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第4次作业材料

《纲要》第4次作业材料
《纲要》第4次作业材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阶段测试试题(专题七、专题八)

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题、综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以下为蒋介石发给毛泽东的三封电报

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中正哿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梗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材料2:“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华南和华东仍被日本占领着,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

——选自《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3:“我们解放区有一万万人民、一百万军队、两百万民兵,这个力量,任何人也不敢小视。我们党在国内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已经不是1927年时候的情况了,也不是1937年时候的情况了。国民党从来不肯承认共产党的平等地位,现在也只好承认了。我们解放区的工作,已经影响到全中国、全世界了”。

——选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4:“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具体谈判。彼如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1945年9月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的电报

1、原理或结论。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2、分析过程。结合材料分析蒋介石表示愿意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的原因。

3、结论。谈谈你对重庆谈判历史意义的思考。

第二题、综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经历了后方八年艰苦生活的国民党各级官僚,骤一到达收复区,犹如狮子大张口,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各谋私利,滥用权力,给收复区人民留下极坏的印象,当时称之为“五子登科”,即房子、条子(指金条)、票子、车子、婊子。国民党接收过程中最为恶劣、最引起收复区百姓不满与反感的政策,是法币与伪币兑换率的规定。根据其财政部公布的法币与汪伪中储券的兑换办法,两者比例为1比200,这对收复区人民无异一场灾难,引起民众的普

遍不满。因为以当时的物价指数计算,上海物价为重庆的约50倍,为整个法币使用区的约35倍,何况当时黑市法币与伪中储券的兑换价不过是1比80。“可怜收复区同胞,他们盼到天亮,望见了祖国的旌旗,他们喜极如狂,但睡了几夜觉之后,发觉了他们多已破家荡产,手上所仅有的财产筹码——伪币,差不多已分文不值。”即便是一些政府中的官员,也觉得这个兑换比例不合理。邵毓鳞曾当面对蒋介石说:“像这样下去,我们虽已收复了国土,但我们将丧失了民心。”然而当局私心自用,坚持这个兑换办法不变,使大批接收官员凭本已不值钱的法币在收复区大发横财。被当时人形象地描述为:“陪都来沪接收人员,均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感”。如果说,官员腐败尚且是不合法的私人行为的话,法币兑换率的规定则几近于国家掠夺,是用公开合法的方式剥夺收复区的财富。一些国民党高级官员事后也不能不承认,这一政策使国民党失尽了民心。陈立夫认为,这个政策“弄得老百姓痛恨我们。”李宗仁认为,在“一纸命令之下,收复区许多人民顿成赤贫了,而携来大批法币的接收人员则立成暴富。政府在收复地区的失尽人心,莫此为甚。”

——选自《国民党因腐败丢掉民心》

材料2: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主要是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地发行纸币。1948年8月,法币发行额已比1937年抗战前增发47万多倍,而物价跃至抗战前的7255862倍。恶性通货膨胀引起物价飞涨,使人民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洗劫,使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国民党统治区的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国民经济遭遇深刻的危机。1947 年,工业产量较抗战前的1936 年减少了30 %。失业人数陡增,工人和城市居民濒临无法生存的境地。同时,农村经济急剧衰退。广大农村饥民遍地,饿殍载道。1947年,各地饥民达一亿人以上。公教人员和学生群众的生活也陷入极度的困境。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选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3:“我们党和团的组织复杂、散漫、松懈、迟钝,党部成了衙门,学员成了官僚,在社会上不仅不能发生领导的作用,反而成了人家讥笑侮辱的对象。”“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淘汰了”。——蒋介石

材料4:由于在经济上、军事上和心理上的全面恶化,政府已陷入渐渐瘫痪的境地……学生罢课和举行示威游行的越来越频繁,和往常一样,都反映了公众日益增长的不满。

政府逐渐失去了民众的支持,甚至失去了威望。当共产党的军队势如破竹地向长江挺进时,宏伟的江防计划在政治纠纷、叛逃、出卖和混乱的撤退中成了泡影。

——《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1、原理或结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分析过程。结合材料分析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迅速走向崩溃的主要原因。

3、结论。谈谈你对国民党兵败大陆原因的思考。

专题八:辉煌的历史征程

第一题、综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9年10月1日

上午10时整,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的这一盛大节日。

天安门城楼红墙正中悬挂着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的巨幅彩色画像。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竖

立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纪念碑两侧超宽电子屏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格外醒目。广场东西两侧,56根绘有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图案的民族团结柱,象征着56个民族共同擎起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基业。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6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10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划时代”三个字,意味着它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它的前途命运,在这以后同以前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便开始丧失独立地位,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曾经创造出辉煌古代文明的中华民族,被西方列强蔑视为行将被淘汰的劣等民族。国家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而是听凭外人摆布和宰割。一个又一个反动统治者俯首贴耳地听命于外人,帮助他们欺压中国老百姓。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怎么能不对祖国如此悲惨的处境感到极度的愤怒和痛苦?

