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对ZnS薄膜光学性质和结构的影响

合集下载

退火处理对MgZn0薄膜性能的影响

退火处理对MgZn0薄膜性能的影响

退火处理对MgZn0薄膜性能的影响退火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加工方法,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结构和性能来提高材料的性能。

MgZnO薄膜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具有宽能带隙、高电子迁移率和优良的透明导电性能等特点。

在MgZnO薄膜的制备过程中,退火处理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可以显著影响MgZnO薄膜的性能。

本文将从晶体结构、光学性能、电学性质和表面形貌等方面探讨退火处理对MgZnO薄膜性能的影响。

退火处理可以对MgZnO薄膜的晶体结构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退火处理可以减小MgZnO薄膜的晶粒尺寸,提高晶体的结晶度。

退火处理还可以改变MgZnO薄膜的晶体取向,从而影响材料的导电性能。

在高温退火处理下,MgZnO薄膜的晶体取向从(002)向(100)转变,导致薄膜的电阻率降低。

退火处理还可以影响MgZnO薄膜的光学性能。

光学性能是评价材料透明性和光学响应的重要指标。

退火处理可以调节MgZnO薄膜的能隙,影响其在紫外到可见光范围的吸收和透射。

实验证明,退火处理后,MgZnO薄膜的能隙减小,使其具有更高的透射率和更低的折射率。

退火处理对MgZnO薄膜的电学性能也有显著影响。

研究表明,退火处理可以降低MgZnO薄膜的电阻率,提高其电子迁移率,并且改善材料的载流子浓度。

这些改善电学性能的效果,可以提高MgZnO薄膜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性能,例如作为透明导电电极的材料。

退火处理还可以改变MgZnO薄膜的表面形貌。

退火处理过程中,MgZnO薄膜表面的缺陷和杂质可以被消除或减少,使薄膜表面更加光滑。

退火处理还可以提高MgZnO薄膜的致密性和结合强度,从而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Ti离子注入和退火对ZnS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Ti离子注入和退火对ZnS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Ti 离子注入和退火对ZnS 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1苏海桥1,薛书文2,陈猛1,李志杰1,袁兆林1,付玉军3,祖小涛11 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成都(610054)2 湛江师范学院物理系,湛江(524048)3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兰州(730000)E-mail :xtzu@摘 要:利用真空蒸发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了ZnS 薄膜,将能量80keV ,剂量1×1017ions/cm 2的Ti 离子注入到薄膜中,并将注入后的ZnS 薄膜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从500到700℃。

利用X 射线衍射(XRD)研究了薄膜结构的变化,利用光致发光(PL)和光吸收研究了薄膜光学性质的变化。

XRD 结果显示,衍射峰在500℃退火1小时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光吸收结果显示,离子注入后光吸收增强,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光吸收逐渐降低,吸收边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发生蓝移;光致发光显示,薄膜发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上升而增强。

关键词:ZnS 薄膜;离子注入;XRD ;光致发光 中图分类号:6180J, 7155G1.引言ZnS 是一种重要的II-VI 族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约3.65eV ),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中,如蓝光发射二极管,薄膜电致发光设备,太阳能电池窗口材料[1–4]。

制备高质量ZnS 薄膜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溅射法[5],分子束外延 [6],激光脉冲沉积[7],化学气相沉淀 [8],化学浴沉淀 [9],真空蒸发法 [10–12]等。

蒸发法的特点是所制得纳米薄膜表面清洁,成膜粒子的粒径可通过加热温度、压力等参数来调控。

而且制作方便,对仪器要求不苛刻,成膜速度快。

掺杂可以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扩展其应用范围。

离子注入是半导体掺杂的主要方式,在半导体工业中应用极为广泛。

它的优点是可以进行选区掺杂,不受掺杂物固溶度的影响,并能精确控制掺杂物的浓度。

理论上,每一种元素都可以利用离子注入技术进行掺杂,因此,它是一种十分灵活和便利的掺杂技术。

退火处理对脉冲激光沉积制备ZnS薄膜的影响

退火处理对脉冲激光沉积制备ZnS薄膜的影响
晶态 过 渡 。
为提高发光量子效率 , 对样品进行 了退火处理。
这是 因为 Z S基 质 的发 光 是 杂 质 能 级 中心 发 光 , n 而
用于许多领域。Z S n 荧光薄膜在高亮度 、 高分辨率 的显示器 如场 发射 以及平 板显 示 中具有 潜 在 的应用 前景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更需值得提 出的是 , 由于 量子 尺寸 的 纳 米 颗 粒 及 其 掺 杂 具 有 独 特 的光 电特 性, 因此 P D制备 纳米 Z S薄 膜有 可 能 提 高其 发 光 L n 效率 , 改进 其发 光性 能 , 实现 Z S 纳 米 发光 材料 并 n基 的全 色化 , 这有 可能 成 为今 后 Z S发光 材 料 的一 个 n 重要 研究方 向。
收稿 日期 : 0 80 -8 20 -90 作者简介 : 纠智先( 99 ) 女 , 17 - , 河南省开封市人 , 助教 。
为 A 气氛下和 A 气等离子体羽辉射频辅助沉积的 r r 薄膜样 品退火前后的 S M 照片和 X D谱 图, 中 E R 从 可 以观察 到 , 经过 退火 处理 后 , 薄膜 表面 形貌 发生 显 著变化 。退火前薄膜 表面晶粒 的结合较为疏松 , 且 表 面呈 现粗糙 状 ; 退火 后 ,n Z S薄膜 在 Z ( 1) 上 B 11 面 更 加择 优取 向 , 取 向更 为 一 致 , C轴 因此 , 薄膜 的 均 匀性和结晶状态在退火后得到改善 , 薄膜结合更为 致密和平整。从而说 明退火处理的过程 中, 薄膜 中 的原子得到较高的能量 , 发生迁移 , 进行再结晶的过 程, 进而使 薄膜的均匀性 和和致密性得 到 了改善。 比较射频辅助沉积的 Z S薄膜退火后和 A 气氛下 n r 沉 积 的 Z S薄膜 退 火 后 的 S M 照 片 , 以看 出 , n E 可 前

