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听课记录精修订
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5篇模版]
![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f5269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d.png)
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5篇模版]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实录(部分)形式:短对话呈现文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六个场景。
场景一:人物介绍问题:1.这个男生叫什么名字?(张天明)2.他在哪出生的?3.他的父母在什么年代去的美国?场景二:商量旅行计划问题:1.丽莎的中文,西班牙文哪个比较好?(西班牙文)2.他们最后决定去中国还是墨西哥?场景三、看电视广告(泛听——选择;监听——填表格——表述——电话留言)问题:1.这是谁的广告?是什么广告?2.这是什么社?(环球文化旅游社)推出什么?(中国旅行)有几条路线?(三条)3.去文化(山水or经济)旅游的话会去那几个城市?4.广告上说什么?(留言),还有......还有........5.如果你是天明或丽莎,你会去哪个城市?场景四、旅行社(填表格)问题:1.张天明有哪些词没听懂?第一个是?(其他词同)2.“自选项目”是什么意思?——好,那我们再听一遍3.“一条龙”是什么意思——再听一遍;张天明用了什么表达?(不好意思)4.“短期签证”(同上),用了什么句子提出问题?(我的中文不太好)5.“江南水乡”(同上),(实在对不起)场景五:在机场(填模拟登记证)问题:1.谁在机场?2.从哪去哪儿的?3.坐的什么航空公司?4.班机号是?几点的飞机?几点登机?座位号是?5.登机口在哪儿?场景六:旅行在中国问题:1.周庄在哪儿?2.看到了什么?还有什么?。
3.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周庄(2分钟准备一下)第二篇:如何上好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对外汉语教师教你如何上听力课听、说、读、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四个主要单项技能课,而听力课在四个单项技能课型的排列顺序中居于首位,这不仅显示其重要性,也说明听力课具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调查过很多外国留学生,当问起他们什么课型最难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听力课。
听力课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处境?主要原因在于:1.“听”基本上是被动行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课堂气氛不容易活跃;2.有的老师没有掌握启发、引导学生听、解的方法,找不到分析讲解的切入点,上课没话可说,容易造成放录音带、对答案了事的结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觉得枯燥无味;3.听力水平的提高是缓慢无形的,往往不容易察觉,学生不容易看到进步,容易失去信心,产生恐惧感。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一章总论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课程性质和意义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汉语作为外语或者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总结:教学需考虑学习者自身因素,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方法也起着中要的作用。
4、与其他学科联系。
(1)与外语教学有密切联系。
(2)与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法心理、社会语言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支柱1、语言学原理。
(1)一切外语教学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跟语言有关。
如何对待并且处理这些语言学原理、语言要素和语言之间的不同点,就构成了不同教学法的原则和特点。
(2)每一种语言学派的兴起,都会形成以这种语言理论为基础的新外语教学法流派。
十七八世纪,机械语言学:普遍语法——语法翻译法二十世纪4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存在普遍语法,研究美洲印第安语——听说法二十世纪60年代,转换生成语言学:语言规则具有生成性,教师要让学生发现规则——认知法二十世纪70年代,社会语言学: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功能法2、心理学原理。