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的局势更加恶化了。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像一个可怕的阴影那样,沉重地笼罩在中国爱国者的心头。孙中山发出“振兴中华”的呼喊,成为这以后半个多世纪中华民族行进中的主旋律。

中国真的要灭亡了吗?出路到底在哪里?无数爱国者不仅痛苦地思索着,而且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但在很长时间内,等待着他们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只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顽强奋斗,才终于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严重压迫,建立起新中国。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充满自豪地宣告:“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他又说:“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他说出了无数中国人多少年来压在心底的话。

“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这是何等的气概!它是新中国此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有了这一条,才谈得上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自主地建立一个新国家和新社会,才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言。

在旧中国,在野蛮落后的封建制度下,少数剥削者专横地骑在广大人民头上。亿万劳动人民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遭人冷眼蔑视。他们大多连字也不识,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可言,遭受冤屈也无处申诉。

新中国永远结束了那种状况,人民当了家,做了自己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获得解放的亿万劳动人民中迸发出从来不曾有过的建设国家的积极性。这场社会大变革的广度和深度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

还有一点极为重要,那就是国家的统一。旧中国常被称为“一盘散沙”,而且长期处在四分五裂之中,中央号令不行,地方上形形色色的“土皇帝”各行其是。民国以来,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更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难。这种“一盘散沙”乃至四分五裂的状况,在旧中国是难以改变的。

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大陆形成空前统一的局面。人民政府能够根据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全国范围内通盘筹划,制定明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采取重大措施。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雷厉风行地推行到全国各地,包括边疆地区,一致行动。全国各社会阶层以前所未

有的规模组织起来,建立起各级工会、农民协会、青年团、学联、妇联、街道居民委员会等,深入到社会的基层,形成一个巨大的几乎无所不包的网络,随时可以将民众动员起来完成人民政府的各项工作,根本改变了过去那种散漫无组织的状态。全国人民的大团结,成为人民政府最广泛的社会支柱。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是新中国的主人。人民政协通过的作为新中国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这就把统一国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新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成功创造。它的深远意义,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人们已经看得越来越清楚了。

想一想旧中国国势危殆、任人摆布、社会贫穷落后的痛苦岁月,看一看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内争不断、社会动荡、甚至种族仇杀那种悲惨情景,我们就不能不更加感觉到我们能够生活在统一稳定、正大踏步前进的新中国是多么幸福,才能更加明白为什么新中国在不长的60年内能够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所在,才能更加体会到新中国成立的划时代意义。

新中国诞生的划时代意义,还有许许多多话可说,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是它的三个要点。路总是一步一步走的,凡事都有个先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只有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才能为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根本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无从谈起。

——选编自金冲及《新中国诞生的划时代意义》

1、原理或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分析过程。结合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这句话的含义。

3、结论。谈谈你对“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题、综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60年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领导下,勤劳智慧的我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摘自《胡锦涛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赢得政治独立的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蓬勃发展。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理论的成功实践。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有步骤、分阶段地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指引下,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受到外部封锁。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为国内和平建设取得良好的外部条件,毛泽东、中共中央作出了不懈的努力。20 世纪70 年代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突破口,带动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为后来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倡导改革的同时,推动对外开放形成了崭新的局面。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在实现国防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自行研制和成功发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飞船等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人民解放军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课题,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断地开拓前进。

——选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原理或结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转变?

2、分析过程。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3、结论。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

作业1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 1. 砌筑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A. 水灰比与水泥标号 B. 水灰比与水泥用量 C. 用水量与水泥标号 D. 水泥用量与水泥标号 满分:4 分 2. 下列关于混凝土的叙述,哪一条不正确? A. 轻混凝土强度与其干表观密度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干表观密度越高,强度越高 B. 干硬性混凝土和超干硬性混凝土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强有力的施工手段,使其形成密实均匀 的混凝土 C. 同普通混凝土相比,钢纤维混凝土主要优势是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抗裂性 D. 聚合物混凝土指用聚合物材料外包的混凝土 满分:4 分 3. 孔隙率增大,材料的()降低。 A. 密度 B. 表观密度 C. 憎水性 D. 抗冻性 满分:4 分 4.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__________。 A. 矿渣水泥 B. 普通水泥 C. 髙铝水泥 满分:4 分 5. ()是国内外内墙涂料中用量最大的一种

A. 多彩涂料 B. 丙烯酸酯系涂料 C. 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 D. 聚氨酯系涂料 满分:4 分 6.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缩写符号是_______。 A. P.O B. P.F C. P.P D. P.C 满分:4 分 7. 有关木材平衡含水率的叙述,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 木材平衡含水率不随周围空气的湿度变化而变化 B. 木材平衡含水率随周围空气的湿度变化而变化 C. 北方地区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比南方低 D. 木材在使用前,应干燥到平衡含水率 满分:4 分 8. 混凝土承受持续荷载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变形称为() A. 弹性变形变 B. 徐变 C. 应变 D. 残余变形 满分:4 分 9. 钢材伸长率δ10表示__。 A. 直径为10mm钢材的伸长率 B. 10mm的伸长

土木工程材料综合练习题

综合练习(一) 一、填空:(20分,每题2分) 1、我国建筑材料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四类,代号分别为: GB , JC , DB , Q 。 2、某材料的密度为2,表观密度为1.5,该材料的密实度为 75% ,孔隙率为 25% 。 3、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四种矿物组成,分别简写成C3S 、C2S 、C3A 、C4AF 。 4、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个方面。 5、混凝土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 ,同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 的 3/4 ;对于混凝土实心板,不得超过板厚的 1/2 ,且不得超过 50 mm;对于泵送 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 1/3 ,卵石不宜大于 2/5 。 6、钢材牌号Q235-A-b,Q235表示屈服强度235MPa ,A表示质量等级A ,b表示半镇静钢。 7、沥青的组分有油分、树脂、地沥青质。 8、烧结普通砖的尺寸为 240 mm× 115 mm× 53 mm,每立方米砌体用砖量为 512 块。 9、钢材的塑性通常用拉伸试验时的伸长率或断面收缩率表示。 10、塑料按受热时发生的变化不同可分为热塑性、热固性两大类。 二、是非判断题将答案填写在下表内(对的打∨,错的打×)(10分,每题1分) 1、含水率为2%的湿砂重100g,其中水的重量为2g。 2、材料在进行强度试验时,大试件较小试件的试验结果值偏小。 3、建筑石膏最突出的技术性质是凝结硬化慢,并且硬化时体积略有膨胀。 4、因为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故在运输和储存时不怕受潮和淋雨。 5、在常用水灰比范围内,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质量越好。 6、钢材的屈强比越大,反映钢材的安全性高,但钢材的有效利用率低。

