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九章答案解析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仪器分析课后答案:第十九章 气相色谱法

仪器分析课后答案:第十九章    气相色谱法

第十九章 气相色谱法习题 P511~P5121.实验条件 柱温:80℃;气化室与氢焰检测室温度:120℃;载气:N 2,30~40mL/min ;H 2:N 2=1:1;H 2:空气=1/5~1/10;样品:0.05%(体积分数)苯的二硫化碳溶液(浓度需准确配制);进样量:0.5μL ,进样3次。

已知苯的密度为0.88mg/μL 。

数据:噪声N=±0.01mV ;峰高平均值10.10cm ;半峰宽平均值0.202cm ;记录器灵敏度C 1=0.40mV/cm ;记录纸倒数C 2=0.50min/cm ;衰减K=16(所测峰高为真实高的1/16)。

求检测器的灵敏度S m 及检测限D m 。

解:)/(6021g s mV WC C A S m ⋅⋅⋅⋅= 其中:记录器灵敏度C 1=0.40mV/cm ;记录纸倒数C 2=0.50min/cm22/176.34202.01610.10065.1065.1cm W K h A =⨯⨯⨯=⨯⨯⨯= g g W 732102.21088.05.01005.0---⨯=⨯⨯⨯⨯=g s mV S m /1090.1102.26050.040.076.3497⋅⨯=⨯⨯⨯⨯=- s g gs mV mV s g S N D m m /1005.1/1090.101.02)/(2119-⨯=⋅⨯⨯==2. 在一根甲苯硅橡胶(OV-1)色谱柱上,柱温120℃。

测得一些纯物质的保留时间(s ):甲烷4.9、正己烷84.9、正庚烷145.0、正辛烷250.3、正壬烷436.9、苯128.8、3-正己酮230.5、正丁酸乙酯248.9、正己醇413.2及某正构饱和烷烃50.6。

(1)求出这些化合物的保留指数。

说明应如何正确选择正构烷烃物质对,以减小计算误差;(2)解释上述5个六碳化合物的保留指数为何不同;(3)未知正构饱和烷烃是什么物质? 解:(1)∵t R (甲烷)=t 0=4.9 s,∴ t ’R (正己烷)= 84.9 – 4.9 = 80.0 s, t ’R (正庚烷)=145.0 – 4.9 = 140.1 st ’R (正辛烷)=250.3 – 4.9 = 245.4 s, t ’R (正壬烷)=436.9 – 4.9 = 432.0 st ’R (苯)=128.8 – 4.9 = 123.9 s, t ’R (3-正己酮)=230.5 – 4.9 = 225.6 st ’R (正丁酸乙酯)=248.9 – 4.9 = 244.0 s, t ’R (正己醇)=413.2 – 4.9 = 408.3 st ’R (正构烷烃)=50.6 – 4.9 = 45.7 s∵ I x = 100[z + n ˙(㏒t ’R (x )-㏒t ’R (z ))/(㏒t ’R (z+n )-㏒t ’R (z ))]∴ I 苯= 100[6 + 1˙(㏒123.9-㏒80.0)/(㏒140.1-㏒80.0)]=678.1I 3-正己酮=100[7 +1˙(㏒225.6- ㏒140.1)/(㏒245.4-㏒140.1)]=785.0, I 正丁酸乙酯=100[7 +1˙(㏒244.0-㏒140.1)/(㏒245.4- ㏒140.1)]=799.0, I 正己醇=100[8 +1˙(㏒408.3-㏒245.4)/(㏒432.0-㏒245.4)]=890.1, I 未知物=100[6 +1˙(㏒45.7-㏒80.0)/(㏒140.1-㏒80.0)]=500.1在选择正构烷烃物质对时,应使待测物质的t ’R 位于两个正构烷烃物质之间。

