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导入初中美术课
初中美术色彩表现课教案

初中美术色彩表现课教案课程名称:初中美术色彩表现课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冷暖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3.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三要素和冷暖知识)。
2. 色彩的表现技巧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色彩冷暖知识的运用。
2. 色彩表现技巧的掌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讲解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和作用,并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演示和解释。
2. 色彩的冷暖知识:讲解色彩的冷暖概念,分析冷暖色彩在画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感受冷暖色彩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教材中的画作,尝试解读画家运用色彩的方式和表达的情感。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幅画作进行分析,用语言文字描述画家的色彩运用和表达的情感。
四、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冷暖概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多加练习和运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色彩基本知识和冷暖概念,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色彩表现技巧:讲解色彩的搭配原则,分析色彩搭配在画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色彩搭配的方法。
2. 色彩运用的实际操作:讲解色彩运用的实际操作方法,包括色彩的调配、绘画技巧等,并通过示范进行讲解。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的实践操作,完成一幅色彩搭配练习作品。
2. 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美术课教案初中5篇

美术课教案初中5篇美术课教案初中篇1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能够了解构成网页风格的根本元素及根本作用。
了解网页的常见风格和创意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运用网页版面构造搭配的根本技巧,依据网页主题设计表达网页特点的主题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设计表达共性的网页图标及自己的个人网页。
教学重难点了解网页绘制步骤以及要留意的问题。
设计简洁的网页。
教法学法引导、实践、讲解。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引入新课展现网络中的网页或教师自己申请的网页,共学生参考。
二、复习归纳网页的特点及制作的方法。
三、方法探究1、学习网页的根本设计手法,直接进入到互动探究的教学情境。
重点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设计手法的特点,简洁叙述自己宠爱的理由,并留意不同设计手法之间相互的联系。
2、分析网页的表现手法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①把画面归纳为点、线、面的构造形式,分析它们在画面上所占的空间位置,揣摩运用这些元素使画面到达均衡的用意;②规章排列和自由排列给人的不同感受;③利用字体外形、大小、颜色的变化,在表意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图形加以运用;④处理好图形和字体的协调关系,使主题更加明确。
3、小结:在引导学生总结网页设计的根本构成特点时,更加关注网页文字、图标、动画、颜色等根本构成元素的搭配特点。
四、设计网页1、作业要求:课本p36页学习活动二,收集班级成长资料,建立班级网页,展现共性风采。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沟通学生谈自己看到的网页或其他自己心目中的网页等。
1、回忆沟通。
观赏,探究沟通。
2、学生听讲,分析、沟通;理解、体会。
3、学生总结,归纳。
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尝试进展共性网页设计。
学生相互观赏并评价。
美术课教案初中篇2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丰富的颜色之美,初步了解自然颜色形成的缘由与规律。
2、学习写实绘画中颜色运用的根本方法,把握肯定的颜色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
3、在临摹颜色练习中表达出肯定的颜色空间关系。
教学重点:1、学习写实绘画中颜色运用的根本方法,把握肯定的颜色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发布时间:2021-05-12T10:20:17.0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25期作者:苏桂传[导读]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愉快地学习。
作为一名初中美术老师,该如何导入新课呢?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姜山镇中心中学266603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魏书生说过:“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可见,教师只有对课堂教学的导入进行精心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愉快地学习。
作为一名初中美术老师,该如何导入新课呢?一、复习导入法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通过复习旧知识,如对旧课知识进行扼要总结,或提出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关的问题,引出与它们相联系的新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这种导入突出承上启下的作用,提示学生要运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
如上《色彩的纯度渐变》一课时,我先复习“什么是色彩画?”,从而引出有关色彩问题的研究和学习。
二、情景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指教师利用精彩的语言、音乐、视频、图片、实物的呈现及学生的表演,创设切入主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调动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如教学《近大远小的现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近大远小现象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课堂教学导入中可以让不同位置的学生观察同一物体(教师展示该物体),通过自己的观察并在纸上描绘出来,然后再作比较。
这时,就产生了不同的画面,离该物体近的学生所画出来的画面比离该物体远的学生画的画面要大些。
这样的课堂教学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故事导入法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
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
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学习就容易出成果了。
初中美术的教案导入

初中美术的教案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的三要素。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作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2. 色彩的三要素3. 色彩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的三要素。
2. 教学难点:色彩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要素。
2. 示范法:展示色彩运用的实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4.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对色彩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5分钟)1. 激发兴趣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认为色彩在绘画中起着什么作用呢?”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 回顾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绘画知识,如线条、形状等,为学习色彩打下基础。
3. 引入新课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如印象派画作,让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风格吗?它运用了哪些色彩?”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了解色彩。
4. 揭示课题宣布本节课的主题为《了解色彩》,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讲解色彩的定义、分类(如 primary color、secondary color、tertiary color)等基本概念。
2. 讲解色彩的三要素讲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及其作用。
(三)实例展示与实践(10分钟)1. 展示色彩运用的实例展示一些优秀的色彩运用实例,如绘画作品、设计作品等,让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
2. 让学生动手实践分发色卡、画纸等材料,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四)交流与分享(5分钟)1.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让其他同学从中学习。
2.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在绘画、设计等方面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色彩,培养审美情趣。
初中美术课教案优秀3篇

