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思考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人性化设计是指以人为核心,考虑人的需求和舒适度,使人们在居住区内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的设计理念。
人性化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宜居、宜人、宜游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区的整体品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空间布局、景观设计、配套设施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一、空间布局1. 合理的布局:居住区的布局应合理,注重居住和活动空间的组织方式。
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合理规划住宅、公共设施、商业街区等空间位置,确保居民的居住便利性和舒适度。
2. 宜人的景观空间:居住区应设置适当的绿地和景观空间,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通过绿地、花坛、健身设施等元素的配置,打造一个宜人的景观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
3. 功能区划分明确: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划分出不同的区域,例如居住区、公共休闲区、商业区等,保证各种功能空间的有序组织和合理利用。
不同功能区之间要有明确的界线和过渡区,以提升空间的层次感和舒适度。
二、景观设计1. 自然景观: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和引入自然元素,例如绿化植被、水体等,打造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
通过引入自然景观元素,增加居住区的自然和谐感,让居民能够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
2. 水体景观:水体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可以通过人工湖、喷泉等形式引入水体景观,提升居住区的景观品质和视觉效果。
水体可以起到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增加负离子等作用,同时也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3. 艺术装饰:除了自然元素,艺术装饰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可以通过雕塑、装饰品等形式,将艺术元素融入到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增加居住区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内涵。
三、配套设施1. 公共设施:居住区的公共设施包括小区门禁、物业管理中心、停车场等。
这些设施能够提供居民所需要的基本服务,方便他们的生活和居住。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是指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偏好,以人为本,从人们的情感、感知和行为等方面出发,对居住区的景观进行设计和布局,以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美观度和功能性,并增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下面将分析和探讨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
首先,人性化设计要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偏好。
通过调查和了解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社交需求,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进行定位和规划。
例如,如果居民倾向于户外活动和社交,可以设计宽敞的公共广场、露天咖啡厅和运动场所,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如果居民偏好私密和宁静的生活,可以设计封闭的花园和安静的休闲区,以提供一个私人而安静的空间。
其次,人性化设计要关注居住区的舒适度。
舒适的环境是指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给予人们安全感和放松感的环境。
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可以考虑增加舒适的绿化空间和休息区,提供阴凉的树荫和舒适的座椅。
同时,要控制建筑的高度和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和压抑感。
另外,还可以考虑增加水景和躺椅等元素,增加居住区的清凉感和休闲度。
第三,人性化设计要注重居住区的美观度。
美观的环境可以提升人们的情绪和幸福感,增加其对居住区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可以运用合适的植物、景观雕塑和装饰等元素,打造独特的景观特色,增加居住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此外,要注意景观的整体布局和色彩搭配,保持和谐的比例和统一的风格,营造出宜人的视觉效果。
最后,人性化设计要提高居住区的功能性。
居住区的风景园林除了具有美观和舒适的特点外,还应考虑其功能性,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在设计中要合理安排步道和道路,方便居民的交通和行走;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和社区健身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设计合适的商务区和商业配套设施,方便居民的购物和社交等。
综上所述,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包括考虑居民需求和偏好、关注舒适度、注重美观度和提高功能性。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居住区的规划与设计愈发受到重视。
人性化设计成为居住区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舒适性、便利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分析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
一、舒适性舒适性是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基本要求。
舒适的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居住区风景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舒适性:1. 绿化与景观:合理布局植被,增加绿地面积,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树木和花草,打造绿意盎然的景观环境。
加强景观设计,在景观中融入人文元素,例如座椅、凉亭、游乐设施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2. 空气质量:居住区的空气质量对居民的健康和舒适感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保证居住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可以采取增加绿化面积、减少车辆尾气排放、设置空气净化设备等措施,提高居住区内的空气品质。
3. 光线和视野:合理利用自然光线,设计通风良好的空间布局,保证居住区内的光线充足。
保护和开发好居住区内的景观资源,保证居民拥有开阔的视野,享受美丽的风景。
二、便利性1. 交通便利:合理规划交通线路,设置便捷的交通工具,例如地铁、公交站等,方便居民出行。