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作业

第4章混凝土(补充作业) 一.计算题 1.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要求为50mm,在进行和易性调整时,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4.5kg,水 2.7kg,砂9.9kg,碎石18.9kg,经拌合均匀测得坍落度为35mm,然后加入0.45kg 水泥和0.27kg水,再次拌合均匀测得坍落度为50mm。如果该拌合物的强度满足要求并测得砼拌合物体积密度为2400kg/m3。 (1)试计算1m3混凝土各项材料用量为多少? (2)假定上述配合比,可以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如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4﹪,石子含水率为1﹪,求施工配合比。 (3)假如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还是4﹪,石子含水率为1﹪,在施工现场没有作施工配合比计算,而是按实验室配合比称砼各项材料用量,结果如何?通过计算说明强度变化的原因? 2.用P·C32.5的水泥(测得28d抗压强度35.0MPa)、河砂(中砂)和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配制C25混凝土,施工坍落度50mm。经初步配合比计算并在实验室调整后,砼拌合物满足要求,制备边长100mm的试块一组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7d;(1)假如测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为18.5MPa,问该实验室配制的砼是否满足要求C25的强度要求?对结果进行讨论;(2)假如测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为2 3.0MPa,对结果进行讨论。 3.粗细两种砂的筛分结果如下(砂样各500g): 砂别筛孔尺寸/mm 筛底 5.0 2.5 1.25 0.63 0.315 0.16 细砂分计 0 20 30 80 120 240 10 筛余量 (g) 粗砂分计 50 160 140 66 60 24 0 筛余量 (g) 这两种砂可否单独用于配制混凝土,或以什么比例混合才能使用? 二.问答题 1. 水泥混凝土材料的优缺点有哪些? 2. 砂、石集料各有哪些技术性能要求? 3. 简述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木质素磺酸钙的主要作用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4. 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具有哪些特性? 5. 什么是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哪三方面内容?通常是如何调整混凝土拌合物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 ()

一、问答题。 1.常见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有哪些? 答:1)橡胶类有:三元乙丙卷材、丁基橡胶卷材、再生卷材等;2)塑料类有:聚氯乙烯卷材、氯化聚乙烯卷材、聚乙烯卷材等;3)橡塑类有: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卷材。 2.钢材牌号与其强度质量等的关系? 答: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等四个部分顺序组成。牌号越大,含碳量越大,抗拉强度越高,而伸长率则随着牌号的增大而降低。 3.各元素对钢材质量的影响? 答:钢材中除了主要化学成分铁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硅、锰、磷、硫、氧、氮、钛、钒等元素:1)碳(C):a)所有碳素钢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含C量,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0。8%以下的碳钢抗拉强度与含碳量成正比增加,塑性及韧性则相反,含C量>0。8%的碳钢,强度及塑性均低,但硬度很高,但当含碳量在1。0%以上,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反而下降。所以含C量不同的钢经处理后显示的性质就不同。含碳量越高,钢的硬度就越高,但是它的可塑性和韧性就越差。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b)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焊接性能变差(含碳量大于0。3%的钢材,可焊性显着下降),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增大,耐大气锈蚀性下降。一般工程所用碳素钢均为低碳钢,即含碳量小于0。25%;工程所用低合金钢,其含碳量小于0。52%。2)、硅(Si):a)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是钢中的有益元素。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含量较低(小于1。0%)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而对塑性和韧性无明显影响。它可以提高钢的硬度,但是可塑性和韧性下降,电工用的钢中含有一定量的硅,能改善软磁性能。b)硅能显着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c)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d)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e)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3)锰(Mn):a)锰是炼钢时用来脱氧去硫而存在于钢中的,是钢中的有益元素。锰具有很强的脱氧去硫能力,能消除或减轻氧、硫所引起的热脆性,大大改善钢材的热加工性能,同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b)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锰是我国低合金结构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能提高钢的强度,能消弱和消除硫的不良影响,并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含锰量很高的高合金钢(高锰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其它的物理性能。4)磷(P):a)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随着磷含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屈强比、硬度均提高,而塑性和韧性显着降低。特别是温度愈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愈大,显着加大钢材的冷脆性。磷也使钢材的可焊性显着降低。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b)但磷可提高钢材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故在低合金钢中可配合其他元素作为合金元素使用。能使钢的可塑性及韧性明显下降,特别的在低温下更为严重,这种现象叫做冷脆性。c)在优质钢中,硫和磷要严格控制,但另方面,在低碳钢中较高的硫和磷,能使其切削易断,对改善钢的可切削性有利。5)硫(S):a)硫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硫的存在会加大钢材的热脆性,降低钢材的各种机械性能,也使钢材的可焊性、冲击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腐蚀性等均降低。是钢中的有害杂物,含硫较高的钢在高温进行压力加工时,容易脆裂。通常叫作热脆性。b)硫对焊接性能不利,降低耐腐蚀性。6)氧:氧是碳素钢中的有害杂质。含氧量增加,使钢的机械强度降低、塑性和韧性降低,促进时效作用,还能使热脆性增加,焊接性能变差。 4.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题二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题二 1:[单选题] 砂的密度、松堆密度、表观密度的大小排列为( ) A:密度>松堆密度>表观密度 B:.密度>表观密度>松堆密度 C:松堆密度>表观密度>密度 D:松堆密度>密度>表观密度 参考答案:B 2:[单选题]已知混凝土的砂率为0.35,则砂石比为()。A:0.35 B:0.54 C:0.89 D:1.86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石膏制品的特性中正确的为() A:耐水性差 B:耐火性差 C:凝结硬化慢 D:强度高 参考答案:A 4:[判断题]强度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可以降级使用或作混凝土掺合料。………………………( ) 参考答案:正确 5:[单选题]石灰熟化过程中的陈伏是为了() A:利于结晶 B:蒸发多余水分 C: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D:降低发热量 参考答案:C 6:[判断题]高铝水泥的水化热大,不能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 参考答案:正确 7:[判断题]我国北方有抗冻和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优先选用火山灰水泥。………( )参考答案:错误 8:[单选题]具有调节室内湿度功能的材料为() A:石膏 B:石灰 C:膨胀水泥 D:水玻璃 参考答案:A 9:[单选题]干燥环境中有抗裂要求的混凝土宜选择的水泥是( ) A:矿渣水泥 B:普通水泥 C:粉煤灰水泥 D:火山灰水泥 参考答案:B 10:[论述题] 1、矿渣水泥,普通水泥及快硬硅酸盐水泥中石膏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什么是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对混凝土有什么危害? 3、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或凝结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砼的和易性,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5、石膏制品有哪些特点? 6、简述混凝土中掺减水剂的技术经济效果. 7、材料的弹性与塑性、脆性与韧性有什么不同?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4分)建筑材料可分为脆性材料和韧性材料,其中脆性材料具有的特征是() A. 破坏前没有明显变形 B. 抗压强度是抗拉强度的2倍以上 C. 抗冲击破坏时吸收的能量大 D. 破坏前不产生任何变形 得分: 0 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题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直至断裂前只发生很小的弹性变形;不出现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这是脆性材料的一个特征。而这类材料的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大得多;可达几倍到几十倍。因此;其抗冲击和振动荷载的能力较差。大部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如石材、砖、水泥、混凝土、砂浆、陶瓷及玻璃等属于这类材料。 .2. (4分)在一定范围内,钢材的屈强比小,表明钢材在超过屈服点工作时() A. 可靠性难以判断 B. 可靠性低,结构不安全 C. 可靠性较高,结构安全 D. 结构易破坏 得分: 0 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题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3. (4分)生石灰消解反应的特点是()。 A. 放出大量热且体积大大膨胀 B. 吸收大量热且体积大大膨胀 C. 放出大量热且体积收缩 D. 吸收大量热且体积收缩

