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学的流派——经世致用之学的探寻
合集下载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课件

• (2) 社会事实能够而且只能够用其他社会事实加以解 释 • “某个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应该到先行的社会事实中去寻找,而不
是到诸多个人的意识形态中去寻找。”
第三节 社会学的形成
•一、杜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
• • • 2、社会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3)不能把社会事实的起因和它所发挥的功能混为一谈
因果分析就是从某一社会现象所处的历史环境中(由各种社会事 实构成)找出对其发生主要影响的因素 • 功能分析就是对各种社会事实的独立于主观动机的客观后果的分 析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社会学的形成
•二、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1、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原则 •(2)关于社会科学和社会学的性质问题 • 新康德主义:历史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历史科学
只是把具体的个别的历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发掘这些历 史事实所表现出来的 “文化价值”;自然科学是研究自 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
韦伯:历史科学的任务仍然探寻个别事实之间的因
第三节 社会学的形成
•三、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
• 3、对于社会关系的辩证结构的分析视角
• 在这种视角中,个体“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 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
• 这种辩证分析的方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 动中,因而也是从他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第三节 社会学的形成
•三、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
• 2、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运作方式的分析
• 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其核心的特征就是社会关系的 商品形式。
• 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 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 ,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 间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
社会学概论 第2章 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第二章 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第二章 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
2.3
社会学理论的新综合趋势
学习要点
1. 约略了解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 掌握、了解现代社会学流派的主要理论 3. 了解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 • • •
1.实证主义
(3)埃米尔·迪尔凯姆(1858―1917) 《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和《自杀论》是迪尔 凯姆的社会学代表作。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1 )社会事实论; (2)社会团结论;(3)宗教生活论;(4)功能分析方法。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自杀论》 一书,就是他用一种社会事实(社会因素)去解释另一种社会 事实(自杀)的范例。
•
•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3 交换论
•
主要观点: 现代交换理论把功利主义原则改造成各种各样的
社会交换理论。它依据的是心理学的行为主义,把人与人之间 的交往看作是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代表人物:米德、库 利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3 交换论
•
•
1.理论渊源
•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实证主义
(2)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 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是不可抗拒的。社会进化虽然是充满矛 盾的,但基本上是平稳的、进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动的过 程。均衡是进化的必然特性,也是进化的起点和终点,有意识 的“加速”或“外来的干预”都会给进化造成障碍。他还认为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必然要 进行“生存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第二章 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
2.3
社会学理论的新综合趋势
学习要点
1. 约略了解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 掌握、了解现代社会学流派的主要理论 3. 了解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 • • •
1.实证主义
(3)埃米尔·迪尔凯姆(1858―1917) 《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和《自杀论》是迪尔 凯姆的社会学代表作。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1 )社会事实论; (2)社会团结论;(3)宗教生活论;(4)功能分析方法。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自杀论》 一书,就是他用一种社会事实(社会因素)去解释另一种社会 事实(自杀)的范例。
•
•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3 交换论
•
主要观点: 现代交换理论把功利主义原则改造成各种各样的
