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18雷雨(3篇)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课件

• •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 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 了,雨声也小了。
试试吧!
女生读7-8段,男生圈出7-8段描写 雷雨后的哪些景物?
•读课文,照样子比一比雷雨 前和雷雨后有什么不同?

雷雨前 黑沉沉
空 气
闷热

不叫
蜘蛛
逃走了
池塘
猜一猜:
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 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的泪珠下。雷雨Fra bibliotek读读想想
●读课文,说一说哪些自然 段写雷雨前,哪些自然段写雷 雨中,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后的 景象?
课文的第(
课文的第( 课文的第(
1 2 3 4 7 5 6 8
)自然段是写雷雨前的景象。
)自然段是写雷雨中的景象。 )自然段是写雷雨后的景象。

青 蛙
不叫
雷雨后
太阳出 来.彩虹 出现了
清新
叫了
又坐在 网上

叫了
(2)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4)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5)天亮起来了。
(3)雨越下越大,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6)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谢谢大家, 再 见!
• 选择喜欢的方式读雷雨前景色的段落(1—3 自然段)。 • 在雷雨前,课文写了哪些景物,请用 圈起来。 • 雷雨前的这些景物又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 些词语体会出来的,说一说。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 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 蝉一声也不叫。 •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 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逃走了。 •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 来越响。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三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三篇】

【导语】《雷⾬》⽤精练的⽂字,为我们描绘了雷⾬前、雷⾬中、雷⾬后的⾃然景象。

雷⾬为我们的⽣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材解析: 本⽂以简炼的语⾔,形象地描绘了⼀幅夏⽇雷⾬图。

全⽂按雷⾬前、雷⾬中、雷⾬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教学⽬标: 1、会认4个⽣字,会写12个字。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激发学⽣观察⽣活中⾃然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理解课⽂内容,感受雷⾬前、雷⾬中、雷⾬后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猜谜语,揭⽰课题,导⼊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师准备了⼀个谜语让⼤家猜,希望⼤家好好动脑筋。

课件出⽰谜语。

导⼊新课。

(板书:18雷⾬) 2、你知道雷⾬有哪些特点吗?(⽣回答雷⾬下的很⼤,⼜打雷⼜下⾬,⽽且发⽣在夏季。

) (⼆)引发兴趣,深⼊了解 1、想进⼀步了解雷⾬的特点吗?结合⽣活实际请同学们说说⾃⼰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

有的说:这场⾬下得可⼤呢!有的说:雷⾬过后的景⾊实在迷⼈。

) 2、有⼀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景象写成了⼀篇⽂章。

同学们想不想看,下⾯请同学们听课⽂范读。

教师出⽰听读要求。

(三)解决问题,检查认字情况 课⽂听完了,谁来回答⽼师的问题。

(课⽂共8个⾃然段,1-3段写雷⾬前,4-6写雷⾬中,7-8写雷⾬后)板书 1、读准字⾳ 刚才同学们读得⾮常认真,连⽣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了,跟他打招呼吧!(出⽰幻灯⽚;⾃读──(谁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谁还愿意读)指名读──男⼥赛读{看来这样难不倒⼤家,去掉拼⾳你还会读吗?}──排⽕车(听⼩⽕车来了,那⼀排能把的⽕车开的⼜快⼜响)出⽰幻灯⽚) 读得真好,把它放到句⼦⾥来读,你还能读好吗?谁来读?(指明读、齐读) 2、记字形 ⽣字宝宝读准了,样⼦记住了吗?(出⽰幻灯⽚)谁有好办法把它们给记住了?(压:⼀间⼯⼚把泥⼟给压碎了。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雷雨》原文及教案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雷雨》原文及教案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雷雨》原文及教案《雷雨》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的教材之一。

以下是《雷雨》的原文和教案:《雷雨》原文:雷雨真可怕,它能打死人。

我害怕雷雨。

昨天晚上也下雷雨。

我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听到“轰”的一声,雷一下子打到我家的房子上,彻底把我吓醒了,然后就杀了我。