导学-6,7,19章-答案

导学-6,7,19章-答案

医学有机化学导学6,7,19章参考答案汇编第六章芳香烃导学参考答案:1.D 2.D 3.C 4.A 5.C 6.B 7.A 8. B 9.B 10. D五、挑战性问题(以下是往届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能回答出来吗?)6-1 老师,亲电取代活性:苯甲醚>甲苯>溴苯>苯甲醛,为什么?答:苯甲醚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苯环发生p-π共轭,供电子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的诱导;甲基通过+I和σ-p超共轭作用活化苯环,但活化作用较弱;溴因电负性比甲氧基大,吸电子诱导大于供电子共轭效应;醛基的共轭和诱导都是吸电子的。

6-2 老师,书P207页的思考题12-2的答案解析中说“-NO2通过吸电子的诱导和吸电子的共轭效应,表现为强的吸电子基团”,为什么-NH2就是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呢?两者的区别在哪里?答:-NO2的电负性比-NH2要大得多,是一个强的吸电子诱导基团,同时,-NO2中N上没有孤电子对,它的N=O双键与苯环π键形成共轭,由于O的电负性大,而使电子云偏向O,呈现吸电子的共轭效应。

而氨基N上的孤电子对与苯环发生供电子的p-π共轭,且强度大于其吸电子诱导。

6-3老师您好,请问当苯环上的单取代活化基团体积较大时,新引入的基团会更趋向于进入对位而非邻位么?答:是的。

若原有基团的体积比较小或新引入的基团的体积比较小,邻位比对位多,反之,对位比邻位多。

如甲苯的硝化,邻位较对位多,乙苯的硝化,邻对位各为一半,若为叔丁基苯硝化,80%为对位了。

6-4老师,书上P112,2.(3)的酯基不是邻对位定位基吗,为什么答案硝基要加在间位上呢?反应式如下:C OCH3 O HNO3H2SO4C OCH3OO2N答:注意:酯基的羰基连在苯环上,是吸电子的,是钝化基团,属于间位定位基;若酯基的单键氧连在苯环上,是供电子的,是致活的邻对位定位基团。

如:C O O HNO3H2SO4C OONO26-5老师,在芳香烃的二取代中,为什么苯酚的羟基p-π给电子共轭效应大于其吸电子诱导效应,而氯原子与苯基结合时p-π给电子效应要小于其吸电子诱导效应呢?答:酚羟基的供电子共轭大于吸电子诱导,而卤苯因卤素的电负性比羟基大则情况相反。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 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 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 3CH=CHCH 3 答:碳碳双键 (2) CH 3CH 2Cl 答:卤素(氯) (3) CH 3CHCH 3OH 答:羟基(4) CH 3CH 2 C=O 答:羰基 (醛基)H(5)CH 3CCH 3O答:羰基 (酮基)(6) CH 3CH 2COOH 答:羧基 (7)NH 2答:氨基(8) CH 3-C ≡C-CH 3 答:碳碳叁键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

答: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1)Br 2 (2) CH 2Cl 2 (3)HI (4) CHCl 3 (5)CH 3OH (6)CH 3OCH 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极矩(2)H 2C Cl (3)I (4) Cl 3 (5)H3COH(6)H3CCH 3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的碳[Ar (C )=12.0]和16的氢[Ar (H )=1.0],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1)CH 4O (2)C 6H 14O 2 (3)C 7H 16 (4)C 6H 10 (5)C 14H 22 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 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习题解答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 (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 5H 12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 3CH 2CH 2CH 2CH 3;键线式为; 命名:戊烷。

