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孝亲事迹

合集下载

尊师重教个人事迹五篇800字

尊师重教个人事迹五篇800字

尊师重教个人事迹五篇800字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也流传着许许多多的关于尊师的名言,如韩愈《师说》中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写尊师重教事迹的作文,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写尊师重教事迹的作文1我有一个同学,他似乎对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存在着看法,经常在我面前说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怎么怎么样,又说那个老师的教学态度怎么怎么样,听得我左右为难,说得他来呢,又怕他说我很虚伪,不说他来呢,我又很看不惯他这样。

唉,真是拿他没办法!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

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它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智慧。

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尊师重道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孔僖传》中:“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在古代,尊师重道是很盛行的。

在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古人尚能为求学问对老师如此毕恭毕敬,更何况今天这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呢?但是,因为当今社会上大多数学生都属于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把他们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对他们百依百顺,把他们当做小皇帝小公主来供养着,所以他们深受父母的溺爱,逐渐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戾气。

他们狂妄自大,公然捣乱课堂,影响课堂秩序,老师与其讲理,非但不听,而且装出一副欠扁的样子与老师争吵起来,使老师颜面扫地,有的甚至吵完后一拍桌子一扭屁股走人的,只剩老师一人在后面叫喊着他的名字。

记得曾经一位老师对我们说过:“我希望今后我在课堂上是你们的老师,而在课后是你们的朋友,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和我说说。

”因此,我十分喜欢有事没事就去老师聊天,这样不仅能够使老师很快地了解自己,而且也能给老师留下个好印象,今后更能记住自己。

尊师孝亲美德少年事迹3篇

尊师孝亲美德少年事迹3篇

尊师孝亲美德少年事迹3篇我村依托“道德银行”,开展“十星农户”评选,让有“德者”有所“得”弘扬传统美德,激发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积德向善,孝老爱亲的内生动力。

自开展活动以来,村民积极响应,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其中我村村民李云祯同志孝老爱亲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孝老爱亲是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本分,李云祯,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有着最朴实、最真诚美德的人,正当中年的他性格率真,待人热情,做事麻利,乐于助人。

他妻子于2022年不幸病故,从此与父母相依为命,甘守清贫孝顺在二老床前。

他的孝顺在村子里有口皆碑,因父亲患有脑梗后遗症30余年,母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家里根本离不开人,春夏要耕种,秋天要为老人准备过冬的柴,冬天的时候还担心屋里冷,每天都要为老人看炉子取暖。

一有空闲他总是为父母寻医问药,以减轻父母的病痛,特别是今年,看到年迈的母亲病发时万分痛苦,他多方筹资去北京给老人做了心脏手术,这给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看到老人身体一天天好转,他万分高兴。

解除了后顾之忧,他积极参加到护林员的行列,边照顾老人边工作,通过勤劳的双手为家里增加一份收入。

在母亲的眼里他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自己在手术期间,儿子寸步不离的照顾她,逢人边说要不是儿子孝顺,早就没有我了,是我们两个老人拉了孩子的后腿。

李云祯常说:"孝敬、照顾老人是应该的,也是做人的根本"。

他温情细心的照料老人,为老人排忧解难,为他们撑起一片睛朗的天。

他的孝贤行为对左邻右舍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村里的同龄人在他的影响下经常打电话给自己的父母,问寒问暖非常孝顺。

他的朋友也总说:"小祯的一言一行就是我最好的榜样".李云祯是个好儿子,也是个好邻居,他时常照顾留守在村里老人们的生活,当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满怀歉意的对他说“小祯哥,我爸、妈平常麻烦你了”,他总是憨憨的一笑说“没事,我离得近,你放心吧”这就是他的人品。

空闲时组织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义务清洗水池,自觉担负起各种义务劳动,总把村里的事情当作自家的事来做,这就是他的德行。

“尊师孝亲好少年”先进事迹材料

“尊师孝亲好少年”先进事迹材料

“尊师孝亲好少年”先进事迹材料尊师孝亲好少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鼓励年轻人以礼貌、尊重和懂得孝亲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家人,成为一个健康、积极和有爱心的社会成员。

