量低,形成界面膜强度不高,形成的乳化液稳
定性较弱
高分子有机物

破乳剂

破乳剂

破乳剂概述摘要:原油化学破乳剂的应用范围广泛,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对各种类型的破乳剂性能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概括的说明,介绍了破乳剂的选用原则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目前破乳剂研究的总趋势。

关键词:破乳剂机理种类选用原则影响因素应用发展方向1.引言随着三次采油(尤其是碱驱、表面活性剂驱)在油田的广泛使用,采出的乳化原油多是O/W乳化原油。

形成稳定乳状液的主要因素是原油中含有沥青质、胶质等天然表面活性剂物质,他们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界面膜。

由于乳化原油含水会增加泵、管线和储罐的负荷,引起金属表面腐蚀和结垢,因此乳化原油外输前,都要破乳,将水脱出。

破乳的方法[1]有电法、热法和化学法,这几种方法常常联合起来使用。

但是使用最多的是化学法。

化学破乳法需要的化学剂即破乳剂,目前我国油田年需破乳剂大约2万吨。

2.原油乳状液乳状液是一种液体分散于另一种不相混溶液体形成的多分散体系,分散的液珠一般大于0.1μm。

通常把乳状液以液珠形式存在的一相称为分散相(亦称为不连续相),另一相称为分散介质(或连续相)。

油和水形成乳状液必须具备三个条件[2]:(1)存在两个不相溶液体,即原油和水。

(2)存在一种乳化剂,以形成和稳定乳状液。

形成乳状液的类型依赖于存在的乳化剂。

若乳化剂在油中具有比在水中更好的溶解性、分散性或润湿性,会有利于油作为连续相的形成,即有利于形成W/O型乳状液。

反之,则有利于形成O/W型乳状液。

原油乳状液中发现的乳化剂[3]有沥青质、树脂类物质、油溶性有机酸(如环烷酸)、晶态石蜡、微型碳酸盐、硅石、粘土、磺酸盐、硫酸盐或因开采过程加入的化学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和碱等。

(3)应具有使油水混合物中一种液体分散到另一种液体充足的混合能(mixing energy)或搅拌。

亿万年形成的原油在地层是油水分离的[4],只有开采、集输过程的原油和水湍流运动时,强烈混合才生成不同稳定性的原油乳状液。

从热力学观点看,最稳定的乳状液也是要破坏的,只是方式和时间上的差别而已。

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与表征

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与表征
CH3 CH3

CH 2
j l
C— O
l I
C— O
CH — CH CH z 3

C— O

0H





CH3

C4 H9
收 稿 日期 : 0 1 5—1 ; 改 稿 收 到 日期 : 0 1 9—0 。 2 1 —0 6修 2 1 —0 2 作 者 简介 : 诚 ( 9 6一 , 士 在 读 , 要 从 事 油 田 化 学 品 研 究 。 Emalc e ce gef 1 3 cr。 陈 I8 ) 硕 主 — i:h nh n sl 6. o @ n
p e s r i r to < 1 L,t e h g e e a u e a d h g r s u e flr to < 2 L a t ra e n r s u e fl a i n t 0m h i h t mp r t r n i h p e s r i a i n t 0 m fe g i g
第2卷 第 5 8 期
2 1 年 9月 01






S PECI ALI TY PETROCH EM I CALS
聚 硅 氧 烷 原 油 破 乳 剂 的 合 成 与 表 征
陈 诚 , 睿 郭
( 西科 技 大 学 化 学 与 化 工 学 院 , 西 西 安 70 2 ) 陕 陕 1 0 1
关 键 词 : 乳 剂 含 氢 硅 油 丙 烯 酸 甲 基丙 烯 酸 甲酯 丙 烯 酸 丁 酯 聚 硅 氧 烷 破
中 图分 类号 : Q2 9 T 1 文献标识码 : A
目前 国 内 原 油 破 乳 剂 主 要 是 以烷 基 酚 醛 树 脂 、 乙烯 多 胺 、 多 乙二胺 、 醇类 为 起 始 剂 的嵌 段 聚 醚原 油破 乳 剂u 。随着 中 国三 次 采 油 技 术 的发 展 , 油采 出液 的成分越 来 越复 杂 , 定性 也 越来 原 稳 越高 , 此类 原 油破 乳剂脱 水 难度 越来 越大 , 乳温 破