社会交换理论。它依据的是心理学的行为主义,把人与人之间 的交往看作是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代表人物:米德、库 利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3 交换论
•
•
1.理论渊源
•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实证主义
(2)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 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是不可抗拒的。社会进化虽然是充满矛 盾的,但基本上是平稳的、进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动的过 程。均衡是进化的必然特性,也是进化的起点和终点,有意识 的“加速”或“外来的干预”都会给进化造成障碍。他还认为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必然要 进行“生存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第三章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社会互动形式及其分类社会过程时尚社会社会发展模式社会类型陌生人穷人社会分化互动形式及分互动形式及分类类二社会几何学??11群体构成的数量不同群体的互动形式群体类型二人群体三人群体大群体互动形式相互依赖权威和支配地位的出现制度或法律群体类型二人群体三人群体大群体互动形式相互依赖权威和支配地位的出现制度或法律??22社会互动的距离五文化社会学一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11主观文化
著作
据统计,齐美尔一生共出版了25本著作、发表
了200多篇论文,内容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文
艺、政治、社会学、伦理学和美学诸多领域。 来自
主要著作著有: 《历史哲学问题》 《道德科学引论:伦理学基本概念的批判》 《货币哲学》 《康德〈在柏林大学举行的16次讲演〉》 《宗教》 《社会学 :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研究》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 《论社会分化》 他最广为人知的著作是《货币哲学》与 《社会学》。
形式社会学又称“纯粹社会学”。在齐美 尔看来,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相互
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都存在着一种基
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这些相互作用
模式就是所谓的“社会交往的形式”。齐
美尔感到,他所力图研究的学科与几何学
十分相似,他将其称为“社会几何学”。
(三)、哲学社会学
即对社会的认识论研究和形而上学研究。
四、形式社会学
(一)社会互动和交往的形式 社会交往的形式,是个人之间交往 的方式,正是通过或者说正是在这种
方式中,交往构成为社会现实。
社会互动形式及其分类
1、社会过程 如:时尚。在开放社会中,上等阶层在于通过求 异以使自己与其他阶层区隔开来;而下等阶层则 企图通过求同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著作
据统计,齐美尔一生共出版了25本著作、发表
了200多篇论文,内容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文
艺、政治、社会学、伦理学和美学诸多领域。 来自
主要著作著有: 《历史哲学问题》 《道德科学引论:伦理学基本概念的批判》 《货币哲学》 《康德〈在柏林大学举行的16次讲演〉》 《宗教》 《社会学 :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研究》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 《论社会分化》 他最广为人知的著作是《货币哲学》与 《社会学》。
形式社会学又称“纯粹社会学”。在齐美 尔看来,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相互
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都存在着一种基
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这些相互作用
模式就是所谓的“社会交往的形式”。齐
美尔感到,他所力图研究的学科与几何学
十分相似,他将其称为“社会几何学”。
(三)、哲学社会学
即对社会的认识论研究和形而上学研究。
四、形式社会学
(一)社会互动和交往的形式 社会交往的形式,是个人之间交往 的方式,正是通过或者说正是在这种
方式中,交往构成为社会现实。
社会互动形式及其分类
1、社会过程 如:时尚。在开放社会中,上等阶层在于通过求 异以使自己与其他阶层区隔开来;而下等阶层则 企图通过求同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社会学史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倡导一种“理解的社会学”观点,他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社会行动者的“主观意 义”,即驱使人们作出社会行动的动机和价值取向,并认为个体行动者是社会学分析的最基本单位。
美国早期社会学 19世纪末,社会学传播到美国,与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思潮相结合,逐渐转向采用自然科 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力求对社会现象作出精确的计量研究,注重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应用研究方向。20世纪上 半期,美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社会学家,他们在社会学理论和应用研究上取得巨大进展,从而为社会学这门独立 学科的制度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892年,A.W.斯莫尔率先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社会学系,1895年又创 办了《美国社会学杂志》。1905年,L.F.沃德和W.G.萨姆纳组建了美国社会学会。美国早期几位社会学家大多受 过宗教教育,他们社会伦理道德和人的情操、精神生活问题,他们的社会学理论具有明显的心理学色彩。20世纪 20年代,以R.E.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对美国的都市化、移民、种族冲突、贫民、犯罪等问题做了大量实证的 经验研究,使社会学在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中显出了实效,对美国社会学向着应用研究方向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W.I.托马斯和F.W.兹纳尼茨基两人合作使用了一种与自然科学的实验过程相类似的调查方法,研究了在欧洲和美 国的波兰农民状况,这对社会学用科学方法搜集和分析资料起到了示范作用。
