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能型社会问题
我国资源短缺与节约型社会建设

我国资源短缺与节约型社会建设我国近年来取得了飞跃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这一迅猛的发展却是建立在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破坏的基础上。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也逐渐意识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为了可持续发展并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国不得不调整其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从而探索建立节约型社会。
尽管这样一个社会模式的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我们坚信只有这样可以满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爱下一代。
资源短缺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现代工业和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首先,以能源为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较高并随着时间推移在持续增长。
然而,化石能源属于有限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我们必须在能源上及时采取措施节约和替代。
因此,为了缓解这一压力,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能源结构,加大发展新能源和能源技术的投入。
除能源之外,我国还面临着其他资源的短缺。
例如,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据调查,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七成以上的城市缺水。
此外,粮食、土地、森林等资源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短缺。
要解决这些资源短缺问题,必须改变我们的发展模式,并采取更多的措施。
倡导节约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起点,要培养节约意识,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需要加强自己的行动,共同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在政府层面,应建立和完善节约型社会相关法规,和案例说明,如打击浪费食品、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企业方面,应遵守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循环再利用的处理中执行节约型标准。
此外,社会公众应摒弃浪费和过度消费的习惯,努力到生活中每一个角落推广节约的理念。
建立节约型社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政府要好好调配社会资源。
政府应该更多地鼓励和支持新能源和资源节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这样的投资不仅可以扩大经济规模,还能促进科技进步,改善环境和生态条件。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几点体会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几点体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这给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意识上的转变要实现节约型社会建设,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意识上的转变。
我们必须树立节约的理念,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努力践行“减排、低碳、节能、环保”的目标,同时落实“循环利用、低排放、绿色发展”的内涵。
只有通过这种意识上的转变,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节约、环保的社会氛围。
二、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在进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成本,减少能源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这种做法可以有效解决节能和环保的矛盾,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三、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推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作为这样一种新型经济模式,绿色经济可以有效减少能源和环境的消耗,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提高环保意识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因素。
只有广泛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才能有效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环保知识和技术,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五、实行政府主导政府的主导作用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宣传和推广绿色生产、节能环保等发展策略,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我们需要搭建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的平台,共同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加强资源和能源的管理和监管,促进节约和循环利用。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要求,加快推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提高环保意识,全面推行节能减排,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大力推进建筑节能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精品

5
4.建筑节能所应遵循的原则?
1) 气候性原则。俗话说:“一方气候,一方建筑。”建筑师和暖 通师应互相沟通,充分利用“自然风”“穿堂风”,合理利用过渡季 节的“全自然新风”。 2) 整体性原则。从建设的全过程考虑,以酝酿出整体性的解决方案。
12
―――― 典型案例 ――――
一座大楼年能源费用高达900万元,位于北京市呼家楼的万 通中心,大楼下面是银行、商店,楼上是商业办公区,看似跟其 他商业大楼没有什么区别。
其中,万通中心D座于2006年底竣工。在北京地球村主办的“节 能建筑监管、新技术与地方实践”论坛上,北京万通地产公司产 品研发中心总监刘克峰透露,光是D座大楼,一年能源费用就高达 900万元人民币,其中,空调耗能费用占据了40.1%。
10
屋顶节能技术
屋顶的保温、隔热是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之一。在寒冷的地区屋顶 设保温层,以阻止室内热量散失;在炎热的地区屋顶设置隔热降温层以阻 止太阳的辐射热传至室内;而在冬冷夏热地区(黄河至长江流域),建筑节 能则要冬、夏兼顾。保温常用的技术措施是在屋顶防水层下设置导热系 数小的轻质材料用作保温,如膨胀珍珠岩、玻璃棉等(此为正铺法);也可 在屋面防水层以上设置聚苯乙烯泡沫(此为倒铺法)。在英国有另外一种保 温层做法是,采用回收废纸制成纸纤维,这种纸纤维生产能耗极小,保 温性能优良,纸纤维经过硼砂阻燃处理,也能防火。施工时,先将屋顶 的钉层夹层,再将纸纤维喷吹入内,形成保温层。屋顶隔热降温的方法 有:架空通风、屋顶蓄水或定时喷水、屋顶绿化等。以上做法都能不同 程度地满足屋顶节能的要求,但目前最受推崇的是利用智能技术、生态 技术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愿望,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制的通风屋顶等。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建议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建议概述: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推动节约资源利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推动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部分:推动节约资源利用为了实现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政策来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
首先,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重要资源的监测和控制。
其次,提高资源定价机制的透明度,引导市场主体选择更加环保和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
同时,加大对节能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技术进行生产。
第二部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对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绿色生活的认知度,并倡导低碳出行、减少食品浪费、垃圾分类等行为。
此外,鼓励和支持绿色消费,推动市场供需的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加强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完善环境法律法规,提高环境监管的力度和效果。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投入。
此外,要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推动国际环境治理的进步。
第四部分:推动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再利用等活动。
建立健全的废弃物处理体系,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
同时,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结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在政策层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
只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持续改善,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社会。
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旨在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思考,以期更好地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
问题一:全民节约意识不强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存在一些浪费现象,如超市促销导致的人为囤积现象,食品浪费等等。
一个人的浪费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成千上万个人都在浪费,就会对环境和资源带来严重的影响。
对策思考:我们需要广泛开展节约意识宣传教育。
在学校、企业和社区等场所,通过建立节约文化氛围,增强全民节约意识。
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浪费行为进行惩罚和处罚。
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人们采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实行绿色消费。
问题二:资源效率低下在我国的许多行业中,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如能源建筑行业、工业制造业等。
这会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从而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对策思考:我们可以从技术创新和落实节能减排等方面入手。
技术创新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新型节能产品和技术,从而提高资源效率。
在落实节能减排方面,政府可以加强监督和控制,提高能源价格,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现更加高效的资源利用。
问题三:环保意识薄弱由于环保意识薄弱,在我国的一些工业领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等。