得分: 0 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题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4. (4分)在钢结构中常用(),轧制成钢板、钢管、型钢来建造桥梁、高层建筑及大跨度钢结构建筑。 A. 碳素钢 B. 低合金钢 C. 热处理钢筋 D. 冷拔低碳钢丝 得分: 0 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题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 (4分)抹灰砂浆中掺入麻刀纤维材料是为了()。 A. 提高强度 B. 提高保温性 C. 节约水泥 D. 减少收缩开裂 得分: 0 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题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抹灰砂浆中掺入纤维增强材料(如麻刀、纸筋等),主要是为了提高抹灰层的抗拉强度,防止抹灰层开裂。 .6. (4分)配制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时,不宜使用()。 A. 硅酸盐水泥 B. 普通硅酸盐水泥 C. 矿渣水泥 D. 火山灰水泥 得分: 0 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次作业上课讲义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次 作业

第二题:试述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对水泥性质的影响。 答:主要矿物成分为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铝酸三钙 (C3A)、铁铝酸四钙(C4AF),以及少量有害的游离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与三氧化硫等成分;C3S的水化硬化快,早期强度高,水化热高凝结快;C2S水化和硬化慢,水化热低,后期强度高;C3A水化反应迅速,水化热大,对早期强度贡献大,低的C3A能抗硫酸盐的腐蚀。C4AF对强度几乎无贡献,降低烧结温度,控制水泥的颜色。 第三题:简述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和它的主要水化产物。 答: 1.水泥熟料中的C3S和C2S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氢氧化钙; 2.C3A和C4AF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铝酸钙; 3.水化铝酸钙与氢氧化钙还能进一步反应生成水化铝酸四钙; 4.水化铝酸钙与石膏反应,生成钙矾石; 5.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碳化反应; 水化产物:水化硅铝酸钙、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等。第四题:水泥石的结构如何? 答:水泥石是水泥水化后的水泥浆体经过凝结硬化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石状体。先是形成凝胶体膜层,然后膜层开始增厚,破裂,和修复,最后凝胶体填充剩余的毛细孔。水泥石的孔隙率减小,强度增强。 第五题:硅酸盐水泥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在工程应用上有何意义?

答:分别有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碱的质量分数,碱的质量分数等。 1.细度:水泥的颗粒越细,与水起反应的表面积就越大,水化就越充分,早期和后期强度都较高,但在空气中硬化收缩大,使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可能性增加,成本也较高。 2.凝结时间:为使混凝土和砂浆有充分时间进行搅拌,运输,浇捣和砌筑,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能过短,当施工完毕后,则要求尽快硬化,具有强度,因此终凝时间不能太长。 3.体积安定性:如果体积安定性不良,会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会使结构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4.强度:如果强度不够,就无法承重,会导致建筑物坍塌等事故。 5.碱的质量分数:碱的质量分数不得大于0.6%,如果过高,会降低水泥的强度,减少流动性,增加变形,发生碱硅酸反应等等。 6.水化热:对于大型基础,水坝,桥墩等大体积混凝土构筑物,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容易散失,内外温度差会产生应力,可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第八题:硅酸盐水泥石腐蚀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防止腐蚀的措施有哪些? 答:1.软水的腐蚀:当水泥石长时间与软水接触,氢氧化钙会慢慢溶出,在静水无压的情况下,危害不大,在流水及压力水的作用下,氢氧化钙会不断的溶解流失,而且,由于石灰的浓度继续降低,还会引起其他水化物的分解溶蚀。 2.盐类腐蚀: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练习题

