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学案 新人教版

河北省邢台市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学案 新人教版
河北省邢台市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学案 新人教版

第四节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5.了解一些避灾常识。

重点难点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自主预习

1.读课本54页,自然灾害的定义。

2.自然灾害的分类:和。

3.气象灾害主要有、、、。

地质灾害主要有、、,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4.我国自然灾害多,分布;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同一地

区,不仅会出现,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

5.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就显得特别重要。

合作探究(大胆地写下你的结论)

1.读图

2.46,图2.47写出下列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

洪水多发区:

干旱多发区:

寒潮:

台风影响地区: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地区:

2.利用所学分析一些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原因

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

解释我国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区的原因?

洪水多发生在南方地区的原因?

3.俗话说“祸不单行”,说明一种自然灾害往往会带来其他的次生灾害。

说说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

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什么自然灾害?

4.试说说台风有利的方面

5.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救灾措施

成果展示(自信地举起手,展示你的风采)

解难答疑(通过老师的分析和总结,把你掌握不牢的地方写在下面留白处)

课堂小结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自然灾害防灾减灾

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

反馈练习

1.下列现象或事件,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因为雷击造成人员伤亡 B蝗灾

C燃烧秸秆造成雾霾天气D长时间的阴雨天气造成农作物减产

2.我国以下各地区中最易发生旱灾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3.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象灾害是()A台风 B寒潮

C旱涝 D梅雨

4.我国旱涝灾害多的主要原因是()A每年冬季风强弱不同 B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D河流众多

5.下面有关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B低温冻害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不会发生

C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D寒潮来时,我们要多添衣服,注意保暖。

6.山区发生地震后,很容易引发的次生灾害是()A台风 B寒潮

C滑坡 D干旱

7.山区强降雨不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A滑坡 B泥石流

C地震 D崩塌

8.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地区是()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江淮地区 D塔里木盆地

9.下列地区中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0.当你所在的山谷发生泥石流时,应该()A往山谷低处跑 B抱头趴在地上不动

C往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高处跑D沿山谷往上跑

教学反思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八年级地理水资源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水资源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水资源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2 ?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并归纳总结地理问题的能力。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够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有限的水资源。 教学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租探究法 1.收集有关水资源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制作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1、读下面漫画,回答下列问 题: (1)该漫画反映了问 题?(2)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时 空特点是 2、看到漫画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还会出现严重的短缺 问题? 〖讲解新课〗 板书:第三节水资源 一、时空分布不均 1、阅读书P75— P76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 )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_____________ 和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淡水资源分布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 )全球淡水危 机;(2 )在我国水资 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 小组讨论交流。 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 设置问 题,激发 学生的求 知欲望, 让学生尽 快进入角 色,变“要 我学”为 “我要 学 ” 联系所学 旧知学习 新知,学 生易于理 解接受。 设计人课题李雪红课型新授课时总数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存在问题。 教学准备 1 / 3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教学案(无答 案)新人教版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先行官” 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⑴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⑵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 ⑶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 ⑷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2、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⑴客运: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 ⑵货运: 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②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 ③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3、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⑴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⑵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⑶我国主要铁路线:“三横五纵” (P91中的图4.6) 4、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⑴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⑵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基础产业

