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11.5机械功率练习题2新版苏科版5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11.5机械效率1.docx

初中物理学课题班级姓名评价习材料唐玲出品编号A051.如图1所示,陈明同学用动滑轮提升摩托车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是().A.克服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做的功B.克服摩托车重力所做的功C.提升摩托车同时提升滑轮做的功D.克服绳子的重力所做的功2.已知甲、乙两种机械在做功过程中,甲的机械效率比乙的机械效率高,这表图1 明().A.甲做功比乙做功快B.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C.甲做的额外功比乙做的额外功少D.甲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比乙大3.用一个动滑轮把500N的重物匀速提高1m, 所用的拉力是300N,如图2所示,则在此过程中的有用功、总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分别是().A.500J,600J,83.3% B.500J,300J,16.7%C.300J,500J,83.3% D.600J,500J,120%4.在同样的条件下,小明利用两个不同的动滑轮把木料拉上四楼时,他发现利用较轻的动滑轮在提升木料时机械效率较高,这是因为().A.可以减少有用功 B.在总功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有用功C.在总功不变的情况下减少额外功 D.在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总功5.下列做法,不.能够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A.用大小相等的塑料动滑轮代替铸铁动滑轮B.给定滑轮的轴加润滑油C.改变重物提升的高度D.改变被提升的物重6.利用机械效率不同的三种机械分别把同一物体提高相同高度,若η1<η2<η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W总1<W总2<W总3 B.W总1>W总2>W总3C.W总1=W总2=W总3 D.无法判断7._____和___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因为____________,所以机械效率η总是小于1的。
8.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克服____的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如果桶掉到井里,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克服____的重力做的功是额外功。
(选填“水”、“桶”)9.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若额外功为100J,则总功是_____J,有用功是_____J。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11.5机械效率(word版,含答案解析)

11.5机械效率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1.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功越多的则功率越大B. 功率越大的机械,其效率越高C. 功率越大的机械越省力D. 功率越小的机械做功不一定少2. 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改进机械的性能可以使机械效率达到B. 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D. 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3. 如图所示,快递小哥为了把较重的货物装入运输车,用同样的器材设计了甲、乙两种方式提升货物。
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高度,忽略绳重和摩擦。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方式可以省力B. 乙方式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 甲、乙两种方式做的有用功相等D. 甲、乙两种方式的机械效率相等4. 小明同学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三次实验中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相同,绕线方法和测量器材都相同,但自由端的拉力却不同,从而造成滑轮机械效率不同。
请分析自由端拉力不同的原因不可能是A. 滑轮和绳之间、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B. 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C. 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D. 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5. 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提升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B. 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的功率就越大C. 物体做功时间越短,物体的功率就越大D. 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动员仍然对篮球做了功6. 下列有关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机械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B. 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C. 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D. 机械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高7. 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相同的功,甲用的时间比乙短B. 甲做的功肯定比乙多C. 甲消耗的能量肯定比乙的多D. 甲做功比乙慢8. 如图,是一位同学组装的提升重物装置,他用的拉力,在内把重的重物提升,则此过程中A. 该滑轮组的效率为B. 他做的总功为C. 他做的有用功为D. 他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为9.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工人师傅用的力,在内把的重物匀速提升。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课时练《11.5 机械效率》(2)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5机械效率》课时练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B.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越大C.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2.如图所示,斜面长s为1.2m,高h为0.3m,现将重为16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若拉力F为5N,拉力的功率为3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做的有用功为6J B.拉力做的有用功为19.2JC.物体所受摩擦力为5N D.物体由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用时2s3.如图所示,小桂利用动滑轮竖直匀速提升木箱。
以下做法可以提高动滑轮机械效率的是()A.适当减小木箱重力B.增大木箱上升高度C.增大提升木箱的速度D.换用质量较小的动滑轮4.汽车上坡,一般都是低挡减速,其原因是()A.汽车功率一定,减速可以增大牵引力B.有用功一定,减速能提高机械效率C.减速上坡,安全第一D.减速上坡可增大摩擦,防止车下滑5.如图,工人师傅用两种不同的滑轮装置把同一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G动<G物),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甲<F乙B.工人师傅做的总功W甲>W乙C .滑轮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甲>s 乙6.如图,重为G 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的底部移到顶部,设沿斜面移动的距离为s ,高为h ,拉力为F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 。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A .Gh fsB .Gh FsC .()+Gh F f sD .()-Gh F f s7.如图所示是小新家在郊游时用滑轮组拉车的情景。
他们10s 内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6t 的汽车匀速拉动了1m 。
