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范文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范文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范文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0年03月09日 10:32 点击数:722 次小大保护视力色:

摘要:美国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中一直处于世界前沿水平。特别是金融危机过后,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文章在分析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其对人才开发的特点,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使用、内容以及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度等多方面阐述了美国人力资源的发展变化,并根据中国的人力资源发展环境,得出几点启示,以期对更好地建立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借鉴意义。

引言

美国建国只有230多年的历史,人口为全世界的5%,但却拥有43%的世界经济生产力和40%的高科技产品。这一组数据足以使美国具有称霸世界的实力。然而,支撑这一组数据的却是另一组数据:美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重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高达6.7%,高等教育毛人学率为82.7%(2005年),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为558.88人(2005年),百万人中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为4629.26人,拥有超过一半的世界排名前40的大学,拥有研究生数量号称全世界的1/3。美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舍得花大本钱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培养了一大批规模和素质都堪称世界一流的高学历人才。

美国不仅重视自己培养人力资源,更为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吸引顶级资源为我所用,这可以说是美国人力资源政策的最大特点。

然而,真正能使美国成为人才强国的,却是美国创立的一套成熟的具有美国特色的人力资源价值实现机制模式。这个模式可以将其描述为4个“高”:高普及性的高等教育和社会培训体系+高门槛的人力资源移民政策+高竞争的市场

配置机制+高价值实现的企业用人制度。可以说,美国人力资源管理(HRM)已经走上了专业化和制度化的轨道。构建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倾听雇员的意见并向管理层反应,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企业HRM始终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积极鼓励雇员参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的拟定,激励雇员满足其成就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系列培训项目以提高雇员岗位技能,注重开发雇员的能力,培育有潜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不断完善激励雇员、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企业给雇员的工资逐年有所变化。美国的所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无论是人力资源的开发、计划、招聘选拔和评估,还是绩效考评、控制和管理,都已经形成成熟的、独具美国特色的体系。

当前严峻的客观现实越来越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取决于劳动者的智力素质和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持续恶化,失业率持续上升,1992年的失业率达到7.8%,是近5年来的最高点,2009年失业率达到了10.2%,据经济学家预测,2010年平均失业率会高于10%,许多在职员工在感受到沉重的压力之际,也给不少在职人员带来一些激励作用,人力资源部门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文章探讨了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启示。

2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1954年,Peter Druker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相对于其他要素来说收益更加明显,使得投资更偏向于知识领域。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人力资源管理向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展。Bartlett和Ghoshal指出:随着企业投入到越来越激烈的知识和人才竞争的战争中,随着具有专业型知识、高素质能力的复合性人才被视为稀缺战略资源,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成为组织企业组织战略统筹、计划、发展和传递的关键因素。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市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向来极为重视,但由于文化的差异、历史的原因以及同情的不同,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取得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斯坦利·希利于1996年概括出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工业化时代:工业化创造了专业化的需求,人力资源的主要功能就是让人与其工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弗雷迪克·泰勒强调指出,在这一阶段的科学管理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阶段工会成长时代: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问,随着劳资冲突的升级,工会组织开始发展壮大。时至今日,虽然工会势力已减弱,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规则章程依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业心理学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包括工作分析、测试、雇佣职员的合理方法等,这些都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三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二战以后的经济繁荣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保持工业机器的正常运转显得尤为重要。这时的劳资谈判又有了新的内容,仲裁成为促进工业正常发展的专门手段。在这一阶段,政府变得越来越关心社会问题,人力资源的发展则主要有以下内容:劳资关系、健康与安全、培训及经理人员的发展。

第四阶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美国的经济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经历了快速的成长,在这十几年的经济增长黄金期里,人力资源管理所起到的作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已由行政支持角色转变为企业的战略伙伴角色,全方位地参与到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践当中,更注重公司长期的、战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3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变化及最新进展趋势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知识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人,对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带来了新的冲击。人在变化,组织、目标及其外部环境都在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也必然会不断变化。

3.1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变化

3.1.1全球化与技术进步

全球化即企业将产品销售、所有权及产品制造向国外新的市场扩张的趋势,在美国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单从美国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比较就可以看出全球化的趋势。美国的进口总值从1994年的7.99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25169.15亿美元,同一时期的出口总额也从7.02亿美元上升至18357.85亿美元。全球化的深入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而更加激烈的竞争又意味着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要求所带来的更大压力——削减成本,提高产量,以更节约的方式取得最佳的结果。

科技因素也是促使企业向世界一流水平发展而进行的各项改进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例如,Carrier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空调制造商,互联网的应用使该企业每年节约大概1亿美元。今天,人力资源面临的挑战便是快速的将技术应用到改善自身运营的任务中去。

3.1.2失业率不断上升

作为金融危机的肇始地,美国自危机爆发以来沦为失业重灾区。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美国有1510万失业人口。尽管经济慢慢开始复苏,预计失业率数据仍会居高不下(如图1所示)。尽管11月份美国失业率从1O月份10.2%的高位回落至10%,新增失业人口也较前一个月显著减少,但面对1540万的庞大失业群体,美国就业市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很多失业者面临的一个问题正是他们失业赋闲很久这一事实,其中约有500万失业者属于经济学家所说的“长期失业者”。

3.1.3 组织高度趋向扁平化,劳动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金融危机中,美国企业高度趋向扁平化。扁平化组织本质上可被视为是一个知识体系,其竞争优势的建立主要在于如何通过在一个精益的组织内,对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信息进行整合,创造和管理,从而更直接地面向市场,面向用户。为了支持这种知识,信息的整合、创造和管理,在扁平化组织内部形成一个个动态的知识团队,并通过这种知识团队的自我管理,不断释放整体知识能量,进而实现企业的创新和拓展。

与此同时,劳动人口结构也发生着变化,女性就业的人数比例首次超过男性。据专家表示,女性就业在过去10年中稳步增长、在经济危机中快速增长。美国1亿3200万从业人员大军中,女性就业人员比例在2009年6月已达49.83%。劳动人口也变得越来越老龄化,很多企业已经制定了旨在鼓励年老员工留在企业继续供职,或者吸引先前退休的员工重回企业的新政策,劳动人口结构发生着变化。