迪尔凯姆继承并发展了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他强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而不是作为社会原子 的个人,并反对把社会现象化约为生物因素或心理因素的各种形式的还原主义。这种以社会为分析单位和从整体 上研究社会现象的观点被称为“社会学主义”。迪尔凯姆重点与社会结构相关的社会秩序和进化问题,详细论述 了以社会分工形式为表现的人群组合的“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进化,以及使社会形成精神统合和团结协 调一致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问题,从维系社会整合角度阐明了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过程的功能 机制。他的社会学观点及其整个研究取向,为西方社会学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美国早期社会学 19世纪末,社会学传播到美国,与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思潮相结合,逐渐转向采用自然科 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力求对社会现象作出精确的计量研究,注重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应用研究方向。20世纪上 半期,美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社会学家,他们在社会学理论和应用研究上取得巨大进展,从而为社会学这门独立 学科的制度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892年,A.W.斯莫尔率先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社会学系,1895年又创 办了《美国社会学杂志》。1905年,L.F.沃德和W.G.萨姆纳组建了美国社会学会。美国早期几位社会学家大多受 过宗教教育,他们社会伦理道德和人的情操、精神生活问题,他们的社会学理论具有明显的心理学色彩。20世纪 20年代,以R.E.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对美国的都市化、移民、种族冲突、贫民、犯罪等问题做了大量实证的 经验研究,使社会学在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中显出了实效,对美国社会学向着应用研究方向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W.I.托马斯和F.W.兹纳尼茨基两人合作使用了一种与自然科学的实验过程相类似的调查方法,研究了在欧洲和美 国的波兰农民状况,这对社会学用科学方法搜集和分析资料起到了示范作用。
迪尔凯姆继承并发展了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他强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而不是作为社会原子 的个人,并反对把社会现象化约为生物因素或心理因素的各种形式的还原主义。这种以社会为分析单位和从整体 上研究社会现象的观点被称为“社会学主义”。迪尔凯姆重点与社会结构相关的社会秩序和进化问题,详细论述 了以社会分工形式为表现的人群组合的“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进化,以及使社会形成精神统合和团结协 调一致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问题,从维系社会整合角度阐明了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过程的功能 机制。他的社会学观点及其整个研究取向,为西方社会学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三版)课件第三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映出社会事实本身,并不能说明其价值状况。 • 评价性指标也称作分析性或诊断性指标。它是指能反映出社会发展、社会效 果、社会影响在某些方面的利弊得失
的指标。这类指标通常是人们按照某种目的 将两种以上的社会现象做比较而得出的,它们发挥着说明社会现象的 功能。
2、观察性指标与计划性指标 • 观察性指标又称作信息性指标,是指人们对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的社会现 象的描述或评价。它的作用在于理解
设,以确认研究假设是否成立。如果能够在显著度都很小的情况下否定虚无假设,那么也就能够证明研究假设成 立;反之亦然。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过程
三、研究的基本程序
具体研究大致可分为八个主要阶段: (1)提出和界定问题;第一,问题必须具有理论导向;第二,问题最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三,提出的问题必 须具有研究可行性。 (2)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 (3)进行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指为了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实现研究目 的,对研究中所涉及的资料收集、整理、 分析和检验所作的具体计划。 (4)收集资料;注意资料的可信性、针对性、时效性、系统性。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发现; (7)得出结论;研究的结论具有概括性,能够概括研究所发现的规律;此 外,结论具有完备性,即所作的结论一 般是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解释,其逻辑结构 是完备的;最后,结论必须具有有效性,也就是能够说明所要研究的问 题。 (8)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第三节 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
三、实验法
• 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典型方法,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实验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所谓实验法,就是在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为了控制某些自变量可 能对因变量产
生的影响,实验法常常在实验中将被试或实验对象分为两个组: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控制组。通过对两组实 验结果的比较,即可检验某些变量 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 实验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利用社会情境的自然 状态,将其中的一种情境作为实验组 ,将另一种自然情境作为控制组,然后观察 和比较它们的异同,以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室实验法是科学研 究典型的实 验法,即通过设置实验室环境,将想要控制的变量加以控制,以便观察和发现某 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 实验法常常与观察法结合起来运用,例如,在实验室实验中,一般都需要在 实验室对实验对象进行细致观察,以 发现变量的变动情况。
