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铁路工务维修与管理现状分析

基于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铁路工务维修与管理现状分析

基于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铁路工务维修与管理现状分析摘要:铁路工务设备对于我国的铁路运输安全和效率有些极其重要的影响,如果能够对铁路工务设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检查,那对于的铁路运输可谓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此这也一直都是国内外铁路工作者的研究重心,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铁路工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来论述我国现如今铁路工务管理所要面临的严峻程度,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对我国铁路工务管理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铁路工务管理,铁路工务维修,现状分析引言:现如今,我国的铁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想要维持铁路运输安全,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那么就必须要重视铁路工务设备的管理,因为它是铁路的基础设施,如何能对齐进行有效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研究者们的研究重点和中心。

想要面对现有的严峻形势,铁路工务工作应该要将重心着重于放在夯实安全基础,提高线路的运输效率方面,让在其工作中实现安全,高速,可靠。

并且在维修的过程当中,也要以高标准,讲科学的态度抓好此方面的管理,这样才能够全方位的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保障能力。

同时,培养铁路养修的高技能人才也是重要的一环,可以为铁路的持续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一、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之下,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通过轨检车,动检车,探伤车等等动态检测数据,线路精测,人工检测等等静态检测数据并且综合列车的速度和载重等等多种不同影响因素来分析,找出线路质量变化的趋势,从而至今,精确的维修计划。

使用信息系统来进行路网维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零误差和精简细修,因此,逐步实现铁路工务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目标。

只要实现了铁路工务管理的信息化,那就能够在及时的消除故障和隐患,确保行程的安全可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工务的决策更加科学化,有效化,促进铁路工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因为我国相较于西方来说,信息化发展较为迟缓,因此在铁路工务管理系统建设方面比较落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渐渐将信息化开展深入到铁路设备,计算机管理中,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开发出来的局部软件还存在着诸多缺陷,不能胜任铁路工务管理任务,但是,随着我国现如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工务系统也都基本完全的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的铁路局已经开始使用工务管理系统,并且取得了极为不错的成果,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铁路局在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快速进行反应,进而做出决策。

大数据在铁路工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大数据在铁路工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大数据在铁路工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讨摘要:2015年,国家正式颁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这也就意味着对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引起了国家的相关重视。

那么相应的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方式,在铁路系统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于更加科学、全面地掌握铁路基础设施的运行状况、预测故障及铁路性能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本文将从目前我国铁路工务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大数据在铁路工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希望对我国铁路工务管理系统的长期稳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铁路;工务管理系统;应用探讨前言在我国,铁路的运行是与人们的出行需求和生命安全直接相关的,目前铁路方面需要准确地把握铁路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明确发展目标,做好安全筛查工作,保证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更好地为人们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众所周知,铁路是一个庞大的网络,想要实现人为的实时监控是十分困难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搭建一个铁路的工务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对铁路各个方面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从而为人们人为地做出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现在的时代是大数据的时代和互联网的时代,运用互联网开展各项工作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这也为我国铁路工务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1铁路工务管理系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铁路工务其实主要就是负责铁路的线路建设、桥洞、涵洞等基础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在长期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相对来说已经十分完善了,而且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和业务板块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业务能力,同时也收集到了很多重要的业务数据。

但是,由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各个业务板块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因此这些数据基本上都是分散在许多单一的系统里边,数据之间产生不了任何的联系,由此也限制了数据本身价值的发挥。

目前,我国的铁路工务管理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关键成效,但是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孤立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这样的问题导致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不能够实现共享,大量的有价值数据难以发挥自身的价值。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摘要:当前,计算机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铁路运输生产的各个部门,涉及车、机、工、电、辆等业务领域。

对铁路工务设施的有效管理,一直是国内外铁路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经过多年来的铁路信息化工作,国内外在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1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随着路网干线提速及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路网维护已经成为运输生产组织、行车安全中的关键问题。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利用轨检车、动检车,车载式线路检查仪、添乘仪、探伤车等动态检测数据和轨检仪、线路精测、人工检测等静态检测数据,综合列车密度、载重、速度等多种影响轨道恶化因素,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找出线路质量变化趋势,探索轨道状态变化规律,辅助制定维修计划,落实“零误差”和“精检细修”维修历年,逐步实现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目标。

实现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工务部门落实“零误差”维修理念,有利于科学指导维修作业,及时消除故障隐患,确保线路质量良好、安全可靠,促进工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为铁路固定设备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撑,达到工务决策科学化、全面提升工务管理水平。

