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复习提纲

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复习提纲
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复习提纲

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复习提纲

1. 下列各项中,不是进程调度时机的是。

A. 现运行的进程正常结束或异常结束

B. 现运行的进程从运行态进入就绪态

C. 现运行的进程从运行态进入等待态

D. 现运行的进程从等待态进入就绪态

2. 操作系统的基本职能是

A、控制和管理系统内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

B、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C、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编辑程序

D、提供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

3. 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4. 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涉及共享变量的___

A.程序段 B.管理信息区

C.公共数据区D.信息保留区

5.虚拟存储系统中,完成地址转换工作的是。

A.硬件B.地址转换程序

C.装入程序D.装入程序和地址转换程序

6. 某计算机采用二级页表的分页存储管理方式,按字节编址,页大小为210字节,页表项大小为2字节,逻辑地址结构如下表所示,逻辑地址空间大小为216页,

则表示整个逻辑地址空间的页目录表中包含表项的个数至少是

A.64

B.128

C.256

D.512

7. 在采用动态优先权的调度算法中,如果所有进程都具有相同优先权初值,则此时的优先权调度算法实际上和____调度算法相同。

A.先来先服务B.短作业优先

C.时间片轮转D.长作业优先

8. 在段页式系统中(无快表),为获得一条指令或数据,必须访问内存。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9.动态重定位是在完成的。

A.作业执行前集中一次

B.作业执行过程中集中一次

C.作业执行过程中

D.作业执行过程中由用户

10. 采用多道程序设计能

A.减少调度次数

B.减少处理器空闲时间

C.缩短每道作业的执行时间

D.避免发生资源竞争现象

11. 为了对交互式作业进行控制,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些常用的操作使用接口,不属于操作使用接口的是

A.操作控制命令 B.系统调用

C.菜单技术 D.窗口技术

12. 若在一个单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4个并发进程,则任何时刻允许占用处理器的进程数为__ __。

A.至少1个 B.最多2个

C.至少3个 D.最多4个

13. 在请求分页管理中,若采用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可能会产生“FIFO异常”, “FIFO异常”指的是。

A. 频繁地出页入页的现象

B. 分配的页面数增加,缺页中断的次数也可能增加

C. 进程交换的信息量过大导致系统工作区不足

D. 分配给进程的内存空间不足使进程无法正常工作

14. 一个任务被唤醒,意味着。

A. 该任务重新占有了CPU

B.它的优先级变为最大

C. 其任务移至等待队列队首

D.任务变为就绪状态

15. 在计算机系统中有用户程序和系统程序两类,系统程序工作在。

A. 算态或用户态

B. 管态或核心态

C. 管态或用户态

D. 算态或核心态

15.段表如下

逻辑地址[2, 1003]的物理地址是

A. 2900

B. 1003

C. 3903

D. 溢出

1.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是什么?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要求画出三状态图)答:

2.什么是虚拟存储器?其特点是什么?

答:

2. 何为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和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

算法设计

1.使用P、V原语实现图示的前趋关系。

答:

2.桌上有一个盘子,每次只能放一个水果,爸爸专向盘中放苹果,妈妈专向盘中放橘子,儿子专等吃盘里的橘子,女儿专等吃盘里的苹果。只要盘子空,爸爸妈妈可向盘中放水果,仅当盘中有自己需要的水果时,儿子或女儿可从中取出,请给出他们四人之间的同步关系,并用PV操作实现四人正确活动的程序。

答:

1. 现有A、B、C、D、E5个进程,各进程CPU运行时间依次是10,6,2,4,8分钟。假设它们没有任何I/O处理,并忽略操作系统有关处理时间。它们的优先级依次是3,5,2,1,4,其中第5级视为最高级。回答以下问题:

(1)画出分别使用时间片轮转法(时间片设为2分钟),短作业优先和非剥夺的优先级调度法调度时甘特图。

答:

(2)在各调度算法下每个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是多少?

2.在请求调页的动态分页系统中,一个程序的页面走向为:2,4,8,3,2,4,5,2,4,8,3,5。如果分配给此程序的页帧数为4,分别分析采用FIFO、LRU和最佳置换策略时的置换过程并计算缺页次数。

3.在银行家算法中,若出现下述的资源分配情况:

Allocation数组 Need数组 Available向量

P0 0 0 3 2 0 0 1 2 1 6 2 2

P1 1 0 0 0 1 7 5 0

P2 1 3 5 4 2 3 5 6

P3 0 3 3 2 0 6 5 2

P4 0 0 1 4 0 6 5 6

1)试问该状态是否安全?若安全给出一安全序列?若不安全,请给出死锁时的各进程占有资源

的情况。

2)若此时进程P2提出请求Request(1,2,2,2),请问系统能否将资源分配给它,为什么?

