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水拒油整理
针织羊绒衫拒水拒油抗污整理技术的研究

针织羊绒衫拒水拒油抗污整理技术的研究
高巧燕
【期刊名称】《毛纺科技》
【年(卷),期】2017(045)002
【摘要】介绍了不同整理剂的拒水、拒油、抗污整理效果,优化了拒水拒油抗污整理剂的用量、pH值、轧余率、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工艺参数.得出:三防整理剂SK630效果最好,整理工艺条件为三防整理剂SK630用量8%(owf),pH值4.5,轧余率75%,烘干温度78~81℃、时间30 min,焙烘温度180℃、时间5 min.
【总页数】5页(P36-40)
【作者】高巧燕
【作者单位】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灵武750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5
【相关文献】
1.山羊绒针织物抗起球整理技术 [J], 解芳;陆凯;刘君妹;乌仁高娃
2.涤麻棉织物拒水、拒油、拒污整理技术研究 [J], 卢承部;刘学军;郭葆青
3.浅谈山羊绒针织物抗起球整理技术 [J], 盛冠忠;李龙
4.超轻薄型针织羊绒衫抗起毛起球联合整理工艺的研究 [J], 叶其林;徐英莲;周昊
5.纳米防污(拒水拒油)纯棉织物整理技术研究 [J], 李燕华;王进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纯棉针织物拒水拒油整理工艺探讨

收稿 1 : 0 0 — 0 3 2 7— 1 2 期 0 第一作者 : 卢华 山( 9 3 , 。 16 一) 男 浙江永康 人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针织 产品开发及功能整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1 实验 部 分
1 1 试验 材 料及 仪器 .
织物 : 纯棉 2 1支单珠地 网眼布 (4 2 0/ 2 G,0 gm ) 试剂 : 利氟宝 Z R( 巴精 化 ) D - 30 广 东德 奥 S 汽 , F 00( 美 ) F 一5 6 丹 东 恒 星 ) 交 联剂 H —0 环城 化 工 ) ,s 0 ( , Y 4(
佳工艺条件 。可最 大限 度降 低生 产成 本 , 有利 于提 高企
业 的效益 。
裤等常用 服装上 。目前 国内外 的拒水 拒油整理 主要集 中 在 纯棉 机织物上 , 对作 为夏 季 主要 服装并 具有更 好 的 而 服用性 能的纯棉针织面料 的拒水拒油整 理 的研 究还相 当 少 。纯棉机 织 物 和纯 棉 针 织物 虽 然都 由棉 纤维 加 工而
02 . %
成, 但两者组 织 结 构 不 同, 使得 它 们 的性 能 也有 很 大 区
别 。针织 物 由于结 构疏 松 , 构稳 定性 差 , 工装 、 结 其 儿童 服装等都是容 易脏 污且难 以洗 涤的衣 物 , 因此 , 索纯棉 探 针织物 拒水 拒油的整理工艺有一定 的实用价值。
1 2 2 拒 水 效 果测 试 ..
