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环山城市天际线景观的组织与塑造_以烟...

合集下载

天际线规划原则

天际线规划原则

天际线的概念
天际线,原先所指就为一般的天地相连的交界线,
这里可能是指其规模庞大和连成一片的意思。

天际线(又称城市轮廓或全景,港译天空线)被最适当的描述可能是,由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构成的整体结构,或由许多摩天大厦构成的局部景观。

天际线亦被作为城市整体结构的人为天际。

天际线扮演着每个城市给人的独特印象,
现今世上还没有两条天际线是一模一样的。

在城市中,天际线展开一个广阔的天际景观(多数为全景),因此大城市都被叫作城市风光影画片。

在许多大都会,
摩天大厦在其天际线上都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而其中包括海港的天际线可说是最完美的。

天际线规划原则
1、动态性
城市天际线并非局部的从某一点或某一时间所得到的城市面貌,而是城市在动态发展中的静态展现,必须依据城市整体的风貌规划,着眼城市空间总体布局,优化土地配置,协调建筑形态,引导城市的健康发展,才能将城市的总体发展成果以天际线的形式展现出来。

2、整体性
空间上,城市天际线应该是城市基地、建筑物、构筑物、自然风貌的有机综合;时间上,城市天际线是城市不同发展时期的沉淀,不能被某一时期的建筑流行趋势所掌控,应该是保护原有特色建筑基础上,建设布局新的建筑。

3、美学性
在空间投影上,城市天际线需要遵循美学的一般规律,但也不能局限于单纯的平面构图,需要合理规划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和城市的空间格局。

4、综合性
不应以控制指标和技术性艺术化图纸,掩盖城市天际线形成背后的多方利益求诉和历史原因。

基于公众调查的天津市海河两岸城市天际线规划优化研究

基于公众调查的天津市海河两岸城市天际线规划优化研究

基于公众调查的天津市海河两岸城市天际线规划优化研究李龙沁;王宇宁;李昂;李智芳;焦悦【摘要】城市天际线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在城市形象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公众调查,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海河两岸城市天际线的影响要素进行评价与分析,从而发现不足并提出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海河两岸城市天际线现存层次感不明显、建筑形式单一、起伏过于平缓的问题,建议在保持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平衡的前提下,在主要的视线通廊内增加第二、三层次建筑群,适当提高第二层次部分建筑高度,建立标识型建筑.天津市海河两岸城市天际线的规划优化有利于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同时为我国其他滨水城市空间设计及活力塑造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5页(P155-159)【关键词】城市天际线;公众调查;海河两岸;定量分析;优化方向【作者】李龙沁;王宇宁;李昂;李智芳;焦悦【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城市人地关系日趋紧张,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城市个性和特色逐渐遗失,“千城一面”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大困局[1]。

作为城市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城市天际线不仅体现了城市的整体风貌与品格气质,同时也代表着城市的地域文化与历史沿革,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下城市人地关系变化的新要求。

滨水空间的城市天际线因其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有机融合,具有更加丰富的景观层次和更加多元的景观风貌,因而对滨水天际线的塑造更能凸显城市特色,打造宜居城市形象。

目前对于滨水城市天际线的研究大多关注城市布局,而鲜有人从市民生活的角度关注城市天际线对人居环境及视觉感受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从公众调查的角度出发探讨滨水城市天际线的塑造。

青岛市滨海临河近山地区设计管控技术要点

青岛市滨海临河近山地区设计管控技术要点

青岛市滨海临河近山地区设计管控技术要点1. 背景介绍青岛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城市之一,其城市规划和建设一直备受瞩目。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滨海临河近山地区的规划与设计成为关注焦点。

这一地区位于城市边缘,涵盖了临河风景区、滨海旅游区以及山地生态保护区,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和保护意义。

为了实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管控技术显得尤为关键。

2. 规划与设计原则在滨海临河近山地区的规划与设计中,必须遵循一系列重要的原则。

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要注重景观保护,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打造宜居宜游的环境。

还要重视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3. 城市布局与建筑设计在滨海临河近山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应当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要合理布局城市空间,统筹规划商业、生活、休闲等功能区域,营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

建筑设计应当融合地域特色,尊重当地传统建筑风格,建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群。

还要注重建筑节能环保,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4. 交通运输与智能科技滨海临河近山地区的交通运输和智能科技发展也是设计管控的重点。

