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走进陶瓷世界优质教案
赣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杰出的艺术智慧》——民间工艺美术欣赏《幽默人生》《珍惜我们的家园-美术与环境》《走进陶瓷世界》教学设计红杜鹃—红色摇篮《会动的画》教学设计《做一回服装设计师》教学设计贵在创造的设计艺术——欣赏《杰出的艺术智慧》——民间工艺美术欣赏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剪纸、刺绣、年画、玩具、泥塑、陶瓷、皮影、编结等几类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通过欣赏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悠久历史及其享誉世界的,精妙绝伦的技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1.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讲解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审美意识的思想教育。
五、教学教具:挂图、幻灯片、民间工艺品。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两件民间玩具的挂图让学生欣赏,并思考教师的提问:“这些玩具是我国民间艺人用手工制作的比起现代的玩具来,它的色彩更鲜艳,形象更生动可爱,你们喜爱吗?”提问后,教师用简短的语言说明民间工艺美术的特点、意义,导本课题,板书课题:《杰出的艺术智慧》——民间工艺美术欣赏2、民间工艺美术——是指未经专业美术学习、以手工制作为生的民间艺人所创作的,江在社会广泛流传,服务于大众生活的工艺美术作品。
初中美术_走进陶瓷世界教学课件设计

釉上彩(主要是彩瓷) 在成瓷后的造型表面进行彩绘 有国画、油画、水彩画等多种 装饰效果,经过750到850度的 烧烤。
釉下彩(主要是青花瓷) 在干燥后的泥呸表面进行 彩绘,颜料本色与烧成后 效果完全不同,用水来调 和颜色层次,经过1300度的 高温烧成.。
学生练习
1、陶瓷的制作过程有哪些?
2、利用学过的单独纹样、二 方连续纹样体验陶瓷制作过程 之一画胚。
陶
瓷
材料 温度
一般黏土 一般不超过1000°C
瓷土(主要是高岭 土)
可达1200°C以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坚硬程度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 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 声音发闷,胎体硬度较 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
瓷器的烧成温度高, 胎体基本烧结,敲击 时声音清脆,胎体表 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
刀划出沟痕
出沟痕。
光滑度
陶器的坯体一般不上 瓷器的表面则非常 釉或只上薄釉,所以 光滑。 表面较为粗糙。
江西版义务教育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七课
走 进 陶瓷世界
“China”
中国
“china”
瓷器
中瓷 国器 自自 古古 就就 以是 瓷中 器国 闻的 名特 于产 世, 。
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经走过了 千年的发展历程。千余年来,景德镇制制业集历代名窑 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 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 段历史。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 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难以企及的。
“瓷都”景德镇风彩
中华五千年
课堂与生活
从陶瓷的发展史来看, 是先有陶后有有瓷还是 先有瓷后有陶?
陶器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瓷器最早 出现又在什么时候?
《走进陶瓷世界》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陶瓷世界》,本课是江西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首先,第一个方面,说教材。
对于教材,我准备分三点来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第一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综合·探索领域,陶瓷是人类的伟大发明,更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我们中国人为拥有瓷都景德镇更感到骄傲与自豪。
教材以开始阶段的两个“谈一谈”为起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了解陶瓷文化的造型艺术,装饰艺术,认识陶与瓷的不同概念,构筑了审美的主线。
以大量图片介绍陶瓷的制作流程,不同社会功能的陶瓷作品(器具)引导学生从技能层面上对陶瓷的理解。
教材最后以学生分工合作完成设计,制作陶瓷模型为终点,使学生从学习中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锻炼学生脑、手、眼的协调能力。
第二点、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并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陶瓷的一般知识,了解陶瓷的艺术造型,图案特点。
2、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并尝试现代陶艺的设计制作过程。
3、德育目标: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美术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第三点、依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为:教学重点:陶瓷的一般知识和陶瓷的艺术造型,图案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各类陶瓷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
第二个方面,学情分析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
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接下来是第三个方面,说教法和学法:依据本课实际,我以欣赏法、教师示范、师生互动、作品展评等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案走进陶瓷世界

