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褐孔菌对人健康的作用
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

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
1、降血糖
桦褐孔菌它里面的蛋白糖和一种水溶性多糖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所以这款产品糖尿病的人是可以使用的,它有降血糖的效果。
2、治疗糖尿病
桦褐孔菌它对糖尿病也是有治疗作用的,主要是桦褐孔菌它里面含有一种桦树茸精粉,这种精粉能够很好的治疗糖尿病。
3、抗癌
桦褐孔菌抗癌的效果也很好,它里面含有大量的抗癌物质,有降血糖血压的作用,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对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复发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把一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4、抗衰老
桦褐孔菌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对细胞是有保护作用的,也可以延长传代细胞的分裂代数,可以增加细胞的寿命,促进新陈代谢,所以用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5、防治高血压
桦褐孔菌他不仅是一种补药,而且对于血清是有清洁作用的,当然它也能够缓解疼痛,对高血压是有降低和防治效果的。
6、抗菌抗病毒
桦褐孔菌它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传染性的病毒,可以预防感冒发生。
另外对于胃炎,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都有明显抑制的效果,对于呕吐、腹泻等肠胃功能紊乱也是有治疗作用。
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

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桦褐孔菌(Trametes versicolor),又名七彩云芝、多色拟革菌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和食用菌。
它的菌盖呈扇形,表面形似树皮,颜色多样,因此得名“七彩云芝”。
桦褐孔菌生长在桦木、柳木等树上,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保健、美容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
一、化学成分分析桦褐孔菌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包括多糖类、蛋白质、多酚类、有机酸、生物碱等。
研究发现,桦褐孔菌多糖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等生物活性。
此外,桦褐孔菌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具有保健作用。
二、抗氧化作用氧化反应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必然产物,但当氧化反应发生过程中产生过多的自由基时,会引发氧化应激,导致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DNA断裂、蛋白质氧化等。
桦褐孔菌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反应,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对于预防和改善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抗肿瘤作用桦褐孔菌可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多糖类化合物是桦褐孔菌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其通过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四、免疫调节作用桦褐孔菌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功能,能够增加人体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释放,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此外,它还能调节T细胞的活性和功能,调节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抗体的生成和释放,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五、抗炎作用炎症是一种免疫反应,是机体对损伤、感染等刺激的防御性反应。
桦褐孔菌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表明,桦褐孔菌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六、降血糖作用桦褐孔菌中的多糖类化合物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效果。
别小看了这个“黑坨坨”,它可是战斗民族的“万能药”