1、农业与我们 ⑴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⑵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⑶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2、农业的地区分布 ⑴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和垂直三个方面的差异。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⑵东部地区农业分布 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②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③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⑶西部地区农业分布 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 ①我国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⑷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聚落》教学设计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聚落》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课标分析: 1. 课标要求: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 自然环境的关系。 2. 本节内容属于世界地理知识,是在学习完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的气 候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共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城 市和乡村”和“聚落与环境”,本节内容将作为两课时进行学习,本课时主要学 到 “5000 多年前的农耕文明习“聚落与环境”。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 通过选址时期的北京”让学生通过聚落选址,感受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再 在不断 适后建设民居,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环境不仅影响聚落选址,聚落也 应环境,进而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学情分析: 1.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过中国地理和世界的海陆分布、气候等方面的知识, 场 所,与 的 成 已初步具备了探究地理问题的知识基础;且聚落是人类聚居而形 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生活在一定的聚落当中,能够根据生活实际 。 总结出相应的结论 2. 从认知心理来看,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 思展的阶段,已具备基本的阅读图文资料,提取重要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抽象 维、概括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都较弱,加之生活经验不足、认知水平有限,对 。因此,需要充分运用情境、图片、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活动等方式,帮助其感受和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 学科地理领域与课题聚落课型新授 1. 能够根据图片和资料,在“寻·家园”活动中选择出最适合建设聚落的环 境,并能简单说出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 学习目 标 2. 能够根据图片和资料,在“建·民居”环节中根据各地区自然环境特征设计出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民居。 3. 能够通过“寻·家园”和“建·民居”活动,归纳总结出聚落与自然环境 1

八年级地理上册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学案 【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 2、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作用,并说出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重点) 3、运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图,分析铁路网东西分布疏密的原因。 4、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上能够指认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重、难点)【教学模式】“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教具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地理助学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欣赏歌曲《天路》,并配以青藏铁路图片让学生感觉到我国交通事业的飞跃发展。问:大家每天是如何来上学的?此外还有那些交通工具?有句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看来,我们出门无时不刻不依赖于交通。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中国的交通运输的有关问题。学生听歌曲回答骑自行车、步行、乘车火车、轮船、飞机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有亲和力,易于学生接受。承转过渡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说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各走向的山脉是支撑这只雄鸡的骨架,那么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线就是这只雄鸡的经脉。自 主 学 习 交通运输所运送的是“人”和“物”。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古代交通运输和现代交通运输的差别,并补充地铁、管道也属于现代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工具的不断发展,证明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上运输兼顾货运与客运,管道运输只能用于货运播放有关铁路运输的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交通运输的现状。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认识了

八年级地理学案

沧州市颐和中学初二地理导学案班级: 姓名: 得分: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的民族风情。 【自主学习】 一、五十六个民族 1、我国共有个民族,其中族人口最多,其他的个民族统称为。 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族,约万人。人数少的民族仅几千人,如族、赫哲族等。 二、少数民族的分布 1、各民族具有“、、”的分布特点。汉族主要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 2、我国五个自治区的主要民族各是、、、、。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如泼水节是族的节日、摔跤是族的传统体育活动、长鼓是族的乐器、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是、风雨桥是族的一种独特建筑、芦笙节是族的传统节日。 【当堂检测】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所在省(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2、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中,不正确的叙述是() A、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C、国家根据各民族人口的多少来分配资 D、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建设 3、下列关于我国各民族的知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广东省。 C、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蒙古族喜欢摔跤,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D、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4、下图中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 5、大家喜爱的歌曲《吉祥三宝》的前奏主要用了族创造的乐器马头琴。 A、壮族 B、藏族 C、蒙古族 D、哈萨克族 本课时收获: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全册教案)

