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隐芝先生的看法
阅读完萧树滋先生的事迹后,请谈谈你的感想

阅读完萧树滋先生的事迹后,请谈谈你的感想示例文章篇一:《读萧树滋先生事迹有感》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萧树滋先生吗?我最近读了他的事迹,心里那叫一个佩服!萧树滋先生,那可是教育界的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好多人的求学之路。
想想看,他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呀!就好比我们爬山,爬一小段就累得气喘吁吁,想要放弃。
可萧先生呢,他一直在教育这座大山里努力攀登,从不言弃。
他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就像一位勇敢的探险家,在未知的领域里勇敢前行。
他难道不怕遇到困难吗?他当然怕!但他更怕的是教育得不到发展,孩子们得不到好的教育。
他为了让教育变得更好,付出了那么多。
我们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知识,我们有时候还会觉得累,觉得烦。
可萧先生呢?他不仅要研究怎么教,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一道数学题做不出来,就发脾气,把本子扔在一边。
现在想想,我那点小困难和萧先生遇到的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呢?萧先生的事迹也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老师。
他们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为我们准备课程,批改作业,关心我们的生活。
他们不也是在像萧先生一样,为了我们的成长默默付出吗?我忍不住问自己:“我能像萧先生那样,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怕困难,一直努力吗?” 我想,我应该努力去做到!萧先生的故事就像一把火,点燃了我心中努力学习的热情。
我要向他学习,不怕困难,勇敢追求知识,将来也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加油吧!示例文章篇二:《读萧树滋先生事迹有感》嘿呀!最近我读了萧树滋先生的事迹,这可真是让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萧树滋先生,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为了教育事业,那是付出了太多太多。
你们能想象吗?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超级英雄,一直在教育的战场上冲锋陷阵。
他努力地探索,不断地尝试,就为了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让我们这些学生能学得更棒!他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我们班的老师。
隐芝先生文章汇总(金击子答众录)

隐芝先生文章汇总(金击子答众录)隐芝先生文章汇总(金击子答众录)前一阵子,先生说欲远游,想给好道者留几句话。
我就推荐该网站给他,他并不太懂上网,所以他的回帖都是他写好了,我以他的名义贴上去的。
我昨天上来一看,发现该贴还在。
我以前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过,我们科长就是1968年生的,后来托福了一个登记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就请辞了。
我好久没跟他联系。
存有一次回去他家玩玩,他正和他爱人谈笑,他爱人就是一个大学教授。
那位科长说道:他从来没钦佩过其他人,但现在他钦佩他的一个同事,钦佩至五体投地。
他爱人反问他为什么钦佩,他说道:此人似乎明长生之道,懂得神仙之学。
他爱人说道:维修保养有方她好像坚信,神仙可不坚信。
我那同事就说道:哪天我明他去家里做客,使你看一看。
我因为身体单薄,平时也好谈性命之学,听了同事的话,我十分感兴趣,迫切希望结识这位先生。
所以后来冒着鄙陋之见识,多次向其执弟子礼,始终未能如愿。
现在先生已走,所以说说往事也无妨。
我每次向先生请教,都作了一些笔记。
各位道友不用以先生称呼我,我也是初学者,受不起。
并且我并没有向那位叫“隐芝”的先生讨得半句口诀(是真话)。
我最初的目的只是把身体练好,虽然跟先生接触不是很多,又无福拜师,但看到效验,也渐渐对长生驻世蠢蠢欲动了,似乎有些得陇望蜀。
我的实修经验不多,入道也不久。
那位先生只是教了我一招用64卦中的屯卦和蒙卦养生的方法,行持了两三年,只能达到强身健体而已,又不敢强求。
而我那位以前的科长,据信什么都没教。
我想再探讨一些妙理,可惜才疏学浅,不能得。
“旗峰居士”若有高招,还望赐教呀近几日至先生住所为其办理退房相关手续,冀有所得,故没闲暇时间玩游戏。
桌上存有一幅先生写下的对联:“绝食草庐饮清风关上长生之门,寓居密室大赏明月把握住阴阳之髓”。
停留片刻,一无所得。
黄庭经云:“作道优游浅群居,抚养性命死守虚空,恬淡无为何思量?羽翼已成正扶疏,长生久视实乃飞来”,岂非先生之曰乎?而如今:玄室未赌长生草,俯首不闻玄妙语。
《吟“贪泉”而不贪的吴隐之》读后感