退火对ZnS薄膜光学性质和结构的影响

退火对ZnS薄膜光学性质和结构的影响
张天 红 薛 书文 , , 苏海桥 袁 兆林 。 陈 猛 祖 小涛 , , ,
(1 电子 科技 大 学 应 用物 理 系 , 川 成 都 60 5 ;.湛 江 师 范 学院 物 理 学 院 , 东 湛 江 54 4 . 四 1042 广 208 3 .电子 科技 大 学 微 电 子 与 固体 电子 系 , 川 成 都 6 0 5 ) 四 10 4
光 电电池窗 口材料 [ 和激 光 二极 管等[ . 4 5 同时 , ] 如何制 备 高质 量 的 Z S薄膜 也 得到 了广泛 的研 究 , n 报道 的制 备 方式有 很多 , 比如溅射法 [ , 冲激 光 沉 积 法Ⅲ , 属 有 机 化 学 沉 积 法 ̄ 1 , 子束 外 延 法E] 光 化 学 沉 6 脉 ] 金 81 分 -] ",
研 究 了在 不 同退 火 温度 处 理 下薄 膜 光 学性 质 的 变化 . 果显 示 ,0 结 7 0℃随 退 火温 度 的 升 高 , 薄膜 厚 度 变小 , 7 0℃ 而 0 以后 , 退 火 温度 的升 高 薄膜 厚 度 变 大. 吸 收 显 示 , 退 火 温度 的升 高 , 膜在 可 见 光 范 围 内的 光 吸 收 逐 渐 降低 , 随 光 随 薄 光 学 带 宽发 生 蓝 移 ,0 7 0℃ 以后 , 退 火 温度 身 高 , 吸 收 有一 定 的 升 高 , 学 带 宽 发 生 红 移 . 致 发 光 显 示 , 退 火 随 光 光 光 随
5mi; 着在 乙醇 中超声 波震荡 1 n以去 除有机 物 , n接 0mi 同样 以去离 子水 冲洗 5mi ; n 此后 用 5/ 度 的氢 氟 5 9浓
酸 ( ) 液浸 泡 5mi , 去除衬底 表 面氧化 物污染 , 后再 用去 离子水 冲洗 5mi , HF 溶 n以 最 n 热空 气 吹干. 了进 一 为

