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救助》课文内容

《蚂蚁的救助》课文内容
《蚂蚁的救助》课文内容

《蚂蚁的救助》课文内容

《蚂蚁的救助》这篇课文讲述了几只蚂蚁在遇到危难之时相互救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分享了《蚂蚁的救助》的课文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蚂蚁的救助课文内容

夏日的一个午后,我给阳台上的几盆花木浇水。在浇石榴(li ú)时,发现有几只黄蚂蚁浮在水面上挣(zhēnɡ)扎着。我知道,蚂蚁虽不会游泳,但它们是生命力极强的小生灵。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援,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就会渗(shèn)下去,蚂蚁们就可以着陆了。

不一会儿,水没有了。几只蚂蚁在湿漉(lù)漉的泥土上又恢(huī)复了正常活动,但有两只不幸的黄蚂蚁被湿泥埋(mái)住了半截身子,正努力挣扎着向外爬,可又爬不出来。我想,我应该救助一下这两个落难者了。我必须找一样细小的工具,不然,用手指或稍微粗点儿的小棍儿,都有可能将救助变成杀生。

但是,当我从室内取了一枚大头针走出来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两只被埋的蚂蚁同时被另外两只同伴救助着——那两只来救助的黄蚂蚁正在用力向外拉它们的同伴。我放弃了与这两只黄蚂蚁争功的机会,静静地观察着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一只蚂蚁先被同伴救了出来。另一只在同伴的奋力救助下,也从泥土中挣[zhènɡ]出了身子。它们小心翼翼地向四周试探了一番,便迅速(xùnsù)逃离了。奇怪的是,有一只黄蚂蚁却没有离开,而是在救助现场继续衔咬泥土,似乎下面还埋着什么东西。我想看个究

竟,就没有打扰它。不久,我看到有一对小小的触角晃动着露了出来,原来下面还有一个落难的同伴。这次我必须要帮助它们了,因为这场“水灾”是我造成的,我在这些小生灵面前是负有责(zé)任的,甚至可以说是罪过。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tiǎo]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黄蚂蚁看到同伴后,立即上前去亲吻(wěn)触抚(fǔ),并试图将它衔走。这时,被救助的蚂蚁已经恢复过来,与黄蚂蚁互相用触角碰了一下,便一起离开了。

我不是昆虫学家,不知道蚂蚁的救助行为是一种偶然还是出自本能。但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它们确实表现出了一种我们人类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8个,会写的字15个,会掌握的词语14个。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教学准备:演示稿(文字片、图片、录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上,我们结识了一位可敬的动物朋友。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齐读课题“蚂蚁的救助”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

(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

(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

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

学习第二部分:

(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

(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当时,我想,我准备。

(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换一个词,意思不变。(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5)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

①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

明确:“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度更深;从“奋力”一词,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了与第三自然段区分,避免了重复。

②哪幅插图画出了这个情景?看图说说蚂蚁怎样救遇难的同伴?

③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④我看到还在水中的蚂蚁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救助落难的蚂蚁的?

出示句子: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

⑤品味带点词语,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⑥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⑦品味“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

(6)指名读第二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

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

(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写蚂蚁的救助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

2、归纳板书

蚂蚁的救助关爱他人关爱生命互相关爱

3、总结:

小蚂蚁虽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险时,它们奋力相揪,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面对它们,我们怎能不升腾起敬重之情呢?从它们身上,我们也得到了启示,那就是——(看板书总结)。

4、请你对小蚂蚁说一句话。赞美它的品质、精神或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选做题。

2、积累词语。

3、小练笔:小蚂蚁,我想对你说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这一课时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以及作者是怎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写的,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句和词语,引导学生知道蚂蚁是怎样奋不顾身地救助同伴的,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受,使学生明白:做人要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修养的人,要懂得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在他人有难的时候能奋力相助。学习这篇课文既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也让学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关爱。