在交通规划中,要注重提高公共交通和便捷出行的便利性,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应当借助智能科技手段,构建智慧交通系统,提升城市交通运输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实现智慧出行。

5. 风景区和生态保护该地区涵盖了临河风景区和山地生态保护区,因此设计管控技术要重点关注这些区域的保护和开发。

在风景区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重景观保护和提升游览体验,打造吸引人的旅游目的地。

而在山地生态保护区,要严格控制开发活动,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维护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

6.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我对滨海临河近山地区的设计管控技术颇有感悟。

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是当务之急,我个人认为要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保持地区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滨海城市规划探讨——以烟台开发区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为例

滨海城市规划探讨——以烟台开发区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为例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70滨海城市规划探讨——以烟台开发区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为例江玉坤(肇庆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东肇庆 526060)摘要:烟台开发区地处山东半岛黄海之滨,是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多年保持综合实力前6位,是区域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龙头。

随着开发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产业功能逐步向西部迁移,东区逐步转变为以生活居住、文化娱乐、旅游休闲、商业金融为主,各种服务功能亟待完善,亟须从根本上实现东区城市功能的完善与提升。

文章将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两个层次,针对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策略;烟台开发区[中图分类号] TU985.2[文献标识码] ADiscussion on Coastal City Planning—— A Case of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of the Eastern District in YantaiDevelopment ZoneJiang Yukun(Zhaoq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Planning Compilation Research Center, Zhaoqing Guangdong 526060, China)Abstract: Y antai Development Zone is located in the Yellow Sea on the Shandong Peninsula. It is one of the first 14 national development zones. It has maintained the top 6 in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for many years and is the leader of regional opening u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and rapid expansion of the city scale, the industrial function gradually migrates to the west, and the eastern district gradually transforms into a place of life and living, 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tourism and leisure, and commercial finance. Various service functions need to be improved. Fundamentally, the functions of the eastern district need to be improved. The article will propose corresponding planning strategies for the status quo problems from two levels, namely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Key words: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urban design; strategy; Yantai Development Zone1项目背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建区,是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东区作为开发区的起步区,面临工业搬迁、旧区改造、商业等配套设施匮乏等问题。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景观形象的地域特色的研究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景观形象的地域特色的研究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景观形象的地域特色的研究作者:孙媛媛来源:《度假旅游》2018年第03期摘要:文章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地域环境及文化进行分析,探讨天津滨海新区现有城市景观形象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取天津滨海新区的特色地域文化要素,并提出要将天津地域文化要素融入城市景观形象设计的诸要素之中,最后总结出天津滨海新区景观设计应遵循原则。

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形象设计,有利于发掘城市文化的特色、提升滨海新区城市景观的总体形象设计,符合滨海新区城市定位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滨海新区;景观形象;特色;地域文化符号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3-0061-02滨海新区临近于经济、政治中心的北京,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海洋贸易及航运货物吞吐量居世界前列。

是京津冀发展的重要节点和经济辐射带,是国家开发和开放的重要增长极。

因此,滨海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在京津冀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滨海新区的建设是天津城市建设的名片,是京津冀走向现代、科技、智能的体现,应该在整体的、系统的、科学的思路下进行设计和开发,其中滨海新区的景观形象设计是决定滨海新区整体形象的重要内容。

[1]1 天津滨海新区文化环境及文脉概括。

城市的发展和地狱的发展我们需要研究其历史与源头,寻求文化的脉络。

滨海新区作为北方重要的港口,其临海的地域及环境特点决定了其景观定位和文化内涵。

因此,我们需要分析其文化成因,提取出能代表滨海新区的地域文化符号,将其用在景观设计中。

天津滨海新区由塘沽、汉沽等沿海港口及湿地组成,水系比较丰富,水是其地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文化成因。

由于河海交汇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丰富的盐、渔业,由于盐渔业形成了漕运文化、码头文化、港口文化,这些文化是天津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的文化根基。

这种文化根基为天津滨海新区的整体形象设计及建设开放、多元、现代化的文化定位提供了重要的文脉滋养。

浅谈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景观设计

浅谈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景观设计

浅谈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景观设计发布时间:2021-05-10T16:30:15.423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2月下作者:杨美来[导读] 文章笔者先后参与了多项工程的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现结合实践,以具体工程为例,对海滨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内容及设计要点进行详细分析,供广大景观设计同行参考。

