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新进展

合集下载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13第十四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13第十四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
• 血小板中含大量血浆,应尽量同型输注。供者-受者ABO 血型不同时,血小板中血浆应与供、受者红细胞ABO血 型均相合。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一般采用预防性输注,传统的血 小板输注指征是血小板<20×109/L,病情稳定、未合并感 染、出血的患者,输注指征也可为血小板<10×109/L,一 般每次输注1个标准治疗量。
•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指对患者进行全身照射、 化疗、免疫抑制剂处理后,输入从供者骨髓、外 周血或脐带血中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以使其重 建造血及免疫功能。
• 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包括:①大剂量化疗或化疗 +放疗,以清除肿瘤细胞并使植入的造血细胞能 够植活;②输入造血干细胞;③在造血干细胞植 活前的支持治疗;④免疫抑制剂预防移植物抗宿 主病。
• 为预防输血造成CMV感染,所有血液制品应去除 白细胞。
• 为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TA-GVHD), 应对所有含细胞的血液成分进行g射线辐照。
一、红细胞输注
• HSCT后红细胞系统恢复需要6周或更长时间,绝大多数 谢、肿瘤性疾病,但主要用于治疗恶性疾病,特 别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
• HSCT治疗肿瘤的机理:
– 大剂量放化疗能够大量杀灭肿瘤细胞并能克服轻度耐 药。经过大剂量放疗、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预处理, 清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阻断发病机 制,然后把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者,使其 重建正常造血及正常免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HSCT患者红细胞输注指征的临床研究, 患者贫血并有贫血症状时应考虑输血,无症状患者可参照 其他贫血患者的输血指征,Hb <70-90g/L可根据情况考虑 输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的肿瘤或异常细胞,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者,使受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

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

由于骨髓为造血器官,早期进行的均为骨髓移植。

分类: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多种分类方法。

造血干细胞来自于自身或他人,分别成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体(又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又按照供者与患者有无血缘关系分为: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即无关移植);按移植物种类分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造血干细胞来源于自身,所以不会发生移植物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并发症少,且无供者来源限制,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移植后生活质量好,但因为缺乏移植物抗肿瘤作用以及移植物中可能混有残留的肿瘤细胞,故复发率高。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造血干细胞来源于正常供者,无肿瘤细胞污染,且移植物有免疫抗肿瘤效应,故复发率低,长期无病生存率(也可以理解为治愈率)高,适应证广泛,甚至是某些疾患惟一的治愈方法,但供者来源受限,易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并发症多,导致移植相关的死亡率高,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生存者生活质量可能较差。

适应症: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许多血液病,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某些血液系统非恶性肿瘤,如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及某些危险程度较低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适合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危险程度中等或较高的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适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选读]造血干细胞移植

[选读]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陆道培血·肿瘤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的肿瘤或异常细胞,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者,使受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

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发展历史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

由于骨髓为造血器官,早期进行的均为骨髓移植。

1958年法国肿瘤学家Mathe首先对放射性意外伤者进行了骨髓移植。

1968年Gatti应用骨髓移植成功治疗了一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患者。

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发现、血液制品及抗生素等支持治疗的进展,全环境保护性治疗措施以及造血生长因子的广泛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1977年托马斯报道100例晚期白血病病人经HLA相合同胞的骨髓移植后,13例奇迹般长期生存。

从此全世界应用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严重血液病、急性放射病及部分恶性肿瘤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开创临床治疗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的新纪元。

骨髓移植技术使众多白血病患者得到救治,长期生存率提高50%—70%。

为发展此项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美国医学家托马斯因而获得了1990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

在中国,骨髓移植奠基人陆道培教授于1964年在亚洲首先成功开展了同基因骨髓移植,又于1981年首先在国内成功实施了异基因骨髓移植。

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长期存活率已达75%,居国际先进水平。

上世纪70年代年发现脐带血富含造血干细胞,1988年法国血液学专家Gluckman首先采用HLA相合的脐血移植治疗了一例范可尼贫血患者,开创了人类脐血移植的先河。

1989年发现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的作用,动员的外周血成为干细胞新供源,1994年国际上报告第一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近20年来,不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理论包括造血的发生与调控、造血干细胞的特性及移植免疫学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在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包括移植适应症的扩大、各种并发症的预防等也有了很大发展,使移植的疗效不断得以提高,并且相继建立了一些国际性协作研究机构,如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IBMTR、欧洲血液及骨髓移植协作组、国际脐血移植登记处等,还建立了地区或国际性骨髓库,如美国国家骨髓供者库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等,对推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干细胞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干细胞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干细胞治疗的现状与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治疗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医疗手段。

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干细胞的应用,但直到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干细胞治疗才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干细胞,即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在人体中存在于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因此成为了医学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干细胞治疗依靠干细胞在细胞水平上进行修复与再生作用,因此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其中最为成功的应用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将来自患者或供体的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组织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骨髓衰竭等血液系统疾病。