这种美德也意味着尊重知识、尊重规则、尊重家庭。

在当今社会,好少年也在不断涌现,他们都拥有一些先进的事迹,值得我们借鉴!汤永浩,男,17岁,山东聊城市明宿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他是一名学习优秀、诚实守信、积极热心、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2017年,他参加了区县中学生演讲比赛,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老师对他的帮助和影响,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感动了大家。

汤永浩是家中的独生子,父母在生病、缺钱、失业等困难时,他总是默默地支持家庭,帮父母做家务、做饭、外出工作挣钱。

同时,他也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学生,在学业上成绩优异,多次获得校级、市级的奖励,特别是在物理、数学、英语等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他善于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为农村孩子做志愿服务、关注残障人士、关注健康和环保等,树立了一个好的形象。

汤永浩深知良好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老师,因此,在演讲中他特别感谢了他的三位老师:他们是他的物理老师、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

这些老师不仅为他传授知识,而且也给他带来勇气、鼓励和支持,在他取得好成绩和面对挑战时始终和他站在一起。

汤永浩说:“尊师、孝亲、好少年这些美德,是家庭、学校、社会塑造好孩子的精神力量。

我希望自己能够走得更远,成为一个受人敬仰、有用于社会的人。

”通过汤永浩的事迹,我们体会到一个好少年必须有高尚的品质、优秀的学习成果和认真的付出,而这些品质和成果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主导。

我们要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尊师,孝亲的好少年,从小培养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尊师孝亲主要事迹

尊师孝亲主要事迹

我是602中队的中队长,我叫李鹏玲,今年12岁。

我清楚,感恩是一种美德。

从小,读起《游子吟》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让我懂得了感恩。

是啊!感
恩老师,给我指明人生的方向;血浓于水,感恩父母,它可以迸发出爱的火花。

从古自今,尊师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

老师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给予了我们,不求回报。

我们要尊敬老师。

记得有一次,老师正在帮我们讲评作文,他把佳作一篇篇地整理出来,一会儿指导我们赏评,一会儿又参与小组讨论。

此时,时间已过去半个小时了,老师的声音早已沙哑了。

看着老师专注地工作,我很是感动。

老师为了我们,竟连喝水的功夫也没有。

突然,我计上心来,何不为老师加一杯水?于是,我趁老师在进行个别指导的空隙,拿起老师放在桌上的杯子,去加了一些热水。

我双手端着杯子,对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请喝口水吧!”
在家中,我孝敬父母。

我忘不了那一次,妈妈做了糖醋排骨。

我和爸爸先吃饭,于是我在开饭前,夹了几块最大的,悄悄地放进妈妈的碗里。

爸爸望着我微笑地点了点头,我也欣喜地笑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学会了感恩,就学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我努
力在做着感恩的事,争取做得更好。

尊师孝亲事迹材料

尊师孝亲事迹材料

尊师孝亲事迹材料尊师孝亲事迹材料文化传承的来来往往里,割不断的是那份淳淳的情谊。

怀胎养子,是母亲的十月期盼与苦痛;白首雪须,是父亲的殷殷教诲与皱纹;三尺讲台,是老师的盼铁成刚与等待。

孝亲尊师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为人之根本,是立志之基石。

因此,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便写下了无数的家传美谈: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程门立雪??这一个个故事,不都是我们孝亲尊师的好榜样吗?其实,面对亲人的爱,能够当之无愧说我已经完全回报过的,定时子虚乌有,但这并不代表着,父母的爱,我们就无法回报。

我经常想,父母每天工作本已是疲惫不堪,我有何理由再让他们为我而煞费苦心呢?所以,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从不轻易麻烦父母,课余时间,我多做些家务。

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好,与同学间和谐相处,不打架,不惹祸,学习成绩更是不让父母担心。

去年妈妈的胳膊手术了,爸爸上班忙,没时间陪着妈妈,每天我就早起床一个小时帮妈妈梳头,洗脸,穿衣服,折被子。

像小时候妈妈照顾我那样认真,那样温柔。

放学后的时间也都被利用在为我和妈妈洗衣服上了。

几次我稚嫩的手被衣扣划破了,流了好多血,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我在他们面前之字未提。