别小看了这个“黑坨坨”,它可是战斗民族的“万能药”北半球北纬40°~50°的地区,即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北欧、日本北海道、朝鲜、中国北部的黑龙江、吉林长白山一带,生长着一种神奇的黑褐色的坨坨,既像“木头”又像“土块”。
就是下面这块东东↓↓↓它的名字叫做桦褐孔菌,也称为白桦茸,是一种生长于白桦树上的药用真菌。
别看它颜值不高,但却是一种被称为“万能药”的宝贝。
桦褐孔菌里含有大量的抗癌、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复活免疫作用的植物纤维类多糖体,以及桦褐孔菌素、桦褐孔菌醇、多种氧化三萜类化合物、栓菌酸、多种羊毛甾醇型三萜类化合物、叶酸衍生物、芳香族的香草酸、丁香酸及γ羟基苯甲酸,还有报道称已分离出单宁化合物、类固醇、生物碱类化合物、黑色素类、低分子多酚类及木质素类化合物等2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
这些成分可以有效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复发,在胃肠内防止致癌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并促进排泄。
有资料记载,早在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东欧、俄罗斯、波兰、芬兰等地民间,桦褐孔菌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来防治各种疑难杂症,如各种消化器官癌病(胃癌、食道癌、肠癌、肝癌)、心脏病、白血病、糖尿病等,都显示出极好的效果。
而俄罗斯和日本的现代医学临床实验也都确认,桦褐孔菌明显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能有效地防止胃溃疡患者癌变,是一种优质的保健功能性食品。
1955年莫斯科医科院(The MedicalAcademy of Science in Moscow)宣布桦褐孔菌为抗癌物质,政府批准桦褐孔菌可用于医药品开发。
日本对于在桦褐孔菌更是给予高度评价,并认为这是上帝赐给苦难人类的一种奇特的礼物。
不但把它作为肝癌、艾滋病和O-157大肠杆菌中毒的治疗剂,把它称为“万能药”(Panacea)。
波兰1961年以来已经广泛应用在桦褐孔菌抗癌。
1960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收到一篇来自澳大利亚的报告,利用在桦褐孔菌提取物已经成功地治愈癌症。
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

桦褐孔菌又被称为白桦茸,是生长在白桦树上的一种食用真菌,具有以下几种药用价值:
第一种,桦褐孔菌可以调理肠胃,用来治疗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呕吐、腹泻、胃肠功能紊乱有着良好的治疗功效;
第二种,用来治疗肝脏疾病,例如肝炎;
第三种,华褐孔菌中所含有的多糖类物质,可以活化免疫系统,防止感冒的发生;
第四种,可以抑制艾滋病的病菌。
桦褐孔菌在很多人眼中只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用菌类,其实它还可以入药,它含有的生物碱和单宁以及叶酸和香草酸等物质全部是药用成分,它在波兰和俄罗斯以及日本等国,多以药材的身份存在。
桦褐孔菌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1、桦褐孔菌能治糖尿病
桦褐孔菌有天然的降血糖成分,在俄罗斯人们早就把它提纯加工制成的治疗糖尿病的桦褐孔菌粉,这种中成药对人类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特别好,治愈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三以上。
2、桦褐孔菌能抗癌
防癌抗癌也是桦褐孔菌的重要作用,它含有大量的天然多糖和一些黄酮类物质,还一些微量元素硒,这些物质都是天然的抗癌成分,它们不但能预防癌细胞生成,也能抑制癌细胞再生,平时可以用于胃癌、肺癌以及皮肤癌和直肠癌等恶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3、桦褐孔菌能治高血压
桦褐孔菌对人类的高血压也有很出色的治疗作用,因为它含有的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与一些甙类成分,在进入身体以后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也能预防血管老化,能加快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速度,能让人们的过高的血压降下来。
野生桦褐孔菌的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野生桦褐孔菌的药用价值
导语:说起野生桦褐孔菌有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这种植物,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在我国野生桦褐孔菌并不是非常常见,但是因为其药用价值比较高,所以
说起野生桦褐孔菌有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这种植物,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在我国野生桦褐孔菌并不是非常常见,但是因为其药用价值比较高,所以现如今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不过因为对于野生桦褐孔菌不是特别的了解,所以对于它的药用价值也不是特别的清楚,那么您可以在此学习一下。
野生桦褐孔菌用于各种疑难杂症,如胃癌、肝癌、肠癌。
各种消化器官的疾病、心脏病、糖尿病。
提取物对糖尿病的有效率达93%,并有排肠毒、美容、减肥等功效!
