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33 环境与环境问题(中国地理)

专题33 环境与环境问题(中国地理)

1.下图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是

A.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氟氯烃

B.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和热带雨林遭砍伐

C.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大量垃圾

D.生物物种增多,对食物的争夺加剧

【答案】

1.B

【解析】

考点:环境问题的类型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2015年我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地区的冰川发生移动,侵蚀了当地1.5万亩草场,近70户牧民房屋受到不同程度地损伤。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地壳活动活跃 B.风力作用加剧

C.全球气候变暖 D.流水侵蚀加剧

3.下列现象与该问题有关的是

A.中纬度海域台风活动减少 B.欧洲西北部夏季温度偏低

C.环太平洋地区火山地震频繁 D.雅鲁藏布江含沙量不断增大

【答案】

2.C

3.B

【解析】

考点:全球气候变暖。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4.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5.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6.为了应对上题中的环境问题,在铁路沿线多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③削弱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

4.B

5.B

6.D

【解析】

考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生态问题、草方格沙障的生态功能。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①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②地球上各个荒无人烟的角落几乎都有了捕鲸船的“足迹”,他发现了大量不为外人所知的洋面和岛屿。如今欧美的兵舰在那些地方纵横驰骋,他们大约应该为早期的开发者——捕鲸者——鸣炮致敬吧!(椎尔威尔《白鲸》)

③打死虎,打死豹。……分肠肚,分骨头,饱饱吃,啾!啾!啾!(傣族古歌谣《欢乐歌》)

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材料②描述生产场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

A.依赖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善待自然

8.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材料描述的文明类型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7.C

8.A

【解析】

7.四则文字依次描述了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采猎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生产、生活场景。

8.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第7题,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后工业文明时期。

考点: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9.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10.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B.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C.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D.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答案】

9.B

10.D

【解析】

10.土地沙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及在风力作用下的沙土运动造成的。

考点: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

【题型】选择题

2013年10月29日,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几乎每年在南极上空都出现臭氧空洞,但根据美国宇航局的卫星观测显示,2013年的臭氧层空洞是近几十年来最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下列和此时南极臭氧层空洞无关的是

A.春天临近

B.太阳活动

C.人类活动全球变暖

12.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及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13.南极臭氧层空洞出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

B.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且北半球昼长夜短

C.长江中下游正值伏旱期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答案】

11.D

12.D

13.A

【解析】

13.当南极臭氧层空洞出现时,是南极地区的春季(9~11月),此时正值北半球的秋季,华北地区正在种植冬小麦。

考点:臭氧空洞、日期判断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阅读诗句或对白,完成下列问题。

①英国令人毛骨悚然的煤烟云飘然而至……城市如同面对中世纪的教皇。(挪威·易卜生)

②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注: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在唐代时是著名的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③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4.描述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③

15.诗句①描述的景象是与下列哪幅图片描述的一致?

A.甲

B.乙

C.丙

D.丁

16.诗句②描述的景象不会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A.植被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

【答案】

14.C

15.D

16.B

【解析】

15.甲为水资源短缺,乙为水污染,丙为毁林开荒,丁为酸雨。16.安徽地处季风气候区,水资源充足,不会出现只有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出现的土地荒漠化。

考点:环境问题类型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流经A处的河流为时令河。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对该地区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多东南少

B.南多北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均匀分布

18.若A地区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最.不.可能的是

A.水源充足

B.资源开发

C.交通便利

D.地势高峻

19.A地区农业生产应注意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河流污染

D.人口增长过快

【答案】

17.A

18.D

19.A

【解析】

18.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说明A地适宜人类居住的条件好于周边,结合四个选项,地势高峻不利于人类居住,故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地势高峻。

19.读题可知A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区,易出现荒漠化现象,故A正确。

考点:人口的空间分布,等值线判读,土地荒漠化。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下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下列关于三省市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多于冬季

B.冬季多于夏季

C.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D.冬季三省市差异最小

21.造成北京7月份霾日数较天津、河北多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较多B.风沙天气多

C.汽车尾气多D.燃煤数量多

【答案】

20.D

21.C

【解析】

染物质来源,北京7月份与天津、河北比,降水、燃煤数量差异不大,夏季风沙天气很少,所以北京霾日数较天津、河北多的原因最可能是汽车尾气多,排放易至霾的污染物多,因为北京车多是人所共知。故选C。考点:环境保护。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读全球海洋pH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22.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

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

D.人类排放的 CO2溶于海水

23.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加严峻

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

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答案】

22.D

23.A

【解析】

考点:该题考查全球环境问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城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图示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石质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沙尘暴