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的强大与可怕。

2. 能正确运用逻辑连线法进行配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感。

【教具准备】课文卡片、图片、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

1. 让学生看闪电和下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闪电和雷雨的了解并谈论一下。

2. 通过图片引入新课《雷雨》。

二、呈现新课。

1. 教师首先朗读全文一遍,学生跟读。

2. 教师逐句朗读,学生跟读,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强调雷雨的可怕和危险,并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紧张氛围。

三、课文内容理解。

1. 教师提问:“雷雨真可怕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2.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作者害怕雷雨?(2)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3)发生那件事情后,作者感到了什么?(4)雷雨能杀了作者吗?为什么?四、逻辑连线法配对题。

1. 教师在黑板上画两条线,上面写上数字,下面写上句子。

引导学生根据句意,用直线将数字与句子连接。

2. 学生进行配对练习。

(1)1. 雷雨的声音很大。

2. 雷雨真可怕。

(2)1. 昨天晚上也下雷雨。

2. 我害怕雷雨。

(3)1. 我在床上躺了一会儿。

2. 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4)1. 雷一下子打到我家的房子上。

2. 雷雨能打死人吗?五、语文小知识。

(让学生自己翻书查找答案)1. 拼音:轰、一会儿。

2. 字词解释:彻底。

六、巩固课文。

1.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加强印象。

2. 分角色小组朗读,表演课文内容。

3. 学生进行个别朗读,教师进行点评。

【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

2023最新-二年级雷雨课文教案优秀3篇

2023最新-二年级雷雨课文教案优秀3篇

二年级雷雨课文教案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美丽的编辑帮家人们整编的二年级雷雨课文教案优秀3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

2、抓重点词句品读,想象、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培养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学写观察日记。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作者通过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并启发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

2、教学重点、难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教学对象分析: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好学、好动的特点,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一节课中持续注意的时限只有二十分钟。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视野不够开阔,经验不够丰富,对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所出现的一系列自然景象缺乏感性认识。

多媒体教学声像并茂、视听接合,能以直观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现象,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根据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特点,本课教学首先立足本学科特点,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并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

其次,以本课为载体,通过生动活泼地学习,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利用动画课件,冲破时空限制,创设恰当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过程,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演示法、设境酿情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师生平等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一、激情导入1、(出示谜面)师:小朋友喜欢猜谜吗?(喜欢)那听好了。

①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课文雷雨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课文雷雨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课文雷雨教学设计)下面是我分享的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课文雷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1小学语文《雷雨》说课稿一、今天我说的《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

课文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年段的学生。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会认“压、乱、垂”等四个生字,会写“垂”字。

2、技能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

3、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能写观察日记。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联系生活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二、说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因为在我们南方,雷雨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二、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自主学习”、“课堂展示”三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

通过读,学生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培养着学生的语言的感觉;通过读,课文规范的语言储藏在学生的头脑中。

学生学着,读着,感悟着语言,仿佛置身与那场雷雨中。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第【1】篇〗雷雨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识字教学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从而逐步形成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在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阅读教学中以“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为阅读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采用图文对照、情境创设、想象谈话等多种形式去品悟文章描写的意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制作学生活动卡。

学生准备: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留心观察天气变化。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题目1.导入: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来临了!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播放视频:课文第一幅插图。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3.过渡:同学们真会观察。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6课《雷雨》,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直观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此环节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

2.教师示范读文,学生听读识字,看看解决了哪些生字。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翘舌音:蝉、垂。

4.在小组中,利用生字卡片交流识字方法。

5.汇报识字方法。

(1)压:做一做把手压在语文书上的动作。

用顺口溜识记:广上一点落下,埋在泥土底下。

(2)蝉:课件出示“蝉”的,播放蝉的叫声,使学生了解“蝉”是一种昆虫。

(3)垂:出示蜘蛛垂下来的,引导学生感受“垂”字的整体结构。

课文《雷雨》语文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课文《雷雨》语文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1、课文《雷雨》语文教案一等奖设计教学模式:读思互导式;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对戏剧语言的把握,体会戏剧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教学难点:戏剧语言的分析;教具:投影片录音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语我想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知道,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东西,那就是成语的大量使用,雷雨教案。