2国内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随着近年来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及深人,铁路设备计算机管理提上了日程,八十年代逐渐开始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工务设备进行管理,开发出一些局部的软件系统。

为了弥补系统的不足,1998年铁道部提出在工务段中进行工务设备的计算机全面管理。

在此基础上,国内出现了多个工务管理信息系统。

以下是一些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简介。

铁道部电子中心开发的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PWMIS)涵盖了铁路工务部门的主要业务,应用了工务线路综合图的自动生成及工务大桥略图的自动生成技术,同时采用Mapstreme作为GIS平台,并有B/S模式,目前已在一些路局得到应用。

上海铁路分局使用的“沪宁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微软公司的5QLServer7.0数据库、以PowerBuilder、VisualC++6.0为开发工具,实现按线名检索和查询分段存放的地形图和航空照片图像数据、按里程查询浏览地形图和航空照片图象数据,检索按线名存放的活动图像数据;播放线路的活动图像并同时显示相应里程及相关信息;查询、显示、输出线路设备数据。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铁 道 部 电子 中 心 开 发 的 铁路 工 务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可 以 提 供 多 角 度 、全 方 位 的 视 频 图像 , 并 与 数 据 库 相
( W M I - 盖 了铁路 工 务 部 门 的 主要 业 务 ,应 用 了工 结 合 。 该 系 统 可 以 及 时 检 索 事 故 、 灾 害 现 场 的 线 桥 设 P S 涵
关 t 词 :铁 路 工务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Re iw n Ap iato so v e o plc i n fM I Rai y Pe m a n a s Si n l wa r ne tW y
WANG Y n i N Y n L mi i g1 OI o g J e i n BAI u n Y U
直 是 国 内 外 铁 路 工 作 者 的 研 究 重 点 。 经 过 多 年 来 的 系统 1 利用 B nly 司 的 Ge GrrhcGI et 公 e o ap i S软件 、V e o  ̄c n 地 形 图 、 纵 断 面 图 、配 线 图 、综 合 图 、线 路 诸 表 等 进 行 查 询 、分 析 、管 理 及 局 域 网发 布 。 上 海铁 路分 局使 用 的 “ 宁铁 路 工务 管理 信 息 系 沪
铁 路 信 息 化 工 作 , 国 内 外 在 铁 路 工 务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的 P b i e 网络 发布 软 件 和 D 大 型 数据 库实 现 了对 铁 路 u l hr s B2 研 究 中都取 得 了一 定 的成绩 。
2 国 内铁路 工务 管理信 息 系统 应用 现状
随 着 近年 来 我 国铁 路 信 息 化建 设 的开 展 及深 入 . 统 ” 用 微 软 公 司 的 S S e 7 0数据 库 、 以 …『利 1 QL e v r r

铁路高铁工务年度总结(3篇)

铁路高铁工务年度总结(3篇)

第1篇2023年,我国铁路高铁工务部门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铁路运输安全、优质、高效、绿色的总体目标,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2023年度铁路高铁工务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亮点1. 安全生产方面2023年,铁路高铁工务部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现场作业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全年未发生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2. 技术创新方面2023年,铁路高铁工务部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在轨道维护、桥梁加固、隧道整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效提高了铁路高铁的运营质量和效率。

3. 优质服务方面2023年,铁路高铁工务部门以旅客满意为目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优化施工组织、加强现场管理、提高作业效率,确保了铁路高铁的安全畅通,为广大旅客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二、工作总结1. 安全生产(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2)加强现场作业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3)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 技术创新(1)开展轨道维护、桥梁加固、隧道整治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高铁路高铁的运营质量。

(2)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作业效率。

(3)加强技术创新成果的总结和推广,为铁路高铁工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优质服务(1)优化施工组织,确保铁路高铁的安全畅通。

(2)加强现场管理,提高作业效率。

(3)关注旅客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 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铁路高铁运输安全。

2.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铁路高铁的运营质量。

3. 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总之,2023年铁路高铁工务部门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

