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高层房建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应用论文.doc

试述高层房建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应用论文摘要: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高层建筑中给排水系统的静水压力通常较大,完全以单个区进行供水或排水,不仅难以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而且管道和配件发生破损的概率大幅提升。所以,有效地对其进行竖向分区成为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必然选择。文章根據笔者工作实践,对给排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给排水;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应用

在实践中可以发现高层建筑相比拟低层建筑的给排水量更大,而且管道的长度更长,致使管道中形成的压力波动较大。为尽可能缩减此压力波动或使其处于稳定的状态,提升高层建筑水系统的给排水能力,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宜选用强度较高的管材并以柔性接口的形式进行管道连接。另外,考虑到高层建筑给排水设施数量较多、用水量相对较大,任何结构中的管材发生破坏都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实践中高层建筑应用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第一,在土建施工阶段,对给排水预埋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使预埋、预留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难以得到保证,严重影响给排水施工的后期进行。

第二,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结构中,受地下室综合管线密集的影响,在实践中相互冲突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地下室的使用空间被迫缩减,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在图纸结合现实优化的根底上严格按照图纸进行。

第三,在高层建筑的标准层中,由于其结构通常较为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方法选择不当,不仅对后期的施工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而且对建筑整体的性能也会构成威胁,所以给排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过程中要进行针对性地优化控制。

2.1 注重施工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给排水工程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施工方法的选择。受高层建筑中标准转换层、标准首层建筑复杂结构的影响,施工人员在预留预埋过程中,选择施工方法要使标准二层以上留设的给排水套管、洞口、管线相同,以此缩减其对厨卫管道安装和净高的影响,使建筑物结构防止受到破坏。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选择的施工方法不当,将会导致事后凿孔,出现预埋套管偏移或绕渗现象。而且,考虑到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直接对高层建筑的美观性和实用功能产生影响,在选择施工方法的过程中除要注重可操作性,还要讲究高效高质。例如在分区施工过程中,考虑到高层建筑施工组织管理难度较大,通常选择施工分区安装的方法,使高层建筑的垂直空间得到有效地利用,不仅缩短工期而且也为管理提供便利,是有效的施工方法。

2.2 注重分区分工的优化

优化分区分工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工期、质量和现场管理等方面,所以在给排水施工中至关重要。在优化分区分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施工图纸准确、全面地了解,并对施工中所需的设备、配件安装尺寸、工艺等熟悉并能够灵活应用的根底上,确定明确的责任分工,结合施工单位提供的最正确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分区分工,可以使受面积、垂直高度等方面制约高层建筑施工组织管理难度缩减,在系统组织、监视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给排水施工的

效率也更加有保证。现阶段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优化分区、分层的原那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楼层为划分标准,将整体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或上下两个区域;一种是以安装量的密集程度作为划分标准,将整体施工分为多个分区,例如在高层建筑公共卫生间、浴室等结构中用水量和管道相对密集的区域可独立分区,优化分工分区对提升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3 注重管道施工质量的提升

管道施工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的整体质量,所以也要受到高度关注。现阶段高层建筑给水管道通常采用PP-R 管,而排水管道通常采用UPVC管,主要是因为两种管材的耐腐蚀和耐压强度较高而水流阻力较小、安装简单、使用寿命较长。前种管道连接的过程中,要保证连接的质量通常采用热融连接的方法,施工人员首先要对管道、附件进行有效地清洁,使其周围灰尘和杂物得到及时地清理,在连接的过程中无旋转地将管道插入加热套管,使其到达施工所需要的深度,为管道连接效果奠定根底。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能否无旋转、均匀用力并快速地将管材插入预期的深度,尽可能地缩减承插间隙,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在加热的过程中,要合理地把控加热时间,防止加热时间过长导致管材的厚度不达标,加热后要对连接的管材进行一定时间的冷却,以此保证管材和管件之间的稳固连接。后种管材现阶段通常用排水胶进行连接,其同样注重管材的清洁、承插空隙的控制,在粘接前要利用砂纸或锯条将承接口打毛,粘接剂摇晃均匀,在成接口和插口刷好胶后40~60s 将管材快速插入,在此过程中要严禁沾水,考虑到北方的天气状况,要正向安装管道伸缩节,提升管材的耐久性。

