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实用版

聚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实用版
聚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实用版

YF-ED-J1475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聚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

及设备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聚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装置简介

(一)装置发展及类型

1.装置发展

聚酯工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50年

代实现了工业化,是利用基础化工原料生产合

成纤维的工艺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

针对聚酯存在的吸水率低、不易染色、易产生

静电等缺点进行了改性研究,取得了较多成

果,使聚酯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70年代末,

我国从前西德引进了第一套直接酯化连续缩聚

生产涤纶树脂的工业化生产装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聚酯在我国三大合成纤维工业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止到20xx年底,我国聚酯装置的产能已经达到1115X10的4次方(原多次方位置应该标在右上位置,但word格式不支持)t/a,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进入21世纪,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聚酯装置正向工艺技术更先进、经济效益更好的方向发展。

2,生产工艺路线

聚酯通常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一种高分子缩聚物。目前用途最广的聚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所生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产聚酯的工艺技术主要取决于精对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及乙二醇的生产发展。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间体的主要原料路线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酯交换法(简称DMT 法);另一种是直接酯化法(简称PTA法);第三种是环氧乙烷酯化缩聚路线(简称环氧乙烷法)。

酯交换法(DMT法):是将以对苯二甲酸与甲醇反应生成易于精制提纯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或采用对二甲苯合并氧化、酯化制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再将提纯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聚酯。该方法在聚酯工业化的初期,未找到有效提纯对二甲苯的方法的时候得以广泛应用。

直接酯化法(PTA法):是以精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为原料,进行直接酯化连续缩聚的反应

制得聚酯。到90年代初期,PTA法的产量已经超过了DMT法,成为聚酯工业的主流生产工艺。

环氧乙烷法因为使用环氧乙烷代替乙二醇(EG),可省去环氧乙烷水解工序,合成反应生成物为单一的对苯二甲酸双卢—羟乙酯(BHET),不需要回收设备,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所以是较有前途的生产方法。

从工艺流程上来看,PTA法连续化生产以前以六釜流程为主,即三段酯化,二段预缩,一段后缩,该流程技术较落后,物耗、能耗较高,已经基本被淘汰。现在的生产流程是以吉玛公司、钟纺公司、伊文达公司为代表的五釜流程,或以杜邦公司、莱茵公司为代表的三釜流程为主。五釜流程即二段酯化,二段预缩,

一段后缩,三釜流程即一段酯化,一段预缩,一段后缩。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技术先进、工艺流程简化、生产控制先进、装置操作弹性大。

(二)反应原理及特点

1.反应原理

精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EG)和催化剂(三醋酸锑或三氧化二锑)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直缩聚成聚酯的化学反应除副反应外,主反应为酯化和缩聚反应。酯化反应是直缩过程的起始反应,PTA与EG经过这一反应首先转化为BHET单体即对苯二甲酸双β—羟乙酯。其次是在一定温度真空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该反应是聚酯合成过程中的链增长反应。通过这一反应,单体与单体、单体与低聚物、低聚物与低聚物经过初、中、终三个阶段逐渐缩聚成聚酯

即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此必须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加入三醋酸锑催化剂是为了改变正、逆反应速度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另外合成聚酯的缩聚反应与聚合反应是两种不同的反应过程,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聚合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过程,而酯化、缩聚则是逐步完成的可逆平衡反应过程。

2.反应的特点

(1)酯化反应特点:多相酯化反应逐步向均相酯化反应转化。

在实际生产条件下,温度为220—300~C和EG/PTA摩尔比为1.0-2.0时,因PlA仅能部分溶解,反应不是完全的均相反应,还伴有多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PTA粒子溶解速度加快,PTA在反应物中的溶解度远比在纯EG中

高,达到清晰点(PTA完全溶于液相时的酯化率)后,反应速度随PTA与EG浓度而改变,与EG 浓度成正比关系,呈均相酯化反应。

(2)缩聚反应特点:

①缩聚反应是可逆的,在实际生产中,酯化反应与缩聚反应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当酯化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即乙二醇酯生成一定量时,两种反应同时存在。

首先是初期阶段,即缩聚物分子链开始形成的起始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反应处于中间体浓度较高的条件下进行,逆反应速度很小,因此平衡反应在此并不显得重要。重点应以防止单体挥发、分解和维持严格的官能团等摩尔比为主。

其次是中期阶段,即聚酯分子链增长阶

段。该阶段的特点是缩聚反应依靠打破平衡去逐步提高产物分子量。系统中的原料和单体浓度将随着不断转化为不同聚合度的缩聚物而逐步降低,同时物料黏度相应增大。

最后是终期阶段,反应进行到了一定程度,缩聚物的分子量已经达到规定要求需要把反应及时终止的阶段。

②缩聚反应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反应进行的副反应,主要是裂解作用,链交换反应和熔体的热降解等。