此外,在肝脏、心脏、肺、肾等器官损伤修复上,也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

尽管干细胞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譬如,干细胞来源的限制和优劣性,干细胞扩增及分化的难度以及成本问题。

此外,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肿瘤形成等潜在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推进干细胞治疗应用,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着不断的研究。

一方面,针对干细胞来源的局限性,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开发更为有效的干细胞来源,例如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技术。

iPS技术可以将成年人的其他细胞通过特定的基因组合使其重新回到多能状态,并能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如造血干细胞、心肌细胞等。

此外,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干细胞分化的机制以及调控因子,以期实现有效器官修复。

另一方面,针对干细胞扩增分化的难度和成本问题,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开发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比如,组织重构技术、三维打印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制备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同时,一些机构也开始开展干细胞临床试验,以进一步证明其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干细胞治疗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虽然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科学家们正在不懈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干细胞治疗能够成为一种更为广泛的医疗手段,为人们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造血干细胞移植讲解

造血干细胞移植讲解

2021/5/4
20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骨髓、血 及心、肺、肝肾功能等检查。除做与 供者相同的项目外,还应查肺功能、X 线胸片、如有条件者可做有关内分泌 方面的检查。
2021/5/4
21
入层流室当天剪指甲,剃尽全身毛 发,清洁淋浴后用洗必泰液药浴20~30分 钟,着无菌衣、帽、口罩,用无菌单包裹送 入无菌层流室。
2021/5/4
11
(三)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 是指供一受者之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简称MHC)相合的同种两个个体间的移植。 目前开展的是基因型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兄
弟姐妹间的移植,少数为亲子间的移植,也有人 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表型相同的无关人员之 间移植,此种移植机会极少。
植分为: 自体骨髓移植(ABMT)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 同种同基因骨髓移植(SBMT) 异种骨髓移植
2021/5/4
6
(一)自体骨髓移植(ABMT) 取患者自身骨髓进行保存。 在其相应时间内,用大剂量的放疗和/
或化疗,最大限度地杀伤患者体内的肿瘤 细胞,然后再输回自体骨髓,恢复患者造血 功能。
2021/5/4
35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2021/5/4
36
一、外周血干细移植类型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分为:
(1)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 (2)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PBSCT)。
供受体选择及移植前准备同骨髓 移植。
2021/5/4
37
二、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与采集 (一)动员
2021/5/4
27
(3)骨髓回输 ★从受者锁骨下大静脉插管内输入。 ★输入前将装有骨髓血的采血袋或采集 瓶倒置半小时,使骨髓中脂肪浮于上层, 输注即将结束时,弃去浮在上层的脂肪 滴,以防发生脂肪栓塞。 ★输毕后须应用采髓时所用肝素剂量的 同等剂量鱼静蛋白(1mg鱼精蛋白中和 100u肝素)。

干细胞的来源和提取方法

干细胞的来源和提取方法

干细胞的来源和提取方法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它们能够分化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尤其在医学领域。

为了能够利用干细胞进行治疗和研究,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寻找干细胞的来源和提取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干细胞来源和提取方法。

干细胞的来源主要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是从早期胚胎中提取的干细胞。

胚胎在受精后的早期阶段具有极高的分化潜能,这些早期胚胎细胞是建立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的起点。

通过取得捐赠胚胎或通过体外受精,科学家们可以获取这种胚胎组织。

然而,由于胚胎干细胞的获取过程需要破坏胚胎,引起伦理争议。

因此,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和使用受到限制。

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 ASCs)存在于成熟的人体组织和器官中,用于维持组织的稳定和修复。

这些成体干细胞存在于骨髓、脂肪组织、血液、皮肤等多个组织中。

与胚胎干细胞相比,成体干细胞的分化潜能较低,一般只能分化成该组织的特定类型细胞。

由于成体干细胞来源方便且无需破坏胚胎,因此被广泛用于临床和研究中。

近年来,科学家们还发现一些组织中含有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成体干细胞,被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

干细胞的提取方法各不相同,具体取决于干细胞的来源。

胚胎干细胞的提取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通过体外受精,在早期胚胎阶段获得内细胞体。

这一过程需要女性供体的卵子和男性供体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从而得到早期胚胎。

另一种方法是核移植,也称为克隆技术。

核移植是将捐赠的成熟细胞核移植到未受精的卵细胞中,然后使卵细胞发育成早期胚胎,并从中提取干细胞。

这种方法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因为它涉及到对人类胚胎的使用。

成体干细胞的提取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

骨髓是一种常见的成体干细胞来源,骨髓中含有造血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护理PPT课件

