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天际线设计探讨

合集下载

第五立面城市设计导则

第五立面城市设计导则

第五立面城市设计导则第五立面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它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更是为了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设计中,第五立面也就是天空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因此,第五立面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第五立面城市设计导则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城市设计师在设计城市时如何考虑第五立面。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指导原则:1. 考虑城市的整体性城市设计师应该考虑城市的整体性,而不仅仅是单个建筑物。

他们应该考虑如何使城市的天际线更加和谐,如何使建筑物之间的比例和谐,以及如何使城市的整体形象更加美观。

2. 考虑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城市设计师应该考虑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以便设计出符合城市特点的建筑物。

他们应该考虑如何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如何使建筑物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相符合。

3. 考虑城市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师应该考虑城市的可持续性,以便设计出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物。

他们应该考虑如何使建筑物更加节能,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如何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

4. 考虑城市的功能性城市设计师应该考虑城市的功能性,以便设计出符合城市需求的建筑物。

他们应该考虑如何使建筑物更加适合城市的需求,如何使建筑物更加方便使用,以及如何使建筑物更加安全。

5. 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设计师应该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以便设计出符合未来需求的建筑物。

他们应该考虑如何使建筑物更加适合未来的需求,如何使建筑物更加灵活,以及如何使建筑物更加可持续。

总之,第五立面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城市设计师应该遵循这些指导原则,以便设计出符合城市需求的建筑物,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城市图底关系的全程设计方法探索

基于城市图底关系的全程设计方法探索
c e s s de s i g n


概念 明 晰—— 什 么 是 图 底 关 系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图形 是我 们 的感 知 与认 知对 象 ,
懿. ,
图 2 周 庄 水 乡 占镇 机 理 分 析
发为例 ,为实现 个体建筑 的新奇性 ,高层建筑打破 原 有 的 图底 关 系 ,盲 目追 求 更 高到 所 立 之 项 ,尤 其 是 区 域 性 的 设
计项 目一定要精心织补城市的肌理而不是简 单的打
补丁 。
2 . 规划 原 则 规 划 作 为 对 城 市 功 能 、空 问 、形 象 等 的 总 控 行 为 必 然 能 够 对 图 底 关 系 的 和谐 提 供有 力 的 保 障
求同时考 虑观看 互动双 方,这 是实践 中最重 要同时
图 l威 尼 斯 圣 码 町J 场 建 筑 意 向 也 是最 易 被 弱化 的环 节 。 以哈 尔 滨 市 松 花 江 畔 的开
I Ke y wo r d s l u r b a n d e s i n, g i f g u r e ro g nd u p r i n c i p l e , wh o l e p r o ・
基 于城 市 图底关 系 的全程设计方法探 索
Re s e a r c h o f t h e W h o l e Pr o c e s s De s i g n M e t h o d s Ba s e d o n Ur b a n F i g u r e G r o u nd Rel a t i o n s h i p
【 Ab s t r a c t 】 I n a c i t y , t h e t y p e s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s a r e v e r y d i v e r s e .

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市设计的要素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因而,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分析其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设计要素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因而,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分析其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

那么,城市设计包括哪些要素呢?一、城市设计要素的分类哈米德·胥瓦尼在《都市设计程序》(The Urban Design Process)一书中对城市设计的要素的分类和界定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他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八类:①土地使用;②建筑形式与体量;③流线与停车;④开放空间;⑤行人步道;⑥标志;⑦保存维护;⑧活动支持。

而国内有学者则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①城市空间体系;②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③城市边缘与入口;④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⑤视线走廊;⑥水系和绿化。

上述分类方法,对于城市设计要素的界定和划分已带有体系化特征,但仍然存在把城市设计要素与城市构成要素对应和等同化的倾向,从而往往把本质上应该属于某一个城市设计要素体系的内容划分到其他的体系中去,造成研究对象的含混。

综合当代城市设计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成果,笔者认为,把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划分土地使用体系、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城市交通体系、城市景观体系,是符合城市形态要素系统构成的特点和城市设计系统整合的学科特征的,有助于把城市构成形态和空间环境的相关要素互相联系,从而进行整体性和体系化的研究。

二、城市设计要素的构成1、土地使用体系。

城市规划设计要素探讨

城市规划设计要素探讨

城市规划设计要素探讨【摘要】城市规划的设计工作可以衡量一个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的营造是否先进合理。

包括看一个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城市的建设、城市绿化系统的营造以及建筑的节能措施等多个方面。

如何有效对城市规划设计要素进行安排,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文首先对城市规划设计要素进行了概述,对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城市规划设计要素中的节能思想。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要素;建筑节能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要衡量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还要分析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城市建设的实施结果等。