裂解作用:缩聚反应是一个可逆平衡反应,反应所生成的缩聚物,小分子产物及尚未参与反应的原料中间体是同时并存的混合物。缩聚物两端或小分子产物都具有能够继续反应的官能团,尤其高分子缩聚物中含有与其他物

质作用时易发生断裂的健。这些健与其他物质作用时易发生裂解作用。缩聚反应中小分子产物是水,它与酯基能产生水解作用,这是缩聚反应中最主要的裂解作用。为减小该作用对缩聚反应的影响,在生产中常用提高真空的办法尽量把水排除到最低限度。

链交换反应:高分子缩聚物的端基和另一高分子缩聚物的链节进行链交换反应。该反应并不影响产物分子量总数,所以数均分子量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产物黏度会下降,这说明产物的重均分子量发生了改变。重均分子量对聚酯合成特别重要,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熔体的热降解:缩聚反应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末期均处于熔融状态。温度越高或停留时间越长,熔体发生热分

解的倾向越大。热分解一旦产生会导致产物发生热降解,是分子量降低。生产中为防止这种副反应的发生,有时加入部分稳定剂,使分子量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三)装置单元组成与工艺流程

从技术经济方面看,PTA法具有:PTA消耗定额低,生产能力大;EG配料比低,回收系统小;无须甲醇回收工序;生产控制平稳;酯化反应过程没有催化剂沉积现象;原料、公用工程消耗较低;建设投资低;操作安全等优点,因此本文对聚酯工艺叙述均以PTA法为主。

1.装置单元的组成

聚酯装置一般由主装置单元和辅助装置单元组成。

聚酯主装置单元主要包括:浆料配置单

元、催化剂及助剂配置单元、酯化单元、缩聚单元、切粒及成品输送系统和清洗单元等。

辅助装置单元主要包括:中间罐区、热媒站、冷冻站、PTA、PET输送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

2.工艺流程简述

以吉玛公司聚酯工艺为例,聚酯装置的组成是由浆料配制、酯化、缩聚及切片生产等主要单元组成并附有EG全回用系统和热媒站送来330~C一次热媒和装置内二次热媒循环系统等。

①浆料配制单元

日料仓中的PTA原料经计量称量连续加入到浆料配制槽,并由PYA的加入量控制EG的加入量,配置成恒定摩尔比(PTA/EG)的浆料,随着催化剂(三醋酸锑)溶液的加入,经搅拌合格

的浆料通过莫诺泵(即螺杆泵)送到第一酯化反应器。

②酯化单元

浆料在第一酯化釜中酯化率达到91%,依靠反应器间的压差物料由第一酯化反应器进入第二酯化反应器,在第二酯化反应器中酯化率达到96%以上时,自流进入第一预缩反应器。第一酯化反应器由于热负荷大,为装置所需加热的总热量的53%,因此该反应器有两个热媒回路向其供热。一路用于内加热盘管,一路用于筒体夹套和汽相夹套的供热。两个酯化反应器的汽相物进人工艺塔,重组分乙二醛被分离出来,又回到两个酯化反应器内。轻组分乙醛等去尾气洗涤后进人污水预处理系统。

③预缩聚单元

物料进入第一预缩不带搅拌的反应器,然后靠位差进入卧式带圆盘搅料器的第二预缩反应器。每台反应器的汽相生成物进入刮板冷凝器,用新鲜的乙二醇进行喷淋,使汽相中大部分乙二醇蒸汽冷凝,在收集、降温后在系统中循环使用。两反应器的真空是由第一预缩系统的液环真空泵和第二预缩与后缩反应器合用一套三级乙二醇蒸汽喷射系统分别完成的。反应物从第二预缩反应器出口经夹套齿轮泵,通过预缩熔体过滤器后进入后缩聚反应器。

④后缩聚单元

预聚物进入卧式双驱动后缩圆盘反应器,反应器由三级乙二醇蒸汽喷射泵加液环真空泵实现高真空度。通过反应器真空度的调节,圆盘搅拌转速以及液位控制,合格的聚合物熔体

出来经夹套齿轮泵进入后缩熔体过滤器通过铸带头后进行水下切粒。汽相生成物进入冷冻水喷淋的刮板冷凝器进行回收乙二醇,实现其循环使用。

⑤切粒包装系统

从水下切粒机出来的合格切片经水预分离器后通过干燥、振动筛进入成品料库。经检验、打包即可运输出厂。

(四)主要操作条件及工艺技术特点

1.主要操作条件

因不同的工艺操作条件不尽相同,表3—61列出PTA法聚酯生产装置的主要工艺操作条件:

2.工艺技术特点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的第一套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