广州市科美都市景观规划有限公司杨美来摘要:文章笔者先后参与了多项工程的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现结合实践,以具体工程为例,对海滨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内容及设计要点进行详细分析,供广大景观设计同行参考。

关键词:海滨景观;规划设计;区位优势;规划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植物设计;交通系统设计前言滨海城市景观是展示城市精神风貌的主要载体。

在进行滨海城市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不仅从景观视觉角度出发,还要将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区域经济发展效益等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在创造出优美城市环境过程中,实现城市环境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景观设计分析1、区位优势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东半岛金沙滩滨海旅游景区内,东起夹河口、西至南京大街、南起防护林、北至黄海,全长16公里,开发区内海岸线迤逦蜿蜒,是烟台的旅游度假圣地。

2、基地现状及存在问题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开发区现状存在不少问题:(1)城市与海滩之间的低通达性,站点平均距离超过6km,常规公交不适宜承担海滨路公交服务的主体;部分过境交通破坏了海滨路的景观休闲功能;海滨路南侧旧式欧风建筑,长期处于空置、老化、破损状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整改花费巨大。

广场景观设施老化缺乏养护,影响海滨路整体景观效果。

(2)沙滩宽度不一,沙质粗糙,利用程度较低;海岸受海浪侵袭,风暴潮灾害频发,抵御灾害天气能力差;河流源短流急,受降雨影响大,易暴涨暴落;防护林树种单一,大部分林木达到成熟进而生长停滞、折断,树冠窄小且偏冠,外貌不整齐;草本层土壤干旱瘠薄,且受风沙危害较重。

“山、海、岛、城”共构的滨海特色片区设计——烟台太平湾码头片

“山、海、岛、城”共构的滨海特色片区设计——烟台太平湾码头片

“山、海、岛、城”共构的滨海特色片区设计——烟台太平湾码头片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发表时间:2019-09-21T13:10:26.8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作者:南文娟[导读] 摘要:近年来,烟台城市建设面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旧城更新的双重压力,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原有城市肌理被逐步破坏,特有的城市风貌正在逐渐丧失。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石景山 100144摘要:近年来,烟台城市建设面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旧城更新的双重压力,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原有城市肌理被逐步破坏,特有的城市风貌正在逐渐丧失。

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维护、延续和彰显烟台滨海城市特有风貌、传承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同时激发老城活力,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空间品质。

设计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和具体方案:一是如何充分体现烟台滨海城市特点,塑造特色滨海城市空间,激发和营造街区活力;二是如何实现对片区内的近代文化遗产、历史街区的保护和传承;三是如何通过存量空间开发实现城市有机、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太平湾码头、滨海公园、古城、区域改造0引言:本方案针对烟台太平湾码头地区业态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展开讨论,对其优劣进行分析,最终以“山,海,岛,城”为核心,确定该地区下一步的业态分布和发展。

1总体概况:1-1区域位置:太平湾码头在烟台市芝罘区胜利路北面,它南依海岸阜民街,东靠烟台山角,西有停泊码头,北横防波长堤,是一个屏障四立的港口。

再加上港口外面有芝罘岛、崆峒岛、扁担岛等天然屏障,所以港内风平浪静,面阔水深,是一个优良的港湾。

本次城市设计研究的陆地范围东起朝阳街,西至西南河路北沿,南起北马路,北至历新路及沿海岸线,总用地面积约 25.55 公顷。

1-2整体风貌1-2-1空间结构:(图 1)基地北侧紧邻大海,沿海内部是城市,东北侧耸立着烟台山,烟台山上是该地区的城市地标烟台塔,南侧远远可以看到塔山顶端的三合塔,作为城市的制高点,是烟台“山、海、岛、城”特色的集中体现区。

城市天际线评价原则

城市天际线评价原则

城市天际线评价原则一、城市天际线是什么呢?城市天际线啊,就像是城市的一张超级大名片。

你站在老远的地方看一座城市,那些高楼大厦的轮廓组合起来的那条线,那就是城市天际线啦。

它可不仅仅是一些建筑物的简单集合哦,它就像一个无声的讲述者,能告诉我们这个城市的好多事儿呢。

比如说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呀,要是天际线里都是那种又高又现代化的大楼,那这个城市的经济可能就比较发达。