已知水平拉力F =500N ,汽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是它重力的0.05倍,汽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0cm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静止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B .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汽车重力做功为1.6×104JC .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D .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为80W8.用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它们匀速提起货物,在绳自由端施加竖直的拉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物重分别为G 甲和G 乙,物体被提升高度分别为h 甲、h 乙,不计绳重及摩擦,则()A .若F 甲=F 乙且G 甲=G 乙,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B .若F 甲=F 乙且h 甲=h 乙,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C .若G 甲=G 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D .若F 甲=F 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9.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大小为600N 的力F 的作用下,重物A 沿竖直方向以0.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已知该装置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的功率为60W B.滑轮的重力为210NC.滑轮移动速度为0.4m/s D.物体A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为960N10.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每个滑轮重20N,在绳子自由端用100N的拉力把货物匀速提高1m,不计摩擦和绳重,则货物的重力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A.20N;80%B.20N;90%C.180N;90%D.180N;80%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是一种小型千斤项的示意图,往下压动摇臂时,能把重物抬高一段较小的距离,工人在2s时间内用100N的力竖直向下压动摇臂1m,把1000N的重物匀速抬高8cm。
11.5机械效率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1.5 机械效率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功率大的机械,单位时间内做的功一定多C.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其功率一定大D.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2.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功率越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书包的肩带做得比较宽,目的是为了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力3.如图所示,用10N的拉力F拉动绳端,使物体在5s内水平向左匀速滑动1.5m,物体与地而间的摩擦力为18N。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拉力F做的功为15JB.拉力F的功率为6WC.绳末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4.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从水中提升物体M,已知被提升的物体M质量为76kg,M 的体积为3×10-3m3,在物体M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将物体M 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m的高度,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大小(g取10N/kg)。
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大小为400NB.动滑轮重力为70NC.当物体M没有露出水面时,动滑轮下端挂钩上绳子的拉力为730ND.当物体M没有露出水面的过程中,该滑轮组提升货物的机械效率为95% 5.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把重为G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
已知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A.GℎFL×100%B.Gℎ+fLFL×100%C.Gℎ(F+f)L×100%D.fLFL×100% 6.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里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拉力分别为F甲、F乙,此过程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比F乙小B.甲的机械效率更高C.F甲功率比F乙的功率大D.甲、乙装置中的两个物体质量m甲比m乙大7.如图,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90N的物体。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如图,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相同的重0.5 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图B中杠杆平衡了,若在杠杆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3)甲同学通过对一组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 cm,每个钩码重0.5 N,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同学发现,动力×动力臂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实验C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甲同学结论是错误的。
【答案】右右等于能【解析】【分析】【详解】(1)[1]图A中,杠杆左侧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在图B中,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3G⋅2F=2G⋅3L在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左右两边分别变成4G⋅2F,3G⋅3L而4G⋅2F<3G⋅3L所以杠杆向右倾斜。
(3)[3][4]由图C知,此时4×0.5N×3×0.5cm=3N×12×4×0.5cm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而此时,动力臂并不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所以能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
2.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红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近年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5机械效率测试(提高篇)苏科版(2021年整理)

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5 机械效率同步测试(提高篇)(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5 机械效率同步测试(提高篇)(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5 机械效率同步测试(提高篇)(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机械效率(提高篇)一、填空题1、某机械的机械效率为80%,使用它做400J的有用功,需同时做 J的额外功。
2、在实际生产劳动中使用机械时,总要做一些额外功,原因是任何机械本身都有,并且机械零件与零件之间在发生相对运动时还存在着,所以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100%(选填“大于”或“小于")。
3、要提高机械效率,关键在于减小__________功。
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或_______减小摩擦,还可以通过简化____结构,____机械自重等方法,来提高机械效率.4、如图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物体重6N.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5、如果是水桶掉在了水井里,需要把水桶捞上来。
在将水桶捞上来的过程中,克服水的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功,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功,人在整个捞桶过程中做的功是__________,由此可见,应该根据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有用功和额外功。