内部或纤维之 间 , 使织物不再 被水和 常用油类所 润湿 , 这
样 的工艺称为拒水拒 油整理 。
有机氟化合 物可 以把织 物 表 面能降 低到 油 、 和 污 水
渍不能浸润和穿透纤维 的程度 。这 种作用 的最 佳整理 效 果体现在有机氟 聚合 物 能够形 成无 缝 的保护 膜 , 层膜 这 把纤维包裹起 来 。液 态 、 溶剂 时纠缠 在一 起 的有 机 氟 无 聚合物 , 在膜成型时 在纤 维表面扩 展开来 , 含氟 侧链 在干 燥 处理 时的 热作用 下伸 直取 向。有 机氟 低能 高效 , 不影 响织物 的手感 、 透气性 、 透湿性 、 色牢度 和色光 , 染 也不影 响其他后 整理的进行 , 热稳定性 和化学稳定性好 。 网眼针织物 的外 观风格独 特。织物线 圈有规律 地成 圈和集 圈 , 物透 气好 , 织 组织 疏松 通透 , 具有 一定 的弹性
染整精品课件:纺织品常规整理--后整理

(2)改善织物手感
柔软、硬挺、丰满、厚实、轻薄、滑爽…
(3)增进织物外观
光泽、白度、悬垂性、抗起毛起球… 增白、轧光、电光、起毛、磨毛
(4)其他
阻燃、拒水、拒油、卫生、抗静电、易去污…
第一节 概述
整理方法
❖物理机械整理
• 温度、湿度… • 压力、拉力、摩擦力…
❖化学整理
(二)电光整理 Schreinen finishing
设备
❖一个硬辊:带有一定斜度的平行的细纹线 ❖一个软辊
效果
在织物表面轧出许多平行的斜线,对光线产生规则 的反射,获得明亮夺目的光泽
(三)轧纹整理 Embossed finishing
设备
❖一个硬辊:带有凸出的花纹(阳纹) ❖一个软辊:
效果
甲醛有毒,有刺激性,其含量越少越好 • 未反应的树脂 • 表面树脂
表面树脂会影响织物手感,降低防皱性
• 副产物
甲胺等副产物有鱼腥味
4.防皱整理品的质量
弹性提高 防缩性提高 强力
❖棉织物强力下降 ❖粘胶织物强力上升
断裂延伸度下降 撕破强力下降 耐磨性
❖高应力时:耐磨性下降(强度和延伸度起 主要作用)
暂时性整理剂
❖淀粉及其衍生物 ❖海藻酸钠 ❖羟甲基纤维素 以上浆料常混合使用 不耐水洗,俗称上浆,目前应用量减少
耐久性整理剂
❖聚丙烯酸酯
通过软段和硬段比例调整硬度,可得到不同硬 度的产品。
❖聚乙烯乳液 ❖纤维素锌酸钠
硬挺整理剂种类 types of stiffeners
其它助剂的作用
❖填充剂:滑石粉、高岭土等
(2)浸轧——预烘——热定形 定形兼涤增白
第三节 防缩防皱整理
纺织品的拒污、易去污性能及其测试

纺织品的拒污、易去污性能及其测试1织物的沾污1.1沾污的种类沾污是指油脂和颗粒状物质不必要地沉积在纤维构成的纺织品的表面或部的现象[1]。
一般污物可分成三类:a、固体粒子(干污),如泥土、尘埃、铁锈等,通常固体粒子是无机和有机的混合物;b、液状污物,这类污物主要是油脂类和脂肪类物质,如食物油脂、灰尘中的油脂、机械油脂及人体排出的油脂等;c、水溶性物质,这类污物主要是各种水溶性或半水溶性固体物质及着色物质,如盐、糖以及一些着色物质等。
污物往往是以上几类的混合[2]。
1.2污物的吸附纺织品沾污通常是上述污物沉积于纤维表面,有时污垢会渗入纤维表面或纤维束之间。
沾污是纤维性能、污物性能以及污物与纤维相互作用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污垢在纺织品上一般通过静电效应、物理接触及洗涤沾污而粘附。
污垢主要吸附于纤维或纱线间、纤维表面的凹陷处、缝隙和毛细孔中,也有颗粒状污垢粘附于纤维表面的光滑部分,但这种粘附粒子大部分属“油粘附”。
作为油性污一旦沾污纤维后,它们会在纤维上扩散,随着扩散的进行,使去除难度提高[2]。
1.3织物的沾污原因织物沾污的原因一般有物理性吸附、化学性吸附、静电吸附和再沾污等[3]。
a、物理性吸附:织物在服用中与外界接触,发生污物的转移。
如与皮肤、大气、其他衣服或物体的接触。
污物粒子越小,比表面积就越大,沾污接触面也就越多,越易沾污。
这种吸附作用与织物的组织、密度、纤维性能有关。
稀疏织物,污物颗粒保持量多,紧密织物虽然不易积尘沾污,但清洗污尘较困难;织物表面平滑不易沾污,高低不平的织物凹陷部分容易积污;不规则截面的纤维较圆形截面的纤维易藏污。