高一语文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一题

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1.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用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白色污染,都不是万全之策,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污染 环境的问题。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卷一、阅读下面的公交站牌信息,完成练习。(11分) 1.这是____________路公交车,本路公交车的票价为____________。 (4分) 2.此时乘客所在的车站是______________,下一站是____________。 (4分) 3.在冬季,有乘客17:30在始发站候车,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乘坐到此路公交车。(3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15分) 为民药房 999小儿感冒颗粒说明书 [主要成分]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

皮、白薇、薄荷、石膏;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汗出而热不解,头痛鼻塞,咳嗽,口渴咽红。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0.5袋,一岁至三岁一次0.5~1袋,四岁至七岁一次1~1.5袋,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2.感冒初期,怕冷无汗,低烧,大便稀且次数多者慎用。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药2天高热不退者,应去医院就诊。 4.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5.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6.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防潮。 [规格]每袋6克,每盒10袋。 1.今年“六一”儿童节过后,小明8岁的弟弟感冒发烧,妈妈让他到药店买非处方药“999”小儿感冒颗粒,他要去为民药房的几楼买药:______________。(3分) 2.请阅读说明书,简要说说小明的弟弟应该怎么用药及每次用量多少。(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最糟糕的发明》阅读答案

《人类最糟糕的发明》阅读答案 《人类最糟糕的发明》阅读答案 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因为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经无所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该报称,蟑螂曾被誉为顽强生命力的象征,但是自从塑料袋出现后,它甚至超越了蟑绑,将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后一个见证——相信它会带着人类历史进入下一个冰河期。塑料“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从70年代起,塑料袋垄断了欧美超市购物袋的市场。现在仅英国每年就要使用80亿个塑料袋。每次人们使用崭新的塑料袋装东西时,应该想想——也许有一天海龟会把它当作美味的水母一口吞下去,然后悲惨地死于窒息。 塑料食品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它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自然界的光、热、细菌和酶难以将其化解,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它也不会分化、降解;焚烧塑料也不是解决办法,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氯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以大量弃置塑料袋的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与其他国家相比,南非的“白色污染”更为严重。大风吹过,树木上经常挂满了塑料袋,居民还以为是下雪了。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自2001年3月起,爱尔兰政府开始征收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9便士。而英国采取另一措施,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目前,其他国家正在效仿该方案,为“最糟糕的发明”做补救工作。但不知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告别“塑料时代”。 1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答: 13.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说明了什么? 答: 14.第4自然段加点词“该方案”具体指什么? 答; 15.人类对处理废弃塑料袋感到头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参考答案: 12.塑料袋 13.塑料袋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应用。 14.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 15.埋在土里难以分化、降解,燃烧产生有害气体。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讲解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和文学家高尔基的故事。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位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幻灯片展示课后资料袋内容) 请大家打开课本27页,看一下资料袋,谁能为大家读一下资料袋里的内容 点名读 总结:过去很多外国专家认为我国没有石油,,中国用的石油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李四光发现我国的长江流域有大量的第四季冰川活动的遗迹,证明我国陆地上一定有石油,这项发现震惊了全世界,使许多外国专家对中国地质学家刮目相看,可是你们知道吗?李四光这项研究成果的成功居然跟他童年的一块大石头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一起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怎么样了) 2.字词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 í)迹、奇怪、严严实实、平整、震惊研究、推动。 点名读、跟读、齐读2遍 .3.课文 词语大家都读熟了,那么课文大家读得怎么样呢? 在读课文之前,先请同学读一下几个长句子 点名读 开火车检查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认真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同学评价读书情况,交流 老师总结课文内容,幻灯片展示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明白了这块巨石来历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巨石之“怪”: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1幻灯片展示大石头图片 同学们这是一块怎样的大石头,你有什么感受? 同学交流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8分)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小题1: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文中指出的原因有哪些?请至少列出三条理由。(3分) 小题2:第三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3分) 小题3: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用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白色污染,都不是万全之策,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污染环境的问题。 B.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臭”,是因为它是免费赠送的;“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 C.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塑料污染,取得了一定成效。 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但一百多年后被评为“最糟糕的发明”,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了它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小题4:文中提到了哪些解决“白色污染”的办法?你赞成哪一种?简述理由。(3分)小题5: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大胆想象,请再为治理“白色污染”提一条合理化建议。(3分) 小题6:请你为消除“白色污染”拟一条公益广告。(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它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它也不会分化、降解。(2)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氯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3)大量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卷