3.1.4工作外包

竞争的压力和对更高效率的追求又进一步地促使雇主将更多的工作外包至海外。如:2003年,美林(Merrill Lvnch)称其计划将某些证券分析的工作分派到印度;IBM也将几百个系统分析的任务转移至海外等。图2概括了这种现状,显示了2005-2015年,美国约有300万个工作岗位,从办公助理、计算机工作到管理、销售,甚至法律工作,它们都很可能被转移到海外。

图2工作岗位的外包:移出的单位与工资预测

3.2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最新进展趋势

为应对以上人力资源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从整体来看,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具有如下特点。

3.2.1加大教育投入,更加注重培训和创新

在现代社会中,组织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取决于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学习,二是创新。

美国的企业一直对职工的培训十分重视,并投入大量资金,自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失业率的上升,美国企业更加重视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高效、有针对性的培训。他们认为对人才培训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而不是消费。如美国摩托岁拉公司现在每年用于职工培训的开支超过10亿美元,并创办了摩托罗拉大学,以加强职工的培训工作,并确保职工获得有关的最新技能。经过15年的扩展,现在除在伊利诺州肖姆堡的主校舍,还在19个国家从巴西到南非,再到中国设立30个分校,它通过因特网讲授许多课程,是职工培训的典型范例。1988年美国企业办的大学有400所,大多数只限于像摩托罗托那样的高技术公司,到2008年,这样的大学已有2600所。这类企业大学既为企业职工的终身培训服务,又为最新科学的运用起了推动作用,从而充分发掘了职工的智力潜能,促进了生产中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美国企业的人才培训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继续教育工程,指帮助优秀人才再修学位、提高学历层次的学习,一般由公司支付全部或部分费用。二是职业发展,通过培训帮助优秀人才选择更好的职业。三是特殊培训,对一些特殊岗位上的人才进行特别的培训㈣。未来培训的层面将更为广泛,包括美国女性及少数的族群都会获得受训机会,也将朝训练多功能方向发展。同时将培训与咨询相结合,通过对受训者进行咨询诊断,明确需要改善的方面,并通过培训提供帮助,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总之,培训与咨询互为融合、互为促进。

3.2.2刚性薪酬体系中,薪酬方式呈多样化发展

美国企业工资制定的基础是职务分工,不同级别的工作,不同专业的工种,不同性质的岗位,不同经历的经理,有着不同的职业要求和不同的工资水准,表现出强烈的刚性。美国企业薪酬管理中比较多地偏重于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

的价值,员工报酬主要是以个人能力大小来确定,而不是建立以资历、学历等为基础来确定。员工的报酬是刚性的工资,制定工资政策时,主要考虑工作的内涵及该工作对公司经营效率所做出的贡献。而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了凝聚人心,出台了多样化的激励形式。如摩根和高盛两家证券公司员T的薪酬还要加上股东回报率;为了抵消通胀所造成的损失,各个公司每年对所有员工工资均有4%左右的自然增长;为了解决带婴员工的后顾之忧,高盛公司为他们准备临时性托儿所;为了体现亲情,美国再保公司还为员工家属提供保险等。南此可以看出,美国刚性薪酬体系中,激励方式呈现多样化、高效化趋势。

3.2.3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发展壮大

工作外包的外部环境使得很多美国企业开始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资福利与津贴管理业务、档案保存、工作安置与咨询以及信息系统等外包给专营业主或专业咨询公司。很多美国公司还将招聘、培训等工作交给专营业主,让他们帮助公司对众多的应聘人员进行前几轮的筛选,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公司手中翻。通过将日常的管理工作交给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公司或者机构去管理,美国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得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企业价值更大的管理实践开发以及战略经营伙伴的形成等功能上。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的实践表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可以得到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可以获得最新的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可以消除时间压力,提供及时(JIT)服务;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之一。

3.2.4更加注重能本管理的使用

能本管理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能本管理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以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以及组织创新。能本管理源于人本管理,又高于人本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新发展。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企业更加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对能力和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几乎达到了“通才”的程度。在美国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过程中,会更加注重能本管理的应用。

3.2.5 HRMS更广泛的应用

HRMS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专门的软件通过计算机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给美国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为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HRMS。因为它可以为人力专员提供一个平台,更好地摆脱固定路线的束缚,而是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战略的_[作层面。根据“人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的重要论断理论,系统可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HRMS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电子化招聘、电子化培训、电子化学习、电子化沟通、电子化考评等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即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职能。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后,经过整合的、较为全面、准确、一致和相容的信息不仅可以让企业领导对本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认识,同时也可以生成综合的分析报表供企业领导人在决策时参考。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HRMS的广泛使用成为一种趋势。

3.2.6对企业社会责任日益重视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家,对企业社会责任十分关注。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劳动力结构不断发展变化,使得社会及其利益相关者更是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社会期望与企业友好合作,共同解决社区以及福利事业发展问题、培养对环境友好的企业家精神以及开展符合高道德标准的企业活动。如今,先进的社会活动就意味着是对企业金融的长期稳定进行的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投资。

21世纪属于那些既能赢利又能担负起社会责任的成功企业。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超过40年,但在世界500强的频繁更替中,仍有一

些企业生命之树常青。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企业在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导入社会责任观,不再以追求利润作为企业的唯一目标,在这个目标之外还有超越利润目标的社会目标。

4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启示

随着企业成功的关键从规模、组织能力和技术积累向思想、个人能力、新技术和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能力转变,以及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有必要进行变革。中国企业必须开始注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结合,刚性制度与柔性文化的糅合,个人竞争与团队精神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将其提升到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战略地位。

4.1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育和开发机制

在目前的环境和条件下,知识的更新换代加速,企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把对企业员工的培育和开发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为了培育企业所需的高级人才,拟建立以教育-人才-科技-经济为核心的人才培育机制。同时与组织、人事、劳动、中介等有关部门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统一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下。