有机化学Chap18~21-周环杂环糖脂类氨基酸复习重点资料

有机化学Chap18~21-周环杂环糖脂类氨基酸复习重点资料

D. 油脂易酸败
7. 维生素 A 为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须,人体缺乏它,会导致夜盲症。它属于( )
A. 单萜
B. 倍半萜
C. 双萜
D. 三萜
8. 下列属于甾族化合物的是( )
有机化学
第4页
有机化学习题集
Chap20、21-杂环、脂类、氨基酸
Chap18-杂环化合物 参考答案
Chap19-杂环化合物 参考答案
A. 葡萄糖
B. 蔗糖
5. α-D-吡喃葡萄糖的 Haworth 式为()
C. 糖原
D. 麦芽糖
6. 下列糖与 HNO3 反应后,产生内消旋体的是()
7. D-吡喃葡萄糖与 1mol 无水乙醇和干燥 HCl 反应得到的产物属于()
A. 醚
B. 酯
C. 缩醛
D. 半缩醛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都符合 Cm(H2O)n 通式
一、选择题 1. D 2. A
二、是非题 1. × 2. √
3. C 4. C 5. A 6. A 3. √ 4. × 5. √
参考答案
7. C 8. B
Chap21 脂类、氨基酸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C 3. A 4. B 5. B 6. C 7. C 8. A
有机化学
第5页
3. 由于β-D-葡萄糖的构象为优势构象,所以在葡萄糖水溶液中,其含量大于α-D-
葡萄糖。( )
有机化学
第3页
有机化学习题集
Chap20、21-杂环、脂类、氨基酸
4. 葡萄糖、果糖、甘露糖三者既为同分异构体,又互为差向异构体。( ) 5. β-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在酸性水溶液中会产生变旋光现象。( )

有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有機化學》(第五版,李景寧主編)習題答案第一章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團的名稱。

(1) CH3CH=CHCH3答:碳碳雙鍵(2) CH3CH2Cl 答:鹵素(氯)(3) CH3CHCH3OH 答:羥基(4) CH3CH2 C=O 答:羰基 (醛基)H(5) CH3CCH3答:羰基 (酮基)(6) CH3CH2COOH 答:羧基(7) NH2答:氨基(8) CH3-C≡C-CH3答:碳碳叁鍵4、根據電負性數據,用和標明下列鍵或分子中帶部分正電荷和負電荷的原子。

GAGGAGAGGAFFFFAFAF答:6、下列各化合物哪個有偶極矩?畫出其方向(1)Br2(2) CH2Cl2(3)HI (4) CHCl3 (5)CH3OH (6)CH3OCH3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極矩(2)H2C Cl(3)I(4)Cl3(5)H3C OH(6)H3CCH3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的碳[Ar(C)=12.0]和16的氢[Ar(H)=1.0],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1)CH4O (2)C6H14O2(3)C7H16(4)C6H10(5)C14H22答:根據分析結果,化合物中沒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在化合物(3)、(4)、(5)中根據碳、氫的比例計算(計算略)可判斷這個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GAGGAGAGGAFFFFAFAF習題解答1、用系統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3)3,4,4,6-四甲基辛烷(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異丙基辛烷2、寫出下列化合物的構造式和鍵線式,并用系統命名法命名之。

(3)僅含有伯氫和仲氫的C5H12答:符合條件的構造式為CH3CH2CH2CH2CH3;鍵線式為;命名:戊烷。

3、寫出下令化合物的構造簡式(2)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4)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答:該烷烴的分子式為C7H16。

有机化学课后题答案chapter19

有机化学课后题答案chapter19

第十九章习题答案19-1根据次序规则,C-S 优先于C-O ,因而其手性碳的构型为R 。

19-2COOH H 2N CH 3H OH(2S ,3R )-2-氨基-3-羟基丁酸19-3C R NH 3H CCR N HO O强拉电子诱导作用+HO OHH H 强的分子内氢键作用稳定离解后的两性离子上式表明两点: ①NH + 3的强拉电子诱导效应致使-COOH 上的H 易解离。