2.4 注重给水试压过程

给水试压工作,是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进行检测的有效方式,其主要针对已经安装的管材、阀门等结构进行。在给水试压中,要在确定安装的各构件均满足设计和相应技术标准要求后,将其中与管道共同试压可能会发生破损的配件全面地查处,将其用开口处已经封闭的临时短管替代。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坚持从地处灌水、高处放气。在试压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给排水施工技术不达标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在发生异常时应立即停止试压工作,结合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给水试压结束后,要对合格的管道进行全面地吹洗,以此保证其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

2.5 注重应用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给排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质量控制包括事前和事中两个阶段:事前控制主要针对进场的材料,现场人员等进行;而事中是针对施工过程进行,如注重预留洞、预埋件的尺寸、位置等,注重管道和设备的防雷接地焊接质量等,质量控制是给排水施工技术效果到达预期水平的根本保证。

3.1 事前控制

给排水材料质量主动和业主取得聯系,按照设计和标准规定,总结业主、供给商等一系列相关状况,经过招标、合理挑选厂家、品牌、价钱,为工程的完成做充分准备。

3.2 质量的事中控制

质量控制,首要是说从原材料到工厂的运输中,生产产品,按着质量监视方法的标准,并且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严肃检查限制要求,及时反响情况,及时整顿。监理工程师一定在材料、设备

进到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提出保修信息,登记卡、业主或承包商要确定样品,检验、验收合格证书,依据规定来证明检验,审核结果,同时报经检验和批准,重要设备一定进行设备监理工作。经审核批准后,同意应用的原料或设备的安装,并达成一种特别的登记。

3.3 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管理知识培训

为了实现供水排水施工的理想效果,施工企业应重视和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在给排水施工技术。定期组织所有设计师参与排水施工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使他们不断了解和熟悉高层建筑对排水施工过程、标准、技术要求,提高施工标准施工的意识,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更好地分析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措施。同时,要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他们能够严格按照施工的相关规定,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排水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其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有利于提升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水平,推动我国建筑产业的整体开展。

[1] 徐瑶清,尤光涛.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xx(S2): 429-431.

[2] 兰松.住宅楼给排水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xx.

[3] 陈伟,李绍刚.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及对策的研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xx(03):78-79.

[4] 张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的解决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xx(04):42-44.

[5] 符翠红.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探讨[J].工程建立与设计,xx (04).

[6] 方立华.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低碳世界,xx(01): 112-113.

[7] 崔国景.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xx(11):164.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15篇(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15篇 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 摘要:建筑给排水工程对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这项工程的高质量。但在实际施工期间,管道常常会产生很多质量问题,这不仅会缩减管道的使用年限,甚至还会污染室内环境。不断改进给排水工程的性能、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诉求,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论文建筑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 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 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 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关键字: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

一、问题的由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论文

浅谈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随之加快,其间兴起了众多的高层建筑。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后期使用。结合多年施工实践经验,本文主要从建筑给水、建筑排水这两个方面对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施工技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city with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of speeding up, the rise in many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building’s later use. with many years experience in construction practic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building water supply, construction drainage these two aspects of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high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试述高层房建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应用论文.doc

试述高层房建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应用论文摘要: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高层建筑中给排水系统的静水压力通常较大,完全以单个区进行供水或排水,不仅难以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而且管道和配件发生破损的概率大幅提升。所以,有效地对其进行竖向分区成为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必然选择。文章根據笔者工作实践,对给排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给排水;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应用 在实践中可以发现高层建筑相比拟低层建筑的给排水量更大,而且管道的长度更长,致使管道中形成的压力波动较大。为尽可能缩减此压力波动或使其处于稳定的状态,提升高层建筑水系统的给排水能力,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宜选用强度较高的管材并以柔性接口的形式进行管道连接。另外,考虑到高层建筑给排水设施数量较多、用水量相对较大,任何结构中的管材发生破坏都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实践中高层建筑应用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第一,在土建施工阶段,对给排水预埋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使预埋、预留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难以得到保证,严重影响给排水施工的后期进行。 第二,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结构中,受地下室综合管线密集的影响,在实践中相互冲突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地下室的使用空间被迫缩减,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在图纸结合现实优化的根底上严格按照图纸进行。