(1)心理学研究什么?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活动情感、意志-->心理过程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脾气、内外向-->个性倾向和特征(2)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及个性倾向等等的研究,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外语教学方法。
十九世纪后期,实验心理学诞生,提出“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感觉而非思维”,导致了直接法的产生。
二十世纪40年代,在巴甫洛夫两个信号系统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自觉对比法。
二十世纪40年代以后,在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听说法。
二十世纪50年代,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视听法。
二十世纪6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作用下,产生了认知法。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综合课:语法教学第五十一课:把这瓶鲜花放在桌子中间主讲人:刘希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程回顾。
具体内容:老师念一篇课文,第一遍念完后由同学们回答问题。
第二遍念完后,由学生们复述。
提问内容:1.他们班的老师姓什么?2.王老师怎么了?3.王老师多长时间没有上课了?3.他们决定什么时候去看老师?4.王老师家在哪里?5.他们几点从学校出发的?6.他们是怎么去的呢?7.王老师见到他们怎么了?8.他们几点从王老师家出来的?9.从王老师家出来他们都去做什么了?买了什么东西?10.他们怎么回学校的?*其中出现偏误,当老师询问课文中的人物使用什么交通方式回学校的时候,有同学回答“坐打的”,老师给予了纠正,指出只能使用“打的”或“坐出租车”两种形式。
2.新课教学。
(1)听写生词,共20个。
听写的单词有:乱七八糟,收拾,布置,方,圆,乱,收,桌布,花,铺,脏,拖把,拖,递,打扫,显得,整齐,蛋糕,蜡烛,插。
学生默写完以后,教师让学生们朗读单词,同时给黑板上由学生默写的单词纠错,全部改正又跟教师读一遍,后又请学生上讲台领读两遍。
(2)讲解生词。
在讲解过程中,使用了桌布作为教学用具,同时还邀请同学演示了“递”这个动词,并纠正了其中出现的错误。
第二课时1.邀请两位韩国学生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2.语法学习:教师通过把一瓶花放到桌上的动作,让学生造句。
引出“把”字句的内容,再造正确的句子:老师把这瓶鲜花放在妮娜桌子上了。
同时分析了句子成分: S+把+O1+V+在+O2+其他成分,同时演示了其他的类似句式,把“在”替换为“到”(V+到)“给”(V+给)“成”(V+成)。
并且尝试在句子中加入状语成分。
例如:斯马克把椅子搬到教室里来了;我们应该把病人送到医院去;我要把朋友送到机场去;我们要把香蕉皮扔到垃圾箱里去;老师把茶送给朴世希了;老师把酒送给瑞秋了;老师请你把辞典借给我,好吗;琉璃把“方”写成“万”了;老师把“大”写成“太”了;老师把“找”写成“我”了;老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等等。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听课记录(范文10篇)听课记录(一):授课教师: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蜜蜂引路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
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二、自学生字新词⑴读准生字的读音⑵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景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听课评析课堂中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听课记录(二):授课教师:x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生命的药方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师:今日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xx病患者。
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
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通读,初次感悟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①读准字音②读懂词语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3、交流板书:欢乐、友情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
