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考虑与整个小区的风格协调统一。 在对整个小区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把握好设
计要点,将小区景观内容、环境功能、结构布局、造 型色彩等元素纳入到小区整体环境关系中进行考虑。
对小区各区域内的设计元素进行整体把握,对各空间 关系的处理进行再创造,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与 协调。
道路交通分析
小区交通实行人车分流 布置,主要人行出入口 设置于经四路中部位置, 并形成商业步行广场, 周围底层骑楼商铺环绕; 机动车出入口也布置在 小区东侧经四路上,位 于人行出入口的南侧, 小区内部交通流线主要 布置在地块外围的环道 上,避免了行人与车流 间的相互干扰,保证了 区内交通安全性和畅通 性。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对居住区空间内的路网、 绿地、设施等多种因素进行的整体设计。在 对居住区景观进行设计时,要将居住小区的 环境景观与住宅建筑有机融合,营造与小区 风格主题相适应的宜居环境。
1.1整体性原则 1.2实用性原则 1.3生态性原则 1.4经济性原则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
公共使用场所(如运动健身、儿童游乐)的合理布局以及 公共设施的合理配置也属于共享性要求的范畴。
居住区环境景观特性
领域性
领域性对集体活动内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也是邻里 关系和谐的基础。
领域性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有明确的空间界定, 可通过空间分割、围合来创造人们所需要的空间尺度。
空间围合是运用各种景观要素来划分空间领域,满足 人们的视觉景观需求,形成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 具有领域性的景观效果,为人们提供一处交流、休闲 的场所;从而创造出一种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 全的居家环境。
一轴:即贯穿南北走向 的景观轴,以本轴串联 各节点及其他景观,使 各部分依傍此轴形成风 格上的统一。
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导则

色彩──居住建筑宜以淡雅、明快为主。在景观单 调处,可通过建筑外墙面的色彩变化或适 宜的壁画来丰富外部环境。
室外管线及建材设施──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并 预留室外风机、管线等室外设施的位置,保持住区景观 的整体效果。应严格控制和引导居民入住后对建筑外立 面的“二次施工”。
4.户外活动场地布置时,其朝向需考虑减少眩光;
5.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住区室外灯光设计 应强调舒适、温和、安静、优雅的生活气氛,不宜盲目强调 灯光亮度;
6.住区的道路照明宜在15~20LX;
7.光线充足的住区宜利用日光产生的光影变化来形成外部空间 的独特景观。
1.住区内部住宅建筑的排列应有利于通风,如点条结合、 高低错落、底层架空等; 2.为调节住区内部通风排浊,宜构建绿化带、水道、花廊 等景观通道; 3.户外活动场地的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并有意识地通过建筑、植物、景观设计来迎/挡风; 4.住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宜达到二级。
1.2 适用性
本导则适用于我国二十一世纪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它基于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住宅设计规范等,也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住宅设计等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1.3 社会性原则
住区的景观设计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感,并体现社区文化,促进社区人际交往,引导人(群)的交互行为及社区休闲健身活动。提倡公共参与景观设计、建设和管理。
3.总体布局
3.1 规划结构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3.1.1 重视景观规划的整体布局
住区规划时,应对住区的整体结构进行一体化 考虑,使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环境达到最优化。 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考虑环境空间的整体效果, 采用合宜的用地配置方式(如硬、软质景观的结 合及比重),并通过合理的配套设施布局(水、电 管网设施,变电站、垃圾房、车库等辅助设施的布 局及美化等)来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 和谐。