初中美术课教案优秀3篇初中美术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造型表现"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人物肖像速写,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线造型,抓住人物头部的比例结构,形象而生动的表现人物的特征。
本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关系,能在写生练习注入一定的理性思维,提高造型表现能力,为下一课全身动态速写作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人物肖像画只有感性的思维,缺乏理性的观察力及表现力。
新课标要求美术课中淡化技能,但并不是不要技能,所以,在人物结构比例关系的讲解的环节中,我删除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选取最重要的部分结合启发、演示等手段,引导学生认识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关系,培养学生理性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①让学生了解人物五官的基本特征。
②让学生了解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关系及绘画步骤。
2、情感目标通过徒手肖像画的练习,培养学生理性的观察力及造型表现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五官的特征,掌握人物头部的比例结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对人物肖像进行写生。
五、教学过程一、故事情景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学校旁边新开了家超市(欧尚),开业那天你去了吗?人多吗?(学生)去了,人特别的多。
(教师)开业那天很多人都去了,有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女儿也去了,由于人特别的多,就出现了一点意外?这时,该怎么办?(学生)她们走丢了。
到服务台广播女儿的长相以寻求大家帮助。
(教师)由于这位母亲当时很着急,表达的不是很清楚。
于是,工作人员出示了几张画像:你能帮这位母亲认出她的女儿吗?(学生)不能,我们不知道女儿的长相。
(教师总结)我们要从人群中找到一个人,首先要知道她的长相,也就是她的特征(特征: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说明:以身边熟悉的超市开业,让学生处理常见的突发事件导入,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授1、理论新授(教师)下面,我们看看这个女儿的特征:椭圆型的脸,大眼睛,双眼皮,塌鼻子,小嘴巴,有刘海,扎了两个马尾辫。
初中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学生通过普通小学或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的学习,使学生弄懂弄清了小学或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意义和任务,同时也更加清楚了小学或中学美术教育和课程建设的目的和需要。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8篇初中美术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教师要提高对欣赏课的认识,教师首先要对作品有一个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反思。
另外在欣赏的方法手段、教具的使用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教师也要心中有数。
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佳。
2、欣赏时要有重点,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风景画、肖像画,而有的在艺术特色欣赏的同时更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学习领会,《雪中猎人》、《蒙娜丽莎》等,此外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印象。
3、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了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如其中一点其中一处的用色、线条、构图、明暗等。
4、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干巴巴听的现象。
可以采用故事、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还要充分发挥幻灯、挂图、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法,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5、欣赏的时间不可过长,内容过多过滥,学生会厌倦,教师可以把欣赏教学穿插于平时教学之中,使欣赏与传授技能相结合。
6、欣赏后要有检查和总结。
可以采用提问、谈话及笔试的方法来进行。
使之达到复习巩固减少学生遗忘的作用初中美术新课标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自己所在的生活、学习环境,确定主题,设计一幅公益招贴画。
2、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招贴画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认识公益招贴画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感觉公益招贴画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宣传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表现形式。
在阳光下成长初中美术教案

在阳光下成长初中美术教案课程类型:初中美术课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阳光对生物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阳光、生命和自然的感悟。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阳光对生物成长的影响2. 观察和描绘阳光下的生物3. 创作美术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户外活动,观察阳光下的生物,感受阳光对生物成长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阳光与生命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阳光对生物成长的重要作用,如光合作用、生长发育等。
2.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阳光的表现手法,如光影、色彩等。
三、示范演示(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阳光下的生物,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描绘自己观察到的阳光下的生物。
四、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独立创作,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阳光、生命和自然的感悟。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创作中的疑问,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如阳光对生物成长的影响、美术表现手法等。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阳光对生物成长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阳光、生命和自然的感悟的能力。
3. 学生创作作品的质量,如线条、形状、色彩等方面的运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户外观察、新课讲解、示范演示、创作实践、作品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在阳光下成长,体验阳光对生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初中美术教案《春》

