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历史课堂时空观念的培养课件(共30张PPT) -

合集下载

微专题14+素养解读——时空观念+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

微专题14+素养解读——时空观念+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
18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 2.(2023·山东卷,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历史的折页:1924年温布利博览会

20世纪初,英国提出了与自治领和殖民地举办一次博览
会的计划。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计划搁浅。一战
后,计划重启。1924年,博览会在伦敦温布利举办。下图为
本次博览会规划示意图和相关展览内容。
掀起了民族民主革命,1922年英国虽然保留了大量特权,但
被迫承认埃及独立。帝国内部矛盾加剧。基于此,英国举办
25
了这次博览会。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微专题14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1 1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 “时空观念”素养,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提到的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在特定的 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只有 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内,我们才可能准确理解历史事件。
23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 证据3可证明英国举办此次博览会是为了保持其在帝国 内的核心和主导地位。 • 理由:政府馆展示英国在军事领域、经贸交流、海外移 民等领域的成就,尤其是世界地图浮雕呈现了英国与其自治 领、殖民地的全球性商业网络,凸显出英国在帝国内的核心 地位。
24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Hale Waihona Puke 证据4可证明英国举办此次博览会是为了凝聚英帝国成员
9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 三、重视“时间和空间”教学有助于构建知识体系,提 高学习效率。 • 通过时间、空间教学,可以编织时空经纬线,把一系列 的历史事件相互联系起来。具体做法如下: • 1.梳理时间体系,构建时间框架。 • 首先,画出时间轴,找到公元元年,往左为公元前,往 右为公元后,和数学上的数轴一样,找出时间对应的点即为 时间坐标。在此基础上,加入世纪、年代等显性时间。一个 世纪为100年,一个年代为10年,如1920年即为20世纪20年 代,其他同理,包括公元前的世纪与年代,如公元前2070年 就是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素养导读02 时空观念-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导读课件

素养导读02 时空观念-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导读课件

基于时间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
1.掌握关于时间的各类基本术语,如天干地支、公元、世纪、中世纪等。
例题: 1、前594年,梭伦开始在雅典进行改革。请问梭伦改革发生于多少世纪?是世 纪早期还是晚期? 2、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请问法国大革命爆发于多少世纪多少年代?是世 纪早期还是晚期?
基于时间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
——《中外历史纲要》(上)30页
中原人口南迁? 中原人口外迁? 迁徙的方向?
基于空间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
3.随着人们视野的拓展,历史的演进存在着空间上的多样性和多维性。
这种多样性又随着人类的各种种制度建构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如部族、 国家、民族乃至区域和世界等空间概念。
小结:培养历史时空观念的具体内涵
从不同角度理解中国古代 历史的延续性和变迁性。
基于空间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
1.了解历史所发生的地点、区域、范围等。
地 图 中 的 历 史
▲ 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
基于空间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
2.通过具体的空间定位,观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之间 的关系和总的特点。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进行认识,还可以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本身存在的横向 或纵向的联系,以及个别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联系。 例如,中国历史上的国家的统一与分裂、中原王朝与周边地区政权的关系、汉 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列强的侵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 等重要的史事,以及对其进行认识,都需要有历史地理的常识和历万史空间的 观念。
基于时间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
1.掌握关于时间的各类基本术语,如天干地支、公元、世纪、中世纪等。
比如,人们经常将每一个世纪分为几个年代,每一个年代为10年。但是 习惯上人们并不具体将每个世纪的前20年称为某年代,而是笼统的称之为某世 纪初(经常也把后20年称为世纪末),把以后的20~29年称为20年代,30~39 年称为30年代,……90~99年称为90年代。这样,每个世纪就只有8个年代的 习惯叫法。