6、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动小于物体的物重G,甲图中拉力做的功为W甲,乙图中拉力做的功W 乙,则所用的拉力F甲 F乙,W甲 W乙,其机械效率η甲η乙。
2020-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11.5机械效率
11.5机械效率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20N ,拉动绳子自由端,用这个滑轮组把质量为38kg 的重物匀速提升3m ,不计绳重和摩擦,g 取10N/kg .下列正确的是A .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400NB .该过程做的有用功为1200JC .该过程的机械效率为95%D .所挂物体越重,该滑轮组机械效率越小 2.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则机械效率最高的装置是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将重6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提升了2m ,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是A .绳子自由端拉力F 的大小为300N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C .提升物体的过程中,额外功为200JD .绳子自由端拉力F 的功率为150W4DC2BA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J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m/sC.拉力的功率是99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5.如图所示,张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将质量为30kg的物体在5s时间内匀速推到1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m.(g取10N/kg)则A.推力的功率为40W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C.推力做的总功300J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100N6.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这个滑轮可以省功B.使用这个滑轮可以省距离C .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D .把物体拉起得越高,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7.将质量相同的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分别用图甲和图乙来完成,不计绳重与摩擦,滑轮的质量小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 .乙图中滑轮的好处是可以省功C .甲图中的有用功小于乙图中的有用功D .乙图的机械效率大于甲图的机械效率8.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和绳重,把一个重为20N 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在4s 内匀速提升了2m ,所用拉力F 为12.5N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F1/N L1/cm F2/N L2/cm2634(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 10cm【解析】【分析】【详解】(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0.5N63NG=⨯=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L=⨯=2cm36cm右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5N 6cm 10cm 3NFL L G ⨯===右左 即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10cm 。
2020-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含答案)——11.5机械效率
11.5机械效率1.亮亮和体重较大的爸爸帮助邻居各扛一袋质量为5kg的大米,从一楼爬到三楼,爸爸用时较短.则亮亮与爸爸所做的A.有用功相等B.总功相等C.总功率相等D.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相等2.如图所示,滑轮组相同,钩码相同,甲挂一个钩码,乙挂两个钩码,用滑轮组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滑轮组所做的总功是甲滑轮组所做总功的两倍B.乙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甲滑轮组所做有用功的两倍C.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D.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乙滑轮组拉力的功率大些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钩码缓慢提升一定高度,在这个过程中A.滑轮组提升钩码做的功是有用功B.弹簧测力计拉力做的功是额外功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重无关D.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是钩码的2倍4.如图,用滑轮组将600N的重物在10s内匀速提升了2m,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是70W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5.7%C.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所做的额外功是400JD.提升的重物变成4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5.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J的有用功,100J的额外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A.75%B.66.7%C.33.3%D.25%6.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F将重为4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则此过程中A.工人做的有用功为800J B.工人做的总功为500J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7.如图,用甲、乙两种方式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拉力做功的功率为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不计绳重与摩擦)。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 P乙η甲= η乙B.P甲<P乙η甲>η乙C .P 甲<P 乙 η甲<η乙D .P 甲>P 乙 η甲>η乙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上升1m 。
2019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含答案)——11.5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综合练习
11.5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综合练习1.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B.机械效率高的机械一定省力C.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的功越少D.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故机械效率总小于12.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 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 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 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地变化3.汽车上坡时,驾驶员要换成低挡,以减小汽车的行驶速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A.安全B.减小汽车的功率C.省油D.增大爬坡的牵引力4.在斜面上匀速拉一个重4.5 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如图所示,沿斜面s=1.2 m、高h=0.3 m。