此外还要看城市的绿化系统的营造以及建筑节能措施的实施是否高效等因素。

城市规划设计的要素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为补充并有机结合的整体,其共同的目的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概述1.1 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及任务城市规划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布局以及综合安排城市中的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

根据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的政策、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各个城市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等来布置城市的体系;确定城市性质、城市的规模;统一进行规划、合理的利用城市中的土地。

此外还要综合部署城市的经济、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以保证城市有秩序和协调地发展,使城市建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1.2 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城市规划设计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方针,采用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尽量少占农田。

同时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中各项建设用地,形成合理的功能与布局结构。

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以及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

做到主次分明,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要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协调,这是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基本原则。

此外,安全原则也是城市规划设计中重要的指标体系。

要在编制城市规划设计时考虑到防火、防爆、抗震、防洪等要求,特别注意高层建筑的防火防风等问题。

城市规划案例超详细西班牙巴塞罗那

城市规划案例超详细西班牙巴塞罗那

城市规划重视社 会福利和公共服 务设施的布局和 建设,以满足居 民的基本需求。
巴塞罗那城市规 划注重提高公共 交通和步行友好 的环境,以促进 居民的健康和出 行便利。
城市规划强调文 化多样性和包容 性,保护和传承 历史文化遗产, 为居民提供丰富 的文化活动和场 所。
巴塞罗那城市规 划注重社区参与 和居民福祉,通 过规划手段促进 社区凝聚力和活 力。
城市经济发展成果
旅游业:巴塞罗那 成为全球最受欢迎 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为城市带来巨大的 经济收益。
国际贸易:巴塞罗 那拥有重要的国际 贸易地位,港口和 机场等交通枢纽促 进了与世界各地的 贸易往来。
高科技产业:巴塞 罗那积极发展高科 技产业,吸引了众 多国际知名企业在 此设立研发中心和 总部。
金融业:巴塞罗那 成为欧洲重要的金 融中心之一,拥有 完善的金融体系和 多元化的金融机构 。
城市社会文化规划
教育资源与人才培养
城市规划中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 分布,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 职业技能和素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机构与当地 企业合作,培养符合城市发展需 求的人才
加大对创新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投 入,培养具有创造力和文化素养 的人才
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生态 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址。
添加项标题
政策措施:巴塞罗那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鼓励绿色 出行、推行垃圾分类等,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添加项标题
监管机制:巴塞罗那市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监管机制,对城市管理 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交通规划与基础设施
城市交通系统:巴塞罗那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有 轨电车等。

例谈滨水城市天际线的控制措施

例谈滨水城市天际线的控制措施

例谈滨水城市天际线的控制措施1. 引言西方人有这样的一种观念,若把城市当做一个人,天际线则是他的服饰和包装。

那么我们就可以最通俗的去理解天际线,城市天际线就是城市的曲线,城市向人去展示自己的一种肢体语言。

宁波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前沿阵地及历史文化名城,其特有的“三江六岸”空间格局是形成良好天际线的积极要素。

然而由于近年来城市的快速扩张与建设,三江六岸沿线天际线形态与高度控制上的对立与协调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有效的控制沿江天际线并通过手段来缓解城市发展与理想蓝图之间的矛盾进而形成宁波良好的天际线形象,已经成为宁波提升城市发展绩效、塑造对外旅游品牌与形象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宁波三江六岸整体城市设计的研究,以甬江段为例对宁波天际线进行分析,并基于天际线发展的影响因素对宁波天际线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控制措施和建议。

2. 天际线的定义和演变和构成在《牛津英语字典》中,天际线被定义为建筑物、树木、山峦等以天空为背景所显现的轮廓,这显然是一个宽泛的定义。

实际上城市天际线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主导因素因不同阶段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和更新(图1)。

城市天际线大多数情况下所体现的是这多种景观要素的叠加组合效果,而且更强调整体性而非局部或者细部。

它不仅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城市在高空和远距离的城市风貌,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沿革。

在本质上,天际线的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千百年逐渐形成的。

3城市天际线的管理及滨水城市天际线的特殊性现代都市规划,应着眼于城市美学与街景的历史性空间结构特征,建立包括街景和眺望点在内的城市景观控制规划导则,塑造良好的城市意象。

而滨水城市天际线又有别于其它,它本身已经形成完整的前景空间,开放的滨水空间会让天际线的前景丰富而多参与性,丰富和人性化的滨水城市天际线会让这个城市的亲民度和记忆度进一步增加。

