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1.1 公共政策概念

1.1.1公共政策的概念

中国古代并没有“政策”一词,只有“政”和“策”分开的词语。至于现代的“政策”一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是来源于日本,而是来源于西方。在当今中国,有许多词语可以和“政策”替换,但对于研究公共政策的学者来说,只有“政策”一词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其本质特征。

1.1.2 公共政策概念

公共政策是研究概念史研究者们在对显示生活中各类规章制度,计划项目等材料进行总结和归纳,加上理想的理论思考而独处的一个规范性概念。

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公共性,所谓公共性,是区别于私人性而言的,它意指政策属于从私人领域抽离的如公共卫生,公共教育,公共环境,公共资源,公共舆论,公共秩序等公共领域的现象,对公众在公共领域中的行为(包括权利义务)进行规范和约束。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概念的重要标志,绝大多数学者在研究和定义公共政策概念时都强调了这一点,有的甚至将这个内容作为它最主要的特征。(我们可以从书P31-P33看到很多中西方学者对于公共政策提出的定义,这对于我们学习研究公共政策有很大的帮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私下读一读,在这里我就不为大家一一介绍了。)

我们通过研究书上的各位学者提出的关于公共政策的概念可以看出,这些概念都界定了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政府权威机构,其次以上概念都界定了公共政策的性质,且都强调了公共政策的价值性和目的性。所以以上三点正是我们学习公共政策学,了解公共政策概念的基本要点。这三个要点基本反映了公共政策概念的核心特征,这三点反映了公共政策概念的主体,内容和性质。

通过对比中西方学者关于公共政策概念的比较分析我们总结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公共政策是权威的国家机构及公共团体为了实现特定的公共目的,对社会价值进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P33

1.1.3公共政策的特征

1.公共性

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就是公共性。任何社会对于公共服务的目的而制定的规定,措施都是代表公共利益的,而不是代表少数人或者个别人利益的。

首先,从公共政策规范的内容上看,它面临的是是社会公共问题,政府公共机构必须去解决这些社会公共问题。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科技,人口等要素的快速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包括:饥饿,贫困,吸毒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它影响着所有在地球上生存的人口的状况,必须考虑到最广大公众的需求,任何以牺牲少数人为代价的公共政策都违背了它的公共性,并不能正正的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其次,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必须是代表全民的公共机构才有权利完成这一重大的使命。这就是公共政策在制定上的公共性。现代国家基本上都建立了专门从事公共政策的最高议事机构——议会。所以由民众所选举的议会代表在参与决策时必须公正的进行辩论,投票,表决,最终形成决策。这种公开的,选泽性的决策过程就是确保公共政策能代表广大民意,保护广大民众利益的程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公共政策的阶级性。但是通过公共决策过程中民主化的加强,这种仅仅代表某个阶级的政策类型也会逐渐减少,民主化必将带来公共决策的公共化,提高公共决策的公共性。

2.价值性

任何公共政策都是价值选择。这是因为,社会价值是社会公共生存的根本,价值是公共生存中孜孜以求的目标。几乎所有重大社会问题都是和社会价值的分配相关的,而解决这些公共问题的公共政策就扮演着社会调配的角色。

公共政策的内容就是价值配置,公共价值一般包括地位,尊重,安全,秩序,利益等。作为政治生活重要标志的公共政策,首先必须对代表公共地位的等级和尊重价值进行合理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尊重价值回归到公共观念中。而对地位和尊重价值的合理配置主要表现在对公共职位的公开化,公平化设置的行为中。(美国总统选举,中国公务员考试)安全和秩序是另一对相关的公共价值。安全既是国家的总体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没有安全,任何其他价值都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而秩序与安全密切相关,只需将人们的生活纳入到一种规范有序,可以预见,相互信任的程序中,只需给人们提供生活,工作必须的可靠保障。作为一对重要的价值,公共政策努力追求提供和分配最大可能的安全和秩序。(国防政策,警察制度,社会保障)

还有一种重要的价值就是利益。这是一种最普遍,最现实的价值,绝大多数政策都牵涉到利益的分配。公共政策,尤其是福利国家时代的社会政策更加具有利益协调的功能,社会政策朝向保护弱者,维护社会公平的道路不断进步。(社会保障,医疗福利,公共住房,教育)