②NH + 3上的正电荷使得羧酸的H +离解后能够在两性离子间形成强的分子内氢键,稳定羧酸根负离子。

19-419-5Asn :41.5280.802.2pI =+=Arg :76.10248.1204.9pI =+=Ser :68.5215.921.2pI =+=19-6CH 2OCNHCHCOOHO2CH 2SCH 3NH 3CHCOO 2CH 2SCH 3CO CH 3++H 2/Pd19-7 a HOCH 2CCOOO+NH 3(excess)HOCH 2CCOO NH 4OH 2/PdHOCH 2CHCOONH 2(Ser)b(CH 3)2CHCH 2COOH2(CH 3)2CHCHCOOHBrNH 3excess(CH 3)2CHCHCOO NH 2(Val)cCOOC 2H 5CH 22H 5Br 225N OOCHCOOC 2H 5COOC 2H 5(A)A(1) OH -22N OOC COOEtCOOEt CH 2CH 2COOH+2NH 3CHCOOHCH 2CH 2COOH(Glu)△(1) OH -AN OOC COOEt COOEt CH 2+2△NH 3CHCOOHCH 2(Phe)d(CH 3)2CHCH 2CHO +NH 3+HCNH 2O(CH 3)2CHCH 2CHNH 2CNH 3O(CH 3)2CHCH 2CHNH 319-8CH H 3N CH 2CH 2OH C O NH CH CH 2C ONH CH CH 2CH 2SCH 3COOThr-Phe-Met 19-9NHCH R 1肽的骨架中C α-N 和C α-C 是可以自由旋转的。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李景宁主编)-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李景宁主编)-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有机化学》(第五版,景宁主编)习题答案第十二章1、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2)Cl CHCH2COOHCH3(4)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3-甲基-3-对氯苯-丙酸 9,12-十八碳二烯酸(6)(8)2-hydroxybutanedioic acid 3,3,5-trimethyloctanoic acid 2-羟基丁二酸 3,3,5-三甲基辛酸2、试以方程式表示乙酸与下列试剂的反应。

3、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4、完成下列转变。

5、怎样由丁酸制备下列化合物?(2)CH3CH2CH2COOHCH3NH2CH3CH2CH2CH=NCH3H+H2OCH3CH2CH2CHO(4)CH3CH2CH2COOH LiAlH CH3CH2CH2CH2OH SOCl2CH3CH2CH2CH2ClNaCNCH3CH2CH2CH2CN(5)CH3CH2CH2COOH LiAlH4CH3CH2CH2CH2OHH+,-H2OCH3CH2CH=CH26、化合物甲、乙、丙的分子式都是C3H6O,甲与碳酸钠作用放出二氧化碳,乙和丙不能,但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后可水解,在乙的水解液蒸馏出的液体有碘仿反应。

试推测甲、乙、丙的结构。

答:(乙醇被氧化为乙醛,再发生碘仿反应)。

7、指出下列反应中的酸和碱。

8、(1)按照酸性的降低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2)按照碱性的降低次序排列下列离子:9、分子式为C6H12O的化合物A,氧化后得B(C6H10O4)。

B能溶于碱,若与乙酐(脱水剂)一起蒸馏则得化合物C。

C能与苯肼作用,用锌汞齐及盐酸处理得化合物D,D分子式为C5H10。

试写出A、B、C、D的构造式。

答: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1.说明下列名词:酯、油脂、皂化值、干性油、碘值、非离子型洗涤剂。

答案:酯:是指酸和醇之间脱水后的生成物,它包括无机酸酯和有机酸酯,如硫酸酯,磷酸酯和羧酸酯。

油酯:是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之间形成的酸类化合物,通常称为甘油三酯。

有机化学 第19章 碳水化合物

有机化学 第19章 碳水化合物
CH2OH
D–葡萄糖
CH2OH CO HO H H OH H OH CH2OH
D–果糖
HO C
H OH HO H
H OH H OH
CH2OH
D–葡萄糖
OH C
HO H H OH
HO H HO H
CH2OH
L–葡萄糖
CH2OH
CO HO H
H OH H OH
CH2OH
CH2OH
CO H OH HO H HO H
D-葡萄糖脎
NH2 NH2 (产物同上)
D-果糖脎
NH2 NH2 (产物同上)
D-甘露糖脎
CH2OH
CH2OH
糖脎有一定熔点,生成脎的反应用于鉴定 或鉴别醛糖、酮糖。
(4) 糖苷(糖甙)的生成
单糖氧环式的甙羟基(半缩醛羟基)比醇羟 基活泼,在酸或酶催化作用下很容易与醇反
应生成缩醛:
HO HO
CH2OOH HO CHOH
CH3OH
干 HCl 或酶
CH2OOH
HO HO
+ OCH3
OH
甲基-β-D-葡萄糖苷
HO HO
CH2OOH HO OCH3
反应可逆。
甲基葡萄糖苷没有甙羟基,在水溶液中
不能转化成开链式,因此不能使Tollens试剂
和Fehlig试剂还原,所以糖苷没有还原性。
(5) 糖醚和糖酯的生成
单糖在碱的存在下,与硫酸二甲酯作用, 所有羟基都醚化:
OH
H+
或酶
CH2OH O
HO HO