高中历史素养之时空观念与历史理解(共计18张).ppt

高中历史素养之时空观念与历史理解(共计18张).ppt

B.C.551 孔子出生
B.C.475 战国时期开始
B.C.453 韩、赵、魏三家分晋
B.C.386 田氏代齐
B.C.356 秦国商鞅变法
B.C.307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
B.C.278 屈原投汨罗江
B.C.260 长平之战,秦白起大破赵括
B.C.256秦灭周Βιβλιοθήκη 根据重大事件,概括时代特点。
B.C.238 秦王政亲政
领导 和同 仁 们 批 评 指 正 。 一、 主要 工 作 做 法 及 效 果 发展 是硬 道 理发 展 是 要 务 。 作 为 支 公 司 “ 一 把 手 ” 抓业 务 发 展 是 我 所 有 工作的 重 中之 重 任 何时 候 都 不 能 有 丝 毫 的 松 懈 围 绕 中 心 抓 好 以 下 几 项 具 体 工 作 ⒈科 学 决 策。 一年 来 业 务 发 展 策 划 都 是 在 大 量 调 查 研 究 基 础 上 根 据 市 分 公 司 的 指 导 思 想 结 合本 公司 实 际汇 同 相 关 部 门 意 见 制 定 而 成 。 ⒉ 做 好 推 动 。 业 务 计 划 能 否 落 实 关 键 在推 动 。一 年 来 先 后 组 织 实 施 了 次 重 大 的 业 务 推 动 活 动都 达 到 了 很 好 的 业 务 推 动效 果。 XX 年上 半 年由 于 股 市 和 基 金 的 持 续 火 暴 给保 险 行 业 带 来 了 很 大 影 响 为 了尽 快 扭转 局 面 带 领 营 销 队 伍 经 过 精 心 策 划 和 准 备 以 农 村 市 场 为 突 破 口 通过 院 坝会 等 多种 形 式 迅 速 占 领 农 村 市 场 掀 起 了 保 险 销 售 的 高 潮 的一 场 院 坝 现 场 签 单 达13 万元 。 月 、10 月 、 两 个 月 以 万 能 险 销 售 为 主 要 险 种 的 突 击 行 动 更 是 使 公 司 门 庭 若市 连 续出现 排着长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第1讲素养二时空观念学科核心思维课件(29张)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第1讲素养二时空观念学科核心思维课件(29张)

素养二 时间观念——科学核心思维
解析:根据材料“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 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可知普罗泰格拉 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故选 B 项; 决策程序是指科学地决策所应遵循的基本的逻辑步骤和 阶段,与材料所述“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不符,排除 A 项;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 度”,忽视道德,排除 C 项;根据材料“他们听每个人的 建议”可知普罗泰格拉强调雅典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未涉 及“城邦教育”的影响,排除 D 项。
答案:B
素养二 时间观念——科学核心思维
二、探讨时空层次,例析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强调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 下进行考察,构建正确的历史认识。以“工业革命”为例, 探讨时空层次,例析时空观念。 1.以时空为基础,例析史事的背景。 究竟是哪些“有利条件结合在一起”,促成了英国首 先开展工业革命,此时空观念归纳教材相关内容,如政治 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原料、技术等条件;还可以 时空为基础补充煤炭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
第1讲 聚焦五大核心素养,引领高考突破高分
素养二 时间观念——科学核心思维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 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 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 事有准确的理解。
素养二 时间观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核心思维
素养二 时间观念——科学核心思维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因此“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 家”,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接管城市后 生产的恢复发展,故选择 B 项;“公私合营”是在 1953 年三大改造时实行的,排除 A 项;国营经济是生产资料 归国家所有的经济形式,通过国家投资和对私人企业实行 国有化的方法而产生,这显然与材料不符,排除 C 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 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因此这一指示没有对新民主 主义政策进行调整,排除 D 项。

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备考:时空观念---以1500--1840年的历史发展为例课件(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备考:时空观念---以1500--1840年的历史发展为例课件(共46张PPT)
资本主义第一次经济危机、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 人民》、迁海令、弗吉尼亚殖民地开辟、东印度公司成 立、雍正设立军机处、风力水车、理藩院、归土归流、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均 田免粮口号提出、英国圈地运动开始、牛顿《自然哲学 的数学原理》发表 、马丁· 路德写成《九十五条论纲》, 微商形成商帮集团、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马铃薯传入欧 洲、《航海条例》颁布,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机,《国 富论》发表,英国废除《谷物法》、李贽提出“童心 说”、昆山水磨调的形成,沃尔波尔主持内阁、四大徽 班进京、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
后来,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 高……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太祖朱元璋(1368-1398) 年号“洪武” 后来,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 惠帝朱允炆(1398-1402) 年号“建文” 高…… 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成祖朱棣 (1402-1424) 年号“永乐” 内阁:票拟权; 仁宗朱高炽(1424-1425) 年号“洪熙” 宣宗朱瞻基(1425-1435) 年号“宣德” 司礼监:批红权 英宗朱祁镇(1435-1449、1464)年号“正统”“天顺” 徽商形成商帮 景帝朱祁钰(1449-1457) 年号“景泰” 宪宗朱见深(1464-1487) 年号“成化” 明中叶 孝宗朱佑樘(1487-1505) 年号“弘治” 武宗朱厚照(1505-1521) 年号“正德” 世宗朱厚璁(1521-1566) 年号“嘉靖” 穆宗朱载垕(1566-1572) 年号“隆庆” 神宗朱翊钧(1572-1620) 年号“万历” 首辅张居正 光宗朱常洛(1620-1620) 年号“泰昌” 熹宗朱由校(1620-1627) 年号“天启” 思宗朱由检(1627-1644) 年号“崇祯”
回到对应的历史时段:
时间 15世纪 相应历史事件