课后练习 1.一块烧结砖,基尺寸符合要求(240×115×53mm ),烘干后的质量为2550g ,吸水饱和后质量为2900g ,将该砖磨细过筛,烘干后取50g ,用比重瓶测得其体积为18.5cm 3,试求该砖的吸水率、密度、体积密度及孔隙率。 2. 某材料的孔隙率为24%,此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为40cm 3 ,质量为85.50g ,吸水饱和质量为89.77g ,烘干后的质量为82.30g ,求该材料的密度(ρ)和质量吸水率(W m )。 3.某工程需C30的混凝土,现有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实测强度为35.75MPa ),碎石和中砂。试用质量法计算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砂率取35%,用水量取180kg , 回归系数:A ﹦0.46,B ﹦0.07,强度标准差σ =5.0MPa ,混凝土的体积密度取2400kg/m3)。 4.某工程项目使用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为mco :mso :mgo :mwo=1:2.13:4.52:0.54,每方混凝土的用水量为160Kg ,实测工地现场所用石子的含水率为1%,砂的含水率为3%。试求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1. 解: 吸水率为: %7.13%100255025502900%100=?-=?-= g g b m M M M W 密度为: 3/69.262.1850cm g V m === ρ 表观密度为: 3 00/74.13.55.11242550cm g V m =??==ρ 孔隙率为: %3.3569.274.1110=-=- =ρρP 2. 解: V m ρ= = 82.3/(40(1-24%)) =2.71g/cm3 100%×m m m = W 112 w = ((89.77- 82.3)/82.3)×100% = 9.1% 3. 解: (1)fcu.0=30+1.645×5.0=38.2MPa (2)fcu.0=38.2=αa fc (C/W -αb)=0.46×1.1×32.5×(C/W-0.07) C/W =2.39 (3) W =180kg C =180×2.39=430kg

吉大秋学期《土木工程材料》在线作业二

1.塑料制品受外界条件影响,性能逐渐变坏,质量下降的过程称为( A.磨损 B.老化 C.降解 D.腐蚀 满分:4 分 2.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中,水化速度最快的熟料矿物是( A.C3S B.C2S C.C3A D.C4AF 满分:4 分 3.木材的各种强度中,强度值最大的是(A)。 A.顺纹抗拉 B.顺纹抗压 C.顺纹抗弯 D.抗剪 满分:4 分 4.水泥中石膏最佳掺量与熟料的(B )含量有关。 A.硅酸二钙 B.铝酸三钙 C.二水石膏 D.无水石膏 满分:4 分 5.烧结普通砖的关键步骤是(B)。

A.制坯

B.焙烧 C.配料调制 D.干燥 满分:4 分 6.建筑石膏凝结硬化时,最主要的特点是(D )。 A.体积膨胀大 B.体积收缩大 C.大量放热 D.凝结硬化快 满分:4 分 4000HZ6 7.材料对不同频率的声波的吸声能力不同,通常把对125、250、500、1000、2000、 个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大于(A)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A.0.2 B.0.5 C.0.8 D. 1 满分:4 分 8.水泥的强度是根据规定龄期的(C)划分的。 A.抗压强度 B.抗折强度 C.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D.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满分:4 分 9.钢的含碳量应小于(C)。 A.1% B. 1.5%

C. 2.0%

D. 2.5% 满分:4 分 10.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用(A )水泥 A.普通硅酸盐 B.矿渣硅酸盐 C.火山灰质硅酸盐 D.粉煤灰硅酸盐 满分:4 分 1.石灰使用前,一般先加水,这个过程称为石灰的( BC) A.炭化 B.熟化 C.消化 D.硬化 满分:4 分 2.室内装饰材料分为(ABD )。 A.内墙装饰材料 B.地面装饰材料 C.外墙涂料 D.吊顶装饰材料 满分:4 分 3.下列属于水泥活性混合材的是(ABC)。 A.粒化高炉矿渣 B.火山灰质混合材 C.粉煤灰 D.石英砂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题和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 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吸水性, 抗冻性,导热性,强度。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耐软水能力,干缩.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容的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为和. 5. 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抗冻性.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和.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增大. 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克,干砂克. 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硬化后体积. 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大气稳定性. 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 12.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强度. 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或表示。 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和。 17.据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及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1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的危害。 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和。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 25.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取值。 26.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27.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 28.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 29.在沥青中掺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的黏结性、耐热性和。30.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主要有矿质材料、树脂和。 二.判断 1.塑料的刚度小,因此不宜作结构材料使用。…………………………………………( ) 2.随含碳量提高,碳素结构钢的强度、塑性均提高。…………………………………( ) 3.设计强度等于配制强度时,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为95%.……………………………( ) 4.我国北方有低浓度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工程宜优先选用矿渣水泥。………………( ) 5.体积安定性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可以降级使用或作混凝土掺合料。………………( )

吉大学期《土木工程材料》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吉大19春学期《土木工程材料》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 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其强度随龄期的增加而()。 A. 增加 B. 不变 C. 降低 D. 不确定 ? 正确答案:A 2. 石子的密度为2.65g/cm3,表观密度为2.60g/cm3,则此石子的孔隙率为()。 A. 1.71% B. 1.81% C. 1.89% D. 2.58% ? 正确答案:C 3. 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中,掺入适量石膏的作用是()。 A. 促凝 B. 调节凝结时间 C. 硬化 D. 增加强度 ? 正确答案:B 4. 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是按()来评定的。 A. 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 B. 大面及条面抗压强度 C. 抗压强度平均值及单块最小值 D. 抗压强度平均值及标准值 ? 正确答案:D 5. 当木材细胞壁中吸附水达到饱和,而细胞腔内尚无自由水时,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 A. 平衡含水率 B. 纤维饱和点 C. 木材吸水率 D. 标准含水率 ? 正确答案:B