设计步行道、自行车道等,鼓励居民步行或骑行,减少机动车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2. 设施设备:合理规划和配置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例如学校、医院、购物中心等,满足居民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3. 社区服务:打造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例如社区健身设施、社区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等,提供各类服务和活动,方便居民的生活和社交需求。
三、可持续性1. 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注重节约能源、水资源等,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2. 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例如保留和改造原有湿地、水体等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3. 社区参与:鼓励居民参与居住区的管理和运营,促进居民对居住区的关注和参与度,提高居住区的可持续性。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不再只是满足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更加强调人性化和环境友好。
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本文将从人性化设计的要点入手,探讨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为居住区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一些借鉴。
一、绿化景观要与室内空间相协调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绿化景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设计者需要将室内外空间进行无缝衔接,让居民在室内时也可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可以通过在室内外设置观景窗,打造花园露台等方式,将绿化景观与居住空间相连接,让居民在居住区内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二、打造多样化的休闲空间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需要考虑到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打造多样化的休闲空间是很重要的。
可以设置散步小径、儿童游乐区、运动场所等多种休闲设施,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还可以在一些公共区域设置休闲家具、绿植等,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居住区的活跃度。
三、注重细节工艺的设计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注重细节工艺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绿植的选择、景观雕塑的设置、绿化景观的构建等,打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
还可以通过植物的维护和管理,让居住区的绿化景观更加美观。
四、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合理规划绿化景观等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还可以通过垃圾分类、废水处理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促进社交交流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促进社交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绿化景观、设置休闲设施等方式,营造一个愉悦宜人的居住环境,让居民更加愿意参与居住区的公共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提高居住区的凝聚力和社区感。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分析和探讨,在于如何根据人们的需求和环境的特点来设计出符合人们生活习惯和审美要求的居住环境。
下面将从空间规划、绿化景观、休闲设施、交通便利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空间规划是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基础。
在居住区的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住户的人口规模、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等因素,合理规划住宅布局和公共活动区域,营造出人们生活便利、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住宅区内规划出开阔的步行道、绿化广场、儿童游乐空间等,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绿化景观是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关键。
绿化景观可以提供居住区的美观性和舒适性,能够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缓解人们的压力,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
在绿化设计上,要注重选择适宜的植物,结合季节变化,打造出四季有景的园林景观。
在绿地设计中要注重设置座椅、休息亭等休闲设施,方便居民休憩和交流。
休闲设施的设置也是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居住区内要设置足够的休闲设施,满足居民的娱乐需求和社交活动。
这些设施可以包括健身设施、游泳池、篮球场、图书馆等,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还可以设置社区活动中心、亲子活动区等,方便居民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交通便利是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一项重要考虑因素。
居住区内的交通规划应该便利、安全,能够方便居民的出行。
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小汽车停车场等设施的设置,都要满足人们不同的出行需求。
还可以规划出公共交通站点,方便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住宅建筑的重要性,始终把人性化设计放在首位,本文着重阐述了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水平,满足人们对景观的审美需求。
标签: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当前,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城市建设对景观设计的需求不断上升。
人性化设计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将艺术设计理念与人们的行为方式相结合,大大提高城市园林设计水平,保证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1、居住区风景园人性化设计概述当前居住区风景园设计,是指充分考虑人的生理结构、不同的生活方式、个性特征的设计过程和系统,在设计过程中的文化习惯和其他需求,并对设计对象进行分类和优化,使其更易于使用和舒适,以获得最佳的体验和满意度,进行前居住区风景园设计时,不仅要满足人们各个层次、不同时期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行为需求和情感需求。
2、风景园林设计与人文及心理的关系2.1景观与人的人文关系园林景观设计的参与者在不同时期会对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接受状态和需求,对于景观来说,首先是人们在场地中的功能使用是否得到了基本的满足和需求,以及整个环境的从精神上受到审美和心理上的关怀。
人们的精神需求就能够适当地满足他们的心理平衡。
人拥有六觉,分别是视、听、触、嗅、味以及神经,在景观设计中,这些感觉如何传达,人们将如何接受这些基本信息,这里完全要以来人们的感知经验。
当人们感受到外景的景观或映像,会在人们的脑海中产生一定的记忆,成为人们的潜意识,不断积累,这些都会成为人们对造园设计的美好的审判标准,一个人的感知经验,在充分扩大的时候,有一定的审美感的时候,会在周边景观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视觉形象。