要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培育和开发机制,把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组织、人事、劳动、中介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同时应加强政府对人才资源市场的宏观调控,在做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预测和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人才配置政策,对人才的供求关系、人才资源的素质结构及地域、单位分布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确保人才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序、合理和高效。同时要扩大培训范同以及培训模式,科学地利用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率。

4.2完善人才考评和激励机制

美国企业人事部门善于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措施来强化对员工的激励,激励手段多样化。我国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好的内部考评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考评者的素质,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真正建立起员工考评的有效制约监督机制,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或口头层面。对考核机构和考核的执行情况予以有效监督,切实从制度上保障员工考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客观看待和正确理解员工的需要,尊重他们的正当需要是激励的出发点。运用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着眼于人才个体效能的充分发挥,建立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薪酬、保障制度,落实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使人才的贡献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使人才享有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以知识、技术、成果、专利、管理等要素,在国家没有明确限制领域中投资创业,并从中得到合法收益。同时要塑造一种竞争机制,努力把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使员工在努力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对企业员工形成一种激励。

4.3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人才保障和法律保护体系,完善各类人才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鼓励用人单位在医疗、购房、交通、文化娱乐、子女人学入托等方面给予人才优惠待遇;重点解决各类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流动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和接续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关心技能人才,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及其他保障福利问题。打破人才单位和部门所有的壁垒,促进各类人才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在各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合理交流和使用,盘活人才资源;对承担国家重点工程、涉及国家秘密和企业核心技术或商业秘密的人才,应采取切实

有效的措施予以保护;加大对人才在科技承包、项目承包、技术服务、创业、兼职、流动等活动中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人才保护法制环境。

4.4做好角色和职能转变,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在一些比较先进的美国公司中,高层人力资源管理者已经开始把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当成是一个战略性的业务单位来看待,并且试图根据他们的顾客基础、顾客需要以及满足顾客需要的技术等条件来界定自己的业务内容。金融危机后,由于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更加繁重和复杂。要做好这一工作,不仅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自身的科学和高效,同时还要求管理工作者进行适当的角色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应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只有这种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才能准确地帮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确认谁是自己的客户、这些客户有什么样的需要希望得到满足以及应当如何来满足这种需要,从而有助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尽快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从而为更有效地管“人”打下基础。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的日益加强,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肩负起远比进行事务性操作更大的责任,应当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准,努力使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和行动获得成功。他们应当使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各项活动中来,使企业社会责任融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保持一致,并落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日常工作之中,更多的是把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作系统化,寻求其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契合点。

5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竞争,为使中国企业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参与竞争,我们需要借鉴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借鉴传统资源和美国经验固然是重要的,但这与建立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或者有效指导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还有不小的距离,因为忽视对自己现在

的或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总结和归纳,任何学习和借鉴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与创新,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兼顾并重的原则,以构建既适合自己的社会文化传统、又具有现代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精选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 B ) A.把人当成“上帝”,一切都服从、服务于“上帝” B.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 C.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见 D.关心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深入工作现场,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工作情况”是以下哪种工作分析法的优点( B ) A.写实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参与法 3.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正在向着战略性的方向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发展最为 迅速的是( A )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C.人力资源开发 D.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4.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常用的方法有:马尔可夫分析法、档案资料分 析法和( B ) A.趋势分析法 B.管理者继任模型 C.德尔菲法 D.回归预测法 5.某公司今年离职人员数为30,而今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数为150,那么,该公司的人员变动率是( A ) % % % % 6.我国组织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 A ) A.人力资源过剩 B.人力资源浪费 C.人力资源不足 D.人力资源管理不当 7.当职位空缺有许多种,而且在某一特定地区内又有足够的求职者的情况下,应该使用以下哪种招募形式( B ) A.报纸 B.广播电视 C.杂志 D.招募现场的宣传资料 8.在人员甄选活动中,对一个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检测称之为( C ) A.能力测试 B.人格测试 C.成就测试 D.兴趣测试 9.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为了保持组织在中、长期内可能产生的职位空缺而制定的人 力资源规划称为( D ) A.人力分配规划 B.调配规划 C.晋升规划 D.招聘规划 10.世界上第一个兴趣测验量表是( A ) A.斯特朗男性职业兴趣量表 B.比奈-西蒙量表 C.库德职业兴趣测验 D.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11.用轻的秤砣冒充重的秤砣会造成( B )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信度变化 D.效度升高 12.下图反映的是( C ) A.信度高效度高 B.信度高效度低 C.信度低效度低 D.信度低效度高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中外合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特别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的环节。 一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经过最近几十年的调整与发展美国已建立起了相当成熟、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赖于劳动力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劳动力市场是美国人力资源配置的主体场所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则是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最显著特征。 美国各类用人机构特别是企业通常采用向社会劳动力市场公布人员需求信息进而以市场化的公开、公平和完全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各类员工的招聘和录用。在美国各大企业或各州政府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大学、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社会劳动力市场公布人员需求信息以供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或拟转换工作的在职人员进行分析选择。而几乎所有的准劳动力则从高中阶段起特别是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就十分重视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和变化动向以使自己的所学既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倾向,又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未来的就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正式就业以后如果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或能力倾向有新的自我认识或发现劳动力市场可以提供新的更理想的职业机会人们便可通过劳动力市场

实现职业流动或工作转换。 (2)美国企业普遍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 岗位等级主要依据“岗位评价”的结果来进行确定和划分。岗位评价有多种具体方法如百事可乐公司采取HAY评价系统进行评价。HAY评价系统把静态的岗位评价与动态的绩效评估结合起来,其要素为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所要求付出的劳动强度及工作环境等,员工本人所具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员工的工作绩效。岗位评价的结果是制定工资制度和确定员工工资等级的主要依据。在美国,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一般每年调整一次。为提高员工工资调整的合理性及科学性,真正实现对于优秀员工的激励和奖励,许多企业在作出员工工资决策时通常综合考虑下列三个因素1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价格水平变化2消费品物价指数的变化3以绩效评估方式评定的员工工作绩效。 (3)人力资源的全球化引进 美国能在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成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世界第一流大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全球化的方式引进世界其它国家的优秀人力资源。1965年美国政府对《移民法》进行了修改把移民重点从对民族成分的考虑转到了照顾家庭团聚、政治难民和获得所需技术及专业人才。在本世纪前的将近90年中美国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大批移民。移民在保证美国劳动力的适度增长特别是优秀人才的积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美国实行比较完全的市场经济制度竞争环境相对公平经济发展水平高;美国具有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完善的教育发展条件,优秀人才较易得到良好的培育并在科