的指标。这类指标通常是人们按照某种目的 将两种以上的社会现象做比较而得出的,它们发挥着说明社会现象的 功能。
2、观察性指标与计划性指标 • 观察性指标又称作信息性指标,是指人们对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的社会现 象的描述或评价。它的作用在于理解
设,以确认研究假设是否成立。如果能够在显著度都很小的情况下否定虚无假设,那么也就能够证明研究假设成 立;反之亦然。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过程
三、研究的基本程序
具体研究大致可分为八个主要阶段: (1)提出和界定问题;第一,问题必须具有理论导向;第二,问题最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三,提出的问题必 须具有研究可行性。 (2)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 (3)进行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指为了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实现研究目 的,对研究中所涉及的资料收集、整理、 分析和检验所作的具体计划。 (4)收集资料;注意资料的可信性、针对性、时效性、系统性。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发现; (7)得出结论;研究的结论具有概括性,能够概括研究所发现的规律;此 外,结论具有完备性,即所作的结论一 般是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解释,其逻辑结构 是完备的;最后,结论必须具有有效性,也就是能够说明所要研究的问 题。 (8)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第三节 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
三、实验法
• 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典型方法,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实验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所谓实验法,就是在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为了控制某些自变量可 能对因变量产
生的影响,实验法常常在实验中将被试或实验对象分为两个组: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控制组。通过对两组实 验结果的比较,即可检验某些变量 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 实验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利用社会情境的自然 状态,将其中的一种情境作为实验组 ,将另一种自然情境作为控制组,然后观察 和比较它们的异同,以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室实验法是科学研 究典型的实 验法,即通过设置实验室环境,将想要控制的变量加以控制,以便观察和发现某 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 实验法常常与观察法结合起来运用,例如,在实验室实验中,一般都需要在 实验室对实验对象进行细致观察,以 发现变量的变动情况。
《应用社会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读书笔记模板

第十章社会政策
第一节社会政策概述 第二节社会政策的基本要素与过程 第三节当代社会政策的发展 第四节当前中国社会政策各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犯罪社会学及其应用
第一节犯罪社会学及其起源 第二节犯罪社会学的理论及其发展 第三节犯罪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第四节一个少年犯罪帮伙的研究实例
第十二章环境社会学及其应用
第十章社会政策
第十一章犯罪社会学 及其应用
第十二章环境社会学 及其应用
01
第十三章城 市社会学及 其应用
02
第十四章社 会心理学及 其应用
03
第十五章医 学社会学及 其应十八章社 会工作及其 应用
05
第十七章人 口研究与人 口管理
第一章应用社会学概述
第一节应用社会学的定义、特征与研究领域 第二节应用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节抽样 第二节问卷设计 第三节资料的收集与量化处理
第六章社会评估技术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项目评估 第二节评估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评估研究的基本类型
第七章社会学在社区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社区与我国基层社区组织 第二节社区的分类与变迁 第三节应用社会学在社区研究中的主要理论视角 第四节社区治理与社区建设
第八章社区规划与社区营造
第一节社区规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社区规划的源起和发展 第三节社区规划的基础理论 第四节社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操作程序 第五节社区规划在我国当代的实践案例
第九章社会学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社会治理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为什么社会治理必须创新? 第三节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 第四节新清河实验与社会治理创新
第二章应用社会学研究方法综述
第一节研究的维度与步骤 第二节定量和定性方法 第三节研究伦理与价值
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讲义

AGIL是社会生存的四个问题,也是行动者行 动体系的四个组成部件
社会中的每一个系统也有这四个问题。
(3)社会进化论
进化分为四个过程:分化,适应力的提高,容纳和价 值的通用化。 分化:一个系统或单位分解成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单位
或体系的过程; 适 应 力 的 提 升 是 分 化 的 结 果 ; 容 纳 指 一 个 社 会 单 位 容 纳 新 的 成 员 的 能 力 ; 价值通用化是指社会对新分化出来的单位的承认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贡献:
开拓了…… 形成了…… 推动了 …… 创建了 ……
特别是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二、社会学的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今)
特点 (1)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波及面广,既影响
