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52例死亡因素分析
法律人员猝死案例分析总结(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法律人员张某,男,35岁,某市律师事务所律师。
张某因工作繁忙,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2023年3月15日,张某在工作过程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案例分析1. 疾病原因分析根据医学鉴定,张某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生活方式、心理压力等。
(1)遗传因素:张某家族中有多位成员患有冠心病,这表明遗传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2)生活方式因素:张某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锻炼,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其身体素质下降,增加了冠心病的风险。
(3)心理压力:张某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心理压力过大,导致情绪波动较大,进而影响心血管健康。
2. 法律责任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分析张某猝死案件的法律责任。
(1)用人单位责任:张某的猝死与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等因素有关,用人单位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让劳动者从事危害身体健康的劳动。
本案中,用人单位未能为张某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未能有效减轻其工作压力,因此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2)个人责任:张某本人也有一定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个人原因造成自己损害的,由本人承担全部责任。
张某在日常生活中缺乏锻炼、饮食不规律,未能有效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3. 案件处理建议(1)加强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用人单位应加强对劳动者的关爱,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减轻劳动者的工作压力。
(2)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劳动者应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心脏性猝死病因及高危因素分析

心脏性猝死病因及高危因素分析钟万生;潘文博;陈东【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性猝死(SCD)的病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SCD临床资料.结果冠心病69例(71.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5例(36.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3例(54.6%),其中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Ⅲ级占86.7%,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57例,LVEF<55%占84.2%,B型利钠肽(BNP)明显升高26例(26.8%)、临终前心电图示室性心律失常73例(75.3%)、低钾血症26例(26.8%)、冬季 SCD最常见(42.2%)、其中6:00—12:00时 SCD发生率最高(38.1%).结论冠心病是 SCD最常见的病因;SCD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昼夜差;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LVEF降低、BNP升高、低钾血症是 SCD的高危因素.【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3页(P1297-1298,1299)【关键词】心脏性猝死;病因;高危因素【作者】钟万生;潘文博;陈东【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安徽合肥 230022;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安徽合肥 230022;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安徽合肥 230022【正文语种】中文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ca Death,SCD)指由心脏原因导致,在急性症状出现之后1 h内突然意识丧失,引起意外的自然死亡。
医学界对SCD的定义有过多次修订,但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离不开“自然”、“突然、意外”和“不可预测性”等词汇[1]。
SCD发病突然,死亡率高,也是现今社会医患关系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故本文对97例SC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探讨其病因及高危因素,旨在早期识别高危病人,正确防范和救治SCD,缓解医患矛盾。
1.1 临床资料入选2001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心内科死亡病例97例。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率及死亡因素分析

[ ] 吴楠 , 4 宫本源 , 杨惠芬 . 激酶、 激酶溶 栓对 急性心 肌梗 尿 链
死患者凝 血纤 溶活性的影响. 中国急救 医学 ,0 12 ( ) 20 ,1 6 :
3 3 5 .
使心肌细胞浆 内钙 离子 浓度 下降 , 肌凝 蛋 白、 T A P酶活 性降 低 , 供给能量减少 , 心肌耗氧 量随之降低 , 对急性心肌 梗死 的治疗主
l 材 料 与方 法
11 对象 . 收集 20 0 2年 2月 ~ 07年 8月经静 脉溶栓后 4周 20
内死亡 的急性心肌梗死 ( M ) A I病人 3 例 , 中男 2 例 , 5 , 2 其 7 女 例
平均年龄 6 0 5岁 。 2±1 .
1 2 方 法 .