(完整版)人力资源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关于人力资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关于人力资源的国内研究现状 近些年,一些较大的企业经常自行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如成本低廉,上级单位一次开发,基层单位可以重复利用,而且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但是实践证明,这种开放方式一般难以成功。一方面,企业内部开发人员往往缺乏项目经验,导致与最终用户的需求相悖;另一方面,这种形式的软件开发不参与市场竞争,仅仅是供给内部使用,有可能导致开发人员敷衍了事,开发的系统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管理方式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的转型时期,企业中的管理方法从思想到行动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处于摸索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随时都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变革,这就对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软件如果不能够随着变革而自行适应,那么,这个软件就没有生命力。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已进入有组织的自觉发展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探索正在丰富、扩展着高等教育的方法体系。实践平台的构建是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一大亮点,不仅研究者较多,而且还有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以人才市场、人才评荐中心作为实训基地的典范。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平台的构建四个方面。 虽然高等教育工作者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但是无论在理论探讨方面,还是实践应用方面,现有的尝试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从体系完整性的角度来看,现有文献的研究是支离的、局部的,在困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实战型教材、实践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少有作为;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现有文献多是思路性、概括性、规范性的表述,缺乏实证调研和数据支撑;从运用价值来看,现有研究更多停留在构想阶段,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实施手段与实用的操作流程。因此,探索适合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我国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仍是任重道远。 1.1—2 关于人力资源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伴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其设计思路蕴涵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起步较早,完整性和成熟度高,开发出了适用于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西方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他一些软件系统如ERP(企业资源计划)、WFM(工作流管理)等在开发过程中预留了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接口,使得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今后的扩展难度降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和支持不遗余力,以PeopleSoft 为例,其最新版本是完全基于互联网架构的版本,使得其易用性大大加强。 近些年,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600~1300 小时不等的社会实践要求,在人员测评与甄选、面试、培训等环节上均有模拟演练与实习。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通常采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课型,还有以学生为本的科研活动,通过导师耐心指导、同学密切协作,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和锻炼。教师使用的教学工具比较丰富,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电讯网络等现代教学工具十分普遍。在英国,各种授课形式均非常普及,由于信息的社会化程度高,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习职位和实践机会,实习多采用分散、自主联系形式,实习内容有别于集体安排,突出个性特征。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2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范文2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面对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生产力不足,农民收入偏低的基本国情与农村发展现状,通过改革创新,解放思想,优化农村人力资源模式,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业发展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益的前提 传统的农业发展往往依靠扩大垦地的面积,增加物质资源投入来提升产量,获得更高的农业收益。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现代化、集约化、科技化是其发展的必然道路与趋势。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文明的新农村,优化农村人力资源模式,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前提与基础。同时,农业发展产业化,要求在科技兴农的基础上,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素质,拓展农民的生存技能,实现农民的全面就业,才能实现农民收益的增加。但其前提仍然需要通过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掌握专业技能与知识。[1] 2、有利于促使农业发展,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之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综合国力竞争的本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化与科技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影响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强弱与在世界上我国大国形象的展示。实践中,由于传统自足自给农业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为,农民的综合素质不高,科技文化水平较低,与世界上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民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国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为了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科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增加其对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实施科技兴农、人才兴农的方针与战略。[2] 3、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小康社会,促使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合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有之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科技兴农发展战略的要求下,生产要素已不仅仅包括土地资源、劳动力的数量和资本的数量,而更多的是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是其掌握的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只有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使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顺利推广与应用,最终实现科技兴农的伟大目标。另一方面,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教育产业的发展,又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和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和发展 一、人事管理阶段 人事管理阶段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工业心理学阶段、人际关系管理阶段。 (一)科学管理阶段 20世纪初,以弗里得里克?泰勒等为代表,开创了科学管理理论 学派,并推动了科学管理实践在美国的大规模推广和开展。泰勒提 出了“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提出了实行劳动定额管理。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本著作奠定了科学管 理理论的基础,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二)工业心理学阶段 以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推动了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进程。雨果·芒斯特伯格于1913 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三)人际关系管理阶段 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到美国西屋电 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霍桑实验,真正揭开了对组织 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二、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又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 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 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 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

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 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 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 “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也是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不管是机构、公务机关或是法人机构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育,甚至不 惜投入大笔资金办理教育训练。培育人才的目的在于组织整体能力 的开发、提升或是经验的传承及核心能力的维系。由此可见,组织 的发展与人才的养成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断言,一个 不重视人才养成及维系的组织,将丧失其竞争力,面临无情的淘汰。“训练发展”是培育人才的主要方式,也是涵盖面最广,影响最深 远的组织功能。在开发人员能力,进而激发其潜力的方面,教育训 练确实有着重要的贡献。然而,每位员工的资质能力不同,自然无 法采用一套四海皆准的训练方法,因此,如何分门别类,依“人才”及组织发展需求进行规划,并从“知识”、“态度”、“技巧”等 方面考量课程的设计,遴选适任的讲师,便是每一位训练专业人员 最重要的课题。在即将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经济环境的变迁、 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资讯的爆炸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在在都挑战 着训练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唯有不断充实与学习,方能保持领先, 也才能对组织提供更大的贡献,发挥培育人才的关键力量,推动组 织迈向更具希望的明天。 美国训练及发展协会 (ASTD,AmericanSocietyforTrainingandDevelopment)所出版的“PositionYourselffortheFuture”小册中,由 LaurieBassi,GeorgeBensonandScottCheney所撰写的“TheTopTenTrendsinHRD”提到了人力资源发展(HRD)的未来发展趋势,经摘录如下: (一)为因应科技的快速变革,将持续提升对专业技术的需求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科技不断的革新,造成整个世界难以评估的影响,广及政治型态、经济、文化…许多的层面,同时它也带动着人力运 用的型态的改变。因为这样的变革,我们开始使用并享受许多高科 技产品的方便,但熟悉这些产品的专业人员与这些高科技产品,必

