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培训-4检疫性杂草-5果PPT课件

合集下载

植物检疫学植物检疫性病毒病害PPT课件

植物检疫学植物检疫性病毒病害PPT课件

症状:
植株:-------帚顶、奥古巴花叶和褪绿V型纹 帚顶症状:节间缩短,叶片簇生,植株矮化,束生 奥古巴花叶:不规则黄色斑,环纹和线状纹 褪绿V型纹:褪绿V型纹症状
薯块上的症状
初生症状(Primary Symptom)当年受侵 薯块所表现出的症状。薯表轻微隆起,产 生坏死或部分坏死,直径为1-5厘米的同 心环纹,这种环纹并不局限于某一部分, 常互聚在一起或分开。将薯块切开,内部 表现为坏死弧纹或条纹,它们向薯块内部 延伸,但这种延伸并不一定来自薯表的环 纹,其延伸程度似乎与薯表的症状严重程 度有关。
核酸:可能为单链RNA
发病规律:可汁液传染,50%的病块茎可
将病毒传给下一代。田间主要通过马铃薯 粉痂病菌(Spongospora subterrance)传 播,病毒在休眠孢子囊中,至少存活1年, 孢子囊萌发产生的游动孢子侵入寄主时, 将病毒粒体带入马铃薯根部。病害在多雨 年份发生较重。
远距离通过带病或带菌的种薯调运而传播。
葡萄黄脉株系:自然发生在葡萄上,在草本寄主上引起的症
状与上述两个株系类似,但可在豇豆上引起顶枯,血清学上 也与上述两个株系不同,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
其他株系:李属植物上不同分离物 (李褐线分离物 Prune
brown line,李茎环孔分离物Prunus stem pitting和樱桃叶斑 驳分离物Cherry leaf mottle)存在血清学差异,但差异不明 显。樱桃叶斑驳分离物不能由Xiphinema californicum传播
植物病毒分子探针具专一性强、灵敏度高、
准确快速等优点
分子探针的长度一般在500~1500核苷酸
碱基对(bp)
常用广谱分子探针,即包括多个不同专化
性基因的核苷酸片断。

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ppt课件

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ppt课件

二、国际植物检疫“非疫区”的确定
建立“非疫区”的必要性
一旦按照国际标准建立非疫区,在 满足某些要求后,无须执行额外的植物 检疫措施,就以将非疫区产品出口到关 注此特定有害生物的国家,并且根据一 个非疫区状况可以作为签发植物检疫证 书的依据。同时,建立非疫区,也可以 成为进口国为保护受威胁地区而提出采 取植物检疫措施的理由之一
一、国内植物检疫的做法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疫区和保护区的划定上做了大量 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如松材线虫的控制管理
检疫性有害生物“ 疫区”和“保护区”的划定
二、国际植物检疫“非疫区”的确定
背景:为了促进国际农产品自由贸易的 发展,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粮 农组织(FAO)均强调要把动植物检验检 疫对贸易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非疫区(Pest Free area):是指有科学证据 证明未发现某种有害生物并由官方维持的地区 。在 IPPC 、 SPS 协定以及 ISPM 里都有“非疫区 ”概念的表述
预检
预检定义:由进口国的国家植物保护 组织检查或在其定期监督下,在原产 国进行的检查货物的检疫出证或核实
优点:简化口岸检疫手续、方便国际贸 易、提高检疫效率和准确性、可靠性等 。如:河北鸭梨输澳;智利的苹果和葡 萄输美等
建立健康种苗基地和产地检疫
谢谢大家观赏!
实施产地检疫的意义
在植物生长期间、对病、虫、杂草的为害 情况及症状、形态特征等情况的诊断、鉴 定,还可提高检疫工作效率 经检疫的产品,在国内调运和进出境 时不再检验检疫,简化了国内调运和 进出境时的手续,加快商品流通 利于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和消除有关 检疫性有害生物,减少经济损伤
建立健康种苗基地和产地检疫 二、产地检疫
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