3.权威性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性质。很多学者认为公共政策应该更多的代表公众的利益,反映公众的诉求,而不应该是从政府的角度运用国家权威来执行强制性行动。但是在现实中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政府的公共政策不具备公开或潜在的权威性。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首先表现在作为最大的公共机构的公共机构的国家政府在享有决策资源,综合运用专家智库,搜集社会信息方面的权威性地位。

另一种权威性的含义是指政府机构享有警察权威可以对一些政策实行强制执行,公共政策一旦制定就必须付诸行动。但政策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目标群体的不配合和不合作。面对这些不配合和不合作,政策执行者除了运用劝说,谈判等手段,还有一种手段就是运用其警察权威来强制执行。

【案例1 求补充】

4.动态性

公共政策有一个生命过程,这种生命过程就是其动态性。(公共政策的过程图PPT 里面展示做一个流程图)任何完美的政策都低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完成自己的使命。

另外,公共政策的动态性还表现在它本身的不断完善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方面,决策需要对客观环境的分析和对决策的调整而不断完善,使决策朝着目标发展。

【案例2 例如国家政策对社会起反

作用的案例】

1.2 公共政策的功能

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公共政策通过执行在现实环境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1.2.1目标导向功能

目标导向功能指的是公共政策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规定了特定的目标,并以此来引导社会朝这一目标发展。现代国家区别与传统国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现代理性支持的国家战略管理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在少数精英所策划的宏大蓝图下按计划发展着。【案例3: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制定国家计划是最重要的政治工作,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被纳入到国家计划当中,国家扮演着一个重要的策划人和总管的角色。这一时期,政策的目标导向功能极为明显。即使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计划仍然是国家的重要工作。每隔5年的5

年计划和每年的国务院工作报告都会发挥目标导向功能】

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还包括价值引导。在现代国家中,意识形态逐渐或明或暗地影响着公共政策。

1.2.2法律规制功能

规制是一种法律行为,所以规制政策的主体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政策的规制功能可分为两类: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经济性规制主要是通过许可,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退出,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或质量,交易方法和条件所进行的限制。经济性规制还包括对垄断和不公平交易的规制。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生产者的利益。

社会性规制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教育,文化,福利以及防止灾害,保护环境而对危害社会安全和秩序的行为实行的规制。社会性规制的目的在于确保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公民的基本权利,确保社会公平和保护经济弱者。

1.2.3利益协调功能

公共政策的核心是解决社会利益的分配和协调问题,所以利益分配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会导致各种围绕利益而产生的斗争和冲突,所以作为一个地区的最高权威的公共机构,国家和政府自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来协调这些利益。所以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功能就是对国家和地方范围内出现的利益矛盾,冲突加以缓解,调和,协调,使其不断趋于和谐。

【案例4 找一个关于国内贫富差距过大导致的犯罪事件】

1.2.4政治象征功能

有一些公共政策和一般的具象政策不同,他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也没有明确的财政支

持,他用宏观的规范性话语来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确立调整社会秩序的标准与条件,以此来达到政府的态度和决心,表明政府立场的作用。这类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就是政治象征功能。例如国家的外交过程中对于其他国家出现的自然灾害表示慰问和关切,就属于这种象征性政策。

【案例5 对他国自然灾害表示慰问的案例,找一个】

这一类政策和一般政策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们不需要具体执行,它发挥的象征性功能主要是在宏观上对社会起一种表明态度和方向的作用。所以他的政策周期是非常不明确的:可能很短暂,已经公布就完成使命;也可能是不定期的,公布后将发挥长期的规范功能。

1.2.5社会发展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是指公共政策能够运用其财政的物质动力来实施其具体措施,以达到改变现状,事先预定目标的作用,几乎所有的政策都可以纳入到这一功能范畴中来,以上四种功能亦可以归入到社会发展的大概念中,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促进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

最重要的社会发展政策就是经济政策。政府通过制定经济计划,确立大的发展目标,并调整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正常现象,确保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争取让全体国民实现共同富裕。