《吟“贪泉”而不贪的吴隐之》读后感《吟贪泉而不贪的吴隐之》读后感读书思廉是**干部廉洁从政的基本要求。
近日我阅读了《吟贪泉而不贪的吴隐之》这篇文章。
文中叙述吴隐之廉洁自律的典型实例,读后深受启发和教育。
深切感到牢记宗旨,勤政廉政,忠诚履行职责是对当代每一名**干部的基本要求。
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一、正确使用手中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正确使用权力,会让你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不正确使用权力会使你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成为千古罪人。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大公无私,勤政为民,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
读文中吴隐之,他连嫁女儿的钱都没有,不得不把看家狗卖掉去换回几个钱。
至于官宦人家喜庆之日的热闹场面,更是压根儿也没有。
吴隐之先后担任过太守等10余种显要官职,都清廉自持,从不贪图任何非分之物。
他家里连一床像样的被子也没有。
洗衣服时,常常身裹被絮,等待衣服晾干了再穿,他家里用的柴薪,也经常是他妻子刘氏自己搬运。
而我们有些个别领导干部根本不把民生的事当回事,事事讲利益,处处讲排场,在日常的公务事情上全在个人的一个利上,甚至国家的安危都置之度外。
保持廉洁的心才是当好领导干部的根本保证。
国家就象一座大厦,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就是叠起大厦的一块砖,如果砖块不能承受甚至不可能承受(不能切实履行职责)压力,那么大厦迟早会倒塌。
所以,每一个**首先在思想上要建立一个大家庭的观念,没有大家是不会有小家的,没有国泰是没有民安的,要维护这个大家才可安居乐业。
那么我们在平常的工作就要认真负责、勤政廉政、无私奉献,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才是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
二、警钟长鸣,一身正气作为一名***员要时刻做到警钟长鸣,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正确使用权力,甘做人民的公仆,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己自律,严于自察,防微杜渐,才能永葆自己的清白和手中权力圣洁。
《远离芝家哥的地方》读后感

《远离芝家哥的地方》读后感《远离芝家哥的地方》是一本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小说。
作者通过对芝家哥的描述和描绘,展现了一个家族的痛苦和勇气,同时也呈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内心世界。
小说以芝家哥的视角展开,他是一个心地善良、聪明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在小说一开始,他的家族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父亲被迫离家出走,而他和母亲只能靠着些微的收入维持生计。
然而,尽管生活非常的艰难,芝家哥却从未放弃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断的努力,逐渐获得了成功。
小说中的芝家哥和他的家人展现了人性最复杂的一面。
他们有时表现出温暖和爱,有时又显得冷漠和残酷。
芝家哥的母亲,在家庭变故之后,变得十分悲观和消极,她担心和拖累着家人。
然而,当芝家哥取得成就之后,母亲又变得满怀希望和乐观起来。
这种复杂的情感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并让我深思我们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和态度。
通过芝家哥的成长历程,作者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压迫。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中,芝家哥都常常遭受到嘲讽和不公正对待。
然而,他不屈不挠,不断努力提高自己,最终战胜了困难。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和激励,让我意识到只要有勇气和坚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外,小说还通过芝家哥对爱情的探索,展示了爱情的力量和挑战。
他和自己的初恋女友芊芊展开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然而,由于家庭的不同,他们遭遇到了巨大的阻碍。
尽管面对各种困难,芝家哥和芊芊依然坚持维系着他们的感情。
这种深情厚意的爱给人们带来希望和信念,让我相信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
《远离芝家哥的地方》是一部令人难以抗拒的小说。
它通过丰富多彩的情节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示了一个家族的战斗和成长的故事。