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参数是()。 A. 单位用水量、配制强度、砂率 B. 单位水泥量、配制强度、砂率 C. 单位用水量、水灰比、砂率 D. 单位水泥量、水灰比、砂率 ? 正确答案:C 7. 在下列几种无机胶凝材料中,()属于气硬性的无机胶凝材料。 A. 石灰、水泥、建筑石膏 B. 水玻璃、水泥、菱苦土 C. 石灰、建筑石膏、菱苦土 D. 沥青、石灰、建筑石膏 ? 正确答案:C 8. 能反映钢材安全可靠程度和利用率的指标是()。 A. 抗拉强度 B. 下屈服强度 C. 屈强比 D. 弹性极限 ? 正确答案:C 9. 下面关于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可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车辙试验来评价 B. 三组分分析法可将石油沥青分为油分、树脂、沥青质三个组分 C. 沥青中的含蜡量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 D.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理论是要求其在常温时具备抗剪强度和抗变形的能力 ? 正确答案:D 10. 试配C35混凝土,容重为2450kg/m3,现已知单位水泥用量428kg,单位用水量182kg,则该混凝土1m3,所需的砂石总重量为()kg。 A. 1284 B. 1840 C. 1498 D. 1584 ?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 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包括()。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考题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基本性质1 一、名词解释 1.密度 2.体积密度 3. 堆积密度 4.孔隙率 5.软化系数 6.比强度 二、填空题 1 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__的性质。 2 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_来表示。 3 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_。 4.孔隙率增大,材料的密度__,体积密度,保温性,强度。 5.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 三、选择填空题 1.抗压强度大于(或大大高于)抗拉强度的材料通常属于()。 A—塑性材料B—韧性材料C—弹性材料D—脆性材料 2.致密结构的材料具有的特性有()。 A—抗冻性差B—强度高C—抗渗性差D—体积密度小 3.多孔结构的材料具有的特性有()。 A—体积密度小、强度低B—体积密度大、强度高 C—抗渗性差D—体积密度小、导热性高 4. 比强度是衡量材料()。 A—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比值大小的一项指标 B—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比值大小的一项指标 C—强度与弹性变形比值大小的一项指标 D—轻质高强的一项指标 5.材料含水率增加时,材料的()。 A—强度下降B—体积密度下降C—导热系数下降D—吸水率下降 6. F15表示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最多能抵抗()。 A—15次冻融循环B—15个昼夜的冻融循环 C—15个月的冻融循环D—15年的冻融循环 7.材料吸水后,材料的()。 A—强度提高B—抗冻性提高C—导热系数增大D—吸水率增大 8.对同一材料(干燥状态)而言,其不同状态下的密度关系为()。 A—密度>体积密度>视密度>堆积密度 B—密度>视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C—密度>视密度>堆积密度>体积密度 D—视密度>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9.材料开口孔隙率在数值上等于材料的()。 A—空隙率B—质量吸水率C—体积含水率D—体积吸水率 10.某材料的在气干状态、绝干状态和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28、132、112MPa,则该材料的软化系数为()。 A—0.88 B—0.85 C—0.97 D—0.15 11.提高材料的密实度,材料的耐久性()。 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 13.对材料抗冻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材料的()。 A—抗渗性B—吸水饱和程度(水饱和度)C—孔隙率D—吸水率 14.能对冻融破坏作用起到缓冲作用的是()。 A—开口孔隙B—闭口孔隙C—毛细孔隙D—粗大孔隙 五、问答题 1.材料的孔隙率对材料的性质有何影响? 2.材料的孔隙大小及其形态特征对材料的性质有何影响? 3.材料含水时对材料的性质有何影响? 4.简述影响材料强度测试结果的试验条件(或外部因素)有哪些? 六、计算题 1、某种材料在气干、绝干、吸水饱和情况下测得质量分别为2570g、2550g、2900g,并已知该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

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20道题) 收起 1.( 2.5分)土木工程材料的防火性能包括()。①燃烧性能②耐火性能③燃烧时的毒性④发烟性⑤临界屈服温度。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建筑结构中,主要起吸声作用且吸声系数不小于()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A、0.1 ?B、0.2 ?C、0.3 ?D、0.4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配制混凝土时,限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时为了满足()的要求。 ?A、强度 ?B、变形 ?C、耐久性 ?D、和易性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两只钢种,若甲钢δ5=乙钢δ10,则甲钢的塑性与乙钢的塑性的关系是()。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不确定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坍落度所表示的混凝土的性质为()。 ?A、强度 ?B、流动性 ?C、保水性 ?D、粘聚性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理论上,木材强度最高的是()。 ?A、顺纹抗拉强度 ?B、顺纹抗压强度 ?C、横纹抗压强度 ?D、横纹抗拉强度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下列材料中只能用于室内装修的是()。 ?A、花岗石 ?B、墙地砖 ?C、釉面瓷砖 ?D、马赛克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下列四种材料中属于憎水材料的是()。 ?A、花岗岩

?B、钢材 ?C、石油沥青 ?D、混凝土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则其()。 ?A、针入度越小 ?B、延度越小 ?C、软化点越低 ?D、软化点越高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高铝水泥 ?D、矿渣水泥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孔隙率增大,材料的()降低。 ?A、密度 ?B、表观密度 ?C、憎水性 ?D、抗冻性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作业答案1

