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附属预制技术交底

路基附属预制技术交底
路基附属预制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

路基附属构件预制施工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本施工段预制场设置于DK419+000线路右侧800米附近,3#拌合站旁边,场地尺寸119.65米×160.66米,占地约19222平方米,负责DK409+357.09~DK426+356.56段路基边坡防护工程的小型预制件制作。

涉及到的预制构件种类包括:六棱空心砖、挡水块、矩形水沟盖板、路肩挡水板、排水槽、梯形水沟长壁板、梯形水沟短壁板、梯形水沟底板、台阶踏步等。具体数量见下表:

二、施工准备

1、人员及主要机具:

(1)从事模型安装、钢筋制作、绑扎的作业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准上岗。

(2)模具:模具进场时必须拼装并检查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模板的平整度、模板之间有无间隙、模具的刚度是否满足要求。

(3)机具: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手锤、板手、钢丝刷、铲刀、油漆刷、灰桶、手推车、角磨机、电焊机、尺子等。

2、作业条件:

(1)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施工场地平整,保持场地清洁;

(2)核对模具尺寸,是否与设计图纸相同。

(3)施工场地布置:

根据总体施工安排,对施工场地进行布设,按照施工流程及各种预制构件种类分门别类存放,相应标识齐全。

(4)振动台:

①组成:振动台台体、功率放大器、振动控制仪、冷却风机或热交换器。

②振动台调试:振幅0.5mm,在使用前进行调试。经调试合格,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进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

③工作时间:为减小振动台起振及停机余振对混凝土密实性的影响,起振时间一般不大于2s,停机余振时间不大于5s。1000HZ工作频率下振动台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h,当连续工作时间超过6h时须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④工作环境:振动台工作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得超过90%(25℃)。工作场地清洁,无腐蚀性杂质或强烈振动源。电源电压的变化范围为额定电压的±10%。

三、施工工艺及流程

1、工艺流程图

预制构件制作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材料:

(1)水泥:选用符合标准的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具有出厂合格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单,按批次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袋装质量、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并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标准。每个检验批由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等级、同出厂日期水泥组成。散装水泥每500t为

一批,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亦按一批计。每批应进行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试验,其取样及试验方法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1346)和《水泥细度检验法》(GB1345)的有关规定。

(2)细骨料:

采用中、粗砂,符合混凝土工程质量标准,含泥量就不大于5%。不合格料严禁进场。

(3)粗骨料:

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压碎指标、针叶关颗粒含量应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标准》(TB1024)的要求,进场取样复试,根据路基施工通用图要求,骨料采用两级配,即:0~10mm,10~20mm,对于小型预制构件需采用细石混凝土。

(4)钢筋:

钢筋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单;进场时,必须按批次抽取试件。

作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和施工图的要求。钢筋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组成一批,并不得大于60t。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

3、模具控制:

(1)模具制作:

根据规定复验,并按复验的结果安排使用。当使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时,应要求厂方提供水泥中碱含量值,并选用碱含量符合要求的水泥。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所有预制构件采用塑钢模具,模具由厂家统一定做,进场时严格验收、试拼,检查其几何尺寸、接缝情况,保证接缝严密,严禁出现漏浆情况。

(2)模具打磨及安装:

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将模具表面混凝土残渣、灰尘打磨干净,涂刷脱模剂,涂刷均匀,严禁采用废机油代替脱模剂;对于组合模具,模具接缝严密,采用密封条封堵,防止漏浆。当模具出现变形时严禁采用。模具使用完成,统一存放,便于现场控制。

4、钢筋加工及安装:

(1)外观要求: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2)尺寸要求: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亦可用点焊焊牢。

(3)钢筋绑扎:预制构件所用钢筋较小,为保证安装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采用提前预制成钢筋骨架片或钢筋网片,为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变形,就位后骨架部分宜点焊,其余部分绑扎成型。拼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焊接变形和预留拱度。加工机安装时不同直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4)保护层控制: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半球形混

凝土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以保证位置准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