人力资源管理-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范文

论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 2006年1月,我公司承接了某石化公司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开发工作,我作为 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管理,同时负责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集成、系统测试和交付用户的工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四个部分:实验室数据管理;实验室资源管理;实验室自动化仪器联结;检验数据B发布。系统采用C/S和B巧混合架构方式,后台数 据库采用0,ac1e9i,前端客户端采用Visua1C 6.0开发,B SP. T技术 开发,B/S和C/S模式均支持三层结构。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有效地发挥每一个参与项目人员作用的过程。项目中所有工作 均是由人来完成的。如何充分发挥丫、的作用,对于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作为竞聘上岗的项目经理,在安排项目的人力资源上,采取了如下措施:通过各方协商,获取“特殊”人力资源;通过内外部培训方式,提高项目团队成员的技能;采用合适的沟通方式,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冲突。系统交付使用后,我对项目实施中所采取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 正文: 2006年1月,我公司承接了某石化公司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LIMS, L oratoryI ormationM a,ementSystem)项目开发工作,我作为该项目的项目负责 人,主要负责项目管理,同时负责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集成、系统测试和交付用户的工石化公司与我们签订的是固定总价合同,并且有一个强制日期,即Q . . .月、,:、日 验收,也就是说项目的实施周期为8个月。(需要除去1月和2月份中春节因素的影响)LIMS的主要功能包括:)实验室数据管理;2、实验室资源管理;3、实验室自动化 仪器联结;4、检验数据发布。LI 项目实施完成后,LIMS将作为该石化公司产品质 量信息管理平台,通过LIMS将实验室的自动化分析仪器与计算机网络进行联结,实现自

(管理知识)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一、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从辅助职能转变为企业的战略经营伙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一种维持和辅助型的管理职能上升为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管理职能,并且成为许多美国企业赖以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人力资源配置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的人事部门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策略性角色,其工作重点不是对雇员问题进行急救处理,而是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策略的拟定。从雇员招聘到使用都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举措来认真对待,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挑战性,满足其成就感;不断投资于培训和发展工作,营造员工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使雇员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帮助企业、公司等部门成功地达到企业战略目标。如美国的微软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对招聘非常重视。公司的招聘宗旨是“招聘不是针对某个职位或群体,而是着眼于整个企业”。即要确保招聘到长远来看适合企业、适合整个组织的人选,而不是考虑让他们担负某个具体的职位。 二、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虚拟管理趋势越来越明显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行政管理事务方面所花的时间比重越来越小,一些人力资源服务可以越来越多地通过自助形式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现象在美国的企业中也越来越普遍。通过将日常的管理工作交给企业外包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公司或者机构去管理,美国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得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企业价值更大的管理实践开发以及战略经营伙伴的形成等功能上。如今在美国,很多企业已经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基本的业务--工资发放外包给企业以外的专营业主,使得薪金支票发放率大为提高。同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福利与津贴管理业务、档案保存、工作安置与咨询以及信息系统等也外包给专营业主或专业咨询公司。很多美国公司还将招聘工作交给专营业主,让他们帮助公司对众多的应聘人员进行前几轮的筛选,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公司手中。人力资源的虚拟管理)一方面会提高双方的效率,享受各自规模经济而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还会因此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所以,可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管理虚拟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制度化、规范化是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非常完整健全,对个人素质和技术要求、工作职责,对每一个人的分工、职责、权利和突发性问题处理的过程和政策都有具体的规章可循。职务分工极为细腻是美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最大特点。这种细腻的职务分工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基础,同时也为美国公司高度的专业化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对员工的录用、评定,工资的制定,奖金的发放,以及职务提升等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四、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注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 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不断改进和完善员工工资福利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形成了比较灵活、有效的分配制度。美国企业的工资分配具有两个特点: 1.合理拉开员工的收入差距。美国企业十分重视人才,给予人才十分优厚的经济条件,如:给人才以公司股票、提供交通、住宿补贴,提供401K保险(相当于中国的补充养老保险)和比较昂贵的牙齿保险等,对外国人才还可帮助办理移民手续。相反对没有技术、管理专长的人员,如工勤人员、普通雇员,仅提供十分有限的收入,甚至只提供政府规定的最低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致谢怎么写.doc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致谢怎么写 两年的mba学习历程即将结束,随着专业课程己经修完,现在是毕业论文撰写阶段了,这意味着我们即将离开校园,人生另一新的旅程也即将开始,回想刚刚入学时的情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此篇论文的顺利完成,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副教授。由于本人多年未从事企业管理工作了,所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有些吃力,从论文的选题、研究内容的确定、论文的结构设计直到成文的审阅、修改等环节,**老师都严格把关、耐心指导,给予了我许多斧正意见,特别强调要我写自己的观点,不要复制他人的东西,使我在整个论文撰写过程中思想认识水平在磨练中得到进步,学习眼光在血丝的缠绕下视角变得宽广。**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师德风范、严谨于理论研究的智慧思维模式,不仅在学习上影响着我,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此,谨向尊敬的恩师深深致谢!感谢广西大学商学院的各位老师,正是学院各位老师用他们渊博的学识,创新的思维方式,谆谆教诲,使我在mba学习难得的黄金生涯中,拓展了知识。 感谢我的领导!感谢感谢他们在我工作最繁忙的时候支持我的学业,调动人员接替我的工作,批准我请事假前往学校上课。感谢我的家人,由于我边工作边学习,照顾不到家人,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和年老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和在精神上对我的支持,他们的希望、支持和鼓励是我学习、研究的坚强后盾!