这样才能充分的了解造园设计场所的形态意义和意义。
2.2景观与人的心理的关系景观设计是人和自然在环境中的生活投影。
人们对美好的生活有着相同的期待,景观环境是连接景观与人们情感的桥梁,通过人们心理的分析可以看出,环境与人是一个平衡的过程,要平衡这种情感的输出。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住区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人性化设计能够提升居住区的整体品质,增加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同时也能够为城市打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本文将从设计理念、绿化布局、公共设施、交通便利等方面探讨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
设计理念居住区的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首先需要有清晰的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应当围绕着“人”来展开,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精神感受为核心。
设计者需要充分了解居民的生活习惯、偏好以及文化背景,将这些因素融入到设计中,使得居住区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上更加符合人们的实际需要。
绿化布局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绿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绿化不仅能够增加居住区的美感,更能够改善气候、净化空气、调节环境等多重功能。
人性化的绿化布局应当充分考虑到居民的休闲需求,例如设置散步道、休闲座椅、运动场地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种植,选择品种多样、四季有景的植物,使得整个居住区都能够呈现出勃勃生机。
公共设施居住区的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公共设施的设置。
公共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健身器材、儿童游乐场、休闲座椅、景观水体等。
这些公共设施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更能够增加居住区的社交氛围,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交通便利居住区的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交通便利的问题。
合理的交通布局能够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途径,使得他们能够更加便利地享受居住区的风景园林。
交通便利还能够减少机动车辆在居住区内的行驶,降低噪音污染,创造更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环保节能人性化的风景园林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环保节能的问题。
设计师应当尽量采用环保材料、科技手段,以及绿色植物等来打造居住区的风景园林。
还需要考虑到节能灯具、智能化系统的设置,使得居住区的风景园林更加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
社区管理居住区的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社区管理的问题。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住区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居住区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的场所,更是人们生活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地。
在居住区的设计中,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居住区的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之一是绿化设计。
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给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居住区的绿化设计中,应该注重植物的选择,以及植物的布局和植被的密度等因素。
合理的绿化设计可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增加居住区的宜居性。
居住区的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之二是景观设施的设置。
景观设施包括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健身设施、游乐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的需求,满足大家的休闲娱乐和健身需求。
还应该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比如设置一些无障碍设施,让残疾人也能方便地使用这些设施。
居住区的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之三是交通的设计。
交通是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和交通安全。
在居住区的交通设计中,应该注重步行和非机动车通行的便利性,增加人们步行和骑行的意愿,减少机动车的使用。
还应该合理设置停车场和交通引导设施,保障居民的交通安全。
居住区的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之四是公共空间的设置。
公共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是居民休憩放松的地方,还是居民社交的场所。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该注重场地的多样性,既有开阔的草坪和广场,还有小巧的花园和景观露台,满足居民不同的休闲需求。
还应该考虑到公共空间的灵活性,让居民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改变空间的布局和功能,增加居住区的可塑性。
居住区的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之五是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一种环保意识,更是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居住区的设计中,应该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增加绿地和水体的比例,合理安排建筑和植被的结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思考
发表时间:2019-09-10T15:32:40.377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作者:李彦星陈志杰[导读]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现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以人为本也成为设计师们共同遵循的设计理念,合理性和实用性也成为景观设计的首选项。
李彦星陈志杰
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69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现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以人为本也成为设计师们共同遵循的设计理念,合理性和实用性也成为景观设计的首选项。
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引言
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理念,是对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联系的直接体现,以人的感官为中心营造适合人类活动的空间环境,因此,其在设计上对场所布局、功能需求、实用配置、维护管理有一定的标准框架[1]。