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欢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走进德诺,感受孤独2、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3、反馈,随机学习。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xuè)不幸染上了xx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
(1)指名读。
(2)从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他十分孤独,十分无助?(全都躲)(3)这些伙伴在德诺染上xx病之前是如何和他相处的?听课评析xx病是经过血液等传播,跟xx病患者一齐吃吃饭、握握手是不会被传染的。
10外汉语2杨玉素 听课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笔记——10对外汉语2 杨玉素综合课:第五课:《你穿这件衣服真漂亮》主讲人:范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词教学1.课程回顾:首先老师开始与学生友好沟通,关心他的生活近况,然后提问“上节课我们讲了什么”来回顾第四课所学的内容。
上节课的内容主要为“做了一次足部按摩”,在课堂上则问他上次回去后有没有去尝试,感觉怎么样来复习旧知识。
紧接着就是作业的检查。
上次留的作业是让学生自己编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对话并在课上大声朗读,老师在仔细听的同时帮学生纠正语音语调以及一些搭配错误的用法。
学生主要写了一篇自己去按摩店做足部按摩的情景对话,里边也出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
如有以下几个严重错误给予指出:()内为老师对他错误的纠正。
1)室内温度太热了。
(在按摩店里可以说的口语化点,没必要说是室内温度,直接说成“这里面太热了”)2)做一次洗脚。
(去掉“做一次”,直接说成洗脚,没有这样的表达)3)——你是第几次来中国?——我是来过中国五次。
(问你第几次来过中国,只需回答来过中国五次,不可以加“是”,这样的回答与问题偏离了)4)你什么时候来杭州?(因为是过去式,我们中文的表达常常用“的”“了”“过”来表示时态变化。
来过杭州是你过去的行为,所以最后要加上“的”)5)对按摩师傅说“真的好舒服。
”(一般“真的”怎么样都是主语我对另一个人表达我的感受,我说“真的好舒服”,这里只要说“好舒服啊”即可。
)2.新课教学生词表进行跟读,在跟读的过程中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生词读音以及语用举例:1.老板娘就是一家店的女主2.好久不见long time no see 引入“好+adj”的搭配_(长、短、美……)3.有点儿 a little“有点儿+adj”(这件料子有点儿浅/ 这个袖子有点儿短。
学生自己造句“今天有点儿冷”)4.合适就是刚刚好。
辨析一下“合适”和“适合”用法5.更以前的已经很好了,但这个比那个还要好叫“更”6.好像觉得会怎么样或差不多怎么样。
对外汉语教学详案 课堂实录

课文王芳:玛丽,昨天考试考得怎么样?玛丽:怎么说呢?有好有坏,我自己觉得语法考得挺好的。
王芳:口语呢?玛丽:口语考得也不错,我说得很流利。
王芳:你发音怎么样?玛丽:老师说我发音发得不太准。
王芳:汉字写得快不快?玛丽:我写汉字写得很慢。
我听力考得也不好。
王芳:你试试听汉语歌,可以帮助你练习听力。
玛丽:是吗?好,我试试。
生词:1.得2.挺,3.流利4.发音5.准6.快7.慢8.听力9.歌10.帮助11.练习第二部分:教案设计教学对象:接受正规学校就教育的长期班留学生,来自泰国,印尼,韩国,澳大利亚等四国的16位学生。
已经学习六个星期的汉语,共计60个课时。
课程类型:汉语精读课教学设计原则: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
3、强化学习环境的原则,在课前预先设计考试对成绩进行评价,给学习者创造一种整体记忆的氛围。
教学目标:3、知识目标⑪会读、会背、会写本课所有单词,并可以用之组词造句。
⑫在熟读的基础上背下课文对话,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⑬通过归纳法引导学生说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并能造出正确的句子。
⑭通过演绎法使学生了解状态补语的语法意义,肯定形式,否定形式及疑问形式,并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变换,利用所给单词造出正确的句子。
2、交际目标以小组方式对话,主要任务是学会怎样对动作的结果、状态、程度等进行判断和评价。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汉语学习中听说读写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平常心态对待这些问题,减少学习焦虑,并介绍一些比较有利于学生提高汉语水平的方法,比如听歌,看电影等。
教学重点:(1)状态补语及其一般形式(2)动词重叠教学难点:“的”“得”二者比较多媒体运用:1、生词、例句和语法点部分用PPT课件2、相关图片用PPT课件课时安排:四课时,每课时50分钟第1~2课时:学习生词,分析易写错、读错的字词、朗读背诵课文。
第3~4课时:讲解语法点:程度补语、动词重叠。
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记录本次教学案例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老师所讲授的一节中级汉语的综合课。