第三,在高层建筑的标准层中,由于其结构通常较为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方法选择不当,不仅对后期的施工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而且对建筑整体的性能也会构成威胁,所以给排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过程中要进行针对性地优化控制。 2.1 注重施工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给排水工程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施工方法的选择。受高层建筑中标准转换层、标准首层建筑复杂结构的影响,施工人员在预留预埋过程中,选择施工方法要使标准二层以上留设的给排水套管、洞口、管线相同,以此缩减其对厨卫管道安装和净高的影响,使建筑物结构防止受到破坏。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选择的施工方法不当,将会导致事后凿孔,出现预埋套管偏移或绕渗现象。而且,考虑到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直接对高层建筑的美观性和实用功能产生影响,在选择施工方法的过程中除要注重可操作性,还要讲究高效高质。例如在分区施工过程中,考虑到高层建筑施工组织管理难度较大,通常选择施工分区安装的方法,使高层建筑的垂直空间得到有效地利用,不仅缩短工期而且也为管理提供便利,是有效的施工方法。 2.2 注重分区分工的优化 优化分区分工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工期、质量和现场管理等方面,所以在给排水施工中至关重要。在优化分区分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施工图纸准确、全面地了解,并对施工中所需的设备、配件安装尺寸、工艺等熟悉并能够灵活应用的根底上,确定明确的责任分工,结合施工单位提供的最正确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分区分工,可以使受面积、垂直高度等方面制约高层建筑施工组织管理难度缩减,在系统组织、监视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给排水施工的

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论文

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摘要:为了满足给排水建筑施工技术要求,提高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装工程的质量,立足于建筑安装工程的基本建设。本文探讨了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need construction personnel keep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ir technical qualit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ensure the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basic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building water supply. keywords: architectur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给排水专业迅速发展。要想使管网达到优质、高效、低能耗运行的目的,除要有合理的设计方案外,给排水系统安装质量的优劣将会对日后的使用产生极大的影响。优质的安装施工质量和科学的管理是保障管网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 必要条件。为了满足给排水建筑施工技术要求,提高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

建筑给排水毕业论文

虽然建筑给排水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它却是与人们生活最紧密相连的。下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试论建筑给排水 【摘要】伴随着房屋改革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民用建筑及商业居住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建筑给排水技术也因而得到长足的发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给排水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为了满足居民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就要求住宅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灵活性,就要求住宅含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从单纯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变为为居民提供全方位,以人为本,舒适、高雅、康居的品质生活。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材料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给排水工程主要是做预留、预埋,但建筑方对此不够重视,甚至并不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这样就会出现诸如预留洞和套管位置不准、甚至漏留洞口套管等问题,给日后的施工留下巨大的隐患。当给排水施工人员安装管道和设备

时,就不得不在建筑主体上凿洞、打孔,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了美观,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墙体和楼板的承重度,为 用户留下了事故隐患。所以,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我们也要对 给排水工程有足够的重视。给排水施工质量的好坏影响到建筑整 体的完成质量和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监理人员对此必须给予足 够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工程顺利地、高质量地完工。 下面就居民在生活中的几方面要求,进行阐述,以便大家在 设计及施工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1.水的品质 《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是我国第一部管理生活用水的技术 法规,自1959年5月首先在京、津、沪等12个城市试行。其后 分别于同年11月实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1976年12月试 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试行,1986年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 标准》GB5749—85。并在近几年多次对卫生标准进行完善、强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居民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从最早期的铁管、钢管,到传统的镀锌钢管,再到近些年来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传统的给水管材一般采

有关给排水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给排水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给排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耗费巨大的投资,为了节约社会资源,必须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技术经济分析。给排水工程的分阶段投资建设是一个多阶段决策过程。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给排水工程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给排水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一:给排水管道工程中顶管施工技术的探讨摘要:某给排水施工项目位于开发区内,顶管工程全长215.5m,工作井处左侧为某建筑工地,右侧为居民楼,接收井处左侧为医院,右侧为空地,地下有污水、雨水、电话、上水四道管线。 关键词:排水管,顶管技术,施工 某给排水施工项目位于开发区内,顶管工程全长215.5m,工作井处左侧为某建筑工地,右侧为居民楼,接收井处左侧为医院,右侧为空地,地下有污水、雨水、电话、上水四道管线。 1.施工准备 1.1顶管机头选择 根据土质和施工环境条件,同时考虑到顶管距离、顶管施工排土、施工时地面沉降控制难易程度等,顶管机头选型为:Ф1000管和Ф1350管,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Ф1650管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机。 1.2顶管总推力计算 掘进机头迎面阻力F0 经计算机头切削面泥水压上限值和下限值分别为: 机头土舱实际控制值应介于理论计算值的上下限之间。如设定值为: Ф1000管机头:110KPa 上限值130KPa Ф1350管机头:115KPa 上限值135KPa Ф1650管机头:125KPa 上限值145KPa 此时机头迎面阻力按式F0=1/4πD2Pmax计算,则有: F0(Ф1000管机头,外经1.24m)=157KN F0(Ф1350管机头,外经1.65m)=289KN