退火温度对ZnO薄膜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退火温度对ZnO薄膜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第26卷 第3期2005年3月 半 导 体 学 报CHIN ESE J OURNAL OF SEMICONDUCTORSVol.26 No.3 Mar.,2005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批准号:2003AA302160) 温战华 男,1978年出生,硕士,从事化合物半导体ZnO 薄膜的研究. 本文通讯作者,Email :Jiangfy @ 2004203204收到,2004205221定稿○c 2005中国电子学会退火温度对ZnO 薄膜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3温战华 王 立 方文卿 蒲 勇 罗小平 郑畅达 戴江南 江风益(南昌大学教育部发光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南昌 330047)摘要:采用常压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0001)Al 2O 3衬底上生长出高质量ZnO 单晶膜,在空气中进行了710~860℃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用X 射线双晶衍射、光致发光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ZnO 薄膜的结构、发光性能的影响.ZnO (002)面X 射线双晶ω扫描曲线的半高宽(FW HM )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变小,770℃后基本保持不变,ZnO (102)面双晶ω扫描曲线的FW HM 一直变小.770℃退火后ZnO 样品X 射线ω22θ扫描曲线中出现ZnO 2(200)衍射峰.同时,光致发光测试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带边发光强度减弱,与深能级有关的绿带发光出现并逐渐增强.通过ICP 刻蚀,去除退火后样品的表面层,ω22θ扫描曲线中ZnO 2(200)衍射峰和PL 谱中绿带发光均消失,表明ZnO 2相和深能级缺陷在样品表面.关键词: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氧化锌;X 射线双晶衍射;光致发光谱PACC :6855;7280E ;7865K中图分类号:TN30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4177(2005)03204982041 引言氧化锌(ZnO )是一种六方结构直接宽禁带Ⅱ2Ⅵ族半导体材料,晶格常数a =01325nm ,c =01521nm ,室温下禁带宽度约为3137eV [1].ZnO 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多种优异的光学、电学、机械性能.由于ZnO 具有60meV 激子束缚能以及很强的紫外受激辐射,在短波长发光器件方面如L EDs ,LDs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成为继GaN 后在宽禁带半导体领域又一研究热点.目前,关于ZnO 发光光谱和结构特性以及退火对它们的影响报道较多[3~7],但仍有许多重要问题尚不明确.例如ZnO 的发光光谱一般包含近紫外峰、绿光峰两个峰,近紫外峰来源一般认为是由自由激子跃迁所致;而绿峰的来源仍没有形成统一观点,文献中归结为与V O ,V Zn ,O Zn ,V O ・等有关的深能级发射[8~10].另外,退火过程中,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变化也不明了.在已报道的研究中,ZnO 的制备多采用激光脉冲法(PLD )、溅射法、分子束外延法(MB E )、低压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L P 2MOCVD )等[5,11~13].本文采用常压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A P 2MOCVD )外延生长ZnO 单晶膜,并研究了在空气中不同温度退火对ZnO 单晶膜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2 实验实验采用自行研制的常压MOCVD 系统,(0001)Al 2O 3为衬底,二乙基锌(Zn (C 2H 5)2)作Zn 源,H 2O 作氧(O )源,N 2为载气外延生长ZnO 单晶膜.生长前先通H 2对石墨、衬底进行高温灼烧,然后采用二步外延生长法,在衬底上先长一层ZnO 低温缓冲层,后在600℃下外延ZnO 薄膜[14].将ZnO 薄膜依次于710,740,770,800,830和860℃在空气中退火10min.最后对860℃退火样品表面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刻蚀.刻蚀工艺为:ICP 功率500W ,样品台射频功率50W ,三氯化硼(BCl 3)20sccm ,氩气(Ar )3sccm ,刻蚀时间20min.用英国B EDE 公司QC200XRD 仪测量双晶衍射,用He 2第3期温战华等: 退火温度对ZnO薄膜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Cd激光的325nm线测PL谱,研究退火温度对样品晶体结构、发光性能的影响.3 结果与讨论退火前后的样品X光ω22θ双晶衍射曲线如图1所示,图中纵轴为对数坐标,a,b,c分别为未退火、860℃退火、860℃退火后再刻蚀20min时样品的衍射曲线.未退火样品X光ω22θ扫描曲线中除ZnO (002)面和Al2O3(006)面衍射峰外并没有出现其他衍射峰.这表明在Al2O3上外延生长出具有c轴取向的ZnO单晶膜.710℃和740℃下退火的样品X 射线ω22θ扫描曲线与未退火样品扫描曲线一样只存在ZnO(002)面和Al2O3(006)面两个衍射峰(图中未画出).但770,800,830和860℃退火,样品的X射线ω22θ扫描曲线除了ZnO(002)和Al2O3 (006)衍射峰外还出现了ZnO2(200)面衍射峰(图中仅绘出860℃退火结果),该峰的强度比ZnO(002)峰强度小三个数量级(退火温度升高,峰强基本不变),如图1(b)所示.图1(c)是对860℃退火样品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20min后的ω22θ扫描曲线,图中ZnO2(200)面衍射峰的消失说明立方相ZnO2只存在薄膜表面层.Fu等人[15]曾报道过650℃下Si(111)面上生长ZnO薄膜时出现ZnO2.但Al2O3衬底上生长的ZnO薄膜高温退火后出现ZnO2现象还未见报道.我们分析认为,由于退火在空气中高温下进行,ZnO薄膜表面Zn原子不断蒸发[16],同时表面不断吸附空气中的氧原子,以至于表面Zn/O比不断变化,并且这个过程随温度升高而加剧,在770℃以上导致了新相ZnO2生成.对退火前后的样品进行X射线双晶(002)面和(102)面的ω扫描(摇摆曲线),其半高宽(FW HM)与退火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样品(002)面的FW HM减小,770℃后FW HM基本保持不变.(102)面FW HM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持续减小.Heying等人[17]曾报道过ω扫描半高宽的影响因素,认为(002)面FW HM主要受螺位错的影响.而非对称(102)面FW HM受位错及应力综合性因素影响.据此,我们认为,在770℃以下,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螺位错和刃位错均减少,晶粒融合长大(晶粒平均直径约1μm),晶体质量提高,因而(002)面和(102)面FW HM都减小,770℃退火时螺位错降到最低.此后,升高退火温度,(002)图1 常压MOCVD生长的ZnO薄膜的X射线ω22θ扫描谱 (a)未退火;(b)860℃退火;(c)860℃退火+刻蚀20minFig.1 X2rayω22θscan curve for ZnO films grown byA P2MOCVD (a)As2grown;(b)Annealed at860℃;(c)Annealed at860℃and etched for20min图2 常压MOCVD生长的ZnO单晶膜XRD双晶ω摇摆曲线的FWHM与退火温度的变化曲线 (a)ZnO(002)面ω扫描FW HM变化曲线;(b)ZnO(102)面ω扫描FW HM变化曲线Fig.2 Dependence of XRDω2rocking curve FW HM on annealing temperature for ZnO grown by AP2MOCVD(a)ZnO(002);(b)ZnO(102)面FW HM基本保持不变.而非对称(102)面FW HM一直减小.这一ω扫描结果也表明,化学计量比的变化和ZnO2的形成只是在外表面很薄的一994半 导 体 学 报第26卷层,否则将导致ω扫描曲线的展宽.图3是不同退火温度下ZnO 样品的光致发光光谱.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ZnO 近紫外发光减弱,与深能级有关的绿带发光增强.大多数研究认为近紫外峰来源于自由激子跃迁.对绿峰来源则有不同的观点,主要集中在氧空位(V O )、锌空位(V Zn )和氧反位(O Zn )等.从我们的退火实验现象来看,绿峰并不是主要由氧空位造成.ZnO外延生长过程容易产图3 常压MOCVD 生长的ZnO 单晶膜在不同退火条件下的PL 谱 a :未退火;b :710℃退火;c :740℃退火;d :770℃退火;e :800℃退火;f :830℃退火;g :860℃退火;h :860℃退火+刻蚀20minFig.3 PL spectra for single crystal ZnO films grown by A P 2MOCVD a :As 2grown ;b :Annealed at 710℃;c :Annealed at 740℃;d :Annealed at 770℃;e :Annealed at 800℃;f :Annealed at 830℃;g :Annealed at 860℃;h :Annealed at 860℃and etched for 20min生V O ,但600℃条件下生长ZnO 未退火发光光谱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绿峰,而近紫外峰很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近紫外峰减弱,绿峰变强.由于PL 反映的是样品表面1μm 以内的信息,同时DXRD 的ω扫描结果也表明,薄膜体内晶体质量随退火温度升高不断变好.因此可以推断,绿峰的出现是因为样品的表面出现了大量的深能级缺陷.由于退火是在空气中进行的,表面最可能出现Zn 的挥发和O 的吸附过程,前面X 射线衍射结果中ZnO 2相的出现也可以证明这一点.那么产生的深层能级缺陷就可能有:V Zn ,O i 和O Zn 等,根据文献[9]给出的这三种缺陷的能级位置,O i (2128eV )和O Zn (2138eV )能量与PL 谱中绿光峰吻合,而V Zn (3106eV )偏差很远.同时PL 谱中绿峰有不对称展宽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单一深能级缺陷与存在应力的作用,也可能是材料中存在两种或以上深能级缺陷造成.从上述的分析来看,这里的绿峰展宽可能是O i 和O Zn 共同作用的结果.样品经过ICP 刻蚀后的发光光谱(如图3中h 所示)只存在很强的近紫外峰,而绿峰消失,也说明O i 和O Zn 缺陷只存在于表面薄层内.4 结论在常压MOCVD 系统中制备出高质量的ZnO 单晶膜.