除了经济政策的发展功能以外,其他如政治体系改革,文化创新,科技进步的政策也属于这一类。他们的目标都非常明确,就是为了促进社会在某个领域,在某个时期的快速进步,从而实现总体目标。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更好瞻望公共关系的未来发展。 学习方法:以识记为主,领会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公共关系发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尤其需要通过阅读,了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公共关系在中国的未来走势。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作为人类一种朴素的思想意识观念,作为人类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活动却早已问世

了。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1.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原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2.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的纪实著作(高卢战记)被公共关系同业工会主席李利·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希腊人认为,较强的修辞能力是参与政治过程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政治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靠修辞来架筑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典著作《修辞学》被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3.在我国古代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

1)古代的游说活动 2)古代帝王对民意的重视 3)古代商业经济领域的诚信原则“和” 4)古代军事领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仅仅是“类似”而已,公共关系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在近代的美国。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Phines T.Barnum)。 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19世纪中叶在美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 “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巴纳姆。巴纳姆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 当时,这种把新闻媒介视为异己,或利用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公共政策学》(蓝色斜体字为历年考过)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 就是公共决策。 (2).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 渗透、综合的特征。 (4).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 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古代没有发展成“公共政策学”的原因P91: (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 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过程进行直接地或比较 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 (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 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出发的。 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取得的丰硕成果:P110-111 (1).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 我所用。 (2).吸收国外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通常是研究报告,但 也有进行学理性探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教科书。 (3).通过考察和总结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实践,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决策和政策理论的 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进行重构和创新。 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P113-P114 其必要性或者基本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 活动,这种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这一根本的价值 取向只有通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才有可能变成现实。一项好的政策的制定并取得令 人满意的政策结果,单凭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进行科学的政策分 析,并通过分析得以洞察有哪些因素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方向,是怎样影响的,影 响的深度与广度如何,在政策系统内部做出什么样的改进就可以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获得更好的结果;等等。 (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 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是对群众

【发展战略】关于促进新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关于促进新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新一代通信技术和新计算方法、模式的出现,催生了新信息技术应用和新信息产业的发展。新信息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优化环境巩固规模优势,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新信息产业发展,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把新信息产业培育成为战略产业,特制定本政策。 一、发展现状 (一)现状。 1.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一是规模和效益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全省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11亿元,总量居全国第四位。软件业主营业务收入484亿元,增长25%。通信业务收入509亿元。新信息产业规模达2100亿元,占比29.1%。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软件中间件、集成电路设计、高端容错服务器、液晶电视LED(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和模组、碳化硅晶体材料及单晶生长炉、半导体发光器件及白光照明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实现新突破。手机、通信基站、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光电子、光伏电池、电子器件、软件外包服务等高端产业增幅都在20%以上,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全省拥有1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5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园、29个省级信息产业园,2个国家级软件园、11个省级软件园。以青岛为龙头,以胶东半岛和济南都市圈为基地,沿胶济铁路沿线铺开并向两翼拓展的信息产业带基本形成。三是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全行业拥有国家创新型企业3个、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个、国家和省级重点试验室8个、软件工程技术中心35个、集成电路设计中心8个,光电子和光伏工程中心14个、重点科技成果近4000项,申请专利 2.2万项,参与制订或修订国家标准62项。 2.信息网络发展能级稳步提升。近年来,我省通信业务总量、业务收入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截至2009年9月,全省固定电话总数为2381.9万户(含专网31万户),普及率为25.3%,居全国第三位;全省移动电话总数达到5025.9万户,同比增长11.2%,普及率达到5 3.4%,居全国第二位;以XDSL、LAN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748.1万户,同比增长26%。 3.信息技术应用步伐继续加快。我省重点针对轻工、纺织、石化、机械、建材、冶金、煤炭、电力、医药等行业,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产品营销、企业管理、节能减排等环节,启动实施了“四个一百”工程,大力加强工业软件、应用电子、行业应用方案等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切实加快信息技术改造、电子商务、移动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应用,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20%,初步形成了“点(企业)、线(行业)、面(区域)”的三级两化融合推进模式。 (二)发展形势。智慧地球、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概念、新技术的提出,使传统信息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格局正在被打破,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力争抢占发展制高点,给我国技术、产业和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全球科技创新必然带来新一轮的资源配置和分工调整,有利于推动我国新信息产业的加快发展和结构升级。 二、发展目标