者 1 例 (31 )下壁合并右室者 6 (88 )其他 3 ( . 7 5 .% , 例 1.% , 例 9
死率和致残率 , 临床上仍有一部分病 人在溶 栓后死亡 , 但 确切地
了解这部分病人发病 时 的临床 特点 、 溶栓 后血 管再 通率 和直接
死亡原因及其影响 因素 , 有助于指导I 将 临床治疗 。
压史 者 ( 括 多 种 合 并 症 )分 别 为 2 包 0例 ( 2 5 ) 1 6 . % 、 8例 ( 6 3 ) 1 (6 9 ) 其他 7例 ( 1 9 ) 5 .% 、5例 4 . % 、 2 .% 。 2 2 临 床 情 况 病 情 危 重 者 或 伴 低 血 压 状 态 者 2 . 4例 ( 50 ) 心功能 kl s 7 .% ; ii 分级 在 Ⅲ级 以上者 2 例 ( 5 6 ) 梗 lp 1 6 .% ; 死 面积在两个 壁以上者 2 6例( 1 3 ) 其 中梗 死部位广泛 前壁 8 .%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42例临床分析

>0岁 3例 ( . % ) ( ) 别 : 2 8 71 4 ;2 性 男 3例 ( 47 % ) 5 .6 ,
女 1 9例 ( 5 2 % ) ( 梗 死 部 位 : 后 壁 右 室 2 4 .4 ; 3) 下 4例
多 数 文 献 报 道 ,年 龄 是 A ! 院 患 者 死 亡 的 重 M 住
要 因 素 之 一 ,在 美 国 5 %以 上 的 A 0 MI发 生 在 6 5岁 以上 的 人 群 中 ,0 8 %的 A 死 亡 患 者 为 ≥6 MI 5岁 I 。本 2 l
维普资讯
实用 心脑肺 血管 病杂 志 2 0 0 7年 1 0月第 1 5卷第 1 0期
7 49
・
临床 研 究 ・
急性 心肌 梗 死 患者 住 院死 亡 4 2例 临床 分 析
郭 晓 萍 郝 爱 萍 张 艳 霞 【 摘要 】 目的 分析 急 性 心肌 梗 死住 院患者 死 亡原 因。 方 法 选择 我 院 2( )o 4年 1
( 4 2 % ) ( )发 病 至 死 亡 时 间 : 2 1 .9 ;8 < 4小 时 1 1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
( 6 1% ) 1天 ~7天 2 2. 9 , 7例 ( 42 % )> 天 4例 6 .9 ,7 ( .2 ) ( ) 亡 方 式 : 衰 竭 1 95 % ; 9 死 泵 3例 ( 09 % ) 心 3. 5 , 脏骤停 2 5例 ( 95 % ) 心 外 因 素 6例 (42 % ) 5 .2 , 1.9 ; ( 0 有 诱 发 因 素 : 力 大 小 便 、 餐 情 绪 激 动 等 1 1) 用 饱 9
心源性猝死原因分析

心源性猝死原因分析许海霞任开涵中图分类号:R5411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0931(2010)02-0038-02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5猝死(Sudden death)是指平素健康或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但病情已基本稳定,而突然发生的非人为因素的死亡,发病一般不超过6h ,排除非正常死亡(自杀、他杀、中毒、外伤等)。
由于心脏原因如心力衰竭(Cogesti v e heart-f ailure ,C HF)或心律失常(arrhythm ia)等引起的,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自然死亡称为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 CD)。
猝死的发生率约占各种死亡的1%~316%,而中老年人猝死的比率达56%~80%,SC D 则占到老年人猝死的90%以上。
SC D 在运动性猝死所占的比率最大,国外报道为82%,国内分别为8715%和70173%,尤其是中青年S CD 的主要死亡原因,国内为01036%~01128%约54.4万人[1]。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58例患者,男112例,女46例。
年龄27~89岁,平均(5817?3113)岁,其中45岁以下16例,46~55岁31例,56~65岁52例,66~75岁38例,76岁以上21例。
2 入选标准(1)病例全部为急诊抢救患者;(2)发病6h 内死亡;(3)既往体健或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但病情稳定;(4)排除非正常死亡,如交通事故、中毒等;(5)经心电图、心肌酶学标志物、彩色多普勒及尸检证实存在心脏病。
3发病诱因心源性猝死具有一定的发病诱因,如吸烟、情绪紧张、过度劳累等,见表1。
表1 158例S CD 的发病诱因诱 因例数(%)高血压3119.62吸烟8352.53酗酒3018.99情绪激动5232.91过度劳累2918.35用力排便148.86运动中3 1.90无明显诱因85.064发病先兆症状103例患者存在先兆症状,占66165%。
心脏病大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心脏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心脏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本报告通过对大量心脏病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旨在为心脏病的研究、预防和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以下几个渠道: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数据;2. 国际心脏病研究数据库;3. 医疗机构病历数据;4. 互联网公开数据。
三、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心脏病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特征、治疗情况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心脏病患者的整体情况;2. 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因素与心脏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3. 生存分析:研究心脏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4. 机器学习算法: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心脏病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
四、数据分析结果1. 心脏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心脏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全国心脏病患者约2345万人。
其中,男性患者占比略高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40-70岁之间。
2. 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对病历数据的分析,发现心脏病患者普遍存在以下临床特征:(1)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脏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心脏病患者的70%;(2)高血脂:高血脂也是心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约占心脏病患者的60%;(3)糖尿病:糖尿病是心脏病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约占心脏病患者的40%;(4)吸烟:吸烟是心脏病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约占心脏病患者的30%。
3. 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情况(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脏病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降压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物等;(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心脏支架植入、搭桥手术等;(3)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心脏起搏器植入等。
4. 心脏病患者的生存状况通过对生存数据的分析,发现心脏病患者的生存状况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病患者的生存率逐渐降低;(2)性别:女性心脏病患者的生存率高于男性;(3)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越严重,心脏病患者的生存率越低;(4)治疗及时性:治疗越及时,心脏病患者的生存率越高。