4

页面大小为4KB,一次内存的访问时间是100ns,一次快表(TLB)的访问时间是10ns,处理一次缺页的平均时间为108ns(已含更新TLB和页表的时间),进程的驻留集大小固定为2,采用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和局部淘汰策略。假设①TLB初始为空;②地址转换时先访问TLB,若TLB 未命中,再访问页表(忽略访问页表之后的TLB更新时间);③有效位为0表示页面不在内存,产生缺页中断,缺页中断处理后,返回到产生缺页中断的指令处重新执行。设有虚地址访问序列 2362H、1565H、25A5H,请问:

(1)依次访问上述三个虚地址,各需多少时间?给出计算过程。

(2)基于上述访问序列,虚地址1565H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5.如系统有打印机5台,有N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需要同时使用2台打印机,则N取

哪些值时,系统不会死锁?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重点知识提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点知识提纲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2)数据描述与数据模型。 (3)理解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4)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元组、属性、属性值、值域、分量、关系的状态、关系模式、关系的键(候选键,主键、外键)与属性(主属性,非主属性)等。 (5)数据库内部体系结构中的三级模式结构。概念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6)数据库系统内部体系结构中的两级映像。 术语: 关系模式:是一种用于描述二维表格结构的表示方式,由关系模式和与该关系模式名相关联的属性名表组成。其形式为:关系模式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 关系模型:是一种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数据及数据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候选键:如果一个属性集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关系中的元组而又不含有多余属性,则称该属性值为该关系的候选键。 主键:是指当某个关系模式有多个候选键时,被用户选用的那个候选键。 外键:如果关系模式R1中的某属性集是另一个关系模式R2的主键,则该属性在关系模式R1中称为外键。 概念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体现了全局、整体的数据观点,所以称为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

外模式:是表达用户使用观点和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逻辑描述,体现了应用程序员对数据库的数据观点。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结构和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规定了数据的内部记录类型、记录建起技术、文件的组织方式和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等。 简述: 1.简述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区别。学习指导P7 2.关系的主键有哪些特性?(唯一性、非冗余性,有效性) 3.将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成三级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关系运算 (1)了解笛卡尔积、关系的数学定义。 (2)理解基于传统集合理论的关系运算:并、交、差、广义笛卡尔积。 (3)理解关系代数特有的关系运算:投影、选择、商、联接、自然连接。 (4)掌握使用基本关系运算表示4种非基本关系运算的方法。 (5)掌握关系代数运算在关系数据库查询操作中的应用。 术语: 关系的目或度:关系中的属性个数。 关系的基数:关系中元组的个数。 笛卡儿积运算:设关系R和S的目数分别为r和s,R和S的笛卡儿积是一个r+s 目的元组集合,每个元组的前r个分量来自R中的的一个元组,后s个分量来自S中的一个元组。 投影运算:投影运算是按照j1, 选择运算:从关系R中挑选出满足公式F的那些元组。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和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后续课程:嵌入式操作系统 总学分:3(其中实验学分0.5)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之一,培养学生具有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知识、嵌入式系统的初步分析能力和具有用RTOS构成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能力。介绍嵌入式系统中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其他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掌握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方法;跟踪嵌入式系统最新设计理念;实践嵌入式系统项目开发基本流程;为嵌入式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以介绍嵌入式操作系统知识为主,但在构成一个嵌入式计算机应用系统时,还必须具有用汇编语言、C或C++语言及程序设计编制源程序的能力,软硬件结合是本课程的一个特点。 1.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设计能力。 2.教学要求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试验教学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达到: (1)较深入地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具有较高的汇编语言源程序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程序编写能力; (3)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和移植方法; 二、课时安排