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卷 一、阅读下面的公交站牌信息,完成练习。(11分) 1.这是____________路公交车,本路公交车的票价为____________。(4分) 2.此时乘客所在的车站是______________,下一站是____________。(4分) 3.在冬季,有乘客17:30在始发站候车,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乘坐到此路公交车。(3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15分) 999小儿感冒颗粒说明书 [主要成分]广藿香、菊花、连翘、 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 薇、薄荷、石膏;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汗出而热不解,头痛鼻塞,咳嗽,口渴咽红。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0.5袋,一岁至三岁一次0.5~1袋,四岁至七岁一次1~1.5袋,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2.感冒初期,怕冷无汗,低烧,大便稀且次数多者慎用。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药2天高热不退者,应去医院就诊。 4.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5.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6.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防潮。 [规格]每袋6克,每盒10袋。 1.今年“六一”儿童节过后,小明8岁的弟弟感冒发烧,妈妈让他到药店买非处方药“999”小儿感冒颗粒,他要去为民药房的几楼买药:____ __________。(3分) 2.请阅读说明书,简要说说小明的弟弟应该怎么用药及每次用量多少。(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拿到药后,仔细地看了一下,说:“这药不能吃!”小明很疑惑。 你知道为什么吗?他应该怎么办?(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14分) 书法教育 【话题背景】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1.从上边的数据调查中你得出什么结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对者认为现在有了电脑,能不能写一手好字已经不重要了,你认为呢?为什么?(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24分) 南京大屠杀 【材料一】2018年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10点,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响彻南京城,全城集体默哀一分钟,悼念在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一场举世震惊的血腥大屠杀

五安全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安全/环境教育 期中过关测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等级________ 一.填空题 1、 ________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人把它评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2、“看起来像水,尝起来辣嘴,喝下去闹鬼,走起来绊腿”这是对________的形象描述。 3、饮水不但能供给人体所需的水分,而且能提供人体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和一些___________,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4、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_____及____________就会渗入土壤,污染__________,破坏___________,间接的威胁人类的健康。 5、洪水来临前我们应该做好一下几点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吸烟的危害不包含哪项() A 产生致癌物质 B 损害身体健康 C 使抵抗力增强 D 缩短生命 2、现在每年的“世界无烟日”是指哪一天() A 3月20号 B 4月7号 C 6月8号 D 5月31号 3、下列哪项不是嚼口香糖的目的() A 排除孤独情绪 B 蛀牙 C 缓解紧张 D 发泄内心的恼怒

4、长岛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已经把海产品养殖结构从原来单一养殖调整为多种综合养殖,下列哪项不属于综合养殖的品种 A 海草 B 扇贝 C 鲍鱼 D 海参 5、下列哪项不是使用太阳灯的好处 A 省钱 B 费电 C 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D 安装很方便 三.判断题 1、周末在家玩游戏没必要控制时间,好不容易才有机会,要一次玩个够。() 2、感冒了,自己的身体抵抗力很好,没必要去医院,随便吃点药就好。() 3、坚持锻炼身体能增强抵抗力,有助于预防传染病。() 4、吃了没有洗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会引起食物中毒。() 5、我们也许无法组织气象灾害的发生,但却可以根据各种预警信号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证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简答题 1、废旧家电有哪些危害 2、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五年级安全教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好帮手;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沉迷网络,不但会严重影响学习,还会对我们的()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最糟糕的发明阅读答案