对策思考:政府应该对环保工作加强领导,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建立完备的环境监测体系。
另外,政府应该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技术研究和应用,引导企业采用更加清洁的生产工艺,同时对污染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
问题四:经济发展与环保的矛盾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很多企业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忽视环境保护。
这会导致经济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
对策思考:政府应该在经济发展计划中考虑到环保因素,并制定环保优先发展策略和政策。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建议(5篇)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建议(5篇)第一篇: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建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涉及到经济、社会的诸多层面。
为此,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丰富的建议。
推进资源价格市场化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加快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目前能源和资源的价格比较刚性,缺乏灵活性,并没有发挥价格机制和调节供需的作用。
另外,从价格的结构来看,要形成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替代能源发展,替代技术发展比价关系。
节约激励政策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建立健全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财税政策体系,加快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建筑以及低油耗,低排量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出口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出台相应的经济、财税激励政策,才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
我国对于节能的财税激励政策,在上世纪年代有“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即对北方节能建筑给予零税率的优惠,但后来为了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此政策暂停。
目前,国务院相关部门正着手研究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出口政策、适时开征燃气油税、完善消费税制、研究制定低能耗、低污染车辆的财税政策等。
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发展有所控制,低级产业向中国转移并不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那些以付出土地、水、能源、矿产为代价取得一点点经济效益或外汇的产业就不能要。
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从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的转变。
今后,国家应该基本停止发展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低产出的产业,各行各业各省区都要按照中央精神和具体情况对产业体系进行规划、转轨、重组、引进,制定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的发展和取代过程。
放弃外延式、粗放式、低附加值的生产。
产业体系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最大的节约。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2007年7月第23卷第7期学习论坛TRⅡIUNEoFSI.UDYJuL200r7VoL23No.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问题与对策思考田文富(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02)[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党做出的一项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起生态价值观念,积极倡导绿色生产和适度消费,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生态观念[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08(2007)07一0064—0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任务之一,专门提出“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入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认真研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著名英国历史学家汤阴比在其《历史研究》、《人类与大地母亲》这两本著作中,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在古往今来的26个文明中,13个已经消亡,7个明显衰落,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有关,其中,对资源的破坏性利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以令世人瞩目的速度向前发展。
但是,在经济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以及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
2006年,中国发生了161起严重环境污染事故,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一年。
中国环保局2006年年初确定的能源消耗降低4%和污染物排放减少2%的目标根本就没有达到。
事实是,水污染状况继续恶化,二氧化硫的排放上升了4.2%,各种指标不降反升。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1)整体和部分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由材料可知,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因此要高度重视。
〔6分〕?〔2〕矛盾具有统一性,一切矛盾的双方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向它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只有强化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才能强化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6分〕?注意题目设问对范围的限定,两问均要求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回答。
第〔1〕问“事关全局〞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
第〔2〕问“强化忧患意识〞强调矛盾双方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2.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加快构建节能型国家和节约主要有以下几点方法:①政府应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②政府应保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合格的生产生活环境。
③政府应保持依法行政。
健全法规,依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继续发展的是节能型国家。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尽可能节约资源和减少资源消耗,并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的社会形态。
1〕上届的政绩,下届的包袱。
2〕把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摆在首要位呈。
3〕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4〕大力节能节水节材,减少资源消耗。
5〕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6〕更新发展观念,革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
7〕民生为本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8〕构建和谐社会,必必需研究解决农民工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节能型社会问题
节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狭义的讲,节能是指节约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等能源。
在狭义节能内容中包括从能源资源的开发,输送与配转换(电力、蒸气、煤气等)或加工(各种成品油、副产煤气为二次能源,直到用户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节能的具体工作去做。
)广义的讲,节能是指除狭义节能内容之外的节能方法,如节约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力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
在工业飞速发展,人们过分追求物欲享受的今天伴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开采利用,原来地球固有的风貌: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田野、、清澈的河流、湛蓝的海洋,在我们的视野中渐渐远行,越来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成山的垃圾、匮乏的资源、股股冲天的黑烟、灰蒙蒙的世界、不断退化的森林、草地和肮脏的水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对我们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各国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环境,减少污染。
这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紧迫的问题就是能源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除了寻找新的能源,“节能”是关键的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在最近几年,通过努力,人们在节能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现在各种节能技术和产品丰富多样,并且不断地在推陈出新。
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其中,技术上可行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可以实现;经济上合理就是要有一个合适的投入产出比;环境可以接受是指节能还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指标要达到环保要求;社会可以接受是指不影响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就是要降低能源的损失与浪费。
市民节能意识不强限制了节能行为,是使节能成为口号的内因。
现在“节能”已经成为不少家电的新“名片”,许多品牌的电冰箱、空调等产品都贴上了中国能效标识。
但据10城市千户居民消费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还没有购买和使用节能家电和节水型产品,尽管有77%的家庭“有意识购买和使用节能型家电、节水型产品”,但除了使用节能灯的家庭占78%以外,使用其他节能型家电、节水型产品的家庭没有一项过半数的,“节能”似乎并没有受到多数消费者的青睐。
意识决定行为。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虽然也会留意电器的能效,但关注更多的仍然是它的价格和性能也就不足为怪。
国家缺乏相关的鼓励政策,也是让节能迟迟难以落实的又一重要原因。
现在我站在这里向各位在坐的老师和同学们叙述的不是一个命题!而是一种行为!社会的行为!也就是大众!同时就是在坐的每一个人共同需要组建的行为! “节能”
建设节能型社会从我们现在每一个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