植物检疫课件

植物检疫课件
③防治目标不同。对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以法律法规为 依据,采取封锁、控制、消灭措施,防治措施的强度更大,重 点是阻止其传播扩散;对常规病虫,主要开展农业防治、物理 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一般只要求 通过防治将常规病虫的为害程度控制在经济允许的阈值或防治 指标以下即可,重点控制其危害。
棉花枯黄萎病。1935年,我国引进美国棉花种子传 入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上世纪60年代扩散到9个植 棉省市。70-80年代初,随着棉花新品种 “鲁棉一号” 等的推广,迅速扩散蔓延。1993年全国棉花黄萎病 大发生,发病面积约226万公顷,损失皮棉1亿公斤。 目前几乎所有棉区均有棉花枯黄萎病发生。
稻水象甲。1988年稻水象甲从日本、朝鲜传入我国河 北省,现已在天津、河北、辽宁、吉林、北京、吉林、 山东、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安徽等24个省(市) 发生,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4亿元。
产地检疫是指植物检疫机构根据检疫需要,在植物、植 物产品的生产地,按照《产地检疫规程》等规定的方法 和程序对植物在生长期间进行的全生产过程检疫,指导 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并依法签署产地检疫合格证的检疫 活动。
调运检疫是指植物检疫人员依据植物检疫法规对调运 (包括托运、邮寄、自运、携带、销售等)的应施检 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它应检物品实施的检疫并签 发植物检疫证书的过程。
二、植物检疫的行政执法权
5.行政征收: 收取植物检疫费。现已免征植物检疫费。 6.其他行政执法权:
(1)责令销毁或除害处理 (2)责令纠正 (3)责令赔偿损失 (4)监督指导有关部门建立无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繁育、生产基地 (5)监督引种单位进行消毒处理和隔离试种 (6)在车站、机场、港口、仓库及其他有关场所执行植物检疫任务
一、植物检疫法律法规

《检疫性植物病毒》课件

《检疫性植物病毒》课件
特点
无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内寄生,对寄主有专 一性。
分类
DNA病毒和RNA病毒。
植物病毒的分类
根据核酸类型分类
DNA病毒和RNA病毒。
根据病毒的形状和结构分类
杆状病毒、球状病毒、丝状病毒等。
根据寄主范围分类
单宿主病毒、半宿主病毒和多宿主病毒。
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
01
02
03
机械传播
通过昆虫、风、水、土壤等媒 介传播。
番茄斑萎病毒的传播与防治
症状表现
感染后叶片出现黄化、坏死、畸形等 ,导致番茄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防治方法
采用抗病品种、加强植物检疫、消灭 蓟马等传播媒介以及化学防治等措施 。
《检疫性植物病毒》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植物病毒概述 • 检疫性植物病毒的危害 • 检疫性植物病毒的检测与鉴定 • 检疫性植物病毒的防治 • 检疫性植物病毒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 案例分析
01
植物病毒概述
植物病毒的定义
植物病毒
一种只能在植物活细胞内复制的感染性微粒,由 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鉴定。
血清学鉴定
利用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抗原 -抗体反应,通过血清学试验进
行鉴定。
检测与鉴定的实验室技术
电子显微镜技术
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粒体的形态和大小,是病毒检测与鉴定的 常用手段。
免疫学技术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 荧光技术等方法进行病毒检测与鉴定。
利用核酸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等技术,检测病毒基因组或基 因产物的存在。
免疫学检测法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ELISA)等手段检测病 毒抗原。

《植物检疫程序》课件

《植物检疫程序》课件
措施的完善
不断改进植物检疫政策和法规,完善检疫流程和操作标准。
结束语
工作的重要性
植物检疫是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关键工 作。
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植物 检序》PPT课 件
植物检疫是保护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本课件将介绍植物检疫 的概述、操作程序、标准、措施、重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植物检疫概述
定义
植物检疫是防止有害生物传入或扩散的一系列措施。
意义
植物检疫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国际贸易安全。
植物检疫操作程序
技术措施
运用生物学、生态学和遗传学等技术手段进行植物检疫。
法律措施
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加强检疫力度和处罚力度。
植物检疫的重点
进口植物检疫重点
防止有害生物通过进口途径传入,保护国内植物生态系统。
出口植物检疫重点
确保出口产品质量,满足国际市场要求。
植物检疫的未来
技术的发展
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提高植物检疫的精准性和效率。
准备工作
检查工具和装备,制定检疫计划。
主要内容
植物检疫包括查验、检测、隔离、处理和记录等操作。
处理工作
及时销毁有害生物,清理检疫区域,完善相关记录。
植物检疫标准
分类
植物病害和有害生物根据传播途径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
法规和标准
植物检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确保执行的科学、公正和准确。
植物检疫措施