使用教材《发展汉语中级》教学内容掌握“这山望着那山高”课文的实际运用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掌握句子用法,学习新的词汇。
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使用方法。
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情况来到中国已有两年的蒙古国留学生,具有较好的汉语水平及较好的预习能力。
教师情况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新老师,教学经验不太丰富上课地点海航伯曼酒店汉语国际教育系611室教学时间9:00-9:50(50分钟)教学目标:1.使学习者学会本课四个生词组,并能够熟练运用在句子中2.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用法。
1.使学习者学会本课四个生词组,并能够熟练运用在句子中2.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用法。
教学方法“这山望着那山高”主要内容是大卫和王楠对话。
通过两个人的对话让学生掌握日常会话以及“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含义和适合使用的位置。
并且由于使用PPT教材,不仅能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又能让学生有兴趣。
另外,在不断的复述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逐渐的掌握了句子的用法,并能够熟练的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这节课的安排如下。
1.展示对话,老师先念读,然后让学生集体跟读,轮流认读。
2.让两组学生组成一队,联系对话。
A当做大卫,B当做王楠,再反过来B当做大卫,A当做王楠。
3.联系完对话,展示PPT资料,放映课文中出现生词,解释生词的意思与词法。
用例句来让学生掌握词法。
4.让学生运用生词填空。
并反复寻找学生练习。
5.展示课文,把之前的对话串成课文进行联系。
6.这里是比较特别的一步,老师把句子中比较常用的词语抹去,让学生进行联系。
试着说出缺少的部分。
先从比较短的词语开始,再到相对较长的词语。
最后可以对课文进行复述。
7.布置作业主题讲课内容是精读课本中的“这山望着那山高”。
这是中级班的综合课,总的来说应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实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案(精选五篇)

对外汉语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对外汉语教案A班综合课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成功之路起步篇》教学对象:外国留学生课题:第23课《这件衣服是中式的》教学步骤和课时分工:本课4课时完成第1、2课时:教授16组生词整篇课文第3、4课时:语法和练习第1、2课时:时间: 90分钟教学目的与要求:1、本课教授16个生词,其中2、学习课文。
要求学生比较流利的根据课文的场景对话,并用课文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生词本课学习了13组生词,重点是“合适”、“比较”和“便宜”,还有“肥、试、长、贵、颜色、刚才、好看”要会造句。
2、课文重点:复述和活用课文做模仿练习。
3、难点:生词难点:“合适”、“便宜”、“比较”、和“刚才”句子难点:这件比刚才那件大;颜色没有这件好看;颜色没有这件深教学过程:一、复习(13分钟)(一)听写,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人写在本子上。
1、生词(14个单词)年、今年、岁、大、小、公斤、真好看、毕业、奶奶、年纪、孩子、个子、高、矮2、句子(2句子)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她今年65岁,属蛇。
他挺胖的,有多重?18公斤。
真重!两个学生写完以后纠正错误(3分钟)学生读黑板上的单词和句子(先集体,后个人,2分钟)。
(二)提问第23课的课文内容(机动)1、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属什么?2、你有多重?(学生回答,再继续问)重吗?二、生词(30分钟)(一)利用ppt,领读,利用图片或实物讲解。
(二)利用ppt,让学生读,教师再集中领读。
(三)学生对不明白的词提问。
1、衣服:我的衣服,你的衣服,他的衣服;洗衣服,买衣服。
你的衣服很漂亮。
是在哪儿买的?(可以挑一个衣服很漂亮的学生来配合回答)2、件:一件,一件衣服,两件,两件衣服,两件漂亮的衣服;这件衣服,那件衣服,这两件衣服。
我喜欢这件衣服。
我喜欢那件衣服。
我喜欢这两件衣服。
我喜欢那两件衣服。
(挑学生参与)3、颜色:红、黄、绿、蓝、白、黑都是颜色,红色,黄色,红衣服,黄衣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初级班口语教学,教师语速恰当,教态好,很有耐心,有亲和力,善于引导学生,用“过”说自己的经历,然后然跟另外一名同学复述前一名同学的话。
2.兼顾班上所有学生,尽量让班上学生都开口说汉语。
娇惯:形容词,溺爱。 学步:学习走路,并用图片展示说明词义。