通过在空气中不同退火温度处理后样品的X 射线双晶衍射研究,发现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薄膜结晶性能变好,但高于770℃时样品表面出现立方相ZnO 2.样品的PL 谱测试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样品表面形成深能级缺陷,导致了绿光峰的出现并不断增强,对样品进行ICP 刻蚀,证实了深能级缺陷以及ZnO 2相存在于表面薄层.参考文献[1] Klingshim C.The luminescence of ZnO under high one 2andtwo 2quantum excitation.Phys Status Solidi B ,1975,71(2):547[2] Tang Z K ,Wong G K L ,Yu P.Room 2temperature ultravioletlaser emission from self 2assembled ZnO microcrystalline t hin films.Appl Phys Lett ,1998,72(25):3270[3] Ye Zhizhen ,Chen Hanhong ,Liu Rong ,et al.Structure and PLspectrum of ZnO films prepared by DC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Chinese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01,22(8):1015(in Chinese )[叶志镇,陈汉鸿,刘榕,等.直流磁控溅射ZnO 薄膜的结构和室温PL 谱.半导体学报,2001,22(8):1015][4] Tomlins G W ,Routborti J L ,Mason T O ,et al.Z inc self 2dif 2fusion ,elect rical propertyes ,and defect structure of undoped ,single crystal zinc oxide.J Appl Phys ,2000,87(1):117[5] Ogata K ,Sakurai K ,Fujita S ,et al.Effect s of t hermal annea 2ling of ZnO layers grown by MBE.J Cryst Growt h ,2000,214/254:312[6] Du Guotong ,Wang Jinzhong ,Wang Xinqiang ,et al.Influenceof annealing on ZnO t hin film grown by plasma 2assisted MOCVD.Vacuum ,2003,69:473[7] Shi W S ,Agyeman O ,Xu C N.Enhancement of t he light emis 2sions from zinc oxide films by controlling t he post 2treat ment ambient.J Appl Phys ,1996,91(9):5640[8] Bylander E G.Surface effect s on t he low 2energy cat hodolumi 2nescence of zinc oxide.J Appl Phys ,1978,49:1188[9] Lin Bixia ,Fu Zhuxi ,Jia Yunbo ,et al.The ultraviolet andgreen luminescence centers in undoped zinc oxide films.Acta Physica Sinica ,2001,50(11):2208(in Chinese )[林碧霞,傅竹西,贾云波,等.非掺杂ZnO 薄膜中紫外与绿色发光中心.物05第3期温战华等: 退火温度对ZnO薄膜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理学报,2001,50(11):2208][10] Vanheusden K,Warren W L,Seager C H,et al.Mechamismsbehind green photoluminescence in ZnO phosphor powders.Appl Phys Lett,1996,68:403[11] Choopun S,Vispute R D,Noch W,et al.Oxygenpressure2t uned epitaxy and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laser2depositedZnO films on sapphire.Appl Phys Lett,1999,75(25):3947 [12] Shi W S,Agyeman O,Xu C N.Enhancement of t he light e2missions from zinc oxide films by controlling t he post2treat2ment ambient.J Appl Phys,2002,91(9):5640[13] Bang K H,Hwanga D K,J eonga M C,et parativest udies on structur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ZnO filmsgrown on c2plane sapphire and GaAs(001)by MOCVD.JCryst Growt h,2002,243:151[14] Xiong Chuanbing,Fang Wenqing,Pu Y ong,et al.Effect ofgrowt h temperature on properties of single crystalline ZnOfilms prepared by at mospheric MOCVD.Chinese Journal ofSemiconductors,2004,25(12):1628(in Chinese)[熊传兵,方文卿,蒲勇,等.衬底温度对常压MOCVD生长的ZnO单晶膜的性能影响研究.半导体学报,2004,25(12):1628][15] Fu Zhuxi,Lin Bixia,Zu Jie.Photoluminescence and structureof ZnO films deposited on Si substrates by metal2organic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Thin Solid Films,2002,402:302 [16] K obayashi A,Fujioka H,Ohta J,et al.Room temperature lay2er by layer growt h of GaN on atomically flat ZnO.Jpn J ApplPhys,2004,43:L53[17] Heying B,Wu X H,Keller S,et al.Role of t hreading disloca2tion structure on t he X2ray diffraction peak widt hs in epitaxialGaN films.Appl Phys Lett,1996,68(5):643Influence of Annealing T emperature on Structural andOptical Properties of ZnO Thin Films3Wen Zhanhua,Wang Li,Fang Wenqing,Pu Y ong,L uo Xiaoping,Zheng Changda,Dai Jiangnan,and Jiang Fengyi(Education Minist r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 or L uminescence M aterials and Devices,N anchang Universit y,N anchang 330047,China)Abstract:Undoped ZnO single crystal films are deposited on c2plane sapphire substrates by atmosphere metal2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Thermal annealing of ZnO thin films is carried out in air f rom710to860℃,and the effect of annealing on the structur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ZnO films is characterized by DCXRD and PL spectra.The results show the f 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 HM)of ZnO(002)ω2rocking curve first decreases with annealing temperature up to770℃and then keep un2 changed as annealing temperature f urther increasing.While the FW HM of(102)ω2rocking curve decreases with annealing tem2 perature up to860℃.It is found by the X2rayω22θscan that the new phase ZnO2occurs at annealing temperature of770℃. Room2temperature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reveal that the band2edge emission becomes weaker and disappears at860℃; Meanwhile,the deep2level emission gets stronger with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increasing.The ZnO2phase and green band vanish in theω22θcurve and the PL spectra respectively,as the surface layer of annealed ZnO is etched by ICP,which indicates ZnO2phase and the defects related to the green band emission only exist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ZnO films.K ey w ords:MOCVD;ZnO;XRD;PLPACC:6855;7280E;7865KArticle ID:025324177(2005)03204982043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No.2003AA302160) Wen Zhanhua male,was born in1978,master candidate.He is engaged in research on semiconductor ZnO films. Received4March2004,revised manuscript received21May2004○c2005Chines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105。