感谢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大学商学院的各位老师以及佛山aj 公司的领导,还有****等同学!感谢他们在我的论文写作上给予的帮助和平时的学习及生活中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将是珍藏一生的美好记忆!最后向各位评审专家表示深深的敬意! 再次衷心地感谢上述所有我想要感谢的人们!我将永远铭记你们赋予我学业上的帮助,赋予我生活上的点点滴滴。无须扬鞭自奋蹄,给力人生报痒恩。 我将不断地学习进取,把在**大学研究生院获得的慧知良识洒向职业人生和阳光生活! 2019-02-08 两年的mba学习历程即将结束,随着专业课程己经修完,现在是毕业论文撰写阶段了,这意味着我们即将离开校园,人生另一新的旅程也即将开始,回想刚刚入学时的情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此篇论文的顺利完成,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副教授。由于本人多年未从事企业管理工作了,所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有些吃力,从论文的选题、研究内容的确定、论文的结构设计直到成文的审阅、修改等环节,**老师都严格把关、耐心指导,给予了我许多斧正意见,特别强调要我写自己的观点,不要复制他人的东西,使我在整个论文撰写过程中思想认识水平在磨练中得到进步,学习眼光在血丝的缠绕下视角变得宽广。**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师德风范、严谨于理论研究的智慧思维模式,不仅在学习上影响着我,对我今后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优秀范文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a42642803.html,)/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优秀范文〕 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信息时 代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力资源将是企业制胜的关键。以 下是小编准备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优秀范文:试谈基层事业单位职工人力资源管理摘要:众所周知,基层事业单位工作烦琐棘手,要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基层干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从当前基层人力资源储备的现实来看,女职工所占比例要比男职工相对多些,要实现基层事业单位服务型功能转型升级,优化基层人才队伍,提高基层人员工作效率,基层事业单位女职工人力资源管理更成为当前机制改革的焦点。那么,如何发挥“半边天”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给她们一个适合展示自我、发挥自我的平台,成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女职工的特点说起,分析了在女职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容易忽略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对女职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希望在基层工作中,能提高女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基层女职工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配置,对提高全员工作效率

有所帮助。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女职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无论是在社会招聘还是在实际工作中要面对的各种阻力都要多于男性,再加上女性自身固有的特点,所以纵观女职工的总体表现,不如男职工出色,尤其在基层事业单位表现的更为突出。面对这样的现实,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们应该与人事部门联合起来,结合目前事业单位的岗位,提高女职工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教育,以适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需要。 ▲一、女职工的特点 首先,“爱唠叨”是女人最大的特点,这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的最突出表现,所以女职工情绪容易波动,稍有不顺心的事都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其次,女职工除工作之外的负面压力大,如带孩子、照顾双方父母、操持家务等也会影响其自身的工作质量。再次,女职工大多数都性格比较内向、自尊心比较强,遇事容易产生沮丧情绪,如果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很难保持冷静与清醒的思维,从而影响其工作职能的发挥。最后,女职工的总体劳动强度大,在我国,一般家庭里的生活琐事几乎都由女性承担,这是千百年来留下的习俗;在单位的工作中,尤其基层事业单位是服务于百姓的窗口,琐事、烦事都要多于其他部门,这样给女

人力资源管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企业人力资源中激励机制的应用》 我国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市场经济竞争力越来越激烈,要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定要保证人 才的合理利用,而优秀的激励机制能够合理地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 管理,进而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分析和改正, 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 企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1.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 1.1保证人力资源工作的顺利进行 激励机制能够有效保证人力资源工作的顺利进行。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不断地完善和实行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完善企业人 力资源的管理体系,加大企业对人才的各方面的吸引力,激励机制 也能够不断优化人才储备管理模式,为企业留住高素质人才,从而 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1.2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企业中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热情,从而提升企业业绩;同时,合理的激励机制能 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各方面潜质,激发起员工的工作信心,能够全身 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这也是间接提高企业整体业绩的有利条件。 1.3有效地增强企业的组织凝聚力在企业人力资源中实行激励机制 不仅仅能够激发出员工个人的工作斗志,也能够有效调动起整个工 作团队的工作氛围,员工之间相互鼓励,建立很强的信任关系,有 效的激励机制也能够有效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团队整体的业绩。 2.目前我国企业中激励机制应用的误区 2.1过于注重物质激励,缺乏精神激励

企业人力资源中的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但是实际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过度地注重物质激励,而严重缺乏精神激励,不利于培养企业员工综合的人生价值观,导致员工的工作理念是你付钱我工作,缺乏感情意识地去工作,企业这样是把员工当作纯粹的“经济人”,缺乏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研究表明,生产率和物质激励没有明显的关系,虽然物质激励是当前很广泛的激励方式,但是如果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互结合,那样会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2.3激励机制不能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 很多企业在进行激励机制时只是简单的奖励,而没有从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分析激励机制的结构要求。人的需求包括五个方面: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需求,所以每一个员工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企业如果没有根据员工的人性化差异去设置激励机制,这样的激励机制是没有很大的效果的,反之,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应该结合员工的个性化差异来实行,比如有的员工注重薪酬奖励,而另一些员工注重权力的奖励,所以要充分分析到员工的真正需求,采用对症下药的方法。 3.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改进思考和建议 3.1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 3.2建立并且完善企业的培训激励机制 企业要加强培训激励机制的建设,包括目标激励法、发展激励。目标激励法就是给员工设定一个业绩目标,员工只有达到一个层次的进步后才能有更高层次的进步;目标激励法有利于员工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而发展激励是给员工足够的晋升机会,员工有了晋升目标才能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要想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提高内部员工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员工的工作斗志,只有良好的团队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业绩,还要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这样能够培养出高素养企业人才,让企业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3.3在物质激励的基础上加强精神激励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 1、从传统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对人和事的管理是伴随组织的出现而产生的。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伴随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并且从美国的人事管理演变而来。70年代后,人力资源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不适用,它从管理的观念、模式、内容、方法等全方位向人力资源转变。从80年代开始,西方人本主义管理的理念与模式逐步凸现起来。人本主义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本主义管理被作为组织的第一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便应运而生。它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差别,已经不仅是名词的转变,两者在性质上已经有了较本质的转变。 1)、传统人事管理 (1)、传统人事管理活动。早期的人事管理工作只限于人员招聘、选拔、分派、工资发放、档案管理之类琐碎的工作。后来逐渐涉及职务分析、绩效评估、奖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人事制度的制定、员工培训活动的规划与组织等。 (2)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的性质。传统人事管理基本上属于行政事务性的工作,活动范围有限,以短期导向为主,主要由人事部门职员执行,很少涉及组织高层战略决策。 (3)传统人事管理在组织中的地位。由于人事活动被认为低档的、技术含量低的、无需特殊专长的工作,因而传统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不被人们所重视,人事管理只属于执行层次的工作,无决策权力可言。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 (1)区别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以提高扩大、从行政的事务性的员工控制工作转变为: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人力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与管理的系统,以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因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和未来性。它被看作为一种单纯的业务管理,从技术性管理活动的架构中分离出来。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而相应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成为组织战略与策略管理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 (2)区别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将人看作组织的第一资源,更注重对其开发,因而更具有主动性。这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早期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早期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只强调人力资源的管理,而忽略人力作为一种资源具有可开发的特征,忽略人力