下列说法正确的( )A.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是2.16 JB.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2.5%C.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1.8 ND.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机械效率不变5.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得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G-2-2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6.平直公路上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与乙( )A.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B.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C.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之比为1∶1D.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7.如图所示是工人师傅搬运重物时经常采用的方法。
其中利用到的简单机械有______和________;在重物与接触面间垫上一些圆木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效率
1.功率和效率是汽车发动机性能的指标,以下有关观点正确的是 ( ) A.效率越高的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效率一定越高
C.做功越快的功率一定越大
D.功率越大的做功一定越多
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动滑轮吊木箱,要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可采取的方案有 ( )
A.减小木箱的质量
B.增大滑轮的质量
C.减小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D.提高木箱运动的速度
3.机械效率所反映的机械性能是 ( ) A.做功的快慢 B.做功的能力
C.额外功多少 D.功的利用率
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吊起摩托车.要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可采用的方法有 ( )
A.降低提升速度
B.加快提升速度
C.减小滑轮与绳间的摩擦
D.增大滑轮与绳间的摩擦
5.小明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方法(a)克服重力做功多 B.方法(b)更省力
C.两种方法机械效率相等 D.方法(b)机械效率高
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
A.W1=W2,η1=η2 B.W1=W2,η1<η2
C.W1<W2,η1>η 2 D.W1>W2,η1<η2
7.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盘山公路可看成斜面.如图所示.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的客车质量为7 000kg ,向上行驶过程中牵引力保持30 000 N 不变.行驶了2 000 m 的路程时,客车升高了300m .此期间: (1)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2)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8.小华同学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准备的器材有:三个质量不同的木块A 、三条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B 、三个高度不同的长方体铁块 C 、刻度尺.
(1)实验还需补充的器材__________;
(2)表中是小华同学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
(3)实验中,保持斜面长度不变,将斜面升高到0.2 m ,把一个重6 N 的物体沿斜面向上拉时,所需拉力为3.8 N ,则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只填一个因素).
9.小明同学利用一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下表是利用该滑轮组将一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时采集到的信息.
小明同学的推算如下: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001000J
=120W 1200J
W η=
=
有用总
……① 物体上升的高度1000J
==2G 500N
W h m =
有用……………② 提起绳子的段数是n ,W 有用=Fnh ……………………③ 1000 2.5F 2002W J
n h
N m
=
=
=⨯有用………………④
小明同学解答错误的是__________,说明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10.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获得的实验数
据如表中所示.
(2)实验1、2、3探究的是___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获得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4、5、6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考虑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动滑轮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
11.“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1)所用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最少个数为_________个.
(2)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3)实验中钩码上升的高度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以不测量,原因是_________,此时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次实验得出的机械效率的大小为η2=__________.(g=10 N/kg)
(5)比较实验1和实验2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2.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测量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图.实验
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挂在较长杠杆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1)小华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__________
N.钩码总重G为1.0 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 m,测力计移动的
距离s为0.3 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写出使用杠杆过程中,
额外功的一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先后将钩码挂于图中A、B两点,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
的结论?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说明理由(给出2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把重为500N 的箱子匀速提升5m ,动滑轮的质量为8kg ,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 .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2)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3)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D 6.C
7.6×107
J 35%
8.弹簧测力计 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高度、长度一定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78.9% 高度/粗糙程度
9.①③ ①计算错误 83.3% ③拉力F 做的功是总功,不是有用功
12003F 2002W J
n h N m
=
==⨯总 10.88.9% 提升速度 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的速度发生变化,其机械效率不变提升重物的质量 同一滑轮组,随着提升重物质量的增加,其机械效率增大 2.6 11.1 匀速运动 机械效率与所移动的距离无关 G
nF
η=
74% 增大提升物体的质量 12.0.5 66.7 克服杠杆的重力做功 不能 测得的两组数据,钩码重不同,悬挂点也不同(控控制变量) 只有一组数据不能得出结论(测量多组数据) 13.(1)滑轮组绕线如图所示 (2)人对绳子的拉力
)(21
动箱
G G F +=
N 290kg)/N 10kg 8N 500(2
1
=⨯+=
(3)提升过程的有用功W 有=Gh 总功W 总=Fs =F ·2h
机械效率%100⨯=
总
有W W η
%2.86%100m
10N 290m 5N 500%100=⨯⨯⨯=⨯=Fs Gh (答%2.86%1002
N 2901N 500%100=⨯⨯⨯=⨯=Fs Gh η,同样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