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演化博弈研究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178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秦占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摘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基于环境规制的视角,分析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短期内环境规制将提高污染型企业的成本,从而通过“成本挤占效应”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从长期来看,环境规制会刺激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带来的正效应部分或全部抵消污染产生的负效应。
根据上述分析,为我国企业的绿色发展与技术创新提供政策建议与理论基础。
关键词: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波特假说一、引言随着粗放式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再一次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谈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①。
可见,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近年来,政府为从微观层面降低污染排放与资源消耗,制定并颁布了更加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例如排污许可证、排污税、排污权交易等。
虽然政府出台的环境规制日益增多,执行和监管力度逐渐增加,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依旧任重而道远。
在此过程中,绿色技术创新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有效途径。
然而,我国当下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仍然处于世界落后地位。
所以,在现有的经济环境和环境规制下,探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而为企业的长远与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政策建议就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文献回顾作为公共物品的环境具有负外部性,仅仅依靠市场的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是不可行的,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进行干预,因而环境规制作为政府处理和调节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手段应运而生。
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环境规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的方向也各不相同。
基于本文研究的主题,将现有的文献从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再谈环境保护税设置——基于两类竞争制造企业环保技术创新策略的演化博弈

第39卷第4期2018年7月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T H E T H E O R Y AND P R A C T IC E O F FIN A N C E AND ECON OM ICSV ol.39 No. 4Ju l.2018•财政与税务#再谈环境保护税设置—基于两类竞争制造企业环保技术创新策略的演化博弈于海燕(1.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13)"摘要: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处在竞争的两类制造企业(在位企业和进入企业)的环保技术创新策略问题,考量以环境保护税为主体的环保规制如何科学设置才能更好地促进制造业企业的环保创新。
研究发现:创新效应和市场需求均影响企业创新策略演化的均衡结果,并在两阶段博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市场需求和创新效应共同作用下两类制造企业的生产策略选择方案。
因此,环境保护税的改革与实施应注意掌握好时点,税率的设置应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环保创新效应和产品市场需求,进行区别化的、动态的税率设置,并 加大其他税种对环境保护税的支持。
关键词$环境保护税;制造企业;创新策略(演化博弈中图分类号:F061. 2 文献标识码:A一、弓I言环境恶化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其中工业 污染问题最为严峻。
企业目前的高污染物排放与高 耗能的生产模式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如何引导企业 采用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成为各级政府面临 的主要问题。
世界各国在治污减排,鼓励环保创新 等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不少企业已经领先成为使用环保技术的典范,比如我国能源巨头中石化公司[1]。
然而,更多企业却在选择环保技术时倍感困 惑。
首先,环保技术的实施是以生产成本的增加为代价的,特别是在政府以环境保护税方式介人生产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在降低污染物排放和增加成本之间进行权衡$2]。
其次,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创 新效应的存在使其转型的潜在代价更为高昂$3]。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研究》范文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环境规制日益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关注。
环境规制不仅对企业的生产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创新的机会。
本文旨在探讨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二、环境规制的背景与意义环境规制是指政府或相关机构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对企业生产活动所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措施。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规制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三、技术创新的概念与重要性技术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引入新的生产要素、更先进的生产条件或更新改造原有的生产体系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的过程。
在面对环境规制时,技术创新成为企业适应和应对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因环境规制带来的成本压力,还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
四、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严格的环境规制迫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减少污染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环境规制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这种影响表现在企业通过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来满足环境规制的要求,从而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
五、技术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此外,技术创新还能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同时,技术创新也是企业应对环境规制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绿色发展,降低因环境问题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六、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的实证分析

【经管新视野】收稿日期:2023-06-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规模借用驱动的中国都市圈多重循环网络与治理优化研究”(项目编号:42171174)作者简介:黄伟杰(1995-),台湾彰化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城市管理研究。
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的实证分析黄伟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1)摘要: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一直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层面关注的重要问题。
文章基于中国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微观数据,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研究方法,考察“两控区”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影响作用。
研究发现:(1)“两控区”环境规制的波特效应主要存在于中高分位数的企业,而抑制效应存在于低分位数的企业。
(2)通过RIF 无条件回归的分解结果发现,在各分位点均存在环境规制推动企业生产率增长的技术效应,但是由于结构效应无法有效发挥正向作用,不利于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倒逼效应。
(3)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环境规制的波特效应在城市政策执行程度高、污染密集型行业及国有企业的中高分位数企业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文章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环境规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两控区”政策;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中图分类号:F127;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3)07-0076-07 一、引言为实现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一直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层面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构建适应中国产业绿色转型的环境政策支撑体系,中国出台多种环境规制政策,一般而言,环境管制政策分为命令控制型和市场导向型。
当前,中国环境政策已经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形成了“标准控制-排污收费-排污权市场交易-环境标志”的环境政策执行工具体系[1]。
绿色金融助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演化博弈动态分析和实证研究