畅快:舒服,舒畅。例:心情畅快。
3、学生读课文,填空部分留着先不读出来。给出选项,解释选项的意思。如:131题,A.一直 B.经过 C.直到 D.到达。教师解释选项的词义、词性,并给出例句。
4、归纳综合填空题的技巧和方法
(1)通读全文,了解其意。 (2)近义词辨析(意思、词性、搭配、色彩、词可互换的排除)(3)注意固定搭配 (4)完成全篇后,通读全文,看其是否通畅。
授 课 人
陈春燕
课 型
HSK综合
授课班级
泰国本土化培训教育班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18日13:00-14:00
教学内容
(章节、课题、教材)
HSK考试试卷评讲
语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内容:
1、A我B等了他C一个多小时,他D没有。 始终
2、要不是A看在他的面子B上,C我早D不管了。 就:表示时间关系,强调,转折,顺承关系。
二、教学过程:
1、导入:(1)猜谜语,打一成语“一诺千金”,带出课文“最贵的承诺”。(2)同时引出以前课文中有关联的词“冥思苦想”、“苦思冥想”,这与“千金一诺”、“一诺千金”一样是近义词。(3)讲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一成语的出处和故事。
2、生词讲解:(1)蹒跚,形容词。意思是totter。这是叠韵词。走路缓慢而摇摆不稳的样子。搭配:老人步伐(蹒跚),给出老人图片,和例句。近义词是:踉跄。反义词是:矫健(并解释词义,请学生造句。)(2)完毕-完结(动词),相同点:结束;不同点:侧重过程已经完成-侧重结果,不再存在。练习:填词并说明原因。搭配:生命完结,学期完结,任务完结,故事完结。并请学生读搭配词组。(3)难为-为难。(4)难堪。(5)归还。(6)责怪。(7)淌。(8)恍惚。(9)攥。(10)哑。(11)戏法、患、如期、借款、拂晓、攒乏、为何、十万火急、唯一、震撼、绵长、深切、奔腾严谨、遗忘、相处、源头、牢靠、内涵、是否(副词)……
3、通过练习锻炼新技能。
二、课文内容学习
1、生词认读,教师纠音。
2、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关于瑜伽运动的问题,学生积极回答。
3、分组竞赛,课文生词掌握联系。
4、课文内容学习
①学生朗读课文并总结主要意思
②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练习讲解
四、布置作业:选择生词中的几个生词写出一段话或者用生词造句。
2、课文拓展的内容具有实践性,注重词语的用法和搭配,不仅仅只是机械练习。
3、教学步骤明晰。
二、收获
1、课堂上语法的讲解要适量适度,不能讲的过多过深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接受。
2、重视情景创造,词语和句型的语用。
课堂教学观摩记录表(八)
课程科目
初级汉语
授 课 人
杨丹
课 型
口语课
授课班级
初级1班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14日8:30-10:00
授 课 人
尹琬祺
课 型
HSK综合
授课班级
HSK强化班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19日10:20-12:00
教学内容
(章节、课题、教材)
北语教材
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教学对象:五个学生(四个韩国人,一个西班牙人) 教学手段:幻灯片的放映
教学内容:综合填空
1、综合填空的第一步,先浏览短文并划出不认识的词。
2、讲解生词:高龄、娇惯、学步、培养、散发、翘、脚丫、畅快。
中级1班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21日13:00—14:40
教学内容
(章节、课题、教材)
10级汉语泛读课本第5级第二课阅读2练瑜伽男人正流行
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复习
1、猜词技能:词语互释
他对人很热情,但是他妻子却很冷漠。
哥哥是出色的音乐家,弟弟也很优秀。
2、新技能学习:根据上下文猜词
通过句子后面意思来猜测生词的意思;词语的搭配关系猜测;通过句子的对立意义猜测。
2、这种神奇的技术有希望在五年内用于医学临床治疗。(√)
3、这种神奇的技术将给人类延长寿命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4、科学家们已可以随时随地让老鼠进入“冬眠”,但这给老鼠留下来后遗症。(ⅹ)
5、冬眠不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潜能。(ⅹ)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四、练习讲解
五、布置作业
练习第四题,并预习下一课。
对外汉语听课记录
二、课堂教学观摩记录表(国内外共计10学时)
课堂教学观摩记录表(一)
课程科目
高级汉语
授 课 人
王修洁
课 型
综合
授课班级
高级4班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8日13:00-14:40
教学内容
(章节、课题、教材)
《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 第三课《一诺千金》
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主要内容:《一诺千金》的词汇讲解
评析与收获
1、教师有效组织教学,及时复习已学技能,并教授阅读新技能。