桦褐孔菌化学成分有多糖、桦褐孔菌素、桦褐孔菌醇、多种氧化三萜类化合物、栓菌酸、多种羊毛甾醇型三萜类化合物、叶酸衍生物、芳香族的香草酸、丁香酸及γ羟基苯甲酸,还有报道称已分离出单宁化合物、类固醇、生物碱类化合物、黑色素类、低分子多酚类及木质素类化合物。
桦褐孔菌含有大量的抗癌、降血糖、复活免疫作用的植物纤维类多糖体。
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复发,在胃肠内防止致癌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并促进排泄。
据说桦褐孔菌的精制菌粉对糖尿病治愈率达93%。
药理作用
是前苏联各共和国、波兰、日本等国的民间常用药物,现在已从菌核和菌丝中提取到一种糖蛋白(FIS-1)和一种水溶性多糖(F1),发现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尤其是水溶性多糖(F1),一次性给药50mg/kg体重,3小时后,高血糖鼠的血糖含量下降近一半,且可维持。
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桦褐孔菌(scientific name: Leccinum scabrum)是一种大型真菌,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地区,特别是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森林中。
它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食用菌,并且在民间草药中也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使用它时的一些禁忌事项。
首先,桦褐孔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它的菌盖直径可达10-20厘米,并呈圆形或半圆形。
菌盖表面呈棕色或棕黄色,表面有小鳞片状皮屑。
菌盖的下侧有许多细小的孔状结构,菌柄粗壮而短,通常与菌盖呈比例关系。
桦褐孔菌的菌肉肉质鲜嫩、口感甜美,营养丰富,是很受欢迎的食用菌之一。
其次,桦褐孔菌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首先,它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其次,桦褐孔菌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促进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对病原菌的防御能力,并且对肿瘤的防治也有一定的效果。
另外,桦褐孔菌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比如三萜类、多酚类、多肽类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肝病等。
除了食用外,桦褐孔菌在民间草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桦褐孔菌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其次,桦褐孔菌还有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感染性疾病,比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此外,桦褐孔菌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一些恶性肿瘤,比如肺癌、乳腺癌等。
然而,虽然桦褐孔菌具有很多的功效与作用,但是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
首先,由于桦褐孔菌味道鲜美,容易引起食欲,但是由于桦褐孔菌的菌盖容易吸收重金属,因此采摘后应进行充分的清洗和煮沸,以避免摄入过量的重金属。
其次,桦褐孔菌对于某些人群来说是禁忌的,比如过敏体质的人、肾功能不全的人、肝功能不全的人等。
此外,由于桦褐孔菌在野外采摘的过程中可能会与其他有毒真菌混淆,因此不建议野外采摘和食用。
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

桦褐孔菌又被称为白桦茸,是生长在白桦树上的一种食用真菌,具有以下几种药用价值:第一种,桦褐孔菌可以调理肠胃,用来治疗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呕吐、腹泻、胃肠功能紊乱有着良好的治疗功效;第二种,用来治疗肝脏疾病,例如肝炎;第三种,华褐孔菌中所含有的多糖类物质,可以活化免疫系统,防止感冒的发生;第四种,可以抑制艾滋病的病菌。
1.抗癌作用。
它对多种肿瘤细胞(如乳腺癌,胃癌,耳腺癌,肺癌,皮肤癌,直肠癌,霍金斯淋巴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它可以防止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增强免疫力,促进健康。
另外,它可以与恶性肿瘤患者的放疗和化疗配合使用,增强患者的耐受性并减少副作用。
2.防治艾滋病。
对艾滋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抗衰老。
它可以消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延长传代细胞的分裂生成,延长细胞寿命并促进新陈代谢。
因此,它可以有效地延缓衰老,并且长期使用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4、有效抑制传染性病毒。
桦褐孔菌中含有的多糖类、三萜类物质等能有效活化免疫系统,抑制病毒的增殖,对流行性感冒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5.预防高血压。
斜肌小肠可显着降低动脉血压,小动脉血压和毛细血管血压,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它对组织和器官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或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