那段时间我更加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

父母往往为我们倾注了一生的心血,精力。

感恩父母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报答。

但是,人不孝亲,禽兽不如?转身回望,当我们来到这时间的一刹那,就注定了与两种虽然满身疲惫却依然欢欣雀跃的人血脉相连。

一种是我们的亲人,另一种便是“春蚕”,“蜡炬”的化身,老师。

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未来蓝图的画家。

但我却认为,老师是“奉献”的代名词,他们默默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光辉的事业------教书育人,却从不渴求一点的回报。

但我们也仍要懂得老师的付出,懂得知恩图报。

从上学期,我就懂得无论何时遇到老师,都要鞠躬问好。

因为《弟子规》中教导我们要“路遇长,急趋揖”放学后我也会和老师道声再见。

小学时我就是班中的班干部,班中的很多事情老师都交给我处理。

家庭里关于尊师孝亲的例子

家庭里关于尊师孝亲的例子

家庭里关于尊师孝亲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个: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他们有一个儿子,叫小明。

小明从小就非常懂事,尊敬师长,孝顺父母。

在学校里,他总是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对老师非常有礼貌。

他知道老师为了教育他们付出了很多,所以他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以回报老师的付出。

在家里,小明也非常孝顺父母。

他会帮父母做家务,如洗碗、扫地、喂鸡等。

他还会在父母生病时照顾他们,给他们端水送药,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小明的父母也非常欣慰,他们觉得自己的儿子非常懂事,是他们的骄傲。

有一次,小明的老师生病了,需要住院治疗。

小明知道后,非常担心老师的身体,他决定去医院看望老师。

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些水果和鲜花,来到了医院。

老师看到小明非常感动,她说:“小明,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谢谢你来看望我。

”小明说:“老师,您是我的恩师,我应该来看望您的。

希望您早日康复。


小明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小镇,大家都非常佩服他的尊师孝亲精神。

小明也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尊师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下去。

以上是一个家庭里关于尊师孝亲的例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尊师爱友事迹

尊师爱友事迹

尊师爱友事迹
尊师爱友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述了人们尊敬师长、关爱朋友的真挚情感和行为。

以下是一些与尊师爱友相关的事迹:
孔子尊师重教: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他强调尊师重教的重要性。

孔子自己也是一个勤奋学习、虚心向学的榜样,他对待老师非常恭敬,并将教育视为塑造人才的重要途径。

朱熹的友谊: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与好友程颢是学术界闻名的好友,他们彼此尊敬、推崇和鼓励,互相交流学术观点,友谊深厚。

李白和杜甫的交情:唐代的两位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是彼此重要的朋友。

尽管他们的性格和文风不同,但他们相互欣赏和支持,对彼此的才华和作品都给予了高度赞扬。

张大千对黄宾虹的尊敬:著名的中国画家张大千,非常尊重黄宾虹,他多次表示黄宾虹是自己的艺术偶像。

张大千追随黄宾虹的艺术风格,并在许多场合表达了对黄宾虹的深深敬意。

这些事迹都展示了人们尊师爱友的精神和行为。

它们告诉我们尊重、尊敬、关心和支持那些对我们有指导和帮助的师长和朋友是多么重要,同时也展示了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应该以真诚和善意对待他人的重要性。

【尊师之星事迹材料】_参加美德少年“尊师孝亲之星”评选事迹材料

【尊师之星事迹材料】_参加美德少年“尊师孝亲之星”评选事迹材料

【尊师之星事迹材料】_参加美德少年“尊师孝亲之星”评选
事迹材料
尊师孝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并费尽心血把我们养育;而老师又像辛勤的园丁一样每天都会教给我们知识和本领.所以,尊师孝亲是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首先应该做到的.
在学校,我尊敬老师,见到老师就会主动向老师问好.我还是老师的一名小助手.每个寒、暑假前我都会主动到学校帮老师抄写成绩单、打扫卫生,帮老师照顾班级中植物.经常在班级活动时,帮老师管理班级纪律,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班级秩序有条不紊.
从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会背颂三字经里的“香九龄,能温习;孝与亲,所当执”.后来上了学,我又懂得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在平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为了生活和照顾哥哥我会很辛苦.所以,我也经常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妈妈车祸期间,妈妈不能做任何事了,只能躺在床上,我就主动挑起家里的家务活,不会的就问妈妈,然后再去完成作业.在这期间我还学会了煮面条、煮粥...现在虽然妈妈好了,但我仍然经常帮妈妈做这些事.
我想,无论我将来做什么,我一定不会忘记老师和长辈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所花费的心血.我会做到“饮水思源,常怀感恩”.
家长推荐理由:
张硕同学从小就懂得在学校尊敬师长、在家里孝敬父母.每天都能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习方面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少让父母操心.自己有了想法会和父母商量,当遇到自己的要求暂时不能得到满足时,也从不对父母发脾气、耍性子.张硕同学是一个懂事明理的好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师孝亲事迹
六年一班:管艺然