另外,当织物上有一层油脂或柔软的热塑性高聚物时,更会粘上污物。
b、化学性吸附:悬浮和溶有污粒的液体透入纤维部,污粒如果和纤维分子上的活性基做化学性的结合,以纤维作为固体溶剂而溶入其,污粒固着于纤维[1]。
c、静电吸附:在没有与污物结合的情况下,静电效应会使织物沾污。
非织造总结

水刺法非织造材料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好,手感柔软,强度高,悬垂性好,无需粘合剂加固,外观比其它非织造材料更接近传统纺织品,因此,尽管水刺法工艺发展较晚,但已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非织造工艺方法之一水刺法工艺技术的特点:▪柔性缠结,不影响纤维原有特征,不损伤纤维▪外观比其它非织造材料更接近传统纺织品▪强度高、低起毛性▪高吸湿性、快速吸湿▪透气性好▪手感柔软、悬垂性好▪外观花样多变▪无需粘合剂加固、耐洗▪生产流程长、占地面积大▪设备复杂、水质要求高▪能耗大产品应用水刺法非织造材料的用途为医用帘、手术服、手术罩布、医用包扎材料、伤口敷料、医用纱布、航空抹布、服装衬基布、涂层基布、用即弃材料、仪器仪表高级抹布、电子行业高级抹布、毛巾、化妆棉、湿巾、口罩包覆材料等。
一、水刺法非织造工艺流程:A. 纤维原料→开松混和→梳理→交叉铺网→牵伸→→预湿→正反水刺→后整理→烘燥→卷绕↑↑水处理循环B. 纤维原料→开松混和→梳理杂乱成网→→预湿→正反水刺→后整理→烘燥→卷绕↑↑水处理循环不同成网方式影响最终产品的纵横向强力比,流程A对纤网纵横向强力比的调节较好,适合于水刺合成革基布的生产;流程B适合于水刺卫材生产。
水刺加固纤网利用高速水射流连续不断地冲击纤维,纤网中纤维在水力作用下相互缠结,因此水刺非织造材料纤网中纤维为柔性缠绕结构。
相对而言,针刺加固纤网则为刚性缠绕结构。
纯棉水刺非织造材料与其它非织造材料的对比:▪采用天然棉纤维。
▪不过敏,残硫含量小于1.0mg%100g,符合FDA标准。
▪各种方法消毒后均无异味。
▪透气好,吸水性强、速度快。
▪缝线不开裂、不起毛、手感柔软、悬垂性好。
▪无静电。
▪能进行任何方式的灭菌。
▪能自然降解,无需特殊处理,无毒无害。
热粘合非织造材料的应用热粘合法非织造材料具有生产速度快、产品不带化学粘合剂、能耗低等特点,其产品广泛用于医疗卫生、服装衬布、绝缘材料、箱包衬里、服用保暖材料、家具填充材料、过滤材料、隔音材料、减震材料等,热粘合非织造生产工艺仍有发展前景。
纯棉织物的拒水拒油易去污整理

纯棉织物的拒水拒油易去污整理欧卫国;杨小玲;蔡云芸;娄娅娅;王春梅【摘要】采用雅可风FP Conc三防整理剂和无甲醛树脂Arkofix NZF同浴对棉织物进行整理,讨论了整理剂用量、整理液pH值、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整理工艺为雅可风FP Conc用量25 g/L,树脂用量15g/L,MgCl2·6H2 O用量1.5 g/L,渗透剂JFC浓度1 g/L,整理液pH值4,100℃预烘180 s,135℃焙烘180 s.整理后的棉织物经过皂洗后拒水性能为100分,拒油接触角为152°,易去污等级为4-5级.【期刊名称】《纺织科技进展》【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4页(P17-19,24)【关键词】拒水整理;拒油整理;易去污整理;棉织物【作者】欧卫国;杨小玲;蔡云芸;娄娅娅;王春梅【作者单位】南通金仕达超微阻燃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09;南通金仕达超微阻燃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09;南通金仕达超微阻燃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09;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 226019;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 226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5.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多。