公共政策制定意义(1)

公共政策制定意义 摘要: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 众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贯彻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中的意义是极其重大 而长远的。公民参与也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概念,“真正的民主,需要 通过‘公民持续的参与’,方能领略什么是民主,在心理上融会和建 立民主作风,在行为上获取民主办事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 社会运作是真正由人民主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迅速发展,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政 府调控现代市场经济和实行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不过,因 为政府自身的缺陷和公共事务的复杂等因素,公共政策往往并不像人 们所想象和期望的那样有效。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人们持续地从多方视角、通过多种途径实行探讨及实践。本文从“公民参与”视角出发,从原因和背景、功能、争议及存有问题和对 策几个方面论述了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以期为公民参与乃至政策 科学的发展“添一把薪”。 一、公民参与的原因及背景解析 1.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都以社会民众为基础 首先,政策的需求信息来自社会民众或团体(利益集团)。任何一项 政策的实际需求总是来自社会的实际需要,代表公众实际利益和要求 的政策总是从民间社会首先萌发。且任何公共政策总是涉及广大民众的,公共政策应是以保护他们的起码利益为目的的。其次,民众也是 公共政策运行的主体,公共政策的执行常常需要施政者与影响对象之 间的密切合作。如果后者是被动的、消极的,那么政策的效果会大打 折扣或成本大增。政策制定者也只有在充分考虑到政策相对人的态度、利益得失,才能够制定出最符合社会需要、最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的 公共政策。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1)规范了具体的客体、指向目标、制定程序,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2)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3)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4)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1)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2)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3)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公共政策学相关资料

公共政策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 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 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6、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对当时的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3)对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 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典范。(3)强调战略决策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8、马克思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入地认识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 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节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年代) 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2、学科诞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第四节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 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研究;(2)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3)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2、[简答题]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主张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继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研究受到重视。(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4、公共选择理论(35)创始人是布坎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研究集体决策;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7、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8、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 9、1997年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学科要素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1、公共政策学的含义?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有跨科学的视野、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它的显著特征是:可检验、可验证性(方法论上的基本特征);跨科学或多学科交叉、渗透性(理论上的)和功利性等。

公共政策学发展历史的简述

西方公共政策学发展历史的简述第一阶段创建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1.1 标志性事件 1.1.1一次学术会议 即“关于国际关系论的革命性、发展新血水讨论会”(简称RADIR学术会议)。 会议在美国西部斯坦福大学召开,与会成员有当时闻名于世的一些社会科学精英人士。 1.1.2一本著作 即《政策科学》(The Policy Sciences)。 这本著作是作为上述会议主要成果之一的论文集,1951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作为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然而并未在社会上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中产生较大的影响。 后来许多学者认为,其真正意义在于引发了社会科学上的“静悄悄的革命”。 1.2代表人物:哈罗德·拉斯韦尔 1.3主要思想 20世纪60年代,公共政策学者致力于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其中对议会、政府和政党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在这一时期,将政策制定规划视为由若干环节按照程序组成的循序推移的过程,大多采用线性思维方式。 1.4相关评价 这一时期的公共政策学过分偏重自然科学和枯燥的数字,因而是一门生硬的机械的科学,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 第二阶段发展时期——20世界70年代 2.1标志性事件及代表人物 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出版,包括《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968年),《政策科学探索》(1971年),《政策科学构想》(1971年)。 这三部著作是由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叶海尔·德洛尔(Yehezhel 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的。 2.2主要思想 德洛尔认为,公共政策必须要构建一个模型,并且要包括方法论和决定论。他将医学上的治疗来比喻这种模式,治疗一般有两种模型,一是通过外部处理,一是让患者自己恢复功