居住区和商业街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居住区和商业街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一、居住区景观设计(一)设计思路以人为本,体现生态性、舒适性、参与性,营造居民生活环境,反映现代人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愿景。
按照现代人对物质和精神需求,合理配置功能,力求满足人本要求,创造一个感性的、可观可游的园林景观环境。
(二)设计原则1、人性化原则环境设计要按照居住者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体现人本效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倡居民参与意识,追求环境的舒适性、多样性,实现对居民的不同需要的满足。
2、协调性原则小区的景观设计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与主体建筑相协调,充分利用规划设计手段,将住宅、道路、绿化、公建配套、市政配套等在用地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创造有序流动的小区空间系列。
3、整体性原则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灵魂”是居住小区的整体性。
通过整个小区的空间组织、住宅建筑群体布置、小区的整体色彩、绿化布局等,构造小区的整体形象。
另外,彼此间的协调也要加以保证,形成有变化、有韵律、疏密有致的居住空间。
(三)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场地为长条形,总体布局采用组团式布局,以游步道串联,形成大核心,小组团的景观布局结构,使每栋住宅楼的居民都享有均好的景观环境。
1、主要景观节点在两个组团之间形成主要节点,为人群集中的区域,以无视觉障碍的大形铺装为主,可以体现出小区内的地形开阔、清新,使人入目一新的感觉。
布置休息座椅、景观亭、大型景观树木等,营造热闹、闲适的生活环境;结合茵绿的草地,色彩缤纷的上层中型乔木,中层有观花小乔木及灌木,低层配以高贵的龙舌兰等,使整个节点广场显得高端、大气。
2、小组团以宅旁、楼间绿地空间为载体,就近布置儿童活动场地、运动场地、休闲场地等功能区,与主体建筑相结合,形成小组团,满足组团内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
3、消防扑救场地消防扑救场地占用了较大区域,是不可缺少的功能区,为使其与景观环境相融合,需对其进行了景观化处理。
一是铺装材料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既丰富了地面色彩,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
某小区居住区景观方案设计文本

某小区居住区景观方案设计文本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升小区品质,营造宜居的生活氛围,我们特制定本小区居住区景观方案设计文本。
本方案旨在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为居民提供一个生态、美观、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设计理念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结合:在满足居民日常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注重景观的美观性,提升小区整体形象。
3. 空间布局合理:充分考虑小区地形、地貌,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4. 文化内涵丰富: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小区独特的文化氛围。
三、设计目标1. 创建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2. 营造具有特色的小区景观,提升小区整体形象。
3. 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多元化需求。
4. 促进邻里互动,增进社区凝聚力。
四、设计内容1. 绿化系统设计本方案将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绿化体系,包括:乔木层: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生长迅速、观赏性强的树种,如银杏、桂花、香樟等,形成小区的绿色骨架。
灌木层:采用红花檵木、紫叶李、海桐等观花、观叶植物,丰富绿化层次,提升景观效果。
地被层:选用麦冬、草皮等地被植物,实现黄土不露天,提高绿化覆盖率。
2. 水景设计中心湖景:在小区中心区域打造一片人工湖,湖边设置亲水平台、栈道,供居民休闲、观赏。
溪流景观:利用小区地形,营造蜿蜒曲折的溪流,增加水体灵动性,提升小区生态品质。
3. 道路及铺装设计道路系统:规划人车分流的道路体系,确保居民出行安全。
步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环保且富有弹性。
铺装材料:选择具有防滑、耐磨、易清洗的材料,如花岗岩、文化石等,体现小区高端品质。