由于棉织物手感柔软,透气透湿性好,且在天然纤维中,棉纤维的资源最丰富,所以被人们喜爱,需求最大[1]。
但棉纤维的亲水性也使得它易沾湿和易被沾污,所以会对棉织物进行三防整理[2]。
关于棉织物的三防整理已有不少研究报道,如王春梅等[3]将三防整理剂与易去污整理剂同浴对纯棉织物进行处理,使织物在具有拒水拒油性能的同时具有易去污性能;何方容等[4]用Z-200三防剂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得出最佳工艺条件;蒋丽云等[5]用正交试验讨论了C6整理剂整理棉及其混纺织物的影响因素。
目前市场上三防整理剂的品种繁多,性能各异。
非织造后整理知识点

1.非织造布后整理:对非织造布产品进展深加工的过程,是纤维网经固网形成非织造布后,所经过的一系列旨在改善产品外观和内在质量、提高产品使用性能、赐予产品特别功能的加工过程。
例如:染色整理、印花整理、抗静电整理、阻燃整理、抗菌整理、亲水整理、拒水整理、防紫外线整理、防电磁波整理。
2.非织造布后整理的作用: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物理化学的方法改善非织造布的手感和外观。
改善非织造布的内在质量。
赐予非织造布特别的功能。
增加最终产品的附加值。
3.后整理的方法及分类后整理方法分类物理机械整理具有代表性整理方法轧光、轧花、磨毛、收缩依据加工的工艺性质分类按整理剂的施加方式分类按整理加工使化学方法整理物理-化学综合法整理浸渍整理浸轧整理涂层整理复合整理喷洒整理干整理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等吸尘整理、抗静电整理等亲水整理、抗静电整理和阻燃整理等抗菌整理、拒水整理等树脂整理、静电植绒非织造布之间叠层或与其他机织、针织布层压芳香整理、阻燃整理等热收缩整理、机械松软整理、轧光、轧花整理等拒水整理、亲水整理、阻燃整理、抗静电整用的介质分类湿整理理及染色、漂白等常规性整理烧毛、磨光、磨绒整理等按非织造布产品防污、防紫外线、抗静电、抗菌、拒水、拒油整的功能性质分类特别功能整理理以及涂层、复合、芳香整理等。
4.外表活性剂:是指含有亲水亲油基团,能在相界面上进展有效的定向吸附,并在极低的浓度下,显著降低溶液〔水〕的外表张力的物质。
面 5. 外表活性剂的分类阴离子外表活性剂 R-COONa羧酸盐R-OSO3Na硫酸酯盐 R-SO3Na磺酸盐R-OPO3Na 磷酸酯盐离子型表表 面活性剂活 性 剂 R-N+H3·Cl - 伯铵盐R-N+H2R ’·Cl - 仲铵盐阳离子外表活性剂 R-N+HR’2·Cl - 叔铵盐R-N+R’3·Cl - 季铵盐R-NHCH2-CH2COOH 氨基酸型两性外表活性剂 R-N+(CH3)2CH2COO-甜菜碱型 两性咪唑啉型非离子型外表活性剂 R-O(-CH2CH2O) nH 聚氧乙烯型R-COOCH2C 〔CH2OH 〕3 多元醇型6. 临界胶束浓度〔 CMC 〕:水外表张力到达最低值所对应的外表活性剂的最小浓度叫做外表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锦/棉交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

f b is twa h wn ta iih YC—E e ut d i b te t r a d ol r p l n is a la ut o d a r .I c s s o h tf s n EE r s l n et rwae — n i— e el ce s wel s q i g o e e e
133 拒 油性 --
烷, 净洗剂 29 水碳酸钠, 0, 无 交联剂 聚氰胺, 化剂 催
氯化镁 .