走进陶瓷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
2. 使学生掌握陶瓷的制作工艺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陶瓷的定义与分类2. 陶瓷的历史与发展3. 陶瓷的制作工艺4. 陶瓷的审美特点5. 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陶瓷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陶瓷的制作工艺和技巧。
2. 难点:陶瓷的审美特点和鉴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陶瓷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制作工艺和技巧。
2. 示范法:展示陶瓷作品,分析其审美特点。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陶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陶瓷作品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陶瓷艺术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具:陶瓷作品、制作工具、材料。
3. 设备:工作台、窑炉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瓷作品,引起学生对陶瓷的兴趣。
2. 新课:讲解陶瓷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
3. 示范:展示陶瓷制作过程,讲解制作工艺和技巧。
4.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陶瓷,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讲解陶瓷的审美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
七、课后作业1. 完成陶瓷制作作品,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3. 进行陶瓷艺术鉴赏,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的陶瓷作品质量。
2. 学生对陶瓷制作工艺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艺术鉴赏方面的提高。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或陶瓷制作基地,深入了解陶瓷文化。
2. 邀请陶瓷艺术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3. 举办陶瓷制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观念和传统文化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美术_走进陶瓷世界教学课件设计

• 烧制
釉下彩
釉上彩
斗彩
粉彩
景泰蓝
珐琅瓷
陶瓷精 品是形 状与图 案的完 美结合
动动手
• 利用身边有限的材料工具,设计一个美观 实用的陶瓷器皿,画出设计稿,并作简要 说明。
• 根据学过的上釉方法,完成一件陶瓷图案 设计,并作简要说明。
陶陶瓷瓷材料烧制温度釉质其它区别一般粘土瓷土一般不超过1000通常1200以上无釉或低温釉1200以上的高温釉不透明有一定透明性五大名窑天青釉盘汝窑青釉三足鼎官窑玫瑰紫釉花盆钧窑白釉孩儿枕定窑青釉鱼耳炉哥窑黑陶黑陶兵马俑紫砂壶瓷的制作?炼泥?拉坯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利坯?晒坯?画坯?上釉?烧制釉下彩釉上彩斗彩粉彩景泰蓝珐琅瓷陶瓷精品是形状与图案的完美结合动动手?利用身边有限的材料工具设计一个美观实用的陶瓷器皿画出设计稿并作简要说明
瓷土
一般不超过1000° 通常1200°以上
无釉或低温釉
1200°以上的高温釉
不透明
有一定透明性
五大名窑
天青釉盘(汝窑)
青釉三足鼎 (官窑)
玫瑰紫釉花盆 (钧窑)
白釉孩儿枕 (定窑)
青釉鱼耳炉(哥窑)
紫砂壶
黑
陶
兵马俑
瓷的制作
• 炼泥
盘条成型 • 拉坯成型
泥板成型
• 利坯 • 晒坯
• 画坯 • 上釉
走 进 陶瓷世界传统的魅力 Nhomakorabea谈一谈
1 说说china与China的含义。
2 说一说中国著名的“瓷都” 在哪里?与china有什么关
系?
宋景德年间,朝廷以年号 赐昌南为名,改为景德镇。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
我们身边的陶瓷
你能区分身边的物品是陶还是瓷吗?
赣版美术八年级下册走进陶瓷世界ppt课件

造型欣赏
仰韶文化:
历代陶瓷
造型欣赏
仰韶文化是彩陶文化中的一部份,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的产物。它的出现早在距今约8000年
左右,遗留的彩陶遗址有多处。主要有:半坡型、庙底沟型,以及它们的支系马家窑、半山和马厂彩陶等。
半坡型
彩陶因在西安 半坡村新石器 文化遗址的发 现而得名。人 面与魚形的组 合是它的代表 人面魚纹彩陶盆 陕西西安出土 性纹饰。常见 的器形有卷唇 平底和圆底盆, 此外还有小口 尖底瓶、敛口 束腰葫芦形瓶 等,诸如杯、 钵、罐、瓮、 盉、甑、釜、 壶等也都烧制。
商周至两汉的瓷器:
历代陶瓷
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
阶段。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子的原料,这一方面提高了烧成温度, 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另一方面也使胎子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自度。 器表施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经过1200.c以上高温烧制后, 胎釉结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备了瓷器的条件。但当时制作工艺水平低下,胎 中还是有一定量的铁成分,在略低的温度中烧结,颜色较深,透光性较差。 因工艺不稳定,铁含量和烧成气氛不能自如控制,釉色也不好掌握,所以具 有一定的原始性。 商周到西汉这一时期的原始青瓷所涂的釉是用石灰石加粘土配制而成的, 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由于含铁元素,所以呈青绿、黄绿。灰绿、褐绿等颜色。 器表多拍印米字纹、方格纹,麻布纹,圆圈纹,曲折纹、叶脉纹,篦纹,水 波纹,云雷纹等纹饰。东汉时期原始青瓷制作精细,胎多为灰白色,施釉方 法已改为浸釉法,生活日用器如碗,盘。罐。盘口壶等成为主流。东汉青瓷 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温度等 方面则有本质的不同。
宋代瓷器:
历代陶瓷
走进陶瓷世界美术教案

