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面的几点建议

合集下载

加强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建议

加强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建议

加强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建议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之一。

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加强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

一、选取适宜植被和构建功能齐全的绿地为了让小区居民感受到清新自然的气息,需要在规划和建设小区绿化时选取适宜的植被。

在规划阶段就可以通过生态环境评价的手段,了解周围环境条件,选择符合小区的条件、四季景色优美的植物。

同时,小区绿化建设还要囊括多种功能,能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如运动休闲功能、生态修复功能、廊桥串联功能等。

比如在小区中心可建设弹性地面的跑道、健身器材。

在小区边缘可以种植植被,起到隔离噪声的作用,在小区内部可以种植各式各样的树木和花木,衬托空气中的芳香和视觉的美妙。

二、进行定期养护和保洁为了使绿化效益得到长远的保障,需要对小区绿地进行定期维护和养护。

这包括修剪树枝、除草、施肥等工作,保证绿化植物的生长状况。

定期养护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保证其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提高其抗氧化功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定期保洁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个小区都应提供足够的公共垃圾桶,易腐垃圾应及时清理。

同时,应注意清理绿地上的落叶和食物残渣。

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小区整洁和美观,也有利于防止病菌滋生和污染环境。

三、建立环保意识,落实垃圾分类绿化建设需要充分利用附近环境资源,保障周围环境不受污染。

因此,既要把绿化当做城市美化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更要把绿化作为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增强小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应加强对生态环保知识科普的宣传教育。

另外,小区还应加大垃圾分类的力度,设置不同垃圾桶进行分类收集。

比如可在每座楼旁设置有机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等,让小区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减少废弃物的生成和环境污染。

四、发挥社区居民参与作用小区居民是小区绿化建设的重要参与方,他们的积极参与为小区绿化建设提供了卓越支持。

小区绿化美化有哪些建议

小区绿化美化有哪些建议

小区绿化美化有哪些建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小区绿化美化不仅能够提升小区的整体形象,还能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美观的生活空间。

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些小区绿化美化的建议。

一、合理规划布局1、功能分区在进行小区绿化规划时,要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需求,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休闲区、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

每个区域要有明确的主题和特色,同时要保证各个区域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

2、交通流线要考虑居民的出行方便,合理规划小区内的道路和步行道。

道路两侧可以种植行道树,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为行人提供遮荫。

步行道的设计要蜿蜒曲折,增加趣味性,同时要注意与景观的融合。

3、空间利用充分利用小区内的空地和边角空间,打造小型花园、花坛、绿篱等。

对于地下停车场、配电室等设施的顶部,可以进行绿化覆盖,增加绿化面积。

二、植物选择与搭配1、本土植物优先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本土植物,这样不仅易于养护,还能体现地方特色。

例如,在北方地区可以选择杨树、柳树、槐树等;在南方地区可以选择樟树、榕树、桂花等。

2、多样性搭配在植物搭配上,要注重多样性,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的组合。

这样可以形成丰富的层次和色彩,增加景观的观赏性。

同时,要考虑不同植物的花期和季相变化,使小区在不同的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

3、生态功能选择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如吸收有害气体、降噪、滞尘的植物。

例如,夹竹桃、女贞、松柏等具有较强的吸收有害气体的能力;珊瑚树、雪松等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银杏、悬铃木等能够滞尘。

三、景观小品设置1、亭台楼阁在小区内适当设置亭台楼阁,为居民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这些建筑的风格要与小区的整体风格相协调,可以采用传统的中式风格或现代简约风格。

2、雕塑喷泉摆放一些具有艺术感的雕塑,或者设置喷泉,能够为小区增添一份灵动和活力。

雕塑的主题可以是与自然、生活相关的,喷泉的设计要注重水型和灯光的配合。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和后期养护管理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和后期养护管理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和后期养护管理一、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是为了美化环境、增加居民生活的舒适感、提升小区的整体形象等目的进行的。

以下是我对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一些建议:1.绿化植物选择:在小区的设计中,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绿化植物,如常绿植物、花草、灌木等。

同时,选择植物时应注意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喜光、耐阴等特性,以保证植物能够在不同季节中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2.空间布局:小区的绿化空间应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既要保证居民的私人空间,又要保证公共空间的绿化效果。