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护理PPT课件
10
皮肤GVHD的分级及处理
分级
治疗
1度GVHD,或继发于药物和预处理方 案的皮肤变化:①短暂性红斑②局限 保持清洁干燥 性斑丘疹<25%③轻中度脱发
2度GVHD,或继发于药物和预处理方 案的皮肤变化:①持续性红斑②广泛
①洗液:可以使用阿夸福膏
性斑丘疹25%~50%③完全脱发 3度GVHD,或继发于药物和预处理方
洗必泰溶液浸泡30 min,更换无菌衣裤、鞋、帽,戴无菌口罩,
然后进入百级空气层流病室,入室后不得擅自走出病室。
④静脉置管:移植前1 d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备用 。
5
护理
全环境保护
① 入住在100级无菌层流病房(LAFR),LAFR墙壁、台面、
门窗、地面均用0.05%的含氯消毒剂擦拭,1次/天,。
② 进无菌饮食:做熟的饭菜,饮料经微波炉高火消毒后食
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治疗: 严重自身免疫 性疾病、乳腺癌、小细胞肺癌等。
4
护理
入住层流病室前对患者的处理
①消毒入室物品: 衣被、药品、食具、便器、书报等均需消
毒处理,以防外源性感染。
②全面检查:特别要注意检查有无感染灶,发现感染或者带
菌情况应该积极治疗,彻底清除慢性和潜在的感染病灶。
③入室前修剪指(趾)甲、理发。入室当天药浴,用0.05%的
12
护理
饮食禁忌证: 1.生和未熟的肉 2.未经过巴士消毒或灭菌包装的豆腐 3.腌制的鱼类 4.井水,至少需煮沸后一分钟 5.生水果,应剥皮煮透或避免食用 6.生的或未消毒的蜂蜜应避免食用 7.生的谷类制品或坚果不能食用
13
14
根据供者与受者的血缘关系分为:血缘相关移 植、非血缘移植即骨髓库来源供者;
根据造血干细胞供体来源分:自体移植、异体 移植。

如何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

如何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

如何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血液病评论(0人参与)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08):643-649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常英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仍是恶性血液病有效乃至唯一的治愈手段。

然而,供者来源缺乏限制了allo-HSCT的广泛临床应用。

近10年来,北京大学基于G- CSF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诱导免疫耐受建立了体外去除T细胞的单倍型相合骨髓和外周血混合移植体系(被称为"北京方案");该方案治疗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单纯化疗[1]。

除"北京方案"外,其他两种主流单倍型相合移植模式为体外去除T细胞的单倍型相合移植(Haplo-HSCT)和移植后应用环磷酰胺诱导免疫耐受的移植模式(被称为"巴尔的摩方案")。

随着单倍型相合移植在国内外的蓬勃发展,我们迎来了"人人都有移植供者的新时代"。

那么对于准备接受allo-HSCT的患者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供者?同胞相合供者、无关供者、脐血、还是单倍型相合供者?此外,对于选择单倍型相合供者的患者而言,父母、子女、半相合的同胞以及旁系亲属都是潜在的候选供者,这些供者中谁最佳呢?本文作者从典型病例入手,结合临床实践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如何选择allo-HSCT供者。

一、临床病例例1,男,48岁,体重75 kg,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2,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2.0,无移植禁忌证。

供者情况:无HLA相合同胞供者。

查询到HLA相合无关供者1例(8/10相合),男,47岁。

HLA 6/6相合脐血1份,有核细胞数为1.60×107/kg。

同胞供者1:弟弟,42岁,与患者HLA单倍型相合(3/6);供者2:姐姐,50岁,与患者HLA单倍型相合(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 同 来 源 的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新 进 展
孙 爱宁
传 统异 基 因造 血 干 细胞 移植 ( l — S T)因为 高 Al H C o 剂 量 的预 处理 及 移植 物抗 肿 瘤 效应 而成 为 多种 血 液 病
关, 建议 : D 4 C 3 细胞 >1 0×1’ k , F G >10× . 0/ g C U— M . 1 k ; lc m n推 荐 :/ 0/ g G u k a 6 6相 合 者 , N T C>3 0×1 . 0/
(I.B ) 疗 Fnoi 血 , 无病 存 活 2 SBC T 治 acn 贫 其 3年 ;92 19 年, 全球 首 个脐 血 库 美 国纽 约脐 血 库建 成 ;93年 , 19 首 例 H A相合 非 亲缘 C T成功 。19 L B 95年 , 首例 成人 急性 白血病 患者 U B C T获 得成 功 。迄今 , 全球 有 >10家 脐 0
中华 I 医 师 杂 志 ( 子版 )02年 3月第 6卷 第 6期 临床 电 21
C i Ciii s Eet ncE io ) Ma h1 ,02 V 16 N . hnJ l c n ( lc oi dtn , r 52 1 , o. , o6 n a r i c