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情况分析 总体上来说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 判断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 二、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和培养目标 本学期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 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 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 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 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 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 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学措施 根据本学期地理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等情况,我决 定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2、学生运用所学的地 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4、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 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 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 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5、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 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 生的学习基础。6、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 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计划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周次 第一章 6 1-4 第一次月考及考试分析 2 5 第二章 8 6-9 期中考试及考试分析 2 10 第三、四章 14 11-17 总复习 4 18-19 期末考试 20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导学案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目前其值为23时56 分4秒。 12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编写人:八年级阳光部 郭天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和周期。 2、通过学习地球的自转,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和周期。 难点: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学法指导】 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课件,使学生理解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和周期 和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一、自学指导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着 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运动周期: 。 3、方向: 。 二、合作探究 探究1、图中心为极点,甲为北极,乙为南极。根据箭头观察: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什么时 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呢? 甲图 乙图 答: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呈顺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目前其值为23时56分4秒。 12 时针方向旋转。简单记忆:南顺北逆 【做一做】在下面各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探究2、(1)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 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答: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所以任何时刻地球上都有一半地区是白 天,一半地区是黑夜,这就是昼夜现象.由于地球自转,这种白天和黑夜就不断交替,形成昼夜 更替现象。 (2)地球自转产生的另一地理现象是时差,也即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 因此,我国的最东端和最西端时间相差约4个小时。完成课本第5页思考题。 【同步演练】 1.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的形成原因是( )(A 级) A.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2.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准确说法是( )(B 级) A.顺时针方向 B.逆时针方向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3.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B 级) A.昼夜更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四季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 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了解如何防灾减灾。 教学重难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带领学生阅读《聊斋志异·地震》选文,通过文章让学生知道地震是自然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引入自然灾害的定义。 二、新课教学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解释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其必备条件。 2.展示图片,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图片。 学生观察讨论,区分自然灾害的两个种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1)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但台风带来的降水能缓解旱情。 (2)干旱,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 (3)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4)寒潮,是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现象的过程。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是寒潮对我国青藏高原、云南南部以及海南和台湾地区影响较小。原因是地势高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 地质灾害:

(1)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地面震动,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2)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3)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和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学生通过读图2.48和图2.49,说出我国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区。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为台风从低纬度海洋浸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致消失,所以分布在东南沿海。 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华北地区降水量少,但是人口集中,工农业用水量大尤其是春季降水少,所以容易引发旱灾。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我国降水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夏季风来自东南部辽阔的海洋,带来大量降水。 地震灾害:多发生于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多位于板块交界或断裂地带。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地形坡度大,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地区。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三)防灾减灾 1.我国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面对灾害我国做了哪些防灾减灾的工作? 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本P58~P59,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我国在多方面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通过遥感卫星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在西北和北方地区为防御风沙灾害营造了防护林;建设了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在灾害发生时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这些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案例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案例 上饶县清水中学 一、教材分析 黄河流域知识信息多、容量大、空间概念强、重点集中,尤其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素材极其丰富。黄河的问题较多,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学生怒黄河、恨黄河,所以应该尽量用录像和教师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为黄河的伟大和开发成就而惊喜,为黄河的灾难而忧思,为黄河的治理而出谋划策,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实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2、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生态环境观。

三、教学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四、教学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七、学法引导:通过自主收集有关黄河的地理信息,开展小组合作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何有效利用并且治理黄河提出设想,对黄河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探讨;养学生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 八、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采用图上串联法。) 师:是啊,黄河确实伟大!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多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它是中国的一大忧患,也是世界的忧患。那么,黄河的忧患是指的哪些呢? 评价、反思:教师形象的语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教育。 活动一: 四人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后,自由发言。学生的发言可能丰富多样,有的可能出乎教师的意外。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灵活处理,抓住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抓住关键,进行提炼得出以下几大忧患: [板书] 黄河的忧患