在布局时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进行分类,如休闲区、健身区、游乐区等。

3.硬质景观的设计:除了植物的选择外,小区的绿化设计还可以考虑引入一些硬质景观,如喷泉、雕塑、花坛等。

这些景观不仅能够增加小区的美观度,还能提供居民的娱乐活动空间。

1.定期修剪修整:针对绿化植物,应定期进行修剪修整,保持植物的形态美观。

对于花草类植物,及时清除枯叶和干枝,保持花坛的整洁。

对于灌木,及时修剪过长的枝条,保持灌木的形状和体积。

2.草坪管理:草坪是住宅小区绿化中常见的一种景观形式。

对于草坪的管理,要定期修剪草坪,保持草坪的整洁。

此外,还应注意对草坪进行适时的浇水和施肥,以保证草坪的生长状况。

3.病虫害防治:绿化植物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应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定期巡查植物,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可以采取有机的防治方法,如利用昆虫等天敌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农药的使用。

4.绿化设施的维护: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除了植物外,还包括一些硬质设施,如健身设施、游乐设施等。

对于这些设施的维护,要定期进行检修,保证设施的完好和安全。

以上是对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和后期养护管理的一些建议。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养护管理,可以使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在不同季节中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美丽的居住环境。

对小区绿化方面的建议

对小区绿化方面的建议

对小区绿化方面的建议
1.增加绿化面积:小区可以利用未利用的空地或者屋顶进行绿化,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提高小区整体绿化水平。

2.选择合适的植被:在绿化过程中,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易养护且美观的植物品种,同时考虑它们的生长高度和根系的扩张能力,以免影响道路和建筑物的稳固。

3.增加花坛和草坪:在小区的公共区域或者花园中设置花坛和
草坪,为居民提供休闲的场所,增加美观度。

4.合理布局景观:在小区中增加景观设施,如假山、小桥、亭
子等,打造美观且有趣的环境,让居民在闲暇时可以欣赏和享受。

5.定期进行绿化养护:保持植物良好的生长状态需要定期浇水、修剪、施肥等养护工作,小区管理方应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和策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6.提倡居民参与:小区可以组织居民参与绿化工作,如植树活动、花卉培育等,增加居民对小区绿化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7.减少草坪用水量:选择抗旱性较强的草坪品种,采用喷灌系
统等科学的灌溉方式,减少草坪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8.增加环保设施:在小区中设置垃圾分类桶、太阳能路灯等环
保设施,增加小区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形象。

9.引入自然元素:小区可以合理利用自然元素,如水景、石头等,打造自然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10.加强垃圾处理:对于垃圾的处理要加强管理,定期清理垃圾、垃圾分类,并建立好的垃圾处理系统,确保小区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小区物业的社区绿化规划

小区物业的社区绿化规划

小区物业的社区绿化规划社区绿化是小区物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良好的社区绿化规划不仅可以提升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还能够改善环境,增加社区的美观与舒适度。

本文将探讨小区物业的社区绿化规划,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绿化设计理念与目标社区绿化的设计理念应该是以美观与舒适为出发点,兼顾生态与环保要求。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使小区内的绿地、花坛、景观等成为居民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场所,满足居民的需求。

绿化设计的目标一方面是要保持小区整体的绿化水平,确保绿地、花草的生长和保护;另一方面是要提高居民对小区绿化的满意度,使绿化成为小区的亮点和吸引人的地方。

二、绿化规划原则1. 多样性原则:在社区绿化规划中,应注重植物的多样性。

选择不同种类的树木、花草植被,以及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使小区的绿化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2. 可持续性原则:社区绿化规划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采用生态友好的绿化方式,如雨水收集利用、植物废弃物的合理处理等。

3. 人性化原则:绿化规划应更加注重居民的需求,布局合理的休闲娱乐设施,让居民能够在绿化区域内放松身心,增强社区凝聚力。

三、绿化区域的划分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将绿化区域划分为主要绿地、次要绿地和辅助绿地。

1. 主要绿地:主要绿地一般位于小区的核心位置,面积较大,作为居民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

可以设置草坪、花坛、儿童游乐设施等,供居民放松身心、开展休闲活动。

2. 次要绿地:次要绿地主要分布在小区各个分区,面积较小,可以设置一些小型花坛、景观雕塑等,营造出美丽的环境。

3. 辅助绿地:辅助绿地包括道路、车库等一些非主要绿化区域。

虽然面积较小,但也要注重绿化,可以在道路两侧种植一些绿化植物,增加美观度。

四、绿化管理措施1. 绿地养护:定期对绿地进行修剪、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确保绿植的良好生长状态。