室壁运动异常患者发生Takotsubo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Vol.31No.19Oct.2021第31卷第19期2021年10月室壁运动异常患者发生Takotsubo 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符国平(三亚中心医院急诊科,海南海口572000)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左心功能异常的危重患者触发Takotsubo综合征(TTC )的危险因素和机制。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3月三亚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左心功能异常危重患者384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是否符合TTC诊断标准分为TTC组38例和非TTC组346例。
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以及炎症指标、心肌酶谱等实验室参数。
观察ICU内发生TTC的危险因素。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8d院内病死率及再住院率。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TTC组的女性比例升高(P <0.05),此外TTC组除pH值降低外,APACHE Ⅱ、心率、cTnT、NT-proBNP均较非TTC组升高(P <0.05),并且脓毒症、创伤性脑损伤、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的构成比高于非TTC组(P <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O ^R=1.955(95%CI:1.126,4.255)],创伤性脑损伤[O ^R=1.263(95%CI:1.016,3.549)]是左心功能异常的危重患者触发TTC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
结论脓毒症、创伤性脑损伤是危重患者发生TTC 的危险因素,对于这类高风险患者需进行早期监测和预防。
关键词:Takotsubo综合征;危重患者;左心功能异常;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in patientswith abnormal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Guo-ping Fu(Department of Emergency,Sanya Central Hospital,Haikou,Hainan 57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triggering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TTC)in critical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Methods A total of 384critical cases of abnormal left heart function in the ICU from March 2015to March 2019were selected.Th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TC group and non-TTC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it was consistent with TTC diagnosis.The patients'age,gender,body mass index,inflammatory parameters,myocardial enzyme patterns,and other laboratory parameters were collected.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the risk of developing TTC in the ICU.Secondary endpoints were length of stay in hospital,28days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and rehospitalization rates.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variables in univariate analysis are introduced into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for risk factor analysis.Results There were 38cases in TTC group and 346cases in non-TTC group.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women in the TT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0.05).In addition to the decrease in pH value,the heart rate,APACHE II,cTnT,and NT-proBN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TC group than in the non-TTC group (P <0.05).The proportions of sepsis,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and positive inotropic drug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TTCpatients (P <0.05).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sepsis [O^R =1.95,(95%CI:1.13,4.26)]and TBI [O ^R =1.263,DOI:10.3969/j.issn.1005-8982.2021.19.015文章编号:1005-8982(2021)19-0082-06收稿日期:2021-03-09第19期符国平:室壁运动异常患者发生Takotsubo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95%CI:1.016,3.549)]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triggering TTC in critical patients with left cardiac dysfunction.Conclusions Sepsis and TBI are risk factors for TTC in critical patients.Early surveillance and prevention are needed for these high-risk patients.Keywords:takotsubo cardiomyopathy;critical patients;ventricular dysfunction,left;risk factorsTakotsubo综合征(Takotsubo cardiomyopathy,TTC)是一种急性心血管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应激刺激后出现左心室急性运动功能减退,临床表现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相似,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无冠状动脉阻塞性改变[1-2]。
冠心病猝死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 ] 童优利 , 聪华. 摸护 理 的临床效 应 [ ] 安徽 医药 ,05, 3 刘 触 J. 20 9
( :5 . 7)5 2
重威胁人类的生命 。治疗 的关 键是 使 闭塞 的冠 状动脉 再通 。
由于 受 各 种 条 件 的 限制 , 层 医 院 只 有 用 静 脉 溶 栓 , 作 方 基 操 便 , 格 便 宜 , 效 好 。 而 静 脉 溶 栓 , 临 床 指 标 评 价 冠 状 动 价 疗 其
而 死 亡 , 冠 心 病 猝 死 。 随 着 人 们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和 生 活 为 方 式 的 改 变 , 心 病 患 病 率 、 死 率 逐 年 上 升 , 为 严 重 威 胁 冠 病 成 人 类健 康 和 生命 的 “ 号 杀 手 ” 头 。冠 心 病 的 危 险 因素 与 年 龄 、
[ 4] 李
华.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期 的护理[ ] 齐鲁护理 杂志 ,0 2, J. 20
8 1 ):1 ( 2 9 0—9 1 1.