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全部

前言 只要给梦想插上翅膀,它总能带你到达至高峰,这对飞翔的翅膀,一个叫拼搏,一个叫坚持。 本册的重点是围绕中国本土疆域的人口、民族、地形、气候、资源和经济的发展而展开的一系列的学习,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讲述中国的整体情况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的全貌,包括疆域、人口在世界所占的比例,运用对比记忆法加强和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第三章和第四章所讲述的是中国的自然资源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中国这片辽阔的疆域上,中国人逐渐发展的农业、工业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作为十四中的校本教材系列之地理八年级(上),导学案共分两大部分:预习案和探究案。预习案是要求学生对于新课学习之前的自我预习,共分四大模块:【读图导学】、【课前预习】、【自主检测】、【我的困惑】。探究案是对于学习完本节课后学生进行共同探讨研究所用,也是对于学生知识的扩展和能力懂得提升,探究案共分五大模块:【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收获展示】、【总结归纳】、【能力训练】。以下是各部分模块的详细说明: 预习案: 【读图导学】:主要针对书中重要的图进行阅读和分析。 【课前预习】:书中的重点内容多以填空的形式出现,以达到学生阅读 书中重点内容的目的。 【自主检测】:学生对于预习效果的自我检测。 【我的困惑】:学生写出在预习中的困惑,等到课堂中讲解以求答案。探究案: 【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互相探讨以达到解决 问题、共同进步的目的。 【拓展延伸】:与本节课的联系现今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的 知识解决。 【收获展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怎样的收获。 【总结归纳】:本节重点内容的记录、整理。 【能力训练】:以《资源与评价》为主,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查缺 补漏。 本册导学案的内容为八年级(上),共四章、十二节内容、第一章: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重点内容是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人口的分布特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第二章: 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河流和湖泊,重点内容是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和我国主要山脉、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长江、黄河。第三章: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土地资源、水资源,重点内容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第四章: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工业的分布与发展,重点内容是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分析工业基地发展优势 同学们,要认真做导学案,掌握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才能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如果遇到难题千万不要退缩,要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八年级地理教学案例(贾艳梅)

黄河的忧患和治理 “滔滔黄河”第二课时 永昌县农业中学贾艳梅 一、教材分析 黄河流域知识信息多、容量大、空间概念强、重点集中,尤其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素材极其丰富。黄河的问题较多,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学生怒黄河、恨黄河,所以应该尽量用录像和教师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为黄河的伟大和开发成就而惊喜,为黄河的灾难而忧思,为黄河的治理而出谋划策,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实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 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2、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三、教学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四、教学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 五、教学准备: 多媒 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七、学法引导:通过自主收集有关黄河的地理信息,开展小组合作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发 挥自己想象力;何有效利用并且治理黄河提出设想,对黄河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探讨; 养学生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 引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采用图上串联法。) 师:是啊,黄河确实伟大!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多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它是中国的一大忧患,也是世界的忧患。那么,黄河的忧患是指的哪些呢? 评价、反思:教师形象的语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教育。 活动一: 四人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后,自由发言。学生的发言可能丰富多样,有的可能出乎教师的意外。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灵活处理,抓住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抓住关键,进行提炼得出以下几大忧患: [板书]三、黄河的忧患 饱含泥沙地上悬河决口之险 活动二(小组讨论、激烈辩论): 这三大忧患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其中“地上悬河”与“饱含泥沙”和“决口之险”都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紧接着教师就提出这样一个活动题:高悬于空中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交换、讨论收集的有关资料,同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地区中,受寒潮影响最小的是() A. 吐鲁番盆地 B. 海南岛 C. 四川盆地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2016?荆州)下表是我国西南某地区某年8月17日﹣18日天气状况,据预报该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该天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天气预报天气状况风力最高温度(℃)最低温度(℃) 8月17日晴<3级 40 30 8月18日多云<3级 40 29 A. 干旱 B. 台风 C. 地震 D. 泥石流 3.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是() A. 台风 B. 寒潮 C. 干旱 D. 洪涝 4.(2016?广元)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有() A. 寒潮、地震、滑坡 B. 水土流失、大气污染 C. 地震、滑坡、泥石流 D. 滑坡、台风、泥石流 5.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台风登陆主要集中在() A. 吉林、辽宁、黑龙江、天津 B. 山东、山西、河北、河南 C. 广东、台湾、浙江、福建 D. 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6.下列自然现象,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 台风、泥石流 B. 地震、雪灾 C. 洪涝、干旱 D. 滑坡、火山爆发 7.我国自然灾害频繁,下列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 洪涝 B. 地震 C. 台风 D. 寒潮 8.长江洪灾最严重的区域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四川盆地 C. 横断山区 D. 长江三峡 9.2016 年12 月中旬,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降温、大风和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A. 台风 B. 梅雨 C. 寒潮 D. 春旱 10.如图是我国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示意图,下列地区中,最容易发生该类自然灾害的是() A. 四川西部 B. 柴达木盆地中部 C. 东北平原 D. 长江三角洲 二、填空题(共4题;共8分) 11.我国地质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泥石流等灾害。 12.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是________. 13.山区常见的地质方面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4.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三、综合题(共2题;共20分) 15.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泥石流主要发生地区从①________(山脉)到②________(山脉),经A________省的西部、四川、B省________(简称),到西藏东部一带。 (2)由图可知,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一、二、三)阶梯。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范围及地形特征; 2、了解我国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了解东北三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4、结合本科的学习,说说如何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均衡发展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2、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 3、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转型。 难点: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谈及近期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中的故事情节和场景,引入新课的学习。 一、关于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的教学: 阅读课文,并结合地形图和气候图,分析以下问题,教师及时跟进总结。 1.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省份,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东南部为________山地,东北部为小兴安岭,