采用混合试液法, 把白矿物油和正庚烷按 比例混
收 稿 日期 :2 0 — 8 4 0 6 0 —1 作者简介 :张培群(9 7 ) 江苏苏 州人, 16 一, 女, 实验 师, 在凄硕 I 卞 从事染整实聆敦 学 ,
la e a d wae — s ua i y wer e td t e fns ig r s l fte a o e 2 f ih s o yo — ot n u in e s n t r— wa h d rbl i t e t s e h iihn e ut o h b v i s e n n ln— to no s n c
中图分类号:T 15 ' S9.7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4920 )103—3 0403( 61-0 60 0
W a e - n i- e e l n nih n o y o c t o i n f b i s t r a d o l r p le t f s i g f n l n- o t n un o a r c - i
步提 高锦/ 交织 物 的功能 性. 棉
仪器: 日本 A 6 30型织物透气仪,()1 YB83型织物 沾水度测定仪, D I型白度测定仪, 1 型水洗 WS —I I S W一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张力 /mN·m1
72.8 41.8 33.5 28.9 28.4 13.2
名称
四氯化碳 丙酮 甲醇 乙醇 乙醚 -
表面张力 /mN·m1
26.9 23.7 22.6 22.3 20.1 -
3、拒水和拒油的条件
(1)表面张力
液体能否润湿固体表面,决定于固体的表面张力(SG) 和液-固的界面张力(SL)。
四、常见的拒水剂和拒油剂
拒水剂和拒油剂是一种具有低表面能基团的化合物, 整理织物时,在织物的纤维表面均匀覆盖一层拒水剂 或拒油剂分子,并由它们的低表面能原子团组成新表 面层,使水和油均不能润湿。
拒水剂:烷基(—CnH2n+1) 拒油剂:全氟烷基(—CnF2n+1)
主要有:吡啶化合物、有机硅类、有机氟类、亚乙 烯胺类等
2、拒油整理工艺
有机氟类化合物。
单独使用:原料价较高、拒水效果不够理想。
拒油剂与拒水剂混合使用:不会影响拒油性能,对拒 水效果、耐洗涤和耐干洗性都有提高。
工艺流程: 浸轧 烘干 焙烘 净洗 烘干
整理液: 有机氟FC-208
Velan PF 乙醇 醋酸钠 水
133g/L 80 80 26 至1000
3、纤维的化学组成和几何形状
润湿性由固体表面原子或暴露的原子团的性质和堆 集状态决定,与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性质和排列无关。
气/固界面上低表面能的原子团及临界表面张力
表面组成
碳氟 化合物
碳氢 化合物
暴露的原子团
—CF3 —CF2H —CF2 —CF2— —CF2—CFH— —CH3 —CH2H —
临界表面张力c/ mN·m1 6 15 18 22 22 31
/mN·m1
200 水
72
46 雨水
53
43 红葡萄酒
45
37 牛乳
43
29 花生油
40
2Hale Waihona Puke 石蜡油3318 橄榄油
32
10 重油
29
食用油:32~35
(2)接触角 θ越大,拒水和拒油性能越好
纤维种类 棉 羊毛 粘胶 锦纶 涤纶 腈纶 丙纶 接触角(°) 59 81 38 64 67 53 90
cosθ γ SG γ SL γ LG
SG SL
SG SL
LG常数
cos 拒水拒油性能
γ SG γ SL γ LG
缺陷:SG和SL不能直接测量。
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c)
E SG LG + SL
SG > LG + SL ,自动铺展 c< SL ,不润湿 c> SL ,润湿
SG’ 整理剂降低 水 SL =72×10-5N/cm
度的表面紧缩力。
N/m J/m2
液面为曲面:指向该点的切线方向。
(2)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① 与物质种类关系很大:
原因:不同的物质,分子间作用力不同。 金属键、离子键、极性分子 ② 温度 温度 物质膨胀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吸引力
20℃时一些液体的表面张力
名称
水 硝基苯 二硫化碳
苯 甲苯 全氟庚烷
第三章 拒水拒油整理
一、定义 二、拒水和拒油的原理 三、影响织物拒水拒油性的因素 四、常见拒水拒油剂 五、整理工艺 六、拒水拒油性能测试
一、定义
1、拒水拒油整理
在织物表面施加一种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整理剂, 改变纤维表面层的组成,并牢固地附着于纤维或与纤维 化学结合,使织物不再被水和常用的食用油类所润湿, 这样的工艺称为拒水和拒油整理。
五、整理工艺
1、拒水整理工艺
(1)吡啶类拒水剂----耐久 洗涤30次以上,仍有一定的拒水性能。 维兰PF:硬脂酸酰胺亚甲基吡啶氯化物
纤维素醚
工艺流程:
二浸二轧烘干焙烘 皂洗 水洗 烘干
40℃, 70%轧余率
150℃,3min.