6.改善和预防过敏皮层。
7.对肝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和肾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对呕吐,腹泻和胃肠道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
8.防治糖尿病。
多糖是斜纹夜蛾最有效的成分。
无论是水溶性多糖还是非水溶性多糖,已证明其具有最佳的降血糖作用。
同时,丰富的天然纤维也是降低血糖的主要力量。
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十九项)

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十九项)桦褐孔菌是一种天然真菌,又叫【白桦茸】、【桦树茸】、【桦树泪】,它的活性物质是灵芝的55.6倍,富含微量元素215种之多。
它的生长环境极为苛刻,生长在零下40℃左右的寒冷地带,每2万棵白桦树中才有一颗,并且它的活性极强,大约10~15年之后会把白桦树的精髓吸收殆尽,使白桦树枯死。
桦褐孔菌的资源极其稀少和珍贵,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桦褐孔菌是俄罗斯的一种民间药用真菌,其有效成分已引起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研究者的广泛重视。
桦褐孔菌含有大量的抗癌、降血压、降血糖、复活免疫作用的植物纤维类多糖体。
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复发,在胃肠内防止致癌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并促进排泄。
桦褐孔菌的19个点赞功效1 增强免疫系统STRENGTHENING THE IMMUNE SYSTEMAA桦褐孔菌含β-d-葡聚糖;是D-葡萄糖单体的多糖,可激活b和T淋巴细胞,帮助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干扰素、白细胞培养基和促进肿瘤坏死(破坏);它刺激人体主要免疫防线白细胞的生长,作为一种天然生物反应调节剂,调节身体的免疫反应。
2 延缓衰老,延年益寿SLOW AGING PROLONG LIFE超氧化物质岐化酶(SOD)被视为生命科技中最具神奇魔力的酶、人体内的垃圾清道夫,是生命健康之本。
(SOD)是中国卫生部批准的具有抗衰老、免疫调节、调节血脂、抗辐射、美容功能的物质之一,法定编号为ECl.15.1.1;CAS[905489]1。
桦褐孔菌富含的超氧化物质岐化酶(SOD)含量是灵芝的55倍,可中和辐射的有害影响,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人体不断地补充SOD 具有抗衰老的特殊效果。
3 促进皮肤健康PROMOTING SKIN HEALTH桦褐孔菌富含的多酚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与维生素C 、E和胡萝卜素等其他抗氧化物在体内一起发挥抗氧化功效,清除有害人体健康的坏分子—自由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桦褐孔菌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作者僧狼摘要: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桦褐孔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分布,介绍了桦褐孔菌的化学组分及其药用价值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在桦褐孔菌人体健康生活中的应用现状,表明了桦褐孔菌在其药理作用和临床药用价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信桦褐孔菌将在医药和保健领域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也将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桦褐孔菌;生物学特性;药理活性;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 (Fr.) Pilat]是一种具有巨大药用价值的真菌。
从16世纪以来,桦褐孔菌常被民间作为治疗治疗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疑难杂症的药物。
其引起世界广泛的关注是由于前苏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Aleksandr IsayevichSolzheni Tsyn在1968年发表的小说《Rakovy Kovpus》中描述一个俄罗斯村庄由于经常引用桦褐孔菌茶而无一人得肠胃病及癌症[1]。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许多专家学者才开始关注研究桦褐孔菌的生态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其功能作用。
目前,国内外有众多研究报道桦褐孔菌具有的生物碱类、三蔽类及留醇类等化学成分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治疗抗糖尿病、高血压、艾滋病及皮肤病等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2]。
此外,在桦褐孔菌本身食用和药用的基础上,国内外有公司已经将其开发研制成保健品(如保健饮料、保健茶等),使其在增强人体免疫力,保障人类的健康生活等方面表现出良好效果。
因此,桦褐孔菌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桦褐孔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分布桦褐孔菌是一种在桦树等活立木的树皮下或砍伐后树木的枯干上野生存活的真菌,其菌核呈瘤状,菌核无柄,一般直径25-40cm,外表黑褐色或黑色,内部呈黄褐色或茶褐色,老后表面深裂,硬而脆[3]。