西倚_______。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_______。 3.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_______江和_______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_______、_______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到描述地形和气候特点的词句,标注在书中) 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_______。 [读图活动]: 6、结合课本图片,探究东北地区冷湿的气候特征: (1)气温: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气温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图中0℃等温线中部向南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 (2)降水:从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降水分布规律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辽东丘陵东侧降水量大约为_______毫米,为什么降水多?_______。 (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_______。由于纬度_______,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_______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_______,夏季_______。东北三省降水集中于_______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关于农业的教学: 7.农业发展的条件: (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_______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_______,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_______的需要。 (2)有利条件:地势_______,土壤_______,适宜大规模的_______耕作;气候_______,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8.盛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9.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发达的种植业为发展_______畜牧业提供了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1、下列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旱灾 B、水灾 C、台风 D、泥石流 2、气象灾害的共同特点是() A、降水过多或过少 B、强冷空气的侵入 C、瞬间风力巨大 D、造成各种损失 3、发生地质灾害较高的地区是() A、海底 B、平原 C、山区 D、丘陵 4、各种地形都有可能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台风 5、《齐鲁晚报》2011年12月24日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从25日起山东全省开始出现的降温、降雪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可达10摄氏度左右,个别地区可达13摄氏度左右,预计26日夜间到27日,全省大部分四区阴有小雪。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寒潮 6、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 ) ①台风②滑坡③干旱④寒潮⑤泥石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⑤ 7、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 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C.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 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B.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的不稳定 C.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 D. 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9、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减灾的方法,你认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 A、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B、在教室,应躲在坚固课桌下,抓紧桌角。 C、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 D、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10、我国是一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改变当地气候 B、人工降雨 C、兴修水利工程 D、防治水污染

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1.1辽阔的疆域(1)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3.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重点难点 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 自主学习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 带,少部分位于___带,没有带。 3.我国位于_____洲的东部,东部濒临_______ 洋,有许多的海岛,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位。 5.自北向南我国频临的海有海、海、海、海。 6.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从所属地区的气温对农业影响去思考) 7.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从海陆位置对国家对外贸易、海洋事业及国土范围的影响去思考) 8.阅读图1.4说出我国四至点 “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9.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图找出陆上邻国、海上邻国,其中陆上邻国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海上邻国中亚州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___________。 10.阅读图1.5、1.6,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试分析原因。 小结提纲思维导图 半球位置:半球半球大部分位于纬度地区。 位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 置大部分属于带,少部分带。 优大陆东部或亚洲东部 越海陆位置海陆兼备 洋西岸,多岛屿 疆域辽阔:陆地面积平方千米,居世界位。 国陆上邻国14个 土疆界绵长 辽隔海相望的国家个 阔濒临海洋:自北向南、、、海 沿海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海南岛、群岛、南海诸岛。 反馈练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1](1).doc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其编写以事实材料说话,安排了较多的图片和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理 解祖国的疆域特征。要理解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意义。我国自然环境的各 个要素和各种自然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商业、对外贸易等生产部门,都存有于一定的空间位置, 并在这个空间位置上发生、发展。我国特定的空间位置,影响着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辽 阔的国土,使我国的地形、气候乃至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为我国各生产部门提供广阔的场地,形成各地 区自然、经济上的区域差异。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辽阔的疆域,是掌握我国各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 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节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使用地球仪或东西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掌握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 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 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学会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及使用文字、数据、地图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升计算、分析、归纳水平,使用 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水平。 使用地图协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建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通过对比评价“位置优越和国土辽阔”,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理解我国有辽阔的疆域,培养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 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位置、疆域空间想象水平。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地理知识学习,具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学生会浅意识的应用所储备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还不得法,不能熟练、准确的应用,所以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增大对地图的使用,深化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与技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过程与方法 1、在地上图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关于这点,我想强调一下,以前的教材虽也提到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海和内海等,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海洋大国”这个概念。原来一提到我国国土时,往往学生想到的就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现在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出发,补充或者说强调了海洋国土是我国国土的重要构成,这也是我们应该向学生特别强调的 2、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