1CH2OH
O
6CH2OH
2 HO5
HOOH
HO 3 4 OH
蔗糖[α]20D= +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九章答案解析
第十九章糖类化合物(答案)
2.写出D-(+)-甘露糖与下列物质的反应、产物及其名称。

(1)羟胺(2)苯肼
(3)溴水(4)HNO3(5)HIO4 (6)乙酐(7)苯甲酰氯、吡啶
(8)CH3OH、HCl
(9)CH3OH、HCl,然后(CH3)2SO4、NaOH
(10)上述反应(9)后再用稀HCl处理
(11)反应(10)后再强氧化2.解:D-(+)-甘露糖在溶液中存在开链式与氧环式(α型和β型)的平衡体系,与下列物质反应时有的可用开链式表示,有的必须用环氧式表示,在用环氧式表示时,为简单起见,仅写α-型。

3.D-(+)-半乳糖是怎样转化成下列化合物的?写出其反应式。

(1)甲基β–D-半乳糖苷(2)甲基β–2,3,4,6-四甲
基-D-半乳糖苷
(3)2,3,4,6-四甲基-D-半乳糖
(4)D-酒石酸
3.解:
5.有一戊糖C5H10O4与胲反应生成肟,与硼氢化钠反应生成
C5H12O4。

后者有光学活性,与乙酐反应得四乙酸酯。

戊糖
(C5H10O4)与CH3OH、HCl反应得C6H12O4,再与HIO4反应得C6H10O4。

它(C6H10O4)在酸催化下水解,得等量乙二醛(CHO-CHO)和D-乳醛(CH3CHOHCHO)。

从以上实验导出戊糖C5H10O4得构造式。

你导出的构造式是唯一的呢,还是可能有其他结构?
5.解:推导过程。

(1)戊糖与胲反应生成肟,说明有羰基存在。

(2)戊糖与NaBH4反应生成(C5H12O4)说明是一个手性分子。

(3)C5H12O4与乙酐反应得四乙酸酯说明是四元醇(有一个碳原子上不连有羟基)。

(4)C5H10O4与CH3OH、HCl 反应得糖苷C6H12O4,说明有一个半缩醛羟基与之反应。

糖苷被HIO4氧化得C6H10O4,碳数不变,只氧化断链,说明糖苷中只有两个相邻的羟基,为环状化合物,水解得和,说明甲基在分子末端,氧环式是呋喃型。

递推反应如下:
C5H10O4可能的结构式为:
6.在甜菜糖蜜中有一三糖称做棉子糖。

棉子糖部分水解后得到双糖叫做蜜二糖。

蜜二糖是个还原性双糖,是(+)-乳糖的异构物,能被麦芽糖酶水解但不能为苦杏仁酶水解。

蜜二糖经溴水氧
化后彻底甲基化再酸催化水解,得2,3,4,5-四甲基-D-葡萄糖酸和2,3,4,6-四甲基-D-半乳糖。

写出蜜二糖的构造式及其反应。

6.解:推导过程:
(1)蜜二糖是还原性双糖,说明它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

(2)蜜二糖是(+)-乳糖的异构物,能被麦芽糖酶水解,说明它
是由半乳糖和葡萄糖以α-苷键结合的双糖。

(3)
7.柳树皮中存在一种糖苷叫做糖水杨苷,当用苦杏仁酶水解时得D-葡萄糖和水杨醇(邻羟基甲苯醇)。

水杨苷用硫酸二甲酯和氢
氧化钠处理得五甲基水杨苷,酸催化水解得2,3,4,6-四甲基-D-葡萄糖和邻甲氧基甲酚。