同时,它也引发了我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这本小说以其深度和智慧,让我被深深地吸引,并思考很长时间。
它给了我力量和希望,让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远离自己的困境,并追逐自己的梦想。
当代仙人“隐芝先生”语录

当代仙人“隐芝先生”语录(松乙注:本博文章一概原创,唯有此贴从论坛转帖。
两年的老贴了,还是让人开眼界。
)一、熟读《神仙传》的人也许会注意到以下几点:1、成仙之术不只是现在的内外丹两种;2、古仙(指与葛洪同时或之前)大都出现以下特征:驻世时间长久,一般都是几百年;容貌年轻,少有衰老之容。
有些道德极为深厚者,甚至出现女仙貌如童男,男仙貌如童女的瑞相;因大都肉身成圣,很少出现单纯修炼纯阳之气,从而只出阳神的现象;采取白日飞升这种惊世骇俗之壮举,二非后世的坐化,从而留下形骸。
3、再看看后世的所谓修道之徒,将异教的理论引入,竟然鄙视肉身,以出阳神、出舍利为目的,认为肉身不能成圣。
即使炼到出神的地步,容貌仍现衰老之容,驻世时间与庸俗无异,一般就是几十年,坐化时甚至示疾。
葛洪曾说:仙道以不老不死为贵!又说:那些动辄将死亡说成尸解者,何不驻世一二百年然后再尸解?俗语说:无丑陋真人,少衰弱神仙!“示疾”这种现象是和仙家无缘的。
望同道深察之。
顺便提及: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此言极当。
非庸俗开口论天机,只能狂说不能知。
世上浮生无鉴识,及至逢真说道非。
不想炫术自矜,进入网站之目的,只是有数言相告:恢复神仙之本来面目,历史尘封其真面目久矣,不欲异教理论侵染仙颜。
古人至秘且重者,长生之术也,虽裂地连城,不能妄传。
今异教妄夸虚口,鄙视长生,其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又何其毒也!吾人不才,但不忍仙家金华出世术受到异教纂改,愿人人寿域同登且尽我青囊秘术。
诸君整日上网巧言令色,不行实修实证之功夫,顽心放荡,以行无益之事;镂冰雕朽,终无必成之功!诚如吕仙所言:“又叹愚人爱参禅,言尽口快难免死!”,须知:道不可以虚妄得,仙不可以诈伪成,唯贵真功实行!仙家首贵长生!贵效验!贵功夫!行实事,不欲伪造自以为高妙无比之无益之空洞理论。
又,不少人在网上找师以求冲举,深感此举未免徒劳。
昔秦皇汉武举全国之力、倾全国之富、凭雄才大略,仍不能步入仙道之门。
庄子气君子心——观《大师之梅贻琦》有感

庄子气君子心观《大师之梅贻琦》有感
一提到庄子,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闲云野鹤的浪荡君子形象。
不慕虚名,不争权夺势,天上人间坦坦荡荡。
在我眼中,梅贻琦就是一个具有庄生气概的君子。
从1931年起,他担任清华校长后,一生致力于为清华服务,被清华学子亲切地称之为清华终身校长。
他在校任职期间,一直推行通才教育和学术自由主张。
这些在今天看来也正是教育的精髓。
但是,他的大师说更是为人们所周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正因如此,在他的人格感召下,清华汇聚了众多像王国维、陈寅恪、吴有训、叶企孙、钱钟书、华罗庚、钱三强&&众多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术大师。
曾记否,清华之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更不能忘清华之孺子牛梅贻琦。
古往今来,君子者为世人所敬仰,亦是不倦的个人追求,但何为君子却所见不同。
有人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又有人说:是真名士自风流。
那么,俯首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又是否是最好的呢?我不敢妄加评判孰优孰劣,但在我心中一句我从众就是梅贻琦最好的答案。
这难道不是无为而治的智慧闪光吗?这难道不是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吗?古语云: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我看,这就是梅贻琦先生成功的做人做事之道吧!。
隐芝先生文集

隐芝先生文集4.txt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我是学易的,相信大道至简——从善居士读隐芝先生之文一、从养生角度,是有力的实证。
将来是否能成仙,暂且放下。
单从养生角度,隐芝先生的容颜就是有力的实证。
因为实际年龄与长相相差太大了。
如果面相年轻十岁,这种情况的人也有不少。
只要人生活无忧,对一些事情放得下,或者练功什么的,是可以达到的。
隐芝先生送小辈上学,采玉药与其相遇,还有金击子与其相遇的情节,看起来还是令人相信的。
如果有假,呵呵,那他们是一干人等了。
不过,从后面的谈话看得出不是假的。
二、读了隐芝先生的文章,心得如下:我把隐芝先生的文章全打印下来,进行了装订。
对一些句子进行了勾划,细细品味。
(1)他是推崇古仙法的。
我家有一本故事书《魏晋奇道》,是我买来的旧书,里面讲的是魏晋时代的仙鬼神卜之类的故事,里面所讲也是白日飞升。
(2)“阴功暗心修,善行常日积”几句,当然是叫人行善,功夫不间断,人人都在说,其实做起来难啊。
阴功或许讲的就是阴鸷之功,阴鸷之功就是只做不说,不图报,平淡的付出。
有的人做好事了,他不说且怪呢。
(3)“远离男女之色”,这一点也是很难的,家室先不算。