4. 公共设施设计休闲座椅:在绿化带、广场等区域设置休闲座椅,供居民休息、交流。
健身设施:配备适量的健身器材,满足居民日常健身需求。
儿童游乐区:设置安全、有趣的儿童游乐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快乐的成长空间。
住宅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住宅景观设计说明范文景观设计是提高现代住宅小区舒适度、美观度的关键部分,通过现代住宅景观设计,可以促使现代住宅更加符合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审美的需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住宅景观设计说明范文,一起来看看吧!住宅景观设计说明范文一巴人苑规划设计说明一、现状概述及分析1、区域位置分析巴人苑位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地滋楼A区,是该区域主要的休闲场地。
2、现状分析目前巴人苑地面全部是石材铺装,仅有一个简易羽毛球场地,没有其它绿化及相关规划布置,色彩比较单调。
报告厅出口处的大台阶处台阶尺寸不合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整体风格也与现在规划的创意基地不相符合。
所以要做出相应的改善。
3、周边环境该场地周围是艺术学院所在地,东侧是地滋楼B区公共教学楼,北侧是艺术学院机房和办公楼所在地,西侧是创意基地。
同时地滋楼A区还有食品学院和信工学院,人员流动比较集中。
4、现状分析根据巴人苑的区域位置、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规划设计之前对场地的用地适宜性、使用功能、巴人苑的道路交通分析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使巴人苑规划功能合理健全、景观优美并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
二、规划设计依据1.《毕业设计任务书》2.原始平面图3.《校园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4.关于巴人苑规划方案的修改意见5.《景观设计学》三、规划目标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巴人苑定性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学院特色、反映校园和满足师生休闲、休息、游览的综合性校园开放空间。
四、规划原则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师生休闲、休息、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巴人苑在校园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现有条件,减少工程量五、总体设计思想1、关联性巴人苑是开放的校园空间,体现了艺术学院特有的气息,讲述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以及艺术与景观的交流。
它以特殊的符号、场景、实物和空间来使人、校园、和自然融为一体。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我代表。
流芳新镇小区是光谷区域内还建房小区,我们在目标定位上除了满足功能性设施之外,还要与光谷的时代特点相结合,满足光谷地区不断发展的需要,适当提高小区的园林绿化规模和品味。
我们从老舍的一句话引入今天的景观主题分析:“坐在石上,看苇叶上的嫩蜻蜓,心中完全安适,像小儿睡在摇篮里。
”“我们最熟悉的房子总是最亲切的”,我们通过对内部结构空间的梳理,注重楼间绿化,形成传统居住模式的院落化,建立亲切自然的邻里尺度。
在植物配置上以大乔木为主,可形成大面积的庇荫空间,增加户外活动的舒适感。
项目分为D1 D2两个地块,由竖向的光谷一路和横向的高新五路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
小区内部的建筑形式由多层和高层组成,紫色。
黄色。
,靠近高新五路的临街部分,布置有商铺,图上用淡蓝颜色表示的位置。
项目概况与景观轴线分析:D1地块面积约9.9万平方米,形成南北向的景观轴,有两个大的广场——入口广场和中心广场,南北向贯穿。
在楼间又形成多个景观节点,就是前面所讲到的院落式的楼间绿化。
左下角D2地块,约3.4万平方米,格局比较简单,由一大一小两个景观节点形成横向的景观轴线。
道路交通分析:小区内的交通路线分为四级:车行道、主要人行通道、游览步道和商业街路面,车行道支撑起整个小区路网的骨架,沿着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形成不同的环线;其他三级步道根据人流量的大小来控制路面宽度与路面材质。
D1区的平面图,D1区有主次两个出入口,下面这个是主入口,中间形成环形的交通岛。
从平面图可以看到,出入口附近的行道树成阵列布置,形成空间进深感和序列感。
D1地块主入口效果图,采用钢结构的造型,横跨出入口两边,弧形景墙在周边围合,形成半圆形的主入口广场,好像张开的手臂,迎接业主的归来。
立面图,小区提名放在左侧一个斜尖塔的造型上面,顶部的锐角结构,给人蓬勃向上的感觉。
景墙采用中式传统的镂空窗格进行装饰,黄色局部点缀,传统中流露出现代与时尚。