脉再通率为 6 .% J 73 。但溶栓效果 与发病 时间相关 , 间越 时 短, 再通 的可能性越大 。护理 在整 个溶栓 过程 中起着 重要作
用 。 溶栓 前 的准 备 , 溶栓 过 程 中 的 积 极 配 合 和 病 情 观 察 , 栓 溶 后 的各 种检 查 和并 发 症 的 观 察 都 对 护 理 工 作 有 较 高 的 要 求 , 同 时要 求做 好 患 者 的 生 活 护 理 和 健 康 教 育 。 因此 , 士 必 须 护
冠心病系指冠状动脉 粥样 硬化 , 血 管狭窄 、 塞 , 致 使 阻 导
资料进行分析 , 统计发生冠 心病 的原 因以及冠 心病猝 死的原
因 , 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 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帕酮 ( 心律 平) 和美托 洛尔( 倍他乐 克) 2例 ;肺部感染 各 3 2例( 1 5 ,其 中 2种抗 生素联 用 4例 ,单用一 种抗 6 . %)
心力衰竭患者可能更易在住院 7 h内死 亡。3 2 4例心力衰竭 患者住 院期 间应 用了强心 药、利尿药 、血管 紧张素 ⅡAT 受体阻滞药( ARB) 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ACE ) I,有
的 还 加 用 了 米 力 衣 或 多 巴胺 ,只 有 2例 应 用 了 p受 体 阻滞
生素 2 8例 ,伴 心 力衰 竭 2 2例 ;持 续 性心 房 颤动 2 2例
( 2 3 ; 频 发 室 性 过 早 搏 动 ( 搏 ) ( 7 3 ,其 中心 4 . %) 早 9例 1 . %)
正 好 抑 制 了 心 肌 收 缩 ,诱 发 并 加 重 了 心 力 衰 竭 。
14 死亡时 间与死亡原 因的关系 .
我们 按 死亡 时 间将其
分 为 两类 :人 院 7 h 内死 亡设 为 A 组 ,入 院 7 h 后死 2 2
亡 设 为 B 组 。A 组 2 5例 ,平 均 年 龄 ( 2. ± 1 3 岁 ; 7 1 ) 3.