4 宁波甬江两岸城市天际线研究4.1甬江天际线研究背景作为“依水而生”、“以水为魂”并“因水而得名”宁波,三江一直是宁波的标志。

城市空间的复制艺术品乐高建筑天际线系列

城市空间的复制艺术品乐高建筑天际线系列

当·里德·塔克(Adam Reed Tucker)致力为此探索解决之道,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建筑经验告诉当地人和游客,摩天大厦这种凝聚了人类想象力和证明了人类建设水平,人类应该为此感到自豪,而不是对此产生惧怕一类的情绪。

之后,塔克提出了以让建筑与娱乐结合的创意。

2008年,他用乐高积木设计出了第一个属于他的家乡芝加哥的建筑模型—西尔斯塔大厦。

塔克对该建筑进行的高度还原远远超出预期。

相比其他乐高玩具来说,塔克的西尔斯塔大厦建筑模型更像是一件收藏品。

这便是最早的乐高微型建筑模型,标志着乐高建筑系列的开始。

2016年,乐高建筑事务所增加了一个名为“天际线”的新系列。

该系列的设计初衷是通过为每一个著名的标志性建筑设计一组乐高微观模型来重现城市天际线。

同年,威尼斯,柏林和纽约的乐高天际线模型发布。

2017年,悉尼,伦敦的城市天际线也获得了自己的模型。

乐高建筑天际线系列是乐高玩具的子品牌和产品系列,旨在“通过乐高积木来庆祝建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该品牌包括由“建筑艺术家”塔克设计的一系列乐高玩具模型,每个模型中都包含所需部件和建造说明,用以打造一个微型的著名城市建筑。

塔克在解释自己的创意时说:“无论是重建一个世界著名的地标,还是发明一些完全原创的东西,我都利用乐高积木作为一个创造性的媒介来捕捉它设计的本质。

乐高建筑是通过我和乐高团队的共同愿景而发展起来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通过一个几乎人人都能接触到的媒介来体验、理解和享受建筑。

”3作为城市空间的媒介杰出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在讨论“空间的可见性”时,表达了这样一种意思:“我们可以说无论对于我们自己还是对于其他人而言,人们深深眷恋的地方都不一定是可见的……可以通过诸多方式让一个地方成为可见的地方,这些方式包括与其他地方竞争或者发生冲突,在视觉上制造出突出之处,以及利用艺术、建筑、典礼和仪式所产生的力量。

”4这正是乐高建筑系列自2018年来向人们展示的32个模型为所谓空间的“可见行”此所做出的贡献。

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

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

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作者:未知来源:《杭州城市形象研究报告》添加日期:10年04月23日一、杭州城市的性质特点杭州城市有其与众不同的特性: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这样的城市性质是颇为“特殊”的,它不同于一般的中心城市,也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文化名城,又不同于一般的风景旅游城市,三者兼而有之的,在国内乃至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杭州的城市形象,不是向一般的大城市学习看齐就可以了,而是要按“杭州”的“特性”来定位,力求比一般城市高出一筹。

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三者合一为杭州独特的城市性质。

二、杭州城市形象定位的指导思想1、突出杭城的特色意识。

任何时期,在杭州城市建设中,要永远保护西湖风景名胜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坚决防止大拆大建而损坏历史文化名城和西湖风景名胜。

2、突出杭城的生态意识。

使自然环境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各个方面协调配合,不断改善杭城的生态系统、生态结构与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3、突出杭城的多核组团意识。

不能继续按照城市单核向心的城建方针,在老城不受限止地扩大建筑容量与人口容量,致使老城区不堪负荷,难以正常运转。

应充分利用钱塘江的优势,实施跨江发展战略。

4、突出杭城的经济强市意识。

作为在经济和科技方面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的要求,作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和经济重镇要求来建设。

三、杭州城市形象的战略重点1、以西湖为中心,将杭州建设成为一座更具魅力的园林城市与山水城市。

2、以吴山文化广场、南宋皇城遗址与良渚文化遗址为中心,建设与保护好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展现古都、古城的风貌。

3、以钱塘江两岸规划建设为中心,形成现代化大都市的风貌。

4、以运河杭州段整治为中心,形成以古运河历史文化为基础的江南水乡特色。

5、以加强城市管理力度、以法治市为中心,全面加强城市的规划管理、道路管理、治安管理、市场管理、卫生管理、水域(江、河、湖)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市容管理、建设(建筑、管道、公共设施)管理、主要出入口(车站、码头)管理、城郊结合部管理等,从各个方面来塑造杭城的美化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天际线设计探讨
摘要:滨海天际线是展示滨海城市边沿空间形态的标志性景观,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与滨海地区超强度开发正在日益削弱这种景观意象。