2. 废弃物处理:定期清理绿化区域内的落叶、杂草等废弃物,保持绿化区域的整洁。

住宅小区社区绿化规划

住宅小区社区绿化规划

住宅小区社区绿化规划住宅小区社区绿化规划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旨在创建舒适、美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提供人们生活、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本文将探讨住宅小区社区绿化规划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设计一个理想的绿化计划。

一、绿化规划的重要性住宅小区社区绿化规划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绿化规划的几个重要方面:1. 环境净化:绿化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吸收有害气体,并释放出氧气。

这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净化环境非常有益。

2. 生态平衡:绿化可以提供动植物的栖息地,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树木和植被还可以防止土壤侵蚀,保护水源并提供防洪措施。

3. 改善居住环境:一个良好的绿化规划可以提升住宅小区的品质,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绿化可以降低气温,减少噪音,并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4. 社区凝聚力:一个具有良好绿化的小区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居民可以通过参与绿化活动,培养社区意识和责任感。

二、绿化规划的设计原则要设计一个理想的绿化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绿地分布均衡:绿化区域应该分布均衡,覆盖范围广泛。

每个住宅区域都应该有足够的绿地,不论大小。

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提供不同功能的绿地,如儿童游乐区、休闲散步区等。

2. 植被多样性:绿化规划应该鼓励植被的多样性,种植各种不同类型的树木、花卉和灌木。

这样可以提供多样的生态系统,同时增加居民的视觉享受。

3. 可持续性:绿化规划应该考虑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采用合适的节水灌溉系统,并使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4. 公共设施规划:绿化规划要与社区其他公共设施的规划相协调,如停车场、步行道、健身区等。

这样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功能性。

三、实施绿化规划的步骤实施住宅小区社区绿化规划需要以下步骤:1. 研究和调查: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调查,了解土地、气候、植被和居民需求等相关信息。

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居住区绿化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小区绿化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满足居民的需要,是衡量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准。

1、目前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1.1绿化规划缺乏统筹考虑目前,居住区在整体规划上缺乏深入分析、统筹考虑,未能因地制宜,使得小区绿化与城市进程不协调。

如有的绿化部门或投资者未能对居住小区原有立地条件进行调查研究;所选树种数量缺乏、结构简单,导致病虫害多,群落稳定性差;对选用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对环境的要求未作细致的考虑,盲目地进行绿地规划,或照抄照搬,或是个人爱好,认为只要栽上树种上草,绿化目的就达到了。

这样,不但缺乏地方特色,树木生长不良,资金浪费等,而且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差。

1.2、绿化设计缺少人性化考虑绿化设计中只考虑到物质空间的布局,很少考虑到居民现实需求,没有做到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缺少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3、人均绿地面积低近年来,居住区绿化建设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规划中的绿地规划,不是以规划建绿而是见缝插绿,加之城市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用地紧张,人口密度大,建筑拥挤,可供绿化的土地面积有限,大部分只停留在平面绿化和极少部分的垂直绿化,人均绿地低于《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中确定的人均公共绿地10㎡/人的标准。

1.4、忽略生态效益较明显不少居住区在植物的选择、配置、造景及文化内涵上往往多单一重视美化,却忽略绿化的生态效益。

尤其表现在苗木配置不合理,品种混淆,树种单一,经济型优良乡土树种和部分引种驯化树种、选育的新型名优树种少;树种色彩不够丰富,尤其是缺乏观花、观果植物和彩叶植物;常绿树比例小,冬季缺绿现象较突出;有些承包商为追求进度和节约绿化开支,选用的苗木不符合设计规格,质量差,不但没有达到预期设计的观赏效果和绿化的意境效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还给以后的养护管理增加了难度。

绿化改造建议书

绿化改造建议书

绿化改造建议书为了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我们提出以下绿化改造建议:一、增加绿化覆盖面积目前城市中存在大量的混凝土建筑和水泥路面,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空气质量下降。

因此,我们建议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包括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带、在居民区建设公园和绿地等。

通过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可以有效降低城市温度,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二、选择适宜树种在进行绿化改造时,应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种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耐旱、耐寒、适应性强的树种,如梧桐、榉树、法桐等。