原油破乳剂

原油破乳剂
3、从破乳剂的结构来看,330E的属于分支结构,SP169属于 直链结构,在相对分子质量相当时,分支结构的破乳剂 脱水 效果比直链结构的脱水效果好。
4、NJ2001与330E相比,NJ2001的相对分子量较330E小 很多,具有较小的动力学半径,能较快地扩散聚集到油水界 面上,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部分乳化水聚集沉降。
20
25
30
35
时间/min
60℃、不同含量时的脱水率随时间的变化
80
SP169
70
60
脱水率%
50
40
脱水率%
30 50
45
20
40
50
60
70
80
温度/℃
图2 30ppm时SP169的脱水率随温度的变化
0
10
20
30
40
50
原油中破乳剂的含量/ppm
图3 60℃时脱水率随破乳剂含量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
40
50
60
70
80
90
温度/℃
40
20
0 0
10
20
30
40
50
原油中破乳剂的含量/ppm
图8 10ppm时脱水率随温度的变化
图9 80℃时脱水率随破乳剂含量的变化
结论
1、三种破乳剂的脱水率随着静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破 乳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在一定的破乳温度下,原油脱水率存在一个最大值,即 存在一个破乳剂最佳用量值。
液滴的沉降遵循斯托克斯公式:
其中,V为沉降速度,d为液滴直径,ρ1和ρ2分别为液 滴和乳状液的密度,μ为乳状液黏度。
原油破乳剂的破乳机理
影响原油破乳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石油破乳剂成分

石油破乳剂成分

石油破乳剂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消除石油中的乳化水的化学物质。

它通常由多种成分组成,以下是其中一些可能的主要成分:
1.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这是石油破乳剂中最关键的成分。

它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从而有助于小油滴聚集和分离。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类型包括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阴离子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 **聚合物**:聚合物可以增加乳化水的稳定性,防止其迅速聚集和分离。

它们通常由长链分子组成,可以吸附在油滴表面,改变油滴的电荷和形状,从而影响乳状液的稳定性。

3. **有机碱**:有机碱可以中和油滴表面的电荷,使其更容易聚集和分离。

它们通常与表面活性剂结合使用,以增强破乳效果。

4. **有机金属盐**:有机金属盐可以作为乳化剂,有助于稳定乳状液。

然而,石油破乳剂中的这些成分通常被设计为与盐发生反应,从而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

5. **催化剂**:某些石油破乳剂可能包含催化剂成分,以加速水滴聚集和油水分离的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石油破乳剂的成分可能因品牌、生产商和用途而异。

此外,某些成分可能在特定环境中存在安全问题。

在使用石油破乳剂之前,建议仔细阅读相关产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并按照制造商的指示使用。

总的来说,石油破乳剂的成分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破乳效果,包括降低表面张力、改变电荷、促进聚集、稳定乳状液以及可能的催化反应。