11混凝土从伴制到使用可能会产生哪些变形这些变形的原因是什么 ①化学收缩。原因是水化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均密度不同。②塑性收缩。原因主 要是是混凝土中水分蒸发速率过大,次要因素有水化温度升高,相对湿度低,风化快③自收缩。原因有水灰比,凝胶材料的品种、细度和活性温度等。④干燥收缩。 原因是当水泥暴露在低湿度的环境中,水泥浆体中的毛细孔的水分和凝胶孔中的物理吸附吸水因蒸发而产生体积收缩⑤碳化收缩。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与水化产物反应⑥温度变形。原因热胀冷缩⑦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原因外力作用下弹性变形⑧徐变。原因在长期外力作用下凝胶体粘性流动,产生持续变形。混凝土内部微裂缝扩展导致应变增加。 15常见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有哪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耐久性问题在使用混凝土时是 如何考虑耐久性问题的 答:①抗渗性:水泥品种、骨料级配、水灰比、外加剂及施工振捣质量、养护条件有关。 ②抗冻性: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孔隙率,水灰比高孔隙率大,在冻结时孔中会产生压力, 同样在负温条件下毛细孔与凝胶孔形成渗透压。③耐磨性:混凝土的耐磨性受配合比、养护年龄期等影响,水灰比越小强度高耐磨性大,湿润养护充分会增大耐磨性,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面和修饰,可以提高耐磨性。④抗化学腐蚀:混凝土使用过程中与酸碱盐类化学物质接触,导致水泥石的腐蚀。⑤碳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反应消除了混凝土中钢筋的碱环境保护,使钢筋易腐蚀,另外碳化作用产生碳化收缩,有可能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⑥碱骨料反应:混凝土中含有过量的碱,骨料中含有碱活性物质,混凝土在潮湿的环境中,混凝土中的碱与具有碱活性的骨料在合适的条件下发生膨胀性反应。 使用混凝土时:合理选择适当原材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混凝土的内部孔结构;控制最小用水量和最大水灰比。 17某实验室试拌混凝土,经调整后各材料用量为:普通水泥,水,砂,碎石,又测得拌合物表观密度为L。试求: (1)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 (2)当施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石子含水率为1%时求施工配合比; (3)如果实验室配合比未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就直接用于现场施工,则现场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是怎样的对混凝土强度将产生多大的影响 答:㈠M总=36kg M水泥=2380×36= M砂=2380×36= M石=2380×36= M水=2380×36= ㈡施工现场需水用量= 水灰比为=:= 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 ㈢现场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水灰比为混凝土强度将直接减少达%

土木工程材料练习题库(专科)

土木工程材料练习题库 1、在拌制混凝土中砂越细越好。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B】 2、中碳钢的焊接性能优于低碳钢。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B】 3、多孔吸声的主要特性是轻质、多孔,且以较细小的闭口孔隙为主。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B】 4、初凝时间不符合规定的硅酸盐水泥为废品。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A】 二、单选(共计90分,每题2.5分) 5、砂浆的保水性是采用()来表示的。 A. 稠度 B. 坍落度 C. 维勃时间 D. 分层度 正确:【D】 6、以下工程适合使用硅酸盐水泥的是()。 A. 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 B. 受化学及海水侵蚀的工程 C. 耐热混凝土工程______ D. 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

7、下列属于憎水材料的是() A. 石材 B. 金属 C. 水泥 D. 橡胶 正确:【D】 8、沥青的牌号是主要根据以下()技术指标来划分的。 A. 黏滞性 B. 塑性 C. 稳定敏感性 D. 大气稳定性 正确:【A】 9、以下品种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高湿度环境中或永远处在水下效果最差的是()。 A. 普通水泥 B. 矿渣水泥 C. 火山灰水泥 D. 粉煤灰水泥 正确:【B】 10、外墙砂浆胶凝材料选用以()为主。 A. 石灰 B. 石膏 C. 水泥 D. 粉煤灰 正确:【C】 11、建筑结构中,主要起吸声作用且吸声系数不小于()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A. 0.1 B. 0.2 C. 0.3 D. 0.4

12、一般石油沥青材料,牌号越高,则()。 A. 粘性越小 B. 粘性越大 C. 温度敏感性越大 D. 温度敏感性越小 正确:【C】 13、严寒地区受动荷载作用的焊接结构钢选用()牌号钢材。 A. Q235-AF B. Q275-D C. Q235-B D. Q235-D 正确:【B】 14、孔隙率增大,材料的()降低。 A. 密度 B. 表观密度 C. 憎水性 D. 抗冻性 正确:【B】 15、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 A. 15% B. 10% C. 5% D. 3% 正确:【C】 16、()是决定沥青粘滞性的技术指标。 A. 针入度 B. 延度 C. 软化点 D. 标准粘度 正确:【A】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作业答案