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

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2009—05—08 07:00 国脉电子政务网佚名。

.关键字:发展战略铁路信息化综述一、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为解决铁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缓解铁路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铁路做出了以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为目标的跨越式发展重大决策,重点强调信息化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支撑作用,就是要以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带动铁路现代化,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经过30多年的发展,铁路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机版本到多层次的网络应用,全路信息技术人员总数已达5500多人,拥有大、中、小型计算机1600余台,微型计算机近10万台,建立了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和主要站段的计算机网络及传输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三大通信基础网,先后开发了以列车调度指挥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为代表的一大批应用信息系统,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1。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为了改变多年来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手段和设备的落后现状,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水平,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适应市场经济及各种交通竞争的局面,铁路开发建设了调度管理信息系统DMIS。

2005年根据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要求,规范为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

TDCS系统是我国铁路调度指挥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调度方式,建立以通信、信号、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多媒体等融为一体的三级四层(即铁道部、铁路局、原铁路分局三级再加上基层信息采集层)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运输调度指挥系统。

TDCS按照计划调度台编制的日、班行车计划,生成和下达阶段计划,并实时自动采集列车运行信息及现场信号设备状态信息,自动调整滚动阶段计划,实现对列车运行的实时追踪、实时调整和集中透明指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哈尔滨、呼和浩特、柳州、成都、兰州、乌鲁木齐、青藏公司七个铁路局(公司)全面完成TDCS系统的建设,郑州,济南、上海、武汉、昆明铁路局主要干线都实现了计算机自动绘制列车运行图.2.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TRS是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属”九五“国家科技重大攻关项目。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摘要本文针对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以及国外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对我国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我国的铁路行业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引言铁路工务设备属于铁路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对铁路运输的效率以及安全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当前在铁路工务设施管理方面一直是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

在严峻的形势下,工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需要向着优化生产组织、做好安全基础、保证线路安全运行等方面发展,做好对线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保证提速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当前在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分析[1]。

1 国内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随着我国铁路信息化设计步伐的不断加快,当前铁路设备计算机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八十年代以后,逐渐开始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铁路工务设备的管理,开发了一系列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但是这些系统软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方面的问题,在1998年,铁道部提出了借助计算机实现对工务设备的全面管理,国内先后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工务管理信息系统[2]。

首先是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由铁道部电子中心开发,系统覆盖了铁路工务部门的各项主要业务,该系统应用Map Streme作为GIS平台,将先进的工务大桥略图自动生成技术以及工务线路综合图自动生成技术应用在该系统中,当前在很多路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其次是北京铁路局工务地理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被应用在北京铁路局,系统采用了B/S技术、WEBGIS技术,系统分为三个主要子系统,分别实现工务综合信息查询、工务防洪地理信息查询以及工务设备地理信息查询三个方面内容。

借助GIS软件和相关的数据路,可以实现对铁路地形图、断面图、配线图、病害点等方面信息的查询以及处理,还可以将这些信息发布至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

基于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工务维修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基于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工务维修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基于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工务维修与管理的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铁路、水利、公路、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工务维修与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工务设施的运行安全和良好状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工务维修与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本文将从工务维修与管理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推动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工务维修与管理的现状1.工务维修与管理的任务工务维修与管理是指对铁路、水利、公路、航空等领域的工务设施进行周期性的检测、维修、保养和管理,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和长期可靠性。

工务维修与管理的任务包括但不限于:设施检修、设备保养、灾害防治、设施安全评估等工作。

2.工务维修与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工务维修与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维修工艺的不断更新以及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工务维修与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压力逐渐增大。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中,对于工务维修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导致设施设备的保养维修不能及时进行,隐患得不到有效控制。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工务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1)设施维修保养不及时。

由于对工务维修与管理的投入不足、管理不够严格等原因,一些工务设施的维修保养工作不能及时进行,导致设施设备的老化加速,风险隐患增加。

(2)管理手段滞后。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中,仍然存在着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例如纸质档案、人工巡检等,存在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等问题。

(3)工务维修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地方和单位中,工务维修与管理人员的岗位技能水平和管理素质相对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工务维修与管理需要。

三、改进建议1.加大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应该增加对工务维修与管理的投入,提高管理的重视程度,确保工务设施的维修保养工作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作者:杜俊峰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7年第21期
摘要本文针对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以及国外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对我国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我国的铁路行业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引言
铁路工务设备属于铁路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对铁路运输的效率以及安全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当前在铁路工务设施管理方面一直是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

在严峻的形势下,工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需要向着优化生产组织、做好安全基础、保证线路安全运行等方面发展,做好对线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保证提速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当前在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分析[1]。