具体成分可能会因产品品牌、用途和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并遵循相关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特殊的化 学反应使高分 子链上的某 些 官能团与其他化 合物 (支化剂 )反应 , 从而在 分 子中引入一定相对分子质量 或具有特殊官能 团 的支链 ,增大相对分子质量或局部改变分子的 结构 , 使分子破乳效果增强 。如含硅聚醚破乳 剂的合成 。
含硅聚醚由亲油性的聚硅氧部分与亲水性的 聚醚部分组成的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 其亲水 性基团为 PEO、P(EO/PO)或糖类化合物 , 疏水性 基团包括骨架为全甲基 取代的硅氧烷或 聚硅氧 烷 、聚碳硅烷 〔9〕及 Si— Si的聚硅烷 。含硅聚醚有 两种形式 , 即 Si— O— C和 Si— C结合型 。通过酯 交换法合成的聚硅氧烷 -聚醚接枝共聚物 〔10〕 , 为 防止破乳过程中水解反应发生 , 应使用通过酯交 换法合成的 、对水解稳定的 Si— C结合型聚硅氧 烷 -聚醚接枝共聚物 。用铂作 催化剂可以合成 Si— C键聚合 物〔11〕 , 用于原 油破 乳〔12 -13〕 。 Si— C 结合型含硅聚醚可以通过用工业上合成的含有烯 丙基聚醚与含有 Si— H键的硅氧 烷化合物〔14〕在 催化剂 〔最好的催化剂为 Pt的化合物 , 如氯铂酸 , [ (ViMe2 Si)2 O] PtCl2 ;此外 Rh, Ru, Pd以及 Ni等 过渡金属的化合物 〕存 在下反应而成 。 Si— C结 合型聚硅醚的合成反应式如图 4所示 。
(式中 , A和 B是 含有 — CF3, — COF, — CF2COF等 基 团的 端基 ; x+y在 11 ~ 200 范围内 ;x/y在 0.2 ~ 5范围内 ;z(x+y)在 0.01 ~ 0.4范围内 )
图 3 全氟聚醚的合成反应式
全氟聚醚可以抵抗强氧化剂 、强酸和强碱的 作用, 并且在其溶液中稳定。 全氟聚醚加热到 300 ℃以上也很难分解 。 全氟聚醚中的氟烃基既 有憎水性也有憎油性 , 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水的表 面张力 , 而且可以和多种表面活性剂 (或破乳剂 )
图 1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
图 2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基苯酚甲醛树脂 通过改头后 , 破乳剂分子中疏水性基团的结
构和组成发生了改变 , 从而使破乳剂在油水界面 处发挥不同的作用 , 改变了破乳性能 。 2.2 破乳剂换尾改性
破乳剂换尾改性一般有 以下几种方法 :(1) 对 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破乳剂可以用硫酸催化使
(5)开发广谱型破乳剂 。 目前 , 绝大 多数破 乳剂存在专一性强 , 很难满足不同原油乳状液的 破乳 , 为此通过不同原油破乳剂的合理复配和开 发新型广谱型破乳剂可以减少破乳剂开发成本和 提高破乳效能 。
此外 , 加强破乳剂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以及 优化合成工艺条件也是重要的课题 。
4 结语 原油破乳剂产品种类日益繁多 , 但合成高效
以上几种方法不仅起到对破乳剂的端基封端 改性的作用 , 而且对破乳剂分子有扩链的作用 , 如 第 (3), (4), (5)种方法 。其中方法 (5)因合成工 艺简单而得到广泛应用 。 2.3 破乳剂加骨改性
破乳剂加骨是在破乳剂分子中加入新的骨架 而生成的一种新的破乳剂 , 例如 , 含氟聚醚等 。 一 般是从氟烯烃与脂肪酸环氧化物以自由基反应而 得 〔5 -7〕 。主要含氟聚醚有部分氟代环氧化物及全 氟环氧化合物 。
(3)开发非聚醚高效破乳剂产品 。聚醚破乳 剂产品主要是通过环氧化合物合成 , 而环氧化物 存在毒性 、成本较高 ;含硅或含氟破乳剂虽然破乳 性能优越 , 但是其单剂成本高 , 反应困难 。 势必要 求开发非聚醚高效破乳剂 , 包括降低含硅或含氟 破乳剂的合成成本和寻求有效的合成工艺 。
(4)开发相对分子质量高的破乳剂 。 通过传 统的方法合成的破乳剂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多数较 低 (3 000 ~ 6 000), 难于满足高破乳效果要求的 相对分子质量 , 多支化和交联型大分子或超高分 子质量的破乳剂将会是原油破乳剂合成的趋势 。
复配 , 配伍性好 , 用量少 , 破乳效果好 。 2.4 破乳剂扩链或交联改性
扩链是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 , 用双官能团活 泼氢化合物作扩链剂或交联剂 , 将相对分子质量 较低的聚合物连接起来 , 形成线形分子或者空间 网状分子 , 使相对分子质量成倍或几十倍增加 , 以 增强破乳效果 。
由于破乳剂的端基存在具有活性的基团 , 可 通过具有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的活泼氢化合物作 扩链剂和破乳剂的端基发生缩聚反应 , 从而使较 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破乳 剂相对分子质量 成倍增 大 。常用的扩链剂有醛 、环氧衍生物等〔8〕 。 这种 交联剂可以使原来的破乳剂分子线性连接起来 , 以增大破乳剂的相对分子质量 。 如果选择含有 3 个或以上官能团的活泼氢化 合物和破乳剂的 某 些基团 (端基或分子链上的活性基团 )发 生缩聚 反应 , 会使 多个 分子 链交联 , 形 成树 枝状 、星 型 等空间网状结构的破乳剂, 也可取得很好的破 乳效果 。 2.5 破乳剂接枝改性
[ 2] LangdonW K, Camp R L.Heteric/blockPolyoxyalkylene CompoundsasCrudeOilDemulsifiers:US, 4183821 [ P] . 1980 -01 -15.