走进陶瓷世界美术教案第一章:陶瓷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陶瓷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陶瓷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3. 了解中国陶瓷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内容:1. 陶瓷的定义与分类:陶瓷是一种由黏土或其他非金属矿物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工艺制成的制品。
根据材料的组成和制作工艺的不同,陶瓷可分为陶器、瓷器和炻器。
2. 陶瓷的特点:陶瓷具有耐磨、耐酸碱、透气性好、美观大方等特点。
3. 中国陶瓷的历史与发展:中国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唐宋时期的瓷器,再到明清时期的彩瓷,中国陶瓷在技术和艺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二章:陶瓷材料与工艺教学目标:1. 了解陶瓷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2. 掌握陶瓷制作的基本工艺。
3. 学会选用合适的陶瓷材料和工艺进行创作。
教学内容:1. 陶瓷材料:了解陶瓷制作中常用的黏土、釉料、彩料等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2. 陶瓷制作工艺:掌握陶瓷制作的成型、干燥、烧制等基本工艺,并了解各种工艺的操作要领。
3. 创作实践:学会根据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陶瓷材料和工艺,进行简单的陶瓷作品创作。
第三章:陶瓷艺术欣赏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作品和艺术风格。
2. 掌握陶瓷艺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对陶瓷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学内容:1. 中国陶瓷艺术代表作品:欣赏新石器时代、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的陶瓷作品,了解其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 陶瓷艺术欣赏方法:从造型、釉色、纹饰等方面分析陶瓷艺术品的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3. 陶瓷艺术品鉴赏实践:学会对陶瓷艺术品进行鉴赏,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第四章:陶瓷创作与实践教学目标:1. 掌握陶瓷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和鉴赏水平。
教学内容:1. 陶瓷创作方法:学习陶瓷创作的构思、设计、制作等过程,掌握各种陶瓷工艺的制作技巧。
2. 创作实践:学生进行陶瓷作品创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八年级美术下册传统的魅力第7课走进陶瓷世界课件1赣美版

世界
走进
பைடு நூலகம்
世界
设计与生活
• 陶瓷大致分为三类: 日用瓷 艺术瓷
建筑瓷
•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从陶瓷的发展史 来看,先有陶后有瓷。虽然都是用泥土烧制 而成,但两者质地有很大不同。
•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最早的瓷器 始于商代,以后不断发展,在宋代和 清代形成了两次高峰。 • 早在隋唐时期,中国瓷器已经开始出 口。
• “瓷都”是指哪个地方? • 青花瓷是先画青花再上釉的吗? • 色彩在釉的下面的瓷器,称为釉下彩瓷。 青花瓷就是釉下彩瓷。
• 简要的说一说青花瓷制作的工序?
• 采炼泥 土 • 制坯 • 画彩 • 施釉
• 焙烧
艺术瓷 艺术瓷 (独具个性的瓶 口设计,通身多 (富于变化的线条, 花装饰,花数自 形成交错的布局;简 单的器型凸显富有意 上而下逐渐递减, 在静态造型中产 境的画面。) 生动态美感。) 梅 瓶 玉壶春瓶 盘(文字加鱼形图案) 盘(花鸟图案) 茶具(现代抽象图案) 罐(用来盛液体或食品的容器) 艺术瓷 (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碗、杯 (净水瓶演变而来,撇口、圆腹) (旗袍造型,典雅素净、清丽明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陶瓷世界美术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
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
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
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
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导入:
提问: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三.讲授新课:(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
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
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
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
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
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
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
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
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
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
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
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
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
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
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
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
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
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
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
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
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最大的
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
窑".
"汝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
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
"钧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
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四.放映录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
特色.
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教具:青铜器实物,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保护
文物.
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
生收集相关内容)
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
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
文字说明.
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
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
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
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
想观念.(3)从文字上来欣赏.
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
(幻灯):
夏:
乳钉纹爵
商朝的青铜器:
1,兽面纹方鼎.
2,四羊方尊
3,铜纵目面具
西汉时期:
长信宫灯
战国时期:
1,虎噬鹿青铜器座
2,宴乐攻战壶
东汉时期:
铜奔马
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
器又有什么不同.
五,知识窗: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合金.
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
所以叫青铜.
六,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