尊师孝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它体现了中华民族
的聪明智慧。中国上下五千年,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程门立雪……这一个个故事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
们一直拿这几个故事当作座右铭,所以尊师孝亲是作为
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的根本。
一说到是谁把你养育大,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
自己的爸爸妈妈,而我跟大家的答案不同。因为爸爸妈
妈都有工作,都很忙,没时间照顾我,并且我刚出生的
时候妈妈没有母乳,是姥姥拿着奶瓶一点一点的喂我。
等我上了一年级,姥爷每天骑着自行车接我上下学,这
一生中我最感谢的人便是他们。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上
六年级的我也可以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还
记得在一个夏天,天气很热,姥姥发烧了,姥爷不在家。
当时我看着姥姥那张疲惫的脸上显现出红红的颜色。我
想起了在我生病时姥姥是怎么照顾我的,这时我便学着
照顾起姥姥来。我先倒了一杯温水,然后在我们家的药
箱里找出成人感冒药,我把药和水送到姥姥的嘴边,姥
姥吃下去,我又在我的屋子里找到毛毯盖在姥姥身上,
还特地嘱咐让姥姥打个盹,这样就会好得快。看着姥姥
进入了梦乡,我也擦擦额头上的汗水。在平常,我也会
帮姥姥刷刷碗,扫扫地。看姥姥姥爷劳累的时候还会给
他们捏捏肩,捶捶背。在这期间,我还学会了帮姥姥买
菜呢!他们脸上的皱纹足以证明,他们头发中的银丝可
以说明:岁月像一匹野马,它不停的奔跑着。姥姥姥爷
的时光随着野马的速度减少,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孝敬他
们呢?
在寒暑假的时候,我也会回老家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待一段时间,因为我知道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挣钱,很不
容易。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我会给他们倒杯热水。平
常我会帮爸爸刷茶杯。在他们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会贴心
的给他们倒好洗脚水,调好适宜的温度,这样就可以让
爸爸妈妈放松不再感到疲劳。
亲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人,老师则是
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
就犹如我们人生中最亮的那一颗星星,在你迷路时,他
会把黑暗照亮,指引正确的方向。他们更是“春蚕”“蜡
炬”的化身,不求回报。把知识传授给我们,教会我们
做人的道理。
“老师”这个词我认为可以替换“奉献”。他们把自
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伟大的事业,教书育人正是他们不
动摇的信念。在我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起,我便知道遇
到老师要站直行礼问好,放学后我也会和老师说声再见。
在小学,我一直是班级里的班长,班里的事情我也会替
老师分担。比如收作业,考词语,带领学生经典诵读,
替老师给没来的学生的家长打电话询问怎么回事……因
为我知道老师也很累,好几次老师都是带病给我们讲课。
既然帮老师分担就要做好,就要认真地去完成,决不能
辜负老师的信任。而且,在老师不在的时候,我会管理
好我们班同学的纪律,还会带同学们背古诗,看书……除
了这些,为了让我们的教室变得更加美丽,我第一个带
了一盆杜鹃花,摆在了我们的讲台上。接着连续好几天
都有同学带花到教室。只要是路过我们班级的老师或者
同学都会发出他们由衷的赞叹。在班级里,我会尽力贡
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的帮助老师管理好班级更是
我义不容辞的任务。我和同学们和平相处,一起学习,
互相帮助,努力让我们这个集体变得更加团结,让我们
这个“家”变得更加美丽。
经过老师的教导和我自身的努力,在小学阶段我一
直都是三好学生,还获得过区级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我还参加过多次征文、讲故事比赛,每次都获得了好的
成绩。
尊师孝亲,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亲人和老师对我的
教导,对我的关爱,我用多少的墨水都无法写完。我一
定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一定会在今后的日子
里,继续把尊师孝亲这一中华传统的美德继续传承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