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 课时安排 本节共分3课时。“位置优越”、“国土辽阔”和“34个省级行政区”各用1课时。34个省级行政区可另加1节课练习。 教学过程 导入语: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进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活动一: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活动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最北端最南端到了哪里…… 教师归纳:其实,爱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无论她博大或狭小、贫穷或富裕,我们都一样爱他。因为我出

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月日第次作业 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太平洋的。 2、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 3、我国陆地面积约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洲的面积相等,位居世界第位,仅次于和。 4、在五带中我国领土大多位于。 5、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大致跨越的纬度是度;最东端与最西端相差的经度约度。 6、我国最北端是黑龙江;最南端是海南省的; 最东端是黑龙江;最西端是新疆的。 7、我国东西跨越个时区,采用东区区时。 8、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万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2012年设立了市,管辖南海的岛礁及海域。 9、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它们是洋的一部分。 10、我国的内海是和。 11、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多个,其中面积较大的有、、。 12、我国领海的宽度是海里,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 13、我国陆上国界长万多千米,接壤国家有个。我国陆上领国有、、、、、、、、、、、、、。 14、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月日第次作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自治县、县级市)、(乡)三级。 2、我国共有省级行政单位个,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首都是。 3、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我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和。 4、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5、我国有北回归线穿过的行政单位自东向西依次是:()、()、()、()。 6、我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 ... ......辽阔的疆域(第 .......1.课时) 年级 ... ......时间: ..备课组长签字 ..编者 ..科目 【.学习目标 ....】. 1...知识目标: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掌握我国的领土四端所在位置,记住 我国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 ............ 2...能力目标: .....................能认识我国的大陆轮廓并能初步画图 ................。.能较熟练的填出邻国和临海及领土四 端的名称、位置 ....... 3...情感目标 .....................................:.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 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 .......特点,学会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 .... ..............优越性。 ...】.1...运用地图说出 ......中国地理位置及 2...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 【学法指导】“位置”是中国地理的开端,了解好中国的位置及范围,认识我国的大陆轮....................................... 廓并初步学会画图,熟悉周边的邻国和临海,这对以后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知识链接 ....】.1.、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 ............... 2.、七大洲四大洋 ....... 3.、温度带的划分 ....... 【.预习案 .. ...题。 ...............1~2 .........2.页“伟大的祖国”结合图一,完成 ...】.任务一:阅读课本第 1...动手标出赤道、 ...半球。 ... ...°E,..由此可知中国位于 ........半球和 .......20..°W.、.160 2...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是位于 .............. ..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洲.部、 试着标出亚洲和太平洋。 ........... 任务二:阅读课本第 ........ ...页“辽阔的疆域” .........3~4 结合图一,完成 ...题。 .. .......1~2 1...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 .. ...位。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 .........、.,居第 2...指图说出中国领土的四端。 ............ 【探究案】 ..... 课前检测 ..................................:“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下面是对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 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试着说出以上句子所....................................... 指的意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