25.图示区域水运不发达的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

B.地表水较少,地下暗河多

C.人口少,经济落后

D.资源稀少,运量不够

【答案】

24.D

25.D

【解析】

24.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表崎岖,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保水性差,植被遭到破坏,会发生实质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该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冶金业发达,且降水量多,易

引起酸雨。沙尘暴主要发展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该地区为湿润区,不会发生沙尘暴。

25.由上题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保水性差,多地下暗河;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口较少;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地区环境问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2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四川省什邡、德阳等地的矿业快速发展带来一些土壤污染等问题。下图为什邡市东南部分地区农田(市区空白部分为非农田区),未统计)镉污染空间分布图。

描述什邡市农田镉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答案】

特征:污染浓度大致由中部向东、西两侧降低;越靠近交通线,浓度越高。

原因:靠近中部地区,交通线会集,交通流量大,人类活动更多,废弃物排放多;什邡市市区产业密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多,周边农田受污染越重。

【解析】

考点:区域重金属污染分布及原因

【难度】较易

2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北京向西北不远,就到了河北张家口市。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是北京的天然生态屏障,遗址所在地。这里还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滑雪场,已获得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办权。

材料二:京津冀区域图。

(1)说明张家口重视环境保护对北京的重要性。

(2)你认为张家口市承办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有哪些区位优势?

【答案】

(1)张家口位于北京北面,地势较高,是北京的主要水源地;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该地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该地的三北防护林成为春季沙尘暴的主要屏障,减轻了风沙对北京的危害。

(2)优势: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雪量较大;位于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坡度较大,适合滑雪;距北京市较近,便于人员和物资集散;重工业少,空气质量好。

【解析】

第(2)题,张家口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冬季降雪量、地形、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张家口冬季盛行西北风,处于迎风坡的位置,降雪量较大;位于高原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坡度较大,适合滑雪运动;距离北京市较近,便于人员和物资的集散;张家口以第三产业为主,重工业较少,空气质量较好。

考点: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地理环境整体性滑雪条件分析。

【难度】一般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念青唐古拉山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主峰为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主峰及附近地区常年冰雪皑皑,是青藏高原东南部重大的冰川分布区,图11示意念青唐古拉山北城草线 (5200米)附近某地降水与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中W50和W5分别代表距地表50cm和5cm土壤湿度。

(1)据图简述土壤湿度随时间变化特点。

(2)据图分析气候变暖对土壤湿度的影响。

【答案】

(1) 5cm处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最小于50cm处;4-11月,土壤湿度较高,而12月一次年3月土壤湿度较低;变化幅度显著。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初期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土壤湿度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后期气温高,蒸发旺盛,山地冰川消失,土壤湿度降低。

【解析】

考点:土壤湿度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29.城市下凹式绿地是一种生态型的雨水渗漏设施,其高度低于周围路面,也称低势绿地。下图为城市下

凹式绿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城市下凹式绿地的功能和环境效益。

【答案】

功能:蓄积城市水源,减少水资源浪费;减少城市河湖水污染和淤积量;将固体污染物沉积在

绿地并利于有机质转化,增加绿地土壤肥力;减少雨水井盖,增加市民安全感。

环境效应:调节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压力;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绿地用水或节约水资源;

调节城市气候,美化城市环境。

【解析】

下凹式绿地可以临时蓄积雨水,遇到暴雨的时候,即使一时来不及渗透,也可以积蓄近10厘米雨水,然后慢慢渗入地下。因此下凹式绿地具有补充地下水、调节径流和滞洪以及削减径流污染物的作用。

考点:城市环境问题及措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有一种蓝,它不是普鲁士蓝,也不是蒂凡尼蓝;它不是大海的蔚蓝,也不是蓝莓的深蓝;它叫“APEC蓝”,曾用名“08奥运蓝”,它属于北京!在亚太经合组织(英语缩写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期间,在大家的努力下,北京终于一扫雾霾,绽放出蓝色的天空,简称为“APEC蓝”!“人努力,天帮忙”,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 1月10日欢迎晚宴致辞中总结出“APEC蓝”的成功原因。

(1)“APEC蓝”形成的“天帮忙”指的可能是什么。

(2)为留住“APEC蓝”,列举个人能做的“人努力”。

【答案】

(1)大风;降水;地面升温,逆温消失,空气对流旺盛等。

(2)出行尽可能利用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或步行;节约(或适度消费)、清洁消费;积极参与绿化;增强环保意识等。

【解析】

考点:区域大气环境问题及成因,个人能采取的措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