最糟糕的发明 ①不久前,英国《卫报》评出了“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塑料袋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很难自然降解。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透气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食料或废留在野外的塑料,会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英国《卫报》称,我们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处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东西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②据国外新闻媒体报导,经常有许多海洋动物如海豚、海豹、海龟等由于误食了海洋中的漂浮的塑料废弃物,堵塞消化道而丧生。如今,这事在中国也发生了。西安市动物园近两年来5只鹿、1只美洲驼不明不白地死去,经专家解剖尸体后证实,“凶手”竟是司空见惯的塑料袋,这些动物误食了游人乱丢的塑料袋而命丧黄泉。无独有偶,北京麋鹿园自1995年以来已经发生了十几起麋鹿误食塑料袋而致死的事,科研人员在一头麋鹿的胃中竟然发现了4公斤之多的塑料垃圾! ③塑料袋的发明虽然只有100多年,但是它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显而易见了,它所堵塞的也不仅仅是动物的消化道了。重庆市1998年8月就由于嘉陵江、长江上取水口,致使好几家自来水厂停产减产,害得重庆市民守着两条大江没水喝。 ④据悉,爱尔兰现在已经开始征集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征收13美分的税。这个方法级为有效,爱尔兰塑料袋的使用率降低了百分之九十。在挪威,居民外出购物大都自带塑料袋,因为商店虽然提供塑料袋,但需付费。我国这几年有不少环保组织都搞了布袋赠市民的活动。倡导人们少用塑料袋。但是也没见多少人用环保布袋购物。关键在于塑料袋是白给的,用不用与人们的经济利益无关,看来,要抵制“白色垃圾”,除了宣传、号召之外,还需要采用经济手段。 ⑤塑料袋的问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我们都不能做往自家水井里吐痰的傻事。这种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麻烦的发明还是少点为好。 小题1:.为什么说塑料袋的发明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2分) 小题2:.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2) 科研人员在一头麋鹿的胃中竟然发现了4公斤之多的塑料垃圾! 小题3:.细读第④段,说说国内外抵制“白色污染”的方法有哪些?请列举两条。(2分)小题4:、自限塑令实施两年之后,据国家发改委统计:“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2/3,每年可少排二氧化碳760万~960万吨。”可是如今在农贸市场等地方,限塑令还是一纸空文。在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天,你或者家人有过保护环境的意识或行动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因为塑料袋很难自然降解。(2分) 小题1:“竟然”准确地表明了不可思议,意想不到之情。(2分) 小题1:答:①征税②付费③赠布袋④倡导少用塑料袋(2分) 小题1:只要是有关保护环境的意识或行动均可。联系生活实际1分,谈看法2分。(3分) (1)这里考查对原文内容信息的筛选和提炼。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

初中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初中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初中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了地质学家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告诉我们要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下面是初中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欢迎查看阅读。 初中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着、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着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不懂的知识找资料弄明白。 3.生字、新词卡片。 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生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提问: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问题,还需我们做进一步探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轮读词语: 着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 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 遗(yí)迹奇怪严严实实平整震惊 (2)质疑问难,解难。 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观看录象)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轮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些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练写,评价反馈。

朗读范文60篇 拼音+语音版【修正版】——最糟糕的发明

【推荐阅读】 1、第一题:单音节学习导航 2、第二题:双音节学习导航 5、第四题:第二套:命题说话30篇(真题全) 6、模拟试卷及测试I(7个模拟测试) 7、模拟试卷及测试II(10个模拟测试) 普通话测试总共有四个题目,第三题是朗读作品,分值为30分。主要考察考生在有文字凭借下的语言表达能力。评分以系统提供的朗读作品中的前400个中文(不含标点符号和括住的音节)。 而范文朗读总共六十篇,考试试卷是从六十篇范文中随机选取一篇。要想短期内提高普通话测试分数,可以将六十篇范文多听多读。 第三题是朗读作品的评分规则如下: 1. 错读音节、增读音节、漏音节都属于读音错误,都要扣分。每错读一个音节,扣0.1分;每增读或漏读一个音节,都扣0.1分。 2. 声母、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3. 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4. 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5. 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6. 朗读超时,扣1分。 作品60号音频 60最糟糕的发明00:0002:32