公共政策

决策科学:是以现代科学手段与分析工具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并认识和把握正确决策的规律的综合性新兴学科。 个案研究法:公共政策学中的个案研究方法指的是致力于探讨具体的个别的政策的特殊性,并从中发现普遍性或验证某一普遍性假设的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指的是一种关于观察个人、组织或动物等有机体在既定环境中或内外刺激下的表现和反应的学说,它强调上述受观察者可观察的、可计量的、有规律的,甚至能够操作和重复的各种行为表现的重要性,相信能够从这样的行为表现中发现事物本身固有的因果关系或某种相关性,并且认为任何研究结论都不能脱离作为记录这样的行为表现的证据而先验地推导出来。 行为科学的宗旨:就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达到群体和组织预期的目标。 凯恩斯主义:主要是指凯恩斯宣扬的加强政策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的一系列主张。凯恩斯主义主张抛弃自由放任政策,扩大国家的经济职能,实行国家调控,干预经济体系的运行。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的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就是政策一般。 决策行为:指政策的直接主体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并预测和设计行为的结果,它就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 政策过程研究:指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公共政策学的次级概念:指的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性概念。 公共政策学的边际概念:指的是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被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逻辑结构严密的网络或框架。 理论模型:指的是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被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逻辑结构严密的网络或框架。 理性主义模型:理性主义分析方法在公共政策领域中的应用,就形成了理性决策模型或决策的理性主义模型。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政策群: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段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产生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集合体。 政策链: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科学追求:即借助于一定的方法、程序和手段以尽可能充分地使科学的品格在研究过程特别是研究结果中得到实现和体现,是公共政策学的根本追求。 自然主义:是依据如下的事实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即它的研究工作不是在人为设计的、实验室的或实验设定的背景下进行的,而是倾向于在自然的环境下进行。 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它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 上下来去模型:是根据中国的决策实践的要求建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决策模型,它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 决策:就是从多个可能实现同一目标的方案中进行选择,优化出最佳方案。它是由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结果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 政策:是指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策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政府:指国有机关和国家官员通过一定类型的权力关系及其运行程序和规则而成为一个整体或系统。 政府利益:指政府系统自身需求的满足,如政府的权力与权威,政府的业绩、信誉与形象,政府工作条件与公务人员的收入和福利等。政府过程: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横断面上政府活动的逻辑顺序,或者说是政府动作的程序,其中心流程是政策过程。 地方政策:指的是省级、市级、县级三级政权分别制定的政策。 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指的是具有不同政策效力的各项公共政策构成一个统一的,相互作用的政策体系。 元政策:也称作总政策,总路线,总方针,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 基本政策:指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 部门政策:为在某一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被称作部门政策。 战略:就是政策主体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阶段上所要达到的主导全局的根本目标以及目标的实现所做的资源配臵和行动步骤的设想,也就是邓小平经常讲到的大政策。 策略:是政策主体针对某一特定形势制定的行动路线,是具体的行动路线。 战术:为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解决某一局部问题的行动方案。 政治政策:指一定的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领域里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标而针对相关对象制定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经济政策:指导政策主体在经济领域里为达到一定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目标而制定的调整人们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的准则与规范。 社会政策: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定,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为目的,经由国家立法与行政的手段,促进社会各阶层均衡发展的一种途径。 政策结构:指政策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时空连续区上的排列、组合的方式及各要素间互动的相对稳定的方式,是政策系统构成要素的组织形式和秩序。 战略规划:指导政策主体为实施既定的战略目标而对于各种战略要素所进行的全面组织,协调和统一调度,它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要求,战略布局,实现战略的途径和条件等要素。 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做出的决定。 教育科学文化政策:指的是政策主体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里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发展规划,指导原则和行为规范。 单目标政策:指政策主体在谋求一个政策问题的解决时,在一个特定的阶段上只确定一个要实现的目标的政策。 多目标政策:指政策主体在谋求一个政策问题的解决时,在一个特定的阶段上确定多个同时要实现的目标。 