就是喝酒、晚上娱乐,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与黄帝内经道理相同。
我是很少喝酒,晚上也不愿和朋友出去,用世俗的观点来看我很孤僻,别人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吧,反正我不去受罪。
除非是知己,其余的都是通过喝酒拉关系,套近乎罢了。
(4)简则妙。
这一点,我在上面提到。
但正如隐芝先生所言,越是简单的越没人相信,越没人能坚持。
比如:养生里面有叩齿一说,恐怕没人能相信有好处。
也没人能坚持每日锻炼。
假设出了一个有神通的人,大家肯定都争先恐后的去拜访。
(5)吕仙言:此事本然无大巧,只争逐日用功多。
当然说的是日常去做,贵在坚持,从小就做。
等牙齿都掉了再去叩齿也没有意义了。
谈谈你对隐士的看法作文

谈谈你对隐士的看法作文哎呀,说起隐士这个词,我就想起了那些躲在山林里的老神仙。
他们啊,都是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家伙,整天就想着怎么修炼成仙。
我觉得,这种人生态度还是挺值得学习的。
你说,现在的社会,竞争那么激烈,人们都在为了一点点利益而你争我夺。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好累啊。
可是,当我想到那些隐士,他们虽然没有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物质生活,但他们却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他们不用为了房贷、车贷而烦恼,也不用为了孩子的教育费用而发愁。
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
这种生活,真的是让人羡慕不已啊!当然啦,我也明白,成为隐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你要有一颗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以摆脱世俗的纷扰,过上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
你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你还要有一定的修为,才能真正地达到“隐世”的境界。
不过,我觉得,即使我们不能成为真正的隐士,也可以从他们的生活中学到一些东西。
比如说,我们可以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总是抱怨自己的命运。
我们可以学会独立思考,不要盲目地跟风。
我们还可以学会放下执念,不要总是纠结于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担忧。
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去体会隐士的生活态度,相信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所以啊,我觉得,隐士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人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充实和美好的人生。
哎呀,说了这么多,我都有点儿意犹未尽了呢。
不过,好在现在是网络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和学习隐士的生活态度。
比如说,我们可以去看一些关于隐士的书籍和电影,了解一下他们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去参加一些有关心灵成长的讲座和活动,感受一下他们带给我们的启发。
只要我们用心去尝试,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隐芝先生的看法
隐芝的文章是一篇特立独行的文章,观点十分新颖,感情十分真挚,谈话中非常自然,却组成了一篇严谨完整问答语录,在修炼界的震撼十分强烈,他的目的是揭示“仙家的庐山真面目”给同人,而不是要来传授道妙。
文章十分含蓄,能给人很多启发。
但现在却冒出来各种各样的古仙派,派别不少,都是或多或少打着隐芝的旗号,也许有些门派确实有一些真学问。
这和历史是很相似,如同道教东西南北派打着吕洞宾的旗号传授自己的学问一样。
我认为隐芝是一个独行侠,不可能跟这些派别有关系,但这些派别却从隐芝的言论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隐芝和他文中的罗公远有些类似,罗公远长期隐藏形迹,突然在中国最盛世的时候出现,而后消失了。
所以隐芝不可能是这些“古仙派”的祖师。
发表于 2008-9-4 09:04:1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549946461 的帖子
他是否高明,你也是妄言看不出来的,每个人心中有一杆秤啊。
讨论他的目的,是要探讨道教修炼长生失败后,发明了从体内冲出类似生命的东西。
问题
1、从体内冲出类似生命的东西,没法证明就一定能长生不死,说不定也是一种失败,这关系到一个宝贵生命花一生时间去追求的结果的问题,得慎重
2、道教已经唾弃了肉体长生的可能性,现在隐芝却提出来,提得比葛洪还震耳欲聋。
道教当初失败了,是不是没有持之以恒受到“异教”蛊惑?还是当时真的穷途末路被迫变革?