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共22张ppt)

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共22张ppt)

地图解读类
----据林小标等《两汉候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明确问题
2、描信息:提示语、图名图例、图中标志 (1)指出图1的侯国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4分)
性事物。
(2)比较图1和图2,说明图2反映出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哪
些变化。(4分)
3、定时空,看异同
(3)结合图3说明西汉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4分)
1.0
0.9
32.6
问题:
1834
47.7
2.5
1.9
42.1
1844
51.0
5.2
3.5
51.4 数字尺度正确,描述现象+原因
1854
89.4
6.6
11.6 85.3 数字尺度错误,现象未描述,有原因解释
1864
165.3
10.4
25.3
Hale Waihona Puke 142.7数字尺度错误,想象描述正确,无原因解释
1874
173.4
---高考命题人刘芃
三、高考试题中时空观的考查
8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卷非选择题答题情况
16
17
18
19
(1) (2)(1)(2) (3) (1)(2)
得分率 55% 21% 70% 33% 41% 55% 62% 20%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基础 时空
知识 能力 素养
时空观念
概括
基础 识记
比较
问题 解读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 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 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高三历史总复习:时空观念复习专题[课件]

高三历史总复习:时空观念复习专题[课件]

时空观念在历史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陈赓救蒋介石对不对
陈 赓
陈赓曾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 救过蒋介石,但在1942年 延安整风时,某人不满地对 他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 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 么多仗吗?”陈赓回答: “当年如果蒋介石死了,不 就成了烈士了吗?”试史论 结合地评论他们的观点。
蒋介石检阅黄埔生
(3)新中国的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4)其他应该掌握的地理常识(相关的地图)
小结:如何利用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综合分析实际问题
一 然后根据材料概括得出史实(单一历史事件,作者的主张,或者是某个 历史事物发展的过程)--获取相关史实。
二 首先根据题目给的时间和空间,判定史实所在的时空范围,找到对应其发 生的时代背景----制作时空框架。这个容器装满了史实。
• 3 1949年4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布告: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保护民族工商 农牧业;没收官僚资本;保护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对城市土地 房屋不能和农村土地一样处理。
• 4 西周时期,政府设有专门的官职“媒氏”,督促男女婚嫁,并且规定男子最晚30岁 娶妻,女子最晚20岁出嫁。
1937年七 七事变
东北
华北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侵略早 B.日本不断扩大全面侵华战争 C.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 D.内地民族工业发展比较缓慢
中华民国初期,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解放战争各各时期, 北伐战争期间,法国大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 利,国民党军主力基本被消灭,民国时期,地理大发现时期,大航海时代,中世 纪,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朝鲜战争时期。中国(世界)近代以来,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洋务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时期,维新(戊 戌)变法运动时期。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课件:研“时空观念”之试题探“时空观念”之教学(共22张PPT)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课件:研“时空观念”之试题探“时空观念”之教学(共22张PPT)