程序性政策:也叫做例行政策、常规政策、重复性政策,指的是大政方针确定之后,政策主体在既有的规范和原则指导下制定的政策。非程序性政策:是指政策主体为解决全新的、复杂的或者猝发的政策问题,在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的情况下制定的政策。初始政策:指的是政策主体在着手开展某项工作或解决某个问题时所制定的最初的并具有总体性的政策。 反馈政策:指的是政策主体在初始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对现行政策进行的重要修正和调整而形成的政策。 确定型政策:指那些假设的政策结果与实际的政策结果,接近于安全吻合的政策。 风险性政策:指的是一个确定的政策目标而面临的多个可能的政策结果的政策。 鼓励性政策:指的是以奖励手段扩大人们行为选择的范围,激励人们向政策主体希望的方面努力的政策。 限制性政策:指的是以惩罚或声称要进行惩罚的手段限制人们行为选择的范围,制止政策主体不希望的行为发生的政策。 积极型政策:指政策主体通过采取一定的行为以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的政策。 消极型政策:指政策主体通过不行为而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的政策。 能动型政策:指政策主体根据对客观情势的发展趋势所做的预测,面向未来而主动采取某种行动方案。 被动型政策:指政策主体以解决既存政策问题为根本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公共政策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由若干政策要素组成的整体及其与政策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政治系统。 公共政策的主体:指那些参与并主导公共政策的规划,制定,执行,评估与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公共政策的客体:指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政治问题及其发生作用的对象,即社会成员,可以从事和人两个方面来认识政策客体。 目标群体:指受公共政策规划,制约的社会成员。 公共政策系统的环境:公共政策系统以外的所有事物构成了公共政策系统的环境,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三大子系统构成。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身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 政治统治:指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及其政治代表,为了维护、巩固和加强其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地位而对国民采取的支配,控制和统辖。 政治管理:指统治阶级为了维持政治统治的需要而对社会政治行活所做的宏观上的协调与控制。 国家权力:指国家为实现特定的利益或原则而对政治客体进行制约的能力或力量。 国家职能:指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担负的职责和功能。 治理能力:主要是指现代民族国家的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权威,通过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组织管理公共事务,指导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能力。 政府能力:指政府将自己的意志和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政治体制:即以国家政权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和各社会成员直接与政权联系并为反馈作用提供保证机制的沟通机制。 公共决策体制:实质上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则、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指决策者及其他决策参考者尊重客观规律,采用合理的决策程序,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方法,对政策问题及其产生的客观环境,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做出预测,判断和抉择。 政策过程的民主化:指保障公民和各种社会政治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保障政策内容尽可能充分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体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 国家机构: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结构主要有单一制和复合制。 政府体制:即行政体制,指行政机关的构成,设臵,职权,结构等。 问题:问题通常泛指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历史性:指公共政策问题从它的成因来看,都不是突发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才会达到普遍化和严重的程度。 公共政策问题的动态性:是指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 流行迷思:是指那些足以导致人们对一知半解的事件妄下定论的对一般性事实的曲解以及只得到部分证明的选择性认知。 科学迷思:是以理论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研究范式,它只有部分的真实性,会曲解和夸张事实,单纯迷信科学迷思会有误识公共政策问题的风险。 自然的迷思:是指把一些社会问题归为意外事件,自然不可避免的过程、运气不佳、上帝的处罚等。 政策诉求:是作为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的公共权力机关以外的社会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政府对某一社会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的主张。 边界分析法:就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 多角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 原因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政策问题的原因划分为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行原因三个层次的一种分析方法。 可能原因:指一切有可能促成某种问题得以产生的因素。 合理原因:是指以科学的研究或直接的经验为基础所探查出的问题成因。 可行原因:指合理原因中实际起作用的原因。 类比分析法:是旨在从类似的问题确认中推导出某种问题的成因,性质与类别的一种分析方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该法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 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 政策议程:是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系统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政府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实质性议程:指认定那些影响深远和潜在意义重大的政策问题的议程。 象征性议程:是指一些政策问题虽然是象征性的,但也引起社会和决策者政治上的关注的议程。 正常的问题察觉机制:就是能对各种政策问题经常保持警觉,并能对有关问题及时进行相关讨论、分析和研究,以便形成政策议程构建的机制。