(1)混凝土生产及运输:C25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拌制时间不宜小于2min,罐车运至现场。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施工,项目部试验人员除了对预制施工现场下发配料单外,还应履行“开盘鉴定”职责。保证水泥、砂、石、拌合用水与配料单中的品种规格一致;检查每盘掺配的材料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凝土应随拌随用,一般适宜在3~4h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h内使用完毕。严禁发生离析、泌水现象,严禁私自加水处理。

(2)预制块施工:混凝土预制构件采用振动台振捣,注意振动台水平。振捣标准为表面出现浮浆,不再有气泡出现为止,泛光为原则,振捣完成初步收光采用叉车运至存放平台,注意水平控制,模具倾斜影响几何尺寸,待混凝土初凝时进行第二道收光,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防止表面开裂。

(3)拆模及存放养护:混凝土强度上升至50%即可进行拆模。为了便于拆模,建议在当日气温最高时脱模。拆模过程中应小心,可用橡胶锤适量敲打,确保不出现啃边、掉角及磕碰现象。拆模后,模板上不可避免会粘上部分混凝土残渣,应将塑模在低浓度盐酸中浸泡2~3分钟,再用棉布包着竹刀刮除混凝土残渣,然后再用清水涮洗。经过以上程序,塑模光亮如新。

(4)养生:后期养生是保证混凝土预制块质量的关键措施,由于预制块的脱模强度较低,只有设计强度的50%左右,因此预制块的后期养护显得尤为重要。预制块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采取土工布覆盖和洒水养护等保温保湿措施,它是提高混凝土整体性能,减少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纹的关键工序。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和拌合用水相同。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5)码垛:混凝土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等荷载。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码垛堆放。成品存放形式及成品保护应根据现场场地情况、预制块的种类等确定,采用分层存放的堆码高度不宜超过2米。

四、混凝土预制块防护各部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1、所有的水泥、砂、石和水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拌制的混凝土要色泽均匀,和易性好。拌制后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其指标控制在30~70mm为宜。

2、宜在混凝土中按水泥重量的2%~3%掺加亮光剂,有效增加混凝土表面光泽。

3、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投料,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随气候变化随时抽验砂子、碎石的含水率,以及时调整用水量。

4、预制用的塑钢定型模板要满足设计要求的几何尺寸;混凝土添加至模具中时,应一次填足,不得出现断续添加现象,以避免后添加部分混凝土振动时间不足出现气泡,振动密实的标准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冒气

泡为准。

5、混凝土在初凝前将底面平整收面,混凝土初凝后及时覆盖洒水养生,避免出现干缩裂纹。脱模后,仍采用无纺土工布洒水覆盖,养护时间不低于7d。

6、混凝土预制块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五、质量保证措施

1、制定创优目标:实施质量管理目标以合同文件要求和设计图纸为准绳、以技术规范为标准,制定项目的创优目标,并实施以分项保分部、以

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项目的质量管理制度,从而确保项目创优目标的实现。

2、项目实行管理和技术质量责任制,逐层签定质量责任状,通过经济手段激发全体参建人员的创优积极性,从而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3、加强质量、安全教育,贯彻实行项目各项管理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四不施工”(施工图纸未复核、测量未复核、材料未检验或是检验不合格、未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4、加强现场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按照合同文件要求,设立临时试验室和质检小组,配备满足使用要求的检测仪器、设备。尤其是加大原材料的检测力度,确保工程所使用的所有原材必须是合格的。

5、做好各项施工原始记录,并及时进行签认、归档。

六、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1 、进入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合格的安全帽,锁好带扣。

2、作业时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和野蛮施工。

3 、严禁酒后上岗作业,严禁穿拖鞋和光背作业。

4、禁止私自拆改防护设备;施工现场禁止追逐打闹。

5 、禁止操作与自己无关的机械设备。

6、因工作面较大,养护用水使用频繁,注意水电分离。

7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安全知识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8、养护用水及生活废水分开排放。

9、运输便道随时洒水、预制场专人打扫保证干净整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