注:教学、实验内容和学时安排各专业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专业要求作适当调整。 三、教学内容 1. 概论(2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嵌入式系统、实时系统的基本概念 重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型 (2)教学内容 ①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 ③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举例 2. 嵌入式系统工程设计(4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介绍可用于嵌入式应用开发的一些基本方法 重点:介绍嵌入式实时软件工程方法 (2)教学内容 ①嵌入式系统项目开发流程 ②嵌入式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3. 内核相关基本概念(10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内核的定位与可裁剪性;相关基本术语 理解:任务状态、调度规则,中断处理,任务异常处理 掌握:非任务执行时、任务无关部分和准任务部分的系统状态 重点:任务状态 难点:中断处理 (2)教学内容 ①内核的定位与可裁剪性。 ②任务的运行、就绪、等待与睡眠和不存在状态。 ③任务的优先级与调度规则。 ④中断与异常。 ⑤系统状态。 4. 数据类型与系统调用(6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普通数据类型和其它定义数据类型 理解:相对时间,系统时间,时限 掌握:系统调用的格式,调用方法以及参数包的修改 重点:系统调用方法。 难点:参数包的修改。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3--4章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一、电解质的有关定义 物质 单质 化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如SO 3、CO 2、C 6H 12O 6、CCl 4、CH 2=CH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盐。如HCl 、NaOH 、NaCl 、BaSO 4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如HClO 、NH 3·H 2O 、Cu(OH)2、H 2O …… 混和物 纯净物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2、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离,故BaSO 4为强电解质) 4、强酸(HA )与弱酸(HB )的区别:(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pH (HA)<pH (HB) (2)pH 值相同时,溶液的浓度C HA <C HB (3)pH 相同时,加水稀释同等倍数后,pH HA >pH HB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水的电离平衡:H 2O H + + OH - 水的离子积:K W = [H + ]·[OH -] 25℃时, [H + ]=[OH -] =10-7 mol/L ; K W = [H + ]·[OH -] = 10-14 注意:K W 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 W 值一定; 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 2、水电离特点:(1)可逆 (2)吸热 (3)极弱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1)酸、碱 :抑制水的电离(pH 之和为14的酸和碱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被同等的抑制)(2)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3)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pH 之和为14两种水解盐溶液中水的电离被同等的促进) 4、溶液的酸碱性和pH : (1)pH= -lg[H + ] 注意:①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可能是 溶液) ;②pH <7 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只有温度为常温才对); ③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 溶液)。 (2)pH 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 pH 试纸 ——最简单的方法。 操作:将一小块pH 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未知液点试纸中部,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即可。 注意:①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 试纸;②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

《数据库原理》复习大纲2016-6-工业工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大纲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给概述 1、数据和信息的区别和联系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 3、从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数据世界的抽象和转换的建模过程中,涉及四种模型,简述四 种模型之间的关系。参见课件1.2 4、关系的候选键、主键及外键,主属性和非主属性的概念 5、三级模式结构及两级映像。什么是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物理数据独立性? 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数学模型 1、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交,差,广义笛卡儿积 2、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自然连接 3、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相关的数据库查询请求及查询结果。 第三章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方法 1、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时期: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现、 数据库运维;七个阶段: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结构创建、数据库应用行为设计与设计与实现和数据库运维 2、数据库概念设计有两种方法:属性表概念结构设计和实体-联系模型 3、基于ER图的概念结构设计步骤:(1)分E—R图的设计;(2)总体E—R图的设计;(3) 总体E—R图优化 4、绘制ER图 5、数据库逻辑结构用关系模型表达 6、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设计步骤:(1)将由E-R图表示的概念结构转换成关系模型; (2)利用规范化理论对转换好的关系模型进行规范化设计和处理;(3)对关系模型进行优化处理。 7、掌握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规则,能够根据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能够确定关系模 型中各关系的候选键 8、数据库物理结构的设计步骤:(1)根据所选用的RDBMS所提供的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 为逻辑模型选定其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2)评价设计的数据库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3)对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进一步优化设计。 9、提高关系数据库中表的查询速度的方法:建立索引和为多个表建立聚簇。 10、数据聚簇的基本思想:使那些经常在一起进行联接查询的表的数据在物理介质上尽 量临近存放,也即把它们聚集地存放在一起。 第四章SQL2005数据库与数据表的创建 1、SQL Server2005的身份验证方式:windows 身份验证、混合模式身份验证 2、SQL Server的数据库存储组织:一个SQL Server数据库由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组成;文 件由盘区组成;盘区由页面组成。