国家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支持

国家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支持 为了保障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教育部在政策、规章和标准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1)颁布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法规 在2000~2002的期间,教育部已经发布了多项与基础教育信息化相关的规制和指导意见,如:2000年7月发布了《教育网站和风校暂行管理办法》,2000年11月印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6月发布了《关于开展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和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2001年11月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 (2)建设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 2000年初成立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2002年12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会批准成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专门从事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及远程教育应用技术的标准化工作。该委员会已经制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简称CELTS),并且发布了十多项部颁规范。其中,2002年12月,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该规范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专家编制的,经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批准为CELTS标准系列中的一项专用规范,编号为CELTS—42。2002年9月,教育部发布《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该标准是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和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力量开发的,从1999年开始,历时3年才编制完成的。该标准现也纳入CELTS体系,编号为CELTS—40。 (3)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 2002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和措施,明确指出,要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各种方式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一轮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培训,并加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专职教师的培训,并加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争取用2~3年时间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骨干教师和网络技术管理人员有针对性的轮训一遍,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国家还将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和管理春员的培训。此外,许多省市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发布了一批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譬如广东省在评定教育强区、强县、强镇的标准中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指标,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1、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信息化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 则。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系统科学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预测方法等几种基本形式。 2、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1)内容—过程分析模式 这是美国学者麦考尔与韦伯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公共政策分析应集中在内容与过程的分析上,主 张使用规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两种方法。 (2)系统分析模式 这是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夫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政策分析既要重视对政策制定的分析,也应加强对 政策执行的分析。 (3)信息转换分析模式 这一模式是由美国学者邓恩提出的。该模式认为,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事实、价值、规范三大问题,由此产生了经验方法、评价方法、规范方法三种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体系的结构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来划分,公共政策体系的结构可以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1)纵向结构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2)横向结构包括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社会政策和对外政策。 4、公共政策决策思维模式 (1)经验决策模式:最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指决策者依据个人决策实际经验进行公共政策抉择的思 维方式。 (2)理性决策模式:二战后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家特别倡导的公共政策决策模式,又叫科学决策模式。指决策者采用科学实证的量化分析技术和严格的逻辑程序,对确定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最优的公共政策方 案设计和政策决定的思维模式。 (3)非理性决策模式:指决策者依靠直觉、信仰、意志、感情等非理性因素对公共政策作出选择和决 定的思维方式。 (4)渐进决策模式:该模式认为政策决定是人们根据政策经验,经过政治互动和渐进调试的过程,而 获得共同一致看法的政策活动

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

一、阐述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论述、1页) 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古代西方的类公关。外国古代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工具、演讲和人际交往等手段去影响公众的观点和行为,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古代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统治者就一方面利用武力、一方面用舆论手段来控制社会,处理与民众的关系。这可以算是早期公共关系的萌芽。 主要代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注重具体方法技术研究,如演讲,修辞,逻辑,旨在说服他人。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强调怎样用语音来影响听众的艺术。 中国是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蕴藏着深刻而丰富的公共关系思想与活动,可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老子、鬼谷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安石等安邦治国方案及政治活动中体现了古代公共关系思想。如老子提倡“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的与人为善的交往原则;兵家认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原则;法家以“性恶论”应用法、术、权、势来管制民众;纵横家则提倡“远近交攻,纵横捭阖”的思想;儒家孔子提出“仁政”忠恕之道、信义为重,孟子提出“君轻民重”、君王应体恤民情。古代公共关系重视民心所向,调节施政措施;守信用,重信誉;重视人际关系,强调人和的重要作用。 纵观中西方古代的公共关系,都带有浓厚的功利性;盲目的,被动的进行原始状态的公共关系,本能的自发行为,没有明确的公共关系意识;与其他活动交织在一起没有分化出来;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不涉及经济。 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但在社会的长期不断发展中,都为现代的公共关系积淀了一定的经验。19世纪中期,公共关系开始由原始向现代、由朦胧向清晰、由零星向系统、由感性向理性的历史性转变。到了20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开始在美国出现。 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菲尼斯·巴纳姆时期、艾维·李时期、爱德华·博内斯时期以及斯科特·卡特李普和弗兰克·杰弗金斯时期,基本走向成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向全世界延伸,公共关系发展职业化、行业化,理论规范化、国际化,主体多元化,全方位发展。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总部在日内瓦。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这些年全国逐渐开始公关教育,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公关人才。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国家对公共关系变得更加重视。尤其是社会与信息高速发展,国家更需要掌握公关主动权。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是权威的国家机构及公共团体为了实现特定的公共目的,对社会价值进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 公共性:是区别于私人而言,是指政策属于从私人领域中抽离出来的,代表公共利益,而不是少数或个别人利益的。 分配性政策:通过合法化途径,对优惠的对象与契约进行法律认定,对社会中较重要部分的要求予以回应。 规制行政策:利用政府的权威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管制和约束 再分配性政策:发挥资源的再调配,以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 构成性政策:对政府机构和组织制度进行设计、变更、完善的组织政策 公共政策功能:指公共政策通过执行在现实环境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 公共政策客体:指公共政策实施中将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会受到影响的目标群体 公共政策主体:指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决定、执行、监督等过程的组织、团体、个人。 公共问题: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那些公共性社会问题。 政策执行: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以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