整理液处方:维兰PF 60g/L 乙醇 60ml
(接受HCl) NaAc 20g/L 水 至1000
3、拒水拒油涂层
涂层整理: 在织物表面涂覆或粘合一层高分子材料,使其具
有独特的性能。
涂层的工艺方式: 轧挤法、刮刀法、挤塑法、粘合法、喷涂法、浸
涂法
涂层剂:聚四氟乙烯
涂层后使织物具有均匀的微孔,拒水拒油。
六、拒水拒油性能测试
1、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
5级制
国家标准测试方法
250mL 水(20℃)从漏斗中喷淋
鳞片结构
表面粗糙
亲水性纤维与水的接触角较小。 疏水性纤维与水的接触角较大。 水在各种纤维表面的接触角都小于90,都能被水部 分润湿。
三、影响织物拒水拒油性的因素
1、纤维表面的粗糙度
表面光滑,接触角小;表面粗糙,接触角大。 棉59 > 粘胶38
2、纤维间的毛细管间隙
毛细管空隙和纤维间空隙的小,拒水拒油性好。 适当的组织结构,可以形成自封闭的织物,如棉织物 的水龙带。
二、拒水和拒油的原理
1、杨氏(Young)润湿方程
LG
SG
θ SL
γ SG γ SL γ LGcosθ cosθ γ SG γ SL
γ LG
θ= 0
完全润湿
0 <θ< 90 部分润湿
SG > SL
θ> 90 θ= 180
不润湿 完全不润湿
SG < SL
2、表面张力
(1) 定义
沿着与表面相切方向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
2、拒水和防水的区别
以疏水性化合物沉积 于纤维表面,织物表 面留有孔隙,空气和 水汽还可透过
以不透水的化合 物充填织物表面 的孔隙,不仅防 水,而且不透气
防水性织物
防水
孔隙
填塞
透水汽性
无到很小
透气性
无到很小
即使在外界水压作 耐水渗透性 用下,也有高抗水
渗透能力
拒水
敞开
小到大
一般较大
可抗小水滴和雨滴的 润湿,但在外界水压 作用下可透水
纤维表面张 力,使之拒水
油 SL = 15×10-5N/cm
或拒油。
纤维的c 必须小于这两个数值, 才有拒水或拒油效果。一般未
整理纤维难达到这要求。
常见纤维或固体的c及液体的表面张力
纤维或固体的表面张力
液体的表面张力
c/ mN·m1 纤维素纤维 锦纶 涤纶 氯纶 石蜡类拒水整理品 有机硅类拒水整理品 聚四氟乙烯 含氟类拒水整理品
(2)有机硅类拒水剂 含氢硅氧烷:—Si—H ,氧化、水解反应,交联成膜。
为改善织物手感,通常将两种不同结构的聚硅氧烷混用。 聚甲基含氢硅氧烷
聚二甲基硅氧烷
工艺流程:
多浸多轧 烘干 焙烘 水洗 烘干
整理液: 甲基含氢硅烷乳液 羟基硅烷乳液 胺化环氧交联剂 醋酸锌 氯氧化锆 一 乙醇胺 水
30g/L 70g/L 14.2g/L 10.8g/L 5.4g/L 4.5g/L 至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