教案:《春》——初中美术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学习春天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点和美好。
2. 春天的绘画技巧。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春天的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春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如花草树木的生长、鸟儿的歌唱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认识。
二、春天的绘画技巧(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绘画作品,分析春天的绘画技巧,如色彩的运用、构图的设计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春天的绘画实践。
三、春天的绘画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春天绘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努力。
四、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春天的特点和美好,强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
2. 学生反思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方向。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春天的题材,进行绘画创作。
2.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春天绘画比赛或展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通过分析春天的绘画作品,学生了解了春天的绘画技巧,提高了绘画能力。
在春天的绘画实践过程中,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
通过展示和评价作品,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互相学习和进步。
同时,本节课还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学生通过绘画春天的作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如何巧妙导入初中美术课
面对美术课创新的教育理念,面对与美术学科有着千丝
万缕关系的多元文化,教师的教学设计承载着重担子。而教
学设计的起跑线便是导入,导入是支撑起 40分钟课堂知识
网络的顶梁柱,课堂的连贯性是否强、学生的集中度是否高
都决定于课堂导入的优劣性。对初中美术课的导入,内容的
选择离不开新奇有趣,又离不开与知识难以割舍的连贯性。
一、当一名巧妙的魔术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有《漫画・
卡通画》一课,学生喜爱接触卡通但恐惧手绘卡通是普遍现
象。为此,我特意设置了一节卡通头像设计课:“卡通形象
受大众青睐,各式各样的卡通形象让我们爱不释手,它们广
泛存在于生活中,给我们带来欢乐。但是自己动手设计卡通
形象又会让我们感觉到无从入手。”学生立刻发出身同感受
的感叹。我抓住学生的情绪状态,在黑板写上一个字母“K”,
说:“我可以用五笔将这个字母变成一个卡通形象。”此刻,
学生脸上表情告诉我,他们的思维已经启动了。我在“K”
上增加了“二”“三”“3”“6”“7”,卡通形象展现在大家眼
前,此时学生紧张、疑虑的表情一下子跳跃为喜悦的状态。
接着进入比拼环节,布置了两个字母“L”与”G”,让学生
四人小组在4分钟内完成并进行展示。学生在这次巧变形象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的导入里获得了自信、发散了思维,改变了设计卡通形象难
的想法,最终在五官拼凑游戏环节中出现了许多优秀卡通头
像。
二、音乐是最能抓住学生情绪的武器
八年级下册有《典雅优美的古希腊雕塑》一课,展示
的雕塑作品数量少而且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作品,所以只有
新的雕塑形象才能给学生带来惊喜,带来对雕塑的更多了
解。课堂一开始,我便说:“古希腊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它
默默地留给世人灿烂的文化,其雕塑以永恒的美著称。在欣
赏作品前,我们通过图片走进希腊雕塑的世界里,感受其慑
人的美。直接阅览图片是枯燥的,品红酒要配音乐,那么品
味杰作,我给大家配上一段希腊优美的乐曲。”随着音乐响
起,《主神宙斯》《战神阿瑞斯》《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
阿波罗》《自杀的高卢人》等形象随之出现,它们在音乐的
衬托下更显优雅。学生在音乐衬托中陶醉在优秀雕塑品里,
更投入到希腊艺术的氛围中。以这样的形式导入还解决了学
生对于裸体雕像的羞涩感,认识到这是纯洁无暇的诗章和对
人的尊严的认同,大胆走进多元文化中吸取知识。
三、猜一猜激起学生共同参与的兴趣
八年级上册《有性格的形象》一课,我将两个人物的
脸分割成六部分,制作成“猜一猜”游戏:“人脸由简单的
五官组成,但模样却有千千万万,每个形象都有着自己独特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的性格特色,这些特色就是从五官中反映出来的,依靠五官
特征,警察可以破案。下面我们也来当一回警察,以四人小
组为单位进行竞猜活动,我会将分拆好的人脸局部一个个展
示并进行组合,在此过程中,猜到人物名字的举手说出便是
胜者。”屏幕中旋转出一只耳朵,学生笑声不断。一个额头
飞速出现,学生渐入眉头深锁状态。一个鼻子弹跳着出现,
学生兴奋地喊出“成龙”。第二组人物组合中首先弹出的是
一个额头,接着一个下巴浮现,此时讨论声不断,最终以鼻
子决定了姚明的身份。通过以上的游戏满足了学生爱参与、
爱表现的特点,也流畅地引出了课题。
四、看视频寻答案
八年级下册有《沉雄瑰丽的青铜艺术》一课,课本内
展示了少量青铜器,若单纯依靠看图欣赏,学生的兴趣会相
对较弱。因此,我选择了一段视频:“在初一课程中我们对
何为之青铜有了初步了解,今天我们对青铜器进行深层次的
了解并分享优秀代表作。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卡通片,里面
精彩地重现了古人发现青铜、使用青铜的景象。”说到这里,
学生兴奋起来了,我说:“卡通片固然精彩,但我这里有三
个问题,视频结束后,谁能最快举手正确回答就会获得一份
奖品。请听题:人们为何会使用青铜器呢?究竟它在多少度
高温下会变成液体呢?制作不同青铜物件的铜锡比例是怎
样的呢?”学生自主稳固吸收知识的动机明显增强了。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五、实物触摸竞猜
七年级下册有《在生活中发现肌理》一课,课前我布
置了学生四人小组去寻找生活中有着特殊肌理的物件,上课
前上交到我的黑色袋子里,用于上课实物触摸竞猜活动。调
皮的初中生自然会找一些难以依靠触摸辨认的物件,但在这
寻找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前感受到生活中肌理的存在,既达到
了教学目的又方便了课前导入。课堂开始,我说:“同学们
精心的准备都储存在这个黑色袋子里了,除了自己小组寻找
的物件之外,其它都是一个谜,现在到你们揭开谜底的时候
了,每小组派一名同学到讲台一字型站好并闭上眼睛。”我
依次将物件发给学生,通过触摸看谁最快辨认出来并写在黑
板上。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