以MP3音频读音为准,如拼音有不对的地方,还请留言批评指正,让更多的人学习。加上拼音后,排版难免会有些不好看,还请谅解,谢谢!!! 朗读作品60号 作zu ò品p ǐn 60号h ào 在z ài 一y í次c ì名m ín ɡ人r én 访f ǎn ɡ问w èn 中zh ōn ɡ,被b èi 问w èn 及j í上sh àn ɡ个ɡè世sh ì纪j ì最zu ì重zh òn ɡ要y ào 的d e 发f ā明m ín ɡ是 sh ì什sh én 么m e 时sh í,有y ǒu 人r én 说shu ō是sh ì电di àn 脑n ǎo ,有y ǒu 人r én 说shu ō是sh ì汽q ì车ch ē,等d ěn ɡ等d ěn ɡ。但d àn 新x īn 加ji ā坡p ō的 d e 一y í位w èi 知zh ī名m ín ɡ人r én 士sh ì却qu è说shu ō是sh ì冷l ěn ɡ气q ì机j ī。他t ā解ji ě释sh ì,如r ú果ɡu ǒ没m éi 有y ǒu 冷l ěn ɡ气q ì,热r è带d ài 地 d ì区q ū如r ú东d ōn ɡ南n án 亚y à国ɡu ó家ji ā,就ji ù不b ù可k ě能n én ɡ有y ǒu 很h ěn 高ɡāo 的d e 生sh ēn ɡ产ch ǎn 力l ì,就ji ù不b ù可k ě能n én ɡ达d á到d ào 今j īn 天ti ān 的d e 生sh ēn ɡ活hu ó水shu ǐ准zh ǔn 。他t ā的d e 回hu í答d á实sh í事sh ì求qi ú是sh ì,有y ǒu 理l ǐ有y ǒu 据j ù。 看k àn 了l e 上sh àn ɡ述sh ù报b ào 道d ào ,我w ǒ突t ū发f ā奇q í想xi ǎn ɡ:为w èi 什sh én 么m e 没m éi 有y ǒu 记j ì者zh ě问w èn :“二èr 十 sh í世sh ì纪j ì最zu ì糟z āo 糕ɡāo 的d e 发f ā明m ín ɡ是sh ì什sh én 么m e ?”其q í实sh í二èr ○○二èr 年ni án 十sh í月yu è中zh ōn ɡ旬x ún ,英y īn ɡ国 ɡu ó的d e 一y ī家ji ā报b ào 纸zh ǐ就ji ù评p ín ɡ出ch ū了l e “人r én 类l èi 最zu ì糟z āo 糕ɡāo 的d e 发f ā明m ín ɡ”。获hu ò此c ǐ“殊sh ū荣r ón ɡ”的d e ,就ji ù是sh ì人r én 们men 每m ěi 天ti ān 大d à量li àn ɡ使sh ǐ用y òn ɡ的d e 塑s ù料li ào 袋d ài 。 诞d àn 生sh ēn ɡ于y ú上sh àn ɡ个ɡè世sh ì纪j ì三s ān 十sh í年ni án 代d ài 的d e 塑s ù料li ào 袋d ài ,其q í家ji ā族z ú包b āo 括ku ò用y òn ɡ塑s ù料li ào 制zh ì成ch én ɡ的d e 快ku ài 餐c ān 饭f àn 盒h é、包b āo 装zhu ān ɡ纸zh ǐ、餐c ān 用y òn ɡ杯b ēi 盘p án 、饮y ǐn 料li ào 杯 (瓶b ēi ( p ín ɡ))、酸 s u ān 奶 n ǎi 杯b ēi 、雪xu ě糕ɡāo 杯b ēi 等d ěn ɡ等d ěn ɡ。这zh è些xi ē废f èi 弃q ì物w ù形x ín ɡ成ch én ɡ的d e 垃l ā圾j ī,数sh ù量li àn ɡ多du ō、体t ǐ积j ī大d à、重zh òn ɡ量li àn ɡ轻q īn ɡ、不b ú降ji àn ɡ解ji ě,给ɡěi 治zh ì理l ǐ工ɡōn ɡ作zu ò带d ài 来l ái 很h ěn 多du ō技j ì术sh ù难n án 题t í和h é社sh è会hu ì问w èn 题t í。