1 国内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随着我国铁路信息化设计步伐的不断加快,当前铁路设备计算机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八十年代以后,逐渐开始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铁路工务设备的管理,开发了一系列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但是这些系统软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方面的问题,在1998年,铁道部提出了借助计算机实现对工务设备的全面管理,国内先后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工务管理信息系统[2]。

首先是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由铁道部电子中心开发,系统覆盖了铁路工务部门的各项主要业务,该系统应用Map Streme作为GIS平台,将先进的工务大桥略图自动生成技术以及工务线路综合图自动生成技术应用在该系统中,当前在很多路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其次是北京铁路局工务地理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被应用在北京铁路局,系统采用了B/S 技术、WEBGIS技术,系统分为三个主要子系统,分别实现工务综合信息查询、工务防洪地理信息查询以及工务设备地理信息查询三个方面内容。

借助GIS软件和相关的数据路,可以实现对铁路地形图、断面图、配线图、病害点等方面信息的查询以及处理,还可以将这些信息发布至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

泸宁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在上海铁路分局,该系统借助微软server 7.0数据库,借助C++等工具,可以根据线路名称查询该线路相关地形图或者航空图像信息、也可以根据里程来实现对地形图以及图像信息的浏览,实现对线路活动图像的检索以及播放,将里程等相关信息显示出来,同时还有着对线路设备数据的查询、显示等方面功能。

应用在沈阳铁路局的铁路工务设备综合管理系统,能够提供线路信息的视频图像,该视频图像支持多个方位和角度,同时能够与数据库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借助铁路工务设备综合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事故、灾害现场设备的及时检索,为之后的各项抢险救灾工作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撑,方便各项救援决策的制定。

广深线养护维修计算机管理系统由广铁集团与同济大学联合开发,该系统在设计时,结合广深线的实际特点,借助TQI实现对轨道状态的评价,为之后的各项机械设备作业施工进行指导,借助广深线养护维修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养护维修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约养护成本,该系统的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3]。

2 国外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4]
西方发达国家在铁路信息化工作发面的发展早于国内,其很多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

国外铁路在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更多的是进行铁路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的研发,将工务管理信息涵盖在铁路基础设施管理系统中。

结合国外铁路工务管理的侧重点分析,可以将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分为两大类型,一部分为轨道管理系统,更多的侧重铁路轨道的养护;另一部分为铁路基础设施设备管理系统,侧重对铁路基础设施设备的管理。

2.1 轨道管理系统
加拿大在铁路维修方面所开发的系统属于较早实现系统商品化的国家,该轨道管理系统可以借助检查车辆的动态检测结果,结合现场人员的检查结果,对线路的质量状况以及部分设备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同时与铁路运输线路质量恶化趋势结合在一起。

在轨道维修咨询系统方面,能够实心对轨道动态检测数据的分析和管理,最早应用在太平洋铁路中。

轨道养护维修辅助决策系统基于轨道维修咨询系统开发,实现对轨道损伤以及轨道平顺方面问题的定量预测,同时与线路设备基本信息以及运输状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为铁路制定部件更换以及维修计划。

通过这些计划的制定,可以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对养修作业实现优化安排。

2.2 铁路基础设施设备管理系统
斯洛文尼亚铁路公司的地理息息系统,主要是针对铁路的规划、设计以及养护所设计,同时还保证用户可以实时进行数据信息的获取,该系统中有着数种铁路信息分析处理方式,能够
为铁路设备管理提供基本的决策和设计指导。

地理信息系统有四个主要组成结构,分比为数据库、报告系统、优化模型以及专家系统。

其中数据库有地理方面数据以及属性方面数据,报告系统可以将数据转换为信息提供给用户,优化模型可以给出信息变化的发展趋势,专家系统可以为决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德国的铁路线路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德国全部铁路基础设施数据的管理,借助该系统,可以实现对线路数据的分析,并将其以图像的形式显示出来,使设备管理的效率有显著的提高。

3 结束语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提供重要的支撑,能够显著提高我国铁路管理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增强我国铁路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先进的GIS等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数据管理水平,与智能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分析和共享,为用户的各类计划和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使我国铁路信息化水平有显著的提高,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子奇.基于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铁路工务维修与管理现状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1):234.
[2] 王永刚.铁路工务管理与现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 4):219.
[3] 张传云,石增慧.网络效应在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4,(9):3-5.
[4] 陶竑宇,吴双宇,赵文芳等.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改进设计[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6,(5):173-1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