还有这个城市的文化特色,有些城市天际线里会有一些很独特的古老建筑,像欧洲的一些城市,那些教堂的尖顶在天际线里就特别显眼,一看就知道这个城市有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

二、风格方面的评价原则1. 独特性一个好的城市天际线得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不能跟别的城市千篇一律。

就像上海的天际线,有东方明珠塔这样独特的建筑在里面,那轮廓就特别容易被人记住。

要是一个城市的天际线看起来和其他城市没什么两样,那就像一张没有特点的脸,很容易被人忘掉的。

这就好比你在一群长得差不多的人里找你的朋友,要是你的朋友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肯定很难一下子就找到他。

2. 和谐性天际线里的建筑之间得相互和谐。

不能有的建筑特别高,旁边的建筑又特别矮,然后风格还完全不搭。

就像你穿衣服一样,你不能上面穿个特别正式的西装,下面配个大花裤衩,那多奇怪呀。

建筑之间的高度、形状、颜色都要搭配得恰到好处。

比如说在一些传统的古镇,那些房子的高度都差不多,都是那种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颜色也都是那种低调的色调,这样看起来就特别和谐,让人感觉很舒服。

三、功能方面的评价原则1. 居住功能城市天际线里的建筑很多都是给人居住的。

那这里面就得考虑居住的舒适度。

要是天际线里全是密密麻麻的高楼,而且楼与楼之间的间距特别小,那住在里面的人肯定很压抑。

相反,如果有足够的绿化空间,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合适,那居民的生活质量就会高很多。

比如说新加坡的一些住宅建筑,虽然也是高楼大厦林立,但是绿化做得特别好,在城市天际线里看起来就很有生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6-3862(2010)09-0077-08城乡规划

城市发展研究17卷2010年9期UrbanStudiesVol.17No.9201077滨海环山城市天际线景观的组织与塑造———以烟台滨海天际线景观特色为例

张建华1潘蕾2(1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上海上大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滨海天际线是展示滨海城市“边沿”空间形态的标志性景观,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与滨海区超强度开发正在日益削弱

这种景观意象。本文针对烟台滨海天际线存在与面临的问题,结合其历史人文和自然地貌构成特点,对其滨海天际线进行层次划分与解析,探讨了烟台滨海天际线各层次结构与景观效果的协调组织问题。【关键词】【关键词】:滨海城市;烟台;山地海岸;天际线;层次结构;特色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2006F3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9CWYJ06)

1滨海环山城市天际线的景观特征及烟台

滨海天际线构成现况

海滨地区是滨海城市最富活力的空间领域,往往也是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延展的起源,对于城市特色景观形象塑造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天际线作为城市滨海地区景观构成的重点要素之一,组织得当可以升华为滨海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和富有诗意的宏观背景与画龙点睛之笔。因而,在滨海城市景观塑造中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天际线组织是城市设计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烟台是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的一个具有7000年人类文明传承史的“古城”、“港城”,城区东北和北部濒临黄海,内部呈现低山、丘陵、平原和海岸等多种地貌类型,是典型的滨海环山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先民聚居营造的智慧文明使烟台滨海景观“山、海、岛、城”有机融合,不仅处处体现出了内涵丰厚的北方滨海城市文化积淀,也为优美海滨天际线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滨海区是烟台近代以来发展最为活跃的敏感地带,其中兼有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多重复合景观资源,是市民、游客文化休闲的理想场所,也是这一个“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中景观展示价值最为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1.1凹凸有致的岸线形态

与城市内陆地区的天际线有所不同,城市滨海地区的天际线具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视觉边界———海面。在垂直方向上,海面起到托浮岸畔和水中景观的基底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宽阔的海面对城市天际线产生了一种水平方向的边界界定,同时为天际线观赏提供了开阔坦荡的视域空间。不同的海岸线形态通过天际线观赏面的变化而影响海岸天际线轮廓的展现。海岸线的平面形态可以分为直线型岸线、凹凸型岸线和岛型岸线三种类型(图1-1)。

