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 细胞呼吸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第8讲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第8讲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
b、c点有氧呼吸和无氧 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值 分别为: 1:5、2:3 。
3.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以真核生物为例) (1)“三依据”判定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乳酸 只进行有氧呼吸
脂肪
(2)“液滴移动法”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①探究装置:欲确认某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应设置两套实验装置,如 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
像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__发_酵____,产生酒精的 叫作__酒__精__发__酵___,产生乳酸的叫作_乳__酸__发__酵____。
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 不同, 根本原因在于 控制酶合成的基因 不同。
同一株马铃薯不同器官呼吸产物不同的根本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理解辨析 判断对错
下列关于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 ×
√ √
×

突破重难点
1.教材规定实验中的“显色”归纳
黄 灰绿色 蓝色
蓝色
砖红色沉淀
橘黄色
2.经典装置
阀a打开:有氧 阀a关闭:无氧
检测酒精
检测CO2
温度:甲<乙
甲:石蜡油铺满液面 →无氧 乙:不加石蜡油 →有氧
石蜡油: 隔绝空气,创造无氧条件 检测CO2的产生量
分析:甲装置中的NaOH溶液可吸收 CO2 ,则装置内的气体变化由 __O_2___引起,故着色液滴的移动距离代表 细胞呼吸吸收O2的量 ; 乙装置中,清水不会吸收任何气体,则装置内气体变化由_C_O_2和__O_2__共同 引起,故着色液滴的移动距离代表_细__胞__呼__吸__产__生__的__C_O_2和__吸__收__O2的差值 。
少量能量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考点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4.产物检测与实验现象
条件
澄清的石灰水的变化/ 出现变化的时间
甲组(有氧)
变混浊/快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
无变化
乙组(无氧)
变混浊/慢
出现灰绿色
5.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C6H12O6
酵母菌
有O2 无O2
CO2(大量)+H2O C2H5OH+CO2 (少量)
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考点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原理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液泡
一种单细胞的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异养兼 性厌氧菌,以出芽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生长周期短,增殖速度快
✓ 有氧呼吸→ CO2和水 ✓ 无氧呼吸→ CO2和酒精
考点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②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种子萌发初期
癌细胞
3.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比较
2.无氧呼吸 (1)概念:是指在没有 氧气 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
过不完全分解
,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2)场所:全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3)过程
本质原因: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考点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2.无氧呼吸 (4)反应式
①产物为酒精: 植物、酵母菌等
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课时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第4课时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考点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考点2: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考点3: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及相关计算 考点4:细胞呼吸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或同步)知识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或同步)知识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1)细胞呼吸的实质: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2)细胞呼吸的意义: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各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提供了丰富的中间产物及多样的途径。

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原理(1)酵母菌:一种单细胞真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其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2)细胞呼吸产物的检测①CO2的检测: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浑浊程度越高,产生的CO2越多;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变成黄色的时间越短,产生CO2越多。

②酒精的检测: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注:创造酸性环境条件时,使用95%~97%的浓硫酸。

)2.实验装置图:(1)甲装置:检测有氧呼吸装置。

A瓶中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通入气体中的CO2,保证C 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乙装置:检测无氧呼吸的装置,接E瓶前,先将D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使D瓶中的氧气先消耗掉,以确保E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3.产物检测与实验现象4.(1)实验装置:甲组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此实验为何不设置对照组?提示:此实验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而是通过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两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得出实验结论。

(2)无关变量控制①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②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③实验所用的葡萄糖溶液为什么需煮沸?提示煮沸的主要目的是灭菌,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细胞呼吸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细胞呼吸

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8讲细胞呼吸考点一: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1.实验原理(1)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菌,其代谢类型型,可用于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细胞呼吸产物的检测①CO2的检测②酒精的检测:在酸性条件下,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色。

2.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

(2)设计对比实验①图甲中空气先通过NaOH溶液的目的是②图乙中B瓶先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的目的是。

3.产物检测与实验现象条件澄清的石灰水的变化/出现变化的时间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甲组(有氧) 变混浊/快无变化乙组(无氧) /4.实验结论思考①为什么通入甲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②乙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的目的是?③本实验是否属于对比实验?什么叫对比实验?[例]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熵(RQ=释放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的不同。

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装置如图。

关闭活塞,在25 ℃下经20 min 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

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x mm和y mm。

x 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装置1的小瓶中NaOH溶液用于吸收呼吸产生的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测得x=180 mm,y=50 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假设发芽种子仅进行有氧呼吸,根据呼吸熵数值可以推测有氧呼吸分解的有机物中除________以外还有其他有机物。

(2)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分别放入等量死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设置对照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发芽种子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在25 ℃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x=300 mm,y=-100 mm(装置2着色液向右移动了100 mm),则可推断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例是________。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夯实练13: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夯实练13: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