F0(Ф1650管机头,外经2.07m)=488KN 管道的综合阻力F1 F1=μπDL 考虑施工时实测管壁外周摩阻力值,在管壁外侧同步注入触变泥浆情况下,平均值均为4KN/m2,故μ取此值。 1.3洞口地基加固 在洞口围护桩外圈增加一排水泥土搅拌桩,与围护结构同时施工,该排桩宽度比洞口宽度大3m,深度比洞口下沿深4m,施工方法与洞口水泥土搅拌桩类同。 2.施工技术 2.1顶进施工 2.1.1 注浆减摩 在顶管顶进过程中为使管壁外周形成的泥浆环始终起到支承土体和减阻作用,在中继环和管道的适当点位还必须进行跟踪补浆,以补充在顶进过程中的触变泥浆损失量。一般压浆量为管道外周环形空隙的1.5~2.0倍。要达到以上的效果,压浆不仅要及时和适量,还必须在适当的压力下由适当的点位和正确的方法向管外压注。压浆压力应根据管道深度H和土的天然重度γ而定,一般为2~3γH。 2.1.2注浆孔布置 注浆砼管的安排:在掘进机头后连续放4节有注浆孔的砼管子,然后隔2节管子放1节有注浆孔的管子,这样放设4节带注浆孔的管子后,每隔6节管子安放一节有注浆孔的管子,在中继环前后各连续放3节管子。 每节带注浆孔的管子设1个补浆断面共4个注浆孔,均匀布置。带孔管1个补浆断面上的4孔为对称布置,但安装时不能将注浆孔按水平轴、竖垂轴这样的状态布置,左扭转22.5°~40°,前后相邻带孔管上的注浆孔扭转至孔位相差45°左右。 2.1.3泥浆施工 由于顶管机头外周空隙是压浆的主要部位,施工中采取同步注浆方式,即在机头被顶进过程中所有补浆管路关闭,只开通注浆管路,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5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5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5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1)初创阶段,自1949年至1964年《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头试行时为止。其主要标志是我国开头设置给水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第一代通过专业培育的建筑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开头形成自己的专业队伍。 (2)反思阶段。随着一批批建筑工程的建成并间续投入使用,给水排水行业消失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工程事故,并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这促使广阔设计人员开头对“一边倒”的向前苏联学习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完成了诸如生活用水量观测与定额制定规范等技术成果。在此基础上,1964年6月1日制订并颁布了我国自己的《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GBJ15-64),与之配套的高等院校教材《房屋卫生技术设备》、《给水排水设计手册》间续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工程设计无规范、无教材的空白,为确立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体系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3)修订阶段。1966年—1970年,尽管我国基本建设比较缓慢,工程设计项目不多,但意气风发的工程设计人员,乐观讨论和汲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理论,将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技术胜利地应用到了建筑工程中。为了适应民用建筑不断进展的需要,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力气以“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都能兼顾”的方针对《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规范》GBJ15-64进行