写出水杨苷的结构式。

7.解:(1)糖水杨苷用苦杏仁酶水解得D-葡萄糖和水杨醇,说明葡萄糖以β-苷键与水醇结合。

(2)水杨苷用(CH3)2SO4和NaOH处理得五甲基水杨苷,说明糖水杨苷有五个羟基,产物酸化水解得2,3,4,6-四甲基-D-
葡萄糖和邻甲氧基甲酚(邻羟基苄甲醚),说明葡萄糖以吡喃式存在并以苷羟基与水杨醇的酚羟基结合。

此糖水杨苷的结构如下:
8.天然产红色染料茜素是从茜草根中提取的,实际上存在于茜草根中的叫做茜根酸。

茜根酸是个糖苷,它不与拖伦试剂反应。


根酸小心水解得到茜素和一双糖——樱草糖。

茜根酸彻底甲基化后再酸催化水解得等量2,3,4-三甲基-D-木糖、2,3,4-三甲基-D-葡萄糖和2-羟基-1-甲氧基-9,10-蒽醌。

根据上述实验写出茜根酸的构造式。

茜根酸的结构还有什么未能肯定之处吗?8.解:推导过程:
(1)茜根酸不与拖伦试剂反应,说明无游离半缩醛羟基存在。

可见茜根酸的结构未肯定之处在于:(1)D-木糖和葡萄糖的构型(α,β型);(2)樱草糖是否是还原糖,因此,樱草糖出现两种结构式。

9.去氧核糖核酸(DNA)水解后得一单糖,分子式为C5H10O4(I)。

(I)能还原拖伦试剂,并有变旋现象。

但不能生成脎。

(I)被溴水氧化后得一具有光学活性的一元酸(II);被HNO3氧化则得一具有光学活性的二元酸(III)。

(I)被CH3OH-HCl处理后得α和β型苷的混合物(IV),彻底甲基化后得(V),分子式C8H16O4。

(V)催化水解后用HNO3氧化得两种二元酸,其一是无光学活性的(VI),分子式为C3H4O4,另一是有光学活性的(VII),分子式C5H8O5。

此外还生成副产物甲氧基乙酸和CO2。

测证(I)的构型是属于D系列的。

(II)甲基化后得三甲基醚,再与磷和溴反应后水解得2,3,4,5-四羟基正戊酸。

(II)的钙盐用勒夫降解法
(H2O2+Fe3+)降解后,HNO3氧化得内消旋酒石酸。

写出(I)~(VII)的构造式(立体构型)。

9.解:
可见,I是D-型还原性单糖,不成脎说明α-位上无羟基,I经氧化,甲基化,酸的α-溴代,水解生成四羟基正戊酸说明了此点,I经Ruff降解得内消旋的酒石酸,证明3,4-位上羟基同侧,所以I的
结构为:由题意,可推出II-VII的结构:
10.怎样能证明D-葡萄糖、D-甘露糖、D-果糖这三种糖的C3、C4和C5具有相同的构型?
10.解:成脎反应发生在C1和C2上,这三种糖都能生成同一种脎D-葡萄糖脎,则可证明它们的C3,C4,C5具有相同的构型:
11.有两种化合物A和B,分子式均为C5H10O4,与Br2作用得到了分子式相同的酸C5H10O5,与乙酐反应均生成三乙酸酯,用HI还原A和B都得到戊烷,用HIO4作用都得到一分子H2CO 和一分子HCO2H,与苯肼作用A能生
成脎,而B则不生成脎,推导A和B 的结构。

写出上述反应过程。

找出A和B的手性碳原子,写出对映异构体。

11.解:推导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