三、时空观念的培养方法
1、拟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指挥棒和出发点。教学目标 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透彻理解历史学科 核心素养的内涵,潜心钻研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 史时空观念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循序渐进地、 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
• (2018高考全国卷2)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 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
一变化的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4、合理利用历史图片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 (2018高考全国卷2)34.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 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 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时空观念的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将时空观 念的课程目标定为:“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 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 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 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 条件下进行考察。”
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划分
• 水平 1: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能够理 解它们的意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 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的时序观念
运用历史时间术语和分期 方式进行自己的历史论述
区分时代的特征,能辨识 各种时间概念和分期方式
运用时间术语并将史事置 于特定的时间下进行认识 知道历史的时间划分,以 及时间的顺序性和持续性
——戴加平:《学习历史新课标迎接教学新挑战》 2016年3月11日
(一).培养学生时序观念的方法
历史课堂时空观念的培养
时间与空间是历史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任何历史事件(人物)都发生在一定的时空 中。在历史学习中,如果没有时序思维,学 生会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中纠缠不清;如 果没有空间意识,学生将在波澜壮阔的历史 长河中迷失方向。因此,时空观念理应成为 最基本的历史素养。但基于历史素养要求的 时空观念并非是死记硬背,它要求灵活掌握 由历史时空所构织的点、线、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时间空间观念
(一)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需要及学生多元发 展的需求 什么是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 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 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 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 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 它的表现形式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 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
三、怎样培养学生时间空间观念
历史教学语境下的时序观念是指:在历史叙述中树立时间 意识,学会运用时间术语来进行历史陈述;在历史分析时要 重视资料文献中时间的价值与作用;在时间的背景下把握历 史的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 ——何成刚,沈为慧,陈伟碧:《历史教学中时序观念的培 养》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2(1):18-24 时序观念是理解历史、形成历史思维的基础。幼犁教 聂认为“时间或时序不仅是历史的最基历本素要之一,也 是正确反映、表达客观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坐标”。
——何成刚,沈为慧,陈伟碧:《历史教学中时序观念的培养》 《历史 教学:中学版》, 2012(1):18-24
①按某一历史时段绘出时间轴,构建时序体系,梳理政治、经 济、思想文化等核心知识 例1.中国古代文明的发轫、拓展时期--先秦
②按专题绘出时间轴,构建时序体系,梳理政治、经 济、思想文化等核心知识 例1,人民版必修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③按某一历史时段绘出时间轴,构建中外关联时序体系
民国时期:1912—1949年
民主 科学 马克思主 义传播 新三民 主义





民族资本主 义短暂春天 民 国 成 立 新 文 化 运 动 五 四 运 动
民族资本主义 萧条 中 共 成 立
民族资本主义 短暂发展 红 军 长 征 抗 日 战 争
民族资本主 义陷入困境 抗 战 胜 利 解 放 战 争 新 中 国 成 立 1949
开城 “ 辟市 农 运国 ” 村 动民 道 包 兴革 路 围 起命 1924
1926 贝尔 德发 明电 视
1912 1915
1914 一战 爆发 1917 十月 革命
1919 1921
1921 苏俄 新经 济政 策
1927
1929 世界 经济 危机 爆发 1927第 一部有 声电影
1934
1933 罗斯 福新 政
什么是时间空间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时间空间观念
怎样培养学生时间空间观念
一、什么是时间空间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 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历史研究基本的架构、 出发点,构成了历史研究的坐标。
——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2012年吴伟西安讲座: 《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能力》
(二)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的要求 (1)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育人 导向;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 和法治观念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 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 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查,提升高考对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工 作的促进作用 。 ---姜钢,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2)高考全国卷试题命制特点 ①十分强调历史的基本能力考查 时空性;历史认知规律与方法;历史思维 ②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以问题为中心、以素养为立意。 大量、灵活的使用历史材料是考试的趋势
1937
1936 斯大 林模 式形 成
1945 1946
二战 结束
1948 冷战 马歇 序幕 尔计 经互 划 1947 杜鲁 门主 义
1918一战 结束、苏 俄战时共 产主义政 策
会、 北约 建立、 德国 分裂
④凸显历史纵横联系的整合,构建时序体系,掌握历史发展的轮 廓线索,进而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特征。 ①纵向:中国古代史及其阶段特征
1、帮助学生掌握与时间有关的专业术语,包括常见的历史分 期及其起止时间、历史分期的划分依据,如中国古代史、中 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 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 2、帮助学生掌握基于时间的“大事记”叙事文体。如,历史 老师可从《资治通鉴》中摘选重要内容,供学生阅读;编制 “年度或月份大事记”、“专题性事件大事记”、“重要人 物大事记”、“重要组织大事年记”(如中国共产党90年发 展大事记)、 “断代大事记”(如唐朝大事记)等 3、从“原因与结果” 、“延续与变迁” 等视角出发,把握 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原始社会
古 代 中 国
远古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代 170万年前—BC2070年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春秋 BC2070年-BC5世纪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封建制度的确立
内涵分解 1.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 联系的。 2.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 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 、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4.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 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 5.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 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