整体墙面为灰色调,与建筑色彩形成统一。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一、背景及设计目标: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区的建设和发展也变得愈发重要。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增加居住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本次景观设计旨在打造一个美丽、舒适、安全、宜居的居住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凝聚力。
二、设计原理:1.绿化原则:大面积的绿化覆盖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特点,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减少热岛效应,并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2.自然原则: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地貌和植被,让居住区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形成和谐的生态景观。
3.人文原则:从居民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便捷、舒适、美观、具有艺术性的公共空间,提升居住区形象和品味。
4.安全原则:确保居住区内的交通道路畅通、步行道安全,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三、设计要点:1.绿化景观设计:-在居住区内设置大面积的草坪和花园,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形成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提供清新空气和美丽景色。
-设置自然湖泊或人工水池,增加居住区的湿地景观,吸引鸟类等自然生物,增加生态景观的观赏价值。
-在公共区域和道路两旁设置绿化带,为居民提供绿色走廊和遮阳设施。
2.公共空间设计:-设计宽敞明亮的休闲广场,设置凉亭、长椅等公共座椅,提供休息、交流和社交的场所。
-在居住区内设置小型商业区,增加生活便利性和居民的社交空间。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需求,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区、老年活动区等,提供多元化的活动空间。
-设计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并设置交通标志和行人通道,确保交通秩序和居民安全。
3.路灯照明设计:-在道路两旁设置适当高度的路灯,为居民提供安全明亮的居住环境。
-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进行路灯照明,减少能耗和碳排放。
-在景观设计中融入照明元素,创造独特而美丽的夜景。
四、实施方法:1.制定详细的景观设计方案,包括绿化规划、公共空间规划和路灯照明规划等。
2.进行土地整理和地形调整,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同时进行必要的地势平整工作。
居住区景观改造建设

居住区景观改造建设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居住区景观环境改造设计与施工项目在城市改造中所占的比例和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大,这给园林工提出了新的课题——居住区区景观改造的设计、施工及管理。
关键词:环境、改造、设计、施工、管理、生态一、概述城市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城市问题不断产生并得以解决的过程,而城市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城市的改造。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更多地投入了对生活环境的改善,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
因而居住区的环境改造在城市改造中所占的比例和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大,这给园林工提出了新的课题——居住区区景观改造的设计、施工及管理。
二、居住区景观改造的设计1、设计理念居住区景观环境改造设计,并不仅仅单纯地从美学角度和功能角度对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组合配置,更要从景观现状要素的组成中突出居住区本身所处自然环境的特色。
居住区景观改造的设计模式是建筑完成并已使用之后点缀和修饰,从经济的角度还应保证小区改造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资源。