血 1例 ( . %) 19 。
药 ,其 中 1例是 沿用 了门诊的用法 与用量 ,另 1例则 是急
性 心 肌 梗 死 后 出现 乳 头 肌 功 能 不 全 时 应 用 的 。后 者 的用 法
属禁忌证…,因为急性 心肌梗死并发乳头肌功能不全时 , 二 尖瓣关闭不全 , 导致急性的左心室负荷加重,D受体阻滞药
笔者的体会 ,中华医学 会心血管病学 分会开展 了多次的
指南 巡 讲 会 ,但要 惠 及基 层 医 生还 远 远 不够 ,只有基 层 的 医学
会同时进行各种指南的宣讲,才能使指南的效用发挥到极致。
参 考 文 献
【】 中华医学会心血 管病学 分会 ,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急
p 体 阻滞 药 , 受 但在 患 者上 次 出院前 ,心力 衰 竭症 状 已控 制 的 时候 , 用 p 体 阻滞 药 的 时 间窗 已显 现 , 时 应果 断 给 患者 应 受 此
梗死的恶性 心律 失常往往 在住 院 7 h后死亡 。 2
服用初始量的 D受体 阻滞药 ,即使等不到给患者增加 D受体
出气道 分泌物 ,也为 肺部感 染 提供 了病原 学条 件 。
肺 部感 染 的 治疗 抗 生 素 的 降 阶梯 用法 是必 须 和有 效
ACc/AHA a k f re o r c ie g iei e ( ii g ts o c n p a tc ud ln swrtn
据出院医嘱( “ 如 心力衰竭症状稳定 2 ~3周 , 逐步增加 p 受体
阻滞 药 的 剂 量 至最 大 量 ” 逐 步 增 加 D受 体 阻滞 药 的用 量 , ) 使
用是 肯定的 ,可大大降低心脏性猝死 的病死率 ,尤其是患有
严 重 心 功 能 不 良 的 患 者 。恶 性 心 律 失 常 是 致 患 者 心 脏 性 猝 死 的 主 要 因 素 ,要 预 防 恶 性 心 律 失 常 的 发 生 主 要 关 注 心 力 衰 竭 和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的 患 者 。对 这 两 类 患 者 尽 早 的持 续 心
心 脏 病 的患 者 逐 年 增加 ,其死 亡 原 因 大多 是 心力 衰 竭 、 心律 失 常和 猝死 。诱 发 心脏 功 能恶 化 因素 的存在 ,往往 加 速 了心 脏病 患 者 的死 亡 。因此 ,如何 快速 的去 除诱 因 和 规范 治 疗 原 发病 是 挽救 生 命 的 关键 。我 们对 2 0 0 5年
阻滞 药剂 量 的 时候 , 者就 已 出院 , 者也 已经 启动 了 p 体 患 患 受 阻滞 约 的治 疗 。出院 后 ,如果 患 者 定 期复 诊 ,门诊 医 师 也 可恨
临床研 究表 明 ,除 p 体阻滞药外 , ] 受 其他抗 心律失常
药 物 均 不 能 降 低 病 死 率 ,也 不 能 用 于 心 脏 性 猝 死 的一 级 预 防 ,植 入 性 心 律 转 复 除 颤 器 对 心 脏 性 猝 死 的 预 防 和 治 疗 作
B组 2 7例 ,平 均 年 龄 ( 1 7 ± 1 1岁 。两 组 死 亡 原 因 7 . ) 2.
本 文中 3 4例心力 衰竭 患者在 住院期 间 同时 选用硝苯 地 平 作为 降压 药 的有 5例 ,选用 心 律平 治疗 频 发室 性早
搏 的 有 2例 ,这 两 种 药 都 有 负 性 肌 力 作 用 ,加 重 了 心 力 衰 竭I 。这说 明 , 们 没 有掌 握 药物 的适 应证 和 禁 忌证 。 4例 : 】 我 3
患者受益最大化。如果患者不复诊 ,到药店 自购药品,也可根
据 出 院 医嘱 ,继 续 购 买 小 剂 量 的 p受 体 阻 滞 药 。 2. 肺 部 感 染 2 肺 部 感 染 是 病 情 恶 化 导 致 患 者 死 亡 的 次
电监护 和动 态心 电 图检 查是 必要 的 。
要 因素 。本组 资料 中肺 部感染 者 占 6 . %,其 中心力 衰竭 15
( .5 .1 P > 0 0 )恶性 心 律 失 常 的发 生 率 A 组 X =1 8 、0 1 , .5; 略 高于 B组 , 异 亦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2 0 , < 0 O ) 差 x = .2 P .5。 2 讨 论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情 况 .