动植物检验检疫概述ppt课件

动植物检验检疫概述ppt课件
– 旧中国没有真正的植物检疫:棉花枯萎病、 棉花红铃虫、马铃薯环腐病、甘薯黑斑病、 蚕豆象。
– 新中国植物检疫有效截获:小麦矮腥黑穗 病、地中海实蝇等著名检疫对象。
32
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旧中国,植检机构 由外国人掌握
棉花枯萎病、棉铃 虫、马铃薯环腐病、 甘薯黑斑病、蚕豆 象传入我国
33
事例-2
新中国,截获 小麦矮腥黑穗 病菌、地中海 实蝇、小麦印 度腥黑穗病。
– 1989年1月,我国检疫人员在秦皇岛港,对来自 美国船载的5万吨小麦进行检查
– 从麦中发现了小麦矮腥黑穗病(TCK)菌瘿,并 向对方提出索赔要求
– 对方支付我方13万美元的索赔
39
E、动植物检疫有助于打破某些国家多年设置 的对一些动植物及其产品禁止入境的法令, 为农产品的出口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 有些禁止输入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并没有 经过科学的、严密的论证,常常是基于历 史上某些特殊情况沿袭下来的。
A、动植物检疫条款是农产品对外贸易合同中的 重要条款,是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的依据
• 在农产品贸易合同中,
–除应有产品名称、品质、数量、包装、价格条件、 支付方式、运输、保险、履约时间和地点、索赔 和仲裁等条款外,
–还必须根据检疫法规签定检疫条款,以作为动植 物检疫机关进行检查检疫、出证、放行、通关的 依据。
12
推荐期刊:(3)中国检验检疫
• 期刊编号:ZOSJ • 期刊外文名:China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 刊期:月刊 • 创办日期:1985.01.01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主办单位:中国国门时报社 • 主编:王宪法 • 国内统一刊号:11-4061/F • 国际标准刊号:1002-4689 • 出版日期:每月10日

《植物检疫程序》课件

《植物检疫程序》课件

植物检疫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展望
未来植物检疫工作将更加注重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传播和扩散,保护全球生态安 全。同时,植物检疫也将更加注重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植物检
疫问题。
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研究和应对全球性的植物检疫问题;加强植物检疫技术的研 究和开发,提高监测和防控能力;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植物检疫重要性的认识
害物质。
非破坏性
大部分植物检疫技术对 植物本身无损伤,不会 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
发育。
大范围监测
遥感与GIS技术能够在大 范围内进行植物生长状
况和病虫害的监测。
预防为主
植物检疫技术能够及时 发现病虫害和杂草,为 预防和控制提供有力支
持。
植物检疫技术的应用场景与案例
出入境检验检疫
在进出口贸易中,对出入境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防 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植物检疫的历史与发展
19世纪中叶
植物检疫的萌芽期,人们开始意 识到植物病虫害的危害和传播问
题。
20世纪初
植物检疫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各国开始建立自己的植物检疫体系 。
20世纪中叶至今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植物检疫的 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合作不断加 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断 完善。
CHAPTER
检查:检疫人员对植物 及其产品进行检查,核 实报检资料与实际情况 是否一致,并对植物及 其产品进行取样。检查 内容包括植物及其产品 的种类、数量、包装、 标识等。
取样:检疫人员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取样,取样 方法需符合相关规定。 取样后需对样品进行编 号、登记和保存。
实验室检测:取样后的 样品将被送往实验室进 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 有害生物种类、数量、 分布等。检测方法需符 合相关规定。

《植物检疫程序》PPT课件

《植物检疫程序》PPT课件
• 主要仪器和试剂:振荡器、离心机、显微镜、 0.1%吐温溶液等
h
28
•主要试验流程如下:
称取样品
洗脱孢子(振荡)
离心富集 镜检计数
h
29
• 计数方法
1、血球计数板计数 显微镜下观察每小格的孢子数目,求平均 数。 孢子数(个)/g种子=每小格平均孢子数× 4000000 ×洗涤液总体积/种子重量
• 谷象、米象类为害的粮谷检验 高锰酸钾染色法; 品红染色法
• 豆象类蛀害的豆籽用碘或碘化钾染色法
h
27
(三)、洗涤检测
• 原理:种子表面常附着真菌孢子,将一定量的样 品放入容器内,加一定量的无菌水,充分振荡, 可使病菌孢子洗涤下来,而后离心后,可沉淀, 镜检沉淀物可确定其种类和数量。
• 检验对象: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真菌孢子。 如:小麦的矮腥黑穗病菌、甜菜锈病菌
• 筛子的选择:依据供检物品,选用不同孔形 和孔径的套筛。
• 计算公式:
病原物含量(%)=病粒或菌瘿、菌核重量/样品重量× 100 害虫含量(头/千克)=害虫头数/样品重量
h
20
h
21
3、现场抽样
注意事项:代表性、害虫的移动性和趋性等。
样本量:一份样本的重量、体积和个体数量。
样本数:从同一批货物中抽取的样本的份数。
2、用平均每视野孢子数推算:5个玻片共观 察50个视野。
h
30
•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① 种子表面的病菌孢子不一定能完全洗涤下来; ② 离心管内,悬浮液表面常形成一层极难沉降的孢
子薄膜,管壁上也可能黏附孢子; ③ 将悬浮液滴于玻片时,由于孢子迅速沉淀,造成
一些视野间孢子分布极不均匀; ④ 操作不够严格,造成人为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