设计理念应以人为本,使居住区环境设计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营造能够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融入生态设计思想,使环境设计将城市居住区环境的各构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使环境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设计转向居住区整体生态环境的设计,使居住区从人工环境走向绿色的自然化环境;强调可参与性,居住区环境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人的视觉景观效果,其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居住者的使用,使居住区环境成为人与自然交融的空间。
2、绿化改造设计方案(1)设计原则居住区的绿化改造应尽可能保留现有大树,这些非人力,时间可以换来的自然资源,更有着人文的怀旧情结。
强调人性化意识,考虑人在使用中的心理需要与观赏心理需要,做到景为人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乾豪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总体概念的主题定位
延续甲方提出的楼盘开发理念: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
“移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
“开放式公共绿地,封闭式组团管理”
“各组团的公共绿地应有良好的识别性”
根据上述的主题想法,设计师将此一一融入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
设计将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去着手深入。
分别为:开放式公共绿地的景观规划;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居住区组团中的公共绿地设计。
以下逐一介绍。
开放式公共绿地景观规划
开放式公共绿地贯穿于整个楼盘的南北,因楼盘按三期开发销售,设计为使每期开发时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公共绿地,考虑在每一期设计一处公共活动的广场,并以广场为景观核心向四周辐射,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整盘在公共绿地设计中的均好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一期楼盘在开盘时都有自己的核心景观内容。
设计在考虑了公共绿地均好性的同时,还注意到绿地在三期建成时,整体的连贯性。
并能始终融入“移动的森林”的主题。
景观将常绿及色叶乔木有规律的由北到南成组成团的布置在中心开阔的常绿草坪中 ,从而寓意森林在流动的概念主题。
在“流动的森林”下方设计师考虑布置常绿及开花色叶灌木,灌木按优美的 S 型布点种植。
根据灌木不同的色差及开花时期的不同布置,小区居民在四季变化时将会欣赏到宛如流水图案般变化的灌木种植,从中寓意“花海在流动”的概念主题。
乔木与灌木的种植理念反映设计师想表达“流动”的主题概念,将植物引喻为流动的水。
设计在分析了基地规划图后( 04-12-28 ),认为规划在公共绿地中设计的两条消防紧急路过为浪费,也使绿地东西两侧的组团间距离过于狭窄。
景观考虑尽可能的将消防要求的扑救场地设计结合到各个组团中,使中心公共绿地的宽度加大,从而能使景观有更好的发挥空间。
为此景观提出将一条 4 米宽具有景观意义又兼消防要求的路 S 型环绕点式小高层布置,在 S 形路两侧布置寓意“流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主题的植物,使单调的消防路具有设计的生动性。
景观设计师关于开放式公共绿地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考虑,以下整理出能体现公共绿地“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主题的景观关键词:
1 可聚会跳舞、晨练、节日燃放烟花的广场
2 设计有晨跑的步道(在步道上刷上刻度如 50 米及跑步路线指示箭头)
3 设计有自行车初学者的练习场地
4 在广场的一处提供专供儿童或成人粉笔涂鸦的小场地,甚至可以有比赛评比
5 绿地中融入背景音乐的设备,按星期更换不同主题的音乐鉴赏,普及音乐知识
在公共绿地的地形设计上,注重生态湖的水域与草坡的自然衔接,草坡地形的塑造更能强调水域的轮廓与空间的围合感。
在住宅的组团空间内,设计注重强调集中绿地的草坡起伏感,同时能使草坡上的植被设计显得更为丰富。
设计地形设计的同时,设计师也解决了现场的组织排水问题,使排水与起伏的地形衔接更为自然与谐。
关于“东城天下”住宅组团景观规划设计
楼盘将根据规划分为三期规划,景观将根据每期的规划结构给予不同的概念主题。
一期景观以情景商业街与公共公园为核心,逐渐向四周辐射。
一期的绿化设计以自然生态为原则,让社区业主充分享受自然给予人们带来的快乐与舒适。
二期的绿化设计以自然与人工相结合为原则,同时二期景观设计元素也肩负着过渡一期与三期之间的设计风格变化。
三期的规划结构定位于高密度住宅,景观根据规划设计将三期的景观定位为古典高贵的宫廷设计风格,同时也有别与一,二期自然风格的景观设计定位,为“东城天下”赋予不同的设计风格。