ZnO-Si不同退火条件对生长ZnSe薄膜的影响

ZnO-Si不同退火条件对生长ZnSe薄膜的影响

ZnO-Si不同退火条件对生长ZnSe薄膜的影响王晓华;范希武;单崇新;张振中;张吉英;刘益春;吕有明;申德振【期刊名称】《发光学报》【年(卷),期】2003(024)001【摘要】研究了作为缓冲层的ZnO薄膜在不同的退火时间、退火温度下退火对Si 衬底上生长ZnSe膜质量的影响.当溅射有ZnO膜的Si(111)衬底的退火条件变化时,从X射线衍射谱(XRD)和光致发光谱(PL)中可见,ZnSe(111)膜的晶体质量有较大的变化.变温的PL谱表明,Si衬底上生长的具有ZnO缓冲层的ZnSe膜的近带边发射峰起源于自由激子发射.【总页数】5页(P61-65)【作者】王晓华;范希武;单崇新;张振中;张吉英;刘益春;吕有明;申德振【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2;长春理工大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84.1【相关文献】1.不同退火条件下Sn掺杂浓度对ZnO薄膜性能影响 [J], 刘涛2.不同退火条件对纳米多孔氧化铝薄膜光致发光的影响 [J], 谢宁;马凯迪;沈异凡;王倩3.不同退火条件对磁控溅射CdS薄膜性能的影响 [J], 张传军;邬云骅;曹鸿;赵守仁;王善力;褚君浩4.不同退火条件对纳米Ge/Al2O3相嵌薄膜中纳米Ge颗粒的氧化态影响 [J], 樊丽;李亚玲5.不同退火条件对PEALD制备的Ga_(2)O_(3)薄膜特性的影响 [J], 马海鑫;丁广玉;邢艳辉;韩军;张尧;崔博垚;林文魁;尹浩田;黄兴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氮气氛中高温退火对ZnO薄膜发光性质的影响

氮气氛中高温退火对ZnO薄膜发光性质的影响

水洗 净后 用干燥 的高纯氮气 吹 干放入 反应室 。反
应 室压强 控制在 8 0P , 底温度 设定 为 5 0o 0 a 衬 0 C。
二 乙基锌 和水 汽 由高纯氮气 带人 反应 室后在 衬底
表 面 反 应 生 长 出 ZO 薄膜 , 应 方 程 式 为 : n 反 z ( 2 5 2 2 - n +2 2 6 n C H ) +H O n Z O  ̄ C H 。将 同 一 次 生 长 的薄膜 样 品切 成几 块 , 分别 在 110, 0 0 9 0 0 1 0 ,0
也逐渐提高 , 从表 面形 貌观 察到晶粒尺寸逐渐增大 ;2 当退火 温度 从 90℃升高至 1 0 () 0 0℃时 , 0 样品的光致
发光谱 中可见光波段的发光强度有所减弱 , 而紫外波段 的发光强度 明显增强 ; 当退 火温度升 高至 110℃时 , 0 可见光波段 的发光几乎完全被抑制 , 而紫外波段 的发光 强度急剧增 强。分 析认为 , 高温退火改善 晶体结晶质
P S 7 .5 E AC : 85 . t P C: 85 AC 7 5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 分 类 号 : 42 3 0 8.1
1 引