了较全面的修订。其次版《室内给水排水及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于1974年6月1日正式施行。此后高等工科院校以民用建筑为重点的教科书“室内给水排水工程”作为试用教材出版发行。 (4)进展阶段,自1986年至今。1986年以来随着建筑业的进展,建筑给排水专业快速进展,成为给排水中不行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此阶段,专业队伍已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人员;技术上积累了肯定的实践阅历,并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和进展,组织上成立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学会、给排水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 2技术掌握 (1)针对地漏水封的设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规定地漏的顶面标高应低于地面5-10mm。此规定目的就是防止水封被破坏后污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但是在给排水设计说明中很少有人提及。建设及施工单位为降低造价,往往使用市场上价格低廉的地漏,这种地漏水封一般不大于3厘米,满意不了水封深度要求。有的厨房内设置了地漏,由于长时间没有补水,特殊是冬季供暖时水封简单干枯。建议采纳高水封或新型防返溢地漏。厨房内地面溅水很少,可以不设地漏。 (2)适当增设单体建筑户外掌握阀门。传统的住宅给水设计是在每一根立管的底层出地面处设切断阀门,而户外小区内则是一个建筑楼群组共用一个地下掌握阀门。笔者认为立管底部的给水阀门不行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当底层住户发觉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时,可以准时关闭给水总阀,削减排污量,从而有效地阻挡“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而小区内多设阀门

给排水新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给排水新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 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工程的发展,给排水系统在建筑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论文旨在探讨给排水新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包括新型材料、智能监测系统和节水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进展。通过对这些新技术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其在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效率、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给排水系统;新技术;建筑施工;节能;节水 引言 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建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负责供水和排水功能,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用水和废水排放得以顺利进行。传统的给排水系统在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如能源浪费、水资源浪费、系统维护困难等。因此,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推动和应用给排水领域的新技术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建筑行业涌现出许多新的给排水技术。这些新技术包括新型材料、智能监测系统和节水技术等,为建筑给排水施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型材料的引入可以提高系统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管理系统的运行状态,节水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水量。然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限制,如高成本、技术培训和推广等。 一、新型材料的应用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新型材料的应用对于提高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环保材料的应用是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例如,聚合物复合材料和石墨烯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能,可用于制造管道、阀门和连接件,提高系统的耐久性和可靠性[1]。此外,可生物降解材料的使用可以减

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碳足迹。高效节能材料的应用可以降低给排水系统的能源消耗。例如,绝缘材料和热交换器等设备可以有效隔离和保温管道系统,减少能量损失。此外,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结合新型材料的应用,可以实现给排水系统的自供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传统的金属管道在安装和连接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柔性管道材料的应用可以简化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例如,橡胶管道和塑料管道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可塑性,可以适应不同的建筑布局和设计需求。此外,这些材料还具有抗腐蚀和防渗漏的特性,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物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材料的应用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智能材料可以通过感应器和控制器实现对系统的监测和调控。例如,具有自愈合能力的材料可以修复管道系统中的小型破损,减少维护和修复的需求。智能材料还可以实现对水质、压力和流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运行性能。 通过应用这些新型材料,建筑给排水系统可以实现更高的性能水平,并提供更可靠、高效和环保的解决方案。然而,新型材料的推广和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考虑因素:新型材料通常会伴随着较高的成本。在选择和应用新型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其性能优势和经济可行性。建筑项目的预算和资金限制可能会影响新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范围。新型材料的应用需要建筑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因此,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以使工程师、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熟悉新材料的特性、安装和维护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新型材料的推广还需要行业组织、政府和厂商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其在建筑给排水领域的应用。新型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是应用的关键因素。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测试,确保其在给排水系统中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这包括考虑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耐久性、寿命预测等方面。新型材料的应用还需要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建筑行业通常有一系列的建筑规范和标准,涉及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新材料的应用必须符合这些规范和标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在选择新型材料时,还应考虑其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例如,优先选择可回收材料、可再生材料或环保认证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促进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

关于给排水新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给排水新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 的应用分析 摘要: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的地方规定也会跟着提高。建筑给排水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关键施工新项目,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品质有重要危害。传统建筑给排水施工方法早已无法满足目前建筑施工新项目的需要。给水排 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是建筑领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施工方式及管理均 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类独特性同时要求具有很高的专业能力。学技术发展创新 与人们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定,推动了建筑市场的发展,本论文关键科学研究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里的给水排水新技术应用,希望可以为同业竞争从业人员给予 有意义的参照和参考。 关键字:建筑;给水排水;安装工艺 前言 近年来随着都市化发展的推动,我们国家的建筑领域也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 趋势。为了实现市场需求,建筑经营规模数量逐步扩张,在其中管道安装品质与 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密切相关,针对建筑整体上的应用而言至关重要。因而,提升 建筑给排水中管道设计和组装,有益于建筑内水正常的供货和排出来。鉴于此, 文中融合工程项目具体和有关参考文献,展开对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管道组装施工 技术性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稳定给予理论来源。 1建筑工程项目给水排水系统简述 1.1建筑工程项目给水排水系统详细介绍 (1)建筑给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通常是将水从建筑的内部引进建筑内部 管道中,再通过管道传至小区业主处,因此确保客户自来水的稳定及其安全系数。与此同时,建筑内部管道系统较为复杂,除开日常饮用水,也包括消防水等。建