嵌入式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复习 (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 一、真空题 1.根据系统中的任务获得使用CPU的权力的方式,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的内核分为可剥夺型和不可剥夺型两种类型。 2.实时操作系统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多任务、可剥夺型内核、任务切换时间固定、中断延时尽量短。 3.目前比较常见的操作系统有_WinCE_、_uCLinux_、_Uc/OC-II_等。 4.在ucos-ii中任务的状态包括_睡眠状态_、就绪状态_、运行状态、中断服务状态_等。5.在ucos-ii中任务由_任务的代码_、任务控制块_、_任务堆栈_三个部分组成。 6.在ucos-ii中提供的空闲任务OSTaskIdle()的作用是完成_对OSdleCtr计数器加1_。7.在ucos-ii中提供的统计任务OSTaskStat()的作用是完成_CPU利用率OSCPUUsage统计。8.在ucos-ii中任务的调度主要完成_在任务就绪表中查找具有最高优先级别的就绪任务_、实现任务的切换两件事。 二、简答题 1.代码的临界段?在ucos-ii中通过哪几种方式实现? 在应用程序中,能够不受任何干扰而运行的代码段,称做临界段。它主要通过开关中断技术实现。用户可通过定义移植文件OS_CPU.H中的常数OS_CRITICAL_METHOD 来实现选择 开关中断的实现方法分三种: 1)直接用处理器指令 2)在堆栈中保存中断的开关状态,然后再关中断。 3)通过编译器提供的c函数来保存处理器状态字的值。 #if OS_CRITICAL_METHOD == 1 #define OS_ENTE R_CRITICAL() asm ("DI") //关中断 #define OS_EXIT_CRITICAL() asm ("EI") //开中断 #endif #if OS_CRITICAL_METHOD == 2 #define OS_ENTER_CRITICAL() asm ("PUSH PSW,DI") //保存CPU状态,关中断 #define OS_EXIT_CRITICAL() asm ("POP psw) //恢复中断允许标志 #endif #if OS_CRITICAL_METHOD == 3 #define OS_ENTER_CRITICAL() ("cpu_sr = get_processor_psw(),DI") //保存CPU状态,关中断 #define OS_EXIT_CRITICAL() ("Set_processor_psw(cpu_sr)) //恢复中断允许标志#endif 2.调度?在ucos-ii中其调度算法是什么? 在多任务系统中,令CPU中止当前正在运行的任务转而去运行另一个任务的工作叫任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 纳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 电 离 : 注意: 水解 : 吸热反应的发生不一定需要 常见的吸热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如NH 4Cl 与Ba(OH)28H 2O 加热才能进行。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aCO 3== CaO + CO 2 生产水煤气:C + H 2O == CO+H 2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 2=2CO 燃烧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aO(Na 2O 、Na 2O 2)与水的反应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 应的焓变。 符号:用ΔH 表示 单位:kJ/mol 放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吸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需注明ΔH 的“+”与“—”,“+”表示 ,“—”表示 ;比较ΔH 的大小时,要考虑ΔH 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 、 l 、s 、aq 注意: 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

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 1.四大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它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种类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等。特点是: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其特点是: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可为各种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数据独立性较高;易扩展。(特点: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2.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人工管理阶段:特点:1、数据不保存。 2、没有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 3、这一时期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的组织方式必须由程序员自行设计。 4、一组数据对应一组程序,数据是不共享的。 5、数据不具有独立性,当数据结构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要变化。 文件系统阶段:特点: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2、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3、数据共享性差, 冗余度大—文件是面向应用的。 4、数据独立性差—是不具有弹性的无结构的数据集合,文件之间是孤立的,不能反映事物间联系。 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数据的管理者:DBMS 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 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 数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有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4、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5、概念模型: 基本概念: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和性质,即: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嵌入式操作系统 英文名称: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及学分:32 适应对象: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工程 主要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 执行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了解典型嵌入式处理器架构,学习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包括进程调度、进程通信、文件系统、存储管理、网络管理等,了解常见嵌入式操作系统特点及其环境支持下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与应用。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嵌入式操作系统,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组成; 使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系统认知能力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科研品质。 三、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在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知识的基础上,以嵌入式软件的核心——嵌入式操作系统为重点,以应用为目的,使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及开发有一个完整把握,深入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结合嵌入式系统知识掌握嵌入式内核,包括进程管理与调度、同步互斥与通信、中断和时间管理、存储管理和适用于嵌入式的文件系统,为学生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能对内核进行灵活地裁减奠定基础,进而掌握嵌入式软件应用开发。 1嵌入式系统导论 1.1嵌入式系统概述