专 家笔 谈 ・
9 5例成 人 U B 患 者 , B 血 型 完 全 相 合/ 要 不 合 CT AO 次 者 ,L P T恢 复早 于 主要不 合/ 主次要 均不 合者 , 且 P T 并 L 及 红 细胞 输注 较 少 ; 见红 系植 入 延 迟 及 纯 红 再 障发 未
亲缘 成人 供者 和脐 带血 , 现在 Al HS T 已成 为 更 多患 l— C o
为主 方案 , 得 U B移植 物 中更 低 的 T细胞 免 疫原 性 使 C
M R) 中心 、 样 本 、 因素对 比分 析 显 示 : 受 16 T 多 大 多 接 /

是保证植入 的关键 因素。T I B 兼具抗肿瘤 +免疫抑制
作用 , 分次 T I 于 单 次 , 剂量 1 B优 总 2~l.5G , 量 37 y 剂
k ,/ g5 6相合者 >4 0×1 k ,/ . 0/ g 4 6相合 者 > . 5 0×1 0/
有 治愈希 望 的治 疗 方 法 , 剂 量 或 非 清 髓 的预 处 理 方 减
案 因具有 移植 物抗 肿瘤 效 应从 而使 老 年 亲 缘和 医学确 诊 患者 可 以进 行 Al— C 。Al— S T最初 只 限于那 l HS T l H C o o 些有 人 类 白细胞 抗 原 ( L 全 相 合 同胞 供 者 的 患者 , H A) 由于 干 细胞 也 可 以来 源 于 H A 匹配 的 或 不 匹配 的 非 L
选 择标 准 之一 。
3 .优 化 U B C T技术 : 患者疾 病 、 C 在 U B均确定 情况
下 , 处理 方 案 成 为 决定 植 入 的重 要 因素 。更 强 的免 预
疫抑 制效 能 的预处 理 , 清髓 性 预 处 理 、 身 放 射 ( B ) 全 T I
2 .如何 选 择最 优 U B 国 际骨 髓 移植 登 记处 (B C : I—
血库, 库存 量 > 0万 份 , 5 已完 成 >2万 例 U B 。 中 国 CT 目前有 7家 脐 血 库 , 存 量 4 万 份 , 库 已完 成 7 0余 例 0
UCBT。
生; 关于 H A抗 体对 植入 影 响 , L 东京 血液 中心统 计 3 6 8 例 U B 抗. L C T, H A抗 体 (+) 的 A C P T恢复 明显较 组 N 、L 阴性 组延迟 。 因此 , 测 患者 抗. L 抗体 可作 为 U B 检 HA C
UB C T选择 目前 还 有 争 议 ; L 不 合 位 点 不 应 >3个 , HA 随不 合 位 点 数 量 增 加 植 入 率 下 降 , 植 相 关 多 亡 率 移 巴 ( R a V T M) G HD上升 ; 性血 液病 复发 率会 下 降, 生 恶 总 存率( S 无明显影响 , 恶性血液病 O O ) 非 S将 会 下 降。 其他 影 响 因 素如 A O血 型对 植 入 有 影 响 , 究报 道 , B 研
者 的选 择 。 因此 , 我们 可 以根干细胞 移 植 , 以下 就脐 血 干 细胞 移植 , 非
亲缘 供体 、 单倍 型供 体 移植进 展分 别叙 述 之。


无关脐 血 干细胞 移植 ( C T UB)
1 C T 的 历 史 与 现 状 : 9 8 年 , 国 Ei .U B 18 法 ln a Gu k a lc m n医 师 实 施 世 界 首 例 亲 缘 脐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k。E M g B T最 新 推 荐 标 准 : 择 最 优 U B HI A、 选 C : A- B、 DB R 1位 点 匹配选择 顺 序 为 6 6>56> / , 向选 择 / / 46 倾
DB R 1高 分 辨 率 相 合 的 U B H A C D 是 否 用 于 C , L .、 Q
( N ) 血 小板 ( L ) 入延 迟 外 , A C 、 PT 植 急性 移 植 物抗 宿 主 病 (G H a V D)发 生 率 低 ,慢 性 移 植 物 抗 宿 主 病
( G D) 移 植 相 关 死 亡 率 ( R c VH 、 T M)及 无 病 生 存 率 ( F ) 无关供体 骨髓移植 相 比无 统计 学意义。 因 D S与 此, 成人 若 无 H L 匹配 的骨 髓 供者 , C T是 一种 可 接 UB
率00 . 4~0 0 y mi。 同时联 用 : 磷 酰胺 ( Y) 氟 . 6G / n 环 C , 达 拉 宾( l ) 阿糖胞 苷 ( r. ) Fu , A aC (日本 多用 ) 低 剂 量抗 ,
26的 H A位 点不 合 U B 的患 者 , 中性 粒 细 胞 / L CT 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