不久前,英国《卫报》评出了“人类最糟糕阅读答案

不久前,英国《卫报》评出了“人类最糟糕阅读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不久前,英国《卫报》评出了①“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②“荣获”这一称号。塑料袋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很难自然降解。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透气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食料或废留在野外的塑料,会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英国《卫报》称,我们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处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东西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③“永生”的。 (二)据国外新闻媒体报道,经常有许多海洋动物如海豚、海豹、海龟等由于误食了海洋中的漂浮的塑料废弃物,堵塞消化道而丧生。如今,这事在中国也发生了。西安市动物园近两年来5只鹿、1只美洲驼不明不白地死去,经专家解剖尸体后证实,“凶手”竟是司空见惯的塑料袋,这些动物误食了游人乱丢的塑料袋而命丧黄泉。无独有偶,北京麋鹿园自1995年以来已经发生了十几起麋鹿误食塑料袋而致死的事,科研人员在一头麋鹿的胃中竟然发现了4公斤之多的塑料垃圾! (三)塑料袋的发明虽然只有100多年,但是它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显而易见了,它所堵塞的也不仅仅是动物的消化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重庆市1998年8月就由于嘉陵江、长江上取水口,致使好几家自来水厂停产减产,害得重庆市民守着两条大江没水喝。 (四)据悉,爱尔兰现在已经开始征集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征收13美分的税。这个方法级为有效,爱尔兰塑料袋的使用率降低了百分之九十。在挪威,居民外出购物大都自带塑料袋,因为商店虽然提供塑料袋,但需付费。我国这几年有不少环保组织都搞了布袋赠市民的活动。倡导人们少用塑料袋。但是也没见多少人用环保布袋购物。关键在于塑料袋是白给的,用不用与人们的经济利益无关,看来,要抵制“白色垃圾”,除了宣传、号召之外,还需要采用经济手段。 (五)塑料袋的问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我们都不能做往自家水井里吐痰的傻事。这种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麻烦的发明还是少点为好。王娅《糟糕的发明》《中国环境报》2003年1月6日有增删 1、细读第(一)段,用简洁的语句问答:为什么塑料袋的发明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第(一)段中①②③处引号的作用。 ①“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表示________________ ②“荣获”表示_______________ ③“永生”表示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主要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说明方法。 4、选文(一)(二)段中加粗词语用得很准确,请说出理由。 似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郭洪燕(三年级组)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词语表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不懂的知识找资料弄明白。 3、生字、新词卡片。 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和文学家高尔基的故事。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位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幻灯片展示课后资料袋内容) 请大家打开课本27页,看一下资料袋,谁能为大家读一下资料袋里的内容点名读 总结:过去很多外国专家认为我国没有石油,,中国用的石油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李四光发现我国的长江流域有大量的第四季冰川活动的遗迹,证明我国陆地上一定有石油,这项发现震惊了全世界,使许多外国专家对中国地质学家刮目相看,可是你们知道吗?李四光这项研究成果的成功居然跟他童年的一块大石头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一起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怎么样了) 2.字词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奇怪、严严实实、平整、震惊研究、推动。 点名读、跟读、齐读2遍 .3.课文