绿色金融助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演化博弈动态分析和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在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通过演化博弈论的视角,深入剖析绿色金融如何助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并结合实证研究,为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绿色金融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综述,梳理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后续的演化博弈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将运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构建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
通过模型分析,揭示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演化路径,探讨绿色金融如何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决策和行为。
再次,本文将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演化博弈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分析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和路径,为政策制定和企业实践提供实证支持。
本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提出推动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实践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金融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绿色金融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流向等方式,推动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从演化博弈论的角度,对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绿色金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金融的定义、发展历程、功能与作用等方面。
绿色金融强调在投融资活动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引导资金流向环保、节能、减排等绿色产业。
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波特假说框架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及动态演化的影响

波特假说框架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 创新路径及动态演化的影响
张 倩1,2 姚 平2 1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1) 2 ( 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哈尔滨 150022)
〔摘 要〕 文章基于波特假说从理论推导视角研究环境规制作用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及动态演化 过程。 (1) 基于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理论, 阐释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价值的提升作用, 打破了边际效用 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的传统规律; 结合环境规制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重塑技术创新的供给和需求曲线, 运用均衡模型求解企业的最优供给量, 结合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位移变化, 研究环境规制下企业技术创新的 动态演化路径; (2) 分析了包括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阶段的技术创新动态价值链整合, 研究企业 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动态模式; (3) 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 探讨了政府环境 规制、 企业技术创新和公众环保监督的混合策略均衡动态演化博弈过程。
1 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
环境规制作为重要的制度因素, 在创造有效 技术供给的同时, 改变技术创新需求, 导致企业 技术创新的供求曲线发生位移, 进而产生新的企 业技术创新均衡决策。
收稿日期: 2017-12-21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三位一体的绿色转型机制研究” ( 项目编号: 15CJY035) ; 中
— 52 —
第 8 期( 总第 298 期)
工业技术经济
No������ 8 ( General, No������ 298)
2018 年 8 月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Aug������ 2018
环境污染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

环境污染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
环境污染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
摘要: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对产污企业之间、环保部门和产污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时的`策略选择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产污企业不处理污染物的收益大于处理污染物的收益、环保部门对不处理污染物的企业处罚力度过轻或对产污企业进行监测的成本过高时,环境污染必然发生.要确保环境不被严重污染,就必须对不处理污染物的企业进行严惩,降低不处理污染物的预期收益.同时,要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减少监测成本. 作者:卢方元 Author: LU Fang-yuan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450001 期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ISTICEIPKU Journal: SYSTEMS ENGINEERING - THEORY & PRACTICE 年,卷(期): 2007, 27(9) 分类号: F22 关键词:环境污染复制动态演化博弈演化稳定策略机标分类号: X50 F83 机标关键词:环境污染污染问题演化博弈论博弈分析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污染物企业不处理环保部门产污预期收益严格执法选择行为监测成本队伍建设处罚力度重污染方法策略基金项目:。
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研究——对“波特假说”的检验