德取隐芝先生善意的谎言
在隐芝表述中,他所重视的古仙都指地仙!
《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都指地仙经。
而他却以一卷《地仙却老要记》,说他修得地仙无福修得天仙,何也???!
天仙经在哪呢?就在世俗的儒、释、道三教中!
修地仙经、修天仙经,本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是修达则必然通达到对方去,实现天仙、地仙皆通,得取圆满!而今人只知天仙经,不知有彼地仙经,故隐芝撒了个谎,要我们明白这两极的平衡。
真正的隐芝,天仙、地仙都通。
他不是没有获得《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而是他获得了这三部经典的奥义,秘不宣说而已!
人们的真正事实是:修地仙经的仰慕天仙经,修天仙经的心仪地仙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取圆满。
古仙所传给我们的经典,其实都只有半部,也即有天仙经在的地方‘无’地仙经,有地仙经在的地方‘无’天仙经,只有融会贯通的人能够见一斑而窥其全豹,也即自个补全那另外的半部仙经。
看了网上一些相关文章整理,我猜隐芝先生其实并没有走远,而且弄了很多化身在这网上呢!大家好好珍惜吧!
引用隐芝原文:
高中时,忽一日异梦,梦见街上有卖药之人,并得神圣药吞入腹中,丹光透骨,紫云笼身。
醒来异之,到街上寻觅,竟如梦中所言。
我曾亲见其囊中有《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欲索取捧读,岂知遭拒,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乃以《地仙却老要记》一卷、并七言律诗一首授之。
因学识有限,读之若堕云雾中。
但一直将之奉若秘玩。
后渐渐摒弃沙门,趋向烟霞。
十年精心,灵得其妙。
如今回想:卖药人岂非仙圣?抑或炼养有成之人?我当日不知《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竟如此尊贵,惑于声色及佛理,不知勤索苦要,致与之失之交臂,如今引为巨恨耳!岂非福惠仅能授此地仙经乎?若地仙者,学者只要精心研习《参同契》《黄庭经》,并深得其中三昧,且内外缘具备,勤修苦炼,亦有可能达到或超乎之也。
隐芝:
治生客,审细察微言。
我曾问先生容颜有别于常人,是天生的还是养生达到的?
先生言:君不能审细查微言,不能承受我的学问。
隐芝:
庸俗开口论天机,
只能狂说不能知;
世上浮生无鉴识,
及至逢真说道非。
隐芝:
我来数次吐衷言,
四大苍生眼不明。
烹出一炉紫灵药,
紫府归去路分明!
(得者永宝之)
——————隐芝,网上喻为真正不老神仙者也。
另名为dongyong,实为“董永”,故事中的不老传说,隐奥难察。
得者永宝之!
隐芝先生仙法的要妙之处。
我是看了隐芝先生的帖子而进入漏尽阁的,从隐芝的帖里,我了解到了仙家的魅力,坚定了自学修仙的意志,也暗暗的悟到了仙学的简妙:
1,修仙是修长生,追求驻颜、返老还少、肉身成圣。
2,佛家的方法会误导仙家修炼,以致终老无功。
3,推荐阅读《神仙传》、《列仙传》,能从《黄庭经》、《参同契》、《道德经》中能招到方法。
4,推崇吕洞宾仙师的丹经。
5,认为修炼简则妙,繁必乱,其要捉得金精固命基而已。
补充内容(2012-1-26 20:35):
6,所修丹功非导引,非服气,非吐呐,非胎息,非存想,非坐忘。
补充内容(2012-10-24 13:12):
7,隐芝先生还熟读了《抱朴子》和陈撄宁先生的书籍、以及《悟真篇》,只是对《悟真篇》的佛家坐禅部分不敢苟同,我也怀疑这部分是后人篡改加进去的。
补充内容(2012-10-24 13:18):
8,隐芝先生应该还没有捉到金精,这只是他的终极目标,因为他自己说:“然大药难卒得办,故我且将御小者以自支持”,可见御小者是能驻颜还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