1.1.1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 1.1.2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1.1.3嵌入式系统的分类 1.2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 1.3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与可靠性1.3.1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 1.3.2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 1.4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2嵌入式硬件系统 2.1基本组成 2.2嵌入式微处理器 2.3总线 2.4存储器 2.5输入/输出接口设备 3嵌入式软件系统 3.1嵌入式软件系统概述 3.2嵌入式操作系统 3.3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 4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 4.1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4.2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4.3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构成元素5进程管理与调度 5.1概述 5.2进程管理 5.3进程调度 5.4优先级反转 5.5多处理器调度 6进程通信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化学电源 第三节电解池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数据库原理复习大纲

《数据库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方式 ㈠考试方法:笔试闭卷满分100分。 ㈡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㈠题型及分数比例 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 问答题应用题 ㈡试题难易及分数比例 较易40% 中等难度50% 较难10% 三、课程考试内容的基本要求和重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数据库的设计阶段及每一个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掌握数据模型、关系运算、关系范式等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 四、各章内容 (一) 绪论 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①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2),数据库系统特点及其相关概念 ①了解: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差别. ②理解:数据独立性,共享性,完整性的含义和意义.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3),数据模型 ①了解: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数据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 ②理解: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及其相关概念;三种实体集之间的联 系类型;三种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的概念;关系模型的三种完整性

约束. ③掌握:用E-R模型描述现实世界的方法、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4),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①了解:数据模式,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和模式之间的映象;数据库系统外部的体系结 构;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人员组成;数据库管理员(DBA)的职责; ②理解: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对数据独立性的意义,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 (二).关系数据库 1),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①了解:域,笛卡尔积,关系的定义;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的概念. ②理解:关系的性质;候选码,主码,外码的概念;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实 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的表示。 2),关系代数 ② 理解: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都有哪几类,除法的特点? ③掌握:用关系代数表示查询要求(除法不考). (三).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SQL概貌,特点及其相关基本概念 ①了解:SQL语言的发展及标准化过程;SQL语言的主要特点;SQL中基本表和视图的概念. 2),SQL数据定义功能 ①掌握:用SQL语句定义基本表,修改基本表的定义,撤消基本表;用SQL语句定义和撤消索引. 3),SQL数据查询功能 ①掌握:SELECT语句的格式和用法;等值连接和自然连接的区别 4),数据查询-Select 语句 ①掌握:简单查询;带条件查询;分组统计查询;对查询结果排序;多关系连接查询;相关子查询.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焓变知识点总结

【 一、焓变、反应热 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 (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 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5.正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必为吸热反应,二者△H的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三、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要点一:燃烧热、中和热及其异同

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与答案

数据库原理习题 一、核心知识点 1、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的比较。 文件系统:数据可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但是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意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2、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模式、模式、内模式 3、简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中的两级映像,并说明其优点。 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 模式/内模式 优点:这两级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4、简述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5、简述数据库独立性的特点。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6、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 数据库、硬件、软件、人员 7、简述DBA的主要职责。 数据库管理员(DBA)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其主要职责有;设计与定义数据库系统;帮助最终用户使用数据库系统;监督与控制数据库系统的使用和运行;转储与恢复数据库;改进和重组数据库系统,调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重构数据库 8、简述关系模型的特点。 关系中每一个字段也称字段,不可再分,是最基本的单位;每一列数据项是同属性的。列数根据需要而设,且各列的顺序是任意的;每一行记录由一个事物的诸多属性组成,记录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一个关系是一张二维表,不允许有相同的字段名,也不允许有相同的记录行

9、简述关系模型的组成部分。 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 10、简述关系的性质。 1对1 1对0..* 1对1..* 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 关系中元组的顺序(即行序)可任意 关系中属性的顺序可任意 同一属性名下的各个属性值必须来自同一个域,必须是同一类型的数据 关系中各个属性必须有不同的名字,不同的属性可来自同一个域,即它们的分量可以取自同一个域。 关系中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或者说所有的属性值都是原子的,即是一个确定的值,而不是值的集合。 11、简述关系的完整性。 关系完整性是为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对关系模型提出的某种约束条件或规则。完整性通常包括域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12、简述自然连接和等值连接的区别。 连接运算符是“=”的连接运算称为等值连接。它是从关系R与S的广义笛卡尔积中选取A,B属性值相等的那些元组 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 13、简述视图和关系的区别。 计算机数据库中的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其内容由查询定义。同真实的表一样,视图包含一系列带有名称的列和行数据。但是,视图并不在数据库中以存储的数据值集形式存在。行和列数据来自由定义视图的查询所引用的表,并且在引用视图时动态生成。也是机械制图术语,在机械制图中,将物体按正投影法向投影面投射时所得到的投影称为“视图”。