了其他学科,也影响了现实社会的发展 (2)多样化趋势明显,学派林立 (3)社会学的中心从欧洲转到了美国
代表流派之一:结构功能主义
位进行联合; 工业社会:建立在自愿合作和个人自我节制
的基础上
代表作
• 《社会静力学》 • 《社会学研究》--《群学肄言》 • 《社会学原理》
三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经典阶段,19世纪来至20世纪30年代) 特点: • 明确的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范围,形成独
立的学科
• 研究问题越来越具体,内部的分化、分支增多。
经济子系统—适应环境功能—资源获得与分配 政治子系统—实现目标—设置目标并配置资源实现 法律子系统—保障社会的团结与整合
亲属子系统----保证社会价值观的稳定和传递。
b、AGIL模式:
A : 适 应 ( a d a p t a t i o n ) G:指目标的获取(goal attainment) I : 指 整 合 ( i n t e r g r a t i o n ) L:模式维持(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
社会中的每一个系统也有这四个问题。
(3)社会进化论
进化分为四个过程:分化,适应力的提高,容纳和价 值的通用化。 分化:一个系统或单位分解成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单位
或体系的过程; 适 应 力 的 提 升 是 分 化 的 结 果 ; 容 纳 指 一 个 社 会 单 位 容 纳 新 的 成 员 的 能 力 ; 价值通用化是指社会对新分化出来的单位的承认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贡献:
开拓了…… 形成了…… 推动了 …… 创建了 ……
特别是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二、社会学的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今)
特点 (1)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波及面广,既影响
了其他学科,也影响了现实社会的发展 (2)多样化趋势明显,学派林立 (3)社会学的中心从欧洲转到了美国
代表流派之一:结构功能主义
位进行联合; 工业社会:建立在自愿合作和个人自我节制
的基础上
代表作
• 《社会静力学》 • 《社会学研究》--《群学肄言》 • 《社会学原理》
三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经典阶段,19世纪来至20世纪30年代) 特点: • 明确的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范围,形成独
立的学科
• 研究问题越来越具体,内部的分化、分支增多。
经济子系统—适应环境功能—资源获得与分配 政治子系统—实现目标—设置目标并配置资源实现 法律子系统—保障社会的团结与整合
亲属子系统----保证社会价值观的稳定和传递。
b、AGIL模式:
A : 适 应 ( a d a p t a t i o n ) G:指目标的获取(goal attainment) I : 指 整 合 ( i n t e r g r a t i o n ) L:模式维持(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
“治学经世致用 为人德昭苍生”——社会学和社工界追忆雷老

家 风 范 所在 。
北京 大 学
社 会 学 系原 教
授 ,现 任 清 华
大学社会 学 系
教授
请 她亲 往美 国领 取 ,可 当时雷老 的 神态令 我至今记 忆犹 新,她 是那 样 平静地拒绝了邀请,我忍不住好 奇, 问雷老 其 中的原 因,雷老 淡淡 地回
随着时 间的推移,我越来越 深切地 感受到雷 先生身上所具 有的 巨大精神力量是留给我们后 人
下了宝贵资料。
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的几个学术传
统 与雷老 的工作 是密不 可分 的 : 一是 把 社会学 与社会 工作、社会服务实践 结合在一 起 ;二是对社会 研究方法 的 重视。今 天,这些 已经成 为北大社会 学 系学术生命的组成部分。
谢 _叶 』 立中 _1 _ =. r , J一 度和结 构的角度来讨论 问题 ,把 学术与现实社会
最为宝贵的财富。北大社会学 系恢 复重建时,物
质条件简陋,办公房只有五六 间,可是,我们所感 受到的是大师做学问那种将现实与学术交融 的浑 厚,他们对 社会的承担,对时代的责任 意识,是 推动 学术发展最强大 的动力。今天的 回忆 已经很 难 还原当时的激情,我在 这里 回顾当年的一件小 事,希望能让大家感受 到当年 的工作氛 围。为了把 课讲好,我们几个老师经常凑在一起备课,有老师
使命。她是一名实证派学者,坚持从中国社会制
是主 要教 授之一,她开设 课程 ,辅 导 学生, 并亲自带领学生做社会工作实践。
高小 远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 世纪 3 年代 ,她最早把 0 0 儿童福利的概念引进 中国井开展实务工作 ; 她还
曾在江西用几年时 间做妇女培训,对妇女权益和 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即使到 9 0高龄以后, 雷老依然对社会调查非常关切,每当我们这些学 生去探 望她,她 最感兴趣 的就是我们去 哪里调研 了,调 研 到 什么 问 题 , 每 当听 到 孩 子 没 学上 、老 人生活困难等,她 总是痛心疾首。
北京 大 学
社 会 学 系原 教
授 ,现 任 清 华
大学社会 学 系
教授
请 她亲 往美 国领 取 ,可 当时雷老 的 神态令 我至今记 忆犹 新,她 是那 样 平静地拒绝了邀请,我忍不住好 奇, 问雷老 其 中的原 因,雷老 淡淡 地回
随着时 间的推移,我越来越 深切地 感受到雷 先生身上所具 有的 巨大精神力量是留给我们后 人
下了宝贵资料。
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的几个学术传
统 与雷老 的工作 是密不 可分 的 : 一是 把 社会学 与社会 工作、社会服务实践 结合在一 起 ;二是对社会 研究方法 的 重视。今 天,这些 已经成 为北大社会 学 系学术生命的组成部分。
谢 _叶 』 立中 _1 _ =. r , J一 度和结 构的角度来讨论 问题 ,把 学术与现实社会
最为宝贵的财富。北大社会学 系恢 复重建时,物
质条件简陋,办公房只有五六 间,可是,我们所感 受到的是大师做学问那种将现实与学术交融 的浑 厚,他们对 社会的承担,对时代的责任 意识,是 推动 学术发展最强大 的动力。今天的 回忆 已经很 难 还原当时的激情,我在 这里 回顾当年的一件小 事,希望能让大家感受 到当年 的工作氛 围。为了把 课讲好,我们几个老师经常凑在一起备课,有老师
使命。她是一名实证派学者,坚持从中国社会制
是主 要教 授之一,她开设 课程 ,辅 导 学生, 并亲自带领学生做社会工作实践。
高小 远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 世纪 3 年代 ,她最早把 0 0 儿童福利的概念引进 中国井开展实务工作 ; 她还
曾在江西用几年时 间做妇女培训,对妇女权益和 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即使到 9 0高龄以后, 雷老依然对社会调查非常关切,每当我们这些学 生去探 望她,她 最感兴趣 的就是我们去 哪里调研 了,调 研 到 什么 问 题 , 每 当听 到 孩 子 没 学上 、老 人生活困难等,她 总是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