桦褐孔菌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菌纲非褐菌目,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但是也有学者将其归为锈革孔菌科。
由于桦褐孔菌的菌丝体极其耐寒,能在零下40℃下存活,因此桦褐孔菌的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远东部分地区、勘察加半岛)、中国(黑龙江、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日本(北海道)、北美(北部)、芬兰、波兰等地区[2]。
我国学者在长白山、黑龙江大小兴安岭以及内蒙古根河市等地区均有发现桦褐孔菌的存在。
如毕湘虹等[4]发现桦褐孔菌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的红松阔叶混交林中存在数量较大,张跃华等[5]同样调查报道了桦褐孔菌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位于小兴安岭南麓的汤原县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和小兴安岭南麓等地区的红松阔叶混交林中分布较广。
孙亚红等[6]人报道了内蒙古根河市地区的260种野生大型经济真菌中就有桦褐孔菌存在。
但是,由于桦褐孔菌的人工培养未能实现,所以桦褐孔菌也存在一定的濒危状况。
2 桦褐孔菌的药用价值研究2.1 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桦褐孔菌主要含有多糖,三萜类化合物、桦褐孔菌醇和桦褐孔菌素、木质素、黑色素和叶酸衍生物等成分。
其中三萜类化合物:是由Kier LB等人在1961年从桦褐孔菌分离出了多种三蔽类化合物,拉开了对桦褐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研究的序幕[7]。
近年来Shin等人在桦褐孔菌中连续发现了4种新的三萜类化合物[8],Kahlos等[9]也不断报道从桦褐孔菌中分离出新的三萜类化合物,而且研究发现桦褐孔菌中白桦脂醇、羊毛甾醇和多种氧化三萜类化合物的混合具有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
木质素:是在1998年由Ichimura T等[10]人从桦褐孔菌子实体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出,经鉴定是一种能够抑制HIV-I蛋白酶活性的一种水溶性高分子量的木质素衍生物,并且还获得了低分子量的多酚类物质。
黑色素:是由2002年Babitskaia VG等[11]从桦褐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出来,鉴定该黑色素为为儿茶酚。
桦褐孔菌醇和桦褐孔菌素:Kojima等[8]1996年就报道了在桦褐孔菌醇的存在,Ludwiczalkt与Wrzclono从桦褐孔菌中也分离到了桦褐孔菌醇和多种三萜类化合物,我国学者何坚等[8]也从桦褐孔菌子实体中纯化鉴定出1种新的化合物桦褐孔菌素( fuscoporine)和其他8中已知化合物。
此外,桦褐孔菌中还存在多种叶酸衍生物,Lovyagina等[12]最早报道桦褐孔菌中含有碟酰谷氨酸、芳香草酸、丁香酸和γ羟基苯甲酸等芳香物质。
随着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被不断分离,众多专家学者也对菌核中的化学物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这些化学成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在对抗糖尿病、高血压、艾滋病及皮肤病等方面展现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研究表明,桦褐孔菌的药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 桦褐孔菌的药用功能2.2.1抗肿瘤作用桦褐孔菌对多种肿瘤细胞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能防止癌细胞转移、复发。
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抗肿瘤作用。
1987年Kahlos等[13]人就发现了桦褐孔菌的正己烧提取物对Walker 256癌肉瘤、巨睡细胞趋化因子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2006年Park JR等[14]人运用分子学手段证实了桦褐孔菌提取物能够使ERK1/2和P38MAP激酶灭活,达到抗癌效果;我国学者金光等[15]于2006年发现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些研究都是在体内进行,体外研究是在1998年由Burczyk等[16]研究发现对桦褐孔菌的水提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S3的蛋白数量和有丝分裂存在一定抑制作用,张慧丽等[17]发现了桦褐孔菌多糖可抑制体外肝癌SMMC7721细胞和肝癌HepG2。
这些前期的实验研究为后续开展桦褐孔菌对肿瘤细胞的研究奠定了很大的基础,使得近几年来桦褐孔菌对肿瘤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
2.2.2降低血糖作用桦褐孔菌中的多糖体和其富含的天然纤维对降低血糖具有重要重要。
Mizuno等[18]通过研究表明褐孔菌菌核中的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多糖对糖尿病小鼠都有降血糖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是β-葡聚糖、杂多糖和蛋白复合物;孙军恩[19]的研究报道也通过实验证明了桦褐孔菌菌粉对四氧嘧啶糖尿病的小鼠具有降血糖效果。