比如,如果我们今天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场来势非常迅猛的运动,同学们想想看,你想到了哪一个成语?学生思考,教师提示: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解放区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曾经有一个著名作家还写过一篇著名的作品,题目就叫——明确:暴风骤雨教师述:那么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我国有一剧本的问世,也可以用这一个成语来形容。

它的问世,就好象是一场暴风骤雨一般,震惊了当时整个的剧坛。

从此以后,我国剧坛才有了可以和世界优秀剧本相媲美的话剧作品。

这部话剧,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常演不衰,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目之一。

那么这部话剧作品呢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现当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著名话剧《雷雨》。

(板书课题:雷雨)[过渡]:那么在上新课之前,我想先问问同学们,通过我们的预习,你对这部话剧作品有了多少的了解呢?我想请几位同学起来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学生回答]二、简述《雷雨》的有关情况教师述:这一部《雷雨》创作于1932年,迄今为止刚好是70年。

这么长的历史,但它仍然不断地活跃在国内外的各大舞台之上,据说最近还有人把它搬上了荧屏。

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去看看这方面的录象或电影。

那么我想,一部作品能够具有如此悠久的生命力,总要有它一些独特的魅力,总要能够打动我们读者的心灵,总要能够有助于我们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和思考,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雷雨教案》。

那么《雷雨》的成功之处又在哪里呢?它又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讨的问题。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课文。

三、复习戏剧的有关常识教师述:那么作为一部话剧作品,我们知道,它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或者说要素,我们说,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问]:那么这里的戏剧语言又包括哪些内容呢?[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问]:那么这里的戏剧冲突又指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指人物间的矛盾冲突,更多的体现为人物间的性格冲突。

《雷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雷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雷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认识6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字。

记住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雷雨景色。

4、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积累、揣摩语文、领悟作者形象生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在读中想象雷雨的景象,学习作者观察与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如电影。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播放雷雨的影片,感受雷雨的景象如果要你来描写,你能写得出来吗?初读感知:1、读文:自由读,通顺,流利,质疑。

2、再读:同桌读边读边想象3、再读:圈出你认为描写精彩的语句。

最为形象的语句。

4、交流,解疑。

精读理解:一)大雨到来前的景象想象大雨到来前是什么样的.,跟作者笔下的是否相同,作者为什么能描写的这么传神,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说说大雨到来前作者抓住了几方面来描写,读出这种情景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到如临其境二)风来的景象读风来的感觉作者分几个层次写的风。

都借什么景物来写风。

这种借物写的物的写作方法你有什么体会?三)暴风雨来了作者用了哪个修辞方法来写风,画出你找到的语句。

说说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优点。

《雷雨》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课文18雷雨(3篇)

导读:
《雷雨》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
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
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可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
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
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
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a.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b.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c.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d.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
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
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
后的不同景象。
5.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_下来。一只蜘蛛
从网上_____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__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
_________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
得确切之处。
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
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
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
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
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
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
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
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雷雨》教学设计二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小学赵睿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
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
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
雷雨吧。
二、识字
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
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
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其他
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
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
5.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2)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
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
象?
指名回答(板书:前中后)
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板
书:???)
雷雨前:
(1)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乌云、大风、闪电)
(2)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
景象?
(3)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
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
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4)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
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
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让老师也感受到。齐读1──3自然段。
雷雨中:
(1)出示课件: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这时你听见了什么?(板
书:雨)
(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请自读4──6自然段。
(3)读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4)小结:是呀,雷雨由大变小,真是变化莫测!
(5)让我们一边听雨声,一边带着刚才的感受读一读4──6自
然段。
雷雨后:
(1)出示课件: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结
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板书:彩虹)
(2)是呀,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
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小朋友,你
有什么感受?
(3)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
美丽的景致。
(4)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
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四、拓展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
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
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
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
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雷雨》教学设计片段
1.闭眼听配音,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画一幅你看到的或想象中的“雷雨前”的景象图,并在图下
写几句话,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图,进行交流。
3.写一写。留心观察这一周天气的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