同时,还应注意树种的观赏性和生长速度,以保证绿化效果的持续性和美观性。

三、加强绿化管理在绿化改造后,需要加强对绿化带和公园的管理和维护。

定期修剪树木、修整草坪、清理垃圾,保持绿化带和公园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加强对树木的养护和保护,防止树木病虫害的发生,延长树木的寿命。

四、推广屋顶绿化屋顶绿化是一种有效的绿化方式,可以利用屋顶空间进行绿化种植,提供更多的绿化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屋顶绿化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还可以净化空气、吸收雨水,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

因此,我们建议在城市建设中推广屋顶绿化,鼓励居民和企业进行屋顶绿化种植。

五、加强宣传教育在进行绿化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绿化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绿化知识讲座、开展植树义工活动等方式,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绿化改造工作,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总之,绿化改造是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增加绿化覆盖面积、选择适宜树种、加强绿化管理、推广屋顶绿化和加强宣传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绿化改造工作,采纳我们的建议,共同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面的几点建议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当前在城市规划中关于居住的绿化设计所现存的不足已摆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者的面前,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1 居民区绿化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规范管理不完善
居住区规范规定一般新建区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标准不低于25%,由于房地产开发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原则,造成不少居住区达不到这样的标准。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直接依据,而绿化是居住小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与小区建筑、道路同步考虑。

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开发商重经济、轻环境,在小区建设中对建筑的建造作精心的规划,而把绿化当作可有可无的“软指标”,绿化用地不纳入修建性规划中。

而且,城市规划部门在项目审批中,主要对建筑严格把关,只是原则上要求绿地率达到百分之几,而对绿地的规划布局、质量则没有具体的要求。

致使小区的用地被开发商以建筑物的形式高度开发利用,绿化用地受到严重的限制。

1.2 绿化设计片面化
在许多小区的绿化设计中,设计师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视觉观赏上,把绿地作为公共交往的主要场所方面,而忽略其生态功能,绿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宗旨,而很多小区环境陷入绿色的误区,大片绿地占用人们的休憩空间,也降低了树木可以作为绿色屏障,改善环境质量的生态功能。

许多小区占用绿地,建筑假山、小品等构筑景物,满足视觉效果,绿地硬质化实际上减少了居住区的绿化面积。

同时东凑西拼的各种园林绿化要素风格不一致,结果使环境反而显得杂乱无章,不成体系,对居民的身心造成伤害。

1.3 绿化缺少人性化
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绿化在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

比如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在景观设计上较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园林绿化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小到每一个细节都是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绿化设计盲目跟从,丧失个性,忽视地方文化特色。

居住区绿化应该适地适树,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和花卉。

1.4 绿化类型单一、缺少功能分区
居住区绿地一般分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和配套附属设施绿地四大类。

在高层住宅区内,大多缺乏完善的绿地系统,宅旁绿地和道路绿地比较多,但公共绿地和配套公建绿地却严重不足。

这种单一的绿化模式,不但缺少户外活动空间,最重要的不利于居民交流沟通。

2 相关的几点建议
2.1 严格规范和执行设计要求
根据政府的有关绿化政策法规,结合居住区发展要求确定规划原则,要想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就必须做到规划设计合理,使规划到位,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

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游憩康体设施,供居民游憩赏景及进行各类活动的公共绿地。

从政策法规上严格把关。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新建小区加强绿化规划设计的审批程序、施工过程跟踪监管和建成竣工的验收程序,使之科学合理,符合要求。

2.2 以人性化设计为主
在对居住区的绿化植被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居民的喜好,只有与居民的喜好相一致的植物才能使小区的绿化具有亲和力,使居民产生认同感。

给人们提供一个很方便的居住环境,给居民一个彻底放松、完全舒适的家园,有让住户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

2.3 立足绿化的科学性
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

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

增加立体绿化比例。

立体绿化是包括阳台、平台、屋顶、墙面的绿化。

立体绿化对于解决建筑用地与绿化面积的矛盾,绿地率与容积率的矛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

立体绿化可多选择种植攀缘植物,主要是利用一些植物如爬山虎、紫藤、牵牛花等具有吸附、缠绕、卷须等攀缘功能,以绿化暴露的建筑墙面、矮墙、围栏、加压房、配电室等,也可在小区绿地内增加立柱、拱架、花架等,提高居住区立体绿化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