新闻学原理考试题目

新闻传媒业发展的基本规律: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新闻体制新闻体制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新闻制度和新闻政策,包括政府对传媒业的规制、新闻自由和新闻控制、传媒业的运作机制。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业制度国家,一般是国家所有不允许出现私人垄断,和敌对分子办新闻媒介。新闻媒介以有利于国家、人民利益为最高宗旨,同时也讲究经济效益。党管媒体是新闻媒体运行的基本原则。美国。新闻自由制度、传媒业只对法律负责。2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水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分工日益精细,人们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需要日益增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受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受众群越来越大。广告越来越多。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4受众的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5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6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业而产生、发展新闻教育还不能适应新闻媒体发展的需要,有待改进和加强 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变革:口头传播,书写,印刷,电子,网络 广播电视传播特点:广播1传播迅速,时效性强。2渗透性好,不受空间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传播的范围大3对象广泛,群众性广泛。收听广播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从大学教授到文盲,都可以听广播。4感染力强,语言和音响生动活泼,不足,一瞬即过,使受众难以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推敲,难以一边收听一边思考,听众的注意力只能被迫跟随广播,听众必须按照电台安排的节目顺序收听,不能自由选择。电视:1强烈的现场感,2亲切感3简洁明了不足:电视的视觉性同时带来了局限性,长于报道看得见的动态新闻,对复杂的题材作深度报道比较困难;受发射距离和设备的限制。 什么是舆论:舆论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主持人含义:负责或参与节目的策划、制作、掌握节目播出进程,一个体身份出现,代表群体观念,串联节目各部分,与受众直接平等交流的新闻从业者。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把宣传和新闻视为一体,人们常用新闻来进行宣传,这在中国的新闻媒介中运用的尤为普遍。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传播信息,而宣传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具体道1、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自身的需要,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让受众了解接受,从而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而新闻的出发点是处于受众的需要,获取信息。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一定的观念,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他,接受他支持他。而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除了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管意图。3、传播的方式不同:宣传常常需要重复,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商品广告,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往往以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地宣传而不是像新闻一样,一次性的传播。4、传播的要求不同:新闻的传播要求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要求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不在乎新近的还是历史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宣传与舆论功能对比: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服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一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1对国家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制约2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3对于决策和执人物务行为的监督二、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1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2 鼓舞公众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3公众自由表达一件的可能性和充分性。宣传是运用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新闻媒体的正负效应:1新闻媒体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2新闻媒体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3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4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5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的空气 娱乐的功能:1、提供休闲消遣2、帮助排遣宣泄3、引发审美活动 播音员工作职责:1.、播报和解说信息2、推广普通话3、对文字稿件再创造 新闻工作者修养与职业道德:应当有各方面的知识,应当有踏实、严谨、勇于深入实际的好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有熟练的新闻业务专业知识。职业道德:1职业观念: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根本宗旨。2、职业态度:新闻工作必须严肃、严谨、认真、踏实。对公众忠实,是有两新闻事业的基础。3、执业纪律:只用公平的方法活的新闻照片和资料。4、职业责任:竭尽一切努力,以确保新闻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1、产权不清晰2、收入来源单一3、忽视产业价值链的打造4、多元化经营存在风险5、缺少经营人才6、数字电视的推广面临巨大困难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知识点总结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反应热与焓变:△H=H(产物)-H(反应物) 2、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3 4 ①多数的分解反应 ② 2NH 4Cl(s)+Ba(OH)2·8H 2O(s)=BaCl 2+2NH 3+10H 2O ③ C(s)+ H 2O(g) 高温 CO+H 2 ④CO 2+ C 高温 2 CO 5、反应条件与吸热、放热的关系: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取决与 反应物和产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6、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放热反应△H 为“-”,吸热反应△H 为“+”,△H 的单位为kJ/mol ②反应热△H 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应注意△H 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H 是在298K 、101Pa 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或小数。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 应已完成的数量,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 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7、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8、电极反应的书写: 活性电极:电极本身失电子 ⑴电解: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 (放电顺序:I ->Br ->Cl ->OH - ) 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 (放电顺序:Ag +>Cu 2+>H +) 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过程 总能量 总能量