人力资源管理实习周记范本

人力资源管理实习周记范本 (第一周) 实习内容: 在×××人力资源处进行毕业实习,开始的一周主要是进行岗前培训,公司主管介绍了一下公司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内容,接下来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进行安全教育,期间重点熟悉×××人力资源处的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如何调配人力,如何开展职工的招聘,考核,奖惩,辞退工作,做好各类先进人物,各类奖励人选和人才基金资助对象的推荐工作,如何开展职工转正,定级,定职,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聘任的具体组织工作,熟悉日常职工管理工作,包括考勤管理,出入境审批,职工攻读在职研究生的选拔和管理;如何开展职工的工资,津贴,补贴和离退人员离退费的发放工作,审批加班费,节日酬金,探亲路费等人员费用;人事档案的管理过程等日常工作环节,力争通过一周的培训尽快胜任工作岗位。 心得体会: 今天是周六,挑一个晴朗的早晨记下我第一周来的实习心得。实习,虽然不是真正的工作,但却是我工作生涯的一个起点,也是从学生过渡到工作人士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必经阶段。刚进入公司的第一天,一切都很陌生,也很新鲜。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不认识但是都面带微笑很友善。一周的时

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周里,我尽量让自己更快地去适应环境,更快地融入这个大集体中,因为只有和上司、同事都处理好关系,才能有利于自己工作的展开。 (第二周) 实习内容: 充实的岗前培训结束了,迎来第二周的具体工作,本周主要是接触的是×××的人事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保管制度是对人事档案进行有效保管的关键。通过一周的时间我大致的经历以下过程:1、对人事材料的归档,首先要对材料进行鉴别,看其是否符合归档要求,其次,按照材料的属性,内容,确定其归档的具体位置,再次在目录上补登材料的名称;最后将新材料放入档案 2检查核对档案,对人事档案材料本身进行检查,如查看有无霉烂,虫蛀等,并对人事档案保管的环境进行检查,如查看库房门窗是否完好,有无其他存放放错误等 3人事档案的传递,一般是由于工作变动引起的 4人事档案保密制度的学习。作为专业人员不得擅自将人事档案内容泄露,严守秘密5人事档案的统计,主要包括对人事档案的数量,材料收集补充情况,档案保管情况,利用情况库房设备情况和人事档案工作人员情况的统计。 心得体会: 通过为期一周的×××人事档案的接触,使我明白了人事档案是考虑了解干部的重要手段,是人事制度改革必不可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1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形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已经开始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修改,但直到现在为止,历史上形成的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仍没有多少变化。他们的基本特点是:注重市场调节、制度化管理、劳资关系的对抗性。 1、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在调节人力资源分配中的作用 美国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对配置社会上的劳动力资源,起着极为关键的中介作用。美国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市场的依赖性很强。从雇主一方面来说,无论是需要什么人才,比如:经理、秘书、勤杂、研究人员或生产工人,就到市场上登广告,通过规范的人员筛选、招聘程序,聘用企业需要的人才,或者通过有目标的市场竞争,把自己需要的人才从别的企业“挖”过来。对于企业不需要的人,则会几乎是毫不留情地予以解雇,由市场这一杠杆来重新安排其就业和去向。对劳动者一方来说,从在学校学习、选择专业起,就要注重劳动力市场的动向,使所学知识、专业既符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又与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和将来的就业机会结合起来。就业以后,员工如果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变化,或是发现了新的更为理想的就业机会,也会拂袖而去,毫不犹豫的另谋高就。市场对这种变换工作的人员不仅不予歧视,反而认为能在这种市场流动、竞争中找到更好工作的员工是“市场价值”很高的优秀员工。如此,企业中雇主和员工之间就是直截了当的短期的市场买卖关系。劳动者付出劳动,雇主付给合理的报酬,员工对企业也很少忠诚可言。在这样一种一短期的市场买卖关系为核心的就业关系下,企业员工的流动性很大,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就相对较差。 2、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和人才提拔上的“快车道” 美国的企业管理,自泰勒的“科学管理”诞生以来,历来讲究制度化,这个特点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表现为: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对常规问题处理的程序和政策都有文明规定。比如:美国一家汽车制造厂中蓝领工人的工种,有电工、机械工、清洁工、搬运工等达数百种之多。并且每一工种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技术技能要求、工作岗位职责等都有明文规定。在美国企业中,谁在什么位置或干什么工种,,谁就做什么,不同位置和工种的工作人员是不能随便交叉使用和“侵权”的。在这样明确和细分的分工条件下,企业内部实行垂直领导,等级关系明确,上级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下级对上级的指示必须无条件执行。专业化和制度化加上注重市场细节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在招聘和提拔员工时,都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员工进入一个企业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受教育较多的人,进入企业时的位置通常要比同时进入该企业的受教育较少的人的位置要高;企业的高层领导,即可以从企业内部提拔,也可以从别的企业“挖”得;新员工只要能在工作中作出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就可能很快得到提拔,而不必论资排辈、“熬年头”。 3、对抗性的劳资关系 美国企业中劳资双方的关系是对抗性的。这种对抗性的劳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认为管理是自己的事,至于工人的劳动贡献,已通过工资形式加以补偿了,工人不应该再有别的要求,不应该参加管理,也无权过问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的管理者利用自己信息上的优势,总是想尽办法压底员工的工资。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程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进程 引言:二十一世纪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并能够充分地加以开发和使用,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并最终占领市场,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而想要准确、全面地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面目,就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回到其形成与发展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去观察,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起源、发展、演化和趋向为线索,试图勾勒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轮廓,从而有助于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更好的体现出来,为现代企业管理和发展而服务。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概念,是在德鲁克1954年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后出现的。1958年,怀特·巴克(Wright Bakke) 出版了《人力资源职能》一书,首次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的普通职能来加以论述。此后,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国内外产生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流派他们从不同侧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综合起来,可以讲这些概念归纳为五类: 1.第一类。主要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出发来解释它的含义,认为他是借助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来实现对组织的目标。 