最糟糕的发明阅读答案

答案 23、细读第(一)段,用简洁的语句问答:为什么塑料袋的发明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24、指出第(一)段中①②③处引号的作用。 ①“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表示 ②“荣获”表示③“永生”表示 25、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 26、选文(一)(二)段中加点词语用得很准确,请说出理由。 似乎:竟然: 27、请在第(三)段划横线的地方填上恰当的文字,使上下文连贯畅通。 28、细读第(四)段,说说国内外抵制“白色污染”的方法有哪些?请列举两条。 29、第(五)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 30、六月五日是“世界环保日”,请你为本班的一次环保活动设计一个方案,要求写出这次活动的具体步骤,注意不要写真实地名与校名。 活动目的:抵制白色污染,尽量少用塑料袋。 活动准备:略 活动步骤 23、因为塑料袋很难自然降解。 24、特定称谓反语、讽刺强调 25、举例子列数字 26、似乎:准确地表明我们的地球没有变成塑料星球,但其污染程度已让人触目惊心。竟然:准确地表明了不可思议,意想不到之情。 27、漂浮的塑料袋等白色垃圾堵塞了。 28、答案1:①宣传号召②采用经济手段控制答案2:①征税②付费③赠布袋 ④倡导少用塑料袋29、喻指人类到处乱扔垃圾,糟踏自己的生活家园。 30、例:请环保专家作报告;展示师生收集的图片;校园捡拾塑料袋;向全校发倡议等等。要注意时间性(一次活动),条理性和可行性。 9.为什么说塑料袋的发明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答:因为塑料袋很难自然降解。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好在哪里? 科研人员在一头麋鹿的胃中竟然发现了4公斤之多的塑料垃圾! 答:竟然:准确地表明了不可思议,意想不到之情。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九年级集体备课教学目标 1、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向。 2、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和答题规范。 教学重点 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向。 教学难点 掌握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和规范。 教学方法 以例点拨、自主练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中考链接 阅读《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回答问题: ①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槽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因为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

高山、海洋……塑料袋无所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②该报称,蟑螂曾被誉为顽强生命力的象征,但是自从塑抖袋出现后,它甚至超越了蟑螂,将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后一个见证——相信它会带着人类历史进入下一个冰河期。塑料“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从70年代起,塑料袋垄断了欧美超市购物袋的市场。现在仅英国每年就要使用80亿个塑料袋。每次人们使用崭新的塑料袋装东西时,应该想想——也许有一天海龟会把它当作美味的水母一口吞下去,然后悲惨地死于窒息。 ③塑料食品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它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自然界的光、热、细菌和酶难以将其化解,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它也不会分化、降解;焚烧塑料也不是解决办法,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氧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以大量弃置塑料袋的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④与其他国家相比,南非的“白色污染”更为严重。大风吹过,树木上经常挂满了塑料袋,居民还以为是下雪了。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自2001年3月起,爱尔兰政府开始征收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9便士。而美国采取另一措施,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目前,其他国家正在效仿该方案,为“最糟糕的发明”做补救工作。但不知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告别“塑料时代”。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塑料袋 2、本文说明了什么内容?提示:塑料袋的产生、发展及危害 3、本文采用了什么顺序?提示:逻辑顺序 4、文章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并分析其作用。提示:举例子、作比较、举例略 5、第④自然段加点词“该方案”具体指什么?提示: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 6、读了全文你认为人类怎样才能告别“塑料时代” 提示: (1)自觉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2)多宣传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坏处等。 二、直击中考出示中考要求: 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 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文/张阵 教案基本属性: 教案名称:《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教案信息:鲁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7课《奇怪的大石头》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李四光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的一块孤零零的巨石旁边捉迷藏,时间渐久,李四光对巨石的由来产生了疑问,但是老师和父亲没能解答他的疑问。直到李四光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国以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从秦岭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本文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李四光的问题很有逻辑性,从中可以发现他善于思考、提问的能力。综观全文,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地反映了李四光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二是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写具体的。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__阅读及答案

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阅读答案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摇⒛延谑占蛟偕镁眯б嫔跷⒌囊淮涡运芰习按蛴Ω檬褂每山到馑芰仙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问题1.为神魔称舒施尼的发明为“最糟糕的发明”?请至少列出三条理由。 2.说出第4段中“永生”一次在文中的含义。 3文中提到了哪些解决“白色污染”的办法?你赞成哪一种?简述理由。 4.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大胆想象,请再为治理“白色污染”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5.请你为消除“白色污染”拟一条公益广告。 答案: 1.它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它也不会分化、降解。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氯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大量弃置塑料袋的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2.指塑料袋很难自然降解。 3.任选一项,言之有理即可。 可从:①征税②付费③赠布袋④倡导少用塑料袋中任选一项答题。 4.:①保护环境,请从远离塑料开始。 ②塑料,爱你,就是害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