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自由裁量权: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拥有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自己的意志,自行判断、自行选择采取最为合适的行为方式及其内容的一种行政权力 权力:就是一个或若干个在社会生活中即使遇到参与活动的其他人的抵制,仍能有机会实现他们自己的意愿能力。 权威:来自某个确定源泉的某些命令被某个确定群体的人们服从的概率。 政策议程:指那些引起深切关注并确认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被正式列入商讨、规划、研究的议事程序,以决定政府是否需要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 政策合法化:指行政首长或相应的立法机构根据自己的职责、权限,按照特定程序使各种提议中的政策方案上升到法律或获得合法地位的过程。 公共政策规划:政策行动主体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民主的程序和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问题的办法方案 公共政策决策:政策行动主体围绕一定的价值和目标取向,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竞争、协商、合作确定政策行动最终方案的过程。 公共政策案例: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

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一)

Y.德洛尔的话来说是一次“科学革命”,用A.里夫林的话来说是“当代社会科学发生的一次静悄悄的革命”。国际政治学会主席K.冯贝米称“政策分析的发展是国际政治学会成立20年来最重大的突破”;W.罗迪则称“当代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发展是政策研究的兴起”。 第1——2学时难点:政策科学的定义;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要点:政策科学的定义,为什么学习政策科学,如何学习政策科学,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渊源,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时间地点,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自我介绍1 什么是政策科学 学科术语1 “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s)、“政策分析”( Policy Analysis)、“公共政策(学)”(Public Policy)和“政策研究”是几个经常用来表示这一学科领域的术语。 这些术语有时被当作同义词而加以交替使用, 有时则被有区别地加以界定。一般认为, “政策科学”概念是美国政治科学家拉斯韦尔(Haroad D. Lasswell)首先提出的。早在1943年的一个备忘录中,他就提到了“政策科学”的概念,而正式提出这个概念则是1950年他与卡普兰(A. Kaplan)合著的《权力和社会:政治研究的框架》一书。1 “政策分析”一词则是美国经济学家林德布洛姆(Charles E. Lindblom)首先使用的,他在1958年发表了《政策分析》一文,用“政策分析”表示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渐进比较分析的类型。2 多种定义17 按照拉斯韦尔:政策科学是“以制订政策规划和政策备选方案为焦点,运用新的方法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的学问;3 德洛尔认为,政策科学或政策研究的核心是把政策制定作为研究和改革的对象,包括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以及具体的政策问题和领域;政策研究的性质、范围、内容和任务是:理解政策如何演变,在总体上特别是在具体政策上改进政策制订过程。4 1See Ronald D. Brunner, "The policy Movement as a Policy Problem". in Advances in Policy Studies Since 1950,V ol.10,Policy Studies Annual Review. Eds. By William N. Dunn and Rita Mae Kelly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ooks ,1991), p.189,note 2. 2Charles E. Lindblom, “Policy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8,No.3,Jun.1985, pp.298-312. 3Daniel Lerner and Harold D. Lasswell, The Policy Sciences: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Scope and Method, Stand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 pp.Ⅷ~XI. 4S.S.那格尔主编.政策研究百科全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