1居住区室外景观人性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设计理念是直接体现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联系,以人的感官为设计重点,从而营建适宜人类活动、居住的空间环境,所以,在设计上,设计人员对维护管理、实用配置、功能需求、场所布局等都要有尺度。
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1.1生态性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应在满足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人与自然生态能够和谐相处。
生态景观除了为居民提供娱乐活动的功能外,还有平衡城市发展、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成为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引入生态设计理念,使其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设计转向物质空间形态、精神文化追求和生态环境的整体设计,其设计不再仅仅停留在生存、生理等物质需求的生物层次,而是迈向精神文化和心理活动的更高层次。
因此,一个被人与自然共同认可的生态环境才是“以人为本”的居住区空间环境。
1.2以使用者为本原则
不同居住区使用者对于景观设计需求有所不同。
对于一些以高收入、高层次居民为主的高端别墅区而言,大部分居民户外活动频率较少,对分散而私密的环境较为青睐,希望居住区具备各类专属活动休闲场地。
而对于以中等收入水平居民为主的实用型居住区而言,其对中心绿地要求较高,对娱乐活动与休闲类型也有更多要求。
还有部分特殊群体居民对环境有特别需求,例如,老人、儿童在保证自身安全和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都能享受到室外生活的乐趣。
1.3可持续性原则
在对居住区的景观进行设计时要以可持续性为原则,禁止资源浪费,将资源的应用实践延长,注意资源循环利用,如公共资源、廊架、水体在小区的设计中要以经济性为设计基础,使景观设计成本有效减少。
1.4地域原则
不同地域的人,由于环境、地理气候不同,导致生存方式、思想观念以及人文历史的差异和文化特征的不同。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同时,考虑地域、天气、自然环境的特性及对当地历史文化、民风习俗进行提炼升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山一石一树能留则留,以人的生理及心理舒适度为根本出发点,设计出充满乡土特色的居住环境,利于唤起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满足其“家”的需求。
2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实践 2.1道路、广场铺装
道路具有组织居住区空间、疏导居住地区交通的功能,也是居住区美丽风景线。
在对道路系统设计时,要做到分流合理、顺而不穿、通而不畅、构架清楚、分级明显,坚持便于居民出入、满足救护和消防需求、对居民区影响最少、确保居民区安全、宁静。
在居民区道路设计时,过宽、过窄的道路都是行不通的,过宽的道路会降低安全系数,机动车自由来往,控制车速的能力相对降低,极易出现交通事故,从资源方面来讲,也是浪费。
道路过窄,会出现阻塞、拥挤的情况,对居民出行不利,影响锻炼,缺失人性化。
道路材质和颜色的选择要考虑视觉舒适度、防滑、减躁等因素,选取具有人性化的材料。
广场不单是人流聚集的地方,也是人们经常通过的地区,设计中要根据地坪图案、肌理、颜色、材质、高差的变化,建造舒适环境[2]。
2.2绿植
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绿化景观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体现人性化设计的主要方面。
众所周知,绿化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可以调节湿度温度、降噪声、防尘杀菌和制氧等作用,身处绿色环境中,可以有效缓解人们的疲劳感,提升生活的舒适度。
在设计居住区景观绿化时,应根据居住区的实际环境设计好绿化空间,要充分利用好绿化的色彩、边际线和林冠线。
在选择绿化植物时,要根据绿化点的土壤和气候、自然植物分布的规律,合理搭配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等植物,重点选择易于管理、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要构建科学的复合生态群落,与周围的其他景观构成和谐的人居环境。
2.3水景
在居住区中,水景常常以不同形态出现在不同的景观区域中,从人性化角度出发,了解水体设计形态的不同,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使其身心放松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通常以线形态的水体,丰富空间环境的层次感设计,比如,小区自然景石的观赏瀑布;或是以点形态提升空间环境的质感设计,比如,小区内的喷泉、装饰泉等;以面形态的水体来划分空间环境的布局设计,比如,溪流、旱溪等。
景观水景在确定形态设置之后,要对景观的材质和水深加以控制,比如,自然石水景避免采用尖角石头,防止划伤;水深不宜过深,避免儿童不慎落水的危险性和水循环的经济节约。
不同水形态的设计搭配,给居住区景观注入了人性化的活力。
2.4景观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是居住区整体环境的重要部分,不但可丰富环境,也可满足人们对观赏、艺术、文化的需求。
设施小品、园艺小品、雕塑小品是三类主要建筑小品。
2.4.1雕塑
包括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两类,根据使用的材质的不同具体可分为玻璃钢雕、木雕、石雕、铜雕钢雕等,设计雕塑要结合居住区的主题风格和使用环境,充分考虑到人性化因素,做到与环境保持和谐、与小区风格保持一致,情景交融。
摆放雕塑要注意节约资源,不可胡乱摆放,要注意避免出现尖角、小裂缝,不能使用易造成光污染的材料。
2.4.2园艺小品
在组成绿化景观时,园艺小品是重要部分。
园艺小品在居住景观设计中更倾向多样性,一个花盆、一组景石、一个花架、一堵景墙都是现代园艺中的配景,既有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也有欣赏的装饰品,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2.4.3设施小品
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有照明设施、休息设施、娱乐设施,这些设施的设计不仅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更体现出设计上的人性化理念。
比如,对照明设施的设计,应注意光照的范围和角度,采用柔光灯具,在不影响视线的前提下,为人们夜间外出提供便捷性;对休息设施的设计,应按照居住区分布进行合理布局,确定间距合理性,注重设施选材的环保性;对娱乐设施的设计,应根据人们年龄层建立对应的公共娱乐场所和设施设备,确保娱乐设施质量标准和安全性。
设施小品的运用体现了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实践的价值性[3]。
结语
若想做好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既要看到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总体要求,遵循客观规律,又要结合人们的心理需求。
设计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从最基本的广场道路铺设、建筑小品、水景、绿化等方面进行人性化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而提升住户的生活质量、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左秋艳,李晶源,程静波等.当前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浅析[J].美术界,2014,(12):96-96.
[2]胡云杰,浮海梅.从人性化角度浅谈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18):49-50.
[3]张程.建筑室外环境景观人性化设计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38(9):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