图1-1城市滨海岸线的形态类型直线型岸线由于缺乏空间层次,不加相应的处理容易给人以单调乏味之感;凹凸型岸线是指海岸线平面上呈凸凹变化的状态,容易形成面向海域开城乡规划张建华等:滨海环山城市天际线景观的组织与塑造———以烟台滨海天际线景观特色为例78城市发展研究17卷2010年9期UrbanStudiesVol.17No.92010

敞的海湾和延伸入海的陆地景观;岛型岸线是指与近距离海面上天然岛屿隔水相望滨水岸线,一般利于组织岛屿与陆地岸线的对景效果。烟台滨海区岸线形态多属于海岬港湾———凸凹型平面形态,凹凸有致的岸线增添了滨海天际线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从天际线的观赏来看,前凸入海的陆地增加了天际线观赏的视距范围,形成放射状展开的开阔视野,为天际线的观赏创造了多种视角和视域环境,利于展示不同的观赏效果。同时,其自身也往往容易成为人们目光注视的焦点。而向内凹入的海湾岸线部分利于形成环绕海面的沿岸城市开放空间,具有收束视野的效果,是呈现全方位景观展示和组织空间对景的俱佳地形。1.2环绕起伏的山体轮廓山体作为城市天际线的背景层次,具有丰富景观层次的作用。整体映衬城市天际线的同时,作为较为恒定的景观要素,其竖向轮廓属于城市天际线进行人为组织与控制的基础参照系。烟台滨海地带多低山丘陵,城市之中起伏和缓的山峦众多,为形成优美的天际线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滨海区南临奇山山脉,东倚归岱山、北临烟台山,高低有致的山体如同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将市区揽于怀中(图1-2)。同时,东炮台所属的归岱山,西边的烟台山,都是直接延伸入海的山体,既为滨海天际线两端向海面围合延伸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过渡和视觉引导,同时也丰富了滨海天际线的层次美感。

图1-2和缓的山体将滨海区环绕其中1.3种类交织的建筑布局烟台不仅城市历史悠久,还是近代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五大通商口岸城市之一。城市文化的开放性也促成了建筑类型的多样性,在滨海区内既有海岸沿线留存下来的近代历史建筑与街区,也有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拔地而起的海岸高楼,不同

建筑在风格和体量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种类交织的建筑布局既为滨海天际线提供了对比强烈的层次性特征,也对城市滨海天际线控制与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1-3烟台滨海宏观天际线现状建于近代开埠以来、反映城市近代殖民时期城市风貌的历史性建筑和街区,是滨海区的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见证了近代殖民时期西方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具有突出城市历史脉络和文化特色的突出作用。而改革开放后陆续建起的现代化高楼,逐渐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滨海区南侧还将规划建起以世茂大厦为代表的高层商务区。沿滨海区向城市内部腹地推移,则主要是多层张建华等:滨海环山城市天际线景观的组织与塑造———以烟台滨海天际线景观特色为例城乡规划城市发展研究17卷2010年9期UrbanStudiesVol.17No.9201079建筑和小高层建筑,这些建筑的功能类型多为占城市建筑面积最多的居民住宅。由于其高度与形式格调也较为统一,便形成了背景山体和滨海区之间的景观过渡地带。2烟台滨海环山特色环境城市天际线景观层次类型解析城市天际线作为一种景观现象,离不开景观主客体因素及其相互之间必要的视觉条件保证。由视觉美学意义上看,城市海滨岸线上的景物在纵深方向主要由前景、中景和背景等多层次展现出来。因此,从客观上根据景观客体的体量和位置进行层次划分、并进行分层次的解析是尤为重要的。烟台海滨属于环山港湾地貌环境,尤其是烟台山至东炮台、东炮台到玉带山两处海岬港湾地带,由海面上看来,如同一幅半景画作,是展示山、海、岛、城———城市风貌四大要素之中山、海、城景观特色的理想地段,具有城市滨海天际线景观的标志性意义。依据天际线层次类型理论,根据视觉距离的远近差异,从城市规划控制的可操作性出发,我们认为结合烟台城市道路结构和当前城市主要高层建筑的分布状况,应以北马路———大马路、南大街———二马路两条城市主要道路为界,把从海岸至奇山、南山约3km的城市区域划分为前景、中景和背景三个天际