一轮复习夯实练13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2022·重庆,12)从如图中选取装置,用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正确的组合是()注: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A.⑤→⑧→⑦和⑥→③B.⑧→①→③和②→③C.⑤→⑧→③和④→⑦D.⑧→⑤→③和⑥→⑦2.(2022·河北,4)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无氧呼吸不产生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的气体B.种子萌发时需要有氧呼吸为新器官的发育提供原料和能量C.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D.通气培养的酵母菌液过滤后,滤液加入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后变为灰绿色3.(2023·天津,1)衣原体缺乏细胞呼吸所需的酶,则其需要从宿主细胞体内摄取的物质是()A.葡萄糖B.糖原C.淀粉D.ATP4.如图为某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反应发生在该细胞器内的是()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B.O2与[H]反应产生水C.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D.水在光下分解产生O25.(2023·滨州高三调研)糖酵解是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普遍存在于细胞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酵解的过程需要消耗氧气B.糖酵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可能转化为乳酸D.糖酵解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合成A TP6.如图表示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过程模型。

丙酮酸先由线粒体外膜上孔蛋白构成的通道顺浓度梯度进入膜间隙,然后利用内膜两侧H+电化学梯度提供的能量,依靠H+载体蛋白通过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内膜上既有丙酮酸的载体蛋白,也有分解丙酮酸的酶B.丙酮酸经孔蛋白进入线粒体膜间隙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C.丙酮酸从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D.降低膜间隙H+浓度会降低线粒体外膜对丙酮酸运输的速率7.研究发现,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存在H+浓度差。

H+顺浓度梯度经ATP合酶转移至线粒体基质的同时,驱动ATP的合成(如图所示)。

细胞呼吸(一轮复习)课件

细胞呼吸(一轮复习)课件

第二阶段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 和水在酶的作用下,分解 成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 放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阶 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 释放大量能量。
有氧呼吸的酶
第一阶段
丙酮酸脱氢酶系
第二阶段
柠檬酸循环酶系
第三阶段
细胞色素氧化酶系
有氧呼吸的产物
第一阶段:丙酮酸 第二阶段:二氧化碳
温度对呼吸底物的影响
温度也会影响呼吸底物的运输和利用。在低温条件下,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呼吸底物的运输速率减慢,从而影 响细胞呼吸速率。
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低氧浓度
在低氧浓度下,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乳酸。 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且对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不利。
中等氧浓度
在中等氧浓度下,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和水。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多,且对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有利。
通过调节细胞呼吸,促进伤口愈合和 康复。
药物研发
针对影响细胞呼吸的疾病靶点,研发 新型药物。
工业上的应用
发酵工程
利用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的代谢 产物,如酒精、醋酸等。
生物电池
利用微生物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电流 。
污水处理
通过控制微生物细胞呼吸,促进污 水中有机物的降解。
THANKS
感谢观看
细胞呼吸的类型
总结词
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详细描述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则是在无氧气的情况下,细胞通 过酶促反应将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的场所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联系 质都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
(1)源于必修1 P94“小字部分”: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 都可以通过 细胞呼吸 过程联系起来。
细胞呼吸还是生物代谢的枢纽 (2)源于必修1 P96“思维训练”:科学家就线粒体的起源,提出 了一种解释: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 需氧细菌,二者在 共同繁衍的过程中, 需氧细菌 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

或观察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的快慢。
变绿再变黄
通气/密封 其它量保持一致
用澄清石灰水、 重铬酸钾溶液检测
(4)本实验为对比实验,分析各种变量: ①自变量为 氧气的有无 。 ②因变量为_C_O__2_产__生__的__速__率__;__酒__精__产__生__的__速__率__。CO2的鉴定:CO2可使 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变混浊,也可使 溴麝香草酚蓝 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 的鉴定:酒精与橙色的 重铬酸钾 溶液在 酸性 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变 成 灰绿 色。 ③无关变量: 温度、试剂用量 等,要遵循 等量 原则。
呼吸的细胞器。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发面
细胞呼吸
酿葡萄酒
问题:酵母菌什么条件下产生CO2,什么条件下产生酒精?兼性厌氧
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细化:
自变量
因变量
有氧/无氧条件 是否产生CO2/酒精
CO2能使澄清石灰 酒精能使酸性重铬酸钾 水变浑浊/使溴麝 溶液由橙色变灰绿色 香草酚蓝溶液由蓝
活动:搭建实验装置
去除空气中CO2,保证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是酵母菌
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气 泵
A
B
C
D
E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第2讲 细胞呼吸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第2讲 细胞呼吸课件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④ B.⑤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3.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 质基质)、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 淀物和未离心处理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 试管中,如图所示。
实验

实验一: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
量(1 mol)的葡萄糖溶液
5.保存蔬菜水果时为了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应放
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 ×)
反应式:
三、无氧呼吸
12.有.反氧反应应呼式吸式::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
(1)酒精发酵:C6H12O6――酶→2C2H5OH+2CO2+能量。
(2)乳酸发酵:C6H12O6――酶→2C3H6O3+能量。
物消耗,以延
长蔬菜、水
果的保鲜时