文章主要阐述了天际线设计的基本原则,从而结合日照市滨海地区天际线设计实例,针对日照滨海天际线面临的现状,结合其历史人文和自然地貌构成特点,对其滨海天际线进行层次划分与解析,探讨了日照滨海天际线各层次结构与景观效果的协调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滨海城市;山地海岸;天际线;景观组织设计
1引言
城市的实体是由大量的建筑物与地貌组成,当人们的视点远离被观察物时,更容易注意到它们的轮廓,这种以天空为背景的城市剪影被称为天际线。

天际线是城市形体轮廓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城市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滨地区是滨海城市最富活力的空间领域,往往也是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延展的起源,对于城市特色景观形象塑造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天际线作为城市滨海地区景观构成的重点要素之一,组织得当可以升华为滨海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富有诗意的宏观背景与画龙点睛之笔。

因而,在滨海城市景观塑造中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天际线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日照市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一体两翼”的南翼,是以临港工业和海滨休闲旅游业为特色的深水港口城市,鲁南的出海门户和亚欧大陆桥重要的东方桥头堡之一。

2 日照滨海城市天际线设计
2.1现状天际线景观构成及特征
(1)凹凸有致的岸线形态
日照滨海北部岸线为原生态渔港、以保护与旅游为主,中部为沙滩、南部为散货码头,其中海岸线沙滩比例最高;在滨海沿岸沙滩以内覆盖着宽度约150米原生态的森林,林木高度6-7米,是滨海第一层天际线。

海岸线中部设置了若干海水浴场与城市广场,以万平口最为特色;南部石臼港与中部沙滩的交汇处建有灯塔一座,是观海、听涛、看日出的绝妙佳地。

(2)环绕起伏的山体轮廓
日照滨海地貌呈北高南低,北部的卧龙山脉至海岸线距离1.5-2公里,与南
部城市空间紧密相连;是从海岸线方向观察的最重要的山体景观,同时也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城市空间高度格局中起伏变化的绿色背景(图1)。

图1 现状城市资源分布图
(3)种类交织的建筑布局
日照市不仅城市历史悠久,还是近代我国对外开放口岸城市之一。

城市文化的开放性也促成了建筑类型的多样性,在滨海地区内既有海岸沿线留存下来的近代历史建筑与街区,也有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拔地而起的海岸高楼,不同建筑在风格和体量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种类交织的建筑布局既为滨海天际线提供了对比强烈的层次性特征,也对城市滨海天际线控制与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2)。

图2 现状建筑高度分布图
从分布区域看,日照高层建筑集中在日照中心区,其它片区的高层相对较少。

从分布功能看,日照高层建筑多为商业和办公用地,居住建筑以多层为主,地块较大,呈现面状分布;少量高层地块零散分布;教育与公共设施建筑以多层为主,占用地块较大;
从分布状态看,日照高层建筑呈散点分布,沿政府周边的主要道路相对集中,如北京路、烟台路、济南路与迎宾大道两侧高层较为密集;青岛路西侧高层相对集中。

2.2 城市天际线景观的层次分析
城市天际线作为一种景观现象,离不开景观主客体因素及其相互之间必要的视觉条件保证。

由视觉美学意义上看,城市海滨岸线上的景物在纵深方向主要由前景、中景和背景等多层次展现出来。

因此,从客观上根据景观客体的体量和位置进行层次划分、并进行分层次的解析是尤为重要的。

(1)北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学科技园片区
片区为居住与科教,建筑以多层为主,中部局部有高层,整体天际线中高南北低,且较为平缓,制高点为230米高的卧龙山可以清晰观察,无过大体量建筑;城市色彩以白色、暖黄色为主,建筑风格多变,屋顶为红色坡屋顶。

临海近景天际线由沙滩、渔港及部分公共设施建筑构成,较突出的建筑有水
芙蓉大酒店、逸海豪庭、山海天大酒店、海洋馆、钓鱼岛大酒店、金海花园等。

近景天际线高度平缓,海洋馆的体量最大,没有高层标志性建筑。

背景天际线由不同高度的居住建筑构成,包括村庄、多层社区与高层社区等,其中近山社区对山体形成了遮挡,且所处位置将山体背景分为了两段。

(2)日照商务商业中心区
片区以居住与公共绿地为主,同时建设了部分市属办公与商业酒店,高层建筑较多且集中在远景,整体天际线北低南高,近海酒店为区段视觉重点;城市色彩以白色、玻璃蓝为主,建筑多为现代风格,屋顶为平屋顶。