2、教师课堂教学互动性效果明显,学生能在教师的问题指导下积极回答问题,并由学生展示瑜伽动作,课堂气氛活跃。
3、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到学生学习瑜伽运动的情况,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教师才去竞赛方式,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学生学习效果较理想。
1、新课文讲解
读段落并提问,在屏幕上飞出关键词,引导学生说句子。重点词语给出了很多例句,并给学生充分练习的机会。(适合、通过、以及……)
5、模仿造句练习,并当堂检验。(有关、跟……有关、不是……而是、通过、为……而、既……也)。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讲练结合 演示法
评析与收获
一、评价
1、教学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老师亲和力强。
教学内容
(章节、课题、教材)
汉语口语速成 入门篇下21课《你去过香山吗》
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课文一:
1.领读生词,然后让学生读,并纠音。
2.领读课文,然后分角色读课文一。
S+V过……/S+没+V 过……(to emphasize this experience)
(举了很多例子,问学生,让学生用“V+过”回答,例如:你去过大理吗)
2、教师语言生动,富有情感,在学习新词语时,穿插介绍中国文化常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3、教师有些用语不够准确,甚至读错字,备课不充分。
4、老师的例句有时很难,图片内容也很深奥,学生难以理解。
5、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方法单一,没有顾及全班同学。
课堂教学观摩记录表(二)
课程科目
课堂观察与实践
13、父亲都八十多岁了,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小山村。 时间状语放于句首。
……
评析与收获
1、教师能够根据周末HSK考试即使进行总结和分析。
2、教师能够有效组织教学,讲解语法点清晰明确。
3、教师根据试卷内容及时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语法点。
课堂教学观摩记录表(五)
课程科目
中级汉语
授 课 人
李欣璐
课 型
阅读
授课班级
8、这A是我B到这里C第一天D的事情。 经历:名词动词;动词后家名词
9、真挚的友情不是同情,不是理解,而是互相欣赏。 而是:表选择(有定选择)
10、等他从梦中醒过来的时候,人已经走光了。 过来:从一种状态到了另一种状态
11、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到处都是潮乎乎的。 一连:表示时间的持续
12、他坐在沙发上,一方面抽烟,一方面看报纸。
3、讲解生词,让学生看并观察,是否有问题。
二.课文学习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通过提问引出“招牌菜”,并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特色菜”、“拿手菜”。
3、学生看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问“来两个”什么意思,并举例“来一杯咖啡”。
4、让学生划出课文中有“什么”的句子,并讲解“什么”的用法,主要讲解“什么”不是问题的用法。让学生总结问问题的词,并讲解用法。
5、板书清晰,字体规范,给学生很好的示范。
6、及时纠正错误,使学生知道自己出现的问题。
课堂教学观摩记录表(七)
课程科目
课堂观察与实践
授 课 人
周燕飞
课 型
综合
授课班级
中级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15日10:20-12:00
教学内容
(章节、课题、教材)
《汉语教程》
第23课《网络学校》
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主要教学内容
3.S+是……的(to emphasize) 你为什么来中国 你是几月出生的 你是在哪里出生的4.是吗!/真的吗!(surprise)
5.真行!真棒!
让学生分角色A/B
A:我能……
B:真的吗?
课文二:
1.领读生词、然后然学生读,并注意纠音
2.领读课文二,然后分角色读
S+V过+……没有你吃过火锅没有
布置作业:P67 1.2. P68 3. 4.
2、老师会总结做题的技巧和方法,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点,而且也学习了做题的方法。
课堂教学观摩记录表(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程科目
高级汉语
授 课 人
于曼雯
课 型
报刊阅读
授课班级
高级4班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20日10:20—12:00
教学内容
(章节、课题、教材)
中文广角 高级汉语泛读教程(上) 第五课 健康
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3、你可千万A客气,请B吃C点儿D。 多:表示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