线层次区域(图2-1,2-2),并以此为界线,对城市滨海天际线进行分区分析和优化控制研究,以期达到塑造具有烟台个性特色的优美滨海天际线之目的。

图2-1烟台滨海天际线层次区域划分图2-2烟台滨海天际线层次关系图2.1前景天际线层次前景天际线主要由北马路———大马路以北区域的临海建筑以及其他景观构筑物组成。这些建筑沿海岸路展开呈线型布局的形式,多为尺度较小的低层和多层建筑;风格上既有纯粹的西式建筑,也有采用了西式建筑建造技术和装饰风格的中西合璧形式

的建筑,较为和谐统一。同时,由于建筑顶部大多都为红瓦屋顶勾勒,为近景天际线提供了层次清晰的轮廓界面,利于强化前景天际线横向构图的连续性和可识别性。城乡规划张建华等:滨海环山城市天际线景观的组织与塑造———以烟台滨海天际线景观特色为例80城市发展研究17卷2010年9期UrbanStudiesVol.17No.92010

从海面纵深方向观赏天际线的整体效果看,前景天际线层次适宜由高度和体量较小的建筑组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前景天际线区域不能建设高层建筑,但需要从滨海天际线构成上认真推敲,在不阻挡原有景观视廊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前景天际线非敏感区域酌情修建少量的商业价值突出的新建筑,并使其能够有机地融入到周围建筑与景观环境中去。从沿岸线近距离观赏天际线的局部效果看,滨海区以水平构图为主的近代建筑群是前景轮廓线中最重要和突出的部分,应强调其亲切近人的尺度感觉,避免过大的体量对沿岸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压迫感。前景天际线层次建设新建筑关键是要处理好其与近代旧建筑的关系,使二者有所统一,如尺度相近的挑檐、线脚、形式和谐的装饰母题元素等,新建建筑的高度和宽度则不宜超过历史建筑的轮廓线和切断原有的低层轮廓线。因此,前景天际线层次整体上可采用中间低、两端逐渐增高的方法进行控制,形成连续、完整、形态优雅的建筑界面,保持历史建筑仍处于突出的位置;同时,前景天际线界面的高度不应对中景天际线和背景山体产生遮挡,以利于多层次天际线界面的展示(图2-3)。

图2-3前景天际线理想形式示意图2.2中景天际线层次中景天际线层次由位于南大街———二马路以北、北马路———大马路以南区域的建筑组成,主要表现为处于沿岸纵深方向的高层建筑。尤其是以高层商务区为中心的高层建筑群对于城市景观更具有城市标志性作用,对滨海天际线形态构成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多为城市集中开发新建,其承担的功能具有较强的“国际化趋同性”①,其密集集中的体量则为滨海天际线提供了垂直方向上的轮廓界面,成为滨海区中心位置的背景。当从海面上观赏城市天际线时,人们注意力常常集中在城市的上部轮廓上,这时主要由体量上宏伟挺拔的高层建筑组成的中景天际线成为构成滨海城市天际线的主体。而沿岸线近距离观赏天际线时,高层建筑则主要从布局方式和自身造型两方面影响着滨海天际线。所以,滨海天际线控制必须从海上与陆地两个观赏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慎重地考虑每一幢组成天际线的建筑的造型,强调建筑物的体量和韵律的变化,讲究它与城市整体环境的关系。同时,避免高层建筑与海岸距离过近而形成压

迫感和产生巨大的阴影。目前这一层次类型的建筑形态过于雷同,高度也基本一致,海上远景效果上削弱了滨海城市天际线作为城市标志形象的突出作用。从近景效果看,城市天际线层次性考虑不足。部分高层建筑不当的位置选择和排列方式对滨海城市景观尤其是南部的自然山体形成了一定的视线遮挡,出现了不应有的“视墙效应”②。作为天际线的竖向构图主体部分,中景天际线层次应建立一个视觉中心,不论沿岸还是在海面上观赏,这个视觉中心都是天际线景观的亮点和标志物。它既可以是造型独特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也可以是集中或成簇出现的高层建筑。其位置则宜选在背景山体的山谷处,原因是天际线视觉中心不能够对城市的主要背景山体形成遮挡;在山峰处建筑宜低以留出山体和滨海区的视线走廊,使建筑轮廓

与山体轮廓互相映衬,形成具有起伏变化的天际线(图2-4)。

图2-4中景天际线理想形式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