原油破乳剂仍然是油田开采及其下游领域的研究 课题 。 破乳剂的合成是涉及有机化学 、高分子化 学及物理 、油田化学 、胶体化学 、催化化学以及仪 器分析等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综合性研究过程 , 只 有这些学科和领域得到有机结合才能够使破乳剂 合成得到较大和较快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1] BarnickelW S.RefiningCrudePetroleum OilContainingEmulsifiedWaterandImpurities:US, 1093098[ P] .1914 -04 -14.
[ 关键词 ] 原油破乳剂 改性 合成 发展
不同方法开采的原油乳状液都含有不同程度 的水和其他杂质 , 这对原油的储运和加工带来极 大困难 。为此 , 必须对原油乳状液进行脱水 、脱盐 等处理 。原油破乳剂是对原油乳状液脱水 、脱盐 等处理而开发的化学药剂 , 它主要通过破坏和影 响乳状液界面膜强度或替换界面膜使乳状液脱稳 而达到脱水等目的 。 近年来三次采油开采出的原 油乳状液脱稳难度加大 , 势必要求设计和合成新 型原油破乳剂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为此 , 作者在 简要回顾原油破乳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 对原油 破乳剂合成过程中的开环聚合和原油破乳剂的改 性合成进行了介绍 。
收稿日期 :2010 -11 -29。 作者简介 :任朝华 , 讲师 , 博 士, 主要从 事油田 化学方 面的研 究和教学工作 。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进 展 第 12卷 第 3期
46
ADVANCESINFINEPETROCHEMICALS
其分子间脱水以成倍提高相对分子质量 ;(2)对 破乳剂的端基甲醛化 , 得到甲基醚化破乳剂以改 变原破乳剂的物化性能 ;(3)对 于具有端羟基的 破乳剂 , 通过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对甲苯磺 酰酯后 , 再和金属烷氧化合物反应 ;(4)对于具有 端羟基的破乳剂也可先对端羟基胺化后 , 再与芳 磺酰氯进行磺酰化反应得到新型破乳剂 ;(5)对 于具有端羟基的破乳剂 , 同样可以通过端羟基经 碱或醇钠处理后与卤代烷 (R′X)反应进行改性 , 其反应式如下 :
破乳剂的复配方法 :(1)将 多种破乳剂按照 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 , 通过破乳剂分子间协同增 效作用提高破乳性能 ;(2)将预 合成的两种或两 种以上破乳剂大分子按计量混合后 , 然后加入一 些添加剂 , 热处理后形成破乳性能优良的复配破 乳剂 , 可以用于多种原油的破乳 〔15〕 。可作增效添 加剂的有 :(1)醇类 , 如甲醇类 ;(2)醛酮类 :甲醛 等 ;(3)羧酸类 :甲酸等 ;(4)无 机酸类 :盐酸 、硫 酸 、磷酸等 ;(5)磺酸盐 :十二烷基磺酸钠 、十二烷 基苯磺酸钠 、石油磺酸盐等 ;(6)其他 :PAM、聚阳 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
2011年 3月 任朝华等 .原油破乳剂的合成方法
47
图 4 含硅聚醚的合成反应式
在非水体系中含硅聚醚的表面活性主要由硅 氧烷链的长度决定 , 链越长 , 硅氧烷链段在体系中 的溶解度下降 , 越易在表面聚集 , 表面张力越小 , 破乳性能越好 。 通过实验 〔12 ~ 13〕表明 , 含硅聚醚破 乳剂的用量和破乳 (脱水和除盐 )效果明显好于 传统破乳剂 (如 SP系列破乳剂 )。 2.6 破乳剂的复配改性
3 破乳剂合成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国内外破乳剂合成的情况 , 今后原油破
乳剂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有 : (1)在发展传统聚醚破乳剂产品的同时 , 开
发新型高效催化剂 (例如适用于配位开环聚合的 催化剂 )和高效 聚合反应引发剂 , 使得一 些化学 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
(2)深入开展开环聚合机理的研究 。 开环聚 合机理的研究有 10来年的历史 , 有些机理的研究 基础单薄 , 例如配位开环聚合 , 深入研究其机理有 利于催化剂的开发和高效产品的合成 。
全氟聚醚的制备通常有催化聚合法 、光氧化 聚合法 、直接氟化法等 。
催化聚合法合成全氟聚醚是通过全氟烯烃的 环化反应生成的全氟环氧烷和开环自由基聚合完 成 , 产物端基通过耦合反应提高其稳定性 。
全氟聚醚的光氧化聚合法是在 -70 ~ 0 ℃的 氟化或氯氟化合物的溶剂中 ,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 使全氟烯烃和氧作用而生成的产物 。 合成的反应 式如图 3(以四氟乙烯为例 )所示 。
2 原油破乳剂的合成 随着三次采油的应用 , 目前大多数原油乳状
液发 生了 变 形 , 即 以 O/W型 为 主 , 甚 至出 现 了 W/O/W型等 , 对破乳带来了难度 。 为此 , 通过一
系列改性技术合成了以聚醚为主的改性破乳剂 , 改性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 2.1 破乳剂改头改性
通过选择 、设计和合成具有活泼氢的起始剂 可以对破乳剂改头 。 可供选择的起始剂有多元醇 类 , 如乙二醇 、丙二醇等 ;胺类 , 如乙二胺 、二乙烯 三胺等 。合成过程 :起始剂和一种环 氧化物 (如 PO或 EO)在催化剂作用下 , 加成聚合后 , 再加入 另一种环氧化物加成聚合生成嵌段共聚物 。不同 的起始剂将合成不同结构的线型或空间网状破乳 剂 。如分别以丙二醇和烷基酚醛树脂为起始剂合 成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 醇醚破乳剂 〔2〕 和烷 基苯 酚甲 醛 树脂 -聚 氧 乙烯 聚 氧丙 烯 醚破 乳 剂 〔3, 4〕 。通式分别为图 1和图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