筑给水系统构造的复杂性非常高,包含给水机器设备及其给水管道、仪表盘等, 施工中务必确保全部机器设备可以顺利对接到一起,充分保证给水系统平稳运作。(2)建筑排水管道系统。建筑排水管道系统可以确保建筑客户生产制造和生活 污水被按时排出来。排水管道系统是通过好几个不同类型的组成的,施工工作人 员必须定期维护排水管道系统,有效剖析排水管道系统运行时遇到的问题,搞好 出水口检查与打扫,防止排水管道管道发生堵塞难题。 1.2建筑工程项目给水排水系统特性 (1)建筑给水施工特性。建筑给水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许多,包含日常日常 生活客户、消防水等。给水施工的过程当中,给水系统对压力及其水质要求很高,一旦水体出问题,就会影响大众的身体健康。组装给水管道的过程当中,施工工 作人员必须按管道安装具体操作方法开展,提升管道安装衔接性,进而确保给水 管道安全运营。工业化生产的需水量非常大,在规划给水排水系统的过程当中, 设计者应该考虑冷却循环水运用的难题,根据有效加上给水过滤系统,提升工业 化用水效率,将工业化用水的成本管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于消防水,设计方 案的过程当中设计者要调整给水系统可以承受压力,同时结合消防安全系统运转 的具体情况不断提升消防安全给水系统的特殊性及其操控的便利性。一旦发生火 灾事故,消防安全系统就能及时充分发挥,提升建筑系统的稳定性。(2)排水 管道施工特性。相较于给水系统,排水管道系统的管道承受压力比较小,设计方 案排水管道管道的过程当中设计者必须全面分析排水管道总产量,并依据建筑内 部结构客户的具体自来水状况,确保排水管道管道平稳流畅地运作。对于排水管 道系统中多种不同的管道视角,设计者务必精准测算,确保管道可以顺利对接。 2建筑给排水施工存在的问题 2.1管道压力不可以符合规定 就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给水排水系统里的排水管道管道工作状态来说,在排 水管道系统设计流程中,一般都要用到管道网过压设计方案来确保排水管道环节 中压力可以保持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并且这种在中国大部分地方早已用了好多 年了。可是这样的设计的应用缺陷十分明显,便是在多系统与此同时运行中,因

高层房建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高层房建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也蒸蒸日上,同时,对高层建筑 的施工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缓解城市发展与建设用地的矛盾,提 高城市用地利用率,城市建筑正朝着高层化方向发展。因此,对高层建筑的施工 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排水系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同时,由 于建筑高度的增加,给排水系统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也必须相应地提高,从而 促进我国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给排水;施工技术;高层建筑;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使给排水系统在高层建筑中能充分发 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还试图延长给排水设施的使用寿命。因此,高层建筑施工单位要提高 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建筑物质量,促进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1 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概述 1.1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技术概述 供水系统主要包括供水设备,阀芯,主管道和水表节点。在安装和施工过程中,供水系 统可以铺设在墙面上预设的管道槽中,或者供水管道可以直接铺设在地板上。使用这两种施 工方法时,给水管的外径应在25mm以内。铺设供水系统时,应在铺设管道的地方设置相关 标志,以防止在施工中损坏供水管道。在给水管道安装过程中,应根据设计图纸对支管间距 和管道沟槽进行重新检查和确认,然后进行管道连接和安装。由于供水系统主要是隐蔽工程,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质量控制,并详细记录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 2 座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2.1 高静水压 与一般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相比,高层建筑在静水压力方面的性能更为突出,因 为需要供水的建筑物的高度较高,因此有必要通过大的静水压力来支撑它们,不可避免地对 相关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有必要确保它们能够从国际需求的角度适应 实际情况,尤其是在供水分区方面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且合理的垂直分区,以全面提高其 布局和后续操作的可靠性。 2.2 排水要求高 从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布局和建设来看,由于排水距离比较长,排水量大,内部波动明显,因此容易出现明显的威胁和隐患。因此,有必要集中力量建设排水系统,促进形成理想 的排水效果。从排水管道的有效布置来看,还必须使其具有理想的耐腐蚀性能和耐腐蚀效果,以保证将来稳定连续使用。 2.3 对消防供水系统的高要求 对于高层建筑的实际应用,对消防的要求也比较高,因为一旦高层建筑起火,很难及时 有效地扑灭,因此在消防方面,应该具有强大的供水效果,保证了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使 消防供水系统更加顺畅,也体现在系统的给排水中,从而提高了布局效果。