机 洗液超 声清 洗 去 除表 面 的有 机 污 染 , 用 一定 再
比例 的硫 酸溶 液 清洗 去 除 表 面 的无 机 污染 , 用氢
目前 许 多 的 研 究 中退 火 温 度 限 于 l0 0 ℃ 以 0
下 ” 。本 文 对 MO V C D生 长 的 Z O 样 品在 氮 n
℃下 氮气 气氛 中退火 1h退 火 时保 持 氮气流 量为 ,
1L h / 。对 退火后 的样 品用 原 子 力 显微 镜 ( F A M) 对表 面形貌 进行 分析 , 利用 x射 线衍 射 ( R 技 X D) 术 对 样 品 的 晶 体 结 构 进 行 分 析 , 射 线 源 为 x C 。通 过 x射线 光 电子 能谱 ( P ) 析 了样 uK X S分

原位退火对磁控溅射制备的ZnS薄膜微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原位退火对磁控溅射制备的ZnS薄膜微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3 S aga C ne rP o vl c , h nh 2 10 , hn ) .h nhi e t f h t o a s S aga ro o t i i 0 2 1 C ia
Ab ta t n h n f msh v e n d p std o ls u sr ts b g er n s u trn .T ee fc fi —i n a sr c :Z S t i l a e b e e o i n ga ss b t e y RF ma n t p t i g h f t s u a e - i e a o e e o n t n
fc st e p o0 u n s e c in f a t .T e P p cr f h l n e e tlw rtmp rt r s s o l p e p a e t h h tl mi e c n e sg i c n l i y h L s e t o e f msa n a d a o e e e au e h w amut l - e k a t i l i sr cu e tu t r ,whl n y sn l u n s e c e k i b e v d f rt e s mp e a n ae t 0  ̄ i o l i g e l mi e c n e p a s o s r e h a l n e d a 0 C. T e d f rn e i h L e o l 5 h iee c n te P f s e ta ma e u t rm h a it n o ed fc y e a d d n i n t eZ S f msa o s d b i e e ta n ai g tmp r - p c r y r s l fo te v r i ft ee t p n e st i n l ru e y df r n n e n ao h t y h i f l e e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3-15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90461331)1作者简介:张天红(1981—),男,湖北武汉人,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硕士生,从事材料研究. 2010年6月第31卷第3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J OU RNAL O F ZHANJ IAN G NORMAL COLL EGE J un 1,2010Vol 131 No 13退火对Z nS 薄膜光学性质和结构的影响张天红1,薛书文1,2,苏海桥1,袁兆林3,陈 猛1,祖小涛1(1.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四川成都610054;2.湛江师范学院物理学院,广东湛江524048;3.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系,四川成都610054) 摘 要:采用真空蒸发法在石英基片上制备了ZnS 薄膜,把制备好的ZnS 薄膜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从300℃到900℃,退火时间为1h.利用扫描电镜(SEM )研究了薄膜厚度随退火温度的变化,利用光致发光谱(PL )和光吸收研究了在不同退火温度处理下薄膜光学性质的变化.结果显示,700℃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厚度变小,而700℃以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厚度变大.光吸收显示,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吸收逐渐降低,光学带宽发生蓝移,700℃以后,随退火温度身高,光吸收有一定的升高,光学带宽发生红移.光致发光显示,随退火温度的升高,ZnS 薄膜与深能级缺陷相关的发光带(DL E )增强,700℃后薄膜,随退火温度的升高,DL E 减弱1关键词:ZnS 薄膜;SEM ;光致发光;退火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702(2010)03-0047-060 引 言ZnS 是一种II 2V I 族化合物,在室温下禁带宽度约为3.7eV ,作为一种宽禁带的半导体材料,近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并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的制备中,如光发射二极管[1],阴极射线管[2],薄膜电致发光器件[3],光电电池窗口材料[4]和激光二极管等[5].同时,如何制备高质量的ZnS 薄膜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报道的制备方式有很多,比如溅射法[6],脉冲激光沉积法[7],金属有机化学沉积法[8-11],分子束外延法[12],光化学沉积[13],化学洗浴沉积法[14]以及真空蒸发法[15-16].蒸发法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包括较高的沉积速度,相对较高的真空度,以及由此导致的较高的薄膜纯度,并且制得的薄膜表面清洁,对设备的要求低,操作容易,用掩模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形,薄膜生长机理较单纯,因此受到了较多的重视.薄膜的性质与其微结构密切相关,微结构决定性能.对于一定厚度的薄膜,对其进行退火处理,随着退火温度的变化,其微结构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其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出现变化.因此,对ZnS 薄膜进行不同退火温度的处理,并对其微结构以及相应的光学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 实 验1.1 薄膜制备本实验利用DM 2300型镀膜机(北京仪器厂)在石英玻璃(1×1cm 2)衬底上蒸镀ZnS 膜.蒸镀ZnS 膜之前,采用严格的化学清洗技术:首先在丙酮中超声波震荡10min 以去除衬底上的油脂,然后以去离子水冲洗5min ;接着在乙醇中超声波震荡10min 以去除有机物,同样以去离子水冲洗5min ;此后用5%浓度的氢氟酸(HF )溶液浸泡5min ,以去除衬底表面氧化物污染,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5min ,热空气吹干.为了进一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第31卷步去除衬底表面吸附的气体以及部分残余有机物,衬底放入反应室后,将反应室真空度抽至10-3Pa ,通过加热装置对衬底加热烘烤10min ,以释放吸附气体,之后再进行薄膜的沉积.利用机械泵和扩散泵真空系统把真空室压强抽至4×10-3Pa ,蒸发源加热装置用高纯钽片加工成舟状,通过120A 电流加热.蒸发源是ZnS 粉末(99.99%),蒸镀时间为5min.1.2 测 试利用SPA 2300HA 原子力显微镜(A FM )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利用J SM —590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观察了薄膜断面情况和测量了薄膜的厚度;利用SHIMADZU 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了薄膜的吸收光谱;利用SH IMADZU RF5301PC 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了样品室温下光致发光光谱;激发波长为360nm.2 实验结果与讨论2.1 薄膜的结构图1为在石英基片上用真空蒸发制备的ZnS 薄膜的A FM 图像,可以得出样品最小表面粗糙度均方根约为1.52nm ,样品表面很平整,颗粒平均直径约为22.6nm. 