除了桦褐孔菌子实体及菌核具有降低血糖作用,桦褐孔菌发酵产物也具有降低血糖的效果,Sun等[20]发现利用桦褐孔菌液体深层发酵产物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降低具有明显效果。
2.2.3抗氧化性作用有研究报道,桦褐孔菌能通过清除体内自由基获得抗氧化作用。
有学者对桦褐孔菌几种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最强抗氧化能力的是多酚提取物,其次是三萜类和类固醇提取物,最弱的是多糖。
高晗等[21]人研究发现桦褐孔菌多酚对食用油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显著延长其货架期。
Hama等[22]也通过实验证实了桦褐孔菌醇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2.2.4抗病毒作用美国学者Toshiaki等[23]研究发现,桦褐孔菌提取物β-l,3-DGiucan有抗SARS病毒和HIV 病毒作用,可有效制传染性病毒,并且与抗艾滋病的AZT、DDT等混用能提高疗效,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李建光等[24]报道了桦褐孔菌水溶性木质素衍生物及桦褐孔菌三萜化合物在体外通过抑制HIV逆转录酶和蛋白酶活性来抑制HIV病毒的增殖。
2.2.5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多糖等成分可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Wasser等[25]研究发现桦褐孔菌的细胞组成和继发的新陈代谢能对用药者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Kim等[26]也报道了桦褐孔菌菌丝体多糖可强烈激活与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有关的体液免疫。
因此,桦褐孔菌能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2.2.6抗炎止痛和抑制病菌作用早在1983年Grzy bek等人就研究发现桦褐孔菌能作为血液的清洁剂和疼痛的缓解剂。
Park等[27]研究证明桦褐孔菌甲醇提取物具有抗炎、止痛作用,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刘迎秋[28]也证实了桦褐孔菌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2.2.7其他作用此外,桦褐孔菌还具有多种其他药用功能,如王明建等[29]研究报道了桦褐孔菌水提物具有延缓小鼠急性弓形虫感染病症发生的作用,Hyun等[30]发现了桦褐孔菌菌丝体中酚类物质的抗血小板作用,还有艳玲等[31]发现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这是都是桦褐孔菌药用价值的体现,不仅如此,据资料表明,桦褐孔菌在俄罗斯还作为疼痛缓解剂、滋补剂使用。
桦褐孔菌还可用于配合恶性肿瘤患者的放疗、化疗,增强病人的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
3 桦褐孔菌在人体健康生活中的应用现状桦褐孔菌的应用由来已久,早在16-17世纪,俄罗斯、东欧和波兰导等地区就有用桦褐孔菌来防治各种疑难杂症。
莫斯科医科院在1955年宣布桦褐孔菌为抗癌物质,并经过政府批准将其用于医药品开发研究中。
1960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过其收到一篇利用桦褐孔菌煎剂成功治愈癌病的报告,之后,美国、日本等地区均有对桦褐孔菌想应用效果进行试验研究。
1961年桦褐孔菌作为抗癌物质的使用在波兰等地区已经被广泛使用。
美国将其列为“特殊天然物”,作为宇宙人类的未来饮品;日本的研究人员将桦褐孔菌菌核作为肝癌,爱滋病和O-157大肠杆菌中毒的治疗剂,并认为桦褐孔菌是一种“万能药”,并申请了多项有关桦褐孔菌的专利;韩国也正在进行桦褐孔菌的液体培养和菌丝体培养研究。
由于桦褐孔菌对预防疾病具有独特的效果,因此桦褐孔菌的研究及其产品的开发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俄罗斯的堪索莫乐斯基制药公司生产的桦褐孔菌精粉对糖尿病的治愈率达93%。
此外,Grzybek等人也研究发现,桦褐孔菌能作为一种补药、血液的清洁剂和疼痛的缓和剂,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和抗炎止痛效果。
虽然,我国对桦褐孔菌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我国相关学者已经将桦褐孔菌逐渐开发为多种保健饮料,也有相关研究报道了桦褐孔菌提取物对胃癌MGC—803细胞株有抗增殖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
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属于纯中药,富含桦褐孔菌醇、betulinic酸、氧化三萜类化合物、β-D-多糖中的BRM物质之一的葡聚糖、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单宁化合物、类固醇、生物碱和羊毛甾醇等化学物质,其中桦褐孔菌醇不但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还能预防中毒、反胃,增加食欲和减少疼痛,尤其是能够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对防治各种流行性传染病的泛滥和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桦褐孔菌在民间不仅被广泛的作为抗癌药用菌来使用,还可以用来治疗溃疡、胃炎、生殖器官和腺体的增生和结肠癌。
据资料显示,西西伯利亚的鞑靼人有利用桦褐孔菌来治疗结核病、胃病、肝病、心脏病、蛔虫病的传统。
也有将桦褐孔菌制成一种“茶煎剂、提取物、糖浆、注射(针剂)、坐浴剂、气雾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