临海近景天际线由沙滩、广场、林带及部分酒店建筑构成,空间节点有万平口广场、灯塔,高层标志性建筑有海纳君豪、海景生态酒店,近景天际线高度变化较大,高层分布较突兀。

背景天际线由不同高度的居住、酒店建筑构成,包括太阳海岸、君临天下、四季圣园与广电中心等,天际线高层分布较为零散,无变化韵律。

(3)日照国家保税港区
片区为港口与居住,建筑以多层为主,南部港口的塔吊与仓库较为凸显,后排建筑不可见;城市色彩以灰色、黑色为主,塔吊为红色较为明显。

临海近景天际线由堤坝、堆场及仓库建筑构成,较突出的建筑为工业仓库。

近景天际线南高北低,没有高层标志性建筑。

背景天际线多为低层建筑,在天际线上不可感知。

2.3 城市天际线景观的组织设计
(1)调整建筑物与山体背景的布局关系,塑造天际线的多样性与识别性
日照滨海地区北段靠近自然山体,城市建设形态讲究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北部旅游开发区作为中心区北向扩张的缓冲带,以较平缓的天际轮廓线为主,且沿岸设景观步行道,强化自然生态的旅游品质;向南近滨海奥林匹克运动公园片区则强调城市人工化建设特色,营造节奏明快、形态丰富的空间韵律感,突出层次分明的滨海特色界面,打造不同特色的高层建筑群落,并在重要通海路径节点设置标志性建筑,增加场所识别性。

(2)调整建筑物高度与密度的关系,塑造天际线的整体协调性
日照滨海地区高层空间布局结构为“显山迎海,一带多轴,核心集聚”。

根据高层适建性多因子综合评价情况,整合日照市滨海高度分布现状,提出日照市滨
海地区高度分区,将滨海地区高层布局在空间管制上分为五类。

1)高层建筑适宜发展区——规划一个高层优先发展带,即青岛路沿线高层发展带,包括滨州路以南的青岛路西侧路段和太公一路以北的青岛路东侧路段。

该片区的建设高度控制在80-100米以上,对于高层节点地区鼓励设置标志性超高层节点地标,形成结构清晰、分布均衡、层次鲜明的高层建筑布局系统。

2)高层建筑适度发展区——规划6条通海高层廊道,包括沿淄博路两侧的中央通海绿廊商务轴及海曲东路、山东东路、太公一路-滨州路、太公二路-学苑路、太公三路通海廊道。

该片区的建设高度控制在50-80米范围内,允许结合道路和市政设施容量验算适度发展高层建筑,同时注重与青岛路高层节点的对比与联系,在高度上形成梯次与节奏,创造高低错落的城市景观与行车景观。

3)高层建筑一般控制区——规划城市高层核心发展带及其过渡区外围圈层为高层建筑一般控制区。

此区域为城市高层核心片区以外无特殊要求的城市建设区域,建筑高度控制在25-50米左右,可根据周边城市空间区域关系及地块的具体情况发展中小高层建筑,以小高层、多层建筑并举为主,结合具体景观和城市规划需要,适当成组成团的空间形态,形成高层集中区的衔接和过渡区域,丰富城市景观层次。

(3)控制天际线体量与通廊,提高天际线景观可视性
滨海天际线的建筑体量应有一定的相似性,体量的对比不宜过于强烈,造成尺度的混乱;避免天际线的沉闷、单调、对视觉的阻碍感,应限制超大体量的建筑。

同时缩小滨海第一建筑界面的街坊尺度,在增加视觉通透性的基础上防止局部建筑占据天际线过多位置。

海岸、山体、公园是稀缺公共资源,因此应满足公共环境的通风需求。

而从城市景观的角度看,景观通廊的设置亦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要对离稀缺公共资源最近的第一排建筑的面宽进行控制。

具体控制措施有:
1)离稀缺公共资源最近的第一排塔楼建筑的最大面宽应控制在75米以内,而这一排塔楼建筑的面宽总和不应超过地块沿稀缺资源一侧边长的60%,有条件的应控制在50%。

2)地块沿稀缺资源一侧边长达到或超过90米的,每75米应设置一条宽度不少于25米的景观通廊,同时景观通廊范围内不应建有碍通风和视线的构筑物。

3 结语
总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天际线已成为城市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

以城市天际线控制为核心的城市设计引导能有效增强城市发展的空间秩序,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在滨海天际线景观设计时,应分析城市天际线的属性、组成、结构层次及特征,注重建筑物与城市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优化建筑天际
线与自然天际线的组合设计,塑造具有多样性、变化性和节律性的天际线景观。

参考文献
[1]查振华.论城市形象的构成[J].城乡规划,2009(5)
[2]毕文婷.城市天际轮廓线的保护与设计[J].重庆建筑,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