业的产业竞争力
[6,7]
环境规制发挥的作用与否的关键在于 “创新补偿”
的生产技术创新
旺等 (2018)
[11]
[8,9]
。 Alpay 等 ( 2002)
[10]
、 刘和
认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会因为行业或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可见, 对
“波特假说”是否成立, 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结论。
已有关于波特假说的研究存在两点不足: (1)
rA = -λ∗f(KP ,LP )∗ êê + úú ∗
(8)
KA
ë F E û
W
< 0。 说明
θ
因为 λ> 0, 代入式 ( 5) , 可得
随着企业在总产出中污染治理投资比重不断增加,
A( K A ,L A )
W
其中,
=
(5)
污染排放会下降。
(6)
由式 (5) 得:
=0
A( K A ,L A )
(1)
( K P ,L P ) ] ≤R
(2)
s.t. W [ A ( K A , L A ) f ( K P , L P ) , θA ( K A , L A ) f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W[ A( K A ,L A ) f( K P ,L P ) ,θA( K A ,L A ) f( K P ,L P ) ]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但不确定这种创新是否可以
不仅与环境规制强度有关, 而且也与经济发展水
提高企业绩效。 “ 狭义假说” 是指国家政府可以
平相关。
弹性的运用环境规制政策, 如政府的经济手段,
更有利于政府激励中小型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1 理论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靳璇黄琨
(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 201306)
摘 要: 绿色经济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也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本文考虑了税收优惠,罚款,创新补贴三种环境 规制工具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互动机制。演化博弈模型的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制度系统下,有限理性假设条件下的企业将逐步 趋向于技术创新,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靳璇 (1995 - ),女,汉族,贵州省毕节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项目评价与投资决策,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黄琨,上海海事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服务运营管理、项目管理与评价、工程管理等。
63
最大化。在本文中我们采取前一种观点,即政府进行环境规制的目
根据演化博弈理论可知,则政府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标是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设政府实施环境规制的总成本为 C。政 府的环境规制工具有三种,分别为税收优惠,创新补贴和罚款。当 政府实施环境规制时,政府为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提供一定比 例的补贴,设补贴系数为 α,即企业若实施技术创新,实际的投入 成本为 (1 - α) * I。此外,假设政府对企业征收的所得税为 T,且 政府将给与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设税收优惠 比率为 β,则实施技术创新企业的税收成本为 (1 - β) * T。在政 府实施环境规制条件下,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则社会获得正效益 W; 若企业仍进行传统工艺制造,则社会获得负效益 - W。且政府 将对进行传统工艺生产企业未能达到环保标准的罚款额为 f。
三、模型建立及分析 演化博弈模型的关键是得出复制动态方程,由该方程得到均衡 解后,基于演化稳定性策略 ( ESS) 这一定义分析均衡解的性质, 最终对动态系统的演化机制作出判断 (谢识予,2017)。 (一) 博弈模型假设 2) 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自然状态下,政府的策略集为 {实施环境规制,不实施环境规制},企业的策略集为 { 进行技术创 新,使用传统技术} 。政 府 和 企 业 都 不 能 完 全 了 解 对 方 的 行 为 及 结 果,只能以一定的概率预测博弈双方的收益期望值。 (3) 企业的收益与成本。假设企业在绿色经济背景下进行技术 创新,需要在技术引进,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资金投入,该 总投入为 I。因为企业在环保方面履行了较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将 获得一定的社会声誉。该省欲将为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因此企业进 行技术创新后的总收益为 R',而企业选择传统工艺的总收益为 R。 因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且获得额外收益,所以有 R'> R。同时,若政府进行环境规制,企业选择技术创新将获得政 府的创新补贴及税收优惠。 (4) 政府的收益与成本。现有文献对政府行为目标的假设可分 为两种,追求本社区社会福利最大化和预算规模最大化或财政收入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演化博弈; 企业技术创新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在由耶 鲁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发布的 《2018 全球环境绩效指数报告》 中, 中国在 180 个参评国家中仅排 120 位。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污染 问题,各生产制造型企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改善这一状况,我 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规制政策来规范企业的排污行为。 环境规制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Poter (1991)、Poter 和 Vander Linde (1995) 指出恰到好处的环境规制会对企业产生正向的外部性 影响。即环境规制 会 促 进 企 业 进 行 技 术 创 新,提 高 生 产 效 率 水 平。 针对这一观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验证了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 之间的关系,大多都支持波特的观点。然而目前多数环境规制与企 业技术创新的文献多侧重于实证检验,有关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 新动态影响的理论分析较少。基于此,本文将构建一个演化博弈模 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选择行为的内在机理。 二、文献回顾 随着污染问题严重,国家相继颁布一系列更加严格的环境规制 政策,企业不得不扩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进行生产工艺及 治污技术的改进,然而,这无疑会增大企业的额外成本。根据国内 外部分学者的论证,企业由于环境规制进行的技术创新决策,取决 于技术创新行为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是否能够弥补起环保成本,使企 业经营绩效提高。 在实证检验方面,Gray 等 (2003) 的研究发现美国造纸厂为了 达到环境规制的标准,会将企业的投资从生产性投资转到污染治理 投资上,从而影响企 业 的 经 营 绩 效。颉 茂 华 等 人 ( 2014 ) 通 过 对 2008 - 2013 年的深沪 A 股上市的重污染行业的公司的研究发现环境 规制会促进重度污染行业的技术创新,但是所带来的企业经营绩效 具有滞后效应。而与之相对的叶红雨和王圣浩 (2017) 的研究通过 引入绿色创新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企业财务绩效短期 有抑制作用,但与企业长期的财务绩效没有直接关系。王锋正等人 (2018) 通过引入政府质量作为调节变量,之争检验了环境规制与 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质量与合理的环境规制政 策对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同等重要。在理论研究方面,游达明和朱贵 菊 (2014) 构建政府和企业间的 “补贴———研发———生产” 的三阶 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处在不同模式下,研发补贴有利于提高企业生
态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盛光华和张志远 (2015) 考虑了内在生产成 本与外部补贴方式,通过演化博弈分析表明政府不同的创新补贴方 式会对 企 业 创 新 模 型 的 选 择 产 生 不 同 的 影 响。曹 霞 和 张 路 蓬 (2017) 将消费者纳入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烟花博弈模型中, 分析了公众环保宣传与税收及创新激励补偿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机制。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单项环境规制措施对企业 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对环境规制的组合 研究较为少见,且对创新投入补贴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创新 模式的选择方 面。在 绿 色 经 济 背 景 下 如 何 选 择 和 整 合 环 境 规 制 工 具,以及多种环境规制工具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任然处于黑 箱状态。因此,本文以已有的文献为基础,构建政府与企业的演化 博弈模型,研究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组合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为企业 实施环境规制措施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