图1 真空蒸发制备的ZnS 薄膜的A FM 图像 图2 真空蒸发制备的ZnS 薄膜的SEM 图像图2为样品的SEM 图,根据图像可以得到薄膜厚度大约为448nm ,断面形貌比较光滑,膜比较致密均匀,薄膜与基底的分界非常清楚,薄膜基本没有扩散,说明薄膜与基体的附着性好,制备的薄膜质量比较高.我们知道,ZnS 具有面心立方(闪锌矿)结构的β2ZnS 和六方(纤锌矿)结构的α2ZnS 两种形态,而这两种形态的ZnS 的禁带宽度是不同的,α2ZnS 的禁带宽度为3.54eV [17],而β-ZnS 的禁带宽度为3.66eV [18],因此测出样品的禁带宽度就可以判断出样品的晶型.图3为样品的光投射谱.ZnS 是直接带隙半导体,其吸收系数(α)和光学带宽满足以下关系式[19]:α2=A (hν-E g )(1)T =(1-R )2exp (2αd )(2)公式(1)(2)中,hν为光子能量,A 为常数,T 为样品投射率,R 为反射率,d 为薄膜厚度.图3为样品的透射谱,利用公式(1)(2)可以导出(αhν)2和h ν的函数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得出样品的禁带宽度为3.51eV ,这与的禁带宽度3.54eV 很接近,由此可以判断出制备的ZnS 薄膜为α2ZnS.2.2 退火对样品的影响2.2.1 结构分析把样品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从300℃到900℃,每100℃退火一次,退火时间为1h ,然后用J SM —4900扫描电镜对样品的断面的情况进行观察,并测量出薄膜的厚度.图5为不同温度退火后的ZnS 薄膜的SEM 图像.84张天红等:退火对ZnS薄膜光学性质和结构的影响 图3 真空蒸发制备的ZnS 薄膜的透射谱 图4 ZnS 薄膜的(αhν)2~h ν关系图图5 不同温度退火后ZnS 薄膜的SEM 图像根据SEM 图可以看出,退火后的ZnS 薄膜较退火前更致密均匀,断面更平滑整齐,且厚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未退火到500℃退火之间,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厚度变小,300℃的平均厚度为105nm ,500℃时为78nm ;而700℃到900℃之间,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厚度又渐渐变大,700℃平均厚度为85nm ,900℃为108nm.而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晶体内的缺陷引起的,而间隙原子或空位原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未经退火处理的ZnS 薄膜存在着大量的间隙原子,使得晶格原子远离平衡位置,晶面间距较大.在退火情况下,原94第3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第31卷子获得较高的能量,间隙原子在晶体内部进行复合,扩散或迁移,从而使得间隙为主的点缺陷减小,同时由于硫在较高能量发生解吸,容易产生较多的硫空位,这样晶体内的空位缺陷的存在,使得晶面间距减小.因此表现在薄膜厚度上,从未退火到退火温度为500℃时,薄膜厚度变小,从未退火时的平均厚度448nm 变为500℃退火时的平均厚度78nm.随着退火温度的继续升高,原子获得更高的能量,薄膜内密集大量应变能,迫使原子迁移而产生大量晶格缺陷,晶粒开始长大,温度继续升高,较大的晶粒通过合并周围的小晶粒而异常长大,晶粒尺寸变大.表现在厚度上,薄膜厚度开始变厚,从700℃度的平均厚度85nm 到900℃为108nm.2.2.2 光学性质 图6 不同温度退火后的ZnS 薄膜的吸收光谱 图7 ZnS 薄膜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αhν)2~h ν关系图 图8 ZnS 薄膜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光学带宽 图9 ZnS 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致发光谱图6为ZnS 薄膜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光吸收谱.从图中可以看出,在300℃到600℃,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降低,这也是由于退火,原子获得较高的能量,间隙原子在晶体内部复合,扩散或迁移,使得间隙为主的点缺陷减少,从而导致薄膜的吸收降低.而随着退火温度的继续升高,高温诱发的缺陷增加,因此使得ZnS 薄膜对光的吸收又有所增强.图7和图8可以看出样品的光学带宽随着退火温度的不同而呈现的变化情况.在300℃到600℃,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光学带宽发生蓝移,这也是因为退火使得薄膜内的缺陷减少.700℃到900℃,随着退火温05张天红等:退火对ZnS 薄膜光学性质和结构的影响度的继续上升,光学带宽发生红移,这也是因为高温导致的缺陷增加.这种原因和上面结构变化的原因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了通过适当温度的退火可以提高ZnS 薄膜的光学性能.图9显示了ZnS 薄膜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光致发光谱(激发波长为360nm ).ZnS 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在可见光区有一比较宽的与深能级缺陷相关的发光带(DL E ).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DL E 增强.但是700℃以上,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DL E 降低.出现这样的原因也是由于薄膜的本征缺陷引起的.这种导致ZnS 薄膜的发光性能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不同退火温度的变化对样品缺陷的影响造成的.而且变化的关系和上面结构分析和光吸收的分析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同时也说明了适当温度的退火可以改变ZnS 薄膜的光学性能.3 结 论我们通过真空蒸发法在石英基片上沉积了ZnS 薄膜,并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退火处理.结果证明,适当温度的退火可以改善薄膜的厚度,微观结构,并且可以改善薄膜的光学性能.从而给出了制备适当厚度,良好质量和较理想发光性能的ZnS 薄膜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方法.参考文献:[1]Yamamoto T ,K ishimoto S ,Lida S.Control of valence states for ZnS by triple -codoping method[J ].Physica B :Con 2densed Matter ,2001,308-310:916-919.[2]Bredol M ,Merikhi J.ZnS precipitation Morphology control[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1998,33(2):471-476.[3]Kavanagh Y ,Alam M J ,Cameron D C.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 film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s produced using sol -gel produced tantalum pentoxide and zinc sulfide[C].Thin Solid Films ,2004,447-448:85-89.[4]Shao L X ,Chang K H ,Hwang H L.Zinc sulfide thin films deposited by RF reactive sputtering for photovoltaic applica 2tions[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3,212-213:305-310.[5]Fahrenbruch A L.II -VI compounds in solar energy conversion[J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1977,39(1):73-91.[6]Murray H ,Tosser A.Photoconduction et effets photovolta ?ques dans des couches minces pulveris ées de ZnS [J ].Thin Solid Films ,1974,24(1):165.