3、CO2浓度 4、H2O
应用:在蔬菜和 水果的保鲜中,
增加CO2的浓度, 可提高保鲜效 果
应用:将种子风 干,以减弱细胞 呼吸,从而减少
有机物的消耗, 延长作物种子 储藏时间
环境因素:温度、O2、CO2浓度、H2O
(1)增强细胞呼吸强度措施: 供水、升温、高氧等 (2)减弱细胞呼吸强度措施: 干燥、低温、低氧等 (3)蔬菜、水果保鲜:低温低氧(零上低温)
练习:请画出横
坐标代表O2浓度, 纵坐标代表有 氧呼吸、无氧 呼吸释放 CO2 的曲线,最后 并标出总释放 CO2的量。2、O2Fra bibliotek应用:
判断:
适当降低氧
√ 1.绝对无氧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气充足气时浓只度进能行够有氧
呼吸。(

抑制细胞呼
2.在低氧浓度下,生物可以同时进行两种吸类,型减的少呼有吸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 能量
反应物参与阶段, 场所?
总共放能2870kJ,其中
40%转移给ATP
产物生成阶段,场所?
场所: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原核生物能否进行有氧呼吸?场所?
3、概念: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 氧气 的参与下,通过
多种 酶 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彻底 氧 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释放 大量能量 ,
C6H12O6 C6H12O6
பைடு நூலகம்
酶 酶
2C2H5OH(酒精)+ 2CO2+ 少量能量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O2吸收量 = 0 O2吸收量 = CO2释放量 O2吸收量 < CO2释放量
只进行无氧呼吸
只进行有氧呼吸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 行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状况判断:
不耗O2,但产生CO2,容器内体积 增大 :
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 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CO2释放量 O2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只进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容器气体体积不变
不耗O2, 不产生CO2 只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 CO2释放量=O2消耗量 只进行有氧呼吸 CO2 释放量>O2消耗量时:
同时进行产生酒精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Vco2/Vo2=4/3: 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等于有氧呼吸 Vco2/Vo2>4/3: 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大于 有氧呼吸 Vco2/Vo2<4/3: 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 小于 有氧呼吸
并生成 大量ATP 的过程。
二、无氧呼吸
1、过程、场所
①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丙酮酸+ 4[H] + 能量(少量)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②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2丙酮酸+4 [H] 酶
场所: 细胞质基质 2C3H6O3(乳酸) 2C2H5OH(酒精)+2CO2
2、反应方程式
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何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 量能量?
① 消耗等量的G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产生的ATP的比例为:
② 产生相同量的ATP,用于有氧呼吸和无 氧呼吸的Glu比例为:
1:19 19:1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同 条件 需氧气、酶
不需要氧气、需酶
点 产物
CO2、H2O
知识回顾
•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物质: •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 生物体内主要贮能物质: •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 细胞内能量的“动力工厂”是:
第二课时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 呼吸
细胞呼吸
呼吸:指人和动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 入空气,利用其中的氧气,同时呼出 二氧化碳。它是一种宏观的气体交换 过程。
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
(主要形式)
无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
1.有氧呼吸过程图解
1.有氧呼吸过程图解
细胞质基质
4[H]
6O2
③酶


20[H]
C6H12O6 ①酶
2丙酮酸
②酶

6H2O


2ATP

2ATP
34ATP
12H2O
6CO2 线粒体
有氧呼吸全过程
①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A.乳酸发酵
C6H12O6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
B.酒精发酵
C6H12O6

2C2H5OH(酒精)+ 2CO2+ 少量能量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只进行无氧呼吸的真核生物? 蛔虫
3、概念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 无氧 条件下,通过酶的 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不彻底 氧化分解, 同时释放出 少量能量 的过程。
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① 消耗等量的G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 生的CO2的比例为:
② 产生相同量的CO2,用于有氧呼吸和无 氧呼吸的G比例为:
3:1 1:3
2. (2009年上海卷)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
空气→鼻
肺泡
毛细血管
O2
O2
O2
细 胞
O2
空气中的氧气参与组织细胞的有 氧呼吸至少穿过几层生物膜?
CO2 CO2 CO2
细胞呼吸:指生物体内的 有机物 在细胞内 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 最终生成 CO2 或 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 能量 的总过程。 细胞呼吸的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意义: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ATP
解析: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b条件 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的比为1∶5;c条件 下,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条件下,有氧呼吸吸收 的O2与产生的CO2体积相等(7∶7)。
答案: D
2.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
酒精和CO2或乳酸
能量 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
释放少量能量
相 同
过程 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
点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意义 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物质合成原料
易错必明
方法技能:
如何据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判断细胞呼吸状况?
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能量
2丙酮酸(C3H4O3)+4[H] + 能量 (少量)
② 丙酮酸彻底分解
2丙酮酸 +6 H2O
场所: 线粒体基质 酶
6CO2 +20[H] + 能量(少量)
③ [H]的氧化
24[H] + 6O2
场所: 线粒体内膜 酶 12H2O + 能量(大量)
总:
酶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 能量
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 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 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 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 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三、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原理 实验流程
1、NaOH的作用? 2、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 (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的时间长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