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 摘要:高层建筑满足了人们居住的条件,缩短了人们的距离。而给排水管道 直接影响高层建筑工程的给排水功能。居民通过给排水管道可得到需要的水资源,可及时排出生活污水,保证良好的生活体验。本文研究了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的 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引言 高层建筑数量增多,其给排水施工以及管道的安装质量问题,对于高层建筑 的排水情况具有重要影响。当前,高层建筑的设计及功能日渐完善,其给排水施 工需要满足国家建筑施工要求,科学制定排水施工方案,并合理利用管道安装技 术铺设给排水管道,在确保给排水施工及管道安装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建筑整体 给排水流动的顺畅性。 1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 1.1预留预埋施工与管道铺设 一方面,给排水管道的安装需要开展预埋预留套管工作,施工人员需要优先 确定孔洞以及管井的具体位置,以此确保管道安装质量的同时,还会对厨房以及 卫生间管道的安装产生重要影响,而合理的预留预埋施工,可以减少管道安装对 建筑楼体的破坏,且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凿孔或者是管道安装位置偏移的问题。与 此同时,施工人员需要详细了解给排水管道安装的尺寸以及实际安装工艺等,并 在各建筑楼层进行预埋设计,确定预留管道的孔位,防止出现孔洞偏移问题。另 一方面,管道安装铺设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如若管道的安装需要穿过楼板以及 墙壁等位置,施工人员需要添加外套管对给排水管进行保护;如若在管道安装的 过程中出现间断,施工人员需要将敞开的管口进行封闭,避免杂质进入管内影响

给排水管的使用。待管道安装铺设完成之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复查,确保给排 水管能够承受规定压力,待复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吹洗流程。 1.2附件检验 对给排水管道的附件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主要检查附件为阀门,根据给排水 工程项目规范要求阀门在安装之前要进行强度和密封性能的测验。对相同批次 (同牌号、型号、规格)的检验,各抽样检验10%,检查项目按要求不能少于一项。对于在主干管上安装的闭式阀门,要逐一进行强度和密封性能测试。在工作 过程中,技术人员对整个项目的供水阀门进行了统计,并按照阀门的尺寸建立了 一个统计档案,根据该档案,确定随机抽查的次数,并要求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测试。 1.3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安装要点 不管是给水施工还是排水施工,都需要进行管道安装,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的方案对管道进行安装,在管道材料选择方面, 一般都会选择质量好、强度高的管道,例如给水施工一般都会选择PP-R管,而 排水施工则会选择UPVC管,管道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根据高层建筑 实际需求进行判断。另外,在进行管道安装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管道之间节点 连接的稳定性,通过热套管等方式进行施工,如果必要的话,还需要在连接节点 处涂抹粘结剂,以增加节点稳定性,避免出现漏水现象。不管是给水管道安装还 是排水管道安装,都需要注意施工温度,尽最大可能避免因环境因素对管道质量 造成影响。 1.4准确布置和敷设室内排水立管 在排水管道施工中,主要侧重室内立管作业技术。通常可采用两种方式,一 是沿室内墙角、室外墙面进行明装,二是在室内沟槽开展暗装敷设。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排水立管的设置,应尽可能靠近用水量相对较大的厨房、卫生间等区域,以此减少弯曲情况。同时,排水立管可靠近外墙,保证废水能够快速排出,有助 于减少立管的成本投入,便于疏通管道。操作时,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图纸确定管 道位置,对排水立管安装采用上下通长吊线方式,按照设计规范支架间距确定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