[7]McLaughlin M ,Sakeek H F ,Maguire P ,et al.Properties of ZnS thin films prepared by 248-nm pulsed laser deposition[J ].Appl.Phys.Lett.1993,63(14):1865.[8]Abounadi A ,Blasio M D ,Bouchara D ,et al.Reflectivity and phot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s in ZnS epilayers grown by 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J ].physical review B ,1994,50:1677.[9]Su H ,Tsai P R ,Y okoyama M ,et e of di -π-cyclopentadienyl manganese as a dopant source for ZnS in metallor 2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J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1996,143:4116.[10]Kina H ,Yamada Y ,Maruta Y ,et al.ZnS :Mn thin -film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prepared by metalorganic chemicalvapor deposition[J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1996,169:33-39.[11]Migita M ,Kanehisa O ,Shiiki M ,et al.The Preparation of ZnS :Mn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by MOCVD Using NewManganese Sources [J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1988,93:686-689.[12]Ichino K ,Onishi T ,Kawakami Y ,et al.Growth of ZnS and ZnCdSSe alloys on G aP using elemental sulf ur source by mo 2lecular beam epitaxy[J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1994,138(1-4):28-34.[13]Gunasekaran M ,G opalakrishnan R ,Ramasamy P.Deposition of ZnS thin films by photochemical deposition technique[J ].Materials Letters ,2004,58(1-2):67.[14]Vidal J ,De Melo O O.Vigil O ,et al.Influence of magnetic field and type of substrate on the growth of ZnS films bychemical bath[J ].Thin Solid Films ,2002,419(1-2):118.[15]Cheng X H ,Song Z R ,Yu Y H.Preparation of high -quality Hf -aluminate films by EB -PVD[J ].Rare Metal Materi 2als and Engineering ,2006,35(8):1192.[16]Rong L X ,Li Q ,Li R P ,et al.Property Study of ZnS Thin Films Prepared by Vacuum Evaporation[J ].Acta Scientiarum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Neimongol ,1999,36(1):52.[17]Cheng J ,Fan D ,Wang H ,et al.Chemical bath deposition of crystalline ZnS thin films [J ].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Technology ,2003,18(7):678.[18]Bhargava R N ,Gallagher D ,Hong X ,et al.Optical properties of manganese -doped nanocrystals of ZnS[J ].Physical Re 215第3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第31卷25view Letters,1994,72(3):416.[19]Carballda2Galicia D M,Castando2Perz R,Jimenez-Sandoval O,et al.High transmittance CdO thin films obtained by thesol-gel method[J].Thin Solid Films,2000,371(1):105.E ffects of Annealing on Opt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of Z nSThin Film Prepared by V acuum EvaporationZHAN G Tianhong1,XU E Shuwen2,SU Haiqiao1,YUAN Zhaolin3,C H EN Meng1,ZU Xiaotao1(1.School of p hysical electronics,U niversity of Elect 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610054,Sichuan,China;2.Depart ment of Physics,Zhanjiang Normal College,Zhanjiang524048,Guangdong,China;3.School of Microelectronics and Solid2State Elect ronics,U niversity of Elect ronic Science and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610054,Sichuan,China)Abstract:We prepared ZnS t hin film on quartz glass substrate using vacuum evaporation technology. Then we annealed t he film at different temperat ures t hat vary in t he range of300-900℃.At different temperat ures,t he p roperties of t he film such as film t hickness,absorption coefficient and energy band gap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 ron Microscope(SEM),UV-Vis transmission and p hotoluminescence (PL).Our result s show t hat t he t hickness reduced,t he optical absorption in t he visible region increased while t he absorption edge blueshifted wit h increasing annealing temperat ure from300-700℃.But after 700℃,t he t hickness increased,t he optical absorption in t he visible region reduced while t he absorption edge redshifted as t he annealing temperat ure increases.At t he same time,wit h increasing annealing tem2 perat ure from300-700℃,t he deep level emission(D EL)in p hotoluminescence spect rum enhanced while it weakened when t he temperat ure is above700℃.K ey w ords:ZnS t hin film;SEM;p hotoluminesence;anne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