关于“东城天下”滨水楼盘的设计介绍
水就是南北公共及私密绿化空间带的关键要素,水体发源于场地北端的交通圈。
该地方为水源地,周围地势要比南端的地势高出较多。
水的流向由北向南,分隔成及股溪流,环绕着小岛流过,又从道路,小桥下一路流下。
水面高度民主与其四周地势及建筑标高就是同步的。
在南北贯通的主河道的东侧(靠人行道的一侧),浅浅的小溪边缘就是间断的软质与硬质驳岸。
较浅的水体预防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如若不慎跌入水中,可以直接站起。
在河道的西侧(靠私家空间的一侧),设计师采用了一种隐蔽性的安全设施,叫做“ ha-ha ”,可以防止对岸的人进入私密空间。
这项设施的最大的优点便就是它摈弃了在中央花园的西侧采用较高的安全围篱。
私密空间的人们不但全然没有一种隔离于公园之外的感觉,相反却觉得与公园浑然一体。
设计师在此作了一个调整,以确保滨水区域以安全性。
原在场地西侧的道路现还包括了高层部分,设计师另去除了绿化带的道路,使人们有更多的休闲活动的空间,同时也构成了连续的公园空间。
公园东侧的道路连接着北面、中央地区及会所广场。
幼儿园的位置移动至公园的东侧,以避免高层去楼宇对学校空间造成的挤压感觉。
在中央花园的东侧运用了较高的安全围墙,因为相对退后路的边缘,蜿蜒曲折的围墙在绿树的掩映下,不显突兀。
设计师还将尽可能地减少围墙的隔离性,在一些主要地方仍然可以欣赏到公园的景色。
该设计的优点之一便就是为居住在此的人们或游人提供了丰富的自然体验。
蜿蜒的河水消散在建筑或就是四处,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同时也增加了公园的实际宽度。
会所花园的东西两侧与北面都由水环绕,可以观赏到四周的美景。
河水向西南顺流而下,直到“青春广场”。
另一条水流则流向东南侧,由不同颜色的石头组成,相互交错,构成了一道城市溪流,在阳光下,流水折射出闪耀的光芒。
水一直流向东南的水景广场。
这个“终点”广场由一座步行桥与步行街相连。
在广场的中央就是一光影展示,伴有一雕塑。
水景的另一美丽之处在与冬天的时候,河道会变的干涸,显露出的河道便成了另一条步行道,路面则就是自然颜色与天然质地的石头,更富情趣。
道路两旁的树木、灯柱旗杆,创造出每一个动感季节。
在三期的景观设计中有一处设有瀑布的下沉广场。
下沉广场的自然光线可以射进地下车库,从车库里面往外瞧,下沉广场瞧上去象一副画面;但就是瀑布的流水声又为广场增加了真实的、自然的氛味,水声似乎隔绝了城市的喧嚣,自然的阳光、流水,让人完全溶入自然。
阳光停车场给人以别样的趣味。
关于“东城天下” 商业街的景观设计
商业街主要的设计集中在东侧与东南侧的入口处
东侧的商业街在城市景观设计角度瞧来距离非常的长,由基地的东南侧一直延续到最北端,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出发,设计师考虑东侧的商业街西靠城市的快速道,由于覆盖了楼盘的整个东侧外边界,对于城市道路的景观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应考虑其整体的一致性,建议甲方对此建筑的商业立面进行统一设计。
景观将对商业建筑立面设计的定位做出相应的设计反馈,从而配合选用相应风格的植物进行搭配。
景观将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水景来增添商业氛围。
东南角入口处的商业设计概念
紧扣“东城天下”的案名主题,在东南角的城市转角空间处设计一组大型的雕塑喷泉广场,给予来往的人流与车辆一个深刻的印象,同时还给予小区居民一个集体活动的广场。
在商业内街景观将水与活动休憩场地充分结合,使每处休息空间都有水的元素。
在内街的西北端,景观设计结合场地遗留下的老井遗址,将井重新包装设计成一组情景雕塑,给予商业街的景观增添了一份文化色彩。
关于“东城天下”居住区组团中的公共绿地设计
一期共分为 6 各居住区组团绿地,景观设计给每个组团都赋予了人性化的温馨主题,使每组团都有其不同的特色。
1 组团:雕塑主题园
主要以一些温馨的情景雕塑来体现组团的特色。
2 组团:水景主题园
以动,静两组不同的雕塑型水景来体现水景楼盘的核心主题。
3 组团:亲子园
在组团的集中绿地处设计了一个以低龄儿童户外活动为主题的功能性场地。
场地中央布置了中型组合式儿童活动器材,小型器材布置在周遍,同时还在东侧设计了供照顾儿童的成人休息用的木制花架,既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也在实际功能上对“亲子”的主题进行了点题。
4 组团:幸福主题园
生活中有许多许多的元素能让人拥有幸福的感觉。
如:温馨的情景雕塑、芳香的草花花境、人性化的标识设计、冬季圣洁的雪地中留着刚学步孩子留下的小脚印、、、、、、
4 号组团的景观设计宗旨就就是为了营造与挖掘有关幸福的任何元素,使社区生活更为丰富精彩。
5 组团:四季园
景观设计核心主要在植物种植上体现四季变化。
使人在春夏秋冬每一季节中能有不同的感受与惊喜,能发现自然的神奇奥妙。
在场地功能上考虑了居民的日常社交活动,如下棋、喝茶、跳舞等。
6 组团:生态园
“生态园”就是在六个社区组团中最具自然风情的一个。
其中运用了许多能体现生态的景观元素,有人工湖、锦鲤鱼、水生植物、多年生中型宿根花卉、人工搭建的鸟屋、种植能引鸟的常绿乔木、甚至为流浪动物搭建的收容处、在醒目处设计了保护自然的铭牌、、、、、、
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上不仅体现自然的生态原貌,同时也希望增加居民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