1)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各种技术与方法,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来达成组织目标的活动(Mondy and Noe,1996)。 2)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各种管理功能,促使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已达成组织目标(Schuler,1997)。 3)人力资源管理是利用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 2.第二类。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或承担的职能出发来进行解释,把人力资源管理看成是一个活动过程。 1)人力资源管理是负责组织人员的招聘、甄选、训练及报酬等功能的活动,以达成个人与组织的目标(Sherman,1992)。 2)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全社会一个企业的各阶层、各类型的从业人员招工、录取、培训、使用、升迁、调动,直至退休的全过程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用来提供和协调组织中的人力资源活动。 3.第三类。主要揭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体,认为他就是与人有关的制度、政策等。 1)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 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 2)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一切对组织中的员工构成直接影响的管理决策和实践活 动。 3)人力资源管理包括要影响到公司和员工之间关系的性质的所有管理决策和行为(Beer Specktor,1984)。 4)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响员工的行为、态度以及绩效的各种政策、管理实践以及制度。 4.第四类。主要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出发解释其含义,认为它是人力资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范文.doc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范文(一) 一、自我分析 性格探索:我喜欢挑战和让我兴奋的事情,聪慧,许多事情都比较拿手,致力于自己才干和能力的增长。我有很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绝大多数是事业型的。我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关注事物的意义和发展的可能性。通常把灵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多才多艺,适应性强且知识渊博,很善于处理挑战性的问题。我善于快速抓住事物的本质,喜欢从新的角度和独到的方式思考问题,对问题经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机警而坦率,有杰出的分析能力,并且是优秀的策略家。我不喜欢条条框框的限制和因循守旧的工作方式,习惯便捷的问题解决方法。我喜欢自由的生活并善于发现其中的乐趣和变化。 学习风格探索:我是一个运动型的,我能从新体验、新问题、新机遇中学习。我能全神贯注于短时间的、当时当地的活动,诸如商业游戏、竞赛型的团队任务、及角色扮演练习。活动中充满了刺激性、戏剧性、危机和变化无常的事情,且有一系列多种多样的活动需要应对。我能引人注目,如主持会议,主导讨论或进行陈述。我与他人打交道,我思维跳跃,并作为团队的一分子解决问题。在活动中适合尝试一下。 兴趣探索:我对经营事务很有兴趣,也非常喜欢与人打交道,有支配欲,喜欢影响和感染他人。喜好表达、说服,做事积极而有计划,以工作为导向,关心绩效与表现,但也重视个人与群体间的契合,人际关系良好,喜欢与人相处,并希望自己能成为团体中的焦点人物。对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关心的问题广泛,但对机器、物品生产制造技术则较缺乏兴趣,喜欢直觉思考与分析。我志在与人有关的服务机构中,担任经营、管理与决策等相关职务,协助机构谋取合理的利润。我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事相处友好,可有效的控制他人,待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行为大方慷慨,态度和蔼可亲,处事周密,得体,处理各种复杂人际关系游刃有余,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受人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整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人力资源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学校名称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入学时间 论文提纲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及其表现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界定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表现 二、研究企业管理风险的意义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负面影响 正文: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及其表现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界定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ker)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中指出,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相比较,惟一的区别就是它是人,并且是经理们必须考虑的具有“特殊资产”的资源。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1]。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一般而言,风险包括三个部分:事件、概率、后果。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中的事件就是指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发生错误或意外收益的具体表现。事件的识别需要建立在对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充分的了解和熟悉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概率是指所确定的事件在实际运作中发生的可能性。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后果是指如果所确定事件的实际中发生所造成影响的大小。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是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由于没有很好的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项活动以及各项活动的关系,而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的超过预期的收益或损失。通过对这种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控制和引导,使企业避免损失或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活动就是人力资源风险管理。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表现 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每一个模块都一定程度地存在风险因素,所以我们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概括成以下几个类型。 (二.1)招聘风险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环节,在此环节中必然存在管理上的风险,称为招聘风险。招聘风险堪称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具体可以将其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风险。 第一,招聘成本的回报风险。人员甄选往往需要高昂的费用,而且空缺职位等级越高,其花费也越 大。如果甄选出的人员不合格,则不但甄选成本无法收回,还会随年限的推移产生持续的负面效应。 第二,招聘渠道的选取风险。企业通过普通招聘方式(如刊登报刊广告、参加招聘会等)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这是因为真正成熟的优秀人才一般都会被自己的雇主重用,不会特别关注广告中的职位,也不会轻易到招聘会去找工作。他们即使需要跳槽,一般会通过业界的朋友引荐、猎头公司推荐或者竞争对手直接挖掘。一般选取普通招聘方式的人才可能有下列情况:一是不够成熟的人才,虽然有潜力但是表现不充分,使用风险较大,不适合掌控大集团全盘;二是过于注重金钱的人才,只是因为较高的年薪吸引他们,这些人往往道德水准不一定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所以我们在进行招聘之前,不单要考虑招聘成本,还应根据职位和目标人才对象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招聘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