数据库原理复习提纲

数据库原理复习提纲 1.解释下列名词 数据(Data)指的是可记录的客观事实,并且有隐含的含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是相关数据的集合,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维护。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在操作系统支持下工作的数据管理软件,是支持用户创建和维护数据库的一组程序包。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由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DBMS、DB、应用程序和用户以及数据库开发和管理人员等组成。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内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既定义了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物理结构,还定义了数据的存储方法、存取策略等。内模式与数据存储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有关。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模式;模式也称逻辑模式(Logical Schema),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在逻辑上的视图。它通常以某种数据模型为基础,定义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例如,数据记录的名称,数据项的名称、类型、域值等;还要定义数据项之间的联系,不同记录之间的联系;以及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等要求。安全性主要指保密性。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Sub Schema)或用户模式,是个别用户组的数据库视图。每个外模式描述的是一个特定用户组所感兴趣的那部分数据库,而对该用户组隐藏了数据库的其他部分。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不同用户的外模式是不同的(可相互覆盖)。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模式发生改变时,只需要改变存在于外模式和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射转换,无需改变外模式或应用程序。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内模式发生改变时,系统只要改变概念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映射转换,而不必改变模式,从而更不需要改变内模式。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 简称DD)是数据库系统中各种描述信息和控制信息的集合,是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有力工具,又称为“数据库的数据库”。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数据库称为数据字典。 主键主码(Primary Key)。若一个关系中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取其中一个为主码。每个关系都有并且只有一个主码。用户选作元组标识的一个候选键为主键。 侯选键候选码(Candidate Key):一个关系中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的值能唯一标识关系中的。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称为候选键。 外键外部码(Foreign Key)。若A是基本关系R1的属性(组),但不是R1的码,且A与基本关系R2的码K 相对应,则称A是R1的外部码。某个关系的主键相应的属性在另一关系中出现,此时该主键在就是另一关系的外键,如有两个关系S和SC,其中S#是关系S的主键,相应的属性S#在关系SC中也出现,此时S#就是关系SC的外键。 磁盘冗余阵列 并发控制: 该机制是用来控制多个事务的并发运行,避免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每个事务都产生正确的结果。共享数据库允许多个用户和程序并发地访问数据库,这就可能引起冲突,引起数据的不一致。 两段锁协议:所谓两段封锁协议是指一个事务在读、写任何数据前必须首先申请并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一旦一个事务释放了一个封锁,则它就不得再申请任何封锁。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事务首先要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不再获得任何其他封锁。

新闻学原理复习参考题(2010-2011春季学期)_442508051

<新闻学原理>复习参考题(2010-2011春季学期) 第1讲 ●名词解释 《论出版自由》 《中国报学史》 星法庭(star chamber)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解放日报》延安整风 ●问答 简述政党报刊与大众报刊的特点。 简述无产阶级报刊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思想。 ●论述 新闻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与政治学的密切关系。 第2讲 ●名词解释 “意媒”与“质媒” “新闻欲”说 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 地球村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问答 简述人类新闻传播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阶段信息传播的特点。 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论述 新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哪些问题?可能的解决之道有哪些? 第3讲 ●名词解释 陆定一的新闻定义 新闻的起源与本源 新闻要素 “硬新闻”与“软新闻” “正面新闻”与“负面新闻” ●问答 依据不同标准,新闻可以被分为哪些类型? 简述新闻的社会属性。 ●论述

如何理解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 第4讲 ●名词解释 新闻价值 怀特的“把关模式” 新闻选择操作的三个前提 公共新闻价值 市民新闻 ●问答 简述受众及其他外部压力对新闻选择的制约。 简述新闻价值的五项一般要素及对应的新闻价值规律。 ●论述 媒介内在因素对新闻选择的制约。 第5讲 ●名词解释 新闻真实 整体真实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新新闻主义 平衡报道 ●问答 新闻失实的表现有哪些,如何防止新闻失实? 新闻报道的公正性要求有什么具体含义? ●论述 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都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第6讲 ●名词解释 新闻媒介的双重含义 拉斯韦尔的媒介“三功能”理论 赖特的“四功能”理论 新闻媒介的属性 新闻媒介的社会公器属性 ●问答 简述新闻媒介的三种主要属性及其对传媒活动的制约。 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来看,新闻媒介都有哪些属性? ●论述 论述施拉姆的媒介功能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