11混凝土从伴制到使用可能会产生哪些变形?这些变形的原因是什么? ①化学收缩。原因是水化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均密度不同。②塑性收缩。原因主 要是是混凝土中水分蒸发速率过大,次要因素有水化温度升高,相对湿度低,风化快③自收缩。原因有水灰比,凝胶材料的品种、细度和活性温度等。④干燥收缩。 原因是当水泥暴露在低湿度的环境中,水泥浆体中的毛细孔的水分和凝胶孔中的物理吸附吸水因蒸发而产生体积收缩⑤碳化收缩。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与水化产物反应⑥温度变形。原因热胀冷缩⑦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原因外力作用下弹性变形⑧徐变。原因在长期外力作用下凝胶体粘性流动,产生持续变形。混凝土内部微裂缝扩展导致应变增加。 15常见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有哪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耐久性问题?在使用混凝土 时是如何考虑耐久性问题的? 答:①抗渗性:水泥品种、骨料级配、水灰比、外加剂及施工振捣质量、养护条件有关。 ②抗冻性: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孔隙率,水灰比高孔隙率大,在冻结时孔中会产生压力, 同样在负温条件下毛细孔与凝胶孔形成渗透压。③耐磨性:混凝土的耐磨性受配合比、养护年龄期等影响,水灰比越小强度高耐磨性大,湿润养护充分会增大耐磨性,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面和修饰,可以提高耐磨性。④抗化学腐蚀:混凝土使用过程中与酸碱盐类化学物质接触,导致水泥石的腐蚀。⑤碳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反应消除了混凝土中钢筋的碱环境保护,使钢筋易腐蚀,另外碳化作用产生碳化收缩,有可能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⑥碱骨料反应:混凝土中含有过量的碱,骨料中含有碱活性物质,混凝土在潮湿的环境中,混凝土中的碱与具有碱活性的骨料在合适的条件下发生膨胀性反应。 使用混凝土时:合理选择适当原材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混凝土的内部孔结构;控制最小用水量和最大水灰比。 17某实验室试拌混凝土,经调整后各材料用量为:普通水泥4.5kg,水2.7kg,砂9.9kg,碎石18.9kg,又测得拌合物表观密度为2.38kg/L。试求: (1)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 (2)当施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3.5%,石子含水率为1%时求施工配合比; (3)如果实验室配合比未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就直接用于现场施工,则现场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是怎样的?对混凝土强度将产生多大的影响? 答:㈠M总=36kg M水泥=2380×4.5/36=297.5kg M砂=2380×9.9/36=654.5kg M石=2380×18.9/36=1249.5kg M水=2380×2.7/36=178.5kg ㈡施工现场需水用量=2.7-9.9*0.035-18.9*0.01=2.2kg 水灰比为=2.2:4.5=0.49 配合比为水泥:砂:石=4.5:10.25:19.09=1:2.28:4.24 ㈢现场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为水泥:砂:石=4.5:9.9:18.9=1:2.2:4.2,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 一.填空 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吸水性, 抗冻性,导热性,强度。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耐软水能力,干缩.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容的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为和. 5. 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抗冻性.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和.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增大. 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克,干砂克. 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硬化后体积. 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大气稳定性. 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 12.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强度. 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或表示。 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和。 17.据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及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1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的危害。 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和。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 25.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取值。 26.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27.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 28.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 29.在沥青中掺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的黏结性、耐热性和。30.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主要有矿质材料、树脂和。 二.判断 1.塑料的刚度小,因此不宜作结构材料使用。…………………………………………( ) 2.随含碳量提高,碳素结构钢的强度、塑性均提高。…………………………………( ) 3.设计强度等于配制强度时,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为95%.……………………………( ) 4.我国北方有低浓度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工程宜优先选用矿渣水泥。………………( )

兰大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_B满分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_B 交卷时间:2018-08-30 16:04:49 一、单选题 1. (4分)由于石灰浆体硬化时(),以及硬化强度低等缺点,所以不宜单使用 ? A. 吸水性大 ? B. 需水量大 ? C. 体积收缩大 ? D. 体积膨胀大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无机胶凝材料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2. (4分)木材可分为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针叶树种的木材称为软木材,是土木工程中的主要用材,下列哪一个不是针叶树种? ? A. 松树 ? B. 柏树 ? C. 杉树 ? D. 水曲柳树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钢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3. (4分)在测定烧结普通砖的密度时,需测其体积,具体方法是:

? A. 磨成细粉烘干后用密度瓶测定其体积 ? B. 测量尺寸,计算其体积 ? C. 破碎后放在广口瓶中浸水饱和测定其体积 ? D. 破碎后放在已知容积的容器中测定其体积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烧结普通砖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4. (4分)如某种材料试验时在0.8MPa水压力作用下开始渗水,那么该材料的抗渗等级可能为下列哪一个? ? A. S0.8 ? B. S0.7 ? C. S7 ? D. S8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抗渗等级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5. (4分)下列有关材料吸声性能的描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 A. 材料的吸声性能除与声波方向有关外,还与声波频率有关,通常取125、250、500、1000、2000、4000Hz来评价材料的吸声性能 ? B. 孔隙封闭的互不连通的多孔性材料对高频和低频的吸声效果好 ? C. 隔墙的质量越大,越不易振动,则隔绝空气声的效果越好 ? D. 吸声系数=0,表明材料是全反射的,是刚硬光滑材料 纠错 得分: 4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

作业1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V 1. 砌筑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A. 水灰比与水泥标号 B. 水灰比与水泥用量 C. 用水量与水泥标号 D. 水泥用量与水泥标号 满分:4分 2. 下列关于混凝土的叙述,哪一条不正确? A. 轻混凝土强度与其干表观密度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干表观密度越高,强度越高 B. 干硬性混凝土和超干硬性混凝土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强有力的施工手段,使其形成密实均匀 的混凝土 C. 同普通混凝土相比,钢纤维混凝土主要优势是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抗裂性 D. 聚合物混凝土指用聚合物材料外包的混凝土 满分:4分 3. 孔隙率增大,材料的()降低。 A. 密度 B. 表观密度 C. 憎水性 D. 抗冻性 满分:4分 4.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______________。 A. 矿渣水泥 B. 普通水泥 C. 髙铝水泥 满分:4分

5. ()是国外墙涂料中用量最大的一种

A. 多彩涂料 B. 丙烯酸酯系涂料 C. 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 D. 聚氨酯系涂料 满分:4分 6.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缩写符号是_________ 。 A. P.O B. P.F C. P.P D. P.C 满分:4分 7. 有关木材平衡含水率的叙述,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 木材平衡含水率不随周围空气的湿度变化而变化 B. 木材平衡含水率随周围空气的湿度变化而变化 C. 北方地区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比南方低 D. 木材在使用前,应干燥到平衡含水率 满分:4分 8. 混凝土承受持续荷载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变形称为() A. 弹性变形变 B. 徐变 C. 应变 D. 残余变形 满分:4分 9. 钢材伸长率S 10表示____ 。 A. 直径为10mm钢材的伸长率 B. 10mm 的伸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