9 2岁 ,平均( 1 9± 1 . ) 。所有病例均患有心脏病 , 7. 2 5岁 心 脏疾病均 为死 亡时的第一诊断 。伴发疾病 :肾功能不全 1 1 例( 1 2 ,2型糖 尿病 1 2 . %) 0例( 9. %) 卒 中后遗症 9 1 2 ,脑 例 ( 7 3 ,甲状腺 功 能亢进症 2例 ( . %) 1 . %) 38 。 1 2 原发 心脏疾病 . 高血压 心脏病 1 8例( 4 6 ; 3 . %) 心肌 病 1 5例( 8 8 ,包括缺血性 心肌病 、扩 张型 心肌病、糖 2 . %) 尿病 心肌病 ; 急性心 肌梗死 1 2例 ( 3 1 ; 湿性心瓣 膜 2 . %) 风 病 4例( . %) 甲状 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 77 ; 院外 猝死各 1 ( 1 9 。 例 各 . %)
C Om m i t t updat t 20 gui t ee o e he 0l del ne f t i s or he
的 】 。初始 选用最 强大的三 线抗生素 如头孢 吡肟 、头孢他 啶、头孢哌酮 / 巴坦 、头孢匹罗及碳青霉烯类是合理的 , 舒 如
力 衰竭 伴频 发室 性早 搏 7例 ;室速 室颤 l 4例 ( 6 9 , 2 . %)
其 中 心 力 衰 竭 伴 室 速 室 颤 9例 , 肌 梗 死 伴 室 速 室 颤 4例 心 ( 8. %) 下 肢 动 静 脉 炎 2例 ( . %) 华 法 林 过 量 致 肺 咯 2 6 ; 38 ;
主要 有心力 衰竭 、肺 部感 染 、持 续性心房 颤动 、恶性 心律
失 常 ,详 见 表 1 。A 组 发 生 的 9例 恶 性 心 律 失 常 中源 于 心
力 衰 竭 8例 ,源 于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l例 。B 组 发 生 的 5例 恶 性 心 律 失 常 中 源 于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3例 ,源 于 高 血 压 心
脏 病 2例 。
1 6
2 1年 9 第 1 卷第 9 O1 月 8 期
相 左 。大 多 数 心 力 衰 竭 患 者在 入 本 院 时 因症 状 严 重 不 能 服 用
恶 性 心 律 失常 绝大 多数 发生 于 心 力 衰 竭 和 急性 心肌 梗 死 ,源 于 心力 衰 竭 的恶 性 心 律 失 常 往 往 死于 7 h 内 , 于 急性 心 肌 2 源
和腺体萎 缩 ,黏液 和唾液 分泌 减少 ,黏 膜 一黏 液 系统 防御
功 能 低 下 , 毛 黏 液 转 运 功 能 减 弱 , 原 体 易 于 在 呼 吸 道 定 纤 病
性心力衰竭诊 断和治疗 指南【 .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0 0 3 ; ] 2 1, 8
1 5 08 9 -2 .
合 并 感 染 占肺 部 感 染 的 6 . %。这 部 分 患 者 因兼 有 心 力 衰 87 竭 和 感 染 , 情严 重 ,更 易 恶 化 。心 力衰 竭 患者 容 易 合 并肺 病 部 感 染 ,可 能 与 以 下 因 素 有 关 :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以 老 年 人 ① 居 多 ( 组 患 者 的平 均 年 龄 在 7 本 2岁 ) 老 年 患 者 呼 吸 道 黏 膜 ,
中 国 乡 村 医 药 杂 志
心脏 病 患者 5 2例死 亡 因素 分析
吴 国星 王 红 华 ( 浙江武义 一人民医 310 县第 院 220 )
由 于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和 老 龄 人 口 的 快 速 增 长 ,死 于
表 1 两组心脏病患者死亡原 因
[ %) 例( 】
植和 繁殖 ;②心力衰竭时 ,肺部淤血 ,局部血流缓慢 , 为细 菌的定植 和繁殖提供了 良好 的条件 ;③老年 人脑 功能减弱 ,
咳 嗽 反射 迟 钝 , 咽反 射 时 间 延 长 ,易 吸人 病 原 体 并不 易 排 吞
[】 Hu tS 2 n A,Ab a a w T, C i r h m h n MH ,e 1 AC AHA t a. C/
患者入院前均 已存在心力衰竭 , 且曾住院治疗 , 可入院前只有
2 例应用了 1 3 受体阻滞药 。 这与 2 0 0 7年的 慢性心力衰竭诊
断治疗 指 南 所 要 求 的 “ 所有 慢性 收 缩 陛心 衰患 者均必 须 应用 p 体 阻滞 剂 , 且 需终 身使 用 ,除非 有 禁忌 证 或不 能耐 受 ” 受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